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飞黄腾达”?A. 一帆风顺B. 马到成功C. 青云直上D. 水到渠成答案:C2.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鞍B. 庵C. 俺D. 按答案:D3.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序是错误的?A. 山上有一个石洞。
B. 她把书放到了书架上。
C. 他正在院子里种花。
D. 真热!天上没有一片云。
答案:D4. “渐行渐远渐无书”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杜牧C. 王之涣D. 王安石答案:C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农村生活B. 农田景色C. 道路风景D. 城市街道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共有__五__颗星,颜色有:__红__色、__黄__色。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吴__承__恩__。
3. 一年有__四__个季节,分别是:__春__、__夏__、__秋__、__冬__。
4. 成语“一去__二__三__里__”表示行走的距离远,为了强调这一点,现在也常用来表示离开的距离远。
5. 《水浒传》中,宋江是__梁山泊__的好汉之一。
三、简答题1. 简述一个你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略。
2. 解释词语“山河”在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略。
3. 请从古代诗词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并写出其中的两句。
答案略。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要点,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 我的梦想是什么- 为什么我有这个梦想- 我会怎么样去实现这个梦想答题略。
The document above provides a sample of "Midterm Chinese Exam Questions for Grade 8 (with answers)". It includes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short-answer questions, and an essay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topic "My Dream".。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21分)校文学社正在开展“寻民俗之美,扬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春晚记忆】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春晚独具仪式感,已在不知不觉中衍化为一种新民俗,一年一度地等待着我们去品鉴、去守望。
【视听盛宴】今年的春晚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节目《锦鲤》,舞蹈演员身着红白色衣裙,仿佛自由自在的锦鲤,时而鱼翔浅底,时而翩然起舞,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西安会场上演的《山河诗长安》,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面令人震hàn(),当声音戛然而止的那一刻,观众热血沸腾。
创演秀《年锦》选取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富有代表性的纹样,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
【文化自信】2024年春节晚会无疑是一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盛实。
它激发了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蕴含着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感,其影响力也是非同寻常的,是中国文化走向全球的品牌名片。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震hàn()(2)戛然而止()2. 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视听盛宴】中有不少成语,除了以上第1、2题中出现的成语外,请你再写出其中的3个。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有关春节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序号。
①节至人间万象新②赓续文化基因③近水远山皆有情④春临大地百花艳⑤清风明月本无价⑥厚植文化自信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晚见证了百姓的生活喜乐,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百姓的过年记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姓名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5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烂漫. (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C.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八年级同学在系统学习新闻单元后发现采访活动收获很大,文学社决定组织大家分组实践。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小语为了传播诗词文化,帮助大家分清律诗和古体诗,特意采访了老师。
老师说: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偶句通押一个平声韵,如“(1)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
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颔、颈两联的上下句平仄音相对,如“(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牧人驱犊返。
____________”。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即四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的,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古体诗就没有这些限制,如《庭中有奇树》中“(4)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就不对仗。
《赠从弟》偶句尾字有三个都是仄声,如诗的最后两句“(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作答。
(9分)小记者团队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只见苍绿的松柏,高大的石碑,以及石碑后广袤的天空,这里的事物都zhāng xiǎn着一种“尊严”。
雄伟的烈士纪念塔耸入云天。
大家屏息敛声,A(观赏瞻仰)着一幅幅浮雕,战士们个个B(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特别是“勇架十人桥”这个浮雕最令人难忘,把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旁边还有一条长廊,上面juān kè着无数烈士的名字,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这些名字就像是长河中不可熄灭的红星,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禾C. 早D. 休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书桌D. 美丽3. 下列哪个句子是陈述句?A. 你去哪?B. 今天天气真好!C. 你能借我一支笔吗?D. 这本书是谁的?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主语-谓语-宾语B. 谓语-主语-宾语C. 宾语-谓语-主语D. 宾语-主语-谓语5. 下列哪个词属于动词?A. 大海B. 奔跑C. 漂亮D. 红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2. “春天”是一个名词。
()3. “他吃饭去了”是一个疑问句。
()4. 句子“这本书是我的”中,“这本书”是宾语。
()5. “慢慢走”是一个副词短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表示动作的词。
2. 汉字“明”由“日”和“月”组成,其中“日”是______部分。
3. “他正在吃饭”是一个______句。
4. “春天来了”中,“春天”是______。
5. “这本书很______”中,“很”是一个______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汉字的基本笔画。
2. 简述名词和动词的区别。
3. 简述句子的基本成分。
4. 简述疑问句的特点。
5. 简述副词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跑”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2. 请用“书”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3. 请用“大”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4. 请用“快”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5. 请用“美”字组成一个词,并用这个词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他正在吃饭。
