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藏文班)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9
西藏林芝地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7高一上·泰州期中)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笔杆(gǎn)扉(fěi)页狭隘(ài)不屈不挠(náo)B . 慰藉(jiè)槁暴(pù)窈(yǎo)窕铜枝铁干(gàn)C . 颓圮(qǐ)饿殍(piǎo)缱绻(quǎn)玲珑剔(tī)透D . 驽马(nú)谄媚(chǎn)锦(jǐn)缎悄(qiāo)无声息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 . 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 . 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 . 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在著名作曲家谭盾的《乐队剧场系列Ⅱ》音乐声中,中国舞者用极其艺术的方式,让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人们仿佛莅临古老的年代。
B . 作为育人德才的圣地,学校既要有校园书香,又要有校园歌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熏陶和启迪,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C . 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方面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具艺术价值的著作。
D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挥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
4.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长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林芝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纾shū祸溷hùn藩fān逡jūn巡名骓zhuīB . 湮yān没鬈quán曲逆阉ān遣qiǎn绻quǎnC . 佯yáng狂骷kū髅lóu赊shē帐门框kuàngD . 伛偻gōu lóu熨yÙ贴自度duó羁jī縻mí2. (4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被曝光。
疫苗事件,仍然让人________。
近来,人们在关注疫苗质量的同时,又开始重提疫苗滥用的话题。
有自媒体文章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狂犬病的宣传在中国是一个惊天骗局,是________的疫苗公司与某些不良媒体以及所谓专家合作的成果!”文章引经据典,对比各国狂犬病发病率和疫苗使用数量,得出了看似很客观的结论:在中国,有超过99%的疫苗是不需要用的。
真可谓________。
这些文章在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人觉得中国人的很多疫苗接种是多余的。
有人甚至还这样问:“()”。
我们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而接种的结果很可能是其中的大部分疾病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因此可以说是“多余”了,但就像我们购买保险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保险被“浪费”而不愿意有机会用到这份保险。
针对全国狂犬病发病数不断上升,并出现假疫苗致人死亡事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药品监管部门________,积极推进狂犬病疫苗质量跟踪检查工作,加大对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GMP跟踪检查力度,各级部门要认识到切实加强对狂犬病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与否的基本保障。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备战2022高考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不分版本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2020-2022学年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知识与运用: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以下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泯.灭(mǐn) 崔嵬.(wěi) 嘈.杂(cāo) 弱不禁.风(jīn)B. 供.奉(gòng) 渲.染(xuàn) 受难.(nàn) 谆谆..告诫(zhūn zhūn)C. 拮据.(jū) 褴褛.(lǔ) 吞没.(mò) 成年累.月(lěi)D. 愤懑.(mèn) 剥削.(xuē) 彷.徨(páng) 惴惴..不安(zhuài zhuài)【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A. 崔嵬(wěi) ——崔嵬(wéi) ,嘈杂(cāo)——嘈杂(cáo);C.褴褛(lǔ)——褴褛(lǚ);D.惴惴不安(zhuài zhuài)——惴惴不安(zhuì zhuì )。
应选B。
2. 以下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绮丽锤练勘查指手画脚B. 惨酷颠簸弥漫不可名状C. 聒噪岑寂蛰居五体投地D. 贪婪泥淖巍峨顾名思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识记能力。
A.锤练——锤炼;B.惨酷——残酷;D.顾名思意——顾名思义;应选C。
3. 以下用横线连接的词,不能构成反义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 尊崇——鄙视清馨——浓烈不名一文——腰缠万贯B. 稠密——稀疏柔滑——粗糙藕断丝连——一刀两断C. 踏实——急躁开明——保守微缺乏道——沧海一粟D. 偶然——必然果断——犹豫见多识广——孤陋寡闻【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掌握反义词的能力。
西藏林芝地区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浪遏(è)峥嵘(zhēng)倔强(juè)B . 满载(zǎi)寥落(liáo)百舸(gě)C . 方遒(qiú)颓圮(pǐ)青荇(xìng)D . 团箕(jī)侮辱(wǔ)叱骂(chēn)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雄辨连环画要言不烦云蒸霞蔚B . 雾霾伏卧撑条分缕析川流不息C . 遐想打水漂揠苗助长震古铄今D . 联袂曲别针运筹帷幄滥竽充数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________。
在全国宜居城市排行榜中,位居第四。
②“3·15”晚会播出后,“苹果”的售后备受诟病。
记者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展开了一番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该道歉的远________“苹果”。
③行走在川藏线上,塌方、泥石流、湿滑路面等极端路况以及冰雪天气等都是________,但普拉多绝佳的越野能力应对起来毫不费力。
A . 宜人不只习以为常B . 宜人不止家常便饭C . 怡人不止习以为常D . 怡人不只家常便饭4. (2分)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B . 《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C .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真可谓阳奉阴违。
