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胆囊癌
- 格式:ppt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中药治肝血管瘤、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良方第一:肝血管瘤(肝瘤)一丶辨证施治1、肝气郁滞型:经常嗳气,胸胁苦满,或肋部作胀,有时肝区作痛,脉常带弦,苔薄。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5克,当归5克,白芍5克,白朮10克,云茯苓10克,炙甘草3克,炒黑薄荷5克,八月札10克。
2、瘀血结滞型:肝区疼痛,固定不移,口干,脉弦细,舌质黯,有瘀斑。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化瘀方(作者自拟经验方)。
青皮10克,乌药5克,桃仁10克,川芎5克,地龙10克,地鳖虫10克,八月札10克,花蕊石10克。
3、肝区结块型:上腹扪及肿块,而别无所苦,苔薄,脉滑。
治法:软坚散结。
方药:散结方(作者自拟经验方)。
海浮石3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青皮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
二丶简易疗法1、取螃蟹爪,炙灰,每日1次,每次3克,吞服。
或以少量黄酒送服。
2、取橘皮、橘核、橘络,煮水服用。
每日饮一个橘子的上述成分。
第二:原发性肝癌(肝积)1、脾虚型:乏力,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或需滑。
同时可有上腹饱胀,但程度不等,胃纳减退等。
治法:健脾,佐以消导、理气。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茯苓15克,神曲12克,炒谷麦芽各10克,半夏10克,陈皮5克,八月札30克,木香5克,砂仁3克。
2、气滞型:上腹胀满,腹部窜痛为主证,亦可见胸闷、暖气等,苔薄,脉可弦或滑。
治法:理气,佐以消导。
方药:枳实消痞丸(《脾胃论》)加减。
枳实10克,川朴10克,神曲10克,生山楂10克,焦山枙5克,云茯苓15克。
3、湿热型:可见尿黄而赤,或有黄疸,苔黄腻,舌质红,脉滑而数。
兼可见口苦、纳呆、腹胀。
治法:清化湿热。
方药: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
茵陈30克,生山栀10克,云茯苓15克,神曲15克,生山楂15克,田基黄15克,平地木30克,半夏15克。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居第五位,其发生率约占全部癌肿的0.75-1.2%,近年来有增加趋势。
罹患胆囊癌给患者机体带来的影响很大,甚至还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患者的生存期一直是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
中医是治疗胆囊癌常用的方法,那胆囊癌患者中药调理能活多长时间呢?关于胆囊癌患者中药调理能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中医治病的精髓是辨证施治,每个患者的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体质、并发症不同,在治疗时所用的药方也会不同,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同,生存期也会有所差异。
不过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癌方面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患者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也能使用,而且在治疗时讲究标本兼治,能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除了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外,还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
如手术短期疗效快,可以直接切除肿块,但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而且手术还会损伤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增加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在术后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修复患者受损的机体,提高免疫力,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还能抑杀残癌,稳定病情,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虽然能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但其产生的副作用也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生存时间。
若在放化疗的同时,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强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胆囊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胆肿瘤看中医治疗的效果好吗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
在诊断时,大多数已进入中晚期。
根治性手术的发生率低。
姑息手术不能完全解决肿瘤实体。
胆管癌的化疗可能是胃肠道肿瘤中最有效的方法,这种病对普通化疗不太敏感。
那么,胆肿瘤看中医治疗的效果好吗?
