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受到愉悦的审美享受。
教学重、难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法、学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表演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借助图片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闯关认读生字词。
3、出发旅游二、学习课文1、展示图片,学生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地方,补充课题可爱的,齐读课题。
2、你想游览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3、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4、这回你想去哪,就仔细地读读这一段文字吧,一会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那个地方好吗?5、问:你想去哪游览?学生汇报6、学习第2 自然段,请学生读,有没有什么好的词语推荐大家积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7、大家想象一下五光十色的海水是什么样子的。
8、大家来欣赏这美丽的海水,展示图片,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从书上找到这个句子。
划上横线,读一读。
9、你知道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吗?练习用“因为、、、、、、所以、、、、、、”造句。
10、欣赏完美丽的海面,现在我们潜到海底去瞧瞧会有怎样的一番美景。
课件展示。
问: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珊瑚、海参、龙虾)11、这里面有你喜欢的吗,请大家读第3自然段,找到描写你最喜欢的海产的句子介绍给同桌听可以加上动作进行交流。
12、齐读第3自然段。
13、西沙群岛海里除了这些海产,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鱼。
课件展示欣赏。
人们常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课文第几自然段是专门写鱼的。
齐读。
14、这一段围绕那句话写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究竟介绍了几种鱼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美丽和富饶感到自豪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可爱的西沙群岛”。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西沙群岛有哪些美丽和富饶的地方?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意思。
(3)小组竞赛:各小组进行生字词竞赛,看哪个小组正确率高。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岛。
(3)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并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的亮点,应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作为一个志愿者,我曾经参加了一次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备课活动。
当时,老师要求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一堂关于《可爱的西沙群岛》的课程,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经过讨论与研究,我与我的队友们制定了一个教学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热身我们在教室里放置了一些西沙群岛的照片,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并说出他们感受到的美好。
我们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岛屿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保护。
二、阅读与讲解我们在课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在讲解的基础上,配合着精美的图片展示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
我们告诉孩子们,西沙群岛距离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只有300多公里,是中国旅游胜地之一。
西沙群岛素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山”的山海媚、水岸风光、岛礁秀美,更让人们心仪不已。
我们还向孩子们讲述了西沙群岛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在二战期间,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曾一起守卫、保护西沙群岛,这又是独具风味的场景。
三、互动与体验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西沙群岛的魅力,我们在课堂中安排了一些互动与体验环节。
比如,我们备好了一些实物,让孩子们大胆地动手操作,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连连看,让孩子们在休闲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了中国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
通过这些互动与体验环节的设置,我们使孩子们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了解和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魅力。
四、总结回顾在本堂课的环节,我们将之前讲解的重点谈起,用一个小故事向孩子们普及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西沙群岛,还能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通过这堂课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具有无限的可能和才华,需要我们耐心地教育和培养。
我也意识到,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体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将继续践行教育的初心,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教案第一章: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概况1.1 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海的中部,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
1.2 讲解西沙群岛的组成,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众多岛礁。
1.3 介绍西沙群岛的面积、海岸线以及气候特点,例如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等。
第二章: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2.1 介绍西沙群岛的海洋资源,包括丰富的珊瑚礁、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
2.2 讲解西沙群岛的陆地资源,例如热带雨林、沙滩、岛屿等。
2.3 探讨西沙群岛资源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西沙群岛的历史和文化3.1 回顾西沙群岛的历史沿革,包括古代的开发、近代的争夺以及现代的保护。
3.2 介绍西沙群岛的居民,例如渔民、军队等,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3.3 探讨西沙群岛的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第四章: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4.1 介绍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例如美丽的沙滩、丰富的海洋生物、独特的自然景观等。
4.2 讲解西沙群岛的旅游政策和管理,例如旅游限制、环境保护等。
4.3 探讨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的经济发展观念。
第五章:西沙群岛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5.1 介绍西沙群岛的保护工作,例如海洋公园的建立、生态环境的修复等。
5.2 讲解西沙群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例如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
5.3 探讨学生如何参与到西沙群岛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第六章:探究活动:西沙群岛的生态平衡6.1 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和讨论,了解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脆弱性。
6.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西沙群岛生态平衡的影响,如过度捕鱼、旅游开发等。
6.3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探讨保护西沙群岛生态平衡的策略和方法。
第七章:手工制作:制作西沙群岛模型7.1 指导学生制作西沙群岛的模型,包括岛屿、珊瑚礁、海洋生物等。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西沙群岛的相关知识和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海洋文化的骄傲感。
教学重点:1.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西沙群岛的环境保护状况;3.西沙群岛的生态资源及其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认知和热爱;2.学生对西沙群岛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视频资料、实物模型、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西沙群岛的地图,引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好奇和认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地理位置及特点:通过幻灯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介绍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如岛屿分布、岛礁形态等。
2.环境保护状况: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的环境保护状况,包括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对西沙群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景观、海洋生物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
