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郑和做舟》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
明确中心段落。
[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
明确中心段落。
[设计理念]:明确高年段学习目标,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标。
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文大意。
[设计思路]: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出示郑和图片。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
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
练读词语。
(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
3、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
明确中心段落。
[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
明确中心段落。
[设计理念]:明确高年段学习目标,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标。
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文大意。
[设计思路]: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出示郑和图片。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
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
练读词语。
(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郑和做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生字,3多音字,会写8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郑和做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进一步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放大的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谁?做什么呢?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一)感知课文。
随文识字1.自读课文,读完后标画出生字,并把它们读准确。
2.小组学习:两个小伙伴为一组,互相读一读。
如果你的小伙伴不会读,你要帮助他。
3.反馈,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把这些生字放回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自己试着再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确。
读完后标画自然段。
想一想,郑和是谁?课文第几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郑和?(二)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对郑和有了哪些了解? 在反馈的同时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第一句:让大家听出郑和是谁。
3.比较朗读第三句:他盼望自己能驾着船去远航。
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船去远航啊!4.感悟朗读第四句:他(常常)做些小船玩,还(经常)跑到造船的地方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记下来。
通过括号里的词,你知道了什么? 5.朗读本段。
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三)抓住事例,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的二至五自然段。
想一想郑和是怎么做船的,船做好后又是怎么做的呢?2.反馈:你从哪儿看出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指导朗读。
读出郑和一心一意造船的语气。
他一心一意地造船,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
没用多少天,他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3.小组学习:船造好了,郑和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请四个同学为一小组。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郑和是怎么做的,最后表演出来。
4.采取读、说、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5.表演朗读:郑和高兴得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6.第四自然段。
《郑和做舟》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学会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直观地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所到之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郑和这位伟大航海家的敬意,认识到他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基本史实。
2.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在地图上直观地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所到之地。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郑和做舟》相关内容。
2. 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
3. 史料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所到之地。
(2)简要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基本史实。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分析,探讨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性。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分享成果: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郑和这位伟大航海家的敬意。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基本史实,以及历史意义。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绘制一幅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标注所到之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写“贪、玩、小、老、鼠”等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贪玩的小老鼠》2. 生字词:贪、玩、小、老、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2. 学具:铅笔、橡皮、生字本、田字格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课题《贪玩的小老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跟读生字词,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讨论小老鼠贪玩的原因和后果。
5. 情感体验:学生讨论小老鼠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如何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贪玩的小老鼠2. 生字词:贪、玩、小、老、鼠3. 课文内容:小老鼠贪玩的原因和后果,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2.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讨论小老鼠贪玩的原因和后果”。
一、教学过程:理解课文内容在《贪玩的小老鼠》的教学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有清晰的认识,还需要他们能够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故事情节。
例如:“课文中,小老鼠是如何贪玩的?”“小老鼠的贪玩给它带来了什么后果?”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线索,为后续的深入讨论打下基础。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75一谈话导入,了解课文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
(师板书:郑和)知道他吗?出示郑和图片。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完成板书:明成祖郑和西洋派遣宝船船队朱棣三保太监师生互动:1、郑和,回族人,原姓马,本名马和,信奉伊斯兰教,天资聪颖,12岁入宫为太监,皇帝赐姓郑。
改信佛教。
2、三保太监,又称三宝太监。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
3、明成祖,朱棣,棣字读音,跟读。
4、派遣,遣,字形区别于“遗”,桌面书写;字音,跟读。
5、西洋,出示图片,指出西洋位置,文莱以南,印度洋沿岸一带。
6、如果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有限,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再说。
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
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郑和远航》。
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指着课题,一起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打开课文,请大家来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开始,读。
2、好,有的同学一遍读了,认真地读第二遍了。
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成果。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A、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指名读。
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
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的读出,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
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
谁能回忆刚才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险恶)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
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读,师生以初读要求评价。
注意字音:船只、乘着黑夜、俘虏。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之一《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薛艳一、课前思考:我们研究的子课题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这一学期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在预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中,自己提出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我觉得《郑和远航》很适合上课题课。
选《郑和远航》这篇课文,一是我们在期初分析整册教材时,就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上我们这学期的课题研究课。
二是我觉得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只要一看课题,就很容易的会产生出很多问题,问很多为什么。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上网去寻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热情会高涨,这样,学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成就感,当然,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容易达到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教案设计:(一)、导入: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2、揭题: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板书课题:26、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请几位同学起来一人读一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
(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大家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学生能认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3、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4、指导分段: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5、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总结: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读顺了,词语也理解了。
《郑和做舟》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组词。
祖()等()
常()宣()
二、综合题
带“!”的句子表示语气或感情的加重。
你能写出一两个这样的句子吗?例:今天的天气真好哇!
三、提高题
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美丽。
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好像漂着一顶顶帽子。
水早缓缓地流着,好像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呀!”
1.这篇短文()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3.用“——”划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读通顺。
2.祖国等待经常宣布
二、综合题
如:我真喜欢吃西瓜!
三、提高题
1.2
2.5
3.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4.这支铅笔很美丽。
《郑和做舟》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地图等工具,分析、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影响。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郑和这位伟大航海家的敬意,认识到他的贡献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
(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及其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郑和下西洋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郑和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吗?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
(2)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深入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及其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2)分析郑和下西洋对后世的影响。
5.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路线、所到之地。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