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焊工技能考试和管理规定
- 格式:pdf
- 大小:290.58 KB
- 文档页数:11
焊接培训现场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焊接培训现场管理行为,保障焊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焊接培训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焊接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焊接培训组织机构、教师、学员等。
第三条焊接培训现场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为本、规章制度、文明施工”的原则。
第四条焊接培训现场管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包括现场管理责任制度、管理方案、管理规章、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等。
第五条焊接培训现场管理应设置专门的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第六条现场管理人员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参加培训,熟悉相关管理规定,做到熟练掌握管理技巧。
第七条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现场安全。
第八条现场管理人员应对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培训质量。
第九条现场管理人员应做好管理记录,包括日志、检查表、工作总结等,确保管理工作的真实和完整。
第十条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管理情况,听取上级的指导和支持。
第十一条现场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质量验收等工作,确保培训现场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二条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向学员宣传安全理念,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学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严格遵守现场管理规定,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确保培训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第十四条学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技能水平,确保培训质量。
第十五条学员应自觉遵守培训规章,保护培训设施设备,维护培训秩序。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经相关部门确认后,应依据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未尽事宜,可另行补充或修改,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十八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焊工证考试管理制度一、考试管理机构1.1 考试管理机构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条件,能够进行焊工证考试的机构。
1.2 考试管理机构应当具备良好的声誉和信誉,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和客观。
1.3 考试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负责考试管理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有效。
二、考试规则2.1 考试时间、地点和方式应当在考试管理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官方渠道进行公示,确保考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
2.2 考试考试的范围、试题和题型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考试的科学、合理和有效。
2.3 考试应当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型的焊工证进行分类,确保考试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三、考试报名3.1 考试报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生应当按规定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和缴纳相关费用,并进行面试、资质审查等程序。
3.2 考试报名材料应当真实有效,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3.3 考试报名费用应当合理合法,不得有任何歧视和滥用的情况。
四、考试内容4.1 考试内容应当包括理论、实操和技能考察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地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2 考试题目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考生或其他人员,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客观。
4.3 考试题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考生应当按要求进行答题和实操,确保考试的合理和科学。
五、考试监督5.1 考试管理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考试监督员,负责监督和管理考试的全过程,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5.2 考试监督员应当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能够独立和客观地进行监督和评判。
5.3 考试监督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其监督行为的合法和公正。
六、考试结果6.1 考试结果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公布,考试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考试结果管理制度,确保考试结果的准确和有效。
6.2 考试成绩应当以百分制或其他规定形式进行评定,考试管理机构应当对考试成绩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成绩的客观和科学。
6.3 考试成绩应当及时通知给考生,考试成绩的查询和复议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确保考生的知情权和申诉权。
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及资格管理制度前言压力容器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业设备,它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焊工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对压力容器焊工进行考试和资格管理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及资格管理的制度,以保障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一、考试制度1.1 考试内容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焊接原理、工艺和方法;•材料选择与预热;•焊接工具以及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焊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1.2 考试形式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
•理论考试:由考试机构统一组织考试,并在一定时间内开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理论考试内容包括焊接原理、焊接工艺和方法、焊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实际操作考试:考生需要选择相应的焊接方法,根据图样和工艺规程完成焊接工作,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考试地点由考试机构指定。
