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20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2019年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培训精密水准测量实训手册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人力资源部2019年05月09日精密水准仪使用与检验一、实训目的和要求1.了解精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读数方法;2.初步掌握精密水准仪的检验内容和检验校正方法;3.掌握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及平差计算;4、强化学员对水准测量的认识,掌握水准测量的程序,切实可行的应用到工程中,为项目施工提供依据,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5、培训结束后,将会对每个学员进行考评。
考评依据及占比:现场操作记录占比50%,成果计算占比30%,培训纪律占比20%考评结果分A、B、C、D四档,得分90-100为A档,得分80-90为B档,得分70-80为C档,得分60-70为D档二、实训安排2.1本实验安排一天时间实训;2.2实验每个小组由 6 人组成,各工序轮换进行。
三、实训步骤及要点3.1掌握精密水准仪使用方法及国家二等水准观测过程;3.2根据场地已知水准控制点,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按照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各未知点高程。
3.3.观测顺序3.3.1往测时奇数站照准标尺分化的顺序为:1)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化;2)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化;3)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化;4)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化;3.3.2往测时偶数站照准标尺分化的顺序为:1)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化;2)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化;3)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化;4)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化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时的偶、奇测站相同。
四、仪器及工具每组领取精密水准仪 1 台,铟钢尺 1 套,记录板 1 块,记录纸若干;铅笔、计算器等工具自备。
五、主要技术要求5.1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5.2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六、实训任务由所给已知控制点,利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并进行平差计算求得未知点高程。
控制点数据及观测任务如下:第一组:已知控制点A1(H=105.711m)测定未知点A2、A3、A4、A5的高程值;第二组:已知控制点B1(H=105.518m)测定未知点B2、B3、B4、B5的高程值;第三组:已知控制点D1(H=105.504m)测定未知点D2、B3、D4、D5的高程值;第四组:已知控制点E1(H=105.555m)测定未知点E2、E3、E4、E5的高程值;第五组:已知控制点G1(H=105.629m)测定未知点G2、G3、G4、G5的高程值。
任务名称:工程测量实训计划书一、引言工程测量是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活动,它涉及到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测量实训的计划,包括实训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以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程测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训目标1.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学习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4.培养工程测量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前期准备1.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学习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
3.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4.实地考察工程测量的应用案例。
2. 实训设备与工具准备1.制定实训设备和工具的清单。
2.购置或租赁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3.对仪器和工具进行安装和调试。
3. 实训操作流程1.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宣讲。
2.基础测量实验的开展,如线路测量、角度测量等。
3.进阶测量实验的设计和组织,如曲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
4.复杂测量实验的模拟和仿真,如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等。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学习测量数据采集和记录的方法。
2.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流程。
3.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
4.编制实训报告,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和方法。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实验,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实地探访:带领学生到工地或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
4.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和仿真复杂的测量实验场景。
5.团队合作: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实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五、评估方式1.实训报告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评估其对实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验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评估。
