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2《滑轮》同步试题4
- 格式:doc
- 大小:840.00 KB
- 文档页数:4
二、滑轮(总分:26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升降式晾衣架的结构如图所示,该晾衣架没有应用到的简单机械是()A.动滑轮 B.定滑轮 C.轮轴 D.斜面2.如图所示是工人提升重物的情景,若不计滑轮所受重力及摩擦力,其中最省力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械装置中,不能省力的装置是()A.自行车的脚踏板 B.旗杆顶的定滑轮 C.水管上的水龙头 D.大门上的把手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5.(4分)如图所示,图甲不计滑轮重与摩擦,匀速提升重30N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图乙杠杆水平平衡,则A、B两物体对杠杆的拉力大小关系是F A= F B.(第5题图)(第6题图)6.(4分)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7.(3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8.(3分)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二、滑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D2. D3.D4.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5.(4分)10 26.(4分)100 20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7.(3分)8.(3分)。
11.2滑轮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下列工具中都属于轮轴的一组是
A. 自行车的车把、方向盘
B. 镊子、扳手
C. 钳子
D. 螺丝刀、剪刀
2. 如图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
、,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 最大
B. 最大
C. 最大
D. 一样大
3. 如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A. B.
C. D.
4. 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的拉力不能提起重的物体的简单
机械是
A. 一个动滑轮
B. 一个定滑轮
C. 杠杆
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抡组
5. 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时,在斜坡上走形路线,他们这是为
了
A. 使人做的功少一点
B. 使人省力一些
C. 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 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A. 省力杠杆
B. 定滑轮
C. 动滑轮
D. 滑轮组
7.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物体被提升的越高,越费力
B. 动滑轮越大,越省力
C. 使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越大,越费力
D. 动滑轮的质量越小,越省力
8. 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
为
9. 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
A.
车能轻松上山,盘山公路可看作是一个斜面
B.
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C.。
11.2滑轮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脚踏板和大齿轮在运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
如要使大齿轮对链
条的拉力保持不变,那么人脚加在脚踏板上的力最小时在
A. 位置
B. 位置
C. 位置
D. 三个位置一样
2. 如图所示,分别沿力、、的方向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关于三个力的
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方向的力最小
B. 沿方向的力最小
C. 沿方向的力最小
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3. 如图所示,物重为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
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A.
B.
C.
D.
4. 如图所示,大人想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上去了。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中所用的滑轮为动滑轮
B. 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省力
C. 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D. 重物受到的重力小于孩子受到的重力
5. 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形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
了
A. 缩短所走的路程
B. 减少所做的功
C. 减小骑行者所施加的力
D. 缩短所用的时间
6. 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练习题(带答案)1、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A. 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B. 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C.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F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3、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 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4、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5、某工厂需把一台很重的机器搬进车间,为了省力,一工人设计了如图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是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6、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在拉起吊桥过程中( )A.吊桥是省力杠杆 B.B点是吊桥的支点C.AB是吊桥的阻力臂 D.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7、使用滑轮组肯定做不到的是 ( )A.既省力又改变用力的方向 B.既省力又省距离C.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中最省力的是(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 )9、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结构不清,但知道动力F拉着绳子自由端移动5 m时,物体G才上升1 m若滑轮重及摩擦力都不计,则要提起200 N的重物,动力至少为 ( )A.40 N B.50 N C.1 000 N D.200 N10、如图所示为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国旗缓缓上升10 m,旗手向下的拉力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11、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若物体升高1 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3 m,则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________,滑轮组至少由1个定滑轮和 ________个动滑轮组成.12、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都可以把重物举高.使用________装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_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_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13、一辆汽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能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图甲中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图乙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14、如图所示,夏天为了遮阳,窗前挂有竹帘,其顶部安装着两个滑轮,这种滑轮的优点是.15、如图所示,物体甲和乙的重力都是200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甲和乙时,力F甲= N,F乙= 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甲和乙时,力F甲= N,F乙= N;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m,则力F甲移动的距离为 m,F乙移动的距离为 m.16、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来(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如图所示.