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大商圈摸底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6.46 MB
- 文档页数:34
重庆观音桥商圈市场调查与研究报告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概况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范围南起建新南路下穿道,以建新西路为界;北至泰兴电脑城、茂业百货,东至龙湖北城天街,区域面积达42.42公顷。
观音桥商圈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是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总部基地、文化娱乐、酒店美食、生态旅游、会展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
观音桥商圈是一个目前重庆功能分区最合理,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步行街系统完善、交通组织畅达、生态环境优美于一体的现代化步行街区。
观音桥商圈以商贸发展为主导、步行街区为载体、以零售为基础、以购物休闲为主题、以都市景观为标志的重庆北部商贸中心核心区。
观音桥步行街按区域功能可划分为步行街及其下的佳侬地下商业街、观音桥广场、现代广场、北城天街购物广场、黄金海岸购物中心,嘉陵公园以及其下的金源不夜城。
其内有新世纪百货、新世界百货、重庆百货大楼、深圳茂业百货、远东百货、UME国际影院、金源不夜城、CEPA香港城、家乐福超市、福建永辉超市等大型商场。
经营劳力士、帝舵、MANGO、GUESS、哈根达斯、星巴克、MINI COOPER、BMW Lifestyle等众多的国际知名品牌。
观音桥商圈是重庆乃至西南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以及品牌专卖店集群。
观音桥商圈的销售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率先跻身全国一流的千亿级品牌商圈。
有日渐取代解放碑商业购物步行街之势,而且现在的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观音桥商圈商业环境分析:▼观音桥商圈人流量在与日俱增,其辐射消费范围为江北、渝北、北部新区及渝中区,商业形态主要以购物中心、百货为主,家电、建材、娱乐、餐饮等配套的业态形式。
▼随着观音桥步行街各大型企业的纷纷抢驻,商圈已经培育成形,北京华联、北城天街、茂业百货、远东百货、新世纪百货、金源不夜城、永辉超市等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已步入成熟阶段,江北商业氛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气氛日渐浓厚,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商业潜力巨大。
何艳(20060723) 杨欢(20060695) 峗怡(20060728)重庆朝天门市场商圈研究报告一、调查概述(一)调查目的朝天门市场是重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本报告主要目的是1.调查朝天门市场现存的优势2. 该市场存在的不足3.周边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4. 将调查结果反映到有关部门,帮助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调查地点:1. 主要调查地点:朝天门市场2. 重庆主城区(三)调查方法:1. 主要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2. 辅助调查方法:观察法,分析法(四)调查时间:第一阶段:2009-04-01至2009-04-30第二阶段:2009-05-01至2009-06进程(五)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趋势分析与相关分析并用二、调查结果分析(一)朝天门市场基本概况朝天门市场坐落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新华路、陕西路、朝东路和两江滨江路之间,曾是重庆历史上最繁华活跃的交易市场,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自古享有“左右夹两江,上下十三邦”之称。
但1949年的一场大火将其付之一炬,商铺损失惨重。
解放后,废墟上建立起了物资仓库区,成为计划经济的物资调度中心。
但解放碑的崛起使朝天门难以寻觅以往的辉煌。
改革开放后,朝天门市场重新成为重庆的一个商业中心,商户逐年增多。
据历史数据显示,1985年的经营户为500多家,而1999年则达到11590户,增长2218%,年均增长为158.43%。
目前市场营业面积超过50多万平方米,有31个交易区、100余个交易厅、15000多个摊位,涵盖了各类高、中低档服装、纺织面料、服饰、鞋帽、针织品、小商品、塑料制品、床上用品等消费品。
2004年,朝天门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1.5亿元,跻身全国十大工业品批发市场。
但辉煌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朝天门如今的人气明显不如曾经,萧条的市场现状也为重庆批发市场的明天敲响了警钟。
(二)辉煌原因1.朝天门的地理位置优越。
朝天门位于渝中区商圈附近,是独立于解放碑的另一大特色市场。
江北商贸区域调查分析报告一、区域环境研究1、区域综述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使该商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商业布局初具雏形➢2004年,对观音桥商圈进行了从新定位,政府意在把观音桥商圈建为极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集中体现“重庆的名片、城市的客厅、市民的乐园、消费的天堂”四个方面的文化消费内涵➢2005年2月,2万方的嘉陵广场的正式开放,进一步定位了观音桥生态商圈的形象,在规划中,观音桥商圈面积将达到42公顷,目标直指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商圈2、商圈环境分析◆商业环境大型商业项目:(分类)购物型商业: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香港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城等,家电买场: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建材卖场: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广场等大型超市:家乐福、福建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等餐饮、娱乐项目:分布区域较为散乱,欧式一条街、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协信铜锣湾广场等,金源地下城内餐饮定位中高档,借助金源大酒店超五星级的配套,在高端群体中有一定的认知度,金源·时代俱乐部整合娱乐的消费模式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的餐饮、娱乐项目主要为商圈配套的点缀,未能形成商圈的核心消费点,且在消费者心中认知度也都不高。
