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文化新区规划设计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96.79 KB
- 文档页数:2
CRD发展规划第一部分总体发展思路一、发展定位立足石景山区的“山水轴园”优势和深厚的“京西文化”底蕴,以营造花园式生态城区环境和高雅时尚的文化氛围为基础,以文化娱乐休闲产业为特色,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商务金融、高新技术、旅游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CultureAndRecreationDistrict)。
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商务强区”的发展理念,以产业调整为核心,以环境优化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举全区之力,抓好四大建设,实施八大项目,做好六种保障,全面提升石景山区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文化魅力、产业活力、环境引力、社会合力的首都新城区。
三、建设阶段和发展目标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建设发展,按照3年(2008-2010年)打基础、5年(2011-2015年)大建设、5年(2016-2020年)大发展的“三步走”步骤来实施。
(一)第一步(到2010年)该阶段是CRD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创新、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建设初见成效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要优先开发建设石景山科技园区、银河商务区、京西会展商务区等具有区位优势、发展条件较为成熟的功能区,以及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文化馆,重点发展商务办公和总部经济,加强文化、景观和环境建设。
争取到2010年,CRD的社会认知度显著提高,城区文化特色初具雏形,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二)第二步(到2015年)该阶段是招商引资最为关键、产业规模快速提升、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地位和形象基本确立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要重点推进首钢调整搬迁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引进关键机构和重大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文化、景观和环境建设的步伐。
永定河实施方案永定河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支流,对于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等问题,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因此,我们制定了永定河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全面提升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首先,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
对于受损严重的河道和湿地,我们将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逐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增加湿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和水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地区的水资源。
其次,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针对永定河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我们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保障永定河水质的安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生态补水工作,保障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
最后,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保护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永定河实施方案将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永定河实施方案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2.17•【字号】•【施行日期】2022.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序言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周密部署,组织制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并全面推动实施。
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既定目标,首都规划建设管理取得显著成就,首都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深刻转型,实现了总体规划实施第一阶段的良好开局。
2021年至2025年是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努力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
要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担当作为,科学决策。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以下简称近期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持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推动一张蓝图干到底。
近期规划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突出政治中心和突出人民群众,统筹当前和长远,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
永定河生态治理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浑河,属全国四大防洪江河之一的海河水系,在北京境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5个区,河段长约170km,流域面积近3200km2,占到北京市流域总面积的20%。
永定河位于北京西部地区,是北京西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千百年来她哺育了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
永定河为北京的环境和人类生活提供了水源。
她的生命之水,在北京的形成、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永定河出山以后,由北往南历经迁移,在古河道上留下众多湖泊和洼地,是北京古典园林形态和生机的源泉。
北京城座落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上,侯仁之院士曾指出:北京城市发展的雏形,起源于古代卢沟桥附近的永定河的渡口,是南北交通的枢纽。
同时,历史上的永定河孕育和滋养了北京城。
2022年7月1日,古老的卢沟桥开始蓄水,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景观得以恢复。
随着北京建设宜居城市规划的实施,永定河流经的西南五区正努力营造绿色生态文化经济区域,永定河这条母亲河必将绽放她不老的容颜,焕发熠熠生机。
1永定河北京段治理情况及问题永定河历史上发生水灾,受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几乎没有工程防范措施。
只是到了明代以来,才陆续修建了一些堤防。
建国后,永定河的防洪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先后多次投资兴建了一系列的防洪工程:官厅、友谊等多座大型水库和三家店拦河闸、卢沟桥分洪枢纽等工程;对永定河堤防多次加高加固,对河道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治理。
目前,永定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已趋于完善。
永定河从官厅到卢沟桥段,400多m的落差,加上北京西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气候因素,决定了其被列入全国重点防洪河道之列。
1.1永定河近年来的治理和开发情况永定河自1956年以后没发生过较大洪水,三家店以下自1995年以后彻底断流。
河道无水更带来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河床裸露;空气污染严重,成为北京的风沙源;河道内砂石无序开采屡禁不止,造成河道坑洼不平、河道主槽及滩地不规整等。
没有永定河就没有北京城主持人:近日,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到门头沟区进行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来。
门头沟区委、区政府提出要用“永定河文化”概括门头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进增:提到门头沟的文化资源,首先就会令人想到永定河这条北京的母亲河。
她是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古称绳水(见《山海经》)、桑干河、卢沟河等,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年)以后,始改今名。
全长680公里,在北京市界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等区,流长169.5公里,其中在门头沟境内流长100.5公里,流域面积1368.3平方公里。
为什么说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呢?提出这个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分析:第一、永定河的洪积冲击扇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地理空间。
