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昆曲欣赏》年度课程安排(拟)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姹紫嫣红昆曲教案教案标题:姹紫嫣红昆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昆曲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习昆曲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昆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昆曲的表演要求和艺术特点。
3. 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昆曲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2. 昆曲表演服装和道具。
3. 教室内的音响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昆曲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昆曲的经典片段和表演技巧,讲解昆曲的基本知识和表演要求。
3. 实践操作(3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昆曲基本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包括手势、步法、身段等。
老师可以示范并指导学生。
4. 表演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昆曲片段进行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情况进行创作和演绎。
5. 艺术鉴赏(10分钟)播放昆曲表演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昆曲的艺术魅力,引导他们分析和评价表演。
6.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昆曲艺术。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昆曲表演或请专业演员进行现场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昆曲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情况,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表演的自信度。
2. 评价学生在表演展示环节的创意和表现力。
3. 收集学生对昆曲的理解和欣赏的反馈意见。
教案扩展: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一步深入学习昆曲的不同剧目、流派和表演技巧,提升学生的昆曲艺术水平。
昆曲教学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的昆曲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本次昆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向学生普及昆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本次昆曲教学活动计划持续两个月,每周在周六进行。
具体的活动时间为每周六上午9:00-12:00。
2. 活动地点: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舞台表演场地,活动地点选择在学校的音乐教室和大礼堂。
三、活动内容和安排1. 第一周:昆曲基础知识讲解和舞台表演技巧初级培训- 讲解昆曲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介绍昆曲的基本构成要素和表演形式。
- 学习昆曲的基本舞台表演技巧,包括身体语言、眼神表达和手势动作等。
-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表演一段简短的昆曲片段来体会昆曲的艺术魅力。
2. 第二周:昆曲音乐和唱腔演唱训练- 介绍昆曲的音乐特点和唱腔表达方式,学习昆曲的基本音乐记谱和音域控制技巧。
- 指导学生演唱昆曲中的经典唱段,让他们通过模仿和演唱来感受昆曲的音乐之美。
- 组织学生合唱昆曲片段,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和协调能力。
3. 第三周:昆曲舞台化妆和服饰造型训练- 简要介绍昆曲舞台化妆和服饰造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指导学生学习昆曲的舞台化妆技巧,包括脸谱化妆和眉目描绘等。
- 给学生提供昆曲的服饰道具和造型指导,让他们亲自体验和学习昆曲的舞台装束。
4. 第四周:昆曲角色扮演和表演训练- 介绍昆曲中的不同角色类型和特点,例如生、旦、净、末等。
- 指导学生学习角色扮演技巧,让他们通过模仿和表演来感受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异。
- 组织学生进行昆曲小品表演,让他们亲自体验昆曲的表演魅力和艺术表达。
5. 第五周:昆曲舞蹈动作和演出编排训练- 讲解昆曲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包括身体平衡、韵律控制和舞步变换等。
- 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训练,让他们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感受昆曲舞蹈的优美和花样变化。
昆曲教学设计第一篇:昆曲教学设计昆曲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昆曲,了解南曲北曲的异同以及艺术特色;学唱昆曲,初步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学唱、感受、《牡丹亭》,《去家乡,望路遥》片段,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学习昆曲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民族戏曲的热爱以及为昆曲的传承做贡献。
教学难点:学唱昆曲片段一、导入:出示奥运会视频,问:1、你知道以上画面出自什么场景吗?你知道演员唱的是什么曲种吗?你知道演员念的是什么诗句吗?(以上画面展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一个片段,随着改编自唐诗《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唱起了昆曲,拉开礼乐篇章)2、为什么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选择昆曲,而不选择京剧之类的?(昆曲被誉为世界三大戏曲的源头之一,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因此,更古老的昆曲更有资格成为中华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亮相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让世界为之惊艳。
