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6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工程中常见测试技术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器材与材料•万能试验机•温度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液压泵•结构件样品实验内容实验一:静态力测试1.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静态力测试时,首先要保证试验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是否有异常噪声或松动部件。
2.将结构件样品放置在试验机的夹具上,注意调整夹具的夹紧程度,使其紧固结构件样品,但不会损坏样品。
3.开启试验机,并设置合适的试验速度和加载方式,开始静态力测试。
4.记录下结构件样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变形数据和加载力数据。
实验二:温度测试1.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测试时,先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
2.将温度计放置于待测物体附近,确保不会受到其他外来热源的影响。
3.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计的读数稳定下来,记录下稳定时的温度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温度数据,以进行温度变化分析。
实验三:流量测试1.连接流量计与待测管道,确保连接紧固,并检查流量计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流量计,并调整合适的流量范围和测量单位。
3.通过调节管道流速或水泵转速,使流量计读数稳定在设定范围内,并记录下实际流量数据。
4.如有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流量数据,以进行流量变化分析。
实验四:压力测试1.将待测液体接入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确保连接管道紧固,并检查传感器的通电和工作状态。
2.开启液压泵,调整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并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读数。
3.记录不同压力值下的压力传感器读数,并考虑压力值与读数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实验前都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在进行力测试时,要注意保护试验机夹具和结构件样品不受损坏。
3.在进行温度测试时,要避免热源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4.在进行流量测试时,要确保流量计的正常工作和精确度。
机械工程测量技术与试验技术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0一二年十月一、实验项目:实验1 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实验2 交流全桥组成的电子秤二、实验说明: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本指导书,并复习教材有关内容,为实验课做好充分准备,课后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并交指导教师批阅。
三、实验开出时间:实验1 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一) 、实验目的: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
2.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 比较各桥路间的输出关系。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半桥单臂直流电桥、半桥双臂直流电桥、全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变形,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即: 31R R ⨯=42R R ⨯1、半桥单臂工作电桥 此时0U =S U R R 1141∆其中: 为电桥的输出电压,为电桥的输入电压。
十稳压电源差放电压表十(半桥单臂连线图(半桥单臂连线示意图(半桥单臂组桥图桥路中1R 为箔式应变片,D W 为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 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
直流激励电源为4V 。
2、半桥双臂工作电桥 此时0U =SU R R 1121∆,其中 :0U 为电桥的输出电压,SU 为电桥的输入电压。
十稳压电源差放电压表十(半桥双臂连线图(半桥双臂连线示意图(半桥双臂组桥图3、四臂(全桥)工作电桥 此时0U =S U R R 11∆,其中:为电桥的输出电压,为电桥的输入电压。
十(全桥连线图()全桥示意图全桥组桥图差放电压表十由此可见,采用四臂工作的电桥能获得线性输出,同时它的输出电压为半桥单臂工作电桥输出电压的四倍,为半桥双臂工作电桥输出电压的二倍。
(三)、实验所需部件:直流稳压电源(4V档)、电桥、差动放大器、箔式应变片、悬臂梁、称重砝码、电压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一、实验目的加深对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保持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时,元件的输出正比于磁感应强度。
本实验仪为霍尔位移传感器。
在极性相反、磁场强度相同的两个钢的气隙中放置一块霍尔片,当霍尔元件控制电流I不变时,Vh与B成正比。
若磁场在一定范围内沿X方向的变化梯度dB/dX为一常数,则当霍尔元件沿X方向移动时dV/dX=RhXIXdB/dX=K,K为位移传感器输出灵敏度。
霍尔电动势与位移量X成线性关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反映了霍尔元件位移的方向。
三、实验步骤1.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
2. 3. 4. 5..RD、r为电桥单元中的直流平衡网络。
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6-1接好线,装好测微头。
使霍尔片处于梯度磁场中间位置,调整RD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上、下旋动测微头,以电压表指示为零的位置向上、向下能够移动5mm,从离开电压表指示为零向上5mm的位置开始向下移动,建议每读一数,记下电压表指示并填入下表X(mm) V(v) X(mm) V(v) 6. 用以上的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绘出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位移和输出电压特性V-X 曲线, 指出线性范围。
