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 格式:pptx
- 大小:689.09 KB
- 文档页数:43
简述会计对象,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的关系
会计对象是会计处理的最基本单位,是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真正描述的对象,它对会计科目的划分和归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财产、负债、权益和收入等。
会计科目是会计根据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来进行划分、归类的,它从本质上来说已经纳入了会计要素的组成,是会计信息的最基本表述单位,如现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应付账款科目等。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最基本表述方式,它们包括账簿和报表两大类,账簿主要以发生额、方向、时间和分割为基础掌握真实的信息,而报表则是针对账簿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表示,以完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做部操作,是企业经营运行的重要框架。
因此,会计对象、会计科目和会计要素三者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也无可置疑的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会计科目依赖于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而会计要素又表达着会计科目的实质内容,因此,会计科目是现代会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企业财务数据报表的基础。
会计要素会计对象会计科目关系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会计报表的重要内容。
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负债是指企业对外的借款和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费等。
负债的增加是企业向外部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自由度造成一定压力。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权益,包括普通股股东的权益、预留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是企业盈利的结果。
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收入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费用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工资、物料采购、租金支出等。
费用的增加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记录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项目等。
会计对象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
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应该具备独立的经济实体性质,且能够进行财务交易。
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中的基本单位,是会计信息管理的基础。
会计科目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具体项目。
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销售收入、利息收入、购买材料等。
不同企业的会计科目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都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方面。
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和会计科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而会计科目是会计信息管理的具体单位。
会计要素和会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即一个会计对象包含多个会计要素。
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会计对象,包含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多个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的关系,即一个会计对象对应多个会计科目。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核算1. 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工作所要处理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责任事项。
会计对象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1 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是指一个独立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如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
个体经济单位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对象,通过对其日常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实现经济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1.2 个人经济活动个人经济活动是指个人的经济行为,如个人储蓄、投资等。
对于个人经济活动,会计工作主要关注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以便进行个人资产管理和税务申报等操作。
1.3 政府和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和国家经济活动是指行政机关、政府机构和国家资金的使用情况。
对于政府和国家经济活动,会计工作主要关注公共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情况,以及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
1.4 非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非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是指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
对于非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会计工作主要关注其财务状况和资金运作,以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工作中所要处理和记录的基本经济事项。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资产资产是指个体经济单位所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等。
对于个体经济单位而言,资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支持和保障,会计工作主要关注资产的评估和记录。
2.2 负债负债是指个体经济单位所负有的债务和义务。
负债包括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和递延负债等。
个体经济单位的负债反映了其融资的规模和方式,会计工作主要关注负债的计量和披露。
2.3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个体经济单位所有者对其资产净值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东权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会计工作主要关注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和分配。
2.4 收入收入是指个体经济单位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
会计工作主要关注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5 费用费用是指个体经济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和费用。
会计学基础复习资料词汇表1、会计: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特有方法体系和工作程序,对经济单位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并为经济管理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2、财务会计要素:就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并使财务会计对象的抽象化,就是充分反映财务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元。
3、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4、负债:负债就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构成的、预期可以引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现时义务。
5、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6、总收入:总收入就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构成的、可以引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毫无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向。
7、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8、利润:利润就是指企业在一定财务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绩。
9、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
10、会计科目:就是为了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而对财务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的分类的项目。
就是对财务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展开分类核算的项目。
11、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是指对企业每发生的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12、会计分录:按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建议,对出现的交易或事项确认毕阳、应贷科目和金额的记录。
1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14、原始凭证:就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出现和顺利完成情况,明晰经济责任,做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15、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简要内容,确定会计分录,作为记账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