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爱憎分明的抗日诗
- 格式:docx
- 大小:17.87 KB
- 文档页数:4
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四则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四则【一】我问你何人不战送山河?气得何香凝女士,寄出身上巾帼裳,要换征衣奔沙场么那呼嘿。
东北军倭寇打来拔腿跑,责任在张更在蒋。
因此后者背骂名,既合情来又合理么那呼嘿。
【二】许多人身怀绝技未建功,是因报国没门路,而非徒有虚名声,实无经天纬地能么那呼嘿。
日本军侵占东北让少帅,得到展才大舞台。
可惜怯战演砸戏,辜负英雄渴求机么那呼嘿。
张学良为了逼蒋打东洋,以枪代嘴讲道理。
结果被关几十年,让人想起就同情么那呼嘿。
很可惜他是木匠带木枷,自造刑具自己扛。
因为当初不逃跑,后面不会有此劫么那呼嘿。
【三】坐阵八方的气势中是盖世无双的功夫练就了行走如飞的本领刀枪不入的身躯站着是一宗佛像倒下是一块石碑刻在心上的记忆从内心开始爆发显山露水的瞬间功夫就在眼前十年磨一剑百年铸人生【四】钢刀只有浴火,在水中冷淬才能锻出锋利的刃既使出征斫逝了人们抺去岁月的尘埃忆起它依旧会认为它曾是一把好刀民国特别卫队,也叫委员长特别卫队如今,我们抹去它上面厚厚的尘埃对着抗日烈焰去审视它的确也曾是一把好刀1937年12月,日冦侵华的战火烧向了金陵炮火烧焦了雨花台所有的绿进攻者,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号称天下无敌,师团长梅村是蒋介石东京留学时的同学曾因决斗胜获蒋家宝刀民国特别卫队,两个营600名勇土,每人平均防守25米长的阵地两万多日军轮番扑进攻面对数十倍的日寇,勇士们打的枪管灼手,一批批侵略者倒在中华门外胶着时刻,梅村亲率敢死队高举着当年从蒋手中赢得的宝刀进攻,硬对硬中国勇士们用枪刺和大刀肉搏一群群野兽利刃呼呼闪着一道道寒光砍中梅村胳膊,夺回那把蒋家宝刀夕阳下,日军丢下上千具尸体撤退这一仗,成了大和武士心中的噩梦这一天,很快被硝烟遮蔽这把特别的钢刀也因日后的一再错用一次次失去锋利抺去冷寂岁月的尘埃重见这把老刀,他们在雨花台英勇抗日的这一天注定使这把中国钢刀的威名永存。
纪念抗战诗三首
淞沪会战
丁丑八月十三日,狼子三千吮血来。
伪满覆辙不可蹈,兽心堪试霜刃白。
九国公约岂能信,疑兵之将难称才。
殒身健儿三十万,淞沪会战动地哀。
台儿庄战役
娇妻稚子余块肉,羸母老父骨当柴。
家园血染倭尘里,兽行凶焰举世骇。
日寇猖狂鲁南怒,生者视死忽如归。
将士捐躯百战死,誓扫乌云一旦开。
武汉会战
武汉三镇矗江城,凶倭兵凌黄鹤楼。
海陆空军齐努力,殉国当为报家仇。
百万雄师身浴血,豫皖鄂赣写风流。
至今尤思花园口,殃民岂是为国谋。
注:
1、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2、台儿庄战役歼敌11984人,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也是日本陆军建立新式武装以来第一次惨败。
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3、政治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何香凝诗词
嘿,朋友!你知道何香凝吗?她的诗词那可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就说她的那些诗词吧,犹如璀璨的星辰,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
特的光芒。
比如说她写的:“飘零身世忒凄凉,楚馆吴宫梦一场。
”这
一句,把自己的身世感慨得如此深刻,难道不像是我们在生活中遭遇
挫折时的那种无奈和哀伤吗?
再看她的:“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这是多么激昂
的情感,多么强烈的呼吁啊!这不就好比战场上冲锋的号角,激励着
人们勇往直前吗?
