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面向对象(下)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38
《Java基础入门》习题答案第1章Java开发入门一、填空题1、Java EE、Java SE、Java ME2、JRE3、javac4、bin5、path、classp ath二、选择题1、ABCD2、C3、D4、B5、B三、简答题1、面向对象、跨平台性、健壮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多线程性、动态性等。
2、JRE(Java Runtim e Enviro nment,Java运行时环境),它相当于操作系统部分,提供了Jav a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许多Jav a基础类,例如,IO类、GUI控件类、网络类等。
JRE是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的,如果你只想运行别人开发好的Jav a程序,那么,你的计算机上必须且只需安装JRE。
JDK(Java Develo pment Kit,Java开发工具包),它包含编译工具、解释工具、文档制作工具、打包工具多种与开发相关的工具,是提供给Ja va开发人员使用的。
初学者学习和使用Jav a语言时,首先必须下载和安装JD K。
JDK中已经包含了JR E部分,初学者安装J DK后不必再去下载和安装JRE了。
四、编程题public classHelloW orld{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这是第一个J ava程序!");}}第2章Java编程基础一、填空题1、class2、true和false3、单行注释、多行注释、文档注释4、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5、1、2、4、86、& && | ||7、08、59、3410、56二、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错三、选择题1、AD2、AD3、C4、ABCD5、C 6 、A 7、AC 8、A 9、B 10、A四、程序分析题1、编译不通过。
案例4-1 super访问父类成员变量一、案例描述1、考核知识点编号:029004003名称:super关键字2、练习目标➢掌握使用super关键字访问父类成员变量的方法3、需求分析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非私有成员变量,如果在子类中修改了继承自父类的成员变量的值,再想要访问父类的该成员变量时,可以通过super.成员变量来实现。
为了让初学者熟悉super关键字的用法,本案例将分别设计Fu类及其子类Zi,并在Zi类的方法中使用super关键字访问Fu类的成员变量。
4、设计思路(实现原理)1)编写一个Fu类,在类中定义无参构造和一个初始值为20的num成员变量。
2)Zi类继承Fu类,在子类中对num值进行了修改,同时在子类中定义无参构造和一个无返回值的method()方法,method()方法中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了Fu类的num成员变量。
3)定义测试类Example03。
二、案例实现1、编写Fu类及其子类Zi,在Zi类中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Fu类成员变量,代码如下class Fu {Fu() {}int num = 20;}class Zi extends Fu {Zi() {}int num = 30;// 修改num的值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method");// 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成员变量System.out.println("Fu类中num值为:" + super.num);System.out.println("Zi类中num值为:" + num);}}2、定义测试类Example03,代码如下:class Example03{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Zi z = new Zi();z.method();}}运行结果如图4-3所示。
第4章面向对象方法学与UML面向对象方法学(Object-Oriented Methodology,OOM)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将系统建模和设计过程中的对象概念引入到软件开发中。
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系统被看作是一组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通过消息传递进行通信和交互。
而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描述的建模语言,也是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一部分。
面向对象方法学中的核心概念是对象。
对象是系统中的一个实体,它可以具有属性(属性描述对象的状态)和方法(方法描述对象的行为)。
通过将系统建模为一组对象的集合,面向对象方法学提供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框架,帮助开发人员将系统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
面向对象方法学使用UML作为建模语言,通过使用UML图表来可视化和描述系统的不同方面。
UML图表包括类图、用例图、序列图、活动图等。
类图是UML中最常用的图表类型之一,用于描述系统中的类、属性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类图中的类代表系统中的对象,属性代表类的状态,方法代表类的行为。
类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系统的对象结构,设计类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是UML中的另一个重要图表类型,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用户或系统之间的功能需求。
用例图用于表示系统的功能需求,并显示不同用户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序列图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
它显示了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顺序,帮助开发人员理解系统中不同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活动图用于描述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或工作流程。
它展示了系统中的活动和操作之间的顺序和关系,帮助开发人员理解系统中不同活动和操作之间的流程。
通过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学和UML,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系统的需求和结构。
这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面向对象方法学和UML已成为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技术。
第四章接口
1、接口表示一种能力和约定
2、接口只有静态常量和抽象方法
3、接口使用interface关键字修饰
4、接口有抽象类的更好的特性:
a)可以被多继承
b)设计和实现完全分离
c)更自然的使用多态
d)更容易搭建程序框架
e)更容易更换实现
5、必须知道接口特性
a)接口不可以被实例化,常作为父类类型使用,需要创建子类对象
b)实现类必须实现接口的所有方法,除非实现一个抽象类
c)实现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解决了Java继单承的问题,使用implements实现
d)接口中的变量都是静态常量
e)接口中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
6、什么是接口类型:
a)接口属于一种引用类型,使用interface关键字修饰
7、使用Java实现接口的步骤:
a)设计接口:说明接口有哪些能力和接口有哪些约定
b)实现所有方法:用一个类实现接口,并且实现所有方法
c)使用接口类型,类对象来实现多态
8、接口的默认形式:
a)常量默认:public static final
b)方法默认:public abstract
9、接口的两大作用:
a)接口表示一种约定:体现在接口名称和方法名称和注释上,在面向接口,
我们并不考虑实现的细节,只需要知道想完成哪些功能,每一个功能就
是一个抽象方法,所有实现接口的类,都拥有该接口的方法
b)接口表示一种能力
10、面向接口设计注意事项:
a)关心实现类有何能力,而不关心实现细节
b)面向接口的约定而不考虑接口的具体实现
11、多个类关系图的表示:实线箭头表示继承,空心箭头表示实现。
学校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我校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德育工作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围绕学校工作中心,精心安排了“文明守纪”、“良好习惯养成”、“光辉的旗帜”、“争先创优”等主题教育月活动,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狠抓养成教育入手,注重务实,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1.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是利用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