于是一个是人类体魄美的极限,另一个是人类精神美的极致———奥运与昆曲,这两种不搭界的东西,在第29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催化下,在2008年的北京有一次破天荒的因缘际会。
二|、走近昆曲。
(一)、介绍昆剧1、让我一起走近昆曲的世界!(出示昆曲的剧照)介绍昆曲:昆曲又名昆腔、昆山腔,专唱昆腔的剧种称作“昆剧”。
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昆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称为家门,昆曲的行当不仅提炼了昆曲人物的类型,还各自具备相应的程式化表演,歌舞结合虚实相生的表演形式,反而使演出如行云流水,一无拘束。
昆曲活动策划方案昆曲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概述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为了传承和弘扬昆曲文化,我们计划策划一场昆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参与昆曲艺术。
二、活动目标1. 传承昆曲文化:通过演出、讲座等形式,向大众普及昆曲基本知识,增加对昆曲的认知和了解。
2. 弘扬昆曲精神:通过组织比赛、展览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和年轻人参与,激发对昆曲的兴趣和热爱。
3. 提升昆曲艺术水平:邀请专业昆曲演员进行演出,并组织培训班和工作坊,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三、活动内容1. 演出活动:1.1 精选昆曲经典剧目,邀请著名昆曲演员进行演出,展示昆曲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1.2 设立普及演出,向大众免费开放,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和欣赏昆曲。
1.3 主题演出,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的演出形式,如“昆曲与现代”、“昆曲与戏曲”等,以便更好地吸引不同背景的观众。
1.4 年轻演员展演,提供舞台机会给年轻昆曲演员,展示新一代昆曲人才的风采。
2. 讲座和讲解活动:2.1 邀请著名学者和专家进行昆曲讲座,介绍昆曲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观众更加了解昆曲文化。
2.2 设置观众互动环节,让观众可以提问和互动,增加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2.3 制作昆曲音乐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学习交流,提高昆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 比赛和展览活动:3.1 举办昆曲演唱比赛,为有才华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学习和深入研究昆曲艺术。
3.2 展览昆曲相关文物和珍贵资料,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昆曲的历史和传统。
3.3 设立昆曲艺术品展销区,让观众购买到正宗的昆曲艺术品,增加昆曲市场的发展和推广。
4. 培训班和工作坊:4.1 设置专业昆曲培训班,邀请著名昆曲演员和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学员的演唱和表演水平。
4.2 组织昆曲工作坊,让学员有机会与著名昆曲演员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
4.3 针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学员设置不同的课程,增加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欣赏昆曲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欣赏昆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昆曲,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2.提高孩子们审美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孩子们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介绍昆曲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2.欣赏昆曲的表演视频。
3.通过唱、说、做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昆曲。
教学步骤:一、引入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昆曲的定义和历史。
2.设计问题:你们了解过昆曲吗?在哪里听过或看过昆曲表演?二、教学内容1.展示昆曲表演的视频,孩子们一起观看。
2.后让孩子们表述他们对昆曲的看法,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3.孩子们阅读昆曲的故事情节,自己体会其情感和意义。
4.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进行互动,让他们actively learn the subject matter.三、活动实践1.唱: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一首昆曲相关的歌曲。
2.说:教师告诉孩子们昆曲中经常使用的汉字,让他们用吐字练习唱:“木兰花儿,爱理不理,又生气又嗔的;柳絮儿,不睬你的。
3.做:孩子们用色彩搭配,把他们学到的昆曲脸谱画在纸上,其中包括脸谱的颜色拥有意义的意义。
四、总结1.教师总结了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强调了昆曲的重要性。
2.设计问题:你们今天学习到了哪些东西?你们觉得怎样的昆曲表演最好?教学时长:2-3课时注意事项:1.欣赏昆曲应该选择过滤性的视频,在儿童被安排观看视频的时刻,家长最好认真审核视频的内容。
2.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互动的方式,开发孩子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昆曲的文化内涵。