中医对胆囊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一些术后放疗,化疗以及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
这时,中药可作为患者的辅助疗法,以增强身体,祛邪。
对于不能忍受手术,不能忍受放疗和化疗的患者以及身体虚弱的患者,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其症状。
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表示胆囊癌的中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一些中医治疗方法而定。
中医治疗症状和根本原因。
从综合症候群的分化开始,它可以增强身体,增强气虚,调节气血,祛瘀,化痰消瘀,研究排毒,调节气血,恢复健康。
中药治疗无副作用,可减轻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的一些并发症。
在用中药治疗胆囊癌中,许多中成药在中药现代化中起着更大的作用。
中医认为胆肿瘤可由外感湿热、内伤优怒、嗜肥酗等因素引起。
1、内伤忧愁:忧怒太过,内伤肝胆,肝胆疏泄失职,肝血瘀滞不散,胆气郁而不行,日久结成癌。
2、嗜肥酗酒:偏食肥腻之食,经常过量饮酒,酒能伤阴化热,热邪蕴遏成毒,热毒内攻于胆,胆毒结聚不散,从而生成癌。
3、感受湿邪:外感湿热,内客于胆,胆气郁结不畅,胆液不得下泄,以,以致湿热不能排除,从而蕴结成毒,日久生成癌。
胆囊癌这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疾病之一,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生命的危险,特别是那些晚期、无彻底治愈可能的胆囊癌患者,再强行进行手术或者是放化疗,不但不利于患者的身体的康复,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容忽视的损伤。
因此,很多胆囊癌晚期的患者都会选择姑息治疗。
尽管病情到了晚期,但是经过恰当的治疗,还是有机会控制住病情、减缓癌细胞生长、增殖的速度,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延长生命的效果。
姑息治疗又称为舒缓治疗。
姑息治疗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是生命的终点”这样的理念,在胆囊癌晚期的姑息治疗中,反对放弃治疗,反对过度治疗,反对安乐死,反对一切不尊重生命的做法。
其目的是为了是改善胆囊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胆囊癌患者以平静的心境和较强的毅力面对困难,积极生活直至死亡;主要任务是缓解胆囊癌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及并发症,减轻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所谓姑息治疗,就是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比如说癌痛的程度和性质,是否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其他症状,制作姑息治疗的方案。
由于每一位的患者的病种分型、分期、症状以及体质上都有差异,那么制定出来的姑息治疗方案也会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只要是效果好,就证明是有必要的。
虽然胆囊癌晚期的姑息治疗没有一个适宜所有患者的方案,但是中医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可以分为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多个领域。
患者具体适合哪一种,还是要找到有经验的专业的老中医,根据自身的病情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否则的话,就像盲人摸象一般的尝试,不但会损耗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还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那么有哪些中医专家值得推荐呢?郑州有一位老中医,名叫袁希福,他提出的“三联平衡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数以万计的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改善了生存质量,因此先后被河南省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政法频道、东方今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每年都有大量的癌症患者慕名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带着尝试的心态前来,按疗程用药后,会主动介绍病友前来治疗,由此可见,袁希福的医术是受到患者的认可与家属的信赖的。
胆囊癌是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当病情恶化到晚期时,癌细胞扩散转移,并发症层出不穷,导致晚期预后极差。
因此,在多数人的意识中,胆囊癌晚期即等于死亡。
对此,大河健康网记者就“胆囊癌晚期是否还有救?”,特意采访了知名中医肿瘤专家、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袁希福院长指出,当胆囊癌发展到晚期时,虽然不可避免的会给病人身心带去痛苦,增加治疗难度,但并不等于死亡。
病人根据自身实际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疗法,不仅能够减轻痛苦,甚至能够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此时,部分病人考虑选择全身性的化疗,以快速消灭癌细胞,实现临床康复。
“此时,想必很多胆囊癌晚期病人及家属都会感到无助,不知如何才能缓解痛苦,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值得庆幸的是,相比于西方三板斧手术、放疗、化疗而言,我国还有中医治疗。
中医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癌方法,不仅可以单纯的辅助手术与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更可以单纯作用于晚期病人。
”袁希福院长告诉记者。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通过天然中草药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在控制病情恶化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想必很多人会问,西医都束手无策的胆囊癌晚期,通过中医真的能够控制吗?为了证明中医治癌效果显著,袁希福院长特意介绍了一位曾经治疗过的真实病例,可以具体了解一下:张丽萍(化名),胆囊癌合并多处转移,女,74岁,青海人。
2011年3月检查确诊为胆囊癌合并多发转移,4月分找到袁希福就诊,袁希福以“三联平衡疗法”中药治疗,到诊时症状明显,家属对其预后不抱信心,4月27日,打嗝减轻,5月30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在当地被告知生存期三月,现一切良好,7月6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9月27日回访,复查肿块稳定,范围缩小,被当地医生告知不是癌症,家属对效果满意。
张丽萍(化名)带瘤生存的奇迹仍在继续,真实的康复案例告诉我们,胆囊癌末期病情恶化,虽然不可避免的会给病人身心带去痛苦,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癌灶,但也并不等于死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胆囊癌,手术是治疗胆囊癌常用的方法,短期疗效快,但治疗并不彻底,术后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有些患者会在术后寻求中医药的治疗。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治疗疾病的药方也有很多,那胆囊癌手术后中药治疗药方都有哪些呢?中医治疗胆囊癌不同于西医的只关注瘤体是否缩小、癌细胞是否被消灭等问题,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注重对患者进行整体的治疗和调理,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患者的体力也逐渐恢复,不适症状得到缓解,生存质量也有所提高。
