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保健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14
无明显疾病老年人9种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一)平和质1、饮食保健对于阴阳平和的老年人应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
推荐食疗方: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切片,白扁豆洗净;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山药片、白糖,继续熬煮至熟即成.本粥有补益脾胃的作用.2、穴位保健选穴:足三里、气海定位: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
5寸。
操作:点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气海穴,足三里穴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操作.每次按压操作5—10分钟,每日两次,10天1个疗程。
艾灸法:雀啄灸法-点燃艾条后对准足三里、气海穴,距离皮肤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隔日一次,10天为1疗程。
3、经络保健平和质的经络按摩以通畅督脉为主。
首先,将按摩油均匀滴到背部正中线及两侧,自颈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进行推擦,与自颈部沿圆弧线到两侧腋窝的推擦相交替,各12次,再沿督脉及两侧第一侧线的膀胱经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进行点、推、揉,3~5遍后,右手五指稍微并拢,用指端自上而下对督脉、两侧竖脊肌进行叩击。
4、运动保健建议平和质的老年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日进行半小时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推荐保健运动为八段锦、太极剑以及太极拳。
5、注意事项应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宜食后即睡。
(二)气虚质1、饮食保健对于气虚体质的老年人应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黄米、大麦、黄豆、白扁豆、豇豆、蚕豆、豌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鲫鱼、鹌鹑、鹅肉、羊心、羊肚、莲子、蘑菇、芡实、栗子、人参等。
社区老年保健的措施:
1.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定期健康体检可使许多老年疾病在无症状期内被发现,促使老年人了解、关心自身健康;增强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的预后。
2.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老年人社会、家庭及疾病的背景,便于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为长期观察、连续追踪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实施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保健计划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3.开设老年人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4.进行老年人家庭的访视
通过家庭访视,向老年人提供完整、迅速、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老年人护理及保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
如何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者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就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如下:1 老年人健康问题1.1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
据统计,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5%患有1种、60%患2种或更多种慢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老年人身体条件变化等原因,老年人的生活依赖性需求程度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1.2心理适应能力差老年人离退休后,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相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离退休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空虚和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
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二老独处,有子女的儿女们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很少顾及到老人。
2 老年社区护理2.1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老年人进行1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建立健康登记卡,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生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病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根据老年人病情变化及时更新信息[1]。
2.2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注射、给药、定期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基本医疗服务,定期预防、治疗、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及恶化。
美国正规家庭护理人员均接受过不同年限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专业护理服务。
2.3深入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2)随机性教育,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3)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2.4提供心理精神服务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容易出现异常心理:焦虑、恐惧、空巢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抑郁症等。
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进行传统中医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预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针对老年人体质以及患病特点,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色,制定了老年人社区中医保健规范。
在本规范中,老年人的传统中医的保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二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和保健要点,其中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简单的穴位疗法、饮食疗法及推拿疗法。
对于社区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结合其中医体质特点和健康状态给予中医保健的处方和健康教育指导,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
一、常用养生保健方法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
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一)心理调摄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
老年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缓解疲劳、平稳血压和心律,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尤为明显,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调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器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老年人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
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