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8
伽利略生平及主要贡献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
1564年2月1 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 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伽利略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家迁居佛罗伦萨进修道院学习。
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
1591年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1609年回佛罗伦萨,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
1633年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
1642年1月8日逝世。
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
1 980年10月又提出重审这一案件,并组成一个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委员会来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学同宗教的关系,研究伽利略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科学思想的贡献。
主要贡献可分下列三个方面: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
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
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
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
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
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生平:伽利略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家迁居佛罗伦萨进修道院学习。
1589年被聘为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
1591年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
1609年回佛罗伦萨,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
1633年2月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
1642年1月8日逝世。
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
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审这一案件,并在罗组成一个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委员会来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学同宗教的关系,研究伽利略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科学思想的贡献。
主要贡献:可分下列三个方面:①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
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
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
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
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1564年2月15日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比萨城,父亲芬琴齐奥·伽利莱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著有《音乐对话》一书。
1574年全家迁往意大利东部的大城市佛罗伦萨。
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兴趣极浓;也像他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
17岁时遵从父命进比萨大学学医,可是对医学他感到枯燥无味,而在课外听家族世交、著名学者O·里奇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静力学,感到浓厚兴趣。
后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是人类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之一,1642年1月8日病逝,终年78岁。
他的学术生涯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早年活动时期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随后用线悬铜球作模拟实验,确证了微小摆动的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博计用来测量短时间间隔。
1585年因家贫退学,担任家庭教师,但仍奋力自学。
1586年,他发明了浮力天平,并写出论文《小天平》。
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到罗马大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C.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
克拉维乌斯回赠他罗马大学教授P.瓦拉的逻辑学讲义与自然哲学讲义,这对于他以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1588年他在佛罗伦萨研究院做了关于但丁《神曲》中炼狱图形构想的学术演讲,其文学与数学才华大受人们赞扬。
次年发表了关于几种固体重心计算法的论文,其中包括若干静力学新定理。
由于这些成就,当年比萨大学便聘请他任教,讲授几何学与天文学。
第二年他发现了摆线。
当时比萨大学教材均为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所撰,书中充斥着神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条。
伽利略经常发表辛辣的反对意见,由此受到校内该学派的歧视和排挤。
1591年其父病逝,家庭负担加重,他便决定离开比萨。
2.帕多瓦时期,1592年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
帕多瓦属于威尼斯公国,远离罗马,不受教廷直接控制,学术思想比较自由。
【名人故事】伽利略的故事伽利略·伽利勒(Galileo Galilei)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坚持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比萨城。
他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家庭的长子。
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教师,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教徒。
伽利略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展现出了对数学和物理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对天体运动和机械原理的研究。
年轻的伽利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并决心通过科学方法来剖析宇宙的奥秘。
伽利略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和争议。
他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背离了当时天主教教会的官方观点,这使得他成为了教会的重点关注对象。
伽利略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地心说理论。
在当时,天主教教会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和其他星球都围绕着它运转。
但伽利略通过自己的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提出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理论。