优美版教案:幼儿园欣赏昆曲教案名称:幼儿园欣赏昆曲-----------------------------------------------------------------------------------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昆曲,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提高孩子们审美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孩子们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初中音乐昆曲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昆曲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基本腔调。
2. 学会欣赏昆曲经典剧目,体验昆曲的美学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昆曲的历史与发展2. 昆曲的艺术特点3. 昆曲基本腔调4. 经典昆曲剧目欣赏5. 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昆曲经典唱段,引导学生感受昆曲的美妙旋律。
2. 学生分享对昆曲的初步印象,教师总结。
二、昆曲的历史与发展(10分钟)1. 教师讲解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及重要历史人物。
2. 学生了解昆曲在我国戏曲艺术中的地位。
三、昆曲的艺术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昆曲的唱腔、表演、服饰、舞台等艺术特点。
2. 学生掌握昆曲的基本艺术形式。
四、昆曲基本腔调(10分钟)1. 教师教授昆曲的基本腔调,如“水磨腔”、“弋阳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昆曲片段。
五、经典昆曲剧目欣赏(10分钟)1. 教师介绍《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昆曲剧目。
2. 学生欣赏选段,感受昆曲的魅力。
六、昆曲的传承与保护(5分钟)1. 教师讲解昆曲现状及传承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昆曲。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昆曲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昆曲的历史、艺术特点和腔调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的提高。
备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戏曲特色课程策划书3篇篇一《戏曲特色课程策划书》一、课程背景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戏曲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戏曲,我们计划开设戏曲特色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素养。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历史、流派、行当、唱腔等。
2.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欣赏能力,能够欣赏经典的戏曲作品,并理解其艺术价值。
3. 提高学生的戏曲表演技能,通过学习身段、唱腔、念白等,能够表演简单的戏曲片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参与戏曲创作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戏曲基础知识(1)戏曲的历史发展(2)戏曲的流派和风格(3)戏曲的行当分类(4)戏曲的唱腔和音乐2. 戏曲欣赏(1)经典戏曲作品欣赏(2)戏曲表演艺术赏析3. 戏曲表演训练(1)身段训练(2)唱腔训练(3)念白训练4. 戏曲创作与表演(1)戏曲剧本创作(2)戏曲表演实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戏曲知识和技能。
2. 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段和学习水平的戏曲教材。
(2)多媒体资源: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实践场地:提供专业的戏曲表演场地,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3. 教学安排(1)每周安排[X]节课,每节课[X]分钟。
(2)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占[X]%,实践教学占[X]%。
4.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
(2)期末考试:采用表演考核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学习成果。
五、课程保障1. 师资力量聘请专业的戏曲演员或戏曲教育工作者担任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学设施3. 安全保障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见面课:四百年前的中国好声音——昆曲的曲牌、唱腔与唱法1、昆曲音乐是()A.板腔体B.曲牌体C.自由体正确答案:曲牌体2、立昆之宗被誉为曲圣的人是()A.高则诚B.顾坚C.魏良辅正确答案:魏良辅3、《中原音韵》作者周德清是()A.宋朝河南人B.元朝江西人C.明朝江苏人正确答案:元朝江西人4、北曲是()A.五声音阶B.六声音阶C.七声音阶正确答案:七声音阶5、南曲是()A.五声音阶B.六声音阶C.七声音阶正确答案:五声音阶6、工尺谱标写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A.7654321B.1324576C.1234567正确答案:1234567见面课:昆曲文学之美——《牡丹亭》曲词赏析1、中国最早出现魂游构思的作品是哪一部?A.《倩女离魂》B.《搜神记》C.《还魂记》D.《邯郸记》正确答案:《搜神记》2、《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在梨香园门口听的是昆曲《牡丹亭·离魂》的唱段。
A.对B.错正确答案:错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代指的是谁?A.甄宓B.西施C.王昭君D.赵飞燕E.貂蝉F.杨玉环正确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4、昆曲舞台上,哪一折戏是以讲述《牡丹亭》剧情为主的?A.《桃花扇·题画》B.《玉簪记·偷诗》C.《疗妒羹·题曲》D.《琵琶记·书馆》正确答案:《疗妒羹·题曲》5、下面哪些是昆曲的曲牌名?A.[步步娇]B.[苏幕遮]C.[品令]D.[临江仙]E.[蝶恋花]F.[江儿水]。
携手向花间——昆曲经典剧目欣赏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昆曲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人文精神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昆曲的艺术特点、经典剧目和欣赏心得等方面,带领读者一起走进昆曲的世界,一起欣赏经典的昆曲剧目。