1.3 考试评分标准考试评分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理论考试满分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以上,未达到及格线即被视为不合格;•实际操作考试满分100分,评分按焊接质量、工艺操作规程等方面计算,及格分数线为70分以上,未达到及格线即被视为不合格。
二、资格管理制度2.1 资格证书考试合格的焊工可获得焊工资格证书。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3年,3年后需再次参加考试并通过方可继续使用证书。
2.2 资格等级制度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不同等级的资格证书要求的考试内容和实际操作难度不同。
证书等级可根据焊工的工龄、经验、技能水平等进行评定。
初级证书有效期为3年,中级证书有效期为5年,高级证书有效期为7年,证书有效期届满后需要再次参加相应等级考试。
2.3 资格证书管理资格证书是焊工从事焊接工作的重要凭证,为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需加强资格证书的管理:•资格证书需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或损坏;•检查焊工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及时进行证书更新;•焊工还应定期参加培训,并记录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情况。
现场焊接施工管理规定要点为保证现场焊接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需要建立一系列规定要点来管理现场施工。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场焊接施工管理规定要点。
一、焊接现场技术人员管理1.焊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焊接现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管理员,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3.管理部门应当认真核实验焊工的资料,特别要注意实践经验和加工技能;4.焊工施工前应进行相关培训,熟练掌握焊接方法和操作流程。
二、现场设备管理1.焊接设备必须经过认证,确保设备达到标准;2.严格执行焊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3.指定专人管理焊接设备,实现设备的及时维护和保养;4.建立焊接设备使用的记录和档案,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三、操作规程管理1.焊接工艺和参数必须经过技术人员审核;2.确保操作规程的全面可行性,遵守操作规程完成工作;3.焊接操作规程的执行和监控必须有监管人员参与;4.实施规程管理,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检查规程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四、焊接质量管理1.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技术标准;2.焊缝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程,确保焊接质量;3.严格执行焊接材料的质量管理要求;4.在焊接完毕后,对焊缝进行反复检测,确保焊接质量合格。
五、现场监管管理1.焊接监管应该严格执行责任制,工程部、制造部、检验部等部门在各自范围内,共同监管焊接工作;2.焊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通报相关管理部门,迅速制定解决方案;3.严格执行焊接现场的环境规定,保证工人的工作安全和饮食卫生,禁止吸烟等危险行为;4.规定焊接现场临时设施的使用管理,防范火灾和感应性事故的发生。
在现场焊接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工作安全和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真正实现焊接质量的保证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一、目的为加强焊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焊工作业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焊接作业的焊工特种作业人员。
三、职责1. 人力资源部负责焊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
2. 安全生产部负责焊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取证、复审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焊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焊工作业安全。
4.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培训与考核1.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由安全生产部组织的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2.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生产部组织的复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3.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五、作业要求1.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焊接作业的安全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2.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和现场环境,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4.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应随时关注现场安全,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六、安全检查与考核1. 安全生产部定期对焊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不合格者,经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将取消其焊工特种作业资格。
3. 焊工特种作业人员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焊接现场管理制度为了保障焊接工作的安全和质量,维护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焊接作业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焊接作业现场。
二、管理责任1. 焊接现场管理由公司指定的专职人员负责,确保焊接作业按照规定进行。
2. 管理人员负责对焊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焊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充分准备。
3. 清理焊接现场,确保作业区域整洁和安全。
四、焊接作业规范1. 焊接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焊接面罩、手套、工作服等。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3. 焊接作业需在专用密闭区域进行,确保周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焊接作业结束时,及时清理现场,防止火灾和事故发生。
五、焊接设备的维护1. 定期检查焊接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故障及时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对焊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六、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防护用具和安全设施,保障人身安全。
