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防烟分区
- 格式:xls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防火分区安全对策措施一、背景介绍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阻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防火分区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二、对策措施1. 合理划分分区: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确保每个分区内的人员和物资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2. 安装防火门窗:在各个分区之间设置防火门窗,以隔离火势的蔓延。
防火门窗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
3. 配备灭火器材:每个分区内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以便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
灭火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分区的大小和功能进行合理配置。
4. 定期检查维护:对防火门窗、灭火器材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 建立防火通道:每个分区内都应建立一条防火通道,方便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进入。
防火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杂物。
6. 加强宣传教育:定期组织防火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分区内设置防火安全宣传牌,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
7. 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在每个分区内安装独立的烟感报警器,一旦发现烟雾,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疏散。
8. 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健全防火分区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各分区的监督检查。
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火分区的安全性。
9. 检测消防设施:定期对防火分区内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0. 备份重要数据:重要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并储存于不同的分区内,以防火灾造成数据丢失。
三、结论通过合理划分分区、安装防火设施、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防火分区的安全性。
同时,定期检查维护和备份重要数据也是确保防火分区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全面落实各项对策措施,才能确保防火分区的安全,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防火分隔措施
企业防火分隔措施是指为了防止火灾在企业内扩散,采取的一系列分隔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防火分隔措施:
1. 防火墙:在企业建筑内设置防火墙,用来隔离不同区域或楼层的火灾,防止火势扩散。
2. 防火门:在通道、楼梯口、防火分区等位置设置防火门,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的区域,减少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3. 防火窗:在企业建筑内设置防火窗,窗户玻璃采用防火材料,能够阻挡火灾蔓延,以保护人员安全。
4. 防火隔板:在企业内设置防火隔板,用来隔离不同房间或区域的火灾,防止火势扩散。
5. 防火通道:在企业内规划合理的防火通道,确保人员疏散时不受到火灾的阻碍。
6. 防火阀门:在企业内的管道系统中设置防火阀门,当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关闭,阻止火势蔓延。
7. 建筑材料选择:企业在装修或建设时选择防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例如防火墙、防火板等。
8. 检测设备:安装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等火灾检测设备,能够及早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措施。
9. 灭火设备:在企业内设置灭火器、灭火栓等灭火设备,方便工作人员在初期火灾时进行灭火。
10. 防火教育培训:开展定期的员工防火教育培训,培养员工
对火灾的防范意识和灭火能力。
这些防火分隔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内火灾的发生和扩散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和员工安全。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一、防火分区1、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物人为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向统一建筑物的其他空间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式控制耐火建筑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
防火分区按照限制火势向本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方向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竖向防火分区,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另一类为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2、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建筑设计划分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之间可用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隔断。
防火分隔物可以是防火墙、耐火楼板、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
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显然是不可行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具体规定,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不应大于2500 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
多层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分区的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0 m2,地下部分为2000 m2。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及防火分隔物第一节防火分区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
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1的要求。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
建筑的防火和防烟分区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不超过3.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5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24m。
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超过3.0m且不超过6.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10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36m。
当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空间净高超过6.0m时,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000㎡,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为60m;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不应大于75m。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当空间净高度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50cm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
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与储油间分隔。
二级耐火等级乙类厂房的最多允许楼层数为6层。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对于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的,防火墙上确需开设门、窗、洞口时应为甲级防火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即3000㎡。
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是建筑水平防火分区的主要防火分隔物,由不燃材料组成。
仓库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除冷库的防火分区外,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0倍。
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一、防火墙(≠防火隔墙)——重点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
在设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3.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4.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确需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料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用防火措施。
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5.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二、防火卷帘1.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2.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的功能;不应采用水平、侧向防火卷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