一、昆曲的艺术特点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它以高度凝练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昆曲与其他戏曲鲜明的区别在于:昆曲注重形态的表现,讲究舞台美学,追求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内在情感和意义;昆曲的表演技艺也独具一格,不仅需要演员具备严格的舞台动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高度的情感表现和内心体验能力。
昆曲在语言、音乐、唱腔、服饰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准确无误地呈现出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
二、经典剧目1、《崔鸭儿》《崔鸭儿》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它是曲艺与京剧传统戏曲的融合体,始终占据着昆曲的重要地位。
《崔鸭儿》的主人公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崔鸭儿,崔鸭儿的丈夫是一个残忍的恶霸,对崔鸭儿残酷无情。
在接连不断的磨难中,崔鸭儿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牡丹亭》《牡丹亭》是昆曲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戏曲中的一部经典爱情剧,被誉为“中国玫瑰”。
该剧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壮爱情故事。
祝英台自幼聪明好学,学诗、学文、学武、练剑样样精通,她相信男女之间可以平等相待。
梁山伯则是一个低调、温柔的男孩,他一见祝英台便深深地爱上了她。
两个人不顾一切地相爱,最终却因祝英台的婚姻问题而被迫分离,在牡丹亭前重逢,最终双双殉情,成为一段流芳百世的爱情传说。
3、《桃花扇》《桃花扇》是一部很具艺术价值的昆曲作品,它是中国古代名士唐伯虎的传奇故事。
唐伯虎是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他的才华在当时备受称赞。
这部剧描述了唐伯虎之父的情结,讲述了唐伯虎与别人之间在美人心思上的角力,而且最终还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
煮雪烹茶,剪一段春色作画——昆曲的极端之美一、课程标准知道昆曲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识记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对昆腔的重大贡献,识记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2、理解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3、讨论非遗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六第六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第一、二节内容。
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据重要分量。
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学生对戏曲的关注非常少,不喜欢听昆曲,也听不懂昆曲在唱什么。
对昆曲知识的积累几乎为零,了解昆曲的发展历史,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关注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课索要解决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1.高中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二的学生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但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戏曲艺术。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难点:昆腔的特点。
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六、教学设计(一)导入师:上课之前做一个调查,听过昆曲的同学请举手。
(很少)你们为什么不听昆曲?平时的娱乐活动有哪些?生:……师: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第一批代表作名单的十九个项目,其中有中国的昆曲。
而且中国的昆曲艺术在十九个项目里面是评委全票通过的。
昆曲为什么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传?(二)讲授新课昆曲是中国独有的,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在戏曲艺术中达到了最优秀等级,一直被公认共享的,余秋雨现成称之为极端之美。
1.水墨的江南,水磨的调——时酝之美过渡:六百多年前,在今天苏州地区昆山一带,南戏广泛流行。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指哪两出戏?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昆曲的写意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昆曲演唱的美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魏良辅如何完善昆曲的伴奏?魏良辅提出的“曲有三绝”,指的是哪“三绝”?魏良辅究竟对昆山腔做了哪些改造?明传奇可以用什么声腔形式演唱?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清代传奇《长生殿》的主角是:民国时期的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有:以下演员的行当是小生的有: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是:南戏的声腔有:《浣纱记》的作者是:汤显祖写的传奇有:对昆曲的创立有直接贡献的有:5《金瓶梅词话》里,出现得最多的声腔是:元代后期南戏《琵琶记》被誉为“曲祖”,其作者是:下列剧作,哪几部是明初的教化剧:昆山腔的改革者是: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有:哪种戏曲声腔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官腔”:昆腔音乐包括_________ 等诸多要素。
传统意义的“度曲”大致涵盖的曲乐活动全过程有:昆曲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文场为_________,以_________为首。