胆囊癌患者通过手术虽然能直接切除肿块,但也会导致患者正气受损,免疫力下降,而且手术并不彻底,患者体内仍有余邪存在,因此术后应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一方面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机体,促进机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一方面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确实积累了很多能够治癌的药方,但中医并非汤药在起作用,也不是自行按方取药就能服用,袁希福老中医说:“中医治癌的精髓是辩证论治。
胆囊癌是元气亏虚、邪毒入侵,气血、阴阳失衡,机体内气滞、痰凝、血瘀、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了肿块。
”在治疗时,中医会根据每位肿瘤病人不同肿瘤分期的并发症、表现等情况,结合患者的体质,进行不同的对症治疗。
抓住病人不同的虚、热、寒、实证型,制定出个体化对症药方,一人一方,才能使这种胆囊癌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应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切勿盲目使用药方、偏方。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胆囊癌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
他强调: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从而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常见的胆道病症相似,所以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严重影响后期治疗效果。
对于胆囊癌晚期的治疗,很多患者都是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会抱着最后的希望试试中医,其实相比之下中医治疗更加温和,适用人群也更加广泛,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胆囊癌,或是年龄大身体虚弱的胆囊癌患者均可以采用中医治疗,那么到底中医治疗晚期胆囊癌能活多久呢?中医治疗晚期胆囊癌能活多久?郑州有一位老中医袁希福,他是百年中医世家出身,从事中医治疗肿瘤三十多年,他接诊过的癌症患者数以万计,很多癌症患者第一次找他就诊都会问“治疗后,还能活多久?”其实这的确是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属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事实上癌症这种病没人能保证治疗后一定能活五年、十年、二十年,但是临床上确实有很多癌症患者在合理的治疗下获得了长期的生存期,虽然说癌症人仍然是没人能攻克的难题,但是却仍然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延长生命。
老中医袁希福还提出:“肿块的大小与患者的生存期不成正相关(肿块大未必生存期就一定短;肿块缩小了,也未必生存期一定长),而元气的盛衰与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所以切除肿瘤,缩小瘤体都不是治疗癌症最终的目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癌症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放化疗虽然是治疗胆囊癌的常见的手段,但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和选择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可一味追求“无瘤生存”而舍本逐末。
而中医在“杀抑”瘤细胞的同时,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
因此,袁希福院长认为“长期带瘤生存”要比短时间“无瘤生存”(事实上不可能达到绝对无瘤),更具临床现实意义。
老中医袁希福在治疗癌症方面一直把扶元气放在第一位,只有元气调理好了,病人才会身体好,免疫力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规律,胆囊癌已经成为人们的头号"健康杀手"。
由于胆囊癌的初期症状不明显,更加加大了胆囊癌的治疗难度。
胆囊癌晚期病情较重,患者体质较弱,此时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更加适合患者,而且在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那呢?关于胆囊癌晚期中医治疗还能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跟患者的身体机能、精神状况、病理分型、曾经的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中医治疗方案等有关,不同的患者治疗方案不同,产生的治疗效果不同,生存时间也会不一样,不过经中医治疗后的患者生存期能够得到明显的延长。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不仅能用作保守治疗,也能联合西医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癌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抗癌功效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实。
中医治疗不仅有助于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助于调理患者的机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患者的自身抗癌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合适的方案,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用药,另外胆囊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患者一定要严重遵循医嘱用药,切勿在病情好转后盲目停药,以免加重病情,甚至缩短寿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
而该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中医对于治疗胆囊癌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临床治疗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近几年,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在和西医结合的过程中,中医对胆囊癌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癌的地位也逐渐被肯定。
胆囊癌是一种慢性疾病,康复时间较长。
患者在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机制的免疫力、清除体内可能残存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帮助机体尽快恢复健康。
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癌的特点和作用说明,其非常合适患者的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炎的优点有:
1、整体观念强,能增强机体全身的内在抗癌机制;
2、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小;
3、能弥补其他治疗的不足,减小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
4、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癌可以达到的目的:
