08-第九章-1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37
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1.设计概况此次设计主要针对市白沙工业园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将园区的污水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通过提升泵站提升后送到铜桥港污水处理厂,加强了园区的环境治理。
二根污水干管分别布置于幸福北两侧,在富园路东侧约250米处设倒虹管将北侧管道收集的污水引入南侧干管;污水汇集后进入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入工业大道与富园路交汇处污水井,污水沿工业大道既有污水管道向东汇流至湘江南路,在湘江南路西侧敷设污水干管,将污水收集汇流至铜桥港污水处理厂。
2.污水管道布管(1).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1—城镇边界2—排水流域分界线3—干管4—主干管5—污水厂6—泵站7—出水口(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c.的顺序进行布置;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部管网的衔接;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容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区与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v1.0 可编辑可修改污水管网的设计说明及设计计算1.设计城市概况假设城市设计为江西某中小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有明显的排水界限,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坡度变化较大。
河流为其城市的地面标高的最低点,由河流开始向南、向北地面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人口主要集中河北区,城区基本出去扩建状态中,发展空间巨大,需要结合城市的近远期规划进行管网布置。
城市的布局还算合理,区域划分明显,交通发达,对于布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
2.污水管道布管(2).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对比各种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势,本设计的污水管铺设采用截留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区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较的方向布置,沿河堤低边在再敷设主干管,将各个干管的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截流式的管道布置系统简单经济,有利于污水和雨水的迅速排放,同时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初降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截流式管道系统布置示意图如下.1—城镇边界 2—排水流域分界线 3—干管 4—主干管(2).污水管道布管原则a.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道,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b.首先确定排水区界、排水流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道,应按主干管、干管、支管c.的顺序进行布置;d.充分利用地形,尽量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并力求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e.协调好与其他地下管线和道路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f.规划时要考虑使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g.规划布置时应该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3).污水管道布管内容①.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本设计中有很明显的排水区界,一条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将整个城镇划分为河南区与河北区;同时降排水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有四条干管收集污水,同一进入位于河堤的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
②.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的选择本设计中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同时该城镇的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所以污水处理厂应该设置在城市的西北处河流下游,由于该城镇是中小型城市,所以一个污水处理厂足以实现污水的净化。
第9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4h)9.1 设计污水量定额排放系数:污水量定额与城市用水量的比例污水量变化:日变化系数Kd — 最高日/平均日时变化系数Kh — 最高时/平均时总变化系数Kz — 最高时/平均日 Kz = Kd ·Kh居民用水 Kz = 1.3~2.3, 工业废水与行业有关Kz = 1.0~2.0 工业企业生活Kz = 2.5~3.0污水设计流量计算(1)居民生活污水 L/s )86400(1∑⋅= N q K Q ii z (2)公共设施污水 L/s )3600(2∑⋅⋅⋅= T N q K Q iii h(3)工业废水 L/s )6.3)1((3∑⋅-⋅⋅= T f N q K Q ii i i h(4)企业生活淋浴污水 L/s )36003600(4∑+⋅⋅⋅= N q T N q K Q i b bi ia i a i a ah(5)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 L/s) ( 4321Q Q Q Q Q h +++=9.2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管段:流量和敷设坡度不变的一段管道 节点:设计管段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管段设计流量:管段上游端汇入污水流量和该管段收集的污水量之和生活污水 0.8~0.9生活污水+工业废水0.6~0.8污水管网为树状网沿线流量:节点下游一条管段所连用户的污水流量(加到上游节点)集中流量:节点接纳的公共设施、工业、企业生活淋浴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包括本段流量和转输流量43211q q q q K q z +++=,(生活+公共设施+工业+企业生活淋浴)例题:某小区污水管布置如下,生活污水比流量q 0 = 0.8 L/(s ·hm 2),2号节点有一公共建筑流量2.4 L/s 排入,3号节点有工业废水流量20 L/s 排入,求各管段设计流量。
(生活污水Kz=2.0)解:节点设计流量:9.3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设计充满度:污水管道非满流,原因最大设计充满度y/D 或y/H = 0.55(D=200~300)~0.75(D>1000)不计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D ≤300时要复核设计流速:设计流量和设计充满度对应的平均流速最小设计流速 污水灌渠 0.6m/s ,明渠0.4m/s最大设计流速 金属管10m/s ,非金属管5m/s ,明渠 0.8~4m/s最小管径:管径太小易堵塞。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第九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第九章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污水管网设计的主要任务:(1)污水管网总设计流量及各管段设计流量计算;(2)污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埋深、衔接设计与水力计算;(3)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与设计;(4)污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等。
9.1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9.11 设计污水量定额设计污水量定额应根据相关规范选取。
在计算设计污水量时应明确,污水管网是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排放流量进行设计。
9.1.2 污水量的变化: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污水量日变化系数Kd值;: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时变化系数Kh污水量的比值;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指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z时污水量的比值。
(1)居民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2)工业废水量变化系数9.1.3 污水设计流量计算(1)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3)工业企业生活污水量和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4)公共建筑污水设计流量:(5)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9.2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9.2.1 污水管网的节点与管段在设计计算时,将污水管网中流量和管道敷设坡度不变的一段管道称为管段;将该管段的上游端汇入污水流量和该管段的收集污水量作为管段的输水流量,称为管段设计流量;每个设计管段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称为污水管网的节点。
9.2.2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污水管网的节点流量是该节点下游的一条管段所连接的用户污水流量与该节点所接纳的集中污水流量之和,前者称为本段流量,后者称为集中流量。
9.2.3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9.3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9.3.1 设计充满度在一个设计管段中,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
当h/D=1时,称为满管流;当h/D<1时,称为非满管流。
9.3.2 设计流速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对应的水流平均速度称为设计流速。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产生淤积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