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质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共84页
- 格式:ppt
- 大小:11.20 MB
- 文档页数:84
徐州岩溶地质调查及其发育特征分析缪世贤;黄敬军;武鑫;姜国庆;王艺霖【摘要】Based on the projects of Xuzhou urban geological survey and Xuzhou karst collapse investigation,stuck to kars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demand for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with full use of the previous data,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bare karst area and covered karst area has been respectively carried out,which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kars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in urban planning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drilling and some other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exploration and validation.Then the accuracy of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in this area has been improved effectively.As well,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karst formations,karst exposed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degree.The karst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is mainly superficial karst since the Cenozoic and the degree is general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al structure which is distributed with the type of "strong-weak" in the northeast direction.Along the Old Yellow River fault zone,the karst of O2m and ∈ 2z develops very well.%基于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与徐州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平台,紧扣徐州岩溶地质特征和徐州城市建设对岩溶地质调查的需求,以查明城市规划区岩溶发育特征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裸露型岩溶区和覆盖型岩溶区展开地质调查,并辅以物探及钻探等进行勘察验证,有力地提高了区内岩溶地质调查成果的精度.同时,对徐州城市规划区岩溶层组、岩溶出露条件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区内岩溶发育主要为新生代以来的浅表性岩溶,岩溶发育程度总体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强-弱”相间展布,废黄河断裂带沿线,奥陶系马家沟组和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极为发育.【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7(044)002【总页数】6页(P172-177)【关键词】裸露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岩溶层组;岩溶发育程度;徐州【作者】缪世贤;黄敬军;武鑫;姜国庆;王艺霖【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处,属于中温、暖温带亚干旱-半湿润气候型溶蚀侵蚀区,是江苏岩溶最发育的城市。
(A卷技术部分)XXX省XXX市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提交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局XXX地质队提交时间:2011年12月30日XXX省XXX市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A卷技术部分)下达任务单位:XXX省国土资源厅、XXX省财政厅任务书文号:XXX国土资[2009]259号提交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局XXX地质队队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编写人:审查人:提交日期: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一节项目概况一、任务来源二、任务书编号及项目编码三、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四、项目设计体系五、主要技术依据六、工作起止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二、社会经济概况三、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情况第三节以往工作程度一、区域地质、水工环地质工作情况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二章区域地质环境背景第一节区域地质环境背景一、气象水文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四、地质构造五、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六、水文地质七、工程地质八、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二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现状一、地质灾害二、环境地质间题三、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第三章工作部署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一、总体工作思路二、技术路线三、部署原则第二节总体工作部署一、基础地质调查二、工程地质调查三、水文地质调查四、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五、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六、地质资源调查七、遥感解译八、物探工程九、钻探工程十、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第三节年度安排一、年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二、当年(2009年)工作安排第四节专题研究工作一、XXX市岩溶充水矿山岩溶塌陷综合防治研究二、XXX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容量研究三、XXX市应急地下水源地潜力评价第四章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第一节资料收集与整理第二节遥感解译一、遥感解译内容二、工作程序第三节城市地质调查调查一、基础地质调查二、工程地质调查三、水文地质调查四、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五、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六、城市地质资源开饭利用调查第四节地球物理勘探一、重磁编图二、浅层地震三、高密度电法四、电阻率测深法第五节钻探一、钻孔深度要求二、钻孔孔径要求三、其它要求第六节山地工程第七节样品采集与测试一、基本要求二、测试内容三、样品采集和测试四、建筑材料样品采集和测试第八节地质环境评价一、地下水环境评价二、土壤污染评价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四、特殊类土评价五、垃圾处置场适宜性评价六、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效应评价七、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九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一、总体目标二、技术路线三、MapGIS与ArcGIS空间数据存储四、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五、元数据管理六、WEB服务技术七、系统安全设计第五章实物工作量第六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第一节组织管理一、管理机构设置二、项目实施机构的设置第二节保障措施一、质量管理二、保障措施三、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第七章经费预算第一节经费预算与依据第二节经费来源与管理第八章预期成果第一节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二、附图三、附件四、附表五、专题调查评价报告第二节提交成果报告时间附件目录1、附图目录1、XXX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XXX市基岩地质图(1:50000)3、XXX市水文地质略图(1:50000)4、XXX市工程地质略图(l:50000)5、XXX市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50000)6、XXX市地质研究程度图(l:50000)7、XXX市城市地质调查工程布置图(1:50000)。
浅谈“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与应用——以徐州城市地质为例魏永耀; 杭冰; 黄敬军; 姜素; 张丽【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5页(P379-383)【关键词】矿地融合; 城市地质; 生态国土优化; 大数据【作者】魏永耀; 杭冰; 黄敬军; 姜素; 张丽【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9;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1.32017年4月,国土资源部在《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批复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完善“矿地融合”地质工作新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基础支撑。
随后江苏省政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意见》。
这也是全国首个创新矿地融合工作的战略性意见,并首次界定了“矿地融合”的内涵:促进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在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监测以及成果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
徐州是我省继南京、苏州、镇江之后,第四个开展地质调查的城市,徐州作为江苏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质条件复杂,煤矿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城市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1]。
2013 年10月9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徐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开展《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合作协议。