他的理论验证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并极大地推进了天文学的发展。
伽利略的理论却引起了教会的不满。
他被教会起诉,并被迫在公开场合撤回自己的日心说观点。
经过一番苦苦的努力,他最终说服教会接受了其观点,但他仍然被判处终身软禁。
在软禁期间,伽利略依然对科学研究毫不畏惧。
他继续进行实验和研究,并在1642年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地理学和力学的问题,并大胆支持了日心说观点。
伽利略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天文学上,他还在物理学领域有许多重要发现。
他发现了摆线的定律和落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发现都对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伽利略是一位勇敢的科学家,他不畏权威,坚持追求真理。
他通过严谨的实验和观察,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并为后人树立了信念。
他的故事启发了无数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和科学的发展。
伽利略简介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
他为推翻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动手动脑、孜孜不倦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一个乐师和数学家之家,从小爱好机械、数学和音乐、诗画,喜欢做水磨、风车、船舶模型。
17岁时虽遵父命入比萨大学学医,但却不顾教授们反对,独自钻研图书馆中的古籍和进行实验。
1582年冬,托斯卡纳公爵的年轻数学教师里奇允许伽利略旁听,使他进人一个新世界。
里奇擅长的应用力学与应用数学及生动的讲课,引导他学习水力学、建筑学和工程技术及实验,伽利略在此期间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古代数学与哲学书籍,阿基米德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使他深受感染,他深情地说:“阿基米德是我的老师。
”2、善于观察,勤于实验伽利略对周围世界的多种多样运动特别感兴趣,但他发现“运动的问题这么古老,有意义的研究竟如此可怜。
”他的学生维维安尼在《伽利略传》中记叙了1583年19岁的枷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的情景:“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注视悬挂在教堂最顶端的大吊灯的运动——它的摆动时间在沿大弧、中弧和小弧摆动时是否相同……当大吊灯有规律地摆动时,……他利用自己脉搏的跳动,和自己擅长并熟练运用的音乐节拍……测算,他清楚地得出结论:时间完全一样。
他对此仍不满足,回家以后……用两根同样长的线绳各系上一个铅球作自由摆动……他把两个摆拉到偏离竖直线不同的角度,例如30°和10°,然后同时放手。
在同伴的协助下,他看到无论沿长弧和短弧摆动,两个摆在同一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准确相等。
他又另外做了两个相似的摆,只是摆长不同。
他发现,短摆摆动300次时,长摆摆动40次(均在大角度情况下),在其他摆动角度(如小角度)下它们各自的摆动次数在同一时间间隔内与大角度时完全相同,并且多次重复仍然如此……·他由此得出结论,看来无论对于重物体的快速摆动还是轻物体的慢摆动,空气的阻力几乎不起作用,摆长一定的单摆周期是相同的,与摆幅大小无关。
伽利略的生平事迹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为了证实和传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伽利略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伽利略的简介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
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
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人们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命名为伽利略卫星。
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伽利略为牛顿的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定律提供了启示。
他非常重视数学在应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实物与几何图形符合程度到多大的问题。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工作的18年间,最初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一直感兴趣的力学研究方面,他发现了物理上重要的现象物体运动的惯性;做过有名的斜面实践,总结了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他还研究了炮弹的运动,奠定了抛物线理论的基础;关于加速度这个概念,也是他第一个明确提出的:甚至为了测量病人发烧时体温的升高,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在1593年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伽利略改变了研究方向。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 ~ 1642)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他博学多闻,他既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哲学家。
伽利略自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思考能力、制作和观察的能力,17岁时进入在比萨大学学医,期间得以接触阿基米得和欧几里德等的数学著作,奠定数学方面相当的深厚的造诣。
18岁时,一次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那些摇摆不定的油灯,尽管摆幅不同,只要悬绳一样长,其摆动周期便会相同。
因为伽利略常用自己的观察和实验,验证教授们的理论和教条,伽利略并没有完成他的大学学位,就回家帮父亲经营店铺,余暇完全投注于自学及独立研究,勤于学习数学及做实验。
在友人吉多鲍多伯爵推荐下,伽利略担任比萨大学的数学讲座教授,主讲数学及天文。
这时期的研究几乎完全集中于有关运动方面的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提出了质疑,试图以阿基米得的”浮力原理”来解释落体运动,认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它的密度成正比,在空气或水中落下时,则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和所通过的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
实际上这段时期的伽利略并未摆脱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1592至1610年是伽利略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
伽利略受聘于地中海威尼斯共和国的帕多瓦大学,此地自由的学术气氛,鼓励自由研究和自由思想,对伽力略来说较少的教会控制,让他能充分发挥所长,建立他的科学宇宙观。
在这里伽利略研究了大量的问题:落体运动──发现物体在空气中落下,它的速度不仅和它的重量及密度有关,还与它的大小及形状有关,使他意识到空气阻力的存在;斜面运动──他注意到,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时,速度不断增大,沿斜面向上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
这两种运动变化的差别,完全是由于斜面倾斜的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如果一小球从一斜面滚到一个既不向下、也不向上倾斜的平面上,它将会怎样运动呢?通过实验,伽利略由此继续推想,水平面如果光滑得没有阻力呢?那结果必然是永远运动下去的,不会停止;天文观察--1594年,伽利略患关节炎在家休养期间,阅读有关哥白尼日心说的书籍,引起对天文学的兴趣,并以哥白尼的信徒自居。
伽利略的资料简练一些50字以内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及公共文
学者。
1、生平:伽利略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少年时就
开始接受古典学科教育,1585年加入比萨大学,1600年他申请加入罗
马皇家文艺学会,1609年6月7日进入佛罗伦萨的论文报告会,1619
