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73.92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一、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2题评分)1.童话的文体特征包括哪几个方而?请举例回答为什么说童话是富于幻想的神奇故事。
答:童话的文体特征:浓郁的幻想色彩(5分);情节完整,离奇,结构方法模式化(5分);多采用夸张、象征、拟人、假定的表现手法(5分)。
为读者喜爱的优秀童话,大多特别善于借助神奇的幻想来描述奇特的事物。
这些事物虽然来自于日常生活,但却被作者涂抹上一层浪漫离奇的虚幻色彩,使之获得崭新的诠释和表现。
因为这样才能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10分)。
举例分析(5分)。
2.为什么说创造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根本标准?答:因为只有创造性,才能表明科学论文或科学著作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
该题为不确定不惟一答案题,视其阐述的深广度酌情给分。
(满分30分)3.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阅读教学方法的认识和实践。
答: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兴趣(5分)。
要向学生展示宽阔的读书视野(5分)。
向学生展示文本和书籍的思想和艺术精华(5分)。
揭示作品中间的艺术技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分)。
联系教学实际(10 分)。
二、阅读题(任选一题,共40分)4.阅读黄河浪的抒情散文《故乡的榕树》回答问题。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
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 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朵,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
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
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寻声胞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课程代码:005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锐的散文《羞辱是炼狱》从提炼主题独特的角度来看,这是()A.新的认识角度B.新的观察角度C.新的说明角度D.新的抒情角度2.主题在诗歌中一般称为()A.中心意思B.主题思想C.政治观点D.中心思想3.带有亲临性和情感性的搜集材料的方法是()A.调查B.观察C.体验D.检索4.可称为文章外部结构的除开头、结尾、标题、段落外,还有()A.情调B.氛围C.线索D.气韵5.照应的作用主要是()A.显示文脉的贯通B.强化文章的层次感C.显示相对完整的意义D.强化文章的真切感6.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A.自然、亲切B.运笔自由、不受时空限制C.现场感强D.便于抒发情感7.对人物语言描写的要求是()A.细腻B.注重书面语言C.个性化D.大众化8.对人物不作直接的刻画,而是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物。
这种描写方1法是()A.间接描写B.正面描写C.主观描写D.客观描写9.抒发情感讲究格调和层次是指抒情要求中的()A.注重真情B.注重品位C.激发共鸣D.深化主题10.议论文中论据是解决()A.“怎样证明”的问题B.“纲与目”的关系问题C.“证明什么”的问题D.“用什么证明”的问题11.用名人的经典性言论,以增强正面立论的说服力,这种论证的方法是()A.引证法B.立论法C.喻证法D.例证法12.“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象大海里的砂砾,也许还要小。
”这段文字用的说明方法是()A.比喻说明B.诠释说明C.定义说明D.分解说明13.使语言简洁的方法是()A.讲究语言的模糊B.讲究语言的含蓄C.讲究造句符合语法D.讲究词语搭配的稳妥14.写作提纲的内容除标明主题外,还有()A.取舍材料B.选择表达方式C.确定语体D.安排层次15.《修车之乐》是()A.工作通讯B.小通讯C.人物通讯D.事件通讯1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记人、叙事散文的是()A.鲁迅的《藤野先生》B.培根《随笔》C.黄永玉的《示朴琐记》D.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17.读后感的写作着重于“感”,这“感”不包括...作者的()A.感触B.细读2C.思考D.联想18.短论易于为人掌握,有大量的读者群,这体现了短论特点中的()A.单一性B.论辩性C.群众性D.针对性19.前人写了不少关于唐代王维“诗中有画”的研究文章,后有一位大学生写了论文《时空艺术的交融——王维“诗中有画”成因初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6)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木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传统上认为,《左传》作为一部解经之作,所解释的一部经典是()。
A.《尚书》B.《春秋》C.《国语》D.《战国策》2.下列属历史散文的是()oA.《论语》B.《庄子》C.《礼记》D.《左传》3.现在所留传的《战国策》编定者是()。
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4.在教材《论语》(二)中,叙述孔子略微讥笑了他的学生子路,是因为子路()oA.谈志向时抢先说B.对老师说话不站起来C.说话不谦让D.所谈的志向不够崇高5.“将之荆”中“之”的解释为()。
A.的B.代词C.到……去D.无义6.“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一句出自()oA.《世说新语》B.《闲情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让县自明本志令》7.《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A.刘义庆B.曹操C.嵇康D.陶渊明8.《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书”是()。
A.书法B.信C.写D.无义9.《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为()oA.写人B.记事C.言情D.志怪10.韩愈和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从文体角度来说,主要是指()。
A.文言文B.骈文C.韵文D.散句之文11.唐宋八大家中,政治上挫败后以山水自遣的是()o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12.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作家有()oA.-位D.四位13.《纵囚论》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14.其框架结构是传统赋体的“主客问答式”的作品是()。
A.《钻鲤潭西小丘记》B.《纵囚论》C.《前赤壁赋》D.《后赤壁赋》1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名句的作者是()。
A.苏轼B.韩愈C.普济D.朱熹16.《春末闲谈》抨击的对象是()oA.细腰蜂B.小青虫C.麻痹反抗神经的主张D.夷人17 .《南京》一文的历史线索结构,起笔为()oA.六朝B.隋唐C.明朝D.现代18.《老人》一文的主体部分,作者采用的写作视角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I)期末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阅读与写作1题库及答案一一、论述题任选2题。
每题30分。
共60分。
不可多选。
若多选,只选前2题评分1.举一则你所读过的历史故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
2.为什么说创造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根本标准3.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4.谈谈你在学习阅读教学前后对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解。
二、阅读题任选l题。
40分1.阅读朱自清的散文绿,回答问题。