3.数据处理评估:评估学生对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2017级各专业《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实训任务书(实训类)总课时:24课时(强化班)实训项目一:1:500地形图测绘(24学时)一、实训的目的、作用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练使用水准仪,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
1.掌握用草图法测绘数字地形图的实施方法。
2.明确选择地形特征点的要领。
3.测图比例尺为1:500,等高距为0.5m。
二、内容及项目(一)内容:在实训场地布设闭合导线网,模拟起始坐标和北方向(或给出两个已知控制点)。
学生分组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利用全站仪采用测回法获取角度和导线边长。
利用水准仪对闭合导线进行三等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模拟起始点高程数据,推算各点的高程。
采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二)任务:利用全站仪、水准仪对需要获取的地块布设闭合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再利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三)步骤:1.对所测区域布设闭合导线2.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闭合导线)导线测量3.模拟北方向和起始坐标推算导线各点坐标4.利用自动安平式水准仪对测区闭合导线进行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5.模拟起算高程推算各控制点高程6.利用全站仪结合RTK对测区进行碎步测量获取简单地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角度、边长测量7.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完成地形草图绘制三、实训项目的基本知识(一)四等水准测量1.观测黑面: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后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a黑;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前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b黑;2.观测红面:利用十字丝的中丝获得后视尺、前视尺的红面刻划数字a红和b 红。
观测程序:"a黑--b黑--b红--a红",即"a尺黑面-b尺黑面-b尺红面-a尺红面"。
实训1 直线距离测量一、实训目标1. 掌握直线定线的方法。
2. 能够正确使用钢尺、皮尺、标杆等量距工具,学会钢尺丈量距离的一般方法,会计算量距精度。
二、实训形式(1)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各种量距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2)以4-5人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测量直线距离。
三、实训备品与材料按4-5人为一组,每组配备:钢尺、皮尺、测绳各1条;标杆3根、测钎1组;记录板1块(含记录表)、铅笔、粉笔、记号笔、计算器(可使用带计算功能的手机)等。
四、实训内容与方法1.钢尺、皮尺、测绳的使用与保养(1)区分钢尺、皮尺、测绳等尺子的零点和末端位置以及刻划注记情况。
(2)使用钢尺、皮尺、测绳等尺子时,收尺不要逆转摇柄或使尺面卷曲扭缠,放尺不可生拉硬拽,收放钢尺时应避免将手划伤。
(3)尺子每次使用完后,要及时除去灰尘;如遭雨水浸泡,要待晾干后方可收尺,钢尺还要涂上一些机油,以免生锈。
2.定线按需要定线的四种情况(两点间定线、延长线定线、过山岗定线、过山谷定线),在校园内分别选择合适的两点A、B,做好地面标志,标定点位;在A、B点插立花杆,根据四种情况练习目估定线;3. 分段测量距离(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整尺法:在实训场地的教学楼道路上,每组选择选择3条长80〜100m的线段,分别在线段两端用粉笔在水泥地面上标定两点A、B,作为标志点,并记载位置。
定线后测量往返距离。
串尺法:按两点间定线的方法,每组至少选设1条不短于65米的直线(每段要测量3次平均),将直线分段;将各段往、返测段长加起来得到往、返测总长,往、返测相对误差不超过1/100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测线长度,读数到毫米。
若超限,则返工。
(注:相对误差为往、返测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与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之比,并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即:相对误差=|往测一返测|/[(往测+返测)÷2],划为1/X的形式。
例:往测为55.122米,返测为55.152米,计算相对误差为=|55.122一55.152|/[(55.102+55.152)÷2] =1/552(2)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方法同上。
实训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 DS3 水准仪的构造,认识水准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初步掌握水准仪的粗平、瞄准、精平与水准尺读数的方法;(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
二、仪器和工具DS3 水准仪 1 台,水准尺 2 支,记录板 1 块,伞 1 把。
自备铅笔。
三、方法与步骤1.DS3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水准仪在测站上松开架腿的蝶形螺旋,按需要调整架腿的长度,将螺旋拧紧。
将三脚架张开,使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脚的脚尖踩入土中。
然后把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水准仪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水准仪按“左手拇指规则”,先用双手同时反向旋转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移至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通常需反复进行。
(4)瞄准水准尺瞄准水准尺的步骤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固定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分划清晰;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影像的一侧靠近于十字丝竖丝(便于检查水准尺是否竖直);眼睛略作上下移动,检查十字丝与水准尺分划像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视差);如果存在视差,则重新进行目镜与物镜对光,消除视差。
(5)精确整平水准仪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的像吻合。
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符合水准管左侧气泡移动方向的一致性。
(6)读数用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 4 位读数。
读数时,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按米、分米、厘米及毫米一次读出。
