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编码.
- 格式:doc
- 大小:113.51 KB
- 文档页数:10
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 1001 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8 1051 拆出资金金融共用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11 1121 应收票据12 1122 应收账款13 1123 预付账款14 1131 应收股利15 1132 应收利息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1 1231 其他应收款22 1241 坏账准备23 125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24 1301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28 1401 材料采购29 1402 在途物资30 1403 原材料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32 1406 库存商品33 1407 发出商品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38 1431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39 1441 贵金属银行专用40 1442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41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43 1501 待摊费用44 15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7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8 1524 长期股权投资49 15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0 1526 投资性房地产51 1531 长期应收款52 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53 155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54 1601 固定资产55 1602 累计折旧56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7 1604 在建工程58 1605 工程物资59 1606 固定资产清理60 161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61 1612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62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63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64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65 1631 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66 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67 1701 无形资产最新会计科目编码68 1702 累计摊销6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0 1711 商誉7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72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73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74 2001 短期借款75 2002 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76 2003 拆入资金金融共用77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78 2011 同业存放银行专用79 2012 吸收存款银行专用80 2021 贴现负债银行专用81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82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83 2201 应付票据84 2202 应付账款85 2205 预收账款86 2211 应付职工薪酬87 2221 应交税费88 2231 应付股利89 2232 应付利息90 2241 其他应付款91 2251 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92 2261 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93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94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95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96 2314 代理业务负债97 2401 预提费用98 2411 预计负债99 2501 递延收益100 2601 长期借款101 2602 长期债券102 27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03 2702 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04 2711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05 27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106 2801 长期应付款107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108 2811 专项应付款109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三、共同类110 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111 3002 外汇买卖金融共用112 3101 衍生工具113 3201 套期工具114 3202 被套期项目四、所有者权益类115 4001 实收资本116 4002 资本公积117 4101 盈余公积118 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119 4103 本年利润120 4104 利润分配121 4201 库存股五、成本类122 5001 生产成本123 5101 制造费用124 5201 劳务成本125 5301 研发支出126 5401 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127 5402 工程结算建造承包商专用128 5403 机械作业建造承包商专用。
一、资产类1 1001 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8 1051 拆出资金金融共用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11 1121 应收票据12 1122 应收账款13 1123 预付账款14 1131 应收股利15 1132 应收利息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21 1231 其他应收款22 1241 坏账准备23 125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24 1301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28 1401 材料采购29 1402 在途物资30 1403 原材料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32 1406 库存商品33 1407 发出商品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38 1431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39 1441 贵金属银行专用40 1442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41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43 1501 待摊费用44 15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7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8 1524 长期股权投资49 15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0 1526 投资性房地产51 1531 长期应收款52 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53 155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54 1601 固定资产55 1602 累计折旧56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7 1604 在建工程58 1605 工程物资59 1606 固定资产清理60 161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61 