若司机用750 N的拉力在5s内将车水平拉动1m,那么汽车受到路面的阻力是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m/s.17、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它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既能___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提升动滑轮和重物绳子的股数n=__________.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_______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则拉力F=_______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9m,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m.1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2000 N的物体A时,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0N,A在5 s内移动的距离为1 m,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________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_m /s.(不计滑轮重和摩擦)20、根据下图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21、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上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提起重为1000 N的物体.(1)请你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的拉力F是多大?(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260N,则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4)物体升高l 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1、A;2、D;3、B;4、B;5、C;6、B;7、B;8、C;9、A;10、定;改变力的方向;10;11、3;1;12、乙;甲;丙;13、定;省力;14、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15、200;100;200;110;1;2;16、1500;0.4;17、省力;改变力的方向;18、3;100;110;27;19、200;0.6;20、如图所示;21、(1)如图所示; (2)250 N;(3)40 N;(4)4 m;。
11.2 滑轮一、单选题1.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600N的木箱匀速吊起3m,则工人师傅使用的拉力可能是(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A. 200NB. 220NC. 300ND. 320N2.如图是小红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费力杠杆B. 使用定滑轮时改变拉力方向,拉力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C.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因为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D. 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距离3.关于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B. 甲比乙省功C. 甲比乙省力D. 甲比乙效率高4.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果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所用动力最小的是()A. B.C. D.5.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大于F2B. F1=F2C. F1小于F2D. F1和F2大小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B.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C. 做的有用功是800JD. 拉力F的功率是80W7.工厂为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工人师傅设计如图所示的方案(机器下面的小圆圈代表并排放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为()A. B. C. D.8.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 A拉绳使G匀速上升;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 B拉绳使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A<GB. F A>F BC. F B=2GD. 以上说法都不对9.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
2021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2滑轮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重为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杠杆B. 动滑轮C. 定滑轮D. 斜面2.建筑工人施工时,需要将物体运送到高处,高处的建筑工人使用定滑轮拉动绳子ab,为防止物体与墙壁相碰,站定在墙面上的另一个建筑工人还需要用绳子bc控制物体,使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物体缓慢上升的过程中()A. 绳ab上的拉力增大,绳bc上的拉力减小B. 绳ab上的拉力减小,绳bc上的拉力增大C. 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增大D. 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减小3.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
A. F1最大B. F2最大C. F3最大D. 三个力一样大4.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力将重3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B. 动滑轮的重是5NC.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70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7.5%5.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力刚好提起重20N的简单机械,下面不可能的是()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C.杠杆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6.小明同学利用定滑轮设计了一种拉动窗帘的简易装置,设计时他采用一根闭合的拉线绕在滑轮上,如图所示,如果在右侧向下拉动标有A的这根拉线,就可以实现窗帘的闭合.请你选择符合要求的窗帘细线与拉线的连接图.()A. B.C. D.7.在如图中,物体受到绳子1牛的拉力向左做匀速运动,4秒钟内通过距离是2米,那么拉力F和绳子拉动的长度s分别是()A. F=0.5牛,s=4米B. F=1牛,s=4米C. F=1牛,s=2米D. F=2牛,s=2米8.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水桶,已知桶中水的体积是4dm3,水桶重为8N,动滑轮重为6N,水桶向上匀速移动的速度为0.5m/s,忽略轴处的摩擦和绳重,拉力F的功率为(g = 10N/kg)()A. 27 WB. 36 WC. 54 WD. 108W9.如图,动滑轮重2N,物体G重20N,要使物体匀速下降,则拉力F的大小是()A. 11NB. 12NC. 42ND. 44N10.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间细细的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同一根”细线右端受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及摩擦)()A. B.C. D.二、填空题11.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在一起使用,这样有什么好处,请你对此作出恰当的评价.答:________.12.一辆小汽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可能将小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你认为甲方式中滑轮的的作用是________;设两种方式将汽车拉出的最小力的大小分别是F1、F2 ;则F1________F2(填“>”“<”或“=”);如按乙方式,人拉绳头移动了0.5m,那么小汽车被拉动了________ m.13.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_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14.用一定滑轮将一重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若绳重和摩擦都不计,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________ N,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15.简单机械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很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应用.图中是现在演电影场景中模仿古时护城河而设计的一个吊桥,在吊桥上安装了一个定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吊桥相当于一个________,其中它的支点是________点.三、解答题16.求下列各图中F、s(不考虑动滑轮重及摩擦)四、实验探究题17.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1 1.0 0.72 1.5 1.03 2.0 1.3通过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五、综合题18.