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计算机思维导图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73.86 KB
- 文档页数:1
计算机⽹络(数据链路层思维导图、习题)思维导图: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链路是从⼀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段物理通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在物理链路上添加了控制协议,对数据的传输进⾏控制,把视线协议的硬件和软件添加到物理链路上就形成了数据链路。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封装成帧:添加帧定界符,接收端可以知道接受的帧是否完整。
流量控制:接收⽅在缓冲区快满的时候通知发送⽅让他降低发送速度,避免缓冲区溢出发⽣丢包现象。
差错检验:帧检验序列FCS。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论什么样的⽐特组合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查错地通过数据链路层。
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的环境:对于⼲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全⽹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可靠的链路层会增⼤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络适配器的作⽤是什么?⽹络适配器⼯作在哪⼀层?答:(1)进⾏串⾏到并⾏的转换(2)对数据进⾏缓存(3)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络适配器(⽹卡)⼯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在数据链路层负责CSMA/CD协议,在物理层负责将数据转化成0101数字信号。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1)帧定界: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2)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3)差错检测:差错的⽆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帧定界,会发⽣什么问题?答:(1)⽆法区分分组与分组(2)⽆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3)⽆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帧的编号?PPP适⽤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特点:(1)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纠错,不需要流量控制,不使⽤序号和确认机制。
电脑思维导图超简单绘制教程1、打开在线思维导图,点击“马上开启”按钮。
如果已经登录了平台账号,平台会自动进入到思维导图界面。
如果没有登录账号,则需要登录一下账号。
2、在思维导图界面,点击“新建脑图”按钮,开始创作新的脑图。
3、在绘图界面,总共有4个区域。
分别是菜单栏、工具栏、绘图区、概览区。
绘图主要在绘图区完成。
系统默认给出了根节点,我们只需要以下几个简单操作就可以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双击节点:可以更改节点的名称;按tab键:左键点击某个节点,按tab键就可以创建该节点的子节点;拖拽操作:左键按住某个节点,拖拽到那个位置,该节点和子节点就会移动到某个位置;如果拖拽到其他节点身上,被拖拽的节点就成为了其他节点的子节点;按del键:选中某个节点,按del键就可以删除选定的节点;4、在菜单栏“思路”下方的工具栏中。
最左边同样提供了绘图区的各种菜单操作,这里不再重复。
除了这些,该工具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插入链接:选中某个节点,然后点击“链接”就可以插入一个URL;插入图片:选中某个节点,然后点击“图片”就可以插入一个图片;插入备注:选中某个节点,然后点击“备注”就可以插入一个备注;插入序号:选中某个节点,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1-9的序号,节点名称前就增加了序号;插入符号:选中某个节点,然后点击工具栏的无序符号,节点名称前就增加了漂亮符号;插入文字:在工具栏右侧输入框输入文字,然后选中某个节点,点击“添加”。
该节点就会在名称后面增加该文字。
5、在菜单栏“外观”下方的工具栏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布局模板、风格模板、调整布局、格式工具。
我们可以简单点击它们就可以做外观美化。
6、在菜单栏“视图”下方的工具栏,只有展开、全选、搜索等三个工具。
基本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辅助性工具。
7、在概览区,主要有4个功能。
全图缩放:就是点击+号就放大,点击-号就缩小;允许拖拽:点击后,鼠标会变成手形,可以随意拖拽,移动思维导图;定位根节点:点击后,系统会自动将根节点放在绘图中央,方便我们找到;导航图:点击后,会出来一个缩小版的地图,你鼠标点击上面的某个位置,绘图区就会将该区域放置在绘图中央。
电脑知识学习计划思维导图一、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安全知识。
3. 学习计算机编程和算法基础知识。
4. 提高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资源1. 书籍:《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导论》等。
2. 网络资源:优质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网站、在线教育平台、IT技术社区等。
3. 培训课程:参加线上或线下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课程。
三、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目标:掌握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常见软件的基本操作。
- 学习内容:计算机基本构成、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常见办公软件(Word、Excel、PPT)操作技巧等。
- 时间安排: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连续学习一个月。
2. 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知识学习-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技术。
- 学习内容:网络结构与通信协议、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方法等。
- 时间安排: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连续学习两个月。
3. 第三阶段: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思维。
- 学习内容:C语言基础语法、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知识等。
- 时间安排: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连续学习三个月。
4. 第四阶段: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提升- 学习目标:通过实际项目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内容: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解决实际问题、参加IT技术竞赛等。
- 时间安排: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的实践时间,连续学习四个月。
四、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 多参与讨论和交流,通过社区、论坛、技术群等方式积极沟通,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问题。
3. 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确保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理解。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主题单元计算机系统标题适用年级初中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本节课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书上是一些纯文字、纯理论的知识,虽然有许多图片例子,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兴趣阅读,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小活动,让师生共同讨论、体会,不仅可以学习这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以便培养学生参加电脑制作相关比赛。
通过表格形式整理知识点,条理性的理解本单元的重难点。
作为老师要充分注意到这几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同时总结、演示过程中注意讲懂、讲透,并注意学生遇到问题时用情感激励法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图表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作学习中通过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
了解学生的绘画功底和创新意识,以便后期对学生更好的培养。
猜谜导入1展示道格·恩格尔巴特设计的第一台鼠标,让学生猜是什么设备?给予学生提示:木盒子、底部有铁轮子、拖着长长的线。
2师小结:鼠标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计算机经历的四个阶段1提问:第一台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经历了几个阶段才变成现在这样的计算机?2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3小组讨论:希望将来的计算机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有哪些更好的设计?三、完成《展望计算机的发展》手抄报(以下为学生作品,因为时间仓促,作品有部分同学没有完成)触细以要成小动物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是否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历程。
2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展望计算机的发展》手抄报。
3活动中能相互交流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专题四打开神奇百宝箱——计算机的软件是如何分类的呢?所需课时 1 课 时 + 活 动 课 1 课 时 专题四概述(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本专题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来加强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