1612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62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63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64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65 1631 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66 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67 1701 无形资产68 1702 累计摊销6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0 1711 商誉7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72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73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74 2001 短期借款75 2002 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76 2003 拆入资金金融共用77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78 2011 同业存放银行专用79 2012 吸收存款银行专用80 2021 贴现负债银行专用81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82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83 2201 应付票据84 2202 应付账款85 2205 预收账款86 2211 应付职工薪酬87 2221 应交税费88 2231 应付股利89 2232 应付利息90 2241 其他应付款91 2251 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92 2261 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93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94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95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96 2314 代理业务负债97 2401 预提费用98 2411 预计负债99 2501 递延收益100 2601 长期借款101 2602 长期债券102 27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03 2702 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04 2711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105 27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106 2801 长期应付款107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108 2811 专项应付款109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三、共同类110 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111 3002 外汇买卖金融共用112 3101 衍生工具113 3201 套期工具114 3202 被套期项目四、所有者权益类115 4001 实收资本116 4002 资本公积117 4101 盈余公积118 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119 4103 本年利润120 4104 利润分配121 4201 库存股五、成本类122 5001 生产成本123 5101 制造费用124 5201 劳务成本125 5301 研发支出126 5401 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127 5402 工程结算建造承包商专用128 5403 机械作业建造承包商专用六、损益类129 6001 主营业务收入130 601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131 6021 手续费收入金融共用132 603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3 6032 分保费收入保险专用134 604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135 6051 其他业务收入136 6061 汇兑损益金融专用137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8 6111 投资收益139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40 6202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141 6203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142 6301 营业外收入143 6401 主营业务成本144 6402 其他业务支出145 6405 营业税金及附加146 6411 利息支出金融共用147 6421 手续费支出金融共用148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49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150 6511 赔付支出保险专用151 6521 保户红利支出保险专用152 6531 退保金保险专用153 6541 分出保费保险专用154 6542 分保费用保险专用155 6601 销售费用156 6602 管理费用157 6603 财务费用158 6604 勘探费用159 6701 资产减值损失160 6711 营业外支出161 6801 所得税162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科目编码规则4-2-2
会计科目编码规则4-2-2是指在一个会计科目编码中,分为四级,每级之间用横线“-”连接,比如:
- 第一级代表会计科目的大类或类别,通常以数字表示,如1
表示资产类,2表示负债类,3表示所有者权益类等;
- 第二级代表会计科目的分类,细化了第一级类别,通常以数
字或字母表示,如11表示货币资金类,在资产类下细分的子
类别;
- 第三级代表会计科目的细目,更加具体化,通常以数字或字
母表示,如1101表示现金类,在货币资金类下细分的子细目;- 第四级代表会计科目的子细目,是最详细的分类,通常以数
字或字母表示,如110101表示库存现金,在现金类下更细分
的子细目。
这种编码规则可以确保会计科目的编码具有层级关系,使得统计、分析和查询会计数据更加方便和准确。
不同企业和国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只是一种常见的编码规则,具体的编码规则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企业会计科目编号
摘要:
1.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概念与作用
2.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分类
3.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编制方法
4.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应用案例
5.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注意事项
正文:
企业会计科目编号是对企业会计科目进行唯一标识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它具有明确科目归属、方便科目查找和便于科目汇总的作用。
企业会计科目编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资产类科目编号
(2)负债类科目编号
(3)权益类科目编号
(4)收入类科目编号
(5)费用类科目编号
(6)利润类科目编号
(7)成本类科目编号
(8)共同类科目编号
(9)金融资产类科目编号
(10)金融负债类科目编号。
企业会计科目编号的编制方法有统一编码和分类编码两种。
统一编码是指对所有会计科目进行统一编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便于管理;缺点是编号较长,不便于记忆。
分类编码是指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进行分类,再对各类科目进行编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记忆,缺点是编号较为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会计科目编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和管理。
例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可以通过会计科目编号快速找到各项资产、负债和权益类科目,进而完成报表的编制。
企业在使用会计科目编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编号的唯一性,避免重复编号;
(2)编号应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和查找;
(3)编号应体现科目的性质,方便进行科目分类;