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时,求:(1)人手中的绳子拉下的距离为多少?(2)若不计绳重、机械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多大?19.如图1所示,是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实验装置.(1)实验时,应竖直拉动使钩码________ 上升(2)小军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钩码重/N 2 4 6测力计示数/N 1.1 2.1 3.1(3)小军继续实验,并作出“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随钩码重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钩码越重,拉力F与钩码重的比值就越接近________ (选填数值).由此他推理得出:在不计动滑轮重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_____ 的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杠杆可以利用力臂的长短来改变用力的大小,当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2:1时,动力为10N时,刚好提起20N重的物体,不符合题意;B、动滑轮省一半力,即F= ×20N=10N,因此可以用10N的力提起重20N的物体;不符合题意;C、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此不能用10N的力提起重20N的物体;符合题意;D、当斜面的高度和斜面长度的比值为1:2时,动力为10N时,刚好提起20N重的物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根据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进行分析.(2)根据动滑轮(不计自重和摩擦)省一半力进行分析;(3)根据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进行分析;(4)根据斜面的高度和斜面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2.【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先明确两点:(1)两绳拉力的合力为物体的重力不变;(2)在题型设条件下图中标明的两角度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然后就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图(2)故选C.【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缓慢上升,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为突破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图象结合角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大小变化情况.3.【答案】D【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只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
11.2 滑轮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3分)滑轮的主要部分是.使用滑轮时,的滑轮,称为定滑轮;的滑轮,称为动滑轮.2.(3分)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变形杠杆,定滑轮实质是个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3.(3分)称为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是.4.(3分)使用定滑轮省力,但是能,给工作带来方便;使用动滑轮可以;但是不能,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货物升高的距离的.5.(3分)如图所示,物体重10N.该滑轮是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 位置时的示数为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为F A、F B、F C,则它们的关系是.6.(3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拉力F是N;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及摩擦,物体匀速上升,物体重G=N.7.(3分)如图1所示,货物由段绳子承担.若货物重200N,每个滑轮重10N,不考虑摩擦,提起货物时,在图1中拉力F=N,在图2中拉力F=N.8.(3分)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80N.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可以匀速提起N或N的重物.9.(3分)图中物体G=20N,滑轮重10N,力F拉滑轮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则拉力F为N.10.(3分)图中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不计滑轮重力、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N.11.(3分)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摩擦不计,提升的重物均为G,则F1=、F2=、F3=、F4=.12.(3分)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吊起重为G的物体.若要求动力F方向向下,且重物匀速上升,则F=.13.(3分)使用滑轮组可将2400N的货物匀速提起.如果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重,向下的拉力为600N,则需个定滑轮和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并且使动滑轮上共有股绳子.二.选择题14.(3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600N的物体,如果摩擦力不能忽略,则手上的实际拉力将()A.等于200N B.一定大于300N C.小于200N D.一定大于200N 15.(3分)关于滑轮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它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一半16.(3分)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A.G1=G2B.G1=2G2C.G1=G2D.无法判断17.(3分)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若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所用的拉力为400N时,则可提起的重物为()A.只能提起1600N B.只能提起2000NC.只能提起l600N或2000N D.以上说法都不对三.作图题18.按照图的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19.按照图的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20.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轮轴;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2.等臂;省力杠杆;3.有一个或几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机械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不;改变力的方向;省一半的力;改变力的方向;2倍;5.定;10;F A=F B=F C;6.5;10;7.3;70;410;8.240;160;9.15;10.4;8;11.G;G;2G;G;12.(G+G动);13.2;2;4;二.选择题14.D;15.B;16.C;17.C;三.作图题18.;19.;20.;。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1.2 滑轮同步练习(基础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用四个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相同的货物升高相同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A . 甲滑轮组较省力B . 乙滑轮组较省力C . 甲滑轮组机械效率较高D . 乙滑轮组机械效率较高2. (2分)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挺起重l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 一个定滑轮B . 一个动滑轮C . 杠杆D . 斜面3. (2分)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A . 218NB . 220NC . 210ND . 236N4. (2分) (2018九上·荔湾期末)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A、B,放手后将出现的想象是(护额略轮重、绳重及摩擦)()A . 下降B . B下降C . 保持静止D . 无法确定5. (2分)如右图电路,将滑片P向左端移动,则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B .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C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6. (2分) (2016八下·鄂州期末) 建筑工人常常通过滑轮组而不是用手直接做功.使用滑轮组做功可以()A . 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B . 省力和省功C . 省力和省距离D . 上述说法都正确7. (2分)如图1所示,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拉力F 做的功是有用功B . 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C . 拉力F 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 2 倍D . 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8. (2分)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G,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细绳相连。
