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4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观察、体验,能正确说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 通过讨论、分析,用牛顿第三定律能准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 通过讨论、分析,能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通过定量实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解读定律并能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
2. 培养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学习难点:“一对相互平衡的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学习内容: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观察这几幅图、视频,你有什么认识?(2)体验:双手对拉、手用力推桌子,说说你的感受。
(3)结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和。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
二、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实验:请同学们分组实验,利用你们课桌上的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请同学们将桌上的两根弹簧秤水平对拉,改变不同的条件,观察两弹簧秤的读数大小关系:实验结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号表示。
思考:一匹马拉着车在路上走,试分析以下各种情况下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A、马拉车在路上匀速前进B、马拉车在路上加速前进C、车陷进泥潭里,马没有拉动车问题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1.天花板吊着的电灯受哪几个力的作用?2.说出电线和电灯之间存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性质相同吗?作用对象相同吗?作用效果相同吗?3.与电灯的重力平衡的是什么力?思考:如果突然剪断电线,哪个力会消失?归纳总结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完成下表课堂小结:学后反思:【当堂检测】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一匹马拉着车在路上走,试分析以下各种情况下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的大小关系:A、车陷进泥潭里,马没有拉动车B、马拉车在路上匀速前进C、马拉车在路上加速前进D、到达地点它们要停下来3. 画出静止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
4.5牛顿第三定律执笔:袁伟丽审核:王继海【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理解“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课堂活动】【实验合作探究】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结合提供的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是在一个物体上?(2)两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关系?(3)两力是同时产生的吗?(4)两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吗?(5)两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可以抵消?视频观看力传感器系统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这些特点体现在某一时刻、还是任意时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变化、消失有先后吗?运动状态下的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也遵循这些规律呢?归纳总结: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1);(2);(3);(4);2.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达式:,式中的表示方向【思维碰撞,理解规律】下面观点正确吗?1、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而石头“安然无恙”,由此认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瘦弱的男子和大力士掰手腕会输,是因为大力士对瘦弱男子的力比较大?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地球对苹果的引力等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为什么是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落向苹果?【分析异同】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长得比较像”,“像”在何处?“貌似神异”“异”在何处?完成后与牛顿第三定律应用例1、如图所示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试分析点灯受到的力,指出它们的反作用力和它们作用力的施力物体,并指出相互作用力 例2、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倾角为 ,求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和压力?练习:例3、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
a 、b 处于静止的状态,,关于a 、b) 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例4(1) 人受到那些力,各力施力物体分别是那个物体?各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那个力?(2) 人所受到的力中,互为一对平衡力的有哪些?例4.1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块重400N ,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皆为0.2,现在人用水平力拉绳,使他和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A . 人拉绳子的力是200N B . 人拉绳子的力是100N C . 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右 D . 人的脚给木块摩擦力向左5.伽利略:让物块从斜面滚下,他认为物块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并且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块,只要斜面倾斜角一定,物块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牛顿第三定律一、教学任务分析牛顿第一、二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把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与其他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独立的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
因此它是对牛顿第一、二定律最有效的补充,有了它就会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拓宽了分析思路和解题范围。
因此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
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力和运动的有关知识,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章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二定律”,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仍然是分辨不清,经常混淆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
最难的是学生不清楚物体系间单个物体的受力,及它们之间力的关系。
经过本节课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总结恰好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疑问。
另外,本节课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于通过对第三定律的学习,能够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该现象的物理原理,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几个具体的力,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
如果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的感觉是简单无味,实则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而当年牛顿便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前人的总结才得出“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中如果我们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5牛顿第三定律》基础导学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难点】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自主学习】一、演示实验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①用手拉弹簧秤A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A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但两个示数总.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并且总是产生,同时,同时.②分析弹簧秤B受到A的拉力F方向和弹簧秤A受到B的拉力F方向,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结(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4.5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1、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与难点]1.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预习热身]一、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通过下列实例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
实例1.在轨道上放置两辆前端安装有磁铁的小车,使之N极正对着靠近,放手后观察它们的运动。
实例2.在冰面上两个小孩手对着手互推后,观察他们的运动。
结论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探究一:同桌的两位同学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实验探究二: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二、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的,所以说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①相互性②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③同一性:性质相同(eg.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例子)④异体性: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的区别12[典型例题]1、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2、有人认为:;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你觉得对吗?请对马和车说出理由。
