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尾气引入煤气负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1.44 KB
- 文档页数:1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同时我国的燃料组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样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SO2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所含有的SO2超过标定的标准,所以针对这类污染源,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文中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趋势;应用现状SO2随烟气排入大气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类健康和建筑物。
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排出的SO2约占世界总SO2排放量的90%,因此采取有效方法脱除燃煤、石油烟气中的SO2是控制SO2污染的主要途径。
虽然国内外为防治SO2污染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近200种烟气脱硫方法,但真正实施工业化的也仅10多种。
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烟气脱硫技术是现阶段环保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1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许多工厂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都加入了烟气脱硫技术,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大气污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厂中,所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也有所不同,目前的发展阶段最为常用的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这三类。
1.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当今的许多工业生产领域都非常常用,很多工厂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基础,并且脱硫效果与脱硫效率非常好,技术工艺相对来说也并不困难。
在脱硫过程中,主要采用液体的吸收剂去除掉二氧化硫气体,液体吸收剂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以及水,脱硫原理为工业生产气体在通过液体吸收剂时,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硫酸钙以及二氧化碳,达到了脱硫的目的。
通常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具体工艺可以分为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以及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两类,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脱硫方法。
1.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对于湿法脱硫来说,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当今的许多工厂中得到了非常广的应用。
脱硫尾气处理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对大气和人体健康都有不可忽视的危害。
因此,脱硫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评估一种脱硫尾气处理技术的效果,为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做出贡献。
二、方法本次实验选择了硫磺燃烧过程产生的含有SO2的尾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湿法脱硫技术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室搭建:搭建一个小型的尾气处理实验室,包括反应器、吸收塔、冷却装置、储存罐等设备。
2. 实验条件设置:调整实验参数,包括吸收液浓度、气体流速、温度等,以优化脱硫效果。
3. 尾气处理实验:将含有SO2的尾气通入吸收塔,并在吸收塔中喷洒预先准备好的吸收液,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SO2转化为硫酸盐。
4. 产物分析:采集处理后的尾气样品,使用离子色谱法进行SO2浓度分析,以评估脱硫效果。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实验条件选择: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较低浓度的吸收液、较高气体流速和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脱硫效果。
但过高的浓度和低温则会导致脱硫效果不佳。
2. 脱硫效果评估:通过离子色谱法分析处理后的尾气样品,发现SO2的浓度明显降低,符合环保要求。
脱硫效率为90%以上,证明该湿法脱硫技术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3. 经济性评估:根据实验室规模,计算了该湿法脱硫技术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结果显示,该技术在较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一种湿法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1. 该湿法脱硫技术在处理含有SO2的尾气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和高脱硫效率。
2. 适当调整实验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
3. 经济性评估结果显示,该湿法脱硫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该湿法脱硫技术可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尾气处理方案,对环境保护和减少SO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在燃气内燃机行业的探索与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0T05:54:01.06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20期作者:马小峰梁蓉张翔[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性的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马小峰梁蓉张翔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焦作 454001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性的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国家在整理污染治理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就在最近几年国家更是新颁布了一系列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规定,在这样的大趋势环境下,燃气内燃机行业若想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必需进行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本文对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在燃气内燃机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污染治理;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参考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性的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国家在整理污染治理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就在最近几年国家更是新颁布了一系列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规定,在这样的大趋势环境下,燃气内燃机行业若想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必需进行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但由于国家层面目前只有对燃气直燃机进行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的先进经验,而在燃气内燃机方面,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资源依然很是匮乏,尚无经验可取。