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边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一、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二题评分)1.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答:列举具体事例。
阅读实践中,对语言的独特感受、人物和事的形象再现、对失落环节的还原想象和意义空白的读者填充等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
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
两者各占一半分数。
2.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答:小说文体的基本特征是: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强调举例分析和理论阐述并重。
两者各占一半分数。
3.你是理解阅读中的“文体意识”,以及它为阅读暗示解码方式的含义?答:“文体意识”,就是在阅读中自觉地按照预设的文体框架去解读文本内含的意义。
文体模式能给阅读暗示解码方式。
解码,是电子计算技术中的一个术语。
它指的是根据某种双方共认的组合规律,把一组特定的代码还原为某种信息的过程。
(15分)写作既然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阅读就是一种信息的解码活动。
读者只有根据文体模式所暗示的解码方式,才能“破译”作者所编制的代码组合规则,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所携带的思想内容,同时接受话语信息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其他美学信息、潜在信息等。
(15分)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分)4.阅读陈启佑的微型小说《永远的蝴蝶》,并回答问题: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的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阅读与写作(1)》题库及答案一一、论述题(任选2题。
每题30分。
共60分。
不可多选。
若多选,只选前2题评分)1.举一则你所读过的历史故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
2.为什么说创造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根本标准?3.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4.谈谈你在学习阅读教学前后对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解。
二、阅读题(任选l题。
40分)1.阅读朱自清的散文《绿》,回答问题。
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边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412;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名词解释1.文有大法,无定法:“文有大法,无定法”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
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
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所谓无定法,并非是对“大法”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2.材料:凡是被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都可以称之为材料。
广义的材料,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写作者的选择,已被或者将要写入文本中,因而成为文本的构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资料的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3.客观抒情:所谓客观抒情,是指写作者不在字面上显露抒情的痕迹,而是借助某种客观的叙述或描写,在“不动声色”之中将读者引领到某种特定的情感体验境域之中,自己去感受写作者曾经感受过的某种情感。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以不言情的方式而能产生强烈的抒情效果。
4.文体意识:所谓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文体意识的强弱往往是写作者主体意识强弱与否的鲜明标志之一。
现代文体研究和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强化写作者的文体意识。
二、简答题5.简述在提炼文本思想过程中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答:(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
6.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阅读与写作(1) 试卷一、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不可多选,若多选.只选前两答题评分)1.举例说明为什么创造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最根本标准之一?2.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思维?并请举例说明。
3.寓言的鉴赏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以一篇具体作品为例予以说明。
二、阅读题(任选一题.40分)1.请根据词的创作鉴赏特点鉴赏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请根据散文鉴赏要求鉴赏席慕容的散文《燕子》,并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燕子席慕容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长亭外,古道边……”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
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国家开放大学《阅读与写作(1)》终结性考试参考答案于期末考试结束前,在教学平台完成并提交作文。
大作文具体要求为:(1)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 1 篇;(2)根据教材上编阅读论各章的教学内容选择任一体裁的一个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3)文章字数不低于3000 字。
参考答案:《前赤壁赋》鉴赏《前赤壁赋》一般指《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
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在各地均有惠政。
卒后追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基础(1)》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06)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本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多选、不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是( )。
A.《左传》B.《诗经》C.《礼记》D.《史记》2.向郑伯推荐烛之武的是( )。
A.佚之狐B.子犯C.杞子D.逢孙3.下列属历史散文的是( )。
A.《论语》B.《庄子》C.《礼记》D.《左传》4.现在所留传的《战国策》编定者是( )。
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5.中国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是( )。
A.《尚书》B.《春秋》C.《左传》D.《史记》6.庄子在《秋水》中说“鱼快乐”,意味着( )。
A.他确实知道鱼快乐B.他自己快乐,因而觉得鱼快乐C.其实他和鱼都不快乐D.他并不快乐,但知道鱼快乐7.“曾子易箦”一文中,“童子隅坐而执烛”一句所涉及的词类活用的现象是( A.名词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8.“吾得正而毙焉”一句中,“正”的解释为( )。
