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

  • 格式:docx
  • 大小:51.73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选择

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

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

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

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

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

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

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

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

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

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

件。

22.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求

证题。

23.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

24.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探索性。

25.常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

26.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2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二、名词解释

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

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2.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

段的教育目的。是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实现的要求。课程目标对某一阶段学生的成长,以及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3.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确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

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4.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

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5.课程内容结构:是指一个学科内容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

6.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

思维活动过程。这种思维活动过程是有预定目标的变化过程。

7.机械学习:如果某学生在学习时,不理解一些符号的所表示的意义或方法,

仅仅记住这些符号的组合或词句,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机械学习。

8.有意义学习:如果某学生在学习时,如果经过思考,理解了由符号所表示的

数学内容和方法,并能融会贯通,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9.接受学习:指学习的内容已经以定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条件、问题以及推

到过程已叙述得很清楚,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能主动的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适当的知识与之关联,进行加工,从而扩大或改组、重建认知结构。

10.发现学习:指学习的结论未呈现给学生,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发现其间的数量

关系、图形的特征,自己去发现结论。

11.同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

的过程。

12.顺应:是在数学学习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必须对原

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过程。

13.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4.直接兴趣:是指由某些事物或活动带有情绪感染力而引人入胜所直接引起的。

15.间接兴趣:是由事物所导致的结果具有意义是发生的。

16.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

17.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

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18.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体验,即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生

学习的一个主要的动机—成就动机。

19.社会动机:是指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

20.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指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为实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由小学数

学教师与小学生共同经历的认识过程。

22.学习需要:是指小学生目前的状况与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23.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

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24.全班上课: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课程进度表,向全班学生提出共同的学习任务,

教师以系统讲授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向学生呈现教材知识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

25.班内小组合作教学:是把一个班暂时分成若干个小组,由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规定小组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班级授课形式。

26.班内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利用一定的时

间以一对一的形式给学生辅导。

27.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师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

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28.现场教学:是任课教师、现场有关人员或二者协同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

上课,上课时限可长可短。

29.新授课:是指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