3.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灯泡,则( ) A .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巩固练习:1.通过细绳拉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运动时,绳子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子的力。
高一物理4.5牛顿第三定律第28课时学案15min 小[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习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知识链接]1、力的定义2、力的性质[学习内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阅读课本明确: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关系?2、什么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特性?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练习与区别例1、人在跑步的时候,人和地球间有多少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2、将一个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例3、将一本书置于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桌面所受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书所受重力与书所受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在书上再放一本薄,则书受桌面的支持力和书对桌的压力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E.书所受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桌面上。
F.当用一水平力推书,则书所受重力与书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不再是一对平衡力了。
G.如在书上又放一本薄,再用水平力拉书,但书薄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书薄之间有二对相互作用力。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例题法、讨论法、比较法[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互相抵消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推力大于人对地的蹬力,所以人才能向前进B.只有人站着不动时人对地的压力才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C.人站着在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总是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D.以卵击石时,石头对卵的压力与卵对石头的弹力等大6、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上减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该()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7、弹簧拉着木块在竖直平面内匀速下降,弹簧拉木块的力与木块拉弹簧的力是()A.一对平衡力B.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8、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与它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的速度一定减小,加速度一定增大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9、在一根细线下挂着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剪断细线的瞬时()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10、分析下面两段内容,并按要求完成答题.(1)有人说:“喷气式飞机喷出的气体向后推动空气,空气就向前推动飞机,喷气式飞机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个推力才能克服阻力向前飞行.”这种说法错在哪里?正确的说法是什么?(2)小鸟说:“我喜欢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小鸟飞行与牛顿第三定律的关系.。
4·3 楞次定律课前自主预习1.从前面的实验知道,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电流表的指针有时________偏转,有时________偏转,这表示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的.2.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______;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__________.3.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______;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________,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__________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重难点点拨1.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例1. 如图所示,当磁铁运动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是由A经R到B,则磁铁可能是( ) A.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C.向左平移D.以上都不可能变式训练1-1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条沿东西方向铺设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有自东向西稳定、强大的直流电流.现用一闭合的检测线圈(线圈中串有灵敏的检流计,图中未画出)检测此通电直导线的位置,若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在检测线圈位于水平面内,从距直导线很远处由北向南沿水平地面通过导线的上方并移至距导线很远处的过程中,俯视检测线圈,其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A.先顺时针后逆时针B.先逆时针后顺时针C.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然后再逆时针D.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然后再顺时针2.右手定则的应用例2. 下图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其中能产生由a到b的感应电流的是( )变式训练2-1如图所示,导体AB、CD可在水平轨道上自由滑动,且两水平轨道在中央交叉处互不相通.当导体棒AB向左移动时( )A.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到BB.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到AC.CD向左移动D.CD向右移动3.由楞次定律判断物体受力及运动情况例3. 如图所示,闭合螺线管固定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现将一条形磁铁从左向右插入螺线管中的过程中,则( )A.车将向右运动B.使条形磁铁向右插入时外力所做的功全部由螺线管转变为电能,最终转化为螺线管的内能C.条形磁铁会受到向左的力D.车会受到向左的力变式训练3-1一块铜片置于如图所示的磁场中,如果用力把铜片从磁场拉出或把它进一步推入,则在这两个过程中有关磁场对铜片的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拉出时是阻力B.推入时是阻力C.拉出时不受磁场力 D.推入时不受磁场力。
【学习目标】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表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 能正确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辨析其与平衡力的异同【知识回顾】1、什么叫力?2、一个力对应几个物体?猜一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一动:请各小组设计实验;从力的三要素角度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方案:结论:【自主学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想一想:两辆冰车甲、乙都静止,甲车上的人突然用力推乙车上的人1、 会出现什么现象?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同学们举出生活实例来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看一看:(阅读教材)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1) 内容:(2) 表达式:试一试:情境1:人从地板上跳起时,地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板的作用力哪个大? 人为何能跳起?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 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课前部分请说出上面实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情境2 :火车头拉车厢匀速前进时,是火车头对车厢的拉力大,还是车厢对火车头的拉力大?火车头拉车厢加速前进时,是火车头对车厢的拉力大,还是车厢对火车头的拉力大?火车为何能加速前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情境3:“鸡蛋碰石头”中蛋破而石无损,有人据此现象得出:鸡蛋对石头的力远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试分析说明【合作探究】探究一:人在平直的公路上行走时,有几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各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对象有什么关系?2、各对作用力在作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如何?3、各对作用力在性质上有什么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小组讨论,请用简单的物理语言归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归纳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请举例说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点不同占作用对象作用时间力的性质作用效果【自学反思】1、请总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并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探究二:请同学们分析下列问题,并作出总结:如图所示,将一个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1、电灯受到哪些力?并找出其反作用力。
比一比谁更好做一做谁更强物理(通用类)导学案 NO1 班级学习小组组内编号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使用说明】1、请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重点、疑点用红笔标记。