苏科版物理11.2 滑轮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较大B.F3较大C.F2较大D.F1、F2、F3的大小相等2.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
则()A.手的拉力:F甲=F乙B.手的拉力:F甲<F乙C.手的拉力:F甲>F乙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
若用这个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1200N的物体时,人的拉力F为()A.400N B.450N C.500N D.600N4.下列简单机械中(如图),在不计绳重、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提起相同重物时所用的动力最小的是()A.B.C.D.5.用不同的机械将重量相同的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处,力F最小的是(机械自重及摩擦均不计)()A. B C.D.6.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M为重5000N的配重,杠杆AB的支点为O,已知O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P,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A.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B.建筑材料P重为600N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3m/s D.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400N7.两个物体所受重力分别为G1和G2,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悬挂在空中时,恰好静止。
忽略滑轮自重、绳重和摩擦,则G1与G2之比为()A.1:1 B.1:2 C.2:1 D.2:38.小明利用两个滑轮A、B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两个重力相等的重物G1、G2分别挂在绳子两端,若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均为定滑轮B.AB均为动滑轮C.放手后G1上升D.放手后G2上升9.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2N,物体G1重100N,物体G2重10N.此时G2恰能匀速下降。
11.2滑轮同步习题一、单选题1.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牛顿,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1牛顿B.1.5牛顿C.2牛顿D.0.5牛顿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和滑轮组组成的装置中,若拉绳的力为F,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 F A=F B=FB. F A =3F F B =2FC. F A=2F F B =3FD. F A = F B =5F4.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5.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已知物体A质量为2kg;物体B质量为5kg,体积为103 cm3。
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A.物体B将沉入水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7.图中所示的健身器材,其滑轮是()A.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定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 动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8.下列四图中物体的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不计滑轮重和杠杆质量,最省力的是()A.B.C.D.9.某人用150N的力将500N的重物提高了30cm,那么他可能使用了()A. 一个定滑轮B. 一个杠杆C.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 一个动滑轮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A.B.C.D.10.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B.F1=F2=F3 C.F1<F2<F3D.F1>F2>F3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第二节《滑轮》一、填空: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2.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3.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 _____滑轮时能省________力,但费________。
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的力,挂绳子的钩承担_________牛的力(5.如图,物体重10N,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
时的拉力分不是F1、F2、F3____。
6.三种方法所施加力的的大小分不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1.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不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那么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A. F1大于F2B. F1=F2C. F1小于F2D. F1和F2大小无法确定2.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B.费劲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D.以上讲法都正确3.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截了当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A.1/3的力B.1/2的力C.2/3的力D.3/4 的力三、作图:1.请分不作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二、滑轮(第二课时)一、填空:分类优缺点实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___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用的力确实是物体重或物体与动滑轮总重的___;绳子移动的距离确实是物体移动距离的___。
2.如下图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
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
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N。
拉力F为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
假设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那么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_____m/s。
3.如下图,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那么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cm。
11.2 滑轮1.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 1、F 2、F 3、F 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F 1=F 2B .F 3=F 4C .F 1=12F 3D .F 2=12F 42.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A .小李把小胖拉起B .小胖把小李拉起C .两个都拉不起D .两个都拉起3.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 的力F 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 上升速度为0.2 m/s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 .20 N 0.4 m/sB .20 N 0.1 m/sC .5 N 0.4 m/sD .5 N 0.1 m/s4.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5.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和物体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A.F=3.3 N,f=4.4 N B.F=2.2 N,f=4.4 NC.F=3.3 N,f=6.6 N D.F=2.2 N,f=6.6 N6.滑轮组承担动滑轮和货物的总重的绳子共6股,若一个动滑轮的重是10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是50 N,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则货物重应是() A.150 N B.270 N C.300 N D.900 N7.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8.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A上升B.A下降C.A、B均静止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______(填“动”或“定”)滑轮,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所用拉力F是________N.10.