2.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1)在地面上选择 A、B 两点;(2)在A、B 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水准仪到A、B 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并粗略整平;水准尺读数 /m 测站 点号高差/m 备注后视读数前视读数(3) 在 A 、B 两点上各竖立一根水准尺,先瞄准 A 点上的水准尺,精确整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表中。
测量实训指导书一、引言测量实训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掌握测量实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指导书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要求和实训评估等内容。
二、实训目的测量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应能够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正确进行测量实验和数据记录。
三、实训内容1. 仪器准备:学生应了解和熟悉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包括测量仪器的类型、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测量基本原理:学生应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测量精度的评定方法等。
3. 测量实验:学生应进行一系列测量实验,包括长度、角度、高程等方面的测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应学会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误差限等计算方法。
5. 实验报告:学生应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测量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四、实训步骤1. 实训准备:学生应提前准备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实验材料,确保实训顺利进行。
2. 实训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实训内容和要求,讲解测量原理和方法,并演示正确的实验操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际的测量实验操作,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测量结果的精度和误差。
5.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测量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五、实训要求1. 安全第一:学生在进行测量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仪器使用:学生应熟悉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并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3. 数据记录:学生应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测量数值、单位和测量时间等信息。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应正确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算测量结果的精度和误差。
任务十四等水准测量1、实训目的(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及校核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水准路线的布设及闭合差的计算。
(3)通过实训数据和测量限差的对照、比较,培养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2、实训器具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含记录纸)一块,自备2H或3H铅笔一支,计算器1个。
3、实训内容(1)用双面尺法观测一条长约500m的闭合水准路线。
视线长度应≤100m,前后视距差应≤5m,前后视距累计差应≤l0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应≥0.3m,黑红面读数差应≤3mm,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应≤5mm。
(2)每组进行往返观测,或每两组对同一路线进行同向观测,较差应≤±20L(mm)或≤±6n(单位为mm)。
4、实训步骤(1)在地面选一点作为已知高程起始点(其高程可由教师给出),选择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设站观测。
(2)测站观测顺序后视黑面尺,分别读取下、上、中丝读数(1)、(2)、(3)并记入观测手簿。
前视黑面尺,分别读取下、上、中丝读数(4)、(5)、(6)并记入观测手簿。
前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7)并记入观测手簿。
后视红面尺,读取中丝读数(8)并记入观测手簿。
注意:瞄准水准尺时要消除视差;每次读取中丝读数前一定要进行精平;记录时要按观测的次序,将观测数据记入观测手簿中相应的位置。
(3)测站计算与校核1)视距部分后视距离(9)=(1)−(2)前视距离(10)=(4)−(5)前、后视距差(11)=(9)−(10)前、后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本站(11)注意:(11)的值应≤±5m,(12)的值应≤±10m。
2)同一水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的检核(13)=(6)+K−(7)(14)=(3)+K−(8)式中K——水准尺黑、红面常数差(4.687或4.787)。
(13)、(14)的值应≤±3mm。
任务六视距测量1、目的要求(1)练习用视距法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2)往、返视距测得的水平距离,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0,高差之差不大于5cm。
2、仪器、工具测钎一束,标杆3根,DJ6经纬仪1台(套),水准尺1根,函数计算器1部,钢尺1把,2H铅笔1只;可选:DS3水准仪1台(套),小钢尺1把,记录板1块。
3、方法与步骤(1)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1)在平坦的实训场地选择一测站点A,在测站点上安置好经纬仪(对中、整平)。
2)司尺员将视距尺(标尺)立于待测点B上。
3)瞄准标尺并将视线调至大致水平(竖盘读数为90°或270°),分别读取下丝、上丝的读数,记入观测手簿。
4)按D=K l计算出仪器至立尺点的水平距离。
K=100,尺间隔l=下丝读数一上丝读数(若为正像望远镜,则l=上丝读数一下丝读数)。
(2)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1)另选一处有一定坡度的场地,选择一测站点C,在测站点上安置好经纬仪(对中、整平)。
2)司尺员将视距尺(标尺)立于待测点D上。
3)量取仪器高i(自桩顶量至望远镜横轴中心,若不进行高差测量,此项则不必做)。