D . 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弄出虚假的“成果”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藏文班)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⒈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譬.如(pì) 蜷.缩(quán) 嗔.怪(chēn) 浅尝辄.止(zhé)B. 倩.影(qiàn) 驰骋.(chěng) 漱.口(shù) 亘.古不变(gèn)C. 堤坝(dī) 信札(zhá) 坍圮(pǐ) 百舸争流(kě)D. 积攒(zǎn) 娴熟(xián) 伺候(cì) 凶神恶煞(shà)⒉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哀悼响午刹有介事改邪归正B. 怂恿撩拔战战兢兢前仆后继C. 栖息闲遐安分守己同仇敌汽D. 恣肆烙印百废俱兴心旷神怡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 肥沃——贫瘠悲观——乐观不可救药——药到病除B. 枯燥——湿润积极——消极安之若素——如坐针毡C. 模糊——清晰光滑——粗糙车水马龙——门可罗雀D. 独特——普通陌生——熟悉转弯抹角——直截了当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A.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妖娆(娇艳美好;有诱惑感的)B.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汲取(吸取,汲取经验、教训;吸收、汲取养分。
)C.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 箴言(至理名言)D. 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 屯积(囤积;大量积储)5. 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 强烈的要求猛烈的炮火剧烈的运动热烈的掌声B. 鲜丽的色彩鲜明的对比鲜艳的花朵鲜活的事例C. 严酷的剥削严正的立场严峻的制度严厉的打击D. 深厚的感情深切的怀念深重的灾难深奥的道理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林芝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9高三上·广东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写景优美,富含哲理。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高三上·汕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的美文名篇。
此文为即席而赋的应景之作。
创作《滕王阁序》时王勃还是不满二十多岁的青年,虽他两次遭贬,但仍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怀着信心与希望。
所以悲伤的情绪在文中不过,代之而起的就是积极昂扬的激情。
在怀才不遇、处江湖之远的日子里,前代仁人志士的选择深深启发了这位年轻的诗人,()。
虽然仍旧对人生有很多不解之处,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怀才不遇者的青云之志,是空谷之音,。
这是怀才不遇的心灵之声,是不甘沉沦者的奋起号角,是对自怨自艾者的真诚劝勉,更是对自己的精神安慰。
年轻的诗人王勃没有理由消沉,他的人生不过刚刚开始,路还很远很长,而阳光和彩虹或许就在不远处等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远一些来看,就会发现,这声音不只是王勃一个人的,还是整个时代的。
或者说是时代的精神在召唤着年轻的王勃们,从而促使他们,斗志昂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永垂不朽转瞬即逝振聋发聩意气用事B . 传诵千古白驹过隙震耳欲聋意气风发C . 传诵千古转瞬即逝振聋发聩意气风发D . 永垂不朽白驹过隙震耳欲聋意气用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创作《滕王阁序》时王勃还是不满二十多岁的青年,他虽两次遭贬,但仍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西藏林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藏文班)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逮.(dǎi)捕雏.形(chú) 繁衍.(yǎn) 不即.不离(jì)B.关隘.(yì) 汲.取 (jí) 轮廓.(guǒ) 不假.(jiǎ)思索C.默契.(qì) 勘.(kān) 察娴.(xián)静衣冠.楚楚(guān)D.魅.惑(mèi) 卑鄙.(bì) 濒.临(bīn) 叱咤.风云(chà)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锱铢毕较各抒己见所然无味望尘莫及B.如愿以偿气象万千引经据典德高望重C.各抒己见顾名思意不可名壮辗转反侧D.欺世盗名饱经苍桑无微不致义愤填膺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惊鸿一瞥:惊讶地看了一眼。
B.望穿秋水: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C.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D.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的演讲生动形象,振振有词....,很受大家的好评。
B.他做的事骇人听闻....,所以他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C.扎西在荒野上迷了路,天又渐渐黑下来了,他感到心有余悸....。
D.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自然见多识广....。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妇女有三、四十岁年纪,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扎西那爽朗的笑声,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文明中,足以担当精神价值之任的是中、和、乐三种价值。
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及艺术所体现的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分别是: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为对人道的探索,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
“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庸。
从《论语·尧日》篇看,早在尧舜禹时代,“中”就被当作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论语·尧日》对尧、舜、禹传道过程的记述,已经充分表明儒家对“中”的重视,其提出“中庸”“中和”等观念绝非偶然。
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还有,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
在先秦早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
“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
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观念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所谓“同”,是指同一种事物或观念的相加,显得十分单调。
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平和。
《周易》乾卦《彖》更是将“和”提升为宇宙法则,提出“太和”这个重要概念。
“和”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基本价值范畴。
老子一方面以“和”为宇宙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方面又以之为常道,即最高道德法则,“和日常,知和日明”。
“六和”观念,则体现了佛法的基本道德原则。
至迟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而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又是密不可分的。
西藏林芝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 .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 . 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肘腋茸蒙纤毫姗姗来迟B . 蟠蜿氤氲沟壑洞里桃园C . 衣袂摇曳瞻养融会贯通D . 迤逦叠障弥漫虎视眈眈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淅沥的秋雨湿透了他的衣服,勾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B . 说起对此次会议的认识,这位40多岁的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此次会议感觉像回到了80年代,治理整顿时期的严厉让我们好像如芒在背。