在如图所示各个图中,物体G重都为12 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计摩擦和机械重):F1=________N,F2=________N,F3=________N.11.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________.12.肥胖可能会引发许多慢性疾病,某人用如图所示的健身拉力器进行减肥锻炼,配重由若干金属块(每块质量为10 kg)组成,锻炼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配重的金属块数量.(杆重、绳重、摩擦均不计,g取10 N/kg)(1)拉力器上的滑轮均属于________(填“定”或“动”)滑轮.(2)若该人的质量为85 kg,他一次最多能拉起________块金属块.13.如图所示,站在小车上的男孩在绳子末端施加50 N的水平拉力F,物体M和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相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速度为0.2 m/s,小车速度为0.3 m/s,则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为________N,2 s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14.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 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________N 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取10 N/kg)15.工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把货物提起来,请你把图中绳子的绕线方法补充完整.16.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芳芳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除上述原因之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参考答案1.B2.B3.D4.D5.B6.B7.B8.B9.动20010.361211.省力方向12.(1)定(2)813.1500.614.22515.16.(1)动滑轮受到重力,绳与动滑轮间存在摩擦.(2)竖直匀速向上拉.。
11.2滑轮一、单选题1.用F=20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2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1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1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20N B.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0NC. 拉力做的功为10JD. 拉力F的功率为40W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吊起摩托车,滑轮组所起的作用是()A. 仅改变力的方向B. 仅能省力 C. 仅能省距离 D. 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3.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 B. 省力,但不改变力得方向C. 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4.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分别为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 )A. G1=G2B. G1=2G2C. G1=G2D. 无法判断5.两个人共同搬一个50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木箱上楼梯,如图所示.木箱长1.25米,高0.5米;楼梯和地面成45°,而且木箱与楼梯平行.如果两人手的用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那么在下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与上面的人对木箱施加的力的比值是()A.B.C.D.6.下列有关简单机械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B. 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C.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 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长越省力7.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 20N 0.4m/sB. 20N0.1m/s C. 5N0.4m/s D. 5N 0.1m/s二、多选题8.使用最简单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1m,拉力需要拉动绳的自由端移动()A. 1mB. 2mC. 3mD. 以上情况都可能三、填空题9.如图,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10.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F1和F2把重物匀速向上提起(不计摩擦),则F1 __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1.如图所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中的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重、摩擦不计),使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用拉力F甲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乙.1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明坐在地上,最多能拉着质量为400kg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A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2倍,则小明对物体A的拉力是________N.如图乙所示,当小明站立在地面上,利用滑轮组以尽可能大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恰好能将浸没在水中、密度为4×103kg/m3的物体B缓慢拉离水面,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子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13.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1.2滑轮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1. 下列工具中都属于轮轴的一组是A. 自行车的车把、方向盘B. 镊子、扳手C. 钳子D. 螺丝刀、剪刀2. 如图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A. 最大B. 最大C. 最大D. 一样大3. 如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A. B.C. D.4. 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的拉力不能提起重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一个动滑轮B. 一个定滑轮C. 杠杆D.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抡组5. 山区里常常可看见挑夫挑着重物上山时,在斜坡上走形路线,他们这是为了A. 使人做的功少一点B. 使人省力一些C. 不为什么,这是他们的习惯D. 以上说法都不对6. 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A. 省力杠杆B. 定滑轮C. 动滑轮D. 滑轮组7.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被提升的越高,越费力B. 动滑轮越大,越省力C. 使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越大,越费力D. 动滑轮的质量越小,越省力8. 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9. 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错误的是A.车能轻松上山,盘山公路可看作是一个斜面B.汽车方向盘是一个轮轴,其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C.用绳子把两根光滑的木棍绕起来,可以看作是滑轮组D.蜡烛跷跷板在两端蜡烛都点燃时能上下摆动,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10. 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A. B.C. D.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24分)11.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费。
12. 螺丝钉是被拧成圆柱形的类似的机械,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
仔细观察如图(乙、丙)所示的两个螺丝钉,你认为,使用更省力。
滑轮基础知识梳理1.定滑轮实质上是;它的特点是:。
2.动滑轮实质上;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3.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即F=G/n。
4.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直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为n。
若n为偶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
基础题训练1.如图15-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拉力F是N。