2. 对于易燃易爆的物品,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管和操作,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七、废弃物处理1. 操作人员必须将废弃的焊接材料和废水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八、事故处理1. 如发生焊接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和调查,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善后工作。
九、监督检查1. 公司将定期对焊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检验,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2. 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技术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十、处罚和奖励1.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操作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2. 符合要求并有突出表现的操作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奖励,包括表彰、奖金等。
十一、其他1. 对于本管理制度所未涉及的事项,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焊工考试规定焊工考试规定为了测试焊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很多公司都会对焊工进行考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焊工考试规定。
一、报名条件1.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年龄要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持有相关焊工资格证书;3.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焊工工作的长时间站立和体力劳动。
二、报名方式考生需提前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以下材料:1. 身份证复印件;2. 焊工资格证书复印件;3. 体检证明复印件。
三、考试内容1. 理论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包括焊接原理、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内容;2. 实际操作考试:通过让考生进行一定的实际焊接操作,测试其焊接技术和操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和地点1. 考试时间将提前通知考生,一般在工作日的上午或下午进行;2. 考试地点通常在公司内部的焊接车间或指定的考试场地。
五、考试评分标准1. 理论考试:根据题目数量和难度,确定总分和及格分数;2. 实际操作考试:根据焊接质量和操作规范,评定合格分数。
六、考试后的处理1. 理论考试:成绩将根据及格分数进行排名,并评定合格、优秀等级别;2. 实际操作考试:考试通过者将被认定为合格焊工,颁发合格证书。
七、考试违纪处理1. 迟到:考生迟到超过规定时间后将不得进入考场,该科目成绩作废;2. 作弊:一经发现作弊行为,将取消该科目的成绩,并在一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八、考试注意事项1. 考试前要提前了解考试地点和具体时间,并携带相关证件和工具;2. 在考试中要认真听讲,仔细阅读题目并按时完成;3. 在考试过程中要遵守纪律,不得与他人交流,不得互相影响。
通过以上考试规定,能够对焊工的技术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和测试,确保他们胜任工作,提高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
同时,对违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处理措施,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只有通过考试的合格焊工,才能获得合格证书,成为受雇于相关企业的焊工。
总之,焊工考试规定的实施,对于提高焊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焊工的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为加强焊工管理工作,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和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各类钢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受压元件焊接的焊工考试,主要包括:(一)受压元件焊缝;(二)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三)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四)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
其它设备的焊工考试可参照本规则。
钢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焊条电弧焊、气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电渣焊、摩擦焊和螺柱焊等方法的焊工考试及管理应符合本规则要求;钛和铝材的焊工考试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分别按 JB4745 《钛制压力容器》和 JB4734 《铝制压力容器》中的规定;铜和镍材的焊工考试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按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钛、铝、铜和镍材料焊工考试的组织、监督、发证和持证焊工的管理按本规则规定执行。
第二章焊工考试的监督管理及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应组织成立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焊工考试监管会)。
焊工考试监管会在省级安全监察机构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全过程监督焊工基本知识考试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二)核对焊工考委会资质及承担考试范围;(三)审查考试计划、内容和试题;(四)核查应考焊工资格、考试项目及焊工合格证的变更手续;(五)对《焊工考试基本情况表》 (附件1 )签字确认。
焊工考试监管会成员由辖区内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技术管理人员和省、地(市)两级安全监察机构人员组成。
焊工考试工作由焊工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焊工考委会)负责组织和实施。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组成焊工考委会:1、至少应有1名从事焊接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工程师职称(或以上)人员担任主任或副主任,具有 2名(或以上) 焊接操作技能指导教师或焊接技师。
一、目的为加强电焊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电焊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事电焊作业的员工及管理人员。
三、职责1. 人力资源部负责电焊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发证工作。
2. 技术安全部负责电焊作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整改工作。
3. 生产部门负责电焊作业的组织、协调及现场管理。
4. 电焊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四、制度内容1. 电焊人员资格要求(1)电焊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2)非电焊工严禁进行电焊作业。
2. 电焊作业前的准备(1)施工前,电焊人员需向技术安全部申请作业许可,并接受现场安全检查。