”2.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这本书是谁的?”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跑”、“书”、“大”、“快”、“美”。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全卷共六大活动,17个小题,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接力亚运火种,传递运动文化 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金秋杭州举行,我校将于近期开展“接力亚运火种,传递运动文化”系列体育文化活动,特邀请你一起参与运动文化,碰撞思想的火花,享受表达的魅力,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一:接力亚运火种传递运动文化(14分)【诵运动文化】1.朗读活动开幕词节选,请根据音填写汉字。
(4分)灿烂的运动文化,源浚者流长心中有光,禀性文明而强健在先民①cāng______桑的皱纹里延伸运动精神②wǎn______若长河流淌赛事项目纷呈广③mào______如海墨客文人挥毫洒墨铺运动文化长廊矫健儿女开创中华新面貌领袖文韬武略贯古今人民众志成城扭转乾坤④jīn______怀坦荡全身赴筑梦中华运动强国路!【感运动精神】2.运动精神蓬勃流淌,在大自然的草木间,在诗人流动的诗情里,在志士不息的梦想里,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以下任务。
(10分)任务一:诗词默写任务二:赏析品味任务三:趣味探究自然意趣①树树皆秋色,______。
——王绩《野望》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此句对偶,诗人举目四望,一片秋色,呈现了秋野景色单调萧瑟。
(2)本句化静为动,描绘了月映江中,云兴霞蔚的美景。
A.这两题的古诗通过绿树、夕阳、明月、云霞等景物传达诗人情感,借景抒情,让景物富有变化,既富文趣又有情趣。
烈士情志②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③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3)巧用比喻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
(4)用严寒反衬端然挺立的松柏,借松柏象征诗人刚正之精神,殷切勉励堂弟。
B.______(2分)(仿照A说说你对第(3)(4)的发现)(5)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流露出“④______,望峰息心”鄙弃追名逐利的情思;苏轼坚守初心,内外兼修,正是《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⑤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教学反思篇一一、试题分析这次考试的试卷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是比较适中的,而且从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和教材联系非常紧密。
既考了三个单元课内的东西,又有由此而生发的能力测试。
语文这一科是历来为学生忽略的一种,这次考试的试卷就起了一个警示的作用,它无形地告戒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考试就考不好。
它对促进学生听课这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对高一学生很适用。
第二方面,考察的知识点很全面,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而且难简程度也很适中。
既考了字音,字形,词语填空|,成语运用,病句修改。
又考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果不好好听课的话,肯定答不对)。
文言文这一块除了有正常的一道文言翻译题以外,还有许多课内学过的'。
通假字,词语解释,文言句式,重点实、虚词用法,文言翻译,这些不仅需要认真听课,还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
而文言阅读题可以说是以上方面的综合运用,一种能力检测。
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备于课外。
”这道题就可以看出来,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了。
二、学情分析这届高一学生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学生来源不一样,听课能力也肯定有所区别。
重点班及格以上人数53人,普通班也能达到近30人。
百分以上人数重点35人,普通班10人左右,平均分都能及格,所以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但是,学生还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外而极少关注课内。
可以说错置了主次,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忽视课本了。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
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比如说,这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人在风中》,文章并不难,学生也基本上能读懂。
但十八分的现代文得一半的学生都很少(普通班),原因是能意会而不能有效的言传。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学生体现出来的问题有: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甲骨文是晦涩难懂的,然而李右溪的趣说让我①撼。
她说: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最浪漫的汉字,我应该会选择相字,一双眼睛看着一棵树。
《说文解字》说:相,省视也,从目、从木。
几千年前,树木茂盛,②,我们的祖先就那样站在树木前观察选择,随着文化的发展,相字的字义也一直在丰富。
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相守,相字一直贯穿其中。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部正确的是()A. shěng振B. xǐng震C. shěng震D. xǐng振2.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正确是()的A. 周而复始B. 叹为观止C. 气势磅礴D. 漫山遍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宜春,多么美的名字。
这里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因韩愈所书的“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而愈加为世人熟知;因朱熹在此称赞“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而名扬四海()这不是一座怡人怡情的城市,而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不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就是一座怡人怡情的城市。
B. 这不是一座怡人怡情的城市,而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C. 这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更是一座怡人怡情的城市。
D. 这是一座怡人怡情的城市,更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4. 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B. 。
C. ……D.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类影视作品佳作频现,搭建起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传播矩阵。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都在从各个领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国内外观众铺展开一幅幅瑰丽画卷。
河南省郑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3分)1.阅读下列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020年,许许多多“小人物”为我们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的坚固长城。
他们是力挽狂lán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面对jié问轻声细语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是网络平台上zhì笨地做着直播的老师,他们是烦zào不安但闭门不出的普通百姓……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奉献,人类社会在疫情面前才有希望与远方。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雪灾、地震、海啸我们团结一致,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经受住了大自然______的考验。
②莫干山上,一座座农家小院,_______在繁茂的树丛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
③和平会展中心的年货展上,陈列着各种生猛海鲜、乡土特产,令人_____。
A.严峻掩映目不暇接B.严格掩藏目不暇接C.严峻掩藏应接不暇D.严格掩映应接不暇3.下面汉字部首、笔画数和笔顺错误的一项是()(3分)A.卧:卜部,共八画,第六画是竖折B.臾:人部,共八画,第四画是短横C.蔽:艹部,共十四画,第八画是竖D.沛:氵部,共七画,第七画是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几乎让博物馆就是大众的“第二课堂”,学校不仅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不少历史爱好者也已然是博物馆的常客。
B.面对新冠疫情这一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毫无保留地同东盟各国分享防控、治疗经验,体现其责任担当。