二是以文明监督岗为阵地,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纪律、两操等各项常规的评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三是继续加大值周检查的力度,要求值周领导、教师、学生按时到岗,在校门口检查、督促学生有秩序出入校园,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力量,为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素质水平,学校在第十二周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工作讲座,在学期末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交流,在活动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3.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功能。
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特殊而卓见成效的方式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主题班队会的教育意义,第十三周,四(3)中队举行了“祖国美,家乡好”主题队会观摩活动,有效规范了我校主题中队会程序,强化了主题队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学校管理工作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学期初,学校制定了出明确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措施,做到了目标明确、工作具体,有效地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二版)习题答案第一章:面向对象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OOAD)是软件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论,通过将问题领域进行建模,通过对象、类、继承、封装等概念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和行为。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目标是开发出可复用、可维护、可扩展、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1.2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优势有哪些?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有以下优势: - 高度模块化:通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对象,便于理解和设计系统的各个部分。
- 可复用性:面向对象设计强调对象的复用,通过定义通用的类和接口,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程度。
- 可维护性: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具有独立性,便于维护和修改。
- 可扩展性:通过继承和多态等特性,可以方便地扩展和修改系统的功能。
- 高可靠性:面向对象的封装和隐藏特性可以减少系统中的错误和安全漏洞。
- 开发效率高: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种更自然的思考和描述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开发效率。
第二章:面向对象建模2.1 对象的特征有哪些?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 状态(State):对象的状态是对象的属性值的集合,表示对象的某个时刻的状态。
- 行为(Behavior):对象可以执行的操作,描述了对象能够做什么。
- 身份(Identity):每个对象都有唯一的身份,可以通过身份来区分不同的对象。
2.2 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类和对象之间有以下关系: - 实例化(Instantiation):类是对象的模板,对象是类的一个具体实例。
- 继承(Inheritance):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 聚合(Aggregation):一个类可以包含其他类的对象作为成员变量。
- 关联(Association):两个类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一个类的对象可以访问另一个类的对象。
第四章面向对象方法【学习目标】本章集中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同时简述了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nge,UML)的主要作用和基本概念,并结合一个实例,论述了基于UML 语言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理论,学会使用UML语言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建模。
【学习方法】正确理解面向对象方法和UML语言涉及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例运用面向对象分析技术,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难重点】本章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原理和概念,熟练运用UML语言,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其难点是怎样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
【课前思考】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有什么优点?面向对象方法包含哪些基本概念?为什么要对软件系统建模?什么是UML?面向对象分析与面向对象设计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软件复用?4.1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本节知识点】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历史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4.1.1 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技术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这种软件开发思想比较自然地模拟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成为当前计算机软件工程学中的主流方法。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面向对象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抽象思维方式。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尽可能地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来构造软件系统。
它更加强调运用人类在日常的逻辑思维中经常采用的思想方法与原则,例如抽象、分类、继承、聚合、封装等,使开发者以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和认识问题,并以人们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观点如下:(1)客观世界是由对象组成的,任何客观的事物或实体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简单的对象组成。
(2)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对象可以归并为一个类,对象是对象类的一个实例。
第四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目录第一节类和对象第二节定义方法第三节静态成员第四节包装类01 类和对象类的定义类的定义也称为类的声明。
类中含有两部分元素,分别是数据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类定义的一般格式如下。
修饰符 class 类名 [extends父类名]{修饰符类型成员变量1;修饰符类型成员变量2;……修饰符类型成员方法 1 (参数列表){方法体}……}其中,class是关键字,表明其后定义的是一个类。
含有class的这一行称为类头,后面大括号括住的部分称为类体。
class前的修饰符可以有多个,用来限定所定义的类的使用方式。
类名是用户为该类所起的名字,它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标识符,并尽量遵从命名约定。
extends是关键字。
如果所定义的类是从某一个父类派生而来,那么,父类的名字要写在extends之后。
类定义中的数据成员变量可以有多个。
成员变量前面的类型是该变量的类型;类中的成员方法也可以有多个,其前面的类型是方法返回值的类型。
如果没有返回值,则写void。
方法体是要执行的真正语句。
在方法体中还可以定义该方法内使用的局部变量,这些变量只在该方法内有效。
方法的参数列表中可以含有0 个或多个参数,每个参数的前面要指明该参数的类型。
类定义中的修饰符是访问权限修饰符,包括 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也可以不写,表示是默认修饰符。
它们既可以用来修饰类,又可以修饰类中的成员,修饰符决定所修饰成员在程序运行时被访问的方式。
具体来说,用public修饰的成员表示是公有的,也就是它可以被其他任何对象访问。
类中限定为private的成员只能被这个类本身访问,在类外不可见。
用 protected修饰的成员是受保护的,只可以被同一包及其子类的实例对象访问。
如果不写任何修饰符,则表明是默认的,相应的成员可以被所在包中的各类访问。
类的示例使用类可以构造所需的各种类型。
例如,程序中要说明日期这个类型,它含有3个成员变量:日、月、年,分别用3个整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