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六年级上)
- 格式:docx
- 大小:40.92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单元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2009-09-08 08:28:24)转载▼分类: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标签:杂谈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本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黑龙江的民族共六项内容:1、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2、安德罗波夫的日记3、到三家子村去考察4、单元活动5、信息库6、学习日志第二单元、黑龙江的人口共六项内容:1、宇宙人的发现2、奥林匹斯山众神的对话3、野外生存麽练4、单元活动5、信息库6、学习日志单元备课(第一单元黑龙江的民族)【内容标准】: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服饰,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服饰特点;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饮食,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饮食习惯;感受我省各民族的特色建筑,体会各民族拥有的不同居住习俗;感受我省各民族的民族节日,体会其中所反映的民族习俗;感受我省各民族的语言和地域的方言,体会我省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和移民大省的特点;感受我省各民族的游戏和体育项目,体会我省各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内容。
掌握什么是民族、黑龙江有哪些民族及黑龙江的世族民族有哪些?知道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园。
各民族拥有自己的习俗和文化。
感受身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融合的状态,体会民族团结是家乡飞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深化学生对民族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重要性的认,引导学生共同为我省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黑龙江民族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乡土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本省民族及部分民族风俗习惯,通过本土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亲家乡、爱家乡、贡献家乡的情感。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2009-09-08 08:45:54)转载▼分类: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标签:杂谈总第一课时第一节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I)一、情景导入,揭示主题1、师生介绍自己(用英语)My name is Song Caili,From this class,I teach you.I’m very happy.Next you tell me your names,please.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mselves one by one.2、我们班还有一名新同学,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导入主题:我们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二、图文结合,了解我省的民族史1、找学生读对话(5句)2、找学生介绍新同学(金顺子),然后完成下列信息姓名(name):住址(address):民族(pepoles):性别(sex):3、新同学是朝鲜族女孩,那么,你是哪个民族?你知道下列问题答案吗?1)、什么是民族?2)、我省有哪些民族?3)、黑龙江的世居民族有哪些?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回答。
六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一: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目标:通过学习海洋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海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特点3. 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教学目标:1. 掌握海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特点3. 认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海洋体验。
2. 引导学生讨论海洋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一部分:海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海洋介绍视频,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海洋需要按照哪些特点进行分类,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 学生通过讨论与展示,了解不同分类下的海洋特点。
第二部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特点1.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海洋生物介绍视频,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学生在小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海洋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
3.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其他小组提问和学习。
第三部分: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1. 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海洋与人类生存的相关视频,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体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冲突。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如何平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达成共识。
总结: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查漏补缺。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的总结报告,包括学到的知识、收获和思考。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总结报告,并互相评价。
拓展延伸: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馆借阅等方式,继续了解海洋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并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还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与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人文与社会六年级学子们的期待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文与社会领域——六年级学子们的期待教学目标:1.了解人文与社会领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3.帮助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内容:1.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定义和范围;2.社会问题的意义和影响;3.历史事件和文化的探索;4.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5.地理与环境保护;6.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教育。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人文与社会领域学到的知识和经验;2.提问:你们对人文与社会科学有什么期待和想了解的内容?二、探索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定义和范围(10分钟)1.介绍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涵盖的领域;2.分组讨论:请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理解;3.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人文与社会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三、社会问题的意义和影响(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分组活动:请学生们选择一个社会问题,并讨论它的意义和可能的解决方法;3.各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
四、历史事件和文化的探索(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的重要性;2.设计小组活动:请学生们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3.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五、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10分钟)1.介绍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的概念和重要性;2.分组活动:请学生们选择一个社会组织,并讨论它的目标和活动;3.各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
六、地理与环境保护(1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重要性;2.分组活动:请学生们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讨论它对地理和社会的影响;3.各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
七、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教育(15分钟)1.介绍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分组活动:请学生们选择一个国家或文化,了解其特点和传统,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3.各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全册内容,明确研究目标。
2. 掌握社会上册各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核心概念。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单元:什么是社会- 研究内容:社会的定义、社会的组成、社会的发展历程。
- 教学安排:介绍社会的概念,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社会的组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单元:民族的联结- 研究内容:民族的概念、民族的特征、民族的交流。
- 教学安排: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
3. 第三单元:土地与人民的联结- 研究内容:土地的利用、土地的保护、土地与人民的关系。
- 教学安排:讲解土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并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土地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
4. 第四单元:政府与人民的联结- 研究内容:政府的职责、政府的作用、政府与人民的互动。
- 教学安排:介绍政府的职责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5. 第五单元:人民之间的联结- 研究内容:人民的平等、人民的团结、人民的互助。