7. 将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分成两组,用“点系中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两点联线的斜率,即得到灵敏度值。
实验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是磁场的分布情况,它的线性越好,位移测量的线性度也越好,它们的变化越陡,位移测量的灵敏度也就越大。
四、思考题1. 为什么霍尔元件位于磁钢中间位置时,霍尔电动势为0。
2. 在直流激励中当位移量较大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如何?实验二、电容传感器的直流特性实验内容:加深对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机械⼯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与汽车⼯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丁曙光、赵⼩勇⼆OO七年⼗⼀⽉实验⼀电阻应变⽚的灵敏的测定⼀、实验⽬的1、掌握电阻应变⽚灵敏系数的⼀种测定⽅法。
2、练习使⽤YJD-1静动态电阻应变仪。
⼆、实验原理1、电阻应变⽚的灵敏系数测定原理:当电阻应变⽚粘贴在试件上受应变ε时,其电阻产⽣的相对变化εK RR=? (1—1)⽐值K 即为应变⽚的灵敏系数。
只要应变量不过分⼤时,K 为常数。
当RR及ε值分别测得后,K 值即可算出。
等强度梁表⾯轴向应变ε,可从挠度计上百分表的读数算出:24lhf=ε(1—2)式中 f ——百分表读出的挠度计中点的挠度值。
h ——等强度梁厚度。
l ——挠度计跨度。
电阻应变⽚的相对电阻变化RR是根据电阻应变仪测出的指⽰应变仪ε和应变仪所设定的灵敏系数值K 仪(通常⽤K 仪=2.0)算得:仪仪ε?=?K RR∴应变⽚的灵敏系数 K=24hf/l K R R仪仪εε?=? (1—3)实验时可采⽤分级加载的⽅式,分别测量在不同应变值时应变⽚的相对电阻变化,以⽽验证它们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
2、YJD-1型静动态应变仪的使⽤⽅法:YJD-1型应变仪可⽤于静动态应变测量。
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静态时量程0~±16000µε,基本误差<2%,动态测量时量程①0~±2000µε,②0±400µε,⼯作频率0~200HZ ,采⽤应变⽚的灵敏系数在 1.95~2.60范围内连续可调。
配套使⽤的P20R-1预调平衡箱共20点,预调范围为±2000µε,重复误差±5µε。
静态应变测量时操作步骤:①将应变⽚出线与应变仪连接,半桥接法时(参见图2—1),将应变⽚R 1、R 2分别接到AB 和BC 接线柱,此时应变仪⾯板上A ’DC’三点⽤连接铜⽚接好,应变仪内AA ’和CC ’⼀对120Ω精密电阻构成另外半桥;全桥接法时,将A’D C ’三点连接铜⽚拆除,应变⽚R 1,R 2,R 3,R 4分别接到ABCD 接线柱上并拧紧。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机电一体化教研室编福建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1)实验二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原理实验 (3)实验三液压泵阀拆装实验 (9)实验四传动机构装置演示实验 (11)实验五典型机床认识实验 (15)实验一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液压系统实验合的操作演示,加深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液压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液压系统实验台的组成,各液压元件的外型及连接。
2、掌握液压泵启动、停止开关的控制操作。
3、各种液压阀的操纵。
4、执行元件推力(转矩)、速度(转速)、方向(转向)的控制操作。
三、实验方案1、液压泵的启动和停止先将溢流阀调压手柄放松,节流阀手柄关紧。
启动液压泵电机,调整溢流阀调压手柄,至压力表压力达到0.8MPa。
2、液压缸运动速度、方向的控制手动按钮控制电磁换向阀通电,慢慢打开节流闷,使活塞杆右行(或左行),开大(或关小)节流阀开口,观察活塞杆运动速度的变化。
改用电气行程开关控制电磁换向阀通电,重复上述过程。
3、液压马达转速的控制慢慢打开节流阀,使液压马达开始转动,开大(或关小)节流阀开口,观察液压马达转速的变化。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指导教师(签名):实验日期:年月日系,专业,班,姓名:___学号:一、实验内容二、实验设备三、思考题1、液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实验二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形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容积式液压传动中,工作压力的大小决定于外加负载,即决定于油液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本实验通过各种负载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深入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和外加负载的关系,分析液压系统中的负载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而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的组成:有效工作压力和压力损失(无效工作压力)。
二、实验内容(一)液压缸中摩擦阻力变化时,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液压缸的摩擦阻力指活塞与缸筒内壁和活塞杆与端盖密封处的摩擦阻力。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机电控制技术实验室2004目录页数实验一:信号频谱分析实验 (2)实验二: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实验 (3)实验三: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实验 (4)实验四:电涡流传感器实验............................................. . (5)本实验指导书由张海根老师编写实验一信号频谱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信号的频谱构成;2)明确信号的时域特征与频域特征的相互关系。
3)熟悉数字频谱分析(FFT)方法。
二、实验原理1)周期信号是由一个或几个,乃至无穷多个不同频率的谐波叠加而成的。
2)信号在时域变化快,反映到频域高频分量丰富。
3)数字频谱分析中,信号在时域上的截断会在频域上出现泄漏。
三、实验仪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
四、实验内容用示波器探头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通道1(CH1),并将探头开关设定为X10。
按下[CH1]功能键显示通道1的操作菜单,用1号菜单操作键选择“直流”耦合。
用3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探头衰减系数为“10X”。
按下[AUTO]按钮,即可显示信号波形。
按下[MATH]数学运算功能键,显示[MA TH]菜单,用1号菜单操作键选择“FFT”操作,用2号菜单操作键选择信源“CH1”,即可显示输入信号的频谱图。