(2)检查施工场地、设备、材料等,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了解施工图纸、工艺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3. 电焊作业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时必须穿戴电焊工作服、绝缘鞋、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2)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焊接参数。
(3)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运行中的压力管道及受力构件上焊接。
(4)焊接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作业现场。
(5)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部门。
4. 电焊作业后的清理(1)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无残留物、火星、铁及焊棒等。
(2)使用过的工具及器材应搬离现场。
(3)焊接及地割现场,其上下地板应留人员看守,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去。
5. 安全培训与考核(1)人力资源部定期对电焊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电焊人员需参加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奖惩措施1. 遵守本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表现优秀的电焊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或隐患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及流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确保电焊作业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电焊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
焊工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焊工考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焊工队伍建设,确保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焊接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考核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焊接技能、加强工作纪律、保障焊接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考核管理应以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既要注重整体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个人技能的强化和提升。
第二章定期考核第五条定期考核应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在每年初制定本年度考核计划,并在年底完成考核任务。
第六条定期考核内容包括焊接技能、工作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
第七条定期考核应以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包括焊接工艺的正确操作、焊接质量的达标情况等。
第八条定期考核应由专门组织的考核小组负责,考核小组成员由公司指派,成员不少于3人。
第九条定期考核采取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时间不得少于3天。
第十条定期考核的评定标准应明确,评定结果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一条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向参加考核的员工反馈,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员工档案中。
第三章不定期考核第十二条不定期考核是指对员工平时工作表现进行随机抽查和评估,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管理。
第十三条不定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焊接质量、工作纪律、安全生产、工作态度等方面。
第十四条不定期考核可以由上级领导或专门组织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小组成员由公司指派,成员不少于2人。
第十五条不定期考核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不事先通知被考核人。
第十六条不定期考核的评定标准应公平公正,评定结果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七条不定期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向被考核人反馈,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员工档案中。
第四章奖励与惩罚第十八条对于焊接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可给予嘉奖、奖金、晋升等奖励措施。
第十九条对于焊接工作表现不合格的员工,可给予警告、停工、罚款等惩罚措施,并给予必要的培训。
第二十条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奖励和惩罚工作,发现工作表现优秀或不合格的员工应及时上报。
现场焊工管理制度一、引言焊接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艺,在许多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作为焊接过程中的主要执行人员,现场焊工的管理与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焊接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我们制定了现场焊工管理制度,以规范和加强现场焊接工作的管理与操作。
二、管理目标1. 确保焊接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2. 提高焊接作业效率,确保焊接质量;3. 规范焊接作业流程,提升现场管理效能。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健康为重;2. 合理组织,科学施工;3. 依法操作,守责任。
四、管理内容1. 管理岗位及职责(1)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焊接作业的总体管理,包括组织协调焊接工作,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流程,并对焊接作业结果进行检查和验收。
(2)焊接班长:负责分配焊接工作任务、指导焊工进行操作,协调现场管理工作,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管控。
(3)现场监理:负责监督现场焊接作业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焊接工人:执行现场焊接作业,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2. 管理流程(1)作业计划:项目经理根据现场情况和作业需求制定焊接作业计划,明确作业任务和工期。
(2)人员配备:项目经理根据作业计划确定所需焊接工人数量及技能要求,委托班长进行人员配备。
(3)安全检查: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现场安全检查,对设备、用具、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施工管理:班长负责对焊接作业进行指导和安排,依据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记录。
(5)验收管理:项目经理、监理和班长共同对焊接作业结果进行验收,确保作业质量符合要求。
3. 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所有焊工在入场前需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作业票签:所有焊工进行焊接作业前需领取作业票签,明确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3)实施规范:所有焊工进行焊接作业时,需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行为。