因此,燃气内燃机的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便成了我国新的探索,新的实践。
1.燃气直燃机行业进行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概述在我国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指出,燃气直燃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烟气清洁排放任务,增加大气污染防治意识,在排放废气物过程中,必须要经过脱硫、脱硝、除尘的过程,对于排放过后气体其中污染物的浓度,更是标出了严格的标准线,企业所属的瓦斯发电站在完成燃气直燃机低氮改造任务后,在基准含氧量3.5%的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10、30毫克/标立方米。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课题:煤气净化工艺分析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班级:10级(2)班姓名:张震指导老师:朱海龙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6日目录绪论正文一、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经历的三个阶段二、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方向三、焦炉煤气净化工艺1、传统的煤气净化工艺2、煤气净化的内容及技术现状3、现有焦炉煤气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焦炉4、煤气净化新技术探讨四、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研究进展1、国内外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2、焦炉煤气典型净化工艺及比较3、国内外对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最新研究4、对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建议五、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1、采用以氨为碱源的HPF湿式氧化法脱硫为中心的煤气净化工艺流程2、采用以真空碳酸盐脱硫为中心的煤气净化流程3、以碳酸钠为碱源的改良ADA法4、以氨为碱源的HPF法5、氨硫循环洗涤法6、发展煤气净化技术的设想六、总结绪论焦炭作为冶金工业的主要原料被炼铁厂大量使用。
炼焦用煤在复杂的地质状况下含有上百中成分,这样煤在焦炉中成焦的同时,其中多种成分将随煤气一起进入下面的工序。
随着用户对煤气需求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煤气净化并除去其中多种成分的净化工艺便产生了,这样经过处理后的煤气称之为净煤气。
1792年苏格兰人发明用铁甑干馏烟煤以来,煤气制造技术得到了发展。
法国、德国、英国、荷兰先后建立起能够回收化学产品的焦炉,并以奥托一霍夫曼型焦炉最为著名,从此炼焦工业不仅生产焦炭,同时也产生净煤气。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脱氨和脱硫的方法。
众所周知,在炼焦过程中,煤中约有30%的硫进入焦炉煤气,95%的硫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
焦炉煤气中一般含有硫化氢6~8g /m3 , 氰化氢 1. 5~2g/m'。
若不事先脱除,就有50%的氰化氢和10%~40%的硫化氢进入氨、苯回收系统,加剧了设备的腐蚀,还会增加外排污水中的酚、氰含量。
含有硫化氢和氰化氢的煤气作为燃料燃烧时,会生成大量SO2和NO2而污染大气。
而影响其吸收推动力的是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和液相表面硫化氢的分压。
但在实际生产中,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即浓度)要受到配煤煤种、配煤比例、入炉成本、硫的转化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乎是不可更改的。
那么我们唯一可做就是降低液相表面硫化氢的分压。
也就是减少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液相的硫化氢。
而液相中硫化氢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硫化氢的解离度(即电离程度)。
硫化氢的电离又受到二级电离平衡方程式和的绝对控制。
且伴随着硫化氢的解离,溶液中的硫化氢随之减少,并降低界面上硫化氢的分压,从而使气相中的硫化氢迅速向液相移动。
过程的终点必将是解离达到平衡,即液相中的硫化氢在界面上的分压与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达到平衡。
由此看来只有减少液相溶液中氢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的浓度方是最佳方案。
根据酸碱相遇迅速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提高脱硫液的碱度和PH值必成为首选。
而欲提升碱度,即提高液相中游离氨的比例,则必须降低脱硫液的吸收温度。
促使脱硫液吸收煤气中的氨形成游离态氨,当溶液中存在游离态氨时,将加速硫化氢的解离,使界面处液面上的硫化氢分压迅速降低,促进了硫化氢从气相向液相的溶解。
直到液相中的NH3全部转化成铵离子NH4+。
反过来,伴随着吸收温度的降低,又有利于提高脱硫液吸收煤气中氨的速度和提高溶液中氨的浓度,使PH 值和碱度得到相应的提高。
从本质上改变了硫化氢的吸收性质,即从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跃升为物理—化学吸收过程。
当然温度也不宜过低,温度过低会严重影响反应速度和催化再生,使脱硫溶液发粘,影响浮选析硫。
同时兼受到焦炉煤气影响,其它酸性气体如:CO2、HCN、CS2等同时进入液相,与游离氨反应生成副盐,降低碱度,对脱硫产生不良影响,最终降低脱硫效率。
从理论上说,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指标抑制副反应,但客观的讲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另一个方面对硫氢根离子的选择性氧化,则取决于催化剂的性能,它取决于催化剂的携带游离氧的能力和催化剂催化再生的活性。
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我们另外考虑的问题。
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分析与优化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焦炉煤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煤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优化1常用焦炉煤气脱硫的工艺1.1HPF法脱硫工艺HPF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焦炉煤气脱硫方法,其全称为高压催化氧化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主要通过高压催化氧化反应将煤气中的硫化氢转化为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HPF法脱硫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煤气预处理、催化氧化反应、吸收塔脱硫和尾气处理等。