(4)编号应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调整,以保持与会计准则的一致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代码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4年颁布实施,取代了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信息公开、真实性和可比性,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科目设置也有所区别。
以下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常见的科目及其代码。
1.资产类科目1.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1001-短期投资:1002-应收票据:1011-应收账款:1121-预付款项:1122-存货:1201-其他应收款:122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231-其他流动资产:12411.2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1501-长期债券投资:1502-投资性房地产:1503-固定资产:1601-在建工程:1602-生产性生物资产:1611-油气资产:1621-无形资产:1701-开发支出:1702-商誉:1703-长期待摊费用:1801-递延所得税资产:1901-其他非流动资产:19022.负债类科目2.1流动负债:-应付票据:2101-应付账款:2201-预收款项:2202-应付职工薪酬:2211-应交税费:2221-应付利息:2231-应付股利:2232-其他应付款:2241-预提费用:2242-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2301-其他流动负债:24012.2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2501-应付债券:2502-长期应付款:2701-专项应付款:2702-预计负债:2801-递延所得税负债:2901-其他非流动负债:2902-所有者权益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3001-资本公积:3101-盈余公积:3102-未分配利润:31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3201-少数股东权益:34014.损益类科目-营业收入:4001-减:销售成本:4101-期间费用:4201-营业税金及附加:4401-销售费用:4402-管理费用:4403-财务费用:4404-资产减值损失:450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01-投资收益:5051-营业外收入:5101-减:营业外支出:5111-所得税费用:5401-净利润:6001每个科目都有相应的代码,用于在财务报表和会计凭证中进行标识和记录。
会计编码方案概述:会计编码方案是一种用于分类和编号不同会计科目及其各个子科目的方法。
它在会计体系中起着统一标准、准确识别和方便查询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常用的会计编码方案,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会计信息。
一、编码结构该会计编码方案采用八位编码结构,分为四个层级:1. 第一层级(1位):类别2. 第二层级(2位):主科目3. 第三层级(3位):子科目4. 第四层级(2位):辅助科目二、类别编码类别编码主要用于区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等不同类别的科目。
常用的类别编码如下:1. 1:资产类2. 2:负债类3. 3:所有者权益类4. 4:成本类5. 5:收入类6. 6:费用类三、主科目编码主科目编码用于对同一类别下的不同科目进行细分。
以下为常见的主科目编码示例:1. 10:现金及银行存款2. 11:应收账款3. 20:长期借款4. 21:应付账款5. 30:实收资本6. 40:商品成本7. 41:销售收入8. 50:营业外收入9. 60:销售费用四、子科目编码子科目编码是对主科目下的具体科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编号。
例如,在主科目“10:现金及银行存款”下,子科目编码如下:1. 100:现金2. 101:银行存款-活期存款3. 102:银行存款-定期存款五、辅助科目编码辅助科目编码主要用于标识相同主科目下的不同辅助科目。
以主科目“11:应收账款”为例,辅助科目编码如下:1. 1101:应收账款-客户A2. 1102:应收账款-客户B3. 1103:应收账款-客户C六、使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使用该会计编码方案的案例:假设某公司需要对其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和编号。
通过该会计编码方案,可以将固定资产分为以下科目:1. 类别编码:1(资产类)2. 主科目编码:16(固定资产)3. 子科目编码:160(房屋及建筑物)4. 辅助科目编码:1601(房屋A)辅助科目编码:1602(房屋B)通过以上编码,可以方便地管理和查询公司的固定资产信息。
会计科目编号规则
会计科目编号是有规则的,规则如下:
一级会计科目的编号:一般采用四位纯数字表示,其中:
第一位数字即千位:表示会计科目的类别,其中1表示资产类,2表示负债类,3表示所有者权益类,4表示成本类,5为损益类;第二位数字即百位:可以划分大类下面小类;剩余两码为流水号;在第一位数字主要类别之下,业务性质相同的会计科目都以同样的号码为第二位数字,在相同业务性质的会计科目下,再以第三位依次排列各个会计科目;其中第二位小类的排列顺序:资产类下面的小类是按照变现能力大小排序;负债类下面的小类是按照流动性大小排序;所有者权益类下面的小类是按照转化为资本的能力大小排序;同时,为便于会计科目的增减,一般情况下,编码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在编码间,留有一定的间隔;
二级会计科目的编号:一般采用六位编码,其中前四位为一级科目的代码,后两位为流水号;如:银行存款编码为1002下根据银行的不同,设置多个二级别科目,诸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等,则可分别编码为:100201中国建设银行、100202中国工商银行、100203中国农业银行;
一般情况下,二级科目都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但无论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如何设置,其前提都必须要保证编码的唯一性;因此,为了确保会计科目的唯一,数据保存时的检验动作必不可少;。
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编码规则如下:
1.资产类:1001-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011-存放同业、1015-其它货币资金、1021-结算备付金、1031-
存出保证金、1051-拆出资金、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1111-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121-应收票据、1122-应收账款、1123-预付账款、1131-应收股利、1132-应收利息、1211-应收保护储金、1221-应收代位追偿款、1222-应收分保账款、1223-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224-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1231-其它应收款、1241-坏账准备、1251-贴现资产、1301-贷款、1302-贷款损失准备、1311-代理兑付证券、1321-代理业务资产。
2.负债类:2001-短期借款、2002-存入保证金、2003-拆入资金、2004-向中央银行借款、2011-吸收存款、2021-同业存放、203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201-应付票据、2202-应付账款、2203-预收账款、2211-应付职工薪酬、2221-应交税费、2231-应付利息、2241-应付股利、2251-其他应付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会计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财务会计)会计科目编码21002 银行存款31009 其他货币资金100901 外埠存款100902 银行本票100903 银行汇票100904 信用卡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100906 存出投资款41101 短期投资110101 股票110102 债券110103 基金110110 其他5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1111 应收票据71121 应收股利81122 应收利息91131 应收账款101133 其他应收款111141 坏账准备121151 预付账款131161 应收补贴款141201 物资采购151211 原材料161221 包装物171231 低值易耗品181232 材料成本差异191241 自制半成品201243 库存商品211244 商品进销差价221251 委托加工物资231261 委托代销商品241271 受托代销商品251281 存货跌价准备26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271301 待摊费用281401 长期股权投资140101 股票投资140102 其他股权投资291402 长期债权投资140201 债券投资140202 其他债权投资30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11431 委托贷款143101 本金143102 利息143103 减值准备321501 固定资产331502 累计折旧34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51601 