1、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通过调整阴阳和五脏六腑平衡,改善机体的技能状况;
3、减轻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加速术后的恢复;
4、增强放疗、化疗的效果;
5、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控制或延缓复发,延长患者生命。
龚书珍,女,44岁,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常住西安市东八路新民村1999年11月10日,因咳嗽,咳白色痰,胸闷,气喘,发烧,体温39度,持续一周不下,在当地医院治疗.CT报告:右肺癌,伴右侧中量胸水,经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求诊于刘献周大夫中医治疗,服用中药一月后,做X线检查:1.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叶间胸膜增厚,2.左上肺少许硬结,钙化灶,3.双下肺感染。
继续服用中药三个半月在当地医院复查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自此肿瘤消失。
2012年5月第19卷第5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91・ ・专家经验・朱培庭治疗胆囊癌经验林天碧,王永奇,指导:朱培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32关键词:名医经验;朱培庭;胆囊癌;中医疗法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5.043中图分类号:R2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5-0091-02胆囊癌是胆道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为50~60岁,临床上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仅以手术治疗为主,不仅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而且预后极差[1]。
朱培庭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主任,从事中医药防治胆道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40余年,中医理论深厚,治学严谨,师古而不泥古,在汲取中医学精华的同时,不断学习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勇于探索创新,融中、西医学为一体,形成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辅的诊疗特色。
朱老对本病重视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治病必求其本”,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受益匪浅。
现将朱老治疗胆囊癌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胆病从肝论治中医学认为胆位于右胁下,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与胆,构成表里关系。
《难经・三十五难》云:“胆者,肝之腑。
”即《灵枢・本输》所云“肝合胆”是也;又《东医宝鉴》曰:“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腑。
”说明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胆汁生成后,进入胆腑,由胆腑浓缩并贮藏,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癌的发生是胆囊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加上黏膜的慢性炎症、感染细菌的产物中致癌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流行病学显示,70%的患者与胆结石存在有关,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是无结石者的13.7倍[2]。
胆囊癌一旦到了晚期,癌细胞分布范围较广,生长增殖速度也较快,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而患者普遍存在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每天摄入的饮食减少,使得机体内所需的营养无法及时补充,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越来越瘦、乏力,还会出现贪睡的情况;肿瘤到了晚期容易出现扩散转移,如果出现脑部的转移,也会导致患者贪睡、头痛、昏迷等。
胆囊癌晚期出现转移手术的意义不大,而放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往往也很难令患者承受,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把目光转向了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上来。
中医治疗胆囊癌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以扶正补虚、固本培元、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为原则,把补充患者元气放在首位,调节患者机体,恢复气血的平衡,并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状况,增强患者体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袁希福老中医经常说:“应用中药治疗,应该越早越好。
”
ly。
由于现今社会的发展,很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使得癌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并且患病人群也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胆囊癌就是其中一种。
手术是治疗胆囊癌常用的方法,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主体,控制病情发展,但手术治疗并不彻底,术后易复发转移,且会损伤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很多患者想到了中医药的调理,不过在用药方面却并不了解,那胆囊癌术后中药调理需要吃多久呢?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史和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联合手术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弥补手术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在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等中药,调节患者机体,扶正元气,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术后服用中药调理,不过并不明确术后需要吃多久的中药,而有的患者在术后服用几个月的中药后,看到肿瘤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加上许多因素阻碍,如抵触药味、经济困难等等,考虑停药。
其实,这是忽略了肿瘤潜在的威胁,此时的“好”并非真正的“好”,患者还要面临肿瘤复发、转移的侵袭。
一时的好坏,并不代表痊愈,即便短期有不错疗效,可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段,想要真正康复,还需短期治疗与远期巩固兼顾,时刻做好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工作。
综合治疗后的前五年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危期,同时也是中药巩固治疗的关键时期,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切勿盲目停药,以免病情反复,威胁生命安全。