何香凝的诗词里,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有对民族未来的坚定
信念。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把利剑,刺破黑暗,呼唤光明。
在她的诗词世界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愤怒,她的期望,她的爱与恨。
这不正像我们在生活中,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吗?
朋友,你说何香凝的诗词是不是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的观点是:何香凝的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时代的
记录,是她爱国情怀和坚定意志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抗战的红色诗集第一首:《诀别》邓恩铭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第二首:《狱中诗》恽代英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第三首:《江南第一燕》瞿秋白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第四首:《就义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第五首:《就义诗》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第六首:七律缅怀梁弄革命英烈文/葛生富涓涓赤水育英雄,艳艳红旗映碧空。
奉国丹心昭日月,冲霄壮志贯长虹。
讴歌抒写先驱谱,史馆长存旷世功。
吊唁忠魂安可在?相携梁弄共清风。
第七首:《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八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九首: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第十首:《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爱国抗日古诗词大全_气吞山河的爱国古诗词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
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个个英雄的爱国故事千古流传。
小编整理了爱国抗日古诗词大全_气吞山河的爱国古诗词,欢迎借鉴。
爱国抗日古诗词大全沁园春佟麟阁晓月芦沟,怎忘当年,战火曳空!惹英雄奋起,旗风所向,悲歌吼处,气贯长虹。
永定河边,南苑巷内,多少男儿浴血中。
一腔恨,俱凝刀枪上,怒向顽凶!天公竟妒豪英,弹飞处,焦石溅血浓。
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民崩倚恃,国损干城!浩气长风。
唤起大众,卫我中华一脉同。
西山上,有松涛夜吼,霜叶殷红。
佟麟阁(1892-1937)中国抗日将领,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原名凌阁,字捷三。
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太行春感朱德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沁园春赵一曼卫我河山,浴血红颜,百炼成钢。
想珠河铁北,纵横驰骋;暴风骤雨,白马红枪。
剑阵横眉,刀丛冷对,烈烈英风正气扬!尤难忘,将红旗高唱,生命华章!难书母爱慈祥,怎忍见,行行是断肠。
幸故国已复,家园正旺,白山黑水,鸟唱花香。
处处丰碑,英雄回首,无悔人生短亦长。
春风里,代代宁儿正沐阳光。
赵一曼(1905年-1936年8月2日),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市白花镇白花场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