工程物资160101 专用材料160102 专用设备160103 预付大型设备款160104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361603 在建工程37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81701 固定资产清理391801 无形资产40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1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421901 长期待摊费用43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191101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91102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负债类442101 短期借款452111 应付票据462121 应付账款472131 预付账款482141 代销商品款492151 应付工资502153 应付福利费512161 应付股利522171 应交税金217101 应交增值税21710101 进项税额21710102 已交税金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21710104 减免税款21710105 销项税额21710106 出口退税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21710110 未交增值税217102 应交营业税217103 应交消费税217104 应交资源税217105 应交所得税217106 应交土地增值税217107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17108 应交房产税217109 应交土地使用税217110 应交车船使用税217111 应交个人所得税532176 其他应交款542181 其他应付款552191 预提费用562201 待转资产价值572211 预计负债582301 长期借款592311 应付债券231101 债券面值231102 债券溢价231103 债券折价231104 应计利息602321 长期应付款612331 专项应付款622341 递延税款(三)所有者权益633101 实收资本643103 已归还投资653111 资本公积311101 资本(或股本)溢价31110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311103 接受现金捐赠311104 股权投资准备311105 拨款转入311106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311107 其他资本公积663121 盈余公积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312103 法定公益金312104 储备基金312105 企业发展基金312106 利润归还投资673131 本年利润683141 利润分配314101 其他转入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314104 提取储备基金314105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314107 利润归还投资314108 应付优先股股利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14110 应付普通股股利314111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14115 未分配利润( 四 ) 成本类694101 生产成本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410102 辅助生产成本704105 制造费用714107 劳务成本(五)损益类725101 主营业务收入735102 其他业务收入745201 投资收益755203 补贴收入765301 营业外收入775401 主营业务成本78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95405 其他业务支出805501 营业费用815502 管理费用825503 财务费用835601 营业外支出845701 所得税85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科目编码表
会计科目编码表:
1. 一般性来源科目:101 收入类、102 成本类、103 费用类、104 利润成本类、105 其它支出类、106 对外投资收益类;
2. 资产类:201 固定资产、202 生产性生物资产、203 无形资产、204 长期待摊费用、205 待处理资产损益类、206 长期股权投资;
3. 负债类:301 短期借款、302 应付账款、303 预收账款、304 应付职工薪酬、305 应交税费、 306 预提费用、307 长期借款;
4. 共同类:401 股本、402 其它权益工具、403 衍生金融负债;
5. 权益类:501 实收资本、502 资本公积、503 盈余公积、504 未分配利润及其他账户;
6. 成本类:601 原材料、602 库存商品、603 在制品、604 委托加工物资;
7. 收入类:701 销售收入、702 其它业务收入;
8. 费用类:801 管理费用、802 财务费用、803 销售费用、804 研发费用;
9. 损益类:901 其它综合收益、902 所得税费用;
10. 其他类:1001 短期借款利息、1002 长期借款利息。
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摘要:1.引言2.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概述3.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主要变化4.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实用性分析5.结论正文:尊敬的读者,您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2023年的会计科目编码,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财务工具。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日益精细化,会计科目编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要求,我国财政部定期对会计科目编码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的会计科目编码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布的。
二、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概述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产类科目,另一类是负债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负债类科目主要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
相较于上一版本,2023年的会计科目编码在结构、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三、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主要变化1.新增科目:为适应新兴业务和行业发展的需要,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新增了一批新型科目,如数字货币、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等。
2.调整分类:对部分科目的分类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业务需求。
例如,将“电子设备”从“固定资产”调整到“无形资产”,以突出其在企业价值中的地位。
3.优化编码体系:对部分科目的编码进行了简化,降低了编码的复杂度,提高了编码的易用性。
四、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实用性分析1.提高财务报表的可读性: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优化,使得财务报表更加清晰、易懂,有助于增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
2.促进内部管理优化: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更加贴近实际业务,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精细化,提高管理水平。
3.便于税收筹划: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优化,有助于企业合理划分税前扣除项目,降低税收负担。