四、小组讨论(15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西沙岛屿,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探究西沙群岛独特的环境资源及其保护意义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岛屿的特点和资源保护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想象力。
六、总结提升(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再强调,鼓励学生发表对环境保护的个人见解。
七、拓展活动(20分钟)1.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进行主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西沙群岛的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实践。
2.组织学生进行海洋保护志愿者活动,如海滩清洁、海洋生物保护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认知和热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但是,还存在一些小组合作不紧密的情况,下一节课可以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和辅导。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建议学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2.学会生字新词,能理解“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能正确运用词语。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绘画审美能力。
内容分析《可爱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
作者从海水、海底、海难、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整篇课文以总分总的方式描述。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一、二、三、四节,了解西沙群岛美的海水,富饶的海底世界。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基本能独立思考、提问、解疑。
但语言词汇积累不丰富,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所以仍需要老师引导、指引。
西沙群岛对于我们湖南农村的孩子来讲,是很陌生的,不可能到西沙群岛实地观察,学生只能凭着想象去认识。
这就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描写的那些动植物的陌生,增加教学的难度。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省时高效的学习。
根据这些教学理念,我确定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合作学习,解决课文重点词句,延伸实现各学科知识整合的教学思路。
教与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到过西沙群岛吗?学生回答:没有,师同时板书课题“西沙群岛”。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教案第一章: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1 地理位置:介绍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 特点:介绍西沙群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热带珊瑚礁、海洋生物、沙滩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第二章:西沙群岛的自然资源2.1 珊瑚礁:介绍西沙群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珊瑚礁区之一,珊瑚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完整。
2.2 海洋生物:介绍西沙群岛海域生活着两千多种海洋生物,包括鱼类、贝类、海龟等,是研究海洋生物的重要基地。
2.3 沙滩与岛屿:介绍西沙群岛拥有美丽的沙滩和多个风景优美的岛屿,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第三章: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3.1 生态环境现状:介绍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也面临着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威胁。
3.2 保护措施:介绍我国政府为保护西沙群岛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等。
第四章:西沙群岛的科研价值4.1 科研成果:介绍西沙群岛作为重要的科研基地,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珊瑚礁生态研究、海洋生物研究等。
4.2 科研机构与基地:介绍西沙群岛上的科研机构和基地,如西沙群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永乐群岛科研站等。
第五章: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与开发5.1 旅游资源:介绍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如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独特的珊瑚礁等。
5.2 旅游开发:介绍西沙群岛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前景,以及我国政府对旅游开发的监管政策。
第六章:西沙群岛的历史沿革6.1 古代历史:介绍西沙群岛在古代的历史,包括对其发现和利用的情况。
6.2 近现代历史:介绍西沙群岛在近现代的历史,包括其被外国侵占的情况以及我国对其恢复主权的历程。
第七章:西沙群岛的政治与管理7.1 政治地位:介绍西沙群岛的政治地位,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
7.2 管理体系:介绍西沙群岛的管理体系,包括其行政区划、管理体系和政府机构。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
2. 掌握西沙群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祖国领土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导入1. 教师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沙群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沙群岛的了解。
2.2 教学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西沙群岛的生物多样性。
3. 教师讲解西沙群岛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2.3 课程拓展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保护西沙群岛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西沙群岛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保护西沙群岛的措施。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西沙群岛的保护宣传品。
3.2 教学手段1. 图片:展示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图片。
2. 视频:播放西沙群岛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沙群岛。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结果性评价1. 学生制作的保护宣传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教学时间与安排5.1 教学时间1. 课堂讲授时间:40分钟。
2. 课堂讨论时间:20分钟。
3. 实践操作时间:20分钟。
5.2 教学安排1. 课堂讲授: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特点。
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保护西沙群岛的措施。
3. 实践操作:学生制作保护西沙群岛的宣传品。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论文:《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一、【内容简析】《可爱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
作者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基本能独立思考、提问、解疑。
但语言词汇积累不丰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必须从兴趣出发。
西沙群岛对于我们当地农村的孩子来讲,是很陌生的,不可能到西沙群岛实地观察,学生只能凭着想象去认识。
基于这点,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形象思维,指导学生观察西沙群岛的图片,帮助学生建构起对西沙群岛感知认识。
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及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1.整合课程资源,语文与艺术、与生活整合。
2.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升华、积累语言。
3.变革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引导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构建教学情境,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可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这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辽宁。
再往南走,这里就是海南。
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片岛屿,它像朵朵星莲,又像一颗颗珍珠浮在碧波之中。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那里吗?2.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看幻灯片)3.看的出,大家都被美丽可爱的西沙群岛深深吸引了。
此时你最想说什么?(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呢?让我们随同导游一起去看看吧!(三)出示课件(自学提示)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学。
2.边读边思考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用△ △ △画出。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21 可爱的西沙群岛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优美的音画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走进西沙群岛,置身于那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 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个问题展开教学,紧扣这条主线,指导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在优美的语言中感受祖国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教学目标:
1. 认识“防、哨、优”等16个生字。
会写“互、优、堆”等8个字。
理解“海防、优美、瑰丽、蠕动”等词语。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案两篇教材与学情分析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一般人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
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投影出示:中国地形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我们兴城啊,在这!一直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
他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放录像:西沙群岛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谈谈你的感受吗?(学生的感受:物产丰富、美丽、可爱、漂亮等)大家有那么多的感受,真好。
2、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可爱的西沙群岛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调动学习热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优联评: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教材《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的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低年级儿童爱说、爱动,约束力比较差,应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多说、多表达,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西沙群岛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3分钟)1、小朋友们,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你们能给我一个甜蜜的笑容吗?笑得多可爱呀!谢谢大家的笑容!————先与学生交流,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2、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点击课件:导入)有迷人的张家界,飞流直下的瀑布、郁郁葱葱的树林;有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有辽阔的大海,可爱调皮的浪花;还有一碧千里、让人心旷神怡的大草原。
祖国的景色多美啊!今天,我们到可爱的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让学生欣赏祖国各地的优美风光,从而引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西沙群岛在我国南海(点击课件:地图)这就是西沙群岛的位置。
4、(点击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欣赏迷人的西沙群岛,小朋友们应该带着高兴心情把课题齐读两次。
二、预习(5分钟)1、小朋友们读得多甜啦!读了这个课题,你又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提问)2、小朋友们真会开动脑筋想问题,大家有这么多想了解的,就赶快自由地将课文读一遍。
3、好多小朋友读得绘声绘色。
说一说,你读完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4、大家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读书读得很认真,我应该向你们学习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5、你能想想这些问题吗?(点击课件:预习)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找到了答案在书上做记号。
————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并练习自由的表达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再在学生初步了解的情况下,系统的、有组织的进行深度的掌握课文内容。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兴趣。
(2)运用探究、讨论、展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尤其是课文中描述的西沙群岛的美景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注释。
(2)相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资料,了解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到的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呈现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4. 深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描述的西沙群岛美景和生态环境。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短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二年级语文《可爱的西沙群岛》优秀备课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二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情感把握。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
三、课文朗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可爱的西沙群岛》。
二、深入学习课文(10分钟)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览西沙群岛的场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游览西沙群岛的体验。
四、课堂小结(5分钟)三、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了解学习效果。
2. 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3.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分享,了解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认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阅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西沙群岛的小作文,表达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导入:通过展示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生字词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课文朗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注重语音语调和表情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可爱的西沙群岛》优秀备课教案范文《可爱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可爱的西沙群岛》优秀备课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二年级语文《可爱的西沙群岛》优秀备课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教学重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地图、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介绍西沙群岛)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日月潭》,知道日月潭在哪儿吗?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揭示地图,指图)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指图)海洋中的一块陆地就是岛,小的岛,就是屿。
西沙群岛也是我们祖国的宝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揭示“海防前哨”)。
这里风景非常美,物产非常丰富,所以人们称“可爱的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3、小组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听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
4、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1)出示会认的字生字卡片认读。
注意读准。
①读准字音。
翘舌音:哨、绽、珊、状、插、社后鼻音:缨、状、庞f、h区别:瑚、粪多音字:参海参(shēn) 参(cān)加②认清字形,注意下列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茂、粪、贵半包围:建独体字:必形近字比较:哨—消状—壮积—织必—心③读生字,开火车读。
④读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可爱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黄小敏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等词语。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段,积累语言,了解这两段的结构。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感受西沙群岛海域物产的丰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的脉络,善于积累美词好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去一个地方,在距离海南岛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板书可爱的西沙群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请我们大声读出我们要出发的地方,齐读课题。
2、那么西沙群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吧!(课件出示)
(看地图)同学们,大家看,这是我国的版图,这就是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处于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是我国的海防前哨,祖国的南大门。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语言文字中细细游赏可爱的西沙群岛吧,一定会有更深更多的感受。
请轻轻地翻到87页。
自由大声地读一读。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师:很高兴看到你们认真读书,相信你们能把这些课文中的生词读好啦!(1)先自由地练一练吧!谁来当小老师领读第一行?