沁园春杨靖宇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
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
南满烟云,松江烽火,铁骑狂飚正纵横。
须来日,看高梁大豆,遍野黄红。
白山昂首苍穹,望林莽,葱葱是古松。
七言绝句的红色诗词1、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大约写于1903年,表达了鲁迅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2、毛泽东的《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1910年,表达了少年毛泽东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
3、周恩来的《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1917年,表达了青年周恩来救国救民的凌云壮志和献身祖国的革命豪情。
4、杨超的《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杨超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1927年,表达了烈士杨超对革命必胜、对战友必将讨还血债的信念。
5、恽代英的《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大约写于1931年,处于牢狱之中的恽代英回顾了自己为革命事业东奔西走的革命生涯,表达了对战友的思念和不计个人得失的革命豪情。
6、陈毅的《梅岭三章》(其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1936年,表达了陈毅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至死不渝的凛然正气。
7、陈毅的《梅岭三章》(其二):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死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梅山被国民党重兵围攻期间,表达了陈毅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战友的深情鼓励。
8、陈毅的《梅岭三章》(其三):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简析:这首七言绝句写于江西(当时陈毅身负重伤,率领部队开展游击战争),表达了义无反顾的顽强意志和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9、朱德的《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歌颂抗战胜利的经典古诗词八载战东洋,血祭炎黄。
中华儿女剑弩张。
数亿臣民挽臂膀,共筑铜墙。
群起灭豺狼,何惧寒霜!锤镰高举卫家乡。
甲午警钟犹在响,勿忘《国殇》。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2、《满江红》抗日初年,东三省,铁蹄踏遍。
人道是,寇奴行窃,顾何颜面。
抢掠烧杀填欲念,鸡鸣狗盗难遮掩。
忘祖宗,嗜血沈阳城,狼心显。
白山雪,黑水涧,黎庶恨,兵戎见。
救神州、血染赤旗利剑。
众志成城驱妖孽,军民共践和平愿。
记心间,御外辱多艰,千秋鉴。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3、《蝶念花》最忆卢沟桥事变,日寇嚣张,华北先沦陷,烧杀奸淫豺豹现,南京屠杀民血溅。
奋起抗敌燃气焰,逐鹿中原,赫赫伟绩显,亿万欢欣伪寇葬,中华圆梦耻为鉴。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4、《临江仙》八载刀光狼影,千城遍地殍灵。
军民揽辔奋长缨。
举旗除孽障,挽臂振雄风。
余屑犹存迷梦,木铎警示东瀛。
安澜长剑佑苍生。
誓言舒壮志,铁血筑长城。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5、《浪淘沙》华夏起硝烟,日寇强权,魑魅倭寇罪滔天。
百万军民齐抗战,破竹声喧。