焊工现场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焊工现场培训管理,提高员工焊接技能和工作安全意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焊工现场培训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焊工现场培训应以员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焊工技能、增强工作安全意识的目的。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焊工现场培训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培训质量。
第五条焊工现场培训应密切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方案。
第六条参加焊工现场培训的员工应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并签订培训协议,确保培训效果。
第二章焊工现场培训机构及培训师资第七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焊工现场培训机构,配备培训师资力量,并根据需要聘请外部专业培训师。
第八条焊工现场培训师资力量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相关资质证书,并经过公司审核备案。
第九条焊工现场培训机构需定期评估培训师资的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三章焊工现场培训内容及方式第十条焊工现场培训内容应包括焊接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第十一条焊工现场培训方式可以采取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培训。
第十二条焊工现场培训应根据不同等级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计划。
第四章焊工现场培训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焊工现场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责任部门、人员,做好培训组织、实施、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焊工现场培训应确保培训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严格保护学员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第十五条参加焊工现场培训的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全程参与培训活动,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合格者予以认定。
第五章焊工现场培训效果评估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开展焊工现场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调整改进培训计划。
第十八条参加焊工现场培训的员工应按照考核要求进行考核评估,合格者予以培训证书。
焊工培训与考试管理办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明确钢结构事业部各项目焊工的培训、考试工作流程,明确相关责任、方法和要求,确保焊工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项目焊接方面的各项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钢结构事业部各项目焊工的培训和考试。
2、工作先决条件焊工应按所从事钢结构的钢材种类、焊接节点形式、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要求进行技术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其施焊范围不得超越资格证书的规定。
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焊工进场后,各项目需对其资格项目进行抽检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3、管理办法3.1 焊工培训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焊接工程师组织所有焊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项目所涉及的焊接方法、焊材材料、焊缝类型、焊接技术要求、常见焊接缺陷的预防与处理等,培训需留下书面记录。
3.2 理论考试培训完成后,焊接工程师组织所有焊工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书面形式,试题由焊接工程师结合本工程项目特点、安全质量控制要点等编制。
理论考试合格的焊工进入实操考试,不合格的焊工进行退场处理,考试记录保留至工程结束。
3.3 实操考试焊工实操考试由项目技术质量部组织进行,主要流程如下:根据本工程特点,参照GB 50661-2011确定考试焊接方法、焊缝类型、焊接位置等考试内容和事项;确定考试焊工名单,考试时间,并准备焊工考试所需的试件、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及考试场地等;邀请甲方、监理、总包单位进行见证;焊接工程师监督、见证焊工考试,并做好焊工考试记录;焊接工程师对考试的试件进行外观检验,然后组织对熔透或半熔透焊缝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按GB 11345-2013判断焊缝是否合格;焊接工程师根据焊工的考试情况,评定焊工的考试是否合格。
3.4 焊工管理考试合格的焊工列入本项目合格焊工清单,可以在资格证书许可范围内焊接本工程构件,否则不得焊接本工程构件。
工程需要增加焊工时,对拟增加的焊工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培训和考试,否则不得参加工程焊接作业。
1总则1.1为提高焊工的素质,加强管理,保证锅炉、压办容器产品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考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1.2凡在我公司从事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板气体保护焊等的焊工,必须按照本规定经过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试合格后,才允许担任锅炉、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相应施焊项目的焊接工作。
1.3公司鼓励担任非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焊工参加培训、考试取证。
1.4焊工考试工作安排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之后进行,并保证考试所用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应符合工艺评定的要求。
2焊工考试委员会2.1公司焊工考试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
2.2考试委员会的职责是:审查焊工资格、制定考试计划、确定考试内容、评定考试成绩,审查持证焊工免试资格、发放焊工钢印以及负责与上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联系等。
3考试的内容和方法3.1焊工基本知识考试范围如下:3.1.1钢材的钢号、分类、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和焊接特点;3.1.2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和气体等)的牌号(名称)、类型、使用和保管;3.1.3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操作方法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3.1.4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和危害预防方法、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返修;3.1.5焊接接头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3.1.6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3.1.7焊接检验;3.1.8焊接设备、用具和测量仪表的名称、种类、使用和维护;3.1.9接头形式,焊接代号、图纸识别。
3.1.10焊接安全技术;3.1.11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特殊性和分类。