昆曲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武场为_________,以_________ 为主。
昆腔音乐的基本原则是五音以四声为主。
汤显祖的生卒年?汤显祖曾在哪些地方任官?汤显祖有哪些戏曲作品?昆曲演《牡丹亭》的折子戏有哪些?《牡丹亭》中爱情故事主要的特色是什么?《牡丹亭·游园惊梦》里的主要人物有:《孽海记·下山》里的主要人物有:《长生殿·小宴》里的主要人物有:《千里送京娘》里的主要人物有:《玉簪记·秋江》里的主要人物有:在新中国初期,影响昆曲的文化地位的因素有:新编昆剧《十五贯》成功之后,出现的昆曲现代戏有:以“三梦”闻名的昆曲演员是:新世纪以来,成为昆曲复兴标志的剧目有:昆曲重新获得很高的文化位置,标志着中国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元曲四大家”包括:称“有情的”三字是《西厢记》“眼目”的是:《西厢记》“以蕴藉婉丽,易元人粗鄙之风”,出自:称王实甫“士林中等辈伏低”“西厢记天下夺魁”的贾仲明【凌波仙】吊曲作于:王实甫与__________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
昆曲主题活动方案1. 引言昆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剧艺术中的珍贵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美妙的音乐旋律吸引了众多观众。
为了推广昆曲文化,增进人们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我们拟定了一套昆曲主题活动方案。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活动的背景、目标、内容和组织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2. 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快节奏生活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古老的传统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更多的推广和宣传,以保持其活力和发展。
3. 活动目标本次昆曲主题活动的目标是:•增进公众对昆曲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引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到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去;•扩大昆曲的影响力,宣传中国传统音乐剧艺术。
4. 活动内容本次昆曲主题活动计划包括以下内容:4.1 演出《红楼梦》我们邀请了一支昆曲专业剧团,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进行改编,并以昆曲的形式进行演出。
通过昆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昆曲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4.2 演讲与讲座在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昆曲专家和学者进行演讲和讲座,介绍昆曲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表演技巧等相关内容。
通过这些讲座,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昆曲,并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4.3 表演嘉宾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我们还邀请了国内外一些知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作为特邀嘉宾,进行现场表演。
他们将展示不同类型的昆曲表演,以及他们在昆曲领域的独特技艺,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
4.4 昆曲体验活动为了让观众亲身体验昆曲的魅力,我们还安排了一些昆曲体验活动。
观众可以跟随专业昆曲老师学习基本的昆曲唱腔和表演技巧,亲手体验一把昆曲表演的感觉。
5. 组织安排本次昆曲主题活动的组织安排如下:5.1 时间和地点活动将于某某时间在某某地点举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提前向公众进行宣传。
5.2 活动策划活动需要一支专业的策划团队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昆曲赏析课程大纲昆曲赏析课程大纲一、课程地位和意义1.1 课程地位: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昆曲的历史、发展和剧目等方面,培养学生欣赏昆曲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1.2 课程意义:通过学习昆曲,能够大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学、戏曲、音乐等方面的学生来说,拥有昆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昆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剧目。
学习昆曲的表演技巧。
了解昆曲的音乐表现方法。
2.2 个性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昆曲,加深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昆曲音乐表演技巧。
昆曲的主要剧目及其内容。
名家昆曲演唱。
3.2 教学方法讲授昆曲的历史、音乐、表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播放音像材料,观看经典场面。
组织学生分组表演,分析表演中的技巧。
四、评价体系4.1 考核方式策划实践课题(30%)课堂表现(30%)期末成绩(40%)4.2 考核要求策划一场有关昆曲的活动。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
期末考试制作课程论文或演讲。
五、课程进度1 课时: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学时)2-4课时:昆曲的音乐表演技巧(3学时)5-10课时:昆曲的主要剧目及其内容(6学时)11-14课时:名家昆曲演唱(4学时)15-16课时:总结回顾(2学时)以上为“昆曲赏析课程大纲”的详细内容。
在该大纲中,提出了该课程的地位和意义,明确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也制定了考核体系和课程进度。
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昆曲,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