敌后筑铜墙,华北周旋,中原逐鹿把敌歼,赫赫战功彪史册,永志人间。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6、《浣溪沙》愤怒思潮涌万千,腥风血雨忆流年。
家仇国恨刻心间。
七一春秋欣胜利,恶毒倭寇灭人寰。
中华雪耻理当然。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7、《水调歌头》贼倭侵天国,壮士发冲冠。
军民义愤迎敌,戮力挽狂澜。
铸就铜墙铁壁,热血挥疆洒海,义勇薄云天。
纪念御倭史,祭烈泪潸潸。
国铭耻,黎血恨,志刚坚。
睡狮已醒,中华崛起势昂然。
万里风鹏正举,阔步复兴之路,筑梦震瀛寰。
世界和平日,歌舞共婵娟。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8、《破阵子》日寇侵华蓄意,烧杀抢掠狰狞。
立溥仪操玩傀儡,助伪汪欺世盗名,耻羞历史铭。
大好河山变色,疮痍满目心惊。
浴血长城多壮举,野火春风血雨腥,八年抗日赢。
歌颂抗战胜利的诗词9、《浪淘沙》占庙办学篇,夙愿流传。
边区求道炼心丹。
击毙侄儿除恶霸,播义云天。
抗日动狼烟,奋勇直前。
长城浴血震河山。
可叹北平寻坐死,英烈岿然。
关于九一八勿忘国耻的诗词勿忘“九·一八”李广臣故土遭蹂泪水流,奸淫烧杀几时休。
斑斑血渍沾残壁,累累弹痕铺堞楼。
两党并肩豪气显,14年抗战挚情留。
同仇敌忾驱倭寇,胜利欢歌遍九州。
九·一八勿忘国耻刘凤亭灭族枪响芦沟桥,日寇铁蹄狂扩张。
奸淫躏蹂施逆道,烧杀掠抢行三光。
生灵涂炭当雄起,国土濒危应救亡。
敲响警钟奇耻记,强弓劲挽射倭狼。
江城子·勿忘国耻牟晓宁警笛响起震八荒。
忆国殇,痛肝肠。
无数先驱,热血染山冈。
祖父抗倭宁赴死,刑受尽,不投降。
民仇族恨满胸膛。
勇担当,要图强。
浩气雄风,捍卫我边疆。
钢铁长城今铸就,携傲骨,立东方!纪念九·一八吴洋东洋九月气汹汹,纵虎驱狼犯远东。
武汉江翻鹰啖血,南京阵败鬼屠城。
八年荡寇捐生死,百战杀倭捍太平。
大小琉球何日拢?国人勿忘拭青锋!相见欢·九一八泪祭崔淑清日倭侵华兵屯,惨屠村。
抗战八年流血,付艰辛。
齐奋斗,灭贼冦,勇坚贞。
举国万民同泪,祭英魂。
鹧鸪天•铭记九一八曹喜春史册翻开血泪篇,神州大地起狼烟。
无情战火催人醒,有志民族战鼓喧。
兴义举,抗敌顽,舍生忘死保家园。
红旗漫卷妖魔尽,革命精神代代传。
九一八感怀丁贵明奉天一夜漫乌鸦,涂炭生灵耻到家。
血性男儿拼倭寇,抗联义举卫中华。
白山黑水游击战,铁骨雄心冰雪侠。
今日小康安泰乐,国民勿忘九一八。
沁园春·九·一八事变88周年吴洋九月十八,炮打奉天,垒破土焦。
恨倭鼙狂鼓,铁蹄疯践;驰驱战舰,挥舞军刀。
掠地抓丁,挖煤伐木,遍野哀鸿瞰饿殍。
东三省,沦陷十四载,受尽煎熬。
侵华罪证凿凿。
看五顶山阴遗寇巢。
有明碉暗堡,兵营机场;抛尸旷野,断命囚牢。
黄海船骸,金陵血迹,齿没颜凋愤未销。
东条毙,虎狼心不死,还霸鱼礁。
纪念九·一八贺楠英雄壮士举刀枪,驱鬼降魔斗志昂。
浴血拼搏十四载,旌旗漫卷镇东方。
十六字令·9·18语赵国忠一伤,入境铁蹄处处疮,谁不记?怎抹那荒凉!二伤,凌辱贫穷痛断肠。
勿忘国耻七绝诗
《勿忘国耻》
其一
当年国耻怎能忘,日寇侵华恶如狼。
南京屠杀惊天地,血雨腥风痛断肠。
(想想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怎能不让人悲愤!)
其二
国耻深深刻心间,山河破碎泪潸然。
卢沟烽火犹铭记,奋发图强立世前。
(就像那卢沟桥的炮火,我们能忘吗?)
其三
勿忘国耻忆从前,苦难中华岁月煎。
抗战硝烟虽远去,精神永在代相传。
(硝烟虽散,精神怎可丢?)其四
昔日国殇痛未消,倭奴肆虐罪滔滔。
圆明残壁今犹在,耻辱于心当记牢。
(看看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怎能不铭记耻辱!)
其五
国耻如雷耳畔鸣,中华儿女愤填膺。
八年抗战驱倭寇,铁血丹心照汗青。
(那八年的浴血奋战,是多么的壮烈!)
其六
勿忘国耻志昂扬,砥砺前行谱华章。
民族复兴担肩上,拼搏奋斗创辉煌。
(不努力奋斗,怎能雪耻?)其七
曾经苦难怎能忘,敌寇侵凌国土伤。
英烈捐躯为大义,永垂不朽放光芒。
(那些英烈们的付出,我们敢忘吗?)
其八
国耻难忘岁月长,硝烟烽火烙心房。
居安思危常铭记,华夏腾飞傲四方。
(不居安思危怎么行?)
其九
铭记国耻意深沉,历史长河血印存。
今日中华非往昔,扬眉吐气傲乾坤。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能不感慨吗?)
其十
国耻家仇永念怀,中华崛起扫阴霾。
同心协力创未来,民族精神永不衰。