按下[CURSOR]光标测量功能键,显示[CURSOR]菜单,用1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手动”模式,用2号菜单操作键选择“时间”类型,用3号菜单操作键选择信源“FFT”,用水平和垂直[POSITION]旋钮分别移动两条垂直光标到待测的图形位置即可测量两个频率值及其差值。
若用2号菜单操作键选择“电压”类型,即可用水平和垂直[POSITION]旋钮分别移动两条水平光标到待测的图形位置测量两个幅值及其差值。
1)产生一确定幅值(峰峰值1-2V),确定频率(1Hz-1kHz)的正弦波,观察其频谱构成。
用上述方法测量各分量的频率与幅值。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一、实验目的加深对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保持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时,元件的输出正比于磁感应强度。
本实验仪为霍尔位移传感器。
在极性相反、磁场强度相同的两个钢的气隙中放置一块霍尔片,当霍尔元件控制电流I不变时,Vh与B成正比。
若磁场在一定范围内沿X方向的变化梯度dB/dX为一常数,则当霍尔元件沿X方向移动时dV/dX=RhXIXdB/dX=K,K为位移传感器输出灵敏度。
霍尔电动势与位移量X成线性关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反映了霍尔元件位移的方向。
三、实验步骤1.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
2..RD、r为电桥单元中的直流平衡网络。
3.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6-1接好线,装好测微头。
4.使霍尔片处于梯度磁场中间位置,调整RD使电压表指示为零。
5.上、下旋动测微头,以电压表指示为零的位置向上、向下能够移动5mm,从离开电压表指示为零向上5mm的位置开始向下移动,建议每0.5mm读一数,记下电压表指示并填入数据记录表。
6.用以上的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绘出霍尔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位移和输出电压特性V-X曲线, 指出线性范围。
7.将位移和输出电压数据分成两组,用“点系中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两点联线的斜率,即得到灵敏度值。
实验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是磁场的分布情况,它的线性越好,位移测量的线性度也越好,它们的变化越陡,位移测量的灵敏度也就越大。
数据记录表四、思考题1.为什么霍尔元件位于磁钢中间位置时,霍尔电动势为0。
2.在直流激励中当位移量较大时,差动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如何?实验二、电容传感器的直流特性实验内容:加深对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理解。
掌握灵敏度、非线性度的测试方法,绘制电容传感器静态特性曲线,掌握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一 传感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测速应用,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仪器THSRZ-1传感器实验台,霍尔传感器、磁电感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5V 、2~24V 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1、霍尔测速的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K H I B ,霍尔测速的原理如图1-1所示。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 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设霍尔电势的频率为f ,则被测转速为:60/ (/min)n f N r =图1-12、磁电测速原理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线圈所包围的磁通对时间的变化率,即dtd W dt de φϕ-=-= 其中W 是线圈匝数,Φ线圈所包围的磁通量。
若线圈相对磁场运动速度为v 或角速度ω,则上式可改为e=-WBl v 或者e=-WBS ω,l 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B 线圈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 每匝线圈的平均截面积。
3、光电转速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池,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通过转盘上的孔透射到光电管上,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等间距的6个透射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透射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霍尔测速内容与步骤(1)安装根据图1-2,将霍尔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
图1-2(2)将+5V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2~24V”直流稳压电源接到“转动源”的“转动电源”输入端。
(3)合上主控台电源,调节2~24V输出,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在表1-1记录下驱动电压U1和转速n数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一、实验目的1、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并与其傅立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
2、观测基波和其谐波的合成二、实验设备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TKSS-A型或TKSS-B型或TKSS-C型:2、双综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谱成整数倍的正弦函数来表示,其中与非正弦具有相同频率的成分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其它成分则根据其频率为基波频率的2、3、4、。
、n等倍数分别称二次、三次、四次、。
、11次谐波,其幅度将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直至无穷小。
2、不同频率的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反过來,一个非正弦周期波也可以分解为无限个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
3、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用傅立叶级数来表示,级数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频谱來表示,不同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图,各种不同波形及其傅氏级数表达式如下,方波频谱图如图2-1表示■厶一图2-1方波频谱图・51・277T 小 1・sin ——cos 曲 + —sin cos26X + -smT2LPF 为低通滤波器,可分解出非正弦周期函数的直流分量。