C.走进岳麓书院,探访湖湘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D.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5.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一般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2024.1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滞.留(zhì)禁锢.(gù)油光可鉴.(jiān)笔耕不辍.(cuò)B.翘.首(qiào)诘.责(jié) 殚.精竭虑(dān) 诚惶.诚恐(huán)C.瞥.见(piē )脸颊.(jiá)屏息敛声(bǐng) 正襟.危坐(jīn)D.锃.亮(cèn g)悄.然(qiāo)纷至沓.来(tà) 深恶.痛绝(wù)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夫的怜悯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剧烈了。
C.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阳岭风光令游客流连忘返....。
D. 城市绿化必需因地制宜....,突出环境爱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避开中小学不再发生踩踏事故,××局要求学校常常性地开展平安教化。
B. 随着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 读者深受宠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主动备战2024 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C.王老师走进初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D.《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杜绝千古”,清人黄培苏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8年级语文期中题型分析8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通常涵盖了多种题型,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以下是对这些题型的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通常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学常识、成语运用、词语解释等。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能够正确辨析词语和成语。
2. 填空题:填空题可能包括对联句填空、词语填空、语法结构填空等。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通常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结构等;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文词汇和句式。
4. 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并默写指定的古诗文段落,这不仅考察学生的记忆力,也考察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
5. 作文:作文是语文考试中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题型。
作文题目通常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6.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题要求学生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不仅考察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考察他们对古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7. 综合运用题:综合运用题可能包括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对语言现象的分析等。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8. 附加题:部分考试可能会有附加题,这些题目通常难度较大,旨在选拔出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
为了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课文的深入理解,加强词汇和成语的积累,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翻译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所在学校、班级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小启写的“诚信”为主题的演讲稿(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幌,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孔子jiào huì我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xìn yù,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孔子对诚信的理解可谓甲(A.入木三分/B.一丝不苟)。
同学们,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点点水滴汇成波澜壮阔的大海,诚信的力量可以使粒粒沙土聚成巍然屹立的高山,乙。
同学们,让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起来歌颂诚信,实践诚信,弘扬诚信!谢谢!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从括号内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甲处(填字母)。
3. 仔细观察,请在第二处横线上填写一句合适的话,使之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
4. 你们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小语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设计】小语设计了以下活动方案。
活动一:举办“诚信为人之本”演讲比赛;活动二:①________;活动三:②________(2)【网友互动】小语在上网查询演讲稿材料时,看到网友的留言:班级策划组织以“诚信为人之本”为主题观点的演讲会,在写演讲稿的过程中,我很纠结,该从下面两则名言警句中选哪则做支撑观点的材料?小语为其提供了帮助,并说明理由。
A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B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5. 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交流会,请结合语境完成下列对话。
八年级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木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迁C. 王羲之D. 杜甫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水浒传》?A. 调虎离山B. 背水一战C. 草船借箭D. 水滴石穿4.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阿Q正传》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哪位诗人?A. 苏轼B. 李白C. 杜牧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
()3.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字云长。
()4.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
()5. 《庐山谣》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
2.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
4.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
5.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3. 请列举《三国演义》中的“三英”。
4. 请简述《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5. 请解释“不耻下问”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 请用“春风”、“细雨”、“杨柳”这三个词写一段话。
3.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含义,并用它造句。
4. 请用“时光”、“岁月”、“人生”这三个词写一段话。
5. 请解释“水到渠成”这个成语的含义,并用它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分析《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古诗词必背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的古诗词部分是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必背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1.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同学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背诵这些古诗词,还要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运用。
同时,注意诗词的平仄、韵脚和节奏,以增强语感。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zhì)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B.日本右翼分子大规模篡(zuàn)改历史教材、颠倒黑白,丑态百出。
C.张桂梅所任教的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誓词,悄(qiǎo)然在网络刷屏。