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如物体匀速上升,物体重G=N。
若滑轮的重为2N,则物体重G’=N。
2.如图15-2所示,若货物重200N,每个滑轮重10N,不考虑摩擦,匀速提起货物时,拉力F=N。
若动力F移动30cm,则物体上升cm。
3.如图15-3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如图物体的重分别为G1,和G2,那么和的关系是G1:G2=。
4.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该人的体重为800N,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10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以图15-4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的物体,而以图15-4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N的物体。
5.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5-5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例题解析1.如图15-6所示的装置中,若拉力F=2N,不计摩擦,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分别为( )A.4N、4N B.6N、6N C.6N、4N D.4N、6N2.使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80N,每个滑轮重20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可以匀速提起N或N的重物.图15-6图15-1图15-2图15-3图15-4图15-53.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物体升高1m,绳子自由端升高3m,则该滑轮组至少由个定滑轮和个动滑轮组成。
4.人用500N的拉力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3m,不计绳重及摩擦。
《滑轮》自测题基础训练 ( A 级 )1.如1图所示,在旗杆上升起的奥运五环旗帜,利用的A 装置是___滑轮(“定”、“动”),它有长处也有缺点,它的长处是___,缺点是____。
2.如图2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__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N,利用这种滑轮能__,但不能___。
(不计滑轮重)3.定滑轮的实质是__的杠杆,动滑轮实质是_____的杠杆,利用动滑轮时能省__力,但要费____。
4.如图3所示,物重10N,手拉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时示数为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 、FB 、F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5.如图4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重100N ,B 物体重60N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物体A 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是__N 。
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都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若是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 ,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7.如图6所示,若是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 =300N ,则图甲中的拉力F 甲=___N ,图乙中的拉力F 乙=___N ,若是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 ,物重G =300N ,则F ’甲=___N ,拉力F ’乙=___N 。
8.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B.斜面是一种费力的机械C.利用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利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9.如图7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别离是( ).A .10N 8NB .12N 4NC .16N 8ND .6N 4N10.如图8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中重力最大的是( ).A.G1 B.G2 C.G3 D.G411.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向上提重为90N 的物体,若是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实际拉力的大小是( ).A .等于45NB .大于45NC .等于30ND .大于30N ,小于45N 12.如图9所示,用水平拉力F 拉着绳索,使重100N 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40N ,则拉力的大小是( ).A .70NB .50NC .20ND .13.3N13.如图10所示,物体重G 1=1000N ,人的体重G 2=600N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当人站在地面上拉着绳索的一端使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 C B A G A B F 甲 G G F 乙 F甲 乙A.600N B.100N C.500N D.50N14.请在图11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B.F3=F4C.2F2=F1D.2F2=F42.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
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2<F1<2F2C.F1=2F2D.F1>2F23.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
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
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A.B.C.D.4.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重和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F=20N B.F=10N C.F=5N D.F=30N5.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
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A.3N B.6N C.11N D.22N6.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
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空细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
“同一根”细线右端受的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A.B.C.D.7.如图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和摩擦,已知每个滑轮重10N,物体重G=100N,为了使整个装置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则需要施加的力F=N。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_.升国旗的旗杆顶部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而起重机挂钩上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2、如图,物体重10 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_____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__F2________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____.3、如图所示,把重2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是________N;若重物提升的速度是0.1m/s,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m/s.4、用如图所示的(a)、(b)、(c)三种装置都可以把重物举高.使用________装置只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将陷在泥中质量为3 t的汽车拉出,若拉力F为900 N,绳端移动3 m,则汽车受到阻力为______,汽车向前移动______m.6、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升高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3 m,则该措轮组至少由______个定滑轮和______个动滑轮组成.7、使用滑轮组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A. 省力而且一定能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可能改变力的方向C. 省力而且能省距离D. 