4)瞄准标尺,调节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后,分别读取下、中(V)、上丝读数及竖盘读数L,记入观测手簿。
5)分别计算测站点与标尺间的水平距离与高差。
D=K l cos2αh=Dtanα+ί-V式中:K=100:D=下丝读数一上丝读数;a=900-L(刻度盘顺时针刻划);ί—仪器高;V—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4、注意事项(1)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也可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2)对于初学者,为便于观测,选取的AB两点相距不宜过远,约60~70m为宜。
(3)为便于直接读出尺间隔l,观测时可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上丝读数对在附近的整数上(整米或整分米处)。
(4)仪器ί量至厘米,竖盘读数L读至分。
5、上交实训报告表1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记录计算表第组天气:仪器号:观测:记录:年月日测站目标下丝上丝尺间隔l平距/m备注表2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记录计算表第组天气:仪器号:观测:记录:年月日测站编号:测站高程:仪器高:测点下丝读数上丝读数尺间隔l平距D竖直角α中丝读数V高差h测点高程H。
目录前言 (2)实训项目一:GPS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6)实训项目二:GPS-RTK / CORS数字测图 (14)实训项目三:利用RTK进行工程施工放样 (16)前言一、实训目的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根据GPS定位的特点来对工程控制网进行测定的过程,它和常规工程控制网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熟练掌握GPS接收机的使用方法,外业观测的记录要求。
选点、埋石的要求。
2、合理分配时段、掌握星历预报对时段的要求。
PDOP值的大小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图形结构的设计及外业工作。
手机或对讲机的合理应用。
3、熟练运用GPS-RTK / CORS进行碎部测量,完成数据的传输。
会用成图软件进行数字成图。
4、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关心集体、爱护仪器及工具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遵守校纪校规,保护群众利益的社会公德。
通过GPS定位实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依据测量工作“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基本原则,完成G PS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熟练运用GPS-RTK / CORS技术进行数字测图和施工放样。
二、实训任务与内容本实训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课堂实习,要求在测区内进行是静态GPS控制测量、GPS-RTK / CORS数字测图。
(一)GPS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1.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实训动员,领取GPS接收机及物品,搜集资料。
2.GPS控制网的布设收集、查阅资料、测区踏勘,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埋石。
根据已有的坐标点作为已知点,设计GPS控制网,其各项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均以GPS规范为依据。
3.星历预报作业组在进入测区观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
预报表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
零件测绘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零件测绘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测量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实训要求1、学生应认真遵守实训纪律,按时完成实训任务。
2、学生应爱护实训设备和量具,不得损坏或丢失。
3、学生应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和卫生,不得乱扔垃圾。
三、实训设备和量具1、测绘零件若干,如轴、齿轮、箱体等。
2、绘图工具,包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3、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四、实训步骤1、分析零件了解零件的名称、用途、材料和制造工艺等。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绘制零件草图选择合适的视图,一般选择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用目测比例徒手绘制零件草图,注意线条要清晰、粗细均匀。
标注尺寸,尺寸线应清晰、整齐,尺寸数字应书写规范。
标注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等。
3、测量零件尺寸选择合适的量具,根据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选择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测量零件的尺寸,测量时应注意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
将测量结果填入尺寸测量表格中。
4、绘制零件工作图根据零件草图和测量结果,用绘图工具绘制零件工作图。
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图幅,使图形布局合理、美观。
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应准确、完整。
填写标题栏和技术要求栏。
5、检查和校对检查零件工作图的图形是否正确、完整,尺寸标注是否清晰、准确。
校对技术要求是否符合零件的实际使用要求。
五、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注意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零件尺寸不准确。
2、绘制草图和工作图时,应注意线条的粗细和虚实,以及图形的比例和投影关系。
3、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不得随意标注。
4、实训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成绩评定1、实训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60%。
gnss测量实训指导书从什么是GNSS测量开始,到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最后总结实训经验。
内容包括:GNSS测量的原理和应用、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步骤详解、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实训总结与思考。
GNSS测量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