D.如果能在生长发育期给予适当的治疗,就可以纠正孩子骨骼的畸(qī)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B.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C.革命英堆的形象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D.新时代舞台上,青年们爱党爱国、砥砺自强,展示出锐不可当的中国力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日之少年,有百年前少年的贵任担当,也有新时代少年的自信轩昂。
B.他的朗诵饱满有力,抑扬顿挫,恰当而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
C.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殚精竭虑地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D.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白手起家、艰苦奋斗。
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既要靠“人防”,又要靠“技防”。
B.《平凡的世界》塑造了普通人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C.该慈善助学企业近年来捐资助学,帮助超过1000名左右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D.在乘务员和几位乘客的共同努力下,使火车上突然患病的乘客逐渐恢复了正常。
5.根据提示,在下面表格横线处补写诗文。
(8分)写作技法古诗文例句抓住特征①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动静结合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运用修辞③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
济川中学初二语文期中试题2013.11.5(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注意:考生须将试卷所有答案答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8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书如同一位循循善yòu的良师,书中常常shǎnshuò着智慧的光泽。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táo冶性情,可以淡泊明志,可以荡涤浮zào,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让我们从容直面cǎn淡的人生。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B.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
C.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D.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济川中学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B.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将通过优惠政策多方引进资金,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C.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发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公交车在我前方不远处停了下来,从车内下来了一位大约七十岁左右的老爷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面对地震,武警战士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终于战胜了灾害,他们会变本加厉....,奋发图强保卫人民的安全。
B. 在法庭辩论时,他据理力争....,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对方律师终于理屈词穷。
C. 泰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D. 近期,美国情报机构监听多国政要的消息在世界各国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抗议之声不断。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分,①一⑥每题1分,第⑦题4分)①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③___________________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⑦诵读古诗词,我们常常被先贤们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陆游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高尚的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6.名著阅读。
(6分)(1)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困难条件下写成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保尔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寒冬来了,_______(人名)来到筑路工地,看到人们在冰天雪地刨开冻硬的土地奋力劳动的情景,极为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结合《筑路》一文,谈谈如何理解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0分)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八年级某班最近围绕“长城”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0分)(1)【搜集资料】某小组同学想了解有关长城的资料,请你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描述印象】透过大量资料,无论外形,还是内涵,长城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请你再续写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
例句:长城如一条巨龙盘卧在中国北方广袤的土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3)【理解含义】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②当你凭借毅力登上长城的最高处,发现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你就是长城好汉。
”怎样理解两句中“好汉”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开展辩论】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
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赏长城全貌了。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3分)反方陈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2分)(一)阅读白居易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一诗,完成第8题。
(6分)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梦得,即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同龄。
公元837年,白居易、刘禹锡同在洛阳。
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白居易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故得“闲饮且约后期”。
8.(1)从首联可见诗人怎样的性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的“共”字耐人寻味,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现的情感主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9-12题。
(16分)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9.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②国人尽.服之()③裂.其衣,断其带()④逾.月()(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A.而.子敬先亡 B.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C.默而.识之 D.出淤泥而.不染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饭后喝酸奶有助消化吗》一文,完成13一15题。
(10分)“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是在时尚女性中间广为流传的说法。
还有这方面的广告:“××活性乳酸菌,饭后来一瓶。
”据说这种乳酸菌含有两种活性益生菌:活力C菌和黄金双歧因子。
不管是“饭后一瓶酸奶有助消化”,还是“××活性乳酸菌,饭后来一瓶”,都不算是谣言。
从科学概念上说,还算是“很有可能的”。
虽然在科学证据上,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保健作用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论”,但是这些东西也没有显示出有害。
如果喜欢它的风味,喝一喝也无不可。
至于它们是否有传说的“保健功能”,消费者需要注意:科学概念上的可行,跟商品广告中的宣称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