C .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D . 光盘行动,是民间组织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就餐打包,“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了节俭的好风气。
4.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 .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 . 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 . 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藏文班)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每题3分,共15道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zhǔ) 战战兢兢. (kē) 陶冶.(yè) 荤.菜(yūn)B.衣衫褴褛.(lǚ) 出手阔绰.(zhuó) 栈.桥(zhàn) 渣.滓(zhā)C.面面相觑.(qù) 包藏祸.心(huò) 骈.死(pián) 惬.意(qiè)D.唯唯诺诺.(ruò) 终生不懈.(xiè) 怂.恿(sòng) 反省.(shĕng)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慨.叹(kǎi)脊.梁(jǐ)抹.杀(mǒ)孜.孜不倦(zī)B.玄.虚(xuán)戳.穿(chuō)拮.据(jié) 根深蒂.固(dì)C.宰.相(zǎi)搽.粉(cuō)倘.若(tǎng)味同嚼.蜡(jué)D.机械.(xiè)诬.蔑(wū)琐.屑(suǒ)锲.而不舍(qiè)3、下列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桌有成效心旷神怡翻云复雨固执己见B.缚鸡之力井然有序莫中一是谆谆告诫C.相濡以沫熠熠夺目瞻前顾后凭心而论D.心心相印孤苦伶仃郑重其事与日俱增4、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老奸巨猾唯唯诺诺固执己见口没遮拦B.见多识广井然有序登龙之志实事求是C.相濡以沫瞻前顾后拐弯抹角袖手旁观D.投机取巧沾沾自喜安贫乐道大手大脚5、下列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伶仃:身体瘦弱谗言:(挑拨离间的话;诽谤的话。
)B.周济:(给穷人以物质上的帮助)六神不安:(把周围的六个神仙惹怒了,不安分)C.褴褛:(衣服破烂)郑重其事:(严肃认真。
)D.乔装:(换服装以隐瞒自己的身份)渲染:(比喻夸大的形容。
林芝地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金庸武侠小说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对这位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
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
这种观念________,却经不起推敲。
②除《红楼梦》外,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这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
③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一种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莫名惊诧。
④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
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________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评价________谨慎。
________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冠冕堂皇一厢情愿往往盖棺论定B . 义正辞严自作多情往往盖棺事已C . 冠冕堂皇自作多情常常盖棺论定D . 义正辞严一厢情愿常常盖棺事己(2)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无论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B . 无论这作品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C . 即便是创作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D . 即便拿传统农耕文明的趣味来表现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芝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毗邻(bí)蕴藉(jiè)刽子手(guì)咬文嚼字(jiáo)B . 夹袄(jiá)采撷(xié)颤巍巍(chàn)畏葸不前(xǐ)C . 付梓(zǐ)呵欠(hē)削铅笔(xuē)混混沌沌(hǜn)D . 症结(zhēng)模式(mó)汗涔涔(cén)叱咤风云(chà)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B . 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 . 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D . 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B . “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土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 . 某市洗涤用品和化妆品的销售总额为2亿多元,其中4家外国公司的销售额就达1亿多元,与国内的300多家公司平分秋色。
D .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每个人的梦想都包含其中;“中国梦”也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4. (6分) (2019高二下·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对此,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西藏林芝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藏文班)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逮.(dǎi)捕雏.形(chú) 繁衍.(yǎn) 不即.不离(jì)B.关隘.(yì) 汲.取 (jí) 轮廓.(guǒ) 不假.(jiǎ)思索C.默契.(qì) 勘.(kān) 察娴.(xián)静衣冠.楚楚(guān)D.魅.惑(mèi) 卑鄙.(bì) 濒.临(bīn) 叱咤.风云(chà)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锱铢毕较各抒己见所然无味望尘莫及B.如愿以偿气象万千引经据典德高望重C.各抒己见顾名思意不可名壮辗转反侧D.欺世盗名饱经苍桑无微不致义愤填膺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惊鸿一瞥:惊讶地看了一眼。
B.望穿秋水: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C.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D.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的演讲生动形象,振振有词....,很受大家的好评。
B.他做的事骇人听闻....,所以他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C.扎西在荒野上迷了路,天又渐渐黑下来了,他感到心有余悸....。
D.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自然见多识广....。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妇女有三、四十岁年纪,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扎西那爽朗的笑声,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教育的误区。