重庆观音桥商圈分析目录一、商业布局二、观音桥区域租售市场及客层分析三、观音桥商圈经营状况四、观音桥商圈SWOT分析五、观音桥区域消费行为特征六、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市场调研七、可替代性产品研展/ 观音桥商圈商业布局/ 观音桥商圈现状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长期以来,观音桥被认为是商业滞后的区域,在重庆其他几个区争相营造大型休闲购物中心的时候,观音桥商圈却寂寞冷淡。
目前,在观音桥除了家乐福、重百和新世纪外,几乎没有强大影响力的商业形态,人们购物主要是跑解放碑。
据估计,北部城区一带的居民大约有60%的人口到解放碑购物,这给观音桥商圈带来了空白。
2003年的商圈饱和度指数为31500元,而根据本年观音桥商圈相关营业资料计算实际每平方米营业额为2.5万元,因此观音桥商圈目前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商业发展潜力巨大。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该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目前,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该商圈正在进行重新定位,希望吸引本区及以北消费人群。
商业营业面积近30万方。
该商圈目前有重百现代广场、新世纪世纪新都、家乐福等。
观音桥区域商业类型结构过去江北区的百货商场、超市等大型商用物业较少,商用物业的形态多为临街铺面。
百货商场江北区目前的大型百货商场只有重百和新世纪两家,其余多为中小型百货商场。
大型综合超市家乐福超市分店弥补了江北区商用物业类型少的不足。
进驻东和银都的超市巨头“好又多”出手不凡,一口气圈下了1.5万㎡,租期长达20年,该店将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量贩超市。
重庆城市商业调查
城市:重庆
城市概况:重庆,中央直辖市,简称渝或巴,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等,典型组团式城市,下辖19区15县4自治县,是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航运、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1.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9元
全市人口: 2884.62万人
市区人口: 1764.49万人
行政区划: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
商圈商场:
一、解放碑商圈: 大都会广场、重百大楼、美美百货、太平洋百货等
二、南坪商圈:新世纪、百盛、尚熙百货、星光购物广场、南坪万达
三、沙坪坝商圈:王府井百货、新世纪凯瑞商都、嘉茂购物中心等
四、杨家坪商圈:大洋百货、富安百货等
五、江北观音桥商圈:远东百货、新世界百货、茂业百货等
商业概况:
重庆城区是组团布局,所以不可避免的形成多中心商业格局,现在重庆基本上是以解放碑商圈为全市的商业中心,并辐射到区县,其他区形成沙坪坝商圈、杨家
坪商圈、江北观音桥渝北商圈、南坪商圈这四个次级商圈组成主城区庞大的商业组团,同时以各区县行政中心、旧有核心区形成自身的商业中心圈,并形成每年高达数亿的超级大市场。
商圈比较分析:5大商圈建设规模及开发强度比较●5大商圈建设规模比较:按右图所示商圈排列顺序,从用地角度看,随着商圈能级提高,其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有增大趋势。
(1)用地:波动范围为73.55公顷~162.48公顷,平均值为117.83公顷,解放碑商圈为91.76公顷,小于平均值。
(2)建筑面积:波动范围为249.08公顷~570.24公顷,平均值为420.90公顷,解放碑商圈为520.03公顷,大于平均值。
●5大商圈开发强度比较:随着商圈能级提高,且毛容积率有升高趋势。
其中,毛容积率最小值为1.93,平均值为3.57,解放碑最高,达到5.67,远高于5大商圈平均容积率。
●结论:解放碑用地紧缺,开发强度较高,需要相应的用地来缓解。
解放碑地区的后续建设需要解决此一问题,十八梯作为解放碑的延伸部分,其毛容积率应以不超过解放碑的5.67为宜。
●5大商圈各类建筑总量比例:总体来讲,行政办公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文化娱乐建筑随着商圈能级提高,其建筑面积比例越高,而居住建筑则相反。
●结论:商圈能级提高的关键在于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的增强。
十八梯的开发建设意味着解放碑地区的升级商圈比较分析:5大商圈酒店发展态势具有绝对优势,尤其是高档的星级酒店。
●酒店业态分布总特征:解放碑酒店的总数量少,但规模大,而且星级酒店占绝对优势,其星级酒店所占比例达到90.9%,而观音桥商圈的星级酒店比例则仅为5.6%,差别巨大。
●结论:解放的酒店业态是一种高端路线,并且其产业基础和相关配套也较为完善,为后续酒店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启示性方向。
商圈比较分析:5大商圈主要商厦发展态势●主要商厦规模分布:总体趋势是随着商圈能级提升,其主要商厦个数和建筑规模逐渐增加,其中,解放碑的规模皆为最高。
●建筑平均层数变化:总体趋势是随着商圈能级提升,其主要商厦的平均层数也逐渐增加,最低为南坪商圈12.8层,最高解放碑为18.9层。
●平均建筑单体规模:总体趋势是随着商圈能级提升,其主要商厦的平均建筑单体规模也逐渐增加,最低为三峡广场商圈5.43万平方米,最高南坪商圈为19.89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