(指名读正音)你这个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的。
掌声送给我们的小肖老师。
还有谁来读?读的不错。
谁来提醒大家哪个字音容易读错的?顶呱呱,真是火眼精金。
真善于发现。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齐读)去掉拼音,还能正确读吗?大家学习的热情真高!把海里的物产们吸引过来了,想和你们交朋友。
正确大声读一读,它们就属于你的啦!恭喜你们大丰收了。
有一只可爱的乌龟宝宝想让你们教它写写字!
读“龟”
(1)结构是独体结构,偏旁部首是第一笔。
(2)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真聪明,很棒!有一定见解。
方法很独特,让我们记忆深刻。
来看看“龟”的演变过程。
老师出个谜语:鱼长出了小尾巴。
感叹中国的汉字魅力。
来,给它组个词。
(3)如何把“龟”字写好。
独体结构的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看看田字格的关键笔画。
“龟”字写好来,日字写得偏宽,写得上宽下窄,最后一
笔竖弯钩,竖在竖在中线上,弯勾要到位,做到上收下放。
(4)再看“蓝”结构?部首?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蓝、篮、兰”蓝是一种草本植物“甘蓝”后来作为染料,成为一种
颜色。
蓝是用一种草提炼出的一种颜色,篮是用一种竹子编的一个器
具。
考考大家!字认识了,书写时注意什么?书写时注意结构的重心,
做到上放下收,同时写得紧凑,上下的比例为2:3,注意穿插,使字上
下连成一体。
(5)描红仿写一个
(6)同学写真细心,仔细。
瞧,能把这些美丽的四字词语读好吗?优美的词语,善于积累,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去。
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看看图片。
同学们字词学得都很快,看看句子能不能读好来?
(1)自由练读(大家自己读一读)
(2)个别读(谁来读第一句。
第二句,第三句。
)点评(评价下她的朗读。
)我欣赏她在读时候把字音读得很准确,注意了轻重的抑扬顿挫,语调有变化,有节奏停顿。
把某某词语的重音读到位了。
读得认真,听的仔细。
确实我们在读长句时。
要读准字音,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读出停顿,读好重音,注意变音,语气不同。
听听老师的朗读。
来,男女赛读。
最后一句齐读。
难读的句子过关了,再读课文,看有没有进步?同时边读边思考:西沙群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谁来回答?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这句话在哪个自然段呢?第一自然!大家用横线划一划。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文章围绕这句话,层层铺开。
谁来读一读这段。
想想:这样的写法是什么结构?(总分结构),以总分的形式读, 总写的部分有女同学读,分写的部分由男同学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你们比西沙群岛更可爱。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注意,老师问,你们一起来答。
祖国的西沙群岛是什么?(生读)那里指怎么样呀?(生读)我们把西沙群岛称作为可爱的地方,是因为那里(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所以我们称西沙群岛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好的,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具体来写这个可爱的西沙群岛的呢?请几名同学分段读。
(指名分节读课文)谁来读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六节?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体现西沙群岛的可爱?2、好,大家都读好了,我请听得最认真的同学来回答,
板书:分写
总写海水
风景优美海底
物产丰富海滩
海岛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分写西山群岛的可爱?
是的,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家赶紧走进可爱的西沙群岛去找找,用横线画着。
5、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词语)
瑰丽无比五光十色珊瑚大龙虾鱼贝壳海龟海鸟
成群结队形式各异穿来穿去形状不一数不胜数
8、(四)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到西沙群岛,(根据板书)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正确地朗读课文。
明天,我们一起去可爱的西沙群岛,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板书设计:
分写
总写海水瑰丽无比五光十色风景优美海底珊瑚大龙虾鱼物产丰富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