永定河出山后,河道纵坡变缓,而从上游所携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北京湾平原。
在这片平原上,北京的先民选择在永定河边的蓟丘一带,建立了居民点,修建了蓟城,并且形成了850年都城的政治中心。
第二、永定河流域的丰厚物产为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保障。
永定河水是历史上北京城直接或间接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历史上北京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
直到今天,永定河依然是北京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
因此可以说,永定河滋养了古今北京城。
永定河中上游的木材、石料和石灰,是历史上北京城建设的主要建材来源。
北京西山和永定河中上游的森林,是过去北京城所用燃料木柴和木炭的主要供给地。
第三、永定河文化为北京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哺育母体。
主持人:北京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它的形成究竟与永定河文化有哪些关系?怎样理解“永定河文化”这一概念?尹均科:“永定河文化”是在永定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中,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世世代代所创造的区域历史和区域文化的统称。
永定河历史文化永定河历史文化及发展规划约在三百万年前,地壳运动造就了现在永定河流域的地形、地貌。
当时晋北和延庆古湖河水携带泥沙穿越崇山峻岭奔流而下,填平湖泊、洼地,游荡、淤积,造就了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的北京小平原,为北京城的诞生、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地域空间。
永定河流域一百多万年来,曾是古人类迁徙、活动之地。
约5000年前曾是先祖炎黄征战和民族融合之地。
3000多年前薊城诞生。
永定河流域丰沛的水源、广袤的森林、富饶的矿藏、物产哺育着薊城的发育、成长,并发展壮大成为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全国的文化、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永定河无愧为北京的母亲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河水和谐相处、互相依赖,流域内发生过多次影响历史的事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永定河文化。
为了生存,人与河水也相互抗争,利用河水,灌溉、漕运;抵御洪水,筑堤、防洪。
开发水能、治理河道。
然而,对永定河过度的开发利用,付出的则是生态破坏的代价。
回顾所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总结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该感恩母亲河的宽容和巨大付出。
展望未来,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爱护生态环境回报母亲河。
一、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浑河,是华北地区最大水系海河水系五条支流中最古老的河流。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天池,流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747公里,流域面积47016平方公里。
永定河流域是东亚古人类起源地之一,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更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源头。
永定河在北京境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个区,河段长约170公里,流域面积近3200平方公里。
由永定河冲积形成的“北京小平原”,是北京建城的地理基础;永定河丰富的资源是北京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资源基础之一。
永定河是北京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永定河养育着古都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使北京地区从原始聚落、诸侯国都邑、北方军事重镇发展成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进而跃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的首都,乃至现代国际都市。
北京市丰台区2020年初三统一练习(二)语文2020.06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探访'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研学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 -5题。
1.“历史文化”组一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段介绍永定河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 分)随着北京的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永定河这条北京的“母亲河”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北京的一段约170千米。
永定河河床经常变动,淤积堵塞.、决口迁移的特征与黄河相似,故有“小黄河”和“浑河”之称。
这条河水流经常横向摆动,河道经常变迁,所以旧时人们形象地称之为“”。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规模整修平原地区河道后,永定河这个名字才确定下来。
永定河从远古流到今天,不仅滋养了两岸肥沃的土地,哺.育了包括京津在内的城市群落,更孕育了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1)依次给長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塞(sāi)哺(bŭ)B.塞(sāi)哺(pŭ)C.塞(sè )哺(bŭ)D.塞(sè)哺(pŭ)(2)根据文意,在文段画线处填入的词语是。
(2分)2.“生态文化”组展示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水资源极度短缺,由于天然降水偏少和上游水库①等原因,三家店以下河道基本干涸,沙石河床裸露,河道生态功能严重②。
2010 年2月28 日,北京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启动。
经过多年的不断治理,永定河沿线陆续增加河道蓄水,形成了湖泊、溪流、湿地和亲水景观;增加陆地植物、水生植物等,周边生态逐渐恢复。
从2020年3月15日开始,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调引的黄河水源源不断汇入永定河上游。
5月12日,永定河水流出北京,进入河北固安。
永定河北京段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全线通水。
“往昔永定河哺育京师大地,③”北京的母亲河获得了重生,再现滔滔流水,这承载了北京人多年的梦想,给予了北京人无限的期待。
北京城市引水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考——以永定河引水渠为例北京城市引水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考——以永定河引水渠为例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风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而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河道景观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永定河引水渠为例,探讨北京城市引水河道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和思考。
一、永定河引水渠的背景和意义永定河是北京的重要河流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的冬季河,流经河北、北京等地,最终注入白洋淀。
永定河引水渠作为永定河与通州运河的连接,为保障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水利意义。
而在城市建设中,引水河道的景观设计更是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生态环境。
二、引水河道景观设计的必要性1. 增加城市的绿色景观:引水河道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河岸两侧种植树木、草坪等植被,使得河道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延伸,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2. 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合理设计的河道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置步道、休息的长椅、露天咖啡座等,使得市民可以在河边散步、运动、娱乐等,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娱乐生活。
3. 提升城市的形象:景观设计可以赋予河道独特的特色和形象。
设计时可以考虑河道周边的文化氛围,融入当地的历史元素,使得河道成为城市的地标,增加城市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三、永定河引水渠的景观设计1. 河岸绿化:在河岸两侧设置植被,选择生态适宜的树种和花草进行绿化,形成自然、舒适的景观。
2. 步道设计:在河岸上设置步道,设置景观小品、雕塑等,使得步道既可以作为通行的道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
3. 水景设计:在河道中设置水景喷泉、浮桥等,增加河道的视觉效果,打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