具体来说,煤气预处理主要是通过除尘、除水和降温等措施,将煤气中的杂质去除,为后续的催化氧化反应提供良好的条件。
催化氧化反应则是将煤气中的硫化氢与氧气在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硫酸。
吸收塔脱硫则是将催化氧化反应后的煤气通过吸收塔进行吸收,将硫酸吸收下来,从而实现脱硫。
尾气处理则是将吸收塔中的尾气进行处理,将其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去除,达到环保要求。
该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因此在焦化、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催化剂易失活、催化剂寿命短、对煤气中的氧气要求高等,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
1.2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一种常见的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煤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如CaSO3、CaSO4等)或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湿法脱硫的主要步骤包括:喷雾吸收、氧化还原、沉淀和过滤等。
首先,将煤气通过喷雾器喷入吸收液中,吸收液通常是一种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
煤气中的SO2会与吸收液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或硫酸。
接着,将生成的硫代硫酸盐或硫酸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硫酸盐。
这一步通常需要加入一些氧化剂,如氯化钙或过氧化氢,使硫代硫酸盐或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盐或硫酸。
然后,将生成的硫酸盐通过沉淀反应沉淀下来。
PDS脱硫技术在煤气净化中的应用我公司(原常州煤气厂)成建于1994年,拥有两座CM-2806型焦炉,年产焦炭25万吨。
脱硫工艺最初于1995年使用对苯二酚为催化剂,因生成的硫磺颗粒细不易提取,脱硫效率不高,于1997年又添加另一种催化剂OMC,使用两种混合催化剂改变了硫磺的粒度,脱硫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从而有利于工业的生产。
2003年我公司改用PDS法代替OMC法脱硫,经过三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PDS法脱硫效果好,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国内中小焦化厂较佳的工艺选择。
1.脱硫工艺流程我公司原为OMC法脱硫,日处理煤气28万Nm3煤气。
主要设备为脱硫塔ø2612×32200mm三台,填料为轻瓷,再生塔ø2612×41780mm三台,其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如图1所示。
鉴于目前公司焦炉不再供应城市煤气(2005年5月我公司不再供应城市煤气,改脱硫效率指标≥90%),故只开2#、3#脱硫系统,1#脱硫系统再生塔待修备用。
图1 PDS法脱硫工艺流程1—脱硫塔;2-液位调节器;3-再生塔;4-泡沫中间槽;5-反冲罐;6-戈尔过滤器;7-硫泡沫泵;8-地下槽;9-反应槽;10-循环泵来自鼓冷工段煤气进入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向接触,煤气中的H2S、HCN被吸收后煤气从塔顶排出,富液自流到反应槽经循环泵去再生塔氧化再生,浮选出来的硫泡沫自流进入硫泡沫槽,再生的贫液经液面调节器流至脱硫塔顶循环使用。
硫泡沫由泡沫中间槽经硫泡沫泵送至戈尔过滤器,过滤后的清液流至反应槽,硫膏直接装袋。
过滤器反冲、放空的溶液进入泡沫中间槽,过滤挤干器后的溶液流入地下槽。
2.PDS脱硫工艺特点PDS法是东北师范大学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双核酞箐钴磺酸盐脱硫催化剂,可同时高效、快速脱除高硫煤气中的H2S、HCN和有机硫,在相应的介质中,有机硫脱除率在50%以上。
脱硫过程中利用煤气自身的氨为碱源,在PDS的催化作用下,使煤气中的H2S转化为硫磺,HCN分解为NH3和CO2。
钢铁行业脱硫煤气净化技术引言钢铁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其中,煤炭燃烧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能源来源,然而,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钢铁行业采用了脱硫煤气净化技术。
脱硫煤气净化技术概述脱硫煤气净化技术是钢铁行业中常用的一种空气污染治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去除煤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提高煤气的净化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脱硫煤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干法吸附法、湿法吸收法和催化氧化法等。
干法吸附法干法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吸附剂去除煤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煤气与吸附剂接触,在吸附剂的表面上形成化学反应,使二氧化硫被吸附剂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和硅胶等。
干法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对煤气中的湿度要求较高。
湿法吸收法湿法吸收法是一种利用溶液吸收剂去除煤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煤气与溶液接触,使二氧化硫在溶液中溶解。
常用的溶液吸收剂包括碱性溶液和氧化剂等。
湿法吸收法具有效果稳定、吸收率高等优点,但相比干法吸附法,操作复杂度较高。
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催化氧化二氧化硫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二氧化硫氧化为二氧化硫。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等。
催化氧化法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但是催化剂的选择和催化反应的控制较为关键。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钢铁行业脱硫煤气净化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一些新的脱硫煤气净化技术也逐渐涌现出来。
硫酸法脱硫技术硫酸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利用硫酸去除煤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煤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达到脱硫的目的。
硫酸法脱硫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等优点,在钢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煤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燃气脱硫的借鉴意义摘要:目前燃煤锅炉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气进而污染大气。
而燃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以渐渐地把燃煤锅炉取代为燃气锅炉,从而减少硫的排放量。
但是燃气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含硫废气。