2.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展示加深对本节的理解.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3.会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中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能够利用给定的实验仪器去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树立物质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辩证观点二.重难点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难点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三.预习案1.复习力的定义:2.复习平衡力的概念:3.找出生活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以及存在平衡力的例子新课导入[ 实验]:用手用力将竖直的笔尖向下压。
用手拍桌子。
请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探究点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物体施加了这种作用,同样,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也必然有另一个物体受到这种力的作用,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由于桌面发生形变,给木块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N,同时,由于木块发生形变,给桌面一个向下的压力FN′,FN与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图所示.【特别提醒】:有的物体间发生作用需要接触,如支、压、推、拉等作用,有的物体间发生作用不需要接触,如电荷之间的作用,磁极间的作用.不要认为不发生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力的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不能抵消.探究点2 牛顿第三定律根据例举出来的生活实例,讨论找出作用力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3.对定律的理解(1)力的物质性方面: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个力对应两个物体且成对出现,单个物体不能有力产生.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有甲物体对作用力来说是施力物体,对反作用力来说便是受力物体.(2)力的三要素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力的性质方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不可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力的作用效果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因此不能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5)时间性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不能认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即具有瞬时对应关系.【特别提醒】:(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2)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反映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探究点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问题:分析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的受力情况,找出其中的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别提醒】:(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异体、共线、反向、等大、同性同存”,而平衡力是“同体、共线、反向、等大”.(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最直观的区别是:看作用点,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一定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一定分Array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还可以看它们是不是相互作用产生的.五.巩固练习探究点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物体施加了这种作用,同样,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也必然有另一个物体受到这种力的作用,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由于桌面发生形变,给木块一个向上的支持力FN,同时,由于木块发生形变,给桌面一个向下的压力FN′,FN与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图所示.【特别提醒】:有的物体间发生作用需要接触,如支、压、推、拉等作用,有的物体间发生作用不需要接触,如电荷之间的作用,磁极间的作用.不要认为不发生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力的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不同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不能抵消.探究点2 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在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3.对定律的理解(1)力的物质性方面: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个力对应两个物体且成对出现,单个物体不能有力产生.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有甲物体对作用力来说是施力物体,对反作用力来说便是受力物体.(2)力的三要素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力的性质方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不可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力的作用效果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因此不能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5)时间性方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不能认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即具有瞬时对应关系.【特别提醒】:(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2)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反映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探究点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问题:分析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的受力情况,找出其中的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别提醒】:(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异体、共线、反向、等大、同性同存”,而平衡力是“同体、共线、反向、等大”.(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最直观的区别是:看作用点,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一定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一定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还可以看它们是不是相互作用产生的.六.课外思考脚踢球还是球踢脚踢过球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用力过大的时候脚会感到疼,甚至有的时候会受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踢球的时候是脚对球产生作用力,为什么脚会有疼痛感呢?这个问题牵扯出一个力学的基本定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理.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将两只折好的纸船放在一个装了水的盆里,用手握住两只船,不让他们运动,在两个船里各放一个磁铁,然后松开手,这时你会看到两只船相互靠近.显然这是磁铁之间的引力造成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两只船都会运动呢?证明它们都受到了彼此的引力的作用,这个实验最初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做的,牛顿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甲船对乙船有吸引力,同时,乙船也会对甲船产生吸引力,并且这两个力大小完全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踢球的时候脚会疼痛了,因为脚踢球的时候给球一个作用力,同时,球也会给脚一个反作用力,所以脚就会有疼痛感了.七.课后反思五.深化练习题例1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答案:C解析:人走路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三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人对地球的吸引作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所以人走路时与地球间有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为C.规律总结:(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都不相同.(2)辨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要对物体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搞清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若两个力的施力物体也是对方的受力物体,则这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式训练1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下,如图右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答案:C例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 正确.规律总结:(1)牛顿第三定律是对力的相互性和物质性的进一步完善,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相互依存,同生同灭,性质相同.(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其产生的效果(如形变及产生加速度)可能不同,这是由物体的自身属性和物体所受的其他力决定的,并非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等.例3物体静止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答案:A分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最直观的区别是:看作用点,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一定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一定分别在两个物体上.还可以看它们是不是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物体受力分析,弄清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解析:此题要分析的是各个力的关系,因此要对物体受力及物体对桌面的作用力进行正确的分析.设物体的重力为G,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FN,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FN′,如图所示.