3.2焊工操作技能的考试项目由焊接方法、母材钢号类别、试件类别、焊接材料四部分组成(详见《考规》)3.3焊工考试委员会确定每名焊工的考试项目,以确保能够满足《考规》对其生产中实际施焊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对应考试项目的要求。
3.4焊工考试委员会根据拟考项目,按《考规》要求准备焊材及试件。
煤制油项目现场焊工的管理和焊接质量的控制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和管道施工中关键性工序,焊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性。
焊工操作技能的水平决定了工程焊接质量的优劣。
为此。
特制订本办法确保煤制油项目工程质量。
焊工管理焊工管理作为控制焊接施工质量措施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焊接施工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一.焊工入场管理.1 承包商的焊工在入场前需提交其有效地焊工资格证,由监理单位进行符合性审查。
.2 承包商的焊工在获准入场后,应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入场考试,合格后准许上岗。
【焊工准入资格考核情况认定表】1 焊工入场考试1 入场考试以实际操作考试为主,应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对考核的焊接位置、焊件材质、焊接规格加以区别。
(可仅考碳钢管6G位置,或分材质,分管径进行考核)2 考试合格与否应以外观和内部质量来衡量,即在业主或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的的监督下考试,考完即检查其焊件的外观,外观检验合格再进行以RT为主的无损检测。
.3 考试合格的焊工应登记备案,并发给相应的现场焊接作业资格证书。
附。
【操作技能考试考场规定】2焊工业绩管理.1 监理单位和承包商应定期对焊工在本施工现场的个人业绩进行统计。
.2 对业绩好(前10位)的焊工宜予以板报宣传表彰或经济奖励。
3 对业绩差的焊工,应根据其完成焊件的检测数量来确定其是否符合现场要求,如不符合应予以清退并收回现场作业证书。
焊工准入资格考核情况认定表编号:操作技能考试考场规则1 考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佩戴好相应标志,考试期间除工作人员以外其它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考场。
.2 焊工应试时必须佩戴本人准考证,经监考人员核查后方可进入考场。
.3 参加考试焊工未经监考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更换考位。
.4 参加考试焊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不得延长考试时间。
5 焊工凭准考证领取试件和焊材。
.6 焊工将打磨组对后的试件交监考人员检查,经监考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在试件上进行标识后,方可进行焊接,否则视为无效试件。
焊工考试规范第一条:焊工考试的申请、施考、评判、发证、建档、管理都应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要求。
第二条:焊工参加考试应写出书面申请,由考试委员会审查焊工资格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第三条:焊工参加考试,应按考试委员会制定的考试计划遂项进行,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第四条:考试委员会只进行与本委员会资质规定相符的项目施考,不允许超范围组织焊工考试。
第五条:焊工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
第六条:焊工申报考试时,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相应的基本知识考试。
1、首次申请考试。
2、改变焊接方法。
3、改变母材种类(如:钢、铝、钛等)4、基本知识考试合格有效期内,未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的。
第七条:焊工的基本知识考试,应符合焊工所从事的焊接工作范围内容,并严格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第三章要求的内容出题。
第八条:焊工考试过程中,考工应严格按考场要求进行答题考试。
如发现作弊现象,考试委员会有权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
第九条:焊工基本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定为合格。
第十条:焊工基本知识考试情况应记入《焊工考试基本情况表》。
第十一条:焊工考试(除《规则》允许的情况除外)必须基本知识考试通过后方可进行焊工操作技能考试。
第十二条:焊工操作技能考试分为手工焊焊工和焊机操作工两种。
第十三条:焊工操作技能考试前,应严格核对焊接方法,试件材料、焊接材料及试件形式,防止错漏。
第十四条:操作技能考试应根据焊工所报的考试种类准条试件和焊材,编好编号,必要时要打上钢印,一个试件只允许一人操作,完成一种焊接方法的考试。
如果需要一个试件多人操作、多种焊接方法考试的,必须考试委员会按规定特许批准方可进行。
第十五条:考试试件应严格按《管理规则》中要求的材质和尺寸准备,不允许随意改变材质和尺寸。
第十六条:评判焊工考试的试件,其标准严格按《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要求评定、评判中要突出科学公正的原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为加强焊工管理工作,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和压力管道的焊接质量,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类钢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受压元件焊接的焊工考试,主要包括:(一)受压元件焊缝(二)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三)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四)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其它设备的焊工考试可参照本规则第三条钢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焊条电弧焊、气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电渣焊、磨擦焊和螺柱焊等方法的焊工考试及管理应符合本规则要求;钛和铝材的焊工考试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分别按JB4745《钛制压力容器》和JB4734《铝制压力容器》中的规定;铜和镍材的焊工考试内容、方法和结果评定按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钛、铝、铜和镍材料焊工考试的组织、监督、发证和持证焊工的管理按本规则规定执行。
第二章焊工考试的监督管理及组织第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锅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应组织成立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焊工考试监管会)。
焊工考试监管会在省级安全监察机构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全过程监督焊工基本知识考试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二)核对焊工考委会资质及承担考试范围;(三)审查考试计划、内容和试题;(四)核查应考焊工资格、考试项目及焊工合格证的变更手续;(五)对《焊工考试基本情况表》(附件一)签字确认。
焊工考试监管会成员由辖区内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技术管理人员和省、地(区)两极安全监察机构人员组成。
第五条焊工考试工作由焊工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焊工考委会)负责组织和实施。
(一)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组成焊工考委会:1、至少应有1名从事焊接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工程师职称(或以上)人员担任主任或副主任,具有2名(或以上)焊接操作技能指导教师或焊接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