本文选择燃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国家脱硫技术的状况,并对干法和湿法脱硫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比了干法与湿法脱硫技术的优劣,提出了采用烟气干法脱硫技术控制SO2排放量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烟气脱硫;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研究进展;燃气脱硫1. 引言我国是能源生产消费大国,目前能源消费占全国的10%。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体系中,煤约占整个能源结构体系的75%。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燃煤量也不断的增多,SO2排放量也不断增多。
199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2370万吨,超过美国1994排放量(21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1]。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及酸雨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燃气就渐渐地取代了燃煤而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2]。
近年来,国家对烟气脱硫要求更高更急,对烟气中SO2排放标准更严,这就更加迫切的要求火力发电厂尽快解决烟气中SO2的脱除问题,现在国内发电机组大多采用了脱硫技术以确保排放的SO2浓度和总量[3]。
目前控制SO2污染技术通常可分为3类[4]:(1)燃烧前脱硫,是通过各种方法将燃气净化,去除燃气中所含的硫分,灰分等污染杂质;(2)燃烧中脱硫,即在燃气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粉作为脱硫剂,C aCO3和MgCO3加热分解成CaO 和MgO,和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3)燃烧后烟气脱硫,即烟气脱硫(FGD),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是控制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所谓烟气脱硫[5]就是应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烟气中的SO2予以固定或脱除。
按照脱硫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划分,烟气脱硫[6]又可划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
无副盐脱硫新技术在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应用李双娟【摘要】介绍了在煤气净化技术领域,能使煤气中的H2S、HCN快速吸收,在催化剂作用下S2-快速、全部氧化为单质硫,合适的催化氧化电位,又使S不过度氧化产生硫代硫酸盐、硫氢酸盐和硫酸盐等副盐的一种新技术.【期刊名称】《山西化工》【年(卷),期】2019(039)002【总页数】4页(P148-151)【关键词】无副盐脱硫技术;煤气净化;不排废液;降低碱耗【作者】李双娟【作者单位】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洪洞 0416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46.5引言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现有JN60型焦炉6座,设计产能300万t/a,分3个系统。
二系统2座JN60型顶装焦炉,煤气产量63 000 m3/h,配套二回收车间一次脱硫煤气净化系统目前采用PDS/JHH湿法脱硫,塔前H2S质量浓度5 g/m3~7g/m3,煤气温度30 ℃~32 ℃,煤气压力8 kPa~9 kPa。
采用一级脱硫、脱硫塔并联使用,高塔再生,以碳酸钠为碱源,维持脱硫液pH值约8.3~8.6,脱硫液循环量700 m3/h~800 m3/h(单塔),空气量约1 000 m3/h~1100 m3/h(单塔),净化煤气硫化氢质量浓度小于300 mg/m3,硫磺产量约3.88 t/d,排放废液40m3/d左右。
废液用于提盐处理,但提盐无效益,混盐销售困难,且存在较大的环保压力。
在此背景下,公司计划采用无副盐脱硫新技术,达到不排液,无副盐产生,降低碱耗,停止运行提盐系统的目的。
1 煤气净化的必要性炼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含有H2S、HCN有害气体,H2S气体吸入人体,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不可还原的硫化血红蛋白而使人中毒,当H2S质量浓度达到700 mg/m3~1 000 mg/m3时,人吸进后立即昏迷,窒息致死。
HCN毒性比H2S更大,人吸入50 mg的HCN,即可死亡。
H2S、HCN的水溶液也具有强烈的毒性,长期饮用含H2S、HCN污染的水,可导致人的大脑记忆力明显衰退、神经衰弱、心血管变形等。
煤气脱硫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煤气脱硫是指将含硫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去除的技术。
在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时产生的废气中,二氧化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因此,煤气脱硫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煤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应用情况以及经济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该技术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煤气脱硫技术原理煤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吸收法、生物脱硫法和催化脱硫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煤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如石灰石或氨水)进行反应,将二氧化硫吸收下来,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生物脱硫法则是通过利用硫氧化细菌等微生物,对煤气中的硫化氢进行生物降解,从而将硫化氢转化为硫酸盐或者单质硫的方法。
催化脱硫法则是通过添加合适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煤气中的硫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三、煤气脱硫技术应用情况煤气脱硫技术已经在工业、电力、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电厂为例,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排放,各地的发电厂普遍采用煤气脱硫技术进行废气的处理。
此外,在化工生产中,煤气脱硫技术也被广泛应用,用于净化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煤气脱硫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1. 节约运维成本:采用煤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和清洁费用,因为脱硫设备能够有效地捕集和处理二氧化硫,从而减少了设备的磨损和清洁次数。
2. 减少环境污染处罚: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企业如果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将面临环境污染处罚,并需支付高额的罚款。
采用煤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处罚。
3. 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对煤气脱硫后的产物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材料或化合物,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五、煤气脱硫技术的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通过采用煤气脱硫技术,可以减少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保护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