中医治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
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
刘鲁明教授清胰化积⽅加味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经验
刘鲁明教授清胰化积⽅加味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经验
费园 1 祁琪 2 刘鲁明 2
【摘要】摘要介绍刘鲁明教授运⽤清胰化积⽅加味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经验。
刘教授认为,中晚期胆囊癌的主要病机为湿热毒邪郁积肝胆,兼有脾虚证,清胰化积⽅加味功擅清热解毒,扶正化积,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胆囊癌患者的⽣存质量,稳定瘤灶,延缓疾病进展,临床疗效明显。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8(037)001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清胰化积⽅加味;胆囊癌;名医经验
临床研究
刘鲁明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与研究⼯作30余年,在多种中晚期肿瘤如胰腺癌﹑胆囊癌﹑肝癌的治疗上经验丰富,在改善患者⽣活质量﹑延长患者⽣存期⽅⾯疗效颇佳,现将其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胆囊癌据其症当属中医“积聚”﹑“胁痛”﹑“黄疸”﹑“腹痛”等范畴。
《难经·三⼗五难》云:“胆者,肝之腑”,胆附于肝,与肝同居右胁下,肝胆互为表⾥,同司疏泄,胆汁⽣成后,在肝⽓的疏泄作⽤下注⼊肠中,以助脾胃消化。
现代⼈⽣活节奏快,精神压⼒⼤,饮⾷不规律,平素恣⾷肥腻﹑醇酒厚味,肥则滞阳⽣热,酒能伤阴化热,热邪蕴遏成毒,热毒内攻于胆,导致胆毒结聚不散;或忧思郁怒,导致肝⽓郁滞,横犯脾胃,纳运失职,⽔湿内⽣,郁⽽化热;。
二十四种癌症中医治法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虽然现代医学在癌症的治疗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下面将介绍二十四种常见癌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1. 肺癌:对于初期肺癌,中医主张清热化痰,可以选用决明子、紫苏籽等药物治疗,配合针灸、中药熏蒸等方法。
2. 肝癌:中医认为肝癌多由湿热毒素所致,可以用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黄芩、丹参等中药。
3. 胃癌:中医治疗胃癌时,可选用金银花、陈皮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的功效。
4. 结直肠癌:中医治疗结直肠癌时,主要从调理脾胃、理气活血的角度入手,可选用黄连、柴胡等中药。
5. 乳腺癌:中医通常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乳腺癌,可以选用当归、赤芍等中药。
6. 宫颈癌:对于宫颈癌患者,中医会选择山楂、生姜等药物,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
7. 卵巢癌:中医治疗卵巢癌时,常常采取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选用白术、益母草等中药。
8. 胰腺癌:中医治疗胰腺癌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黄连、连翘等中药进行治疗。
9. 肾癌:中医治疗肾癌时,一般选择化湿利水、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选用茯苓、当归等中药。
10. 前列腺癌:中医治疗前列腺癌主要从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角度入手,可选用党参、红花等中药。
11. 骨癌:对于骨癌患者,中医治疗主要从化瘀散结、壮筋骨的角度入手,可以选用川芎、血余炭等中药。
12. 脑癌:中医认为脑癌大多为痰火、瘀血所致,治疗时可以选用紫金牛、三七等中药。
13. 甲状腺癌:中医治疗甲状腺癌时,重点从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的角度入手,可选用白术、当归等中药。
14. 食管癌:中医治疗食管癌时,主要从活血行瘀、理气化痰的角度入手,可选用桑枝、陈皮等中药。
15. 胰腺癌:中医治疗胰腺癌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黄连、连翘等中药进行治疗。
16. 肾上腺癌:中医治疗肾上腺癌时,一般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金银花、黄连等中药。
胆囊癌的中医调理方案胆囊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广义的“胆囊癌”,泛指所有的胆囊恶性肿瘤。
但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说,“癌”专门指发生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胆囊癌”指的是发生在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不包括发生在胆囊间叶细胞的肉瘤、发生在胆囊黑色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等。
相对于其他的恶性肿瘤来说,胆囊癌相对并不多见,在我国仅占所有癌的1%左右。
与其他的癌症多见于男性不同,胆囊癌一般多见于70岁以上的高龄女性。
长期胆囊炎或胆结石,以及一些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胆囊癌。
现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胆囊癌当中的治疗功效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事实上,无论早期还说中晚期,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早期胆囊癌来说,在手术切除等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调理,能够把手术给患者体内气血带来的损伤减至最低程度,能够尽可能地消灭看不见的残余癌细胞,从而减少癌症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而对于晚期胆囊癌来说,在放疗、化疗等姑息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调理,也能够有效地减轻身体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掉头发、乏力等,并有效地提升患者体内的抵抗力。
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存期间得到明显延长。
现在,国内不少医疗单位已经有了胆囊癌患者通过中医调理而得到长期生存的案例。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胆囊癌的中医调理方案。
希望胆囊癌患者看了此文之后,能够获得一些收获。
一关于胆囊癌的一些简介(一)胆囊癌是怎么产生的?胆囊癌,乃生长于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它隶属于普外科、肝胆胰外科或肿瘤科的范畴,通常是同胆囊的良性疾患如慢性胆囊炎或胆道结石等共存的。
特别是长期胆结石所带来的刺激因素,更是容易引起胆囊癌的发生。
(二)胆囊癌的主要症状包括哪些?应当怎样确诊?胆囊癌早期的特异性症状一般不明显,而是同胆囊炎、胆结石等良性胆囊疾病相似的。
比如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嗳气等。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导读:胆囊肿瘤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约占胆道肿瘤的三分之一,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水、黄疸、右上腹肿块。