(为了未来,我们要团结一心啊!)。
礼赞抗日英雄的诗七律·郁达夫思君不见墨留香,一代奇才著玉章。
滚滚烽烟催去处,殷殷赤子觅归航。
奔波华夏何曾倦,喋血南洋未许狂。
万里关山寻旧迹,先驱抗日史流芳。
七律·戴安澜风雨潇潇漫九州,沙场浴血几春秋。
关山百战英姿试,异域长征壮志酬。
马踏东瓜驱日寇,鞭横棠吉献鸿猷。
魂归故里人皆怆,取义成仁浩气留。
七律·张自忠奋死舍生行正道,将军守土世人崇。
雷霆百战惊倭寇,热血一腔化朔风。
纵马飞驰千嶂暗,挥戈向日大旗红。
松涛悲吼英雄忆,朝暮霞晖笑碧穹。
七律·高志航东北飞鹰曾有梦,翱翔霄汉远鹏程。
气吞强虏一身胆,威震长空万里声。
逐鹿苍穹忠勇烈,摇天动地寇魂惊。
辉煌军史书经典,永铸丰碑皓月明。
七律·王铭章旧日休言当共赴,川中儿女启征程。
山河涂炭长缨请,力挽狂澜斥鬼声。
一路血痕风雨洗,几千新骨异乡横。
滕州鏖战孤城守,殉国将军举世名。
七律·左权丹心报国出潇湘,黄埔军营把梦扬。
万里长征匡道义,百团大战灭倭狼。
挥戈太行奇功建,横剑清漳斗志昂。
血沃中华垂史册,浩然正气永流芳。
七律·赵尚志烽烟滚滚漫神州,不灭豺狼誓不休。
飒飒红枫腾碧血,茫茫黑水壮金瓯。
雪原马踏寒山颤,林海挥戈鬼魅愁。
无畏忠贞凭信仰,长留浩气傲千秋。
七律·彭雪枫人间正道气葱茏,武略文韬竞雅风。
马踏关山留霸迹,叱咤豫皖建奇功。
千川白雪滋黄土,万树红枫化彩虹。
义胆忠肝昭日月,九天含笑舞长空。
七律·佟麟阁卢沟晓月何堪忆,战火纷飞照夜空。
永定河边枪弹密,宛平南苑炮声隆。
长城浴血驱倭寇,塞北争驰挽硬弓。
霜叶殷红盈碧宇,英风浩气向苍穹。
七律·赵登禹山河悲泣狼烟滚,壮士横戈卷怒滔。
南苑驱魔飞弹雨,宛平伏虎挂弓刀。
丹心烈烈卫家国,碧血殷殷染战袍。
忠勇将军垂史册,子孙勿忘效英豪。
七律·杨靖宇雪漫残枝霜露冷,铿锵步履驾长风。
白山黑水枪声急,铁骑金飙战火雄。
南满横刀驱贼寇,东辽跃马守寒丛。
抗战的诗词关于抗战的诗词大全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抗战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战的诗词 1一、《五律·怀抗战英雄》俯首迎风立,中华日月长。
江山连故地,花木蕴馨乡。
英烈传碑刻,风云誉旧邦。
忠魂何处去,不觉泪沾裳。
二、《七律·忆抗战烈士》尝思九曲凌波去,秀美山川极目收。
叠翠重苍生古树,诗词歌赋诵离愁。
风烟漂渺怀云水,夕照娇娆送晚秋。
永忆英雄开盛世,从兹别后海天游。
三、《临江仙·贺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创业经年披锦绣,山河表里芳容!中华早换昔时风:炎黄情不尽,烈士气如虹!如画江山留壮丽,献身胜利称雄!青云破浪践行中。
漫言沧海事,谈笑贺勋功!四、《永遇乐·忠烈千秋——谒抗日烈士陵园》亘古硝烟,兴衰凭寄,豪侠英杰。
沧海浊流,沉浮可系,烈士心如铁。
东方故土,中华旧地,独沐古来明月。
正华年,捐躯报国,战魂千古不绝!经年鏖战,魂归故里,猛士初心似雪。
甲帐挥兵,千秋功业,倭寇纷纷灭。
一身肝胆,半生戎马,力挽神州浩劫。
寻常事,舍生取义,曷珍碧血?抗战的`诗词 2念奴娇·抗日川军颂狼烟起处,草鞋兵,踏破云山千叠。
巴蜀健儿三百万,出鞘宝刀寒冽。
信念怀揣,誓言心系,定把倭奴灭。
满江红唱,金瓯安可残缺?固守滕县成仁,将军蒙难,地恸天悲切。
血染长沙拼硬仗,多少蜀中豪杰。
饮泣黄河,裹尸武汉,遍洒英雄血。
敬斟醇酒,举杯遥祭忠烈。
抗战纪念日有感篱疏豺狗进,瓯破国蒙羞。
巢覆无完卵,村荒薜苈留。
南京难抚痛,武汉勿忘仇。
碧血方消去,阴风又满楼。
闻鸡催起舞,砺剑护神州。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金桂园诗友会金桂园中百卉妍,清风明月聚群贤。
一腔热血凝书画,万丈豪情付管弦。
声讨倭魔屠戮罪,缅怀先烈救亡坚。
同仇敌忾歌当哭,鞭指东瀛气凛然。
抗战的诗词 3寄谢雍 - 明代·祝允明谢家兰树有清芬,每诵澄江却忆君。
七绝·咏抗⽇战争
冯嗣泉
⼀
芦沟烽⽕铁蹄匆,持久⽅针盖世功。
浴⾎诸军驱⽇寇,雄师百万贯长虹。
⼆
持久⽅针功盖世,军民团结把倭降。
⼋年浴⾎征豪迈,⼀纸降书落芷江。
三
英雄⼉⼥锁苍穹,弹⾬枪林⽴战功。
浴⾎⼋年驱⽇寇,神州⼤地太阳红。
上善若⽔赐⽟:
庶⼼铭记党旗红,长忆英魂⽓势雄。
敌忾同仇威四海,百年建业灭贫穷。
蓝⽩⽟兰_赐⽟:
惊雷⼀梦唤国⼈,⽇本侵华罪恶深。
浴⾎抗敌驱⿁寇,扬威世界震乾坤。
独孤求剑赐⽟:
紧跟党中央,弘扬正能量。
鞭挞贼倭寇,锦绣江⼭长!