五、结论总之,2023年会计科目编码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顺序号编号名称(一) 资产类1 1001 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100901 外埠存款100902 银行本票100903 银行汇票100904 信用卡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100906 存出投资款4 1101 短期投资110101 股票110102 债券110103 基金110110 其他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 1111 应收票据7 1121 应收股利8 1122 应收利息9 1131 应收账款10 1133 其他应收款11 1141 坏账准备12 1151 预付账款13 1161 应收补贴款14 1201 物资采购15 1211 原材料16 1221 包装物17 1231 低值易耗品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19 1241 自制半成品20 1243 库存商品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23 1261 委托代销商品24 1271 受托代销商品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26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27 1301 待摊费用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140101 股票投资140102 其他股权投资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140201 债券投资140202 其他债权投资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31 1431 委托贷款143101 本金143102 利息143103 减值准备32 1501 固定资产33 1502 累计折旧34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5 1601 工程物资160101 专用材料160102 专用设备160103 预付大型设备款160104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36 1603 在建工程37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39 1801 无形资产40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43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191101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91102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 负债类44 2101 短期借款45 2111 应付票据46 2121 应付账款47 2131 预付账款48 2141 代销商品款49 2151 应付工资50 2153 应付福利费51 2161 应付股利52 2171 应交税金217101 应交增值税21710101 进项税额21710102 已交税金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21710104 减免税款21710105 销项税额21710106 出口退税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21710110 未交增值税217102 应交营业税217103 应交消费税217104 应交资源税217105 应交所得税217106 应交土地增值税217107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17108 应交房产税217109 应交土地使用税217110 应交车船使用税217111 应交个人所得税53 2176 其他应交款54 2181 其他应付款55 2191 预提费用56 2201 待转资产价值57 2211 预计负债58 2301 长期借款59 2311 应付债券231101 债券面值231102 债券溢价231103 债券折价231104 应计利息60 2321 长期应付款61 2331 专项应付款62 2341 递延税款(三) 所有者权益63 3101 实收资本64 3103 已归还投资65 3111 资本公积311101 资本(或股本)溢价31110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311103 接受现金捐赠311104 股权投资准备311105 拨款转入311106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311107 其他资本公积66 3121 盈余公积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312103 法定公益金312104 储备基金312105 企业发展基金312106 利润归还投资67 3131 本年利润68 3141 利润分配314101 其他转入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314104 提取储备基金314105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314107 利润归还投资314108 应付优先股股利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14110 应付普通股股利314111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314115 未分配利润(四) 成本类69 4101 生产成本410101 基本生产成本410102 辅助生产成本70 4105 制造费用71 4107 劳务成本(五) 损益类72 5101 主营业务收入73 5102 其他业务收入74 5201 投资收益75 5203 补贴收入76 5301 营业外收入77 5401 主营业务成本78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9 5405 其他业务支出80 5501 营业费用81 5502 管理费用82 5503 财务费用83 5601 营业外支出84 5701 所得税85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的科目编码一、资产类科目编码资产类科目是会计科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类,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资产类科目的编码规则如下:1.流动资产科目编码:以“1”开头,例如:1001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等。
2.非流动资产科目编码:以“2”开头,例如:2001长期股权投资、2002固定资产等。
二、负债类科目编码负债类科目主要涉及企业债务、费用等方面,其编码规则如下:1.流动负债科目编码:以“2”开头,例如:2001短期借款、2002应付账款等。
2.非流动负债科目编码:以“3”开头,例如:3001长期借款、3002应付债券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编码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涉及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其编码规则如下:1.股本科目编码:以“4”开头,例如:4001股本等。
2.资本公积科目编码:以“4”开头,例如:4002资本公积等。
3.盈余公积科目编码:以“4”开头,例如:4003盈余公积等。
4.利润分配科目编码:以“4”开头,例如:4004利润分配等。
四、收入类科目编码收入类科目主要涉及企业的收入方面,其编码规则如下:1.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编码:以“5”开头,例如:5001主营业务收入等。
2.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编码:以“5”开头,例如:5002其他业务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科目编码:以“5”开头,例如:5003营业外收入等。
五、费用类科目编码费用类科目主要涉及企业的费用方面,其编码规则如下:1.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1主营业务成本等。
2.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2其他业务成本等。
3.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3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4.管理费用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4管理费用等。
5.财务费用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5财务费用等。
6.销售费用科目编码:以“6”开头,例如:6006销售费用等。
会计科目编码摘要: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法三、会计科目编码的意义四、会计科目编码的现状与挑战五、我国会计科目编码的发展趋势正文:会计科目编码在会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财务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会计科目的概念、编码方法、意义以及我国会计科目编码的现状与趋势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本单位,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它是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归纳和分类的一种方法。
其次,我们要了解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法。
会计科目的编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国际标准会计科目编码(ISACA)、企业会计科目编码(MiniTax)、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科目编码等。
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法。
接着,我们来探讨会计科目编码的意义。