GNSS系统由多颗卫星组成,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伽纳略林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等。
这些卫星通过向地面发送信号,接收设备如GNSS接收机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测量信号传输时间来确定自身位置。
GNSS测量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地理测量、土地测量、建筑测量、导航与定位、地质勘探等。
GNSS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使其成为现代测量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进行GNSS测量实训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适当的测量设备,包括GNSS接收机、天线、数据采集器等。
其次,确保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测试。
接下来,选择测量点进行实验,选择合适的开放地理环境,远离大型建筑物和遮挡物,以保证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
最后,熟悉GNSS接收机的操作和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了解测量数据的存储与导出方式。
进入实验步骤之前,需要确保天气条件和测量环境对测量工作的进行没有干扰。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确定基准站,这是一个已知坐标的点,用来进行参考改正数据的计算。
然后,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数据采样频率、接收信号的卫星系统等。
接下来,进行数据采集,将GNSS接收机与天线设备连接好,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保存。
完成实验工作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首先,导入所收集的数据到数据处理软件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质量评估和异常值处理等。
然后,进行数据所有卫星的解算与定位,计算出各个卫星的位置坐标。
最后,通过精度评估和误差分析等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建筑工程测量课堂实训手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目录前言测量实训须知关键技能1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关键技能2 等外水准测量关键技能3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关键技能4 用测回法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关键技能5 竖直角观测关键技能6 全站仪的使用关键技能7 视距测量关键技能8 碎部测量关键技能9 测设已知水平角和已知水平距离关键技能10 测设已知高程和已知坡度关键技能11 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关键技能12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前言1、测量课堂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测量课堂实训,要真正实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职业教育目的,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工程测量技能的水平,提高应用测量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本书按《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从重点模块中的关键技能进行制定。
3、本书的实训教学方法是以能力本位的理念为指导,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为重点,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008年10月测量实训须知一、实训课的目的与要求实训课的目的:一方面是进一步了解所学测量仪器的构造和性能;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加强实训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实训课的要求:每次实训前均需预习教材相关部分并仔细阅读测量实训指导书,在弄清楚实训的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再动手实训,并认真完成规定的实训报告,实训结束后及时上交实训报告。
二、仪器的借用方法(1)每次实训借用仪器设备时,应按实训指导的规定或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并应遵守测量仪器室的规定,由各组组长按组的顺序领取并办理借用手续。
(2)测量仪器室每次均根据实训的任务,按组配备,填好仪器的借用单,将仪器排列在发放台上。
各组组长对照仪器的借用单清点仪器及附件等,若无问题,由组长在借用单上签名,并将借用单交还仪器管理人员后,方可将仪器借出实训室。
建筑测量实训记录册小组成员姓名组别指导教师教学点起止日期实训任务一(个人完成)变仪高法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班级学号姓名要求:在地面任取两个有高差的点,将仪器放置在两点之间,注意仪器到标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0m,采用变仪高法来测量这两点之间的高差,以熟悉DS3水准仪的使用。
实训记录手薄实训名称:变仪高法测两点之间的高差___ 年 ___月 ___日天气 _____ 姓名__________测站点号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高差/mh均/mm备注仪高(1)仪高(2)实训任务二(个人完成)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班级学号姓名要求:在地面上任选三个点,在其中一点安置经纬仪,采用测回法测量该点与其他两点连线之间的水平角,以熟悉经纬仪的使用。
实训记录手薄实训名称:水平角测量___ 年 ___月 ___日 天气 _____ 姓名__________测站 目标竖盘 位置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备 注oA 左0 00 06 90 23 36 90 23 4290 23 46 B 90 23 42A右 270 23 48 90 23 48 B180 00 00oA左 90 00 18 90 23 48 90 23 51B 180 24 06 A右0 24 1890 23 54B270 00 24实训任务三(小组完成)图根平面控制班级学号姓名要求:每组在预定范围内选定5点,组成闭合导线,并对导线点进行标志和编号。
按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测角和量边,最后算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实训记录手薄实训名称:闭合导线各点平面坐标测量___ 年 ___月 ___日天气 _____ 姓名__________实训任务四(小组完成)图根高程控制班级学号姓名要求:取一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给该水准点假定一高程值),在预定范围内选定4点,组成闭合导线,按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算出各水准(导线)点高程。