省力而且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8、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9、一名体重500 N的举重运动员,可举起1 200 N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装置提升物体,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在下列四个不同重力的物体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是( )A. 500 NB. 2 400 NC. 1 200 ND. 1 000 N10、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 F1<F2<F3<F4B. F1>F2>F3>F4C. F1=F2=F3>F4D. F1=F2=F3<F411、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A.1B. 2C. 3D. 412、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和F乙和自由端绳子移动的距离s甲和s乙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 ( )A.2︰3 2︰3 B.3︰2 3︰2C.2︰3 3︰2 D.3︰2 2︰313、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在钢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连接在滑轮组上.滑轮组由a、b、c三个滑轮构成,配重P由多个混凝土圆盘悬挂在一起组成,配重的总重为G.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动滑轮,B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B.a为动滑轮,B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C.a、c为动滑轮,B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D.a、c为动滑轮,B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14、画出图中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15、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 1.0 0.60 0.652 1.5 1.10 0.903 2.0 1.60 1.15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16、程跃要提起重800 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 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10 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滑轮组________ (a/b/c)来提起重物.(1)请在所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2)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程跃所需的拉力是多大?参考答案1、杠杆;定;动;2、定;10;=;=;大小;方向;3、12;4;0.2;4、(b);(a);(c);5、1800 N ;1.5;6、1;1;7、D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如图所示;15、(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使用定滑轮时[(b)图]F 1≠G ,这是由于 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使用动滑轮[(c)图]F 2≠2G ,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2)使用定滑轮时[(b)图],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或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使用动滑轮时[(c)图],要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的重).16、c ;(1)如图所示;(2)270 N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2节滑轮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该滑轮组的效率就越高,是因为()A.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B.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少C.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总功越多 D.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总功越少2. 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得出的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小提升重物的重力,减小拉力C.减小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增大有用功3. (多选)通过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发现,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1的原因是()A.提起重物时要做功 B.提起滑轮时要做功C.克服摩擦要做功 D.提升重物的高度太低,做功太少4. 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该滑轮组的效率就越高,是因为()A.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B.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少C.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总功越多 D.提起的物体越重,做的总功越少5. 用图中甲、乙、丙三组滑轮组分别提同一重物,最省力的是()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一样省力6.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由五股绳子承担物体重力G 的是()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甲图和乙图7. A 、B 两物体重力分别为60 N和140 N,如图所示,当物体A 、B 都静止时,它们所受的合力分别为()A.60N,140 N B.0,140 N C.60N,0 D.0,08. 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匀速拉绳子(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1 >F 2 =F 3 B.F 3 >F 2 >F 1C.F 1 >F 2 >F 3 D.F 3 =F 2 =F 19. 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A.小于200N B.等于200N C.大于200N D.大于300 N10. 如图所示,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滑轮》自测题
基础训练 ( A 级 )
1.如1图所示,在旗杆上升起的奥运五环旗帜,使用的A 装置是___滑轮(“定”、“动”),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优点是___,缺点是____。
2.如图2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__滑轮,弹簧测力计
示数为__N,使用这种滑轮能__,但不能___。
(不计滑轮重)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的杠杆,动滑轮实质是_____的杠
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力,但要费____。
4.如图3所示,物重10N,手拉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时示数为__
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 、FB 、F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5.如图4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重100N ,B 物体重60N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物体A 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是__N 。
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5所示的甲、乙
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
如果汽车的动力
比阻力小800N ,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乙图
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7.如图6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 =300N ,则图甲中的拉力F 甲=___N ,图乙中的拉力F 乙=___N ,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 ,物重G =300N ,则F ’甲=___N ,拉力F ’乙=___N 。
8.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B.斜面是一种费力的机械
C.使用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9.如图7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10N 8N
B .12N 4N
C .16N 8N
D .6N 4N
10.如图8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中重力最大的是( ).
A.G1 B.G2 C.G3 D.G4
11.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向上提
重为90N 的物体,如果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实际拉力的大小是
( ).
A .等于45N
B .大于45N
C .等于30N
D .大于30N ,
小于45N 12.如图9所示,用水平拉力F 拉着绳子,使重100N 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40N ,则拉力的大小是( ).