年去费内巴切的教区受牧,1632年和罗马天文学会分享望远镜等发现,后来在1637年在学徒朋友部落里发表《太阳光行论》;1642年4月他
去世。
2、发现与贡献:伽利略利用制作出的望远镜研究太空,发现太阳系中
有月球、木星16个卫星、土星的环等,还发现木星中的“伽利略斑”,
证明太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受到宇宙的洗礼;他还在1632年提
出太阳光行理论,宣称地球与天体绕太阳公转,这意味着地球当象太
阳及其它行星一样在公转。
3、成就:伽利略的望远镜发现引发新的科学革命,他的发现令地球人
们对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被誉为现代科学的祖师,被「天文学物
理学之父」称赞,世界上众多座楼、机构都命名为「伽利略」,被联
合国宣布为”科学与文化的国际年”的主人公。
初中伽利略的知识点总结1. 伽利略的生平和成就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生于1564年2月15日,逝世于1642年1月8日。
他出生在意大利比萨的一个贵族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22岁时,伽利略开始研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与质量无关的规律。
这一发现为后来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还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使用望远镜观测了月球表面的山脉和裂谷,发现了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提出了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运行的观点,反驳了当时的地心说,并得出了星星与太阳的照度无关的结论。
这些重要的发现使他成为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 伽利略的物理学思想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观点和理论。
他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应该用数学语言去描述,提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的观点。
他还研究了自由落体、滑坡、摩擦和斜面上的物体滑动等现象,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规律。
伽利略还提出了相对性原理,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取决于观测者的参照系。
这一思想对后来相对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伽利略的天文学贡献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了太阳、月亮、行星和星星等天体,他发现了日面黑子、月球的山脉和裂谷,还发现了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
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使地心说受到了挑战,后来的哥白尼和开普勒等科学家的工作也得到了重要启发。
伽利略还提出了地球自转和绕太阳运行的观点,为日心说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他的工作为后来伽利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4.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伽利略是近代科学方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验和观察才能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他还提出了“假设、推断、证实”的科学方法,即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假设和推断,再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推断的正确性。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对后来科学家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伽利略简介》精选阅读一:伽利略简介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教授。
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16年开始,伽利略开始受到罗马宗教裁判所长达二十多年的残酷迫害。
伽利略重要发现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精选阅读二:伽利略简介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17岁进入比萨大学攻读医学,之后转攻数学,毕业后任大学教授。
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1564年2月15日生于比萨,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雷(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Galilei,但现已通一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因为翻译难题,所以姓众说纷纭,以伽利略伽利雷为准。
精选阅读三:伽利略简介文本框: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户外和宇宙的认识。
为了证实和传播N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
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生平简介
威尼斯出身的伽利略(1564-1642),是西欧科学史上重要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
数学家,也是现代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推动了西欧文化的迈向新纪元的发展,在西欧科学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伽利略出生于贫穷的家庭,出于贫穷他被迫辍学,1579年被入读威尼斯大学,1581
年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后开始考研数学,1603年考得硕士学位,成为威尼斯等区域的数学家。
伽利略从1609-1619年间研究古典宇宙结构,由开普勒提出的日心说。
他利用教堂里
捐赠的新奥尔特望远镜,发现了木星有四颗卫星,被视为一项重大发现,打破了教条式宇
宙观念,并拓宽了科学发现的领域。
而一些新奇又重要的研究成果,成为另一项重大贡献。
1613年,伽利略指出,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比开普勒所认为的要低。
1619年,他
研究运动的规律,提出了“通用运动规律”,即物体加速下落的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重
力规律”。
1629年他出版了一本标志性的著作《日心说》,提出了宇宙的一般性准则,内容涉及太阳系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惯性,促进了现代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被誉为物理、
数学和天文学的巨大贡献者。
1642年,伽利略死于病痛折磨,但他给后世留下了无价的发现,出现在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家的世界里,伽利略的故事仍然长存,引领着西欧科学的进步。
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简介
精选阅读一:
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Galilei,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海岸的比萨城,他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是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比萨大学教授。
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1616年开始,伽利略开始受到罗马宗教裁判所长达二十多年的残酷迫害。
伽利略重要发现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精选阅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