EPF 】〜BPF6为调谐在基波和 各次谐波上的带通滤波器,加法器用于信号的合成。
四、 预习要求在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周期性信号傅立叶级数分解的有关内容。
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50Hz 的方波信号,并将其接至信号分解实验模块 EPF 的输入端,然后细调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该模块的基波50Hz 成分EPF 的输出幅度为最人。
UmUm 正弦 整流全波o'Um矩形波.2、三角波 "(/) =□ 7T3、半波 1 1 1) sin 曲 +-sin 3曲 + -sin 5 曲 + —sin7^ +...3 5 7)sill 6^-- sill 3 曲 + — sill 5 曲 +925-cos 曲一一cos 4曲 + … 3 15 4、全波丄A —丄込4孙丄遇6曲+…(231535丿 355、矩形波+些7T“(f)=如7tuTTT:2"(/) = 7t .—sin 曲一 4图2-2 实验装置的结构2、将各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分别接至示波器,观测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制值,并列表记录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是机械测试技术的试验指导书,是机械工程学科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机械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就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和使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实验指导书的编写1.1 实验指导书的撰写目的一份好的实验指导书应该能够明确说明实验的目的、内容、流程、方法,明确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同时,实验指导书应该尽可能的详细,使得没有多少实验经验的学生也能轻松上手。
1.2 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原则首先,实验指导书要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实验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技能。
其次,实验指导书要具有步骤清晰、文字简明、易懂易学的特点,避免过度繁琐,或过于短促而忽略细节。
最后,实验指导书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尽量减少实验中的风险点,防止实验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1.3 实验指导书的布局和内容一份好的实验指导书应该包括实验目的、装置介绍、操作说明、实验记录、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等内容。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及其意义。
装置介绍:介绍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工具、原材料等。
操作说明:详细阐述实验的步骤,包括指导语或对话,注意事项等。
实验记录:阐述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以及真实的观察和体验。
实验注意事项:列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实验数据处理:介绍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原理,防止学生在处理数据上出现错误和误差。
实验报告:建议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撰写一篇实验报告,详细的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和教训。
二、实验指导书的使用2.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学生应该非常清楚自己所要进行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明确自己的实验计划并在进行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实验的安全性,佩戴好防护设备。
2.2 实验中的操作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该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和步骤一步一步操作,认真而严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前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迫在眉睫!通过增加实验和培训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的思想,组建一个高水平实验室是提升学科的建设水平必经之路。
特别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这门课是一门实验性基础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
它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等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起着类似人的感觉器官的作用。
通过测试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去利用它和改造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测试为基础的。
同时,其它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为测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装备,促进了测试技术的发展。
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工程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监督、质量控制和性能实验等,都离不测试技术。
在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和测试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测试装置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感觉器官和信息来源,对确保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测试技术几乎涉及任何一项工程领域,简单的测试系统可以只有一个模块,为提高测量精度、增加信号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的灵活性和提高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以利于和其它控制环节一起构成自动化测控系统,在测试中通常先将被测对象输出的物理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再根据需要对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最后以适当的形式显示、输出,或者提供给其它自动控制装置。