会计科目编码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便于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
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可以降低信息传递的错误率,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计科目编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企业和行业的会计科目编码体系可能不尽相同,导致信息交流和对接困难。
其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会计科目编码的更新和维护成为一项繁重的工作。
针对上述挑战,我国会计科目编码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标准化,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科目编码标准,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二是动态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科目编码体系;三是智能化,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会计科目编码的自动生成和实时维护。
总之,会计科目编码作为财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完善对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科目编码规则摘要:一、科目编码规则简介二、科目编码的构成及意义三、我国科目编码的现状与发展四、科目编码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五、科目编码规则的应用案例六、总结正文:【一、科目编码规则简介】科目编码规则是指对财务会计科目进行编码的一套规范和原则。
编码规则的制定旨在统一会计科目的表示方式,便于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财务信息的识别、归类和处理。
在我国,科目编码规则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科目编码的构成及意义】科目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一般分为四级,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一级科目表示会计要素,二级科目表示会计要素的类别,三级科目表示会计要素的明细,四级科目表示会计要素的更为具体的分类。
通过科目编码,可以清晰地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功能和归属,便于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
【三、我国科目编码的现状与发展】我国科目编码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科目编码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科目编码的标准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建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趋势。
【四、科目编码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科目编码在财务会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会计信息提供了唯一的标识,便于进行会计核算、汇总和分析。
其次,它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规范科目编码,可以避免因编码错误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最后,科目编码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五、科目编码规则的应用案例】以一个企业的会计科目为例,假设该企业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
在这些科目中,资产类科目可能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负债类科目可能包括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权益类科目可能包括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等;收入类科目可能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费用类科目可能包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等。
【六、总结】科目编码规则是财务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科目编码规则1.级别编码:会计科目编码规则通常是建立在不同级别的编码系统上的。
常见的编码级别包括总分类科目、主分类科目、次分类科目等。
级别编码的设置有助于实现科目的层次化管理和分类汇总。
2.序号编码:在每个级别内,会计科目按照序号进行编码。
序号编码一般是从1开始,按照科目的重要性或者字母顺序进行排序。
序号编码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3.功能编码:会计科目编码还可以根据科目的功能进行编码。
例如,资产类科目可以以1开头,负债类科目以2开头,收入类科目以6开头等。
功能编码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科目,提高科目的辨识度。
4.概念编码:会计科目编码还可以根据科目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编码。
例如,现金科目可以以现金出入为概念,库存科目可以以库存增减为概念等。
概念编码有助于科目的归类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会计科目编码规则的具体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组织和行业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会计科目编码规则:1.资产类科目编码:-1000现金及银行存款-1100现金-1200银行存款-1300应收账款-1400存货2.负债类科目编码:-2000应付账款-2100应付工资-2200应付利息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编码:-3000资本-3100利润留存4.收入类科目编码:-6000销售收入-6100利息收入通过以上编码规则,会计人员可以快速识别和定位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
同时,科目编码规则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调整和扩展,以满足组织的管理和报告需求。
会计科目编码的方法
会计科目编码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数字编号法和字母编号法。
数字编号法中,顺序编号法、分组编号法和定位编号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字母编号法则有字母混合编号法等。
数字编号法中,顺序编号法是将所有的总分类科目从第一号顺序编起,一直到最后一个科目为止的编制方法。
分组编号法则是将数字分成若干组,每一类科目分别占用一组数字。
定位编号法则将代表特定含义的数字进行排列。
字母编号法则常用于库存材料和商品的核算业务,有时按会计科目的汉语拼音或外语字母来对会计科目进行编号。
此外,还有字母和数字混合编号法,这种方法兼具了数字编号法和字母编号法的优点,便于记忆并且条理清晰。
总的来说,选择哪种会计科目编码方法取决于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
注:为与原《会计核算指南》有效衔接,会计科目的编码规则以原《会计核算指南》为基础编制,与国家的《会计核算准则》存在不一致。
┣资产类┃┣ 1001 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100901 外埠存款┃┃┣ 100902 银行本票┃┃┣ 100903 银行汇票┃┃┣ 100904 信用卡┃┃┣ 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 100906 存出投资款┃┣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0101 股票┃┃┣ 110102 债卷┃┃┣ 110103 基金┃┃┗ 110110 其他┃┣ 1111 应收票据┃┣ 1121 应收股利┃┣ 1122 应收利息┃┣ 1131 应收帐款┃┃┣ 113101 (一)┃┃┣ 113102 (二)┃┃┣ 113103 (三)┃┃┣ 113104 (四)┃┃┗ 113105 (五)┃┣ 1133 其他应收款┃┃┣ 113301 (一)┃┃┗ 113302 (二)┃┃┗ 11330201 备用金┃┣ 1141 坏帐准备┃┣ 1151 预付帐款┃┃┣ 115101 (一)┃┃┣ 115102 (二)┃┃┣ 115103 (三)┃┃┣ 115104 (四)┃┃┗ 115105 (五)┃┣ 1201 材料采购┃┣ 1211 原材料┃┃┣ 121101 材料(借方栏目)┃┃┗ 121102 暂估(借方栏目)┃┣ 1221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1231 在途物资┃┣ 1232 材料成本差异┃┣ 1241 发出商品┃┣ 1243 库存商品┃┣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1261 