并对所取的水准点进行附图。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一、实习的目的的与要求通过实习将已学过的理论知识作一次系统的实践。
在课间实验的基础上,各实习小组应具有独立管理仪具和使用仪具的能力,为此,在实习一开始把所需要仪器和工具,一次性借领,直至实习结束归还。
二、实习地点:新余高专校内 三、实习内容实验一: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1、测量的技术要求(1)选点与标定点位——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和便于量距。
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安置仪器。
(据实际情况,导线点个数应布设成4—6个点的闭合导线)点位在泥地上应打下木桩,在混凝地路面上,可用红漆画出标志(尽可能靠路边设置,不防碍车辆通行)并写上点号(如:8-A ,表示为第8组的A 点)。
(2)用钢尺往返丈量导线边长,相对精度不超过20001。
(3)采用测回法进行一个测回测量导线转折角,若导线编号按顺时针向编排,则右角为闭合导线的多边形内角。
若编号按逆时针向,则左角为多边形内角。
(4)内业计算(假定第1点的坐标X=500,Y=500,第一条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为60°30′00″)角度闭合差()∑--=01802n f 内ββ,应小于60″n (n 为角个数) 坐标闭合差∑=x f △x ,∑=y f △y , y x f f f +=2 全长相对闭合差)(∑sf应小于20001。
2、所需仪器和工具每组经纬仪1台(附脚架),标杆2根,钢尺1把 实验二:图根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1、测量的技术要求(1)每测站用“两次仪器高法”测量两次高差,其高差之差不大于6mm ,否测重测。
(2)所有高差之和为闭合路线的闭合差,不大于40mm L设假定闭合水准路线第1点(即闭和导线第1点)高程为50.00米,然后测定各导线点的高程。
2、所需仪器和工具每组水准仪1台(附脚架),水准尺2把,尺垫2个注意:在外业选点时,水准点可以和导线点共用,每个小组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同选一个线路;不同的小组选不同的线路)四、实习时间安排与要求时间安排:要求:1.本次实训共分10组,每一实训小组指定组长一人,负责该组的管理和协调工作2.每组同学应独立完成测量实习报告书一份,不准抄袭,出现雷同判零分,重作。
实训手册工程测量专业张昆仑主编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Preface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建设单位”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知行合一的原则,深化改革。
其工程测量专业完全适用市场需求。
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 )在测绘界,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
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
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
此次前往帽儿山实训是对上一学年度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熟练使用测绘仪器是我专业,适应工作的前提要求。
所以将对上一学期所学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全站仪放样等各种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实训。
培养学生的关于测量工作的的责任心,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测量精益求精的测量精神。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第二水平角竖直角观测手簿计算
第三视距测量、方位角与象限角转换第四经纬导线内业计算
第五交会内业计算
第六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第七圆曲线以及缓和曲线放样
第八线路中桩水准测量及横断面测量第九横断面测量
高程误差配赋表(样表)
距离平均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点之高程点号
实际实际
测量
测量测量
过程
得出得出
编号
高程误差配赋内业计算详解
(1) 点号、距离、平均高差由实际测量得出。
(2) 计算高差闭合差)-(起终H H h f h -∑=
根据附和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及路线长度求出每公里测站数,以便确定采用平地或山地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的计算公式。
L n ∑∑/<16为平原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公式为在平原地区:Lmm f h 40±=
在山地地区: n f h 12±=
由于f h <f h 容说明观测精度符合观测精度要求,可以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
如果f h >f h 容,说明观测成果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新测量。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是按与测站数或测段长度成正比列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相应测段的高差上,的改正后高差,即:i h i h i L L f n n f ⨯-=⨯∑-=∑)/()/(i υυ或
其中,υ
i-------------第
i 测段的高差改正数,mm
∑n 、∑L ----水准路线总测站数与总长度 n i L i-----------第i 测段的测站数与测段长度
计算检核∑υi=
f
h
水平角观测手簿
方向号数及
照准目标
读数左-右
(2C)左+右
2
方向值附注
盘左盘右
°′″″°′″″″″°′″实际测量(11)实际(12)实际(1) (2) (3)
编号实际测量得
出测量实际测量
得出
实际测
量得出
测量实际测
量得出
(4) 得出得出(5)
(10)(13)(9)(6) 归零差Δ左= (7) Δ右= (8)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张昆仑编制
1. 2C盘左-盘右一般数据正确值只有秒。
2.以盘左为准
3.方向值:(1)+(9)/2大于0度的为为减,小于零为加。
4.Δ左(10)—(11)Δ右(12)—(13)限差30″
5.(4)+(5)+(6)=360º
垂直角观测手簿
照准点名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指标差
°′″
垂直角°′″
照准部位高盘左垂直角
°′″盘右垂直角°′″
根据(1)(2)(3)(4)测量
实际
编号
1.(1)顺时针注记形式:α左=90°—L α右=R—270°
逆时针注记形式:α左=L—90°α右270°—R
α=1/2(α左+α右)
2.指标差:χ=1/2(R+L—360°)限差10″
垂直角观测手簿
照准点名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指标差
°′″
垂直角°′″
照准部位高盘左垂直角
°′″盘右垂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