如下图所示。
测量系统组成图同时我们深知:培养一流的学生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教学实验设备。
我们追求: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它们更好更快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
由于实验室的建设尚在探索中,本实验指导书必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同学、同行不吝指教,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计划学时比40/8二、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三、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实验目的: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相关原理、定理和方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2008年2月目录实验一信号分析实验——————2实验二传感器的标定实验——————8实验三测试装置特性实验——————————15实验四静态应力应变测试实验——————23实验五动态应力应变测试实验——————33实验六机械振动测试梁的固有频率测定实验————42 实验七传感器应用---转速测量实验————48实验八扭转振动测量实验————————38实验九设计实验—————————————50实验一信号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信号时域参数的识别方法,学会从信号时域波形中观察和获取信号信息。
2.加深理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思想和物理意义,熟悉典型信号的频谱特征,掌握使用频谱分析提取测量信号特征的方法。
3.理解信号的合成原理,观察和分析由多个频率、幅值和相位成一定关系的正弦波叠加的合成波形。
4. 初步了解虚拟仪器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1.信号时域分析信号时域分析又称为波形分析或时域统计分析,它是通过信号的时域波形计算信号的均值、均方值、方差等统计参数。
信号的时域分析很简单,用示波器、万用表等普通仪器就可以进行分析。
通过本实验熟悉时域参数的识别方法,能够从信号波形中观测和读取所需的信息,也就是具备读波形图的能力。
2信号频谱分析信号频谱分析是采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
频谱是构成信号的各频率分量的集合,它完整地表示了信号的频率结构,即信号由哪些谐波组成,各谐波分量的幅值大小及初始相位,揭示了信号的频率信息。
信号频谱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工程上习惯将计算结果用图形方式表示,以频率f为横坐标,X(f)的实部和虚部为纵坐标画图,称为时频-虚频谱图;以频率f为横坐标,X(f)的幅值。
和相位为纵坐标画图,则称为幅值-相位谱。
附:软件介绍机械工程测试实验程序是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的虚拟仪器软件,程序包含了信号分析、信号合成、采样定理、窗函数、相关分析等子程序。
机械工程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指导教师:刘吉轩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10年5月目录实验一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特性仿真实验 (3)1、信号分析虚拟实验 (3)2、测试装置动态特性仿真实验 (7)实验二机械工程测试虚拟仪器设计实验 (12)实验三传感器性能标定实验 (18)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18)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性能实验 (20)3、传感器动态性能标定实验 (21)附录:(有关仪器使用指南) (28)实验四动态测量信号调理实验 (29)1、压电式传感器测振动实验 (29)2、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振动实验 (30)3、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 (31)4、交流全桥的振动测量实验 (32)实验一 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特性仿真实验1、 信号分析虚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周期信号可以分解成简谐信号,反之简谐信号也可以合成周期性信号;2. 加深理解几种典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3.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加深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二、实验原理信号按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不同可分为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确定性信号又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本实验是针对确定性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进行的。
1、周期性信号的描述及其频谱的特点任何周期信号如果满足狭义赫利条件,即:在一个周期内如果有间断点,其数目应为有限个;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目应为有限个;在一个周期内f(t) 绝对可积,即:等于有限值d t t f T t t ∫100+)(则f(t)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形式,用下式表示:式中:是此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又叫直流分量。
它是傅氏级数中余弦项的幅值。
它是傅氏级数中正弦级数的幅值。
是基波的圆频率。
在数学上同样可以证明,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成一组正交复指数函数集形 式,∑∞1=000)sin +cos (+=)(k k k t ωk b t ωk a a t f ∫2/2/0)(1=T T dt t f T a ∫2/2/0cos )(2=T T k tdt ωk t f T a tdt ωk t f Tb T T k ∫2/2/0sin )(2=T πω2=0∑∞∞tωjm m e c t f 0=)(即:式中:为周期性信号的复数谱,其中m 就为三角级数中的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