周转材料┃┣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1301 待摊费用┃┣1321 持有至到期投资┃┣13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3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140101 股票投资┃┃┗ 140102 其他股权投资┃┣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426 投资性房地产┃┣ 1431 长期应收款┃┣1441 未实现融资收益┃┣ 1501 固定资产┃┃┣ 150101 电子设备、电气设备┃┃┣ 150102 运输工具┃┃┣ 150103 生产工具、器具、家具等┃┃┣ 150104 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 150105 房屋、建筑物┃┣ 1502 累计折旧┃┃┣ 150201 电子设备、电气设备┃┃┣ 150202 运输工具┃┃┣ 150203 生产工具、器具、家具等┃┃┣ 150204 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 150205 房屋、建筑物┃┣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1 工程物资┃┃┣ 160101 专用材料┃┃┣ 160102 专用设备┃┃┣ 160103 预付大型设备款┃┃┗ 160104 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 1603 在建工程┃┣ 1701 固定资产清理┃┣1711 融资租赁资产┃┣1712 未担保余值┃┣ 1801 无形资产┃┣ 1802 累计摊销┃┣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11 商誉┃┣ 1901 长期待摊费用┃┣ 191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 191101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91102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负债类┃┣ 2101 短期借款┃┣2102 交易性金融负债┃┣ 2111 应付票据┃┣ 2121 应付帐款┃┃┣ 212101 (一)┃┃┣ 212102 (二)┃┃┣ 212103 (三)┃┃┣ 212104 (四)┃┃┣ 212105 (五)┃┃┗ 212110 (十)暂估┃┣ 2131 预收帐款┃┃┣ 213101 (一)┃┃┣ 213102 (二)┃┃┣ 213103 (三)┃┃┣ 213104 (四)┃┃┣ 213105 (五)┃┃┣ 213106 (六)┃┃┣ 213107 (七)┃┃┣ 213108 (八)┃┃┣ 213109 (九)┃┃┗ 213110 (十)┃┣ 2151 应付职工薪酬┃┃┣ 215101 工资┃┃┣ 215102 福利费┃┃┣ 215103 非工资性补贴┃┃┣ 215104 社会保险费┃┃┣ 215105 住房公积金┃┃┣ 215106 工会经费┃┃┣ 215107 职工教育经费┃┃┣ 215108 非货币性福利┃┃┣ 215109 辞退补偿┃┃┗215110 其他┃┣ 2161 应付股利┃┣2162 应付利息┃┣ 2171 应交税费┃┃┣ 217101 应交增值税┃┃┃┣ 21710101 进项税额┃┃┃┣ 21710102 已交税金┃┃┃┣ 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 21710104 减免税款┃┃┃┣ 21710105 销项税额┃┃┃┣ 21710106 出口退税┃┃┃┣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 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 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 21710110 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217102 未交增值税┃┃┣ 217103 应交营业税┃┃┣ 217104 应交消费税┃┃┣ 217105 应交资源税┃┃┣ 217106 应交所得税┃┃┣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7109 应交房产税┃┃┣ 2171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2171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2171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217113 增值税留抵税额┃┃┣ 217114 教育费附加┃┃┣ 217115 地方教育费附加┃┃┗ 217116 堤围防护费┃┣ 2181 其他应付款┃┃┣ 218101 (一)┃┃┗ 218102 (二)┃┣ 2191 预提费用┃┣ 2211 预计负债┃┣2221递延收益┃┣ 2301 长期借款┃┣ 2311 长期债卷┃┃┣ 231101 债卷面值┃┃┣ 231102 债卷溢价┃┃┣ 231103 债卷折价┃┃┗ 231104 应计利息┃┣ 2321 长期应付款┃┣ 2322 未确认融资费用┃┣ 2331 专项应付款┃┗ 2341 递延所得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 3111 资本公积┃┃┣ 311101 资本(或股本)溢价┃┃┣ 31110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311103 接受现金捐赠┃┃┣ 311104 股权投资准备┃┃┣ 311105 拨款转入┃┃┣ 311106 外币资金折算差额┃┃┗ 311107 其他资本公积┃┣ 3121 盈余公积┃┃┣ 312101 法定盈余公积┃┃┣ 312102 任意盈余公积┃┃┣ 312103 法定公益金┃┃┣ 312104 储备基金┃┃┣ 312105 企业发展基金┃┃┗ 312106 利润归还投资┃┣ 3131 本年利润┃┣ 3141 利润分配┃┃┣314101其他转入┃┃┣31410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14103 提取法定公益金┃┃┣ 314104 提取储备基金┃┃┣ 314105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314106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 314107 利润归还投资┃┃┣ 314108 应付优先股股利┃┃┣ 314109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14110 应付普通股股利┃┃┣ 314111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 314115 未分配利润┃┗3201 库存股┣成本类┃┣ 4101 生产成本┃┃┣ 410101 直接材料成本(借方栏目) ┃┃┣ 410102 委外加工成本(借方栏目) ┃┃┗ 410103 辅助生产成本(借方栏目) ┃┣ 4104 工程施工┃┃┣ 410401 材料设备费(借方栏目) ┃┃┣ 410402 施工机械费借方栏目)┃┃┣ 410403 施工费(借方栏目)┃┃┣ 410404 其他施工费( (借方栏目) ┃┃┣ 410405 外委设计费 (借方栏目) ┃┃┣ 410406 外委监理费 (借方栏目) ┃┃┣ 410407 青赔费 (借方栏目)┃┃┣ 410408 勘察测量费 (借方栏目) ┃┃┣ 410409 其他直接成本(借方栏目) ┃┃┗ 410410 制造费用 (借方栏目)┃┣ 4105 制造费用┃┃┣ 410501 (一)(借方栏目)┃┃┃┣ 41050101 工资(借方栏目)┃┃┃┣ 41050102 福利费(借方栏目)┃┃┃┣ 41050103 工会经费(借方栏目)┃┃┃┣ 41050104 非工资性补贴(借方栏目)┃┃┃┣ 41050105 社会保险费(借方栏目)┃┃┃┣ 41050106 住房公积金(借方栏目)┃┃┃┣ 41050107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108 劳动保险费(借方栏目)┃┃┃┣ 41050109 劳动保护费(借方栏目)┃┃┃┣ 41050110 其他人员费(借方栏目)┃┃┃┗41050111 补助费用(借方栏目)┃┃┣ 410502 (二)(借方栏目)┃┃┃┣ 41050201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202 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借方栏目)┃┃┃┣ 41050203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204 差旅费(借方栏目)┃┃┃┣ 41050205 会议费(借方栏目)┃┃┃┣ 41050206 职工教育经费(借方栏目)┃┃┃┣ 41050207 咨询顾问费(借方栏目)┃┃┃┣ 41050208 中介机构费(借方栏目)┃┃┃┣ 41050209 投标费(借方栏目)┃┃┃┗ 41050210 技术研究及开发费(借方栏目)┃┃┣ 410503 (三)(借方栏目)┃┃┃┣ 41050301 固定资产折旧费(借方栏目)┃┃┃┣ 41050302 无形资产摊销(借方栏目)┃┃┃┣ 41050303 低值易耗品摊销(借方栏目)┃┃┃┣ 41050304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305 设备及工器具修护费(借方栏目)┃┃┃┣ 41050306 设备租赁费(借方栏目)┃┃┃┣ 41050307 物业管理费(借方栏目)┃┃┃┣ 41050308 财产保险费(借方栏目)┃┃┃┗ 41050309 固定性办公费(借方栏目)┃┃┃┣ 4105030901 经营场所租赁费(借方栏目)┃┃┃┣ 4105030902 仓储费(借方栏目)┃┃┃┗ 4105030903 办公场所装修及修缮费(借方栏目) ┃┃┗ 410504 (四)(借方栏目)┃┃┣ 41050401 办公费(借方栏目)┃┃┣┣ 4105040101 办公用品及耗材(借方栏目) ┃┃┣┣ 4105040102 行政用品费(借方栏目)┃┃┣┣ 