迎客松诗词赐⽟:
缅抗⽇英烈,扬抗战精神。
凝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空⾥流霞赐⽟:
七律 “七七事变”纪怀
卢沟啸⽉动神州,七七兵尘起数秋。
犹有家仇骸未殓,敢平国恨⾎成流。
法西斯蒂魂仍复,钓屿岩礁⽔不悠。
东去⼤江三万⾥,英雄北固⽓吞楼。
伟大抗战精神中体现爱国情怀的诗
1.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内容:这首诗表达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2. 《沁园春·雪》
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内容:这首诗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和广阔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和感慨,强调了英雄们的历史贡献和英雄气概。
3. 《七律·长征》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内容:这首诗表达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革命精神。
以上只是部分表达伟大抗战精神中体现爱国情怀的诗篇,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传承。
何香凝爱憎分明的抗日诗
2013-11-05 老农看天下
1935年7月,国民党华北军分区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侵华日军司令宫津美治
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拱手让出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使华北名存实亡。
消息传来,何香凝义愤填膺,随即派人把自己的一条旧裙子与续范亭的一副对联装进一个包裹送给蒋介石,她在裙子上题了一首诗并有落款: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蒋介石收到包裹,打开一看,是条旧裙子,有些莫名其妙。
但读了何香凝的诗之后,大为恼火。
但由于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卓越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大名鼎鼎的廖夫人(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夫人),且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
所以蒋介石遭此辱骂也不敢公然报复,只好悻悻作罢。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何香凝先后在上海、香港、广东、广西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了三十多首脍炙人口的抗日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何香凝闻讯立即结束
旅居法国巴黎的舒适安逸生活,回到上海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并写下了《感赋》一诗:
怕听吹弹破国吟,徘徊道路倍伤神。
牺牲权利何轻重,失去河山那处寻?
萧萧叶落雁南飞,万里飘零故国归。
八载中原前后事,教人回忆泪沾衣。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何香凝积极支援十九路军的抗日活动,和宋庆龄等一起创办了伤兵医院,并筹款组织义勇军救护队,开赴东北抗日前线。
但国
民党政府于1932年5月5日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6月,蒋介石为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重新纠集63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
四次军事“围剿”。
何香凝对蒋介石消极抗日,发动内战的行径“悲愤极”,在《“一·二八”后寄黄埔学生》中写道:沉沉寂寂,河山今非昔。
不堪回首十三年,千点泪痕滴滴。
问君入学何所求?为民族生存杀敌。
数年来,辜负了你,供内战牺牲,虚伪功绩,无分友敌。
回忆历史,已成陈迹。
悲愤极!叹我山河日下,向何方觅?惨戚!追怀祖逖。
莫辜负你雄心,速向倭奴击!