徐州城市地质调查是徐州城市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它用地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新兴学科的技术方法,从全方位视角来研究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全面系统地对城市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学度量。
项目在实施及成果提炼过程中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矿地融合发展理念,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产开发规划等内容,积极配合地方“一张图”多规融合。
本文以徐州城市地质为例,初步探析了矿地融合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重点与应用,供大家参考讨论,同时期待城市地质调查能在“矿、地、产”融合方面开创出新思路。
江苏徐州城市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关键问题花修权;黄敬军;魏永耀;缪世贤;徐士银;姜素;张丽【摘要】随着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开展城市地质调查,解决城市地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徐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城市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及“智慧徐州”构建等方面分析徐州城市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从基础地质、地质资源、地质环境、综合研究、信息系统5方面部署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并提出徐州城市地质调查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地下水资源约束与应急供水保障、岩溶区地下工程风险与灾害防控、采空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与风险评价、塌陷地复垦土地质量与生态安全、城市地质信息系统的构建与“智慧徐州”融合.【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5(039)002【总页数】7页(P322-328)【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关键问题;江苏徐州【作者】花修权;黄敬军;魏永耀;缪世贤;徐士银;姜素;张丽【作者单位】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江苏徐州221006;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10 引言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就是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或未来城市化地区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种地质要素所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李友枝等,2003)。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摘要:在某市部署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秉持立足城市规划、着眼资源需求、针对地质环境、突出成果服务的工作思路,贯彻部署原则,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与协调,结合区域工作程度和现有资料,从五个方面部署具体工作。
关键词: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土地质量;地热资源;地质灾害一、部署思路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以某市规划发展蓝图为工作部署的导向,将满足地方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做为地质工作努力的目标之一。
[1]分析整理前人资料,梳理区域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动有效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
(1)立足城市规划根据某市中长期规划,核定工作部署区域为两个规划区整体区域,面积920km2,为本项目主要调查区域。
调查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某市发展建设。
(2)着眼资源需求工作区除了矿产资源调查程度较高外,其余资源调查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作部署充分考虑当地条件,拟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热能资源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数据支撑。
(3)针对地质环境问题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某市存在较典型的水土污染问题、地质灾害(软土、液化沙土)广泛分布问题。
(4)突出成果服务城市地质调查是应用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调查成果将全面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领域。
工作部署突出调查评价数据集成、整合、转化内容。
成果将通过有效信息平台服务于各级政府,争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的主要信息源。
二、部署原则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部署某市地质调查工作。
紧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全区展开,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
拓展领域,强化服务。
针对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注重调查成果产品设计和转化应用。
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地质调查项目,为城市发展服务,提供地方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地质成果,让地方政府对地质成果满意。
徐州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魏永耀;孙树林;黄敬军;姜素;缪世贤【摘要】文章通过对以往岩溶地面塌陷勘查工作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了徐州地区裸露型岩溶和覆盖型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历史上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塌陷受废黄河断裂带控制,离废黄河断裂带越近岩溶发育越强烈,离废黄河断裂带较远的部位岩溶发育明显减弱;(2)塌陷主要分布于浅部岩溶强烈发育地段的奥陶系灰岩中,少数分布于寒武系灰岩之中;(3)塌陷集中分布在古河道形成的,砂性土单层结构地段,少数分布在砂性土-黏性土双层结构地段;(4)塌陷全部位于岩溶水开采降落漏斗内。
结合岩溶塌陷的时间与地下水的动态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地面塌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古河道与废黄河断裂带的重叠部位为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有利部位,但最终发生地面塌陷则是人类工程活动过程引起岩溶水位剧烈波动———大幅、快速下降的结果。
该研究成果可为徐州市今后进一步防治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提供地质科学依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Xuzhou is the only city in the Jiangsu Province to use th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 as the municipal water.Due to the long-term absurd use of th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karst collapse often happens in the Xuzhou region.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distribution of bare karst and covered karst in the Xuzhou reg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spec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collapse in the history,and sum-marizes rules of the karst collapse.Firstly,as controlled by the fault zone of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the Karst developed more intensive when closer to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and vice versa.Secondly,the col-lapse occurs in sections with shallow well developed karst,mostly in Ordovician limestoneand a few in the Cambrian limestone.Thirdly,the collapse is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ancient channel.Most collapse happens in the sand soil monolayer,some in the clay sand-clay stly,all collapse is in the cone of depression due to the extraction of karst water.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iming of karst collapse and the dynamics of ground water,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ground collapse. Though the overlap section of the ancient watercourse and the fault zone of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karst underground collapse,its final occurrence is resulted from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which change the karst water level significantly and causes rapid decline in volatility.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of karst collapse hazards in the Xuzhou city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裸露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性【作者】魏永耀;孙树林;黄敬军;姜素;缪世贤【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9;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9;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9;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9;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6由于人类活动而诱发的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日益突出,严重妨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