- 教学安排:讨论人民的平等权利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内容展示。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练题和思考题,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考试评估,综合评价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上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地考察地点:农田、社区等。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上册的知识内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社会与文化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本单元的研究目标-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俗- 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通过参与节日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1. 春节- 春节起源与意义- 结伴回家过年- 春节的传统食物2. 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 扫墓俗- 传统的祭祀仪式3. 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吃粽子的传统俗- 龙舟竞渡的活动4. 中秋节- 月亮的由来和传说- 吃月饼的俗- 赏月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本单元的教学活动1. 制作春节剪纸和窗花- 学生通过参与制作剪纸和窗花的活动,了解春节的传统装饰和图案。
2. 家庭合作制作传统节日食物- 学生与家人一同制作春节的传统食物,如饺子、年糕等,加深对传统节日食物的理解。
3. 参观龙舟比赛- 带领学生去观看当地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4. 制作中秋节灯笼- 学生通过制作中秋节灯笼的活动,了解中秋节的传统装饰和祝福。
教学评估方式1. 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展板,展示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成果。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短文,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参考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 《中国传统节日百科全书》- 互联网资源:图片、视频等教学计划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4周,每周2节课,共计8节课。
备注:- 教学内容和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 参考资源和教学评估方式可以自行补充和修改。
部编版小学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第一单元:家庭与祖国课时一:我的家庭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的定义和构成- 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及基本信息- 学会描述自己的家庭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和构成2. 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基本信息3. 描述自己的家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家庭的话题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情况3. 研究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基本信息4. 练:学生彼此之间用所学的称谓进行交流和描述5. 实践活动: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6. 总结:复所学的内容,梳理家庭的定义和构成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家庭的话题,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定义和构成,并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基本信息。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综合练和总结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第二单元:中华文化课时二:民间艺术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研究传统戏曲、剪纸和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教学内容:1. 中华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2. 传统戏曲、剪纸和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3.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相关的中华民间艺术视频2. 研究中华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3. 研究传统戏曲、剪纸和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制作一种民间艺术作品5. 展示和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分享6.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播放视频和研究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并研究传统戏曲、剪纸和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和展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部分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并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单元: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课时三: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 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研究中国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内容:1.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中国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3. 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引入地理环境的话题2. 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研究中国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4. 实践活动:学生观察附近的地理环境并进行分析5.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地理环境现象并进行讨论6. 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地理环境的话题和学习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学习中国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
人文与社会教案年级:六年级执教:刘安波第一课:不断扩大的大豆家族教学目标:了解黑龙江人的一些历史情况后。
黑龙江是大豆的产地。
种植占全国的33.2%教学重点:了解黑龙江的大豆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我省的一些动植物的稀有与珍贵。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观看光盘后回答问题(黑龙江的大豆历史有多长)1、大豆的营养成分是什么?2、大都为我们提供的养分是哪些?3、把你知道的与大家一起分享?二、我们的发现有哪些?1.、说一说你了解的大豆家族?2.、为啥说大豆全身都是宝那。
3、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中提到的五谷有大豆吗?4、自学豆腐的历史。
三、说一说大豆在东北的情况?四、谈谈我的感想五、总结:板书设计:第一课:不断扩大的大豆家族我们的发现:大豆在东北益处大豆的家族第二课:享有盛誉的黑龙江大豆教学目标:了解在黑龙江的一些土地上大豆的地位。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东北的大豆的价值是由于东北的特殊条件决定。
教学难点:收集一些大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阅读课文了解大豆的分布情况1.大豆的主要产区2.大豆的次要产区二、黑龙江的大豆品牌的与众不同指出。
三、大豆的特殊养分与什么有关系?四、谈感悟;1.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你看到了什么?2.从财富的角度出发你了解到的。
3.我家乡的名牌二、课堂总结六、拓展学习:访问家乡的长辈。
家乡的传统经济作物有哪些,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什么?板书设计:第二课:享有盛誉的黑龙江大豆特殊养分大豆的产区大豆创造财富第三课:畅想大豆的未来教学目标:了解在黑龙江的一些土地上种植的植物,居住在这的人民的生活与大豆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东北的转基因大豆教学难点:收集一些的新用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讲讲你知道的大豆二:看看爷爷讲的大豆故事三:收集九三的豆油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四:讲讲转基因的大豆是怎么是怎么回事?看看金豆子的原因看看这些金豆子的品种:大豆为我们创造了无穷的财富我省加大科研投入的表现大豆的新用途五:我们的感想:板书设计;第三课:畅想大豆的未来无穷的财富加大科研投入转基因大豆第四课:昔日北大荒教学目标:了解在黑龙江的一些土地上发生的开荒故事,居住在这的人民的北大荒的荒凉做英勇斗争。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标题:黑龙江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人口、资源等基本情况;2. 了解黑龙江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特点;3. 掌握黑龙江省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地标等知识;4. 培养学生对黑龙江省的热爱和归属感。
教学内容:1. 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 黑龙江省的历史沿革;3. 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4. 黑龙江省的社会发展;5. 黑龙江省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地标。
教学重点:1. 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 黑龙江省的历史沿革;3. 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
教学难点:1. 黑龙江省的社会发展;2. 黑龙江省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地标。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黑龙江省的重要人物、事件或地标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黑龙江省的实地考察,参观黑龙江省的重要景点和文化遗址,亲身感受黑龙江省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黑龙江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黑龙江省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黑龙江省了解多少?你们想知道黑龙江省的哪些方面的知识?”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包括黑龙江省的位置、面积、人口等信息。
2. 黑龙江省的历史沿革:通过多媒体展示黑龙江省的历史沿革,包括黑龙江省的建省时间、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等。
3. 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通过多媒体展示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包括黑龙江省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
三、小组研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黑龙江省的重要人物、事件或地标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该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该地标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