何香凝在《赠前敌将士》中,以不拘一格,通俗流畅的语言写道:“倭奴侵略,野心未死。
既据我东北三省,复占我申江大地。
叹我大好河山,今非昔比,焚毁我多少城市,惨杀我多少同胞,强奸我多少妇女?耻!你等是血性军人,怎样下得这点气?”在《赠敬爱的伤兵》中写道:“君流血,我流泪,锦绣江山被人取。
增你勇气,快到沙场去,恢复我们土地。
好男儿,救国不怕死。
死!留名于万世。
”
号召全体官兵浴血奋战,抵御日寇的侵略。
1933年4月10日,何香凝在《大中国周报》上她发表了一首题为《勇哉好男儿》的五言诗:
勇哉好男儿!不怕沙场死。
忍痛与吞声,为图雪国耻。
民族不独立,流血不休止。
眼看国将亡,抚创痛洒泪。
伤好去冲锋,夺回我失地。
与其忍辱生,母宁报国死!
何香凝先生常作画为抗战筹款,或赠画题诗,激励抗日将士。
1935年10月,
她作了一幅梅花国画,并题诗抒怀曰:
一树梅花伴水仙,北风强烈态依然。
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
何香凝在亲自动员组织上海各界妇女给抗日官兵赶制寒衣时写道:“妇女手中线,征人身上衣。
针针含敌忾,勉子杀敌夷”(《勖励将士》);“家家儿女做征衣,收复河山定有期。
众志成城何畏敌,同心同德励戎衣”。
(《慰劳奋勇杀敌之健
儿》);“前者牺牲后者师,家家儿女送寒衣;感君勇敢沙场去,留得忠名万古垂。
”(《赠前线将士》)。
勉励抗日将士前赴后继,誓死抗击日寇;号召男女老少人人为抗战出力。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
何香凝先生移居香港。
1938年8月26日,
她应邀出席香港妇女慰劳会成立一周年纪念大会。
当她看到出席大会的男男女女一些仍然“满身绮罗文绣,涂脂抹粉”时,感到“如芒刺在背”。
当场赋《公子佳人》诗三首:
国如流水马如龙,公子佳人在座中,
舞榭梨园朝复暮,不问遍野是哀鸿。
儿郎傅粉女涂脂,更灵绫罗纫绣衣,
输出金钱资敌用,同胞被炸肉横飞。
香港妇女斗繁华,七宝妆成艳似花,
一夜缠头歌舞费,灾区能养百人家。
1938年底,汪精卫在河内发出了“艳电”,公开叛国投敌。
此时,日军已占领
我半壁河山,一些人对抗战胜利失去信心,有人甚至充当了鬼子的汉奸。
1939年,何香凝在一幅《梅》画上题诗,表示了自己坚持抗战,决不动摇的坚强信念:岭上迟开有所思,风吹雨打最高枝。
忍看半壁河山异,铁骨冰心正义持。
1941年,面对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艰难境况,她写下《怀粤饥荒警报》一诗:危楼独坐看飞机,弹坠吾身有何归?
赢得殉节酬死友,好将血谢万人饥。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
在《香港沦陷有感》一诗中,抒发了她抗日战
争一定会胜利,香港终会光复的坚定信念:“风云惨淡泣香江,百载繁华付渺茫,回首九龙租借地,版图暂入敌人邦。
”
1942年1月15日,受中共中央指示,广东东江水上游击队护送何香凝和她的
媳、孙以及柳亚子父女等一行人离开香港经广东海丰到广西桂林。
她写下了《回粤途中感怀》、《日祸移居广西舟中》两首诗:
《回粤途中感怀》:
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
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
《日祸移居广西舟中》:
战云弥温遍神州,国破家亡恨怎休?
但得军民同御敌,烂船漂泊也风流。
由于何香凝的社会影响力很大,蒋介石一直想拉拢她。
1944年秋,衡阳失守,
日军逼近广西。
张治中将军从重庆来到桂林时,奉蒋介石之命拜访了何香凝,再次请她同家人一起到重庆避难,并说专门给她带来了几十万元的路费,何香凝严词拒绝了。
为了表明心志,她赋感怀诗一首:“漂泊天涯隐桂林,国愁家恨两相侵。
难行蜀道知何故?道是无因却有因。
”
她还写过另一首感怀诗:“戎马关山欲暮天,怕登楼见月团圆。
思乡更痛河山碎,劫后馀生又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