胆囊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患者要及早治疗。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胆囊肿瘤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约占胆道肿瘤的三分之一,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水、黄疸、右上腹肿块。
胆囊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患者要及早治疗。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中医治法中医治疗法是胆囊肿瘤的传统治疗法,已经过多年临床验证。
中医治疗胆囊肿瘤原则为利湿退黄、疏肝利胆以及清热解毒,方药成分有滑石12克、茵陈18克、山栀子10克、大黄6克、墨旱莲15克、葛根12克、黄芪18克、云苓15克、茜草10克、柴胡10 克、法夏12克、半枝莲18克、丹皮10克、白芍12克、黄芩9克、郁金10克、神曲12克。
*二、西医治法胆囊肿瘤怎么治疗,可用西医治疗法。
西医治疗胆囊肿瘤主要用手术治疗法,手术切除肿瘤适用于早期胆囊肿瘤患者。
术前,患者需做检查,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及大小后再确定切除范围,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如果经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胆囊癌,胆囊局限于黏膜,则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如果患者被诊断为胆囊息肉,也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切除肿瘤后,患者一般可生存五年,治愈率达到70%-80%。
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已到中晚期,则应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切除右肝、切除十二指肠、重建门静脉,也可行右半叶切除术,清扫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具体采用什么手术,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如果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治疗更为复杂,除了做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还要做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做完手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会变长,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
胆囊肿瘤怎么治疗?治疗胆囊肿瘤的方法还有很多,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答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享受美满幸福的生活。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
一、胆囊癌的早期治疗二、胆囊癌术后怎么护理三、胆囊癌晚期能活多久
胆囊癌的早期治疗1、胆囊癌的早期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癌肿体积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的早期胆囊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彻底切除癌灶,经手术切除后有超过六成的胆囊癌患者可获得5年生存率,对于部分术后辅助放、化疗或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有效预防了胆囊癌的复发和转移,可获得更长的生存率。
早期胆囊癌患者的预后不仅与治疗方式有关,同时与患者机体的整体状况及身体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全身一般状况好,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因此,胆囊癌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鸡蛋、清蒸鱼,忌食煎、炸、高脂肪食品,不宜食用红枣、桂圆、白木耳等易致腹胀的补品,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服用一些具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2、胆囊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右上腹部疼痛
临床上的胆囊癌患者中,约有八成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
痛感多为钝痛,在餐后会加重;偶尔也会出现绞痛,呈逐渐加重。
右上腹肿块
当肿瘤位于胆囊颈部,或合并的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时,可引起胆囊肿大和急性胆囊炎。
如若右上腹出现表面高低不平、质地硬、不能活动的肿块时,就要及时做胆囊癌筛查。
胆囊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它起源于胆囊壁,通常不会在早期被发现。
如果胆囊癌晚期患者被诊断出,治疗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
然而,中医治疗胆囊癌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虽然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会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胆囊癌的方法包括中药配方、针灸和推拿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治疗,因为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师通常会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和癌症的类型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虽然中医治疗胆囊癌的效果因人而异,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减轻疼痛、改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而其他患者则可能会感到一些安慰或稳定。
中医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袁希福老中医表示:“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确有抗癌功效,但关键不在药物,在于如何用,看病一定要辩证清楚,得有针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癌症,每位癌症患者的体质、分期、并发症、表现等任一有所不同,表现出的性质就不一样。
抗癌中草药一定是相互配合,对应病人的症状才有效。
而且药性的冲突作用、君臣佐使如何配伍、药量都需仔细斟酌,不辨证、不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不能精准治疗,疗效又如何保证?”出身于中医世家,《袁世医方》第八代传人的袁希福老中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三联平衡”理论,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海内外肿瘤患者,且自2000年至2017年十余年间,先后举办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为其他正在努力奋战的患者增强抗癌信念,提高治癌信心。
袁希福老中医治疗胆囊癌患者真实案例分享:郑某某男胆囊癌 2012年11月29日初诊许昌禹州人2012年3月初,患者被确诊胆囊癌,并于3月30日在郑州人民医院切除了胆囊。
可术后仅三个月病情复发,查出“肝转移”,继续行两次射频消融,可疗效却不理想,再次复查,又发现肝部转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