4. 文化元素的融入:根据永定河引水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可以考虑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增加文化氛围。
四、结论通过对北京城市引水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考,特别是以永定河引水渠为例,可以看出河道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主旨和重点舒小峰(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 副主任,北京市文物局 原局长)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涉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用“一轴一城三带”来概括,“一轴”指的是北京传统中轴线,“一城”是北京老城,三带是指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按照市文化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牵头,有关部门和区政府共同参与制定完成,经领导小组和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已经正式发布实施。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规划的主旨和重点内容。
一、西山永定河规划的形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是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工作中制定的诸多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
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在北京“十三五”规划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规划这两个重要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市文化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市文物局和园林绿化局牵头,从2017年开始研究制定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发展规划。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召开了将近30次的规划编制对接会和专家研讨会。
同时,走访了若干个有关的区和乡镇,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到2018年6月初步形成了规划文本的征求意见稿。
2018年底,经过一系列的程序,规划正式获得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的批准并正式实施。
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总体文化价值的判断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没有永定河,就不可能有北京这座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历史文化名城。
永定河养育了北京人,同时培育了北京的文化。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太行山余脉即西山和永定河这一山一水为框架。
永定河水系横穿京西太行山脉,西山永定河地区不仅是重要的人文风景区,同时也是北京西部非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包括三山五园地区、八大处地区、大房山地区等。
这个区域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密集,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周口店、长城),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传统村落、革命历史纪念地和京西古道,等等。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和相关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永定河定位为“京西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生态屏障”,防洪、供水、生态是永定河三个重要功能。
永定河的早期工程建设多以防洪工程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治河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逐步过渡。
历经多年整治,永定河的防洪安全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状况还相对薄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水资源紧缺,永定河有限的水资源几乎全部用于北京西部工业建设,使三家店以下河道断流、干涸。
河道内历史原因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坑。
由于坑壁陡峭,植物无法生长,河床逐渐沙化,冬春季节,风沙弥漫。
随着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入河污水排入量逐年增多,污染河道。
永定河生态环境日趋恶劣。
永定河目前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防洪堤坝受破坏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北京市把永定河主要作为泄洪河道,一定程度忽视了其生态涵养和城市景观的作用,使得永定河及沿岸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严重影响了其作为北京“母亲河”的形象。
沿河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土地面积占全市面积30%,GDP只占12%,地方财政收入只占5%左右。
其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发展初期,与发展快速的北京东部和北部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作为联系西南区域的生态纽带和北京重要的生态廊道,永定河的开发治理不仅能极大地改善京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价值,而且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北京建设国际性宜居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安全是主线、节水是理念、生态是效果”和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构筑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把永定河建成“有水的河、生态的河、安全的河”,成为城市西部绿色生态走廊,服务沿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
102 2022.2摘要: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已初具规模:山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初现;遗产梳理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区域建设发力点逐渐形成;课题项目研究积极展开,为政府决策做出参考;宣传展示科普教育铺开,资源利用逐渐拓展。
但在整体管理、区域建设、遗产保护、生态文化价值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未来,建议从历史、现实与未来考量,抓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生态、文化两个核心要素,围绕“山、水、城、人”相互促进关系展开,从基础研究、管理机制、推动方式和目标效益等方面入手,探索人与生态、城市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与其他两个文化带的差异化发展,共同支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关键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山水城人;和谐共生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2)02-0102-06山水城人和谐共生: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新图景文/王新迎基金项目: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研究项目“十三五时期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研究”(ICS-2021-B)作者简介:王新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北京市,100045。
西山永定河对于北京城市起源、北京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乃至弘扬、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寄托了人文情怀。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是北京市“十三五”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审视文化带建设的过往、展望文化带建设的未来,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形成历经二十余年,这一过程也反映出北京市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逐步加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先生就提出了建设“西北郊历史公园”的设想,将圆明园及其以西文物分布密集的山地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公园。
2004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根据吴良镛先生的设想,在北京西山规划了“国家历史公园”,但并未施行。
[1]后来提出的建设“西山文化带”“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都是在吴良镛先生“西北郊历史公园”基础上的发展,其范围大体相似,但内容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