A .70N
B .50N
C .20N
D .13.3N
13.如图10所示,物体重G 1=1000N ,人的体重G 2=600N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当人站在地面上拉着绳子的一端使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
.
C B A
G F 甲 G G F 乙
甲
乙
A .600N
B .100N
C .500N
D .50N
14.请在图11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
绳方法。
15. 如图12所示的是一幅科学漫画。
画中所用机械的特点是
_____;若胖子、瘦子、袋子的重分别是G 1、G 2、G 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能力提升 ( B 级 )
16.如图13是汽车陷进泥潭后,司机实行自救的示意图。
自救使用到
的滑轮是___ (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其作用是______
_。
如果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5吨,地面的摩擦阻力为重力的0.02倍,则拉力F 大约为____N 。
如果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05m/s ,则拉力移动的速度为____。
17.如图14所示,滑轮重及摩擦均可忽略不计,若F1∶F2=
2∶3,则两重物的质量m1与m2之比是___。
18.如图15所示,G为200N,滑轮重40N,则A处细绳上所
受力为___,B处向上拉力F应为___。
19.如图16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 .B 两物体后恰能静
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
A .G A ∶G
B =1∶1 B .G A ∶G B =1∶2
C .G A ∶G B =2∶1
D .不好判断
20.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2m 时,发现物体升高了0.5m ,
物体质量是20kg ,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动绳子的力应为( ).
A .40N
B .49N
C .98N
D .5N
21.某人体重为600N ,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匀速拉上去,如图17所示,已知吊篮
和动滑轮共重240N ,则他所用的拉力应为( ).
A .280N
B .420N
C .600N
D .240N
22.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
用如图18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部肌肉
功能。
使用时,若绳A 处固定不动,手在B 处用力F B 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若绳B 处固定不动,腿在A 处用力F A 拉绳,使重物G 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A >F
B B .F A <F B
C .F A =F B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3.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
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加恒定的拉力。
为此,工程
师设计了如图19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图20所示。
实
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积为1.5×10-2m 3,共悬挂20
个水泥块。
F
G
A
B
已知水泥块的密度为2.6×103kg/m 3
,g 取10N/kg 。
⑴请指出图中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是哪个?⑵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⑶滑轮组
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 拓展延伸 ( C 级 )
24.小明同学利用定滑轮设计了一种拉动窗帘的简易装置(如图)。
设计时他采用一根闭
合的拉线绕在滑轮上,在右侧拉动这根拉线,就可以实现窗帘的打开与闭合.请你在图上画出这根拉线在滑轮上的绕法以及窗帘细线与拉线的连接。
小锋同学看到小明同学的设计后想,我家的落地窗很大,能不能将小明同学的设计改进
一下,使得人在窗子的两侧都能通过拉动拉线, 来实现窗帘的打开与闭合。
经过和小明的讨论研究,他们在原图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定滑轮,实现了人在窗子的两侧都能通过拉动拉线,来打开或闭合窗帘, 请在右图画出他们的设计
图。
25.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
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已知动滑轮的重为0.2牛。
⑴比较(a )、(b )两图可知: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⑵比较(b )、(c )、(d )三图可知:_______
______________。
26.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
你一定也做过这 样的实验,回想你
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F 1=2.0牛 F 2=1.1牛
F 3=1.3牛 F 4=1.6牛 (a) (d)
(c)
(b)
《滑轮》参考答案
1.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2.动10 省力改变力的方向3.等臂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一半力距离4.10 FA=FB=FC5.40 6.800N 400N 乙 7.150 100 165 110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图略 15.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G1>G3>G2 16.动滑轮省力500 0.1m/s 17.4∶9 18.200N 440N
19.C 6.B(提示:当在竖竖直方向拉物体,此力臂最长,拉力F最小。
答案选择B。
)20.B 21.A 22.B 23.⑴A、B为定滑轮,C为动滑轮⑵3.9×102N ⑶2.34×104N
24.
25.⑴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约省一半力⑵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沿不同方向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26.⑴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使用定滑轮时(乙图)F1≠G,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丙图) F2≠G/2,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⑵使用定滑轮时(乙图),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或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丙图),要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