D.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与那些千篇一律....。
....的设计相比,他的作品构思新颖,独具匠心B.听到这个消息,她既喜出望外....。
....,又有些忐忑不安C.一个习惯于闭目塞听....、画地为牢....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创造性成就的。
D.世人都喜欢锦上添花....。
....,殊不知更为可贵的是雪中送炭8.下面的句式变换有错的一项是()A.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正是松树的风格。
改为反问句: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不正是松树的风格吗?B.她的大半时间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改为主动句:她占去了大半家务和耕种的时间。
C.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改为感叹句: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多么温柔和美丽的人啊!D.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改为否定句:我们中国人不是没有骨气的。
9.某人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向大会秘书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
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
D.因病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做出应有贡献,特致歉意。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当地气候干燥,城址_______远离水源,无法耕种,_______ 城内的官署衙门、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物遗址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______它有如此傲人之处,却显得异常谦逊。
A.不但也因为当然B.也即便因而虽然C.由于又因而虽然D.由于也因为当然11.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新网北京站2月21日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②日本自卫军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用语,目的是其军事性、战斗性。
③这场演出十分重要,作为团里的台柱子,你千万不要。
A.媒介掩饰推托B.媒体掩饰推托C.媒介掩盖推脱D.媒体掩盖推脱13.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长得很像他妈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词是“像”,本体和喻体分别是“小明”“妈妈”。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体现了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
)D.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可悲的厚障壁”形象地表达出“我”与闰土之间因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合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⑤②①⑥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15.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李商隐二、阅读(共4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每小题3分,共6分)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1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B.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C.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D.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7.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猎,打猎 B.没,没有 C.镞,箭头 D.尝,曾经(二)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8-21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共12分)位次的讲究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
比如到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
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桓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桓荣的尊重,就安排他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
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
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
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
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
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
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
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1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说,最尊贵的座位是坐北朝南。
B.人们把塾师称为“西席”,是因为汉明帝与老师交谈时,为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就安排老师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
C.《廉颇蔺相如列传》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说明了以左为尊。
D.《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正是说明了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尊卑的。
19.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
B.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
C.文章中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不讲究位次的后果。
D.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0.第③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3分)A.列数字B.作比较C.打比方D.举例子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B.第④段明确地告诉我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国的座位尊卑早就不再重要。
C.本文的中心句是“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D.文章围绕中心,举历史中的名人事例和名著故事,有力的说明了中国古代对座位尊卑的强烈意识,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
(三)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文,完成22-30题。
(每题3分,共27分)冬天的芭蕾韩静霆①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
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