4105040103 网络通讯费(借方栏目)┃┃┣┣ 4105040104 水电费(借方栏目)┃┃┣┗ 4105040105 其他办公费(借方栏目)┃┃┣ 41050402 汽车使用费(借方栏目)┃┃┣┣ 4105040201 年票路费(借方栏目)┃┃┣┣ 4105040202 汽车保险费(借方栏目)┃┃┣┣ 4105040203 汽车修(护)理费(借方栏目) ┃┃┣┗ 4105040204 油料费(借方栏目)┃┃┣ 41050403 会员费(借方栏目)┃┃┣ 41050404 人事代理费(借方栏目)┃┃┣ 41050405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06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07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08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09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10 留空(借方栏目)┃┃┗ 41050420 其他(借方栏目)┃┣ 4106 研发支出┃┃┣ 410601 费用化支出┃┃┣┣ 41060101 项目一┃┃┣┣┣ 4106010101 直接投入(借方栏目)┃┃┣┣┣┣410601010101 水电费(借方栏目)┃┃┣┣┣┣410601010102 办公场所租赁费(借方栏目)┃┃┣┣┣┣410601010103 XX费(借方栏目)┃┃┣┣┣┗410601010104 XX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2 工资(借方栏目)┃┃┣┣┣┣410601010201 工资(借方栏目)┃┃┣┣┣┣410601010202 非工资补贴(借方栏目) ┃┃┣┣┣┣410601010203 补助费用(借方栏目) ┃┃┣┣┣┗410601010204 XX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3 折旧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4 设计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5 设备调试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6 其他(借方栏目)┃┃┣┣┣┣410601010601 办公费(借方栏目)┃┃┣┣┣┣410601010602 会议费(借方栏目)┃┃┣┣┣┣410601010603 差旅费(借方栏目)┃┃┣┣┣┣410601010604 职工教育经费(借方栏目)┃┃┣┣┣┣410601010605 设备维修费(借方栏目)┃┃┣┣┣┗410601010606 XX费(借方栏目)┃┃┣┣┗ 4106010107 委托外部技术开发费(借方栏目) ┃┃┣┣ 41060102 项目二┃┃┣┣ 41060103 项目三┃┃┣┗ 410601XX 项目XX┃┃┗ 410602 资本化支出┃┗ 4107 劳务成本┃┣ 4107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41070101 材料成本(借方栏目)┃┃┣ 41070102 人工成本(借方栏目)┃┃┣ 41070103 分包成本(借方栏目)┃┃┗ 41070104 其他成本(借方栏目)┃┗ 410702 业务类型2┃┣ 41070201 材料成本(借方栏目)┃┣ 41070202 人工成本(借方栏目)┃┣ 41070203 分包成本(借方栏目)┃┗ 41070204 其他成本(借方栏目)┗损益类┣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510101(一)┃┃┣ 510101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1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2(二)┃┃┣ 510102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2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3(三)┃┣ 510103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3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510201 材料、下脚料废料及废旧物资销售收入┃┣ 510202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510209 其他┣ 5103 租赁收入┣ 5201 投资收益┣ 520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301 营业外收入┃┣ 530101 固定资产盘盈┃┣ 530102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530103 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530104 罚款净收入┃┣ 530105 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530106 其他收入┣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540101(一)┃┃┣ 540101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40101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40102(二)┃┃┣ 540102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40102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40103(三)┃┣ 54010301 业务类型1(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1010302 业务类型2(具体由各公司填列)┣ 5402 营业税金及附加┃┣ 540201 业务类型1┃┗ 540202 业务类型2┣ 5405 其他业务支出┃┣ 540501 材料、下脚料废料及废旧物资销售成本和税金┃┣ 540502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税金及附加┃┗ 540509 其他┣ 5501 销售费用┣ 5502 管理费用┃┣ 550201 (一)(借方栏目)┃┃┣ 55020101 工资薪金(借方栏目)┃┃┣ 55020102 福利费(借方栏目)┃┃┣ 55020103 工会经费(借方栏目)┃┃┣ 55020104 非工资性补贴(借方栏目)┃┃┣ 55020105 社会保险费(借方栏目)┃┃┣ 55020106 住房公积金(借方栏目)┃┃┣ 55020107 住房补贴(借方栏目)┃┃┣ 55020108 劳动保险费(借方栏目)┃┃┣ 55020109 劳动保护费(借方栏目)┃┃┣ 55020110 其他人员费(借方栏目)┃┃┗ 55020111 补助费用(借方栏目)┃┣ 550202 (二)(借方栏目)┃┃┣ 55020201 业务接待费(借方栏目)┃┃┣ 55020202 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借方栏目)┃┃┣ 55020203 留空(借方栏目)┃┃┣ 55020204 差旅费(借方栏目)┃┃┣ 55020205 会议费(借方栏目)┃┃┣ 55020206 职工教育经费(借方栏目)┃┃┣ 55020207 咨询顾问费(借方栏目)┃┃┣ 55020208 中介机构费(借方栏目)┃┃┣ 55020209 投标费(借方栏目)┃┃┗ 55020210 技术研究及开发费(借方栏目)┃┣ 550203 (三)(借方栏目)┃┃┣ 55020301 固定资产折旧费(借方栏目)┃┃┣ 55020302 无形资产摊销(借方栏目)┃┃┣ 55020303 低值易耗品摊销(借方栏目)┃┃┣ 55020304 留空(借方栏目)┃┃┣ 55020305 设备及工器具修护费(借方栏目)┃┃┣ 55020306 设备租赁费(借方栏目)┃┃┣ 55020307 物业管理费(借方栏目)┃┃┣ 55020308 财产保险费(借方栏目)┃┃┗ 55020309 固定性办公费(借方栏目)┃┃┣ 5502030901 经营场所租赁费(借方栏目)┃┃┣ 5502030902 仓储费(借方栏目)┃┃┗ 5502030903 办公场所装修及修缮费(借方栏目)┃┗ 550204 (四)(借方栏目)┃┣ 55020401 办公费(借方栏目)┃┃┣ 5502040101 办公用品及耗材(借方栏目) ┃┃┣ 5502040102 行政用品费(借方栏目)┃┃┣ 5502040103 网络通讯费(借方栏目)┃┃┣ 5502040104 水电费(借方栏目)┃┃┗ 5502040105 其他办公费(借方栏目)┃┣ 55020402 汽车使用费(借方栏目)┃┃┣ 5502040201 年票路费(借方栏目)┃┃┣ 5502040202 汽车保险费(借方栏目)┃┃┣ 5502040203 汽车修(护)理费(借方栏目) ┃┃┗ 5502040204 油料费(借方栏目)┃┣ 55020403 会员费(借方栏目)┃┣ 55020404 人事代理费(借方栏目)┃┣ 55020405 印花税(借方栏目)┃┣ 55020406 土地使用税(借方栏目)┃┣ 55020407 房产税(借方栏目)┃┣ 55020408 车船使用税(借方栏目)┃┣ 55020409 堤围费(借方栏目)┃┣ 55020410 残疾人保障金(借方栏目)┃┗ 55020420 其他(借方栏目)┣ 5503 财务费用┃┣ 550301 利息支出(借方栏目)┃┣ 550302 手续费(借方栏目)┃┣ 550303 利息收入(借方栏目)┃┗ 550304 其他(借方栏目)┣ 5601 营业外支出┃┣ 560101 固定资产盘亏┃┣ 560102 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560103 处理无形资产净损失┃┣ 560104 罚没支出┃┣ 560105 非常损失┃┗ 560106 其他支出┣5602资产减值损失┣ 5701 所得税┗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