A.正面B.正礼C.端正D.正在9.下列各句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黔敖为食于路: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送人吃B.贸贸然来:跌跌撞撞地走来C.予唯不食嗟来之食: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D.从而谢焉:于是就(对他)表示感谢10.“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出自( )。
A.《世说新语》B.<闲情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让县自明本志令》11.《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阮籍B.山涛C.嵇康D.向秀12.世称“靖节先生”的是( )。
A.嵇康B.曹操C.陶渊明D.刘义庆13.《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为( )。
A.写人B.记事C.言情D.志怪14.《钴鳃潭西小丘记》的作者是( )。
A.陶渊明B.韩愈C.柳宗元D.欧阳修15.“唐宋八大家”指称的是其哪方面的成就?( )A.词歌B.小说C.散文D.书法1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句名句出自(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1)》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6)一、论述题(任选1题.40分)1.举例,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答:阅读实践中,对语言的独特感受。
(10分)对失落环节的还原想象(5分)和意义空白的读者填充(5分)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
(5分)举例分析。
(5分)2.谈谈阅读过程中的吸收、借鉴和重构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答: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吸收属于信息的获取,对文本的借鉴属于信息的处理和筛选,对文本内容的重组则属于信息的创造。
(20分)吸收是借鉴的基础,吸收和借鉴又是重组的前提。
也可以说重组是吸收和借鉴的结果。
(20分)二、阅读题(任选1题.60分)3.阅读朱自清的散文《绿》并回答问题。
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潭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边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字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阅读与写作(1)》网考网核大作业形考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题目1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就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阅读作品,研究具体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发掘作品的时代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阅读方法。
题目2文化学阅读文化学阅读就是用文化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作品的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作品的审美趣味的阅读方法。
题目3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就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表达技巧,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全力开掘多方面主题内涵的阅读方法。
题目4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作品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重视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
题目5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篇句数、字数、平爪、用韵、对仗等都有一定规定,主要包括五律、七律两种。
押韵上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对仗上,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寓言寓言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题目7小说的文体特征答: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叙述和描写笔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情节细腻完整地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题目8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和文献性答:论文的创造性是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研究的独到理解和观点,其有着新理论、新设想、新方法、新定理,甚至能够调补某个领域的空白。
创造性是科学论文的灵魂,核心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评价科学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
文献性是指一些学术论文可以长期保存,供检索和查阅,作为后人进行更深入研究、探讨时的借鉴。
这种论文往往具有长期使用、参考的价值。
题目9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答:(1) 通过文字语言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 通过习俗制度透视作品的思想原则。
(3) 通过经济结构透视作品的价值观念。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阅读与写作 1》试题及答案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阅读与写作 (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照)2011年 7月一、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30 分,共60 分。
不行多项选择,若多项选择,只选前两答题评分)1.举例说明为何创建性是决定科学论文或著作价值的最根本标准之一?由于只有创建性,才能表示科学论文或科学著作在某一领域所获得的进展和超越古人的独到贡献。
视其论述的深广度酌情给分。
2.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建性思想?并请举例说明。
列举详细案例。
阅读实践中,对语言的独到感觉、人物和事件的形象再现、对失意环节的复原想象和意义空白的读者填补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建性劳动。
重申举例剖析和理论论述并重。
二者各占一半分数。
3.寓言的鉴赏方法主要有哪些?请以一篇详细作品为例予以说明。
寓言的鉴赏方法:依靠喻体,深入理解本体;咀嚼故事,意会喻义;联系生活,思虑真理。
比方张天翼的寓言《狐》,品尝这篇寓言,能够看出短小的故事中委婉的揭穿了狐狸媚强凌弱的奴才天性,表现了作家深刻的思想,赐予读者有利的启迪。
一、阅读题(答案重点或思路;任选一题.40 分)1.请依据词的创作鉴赏特点鉴赏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好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说笑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答题参照苏轼,北宋有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豪迈派诗歌的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1066 年)、弟弟苏辙( 1039-1112 年)均以文学声名于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仍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应当说,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迈词最优秀的代表,同时,不论在宋词中仍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可谓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