对选项A,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N和G作用于同一物体,因此FN 和G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正确;对选项B,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对选项C,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选项C错;对选项D,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物体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因此FN和F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规律总结:(1)判断一对力是否是相互作用力还是平衡力时要抓住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对力就是相互作用力.(2)本题中,物体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永远大小相等.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例4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 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图(如下图所示)画得正确的是()分析:根据受力分析研究的顺序和各力的方向特点进行判断.答案:D解析:选取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垂直接触面——斜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相对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相切,沿斜面向上.正确答案为D.规律总结:有同学认为支持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反,这是错误的,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静止物体所受弹力才和重力方向相反.有的同学会错选B,这是未弄清研究对象是斜面上的物体,斜面给它的支持力方向为垂直斜面向上;摩擦力的方向应和物体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弄清研究对象和物体所受各力特点是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关键.例5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重为G=10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地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FT′=6N,则台秤的示数A.保持不变B.增加10NC.增加6N D.增加4N答案:D3.一个质量是75kg的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某一瞬间突然竖直向上跳起,已知刚跳起时的速度为3m/s,起跳所用的时间为0.5s,求此人在起跳瞬间对地面的压力的平均值.(人的起跳运动可看做匀加速运动,g取10m/s2)六.课外思考脚踢球还是球踢脚踢过球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用力过大的时候脚会感到疼,甚至有的时候会受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踢球的时候是脚对球产生作用力,为什么脚会有疼痛感呢?这个问题牵扯出一个力学的基本定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理.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将两只折好的纸船放在一个装了水的盆里,用手握住两只船,不让他们运动,在两个船里各放一个磁铁,然后松开手,这时你会看到两只船相互靠近.显然这是磁铁之间的引力造成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两只船都会运动呢?证明它们都受到了彼此的引力的作用,这个实验最初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做的,牛顿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甲船对乙船有吸引力,同时,乙船也会对甲船产生吸引力,并且这两个力大小完全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踢球的时候脚会疼痛了,因为脚踢球的时候给球一个作用力,同时,球也会给脚一个反作用力,所以脚就会有疼痛感了.物理人教版必修1 4.5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设计11 / 11。
3.牛顿第三定律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正确受力分析,能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01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一定存在着□02受力物体和□03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作□04作用力和□05反作用力,它们总是互相依赖、□06同时存在的。
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01相等,方向□02相反,作用在□03同一条直线上。
2.应用举例(1)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水给桨一个□04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船前进。
(2)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车轮向□05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06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
三、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
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二是根据□01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
(2)在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我们遇到的力主要是□02重力、□03弹力和□04摩擦力,且一般按□05重力、□06弹力和□07摩擦力的顺序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必须明确□08是在分析哪个物体所受的力。
(4)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要把某个力的反作用力跟这个力的□09平衡力混淆。
2.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10同一物体上。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11两个物体上。
(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2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13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
判一判(1)物体间可能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2)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时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高中物理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知识点分解与课堂探究】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是相对的;2、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性质关系;3、能够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随堂练习】1、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1对B、2对C、3对D、4对2、关于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3、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
若绳子的质量不计,则()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拉绳子的力小于乙队拉绳子的力C、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D、只有在相持过程中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在甲队拉动乙队的过程中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4、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小孩被大人拉走时,大人拉力大于小孩拉力B、当小孩赖着不动时,大人拉力小于小孩拉力C、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拉力总大于小孩拉力,因为大人的力气总比小孩大D、不管什么情况下,大人拉力与小孩拉力大小相等5、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重力的反作用力是【补充记载】【我的困惑】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一级部物理学科教学案(编号:031)《4、5 牛顿第三定律》巩固练习班级:姓名:等第: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D、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推力大于人对地的蹬力,所以人才能向前进B、只有人站着不动时人对地的压力才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C、人站着在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总是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D、以卵击石时,石头对卵的压力与卵对石头的弹力等大5、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B、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与它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的速度一定减小,加速度一定增大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6、在一根细线下挂着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剪断细线的瞬时()A、物体同时具有加速度和速度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作用力反作用力2.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3.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4.相互作用产生消失性质5.(1)合力(2)受力分析(3)①重力竖直向下②弹力垂直③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平行思考不一定随之消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时另一个力立即消失.核心知识探究一、[问题情境]1.对弹簧来说,手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对手而言,弹簧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两船事例中,每个小船都可以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这取决于研究对象选择.同样,学生推桌子时,桌子与学生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2.手对弹簧作用力与弹簧对手作用力,方向相反,彼此作为对方作用点.弹簧对手作用力与手对弹簧作用力都是由形变引起,都是弹力.下两例与之相类似.3.以上事例,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无先后顺序.4.作用效果不能抵消.[要点提炼]2.相互依存存在一样不同二、2.(1)大小(2)方向(1)彼此相互作用(2)产生变化消失(3)相互(4)一样3.不能抵消三、2.两个物体性质作用效果解题方法探究例1 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一样,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例2 D [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互作用物体所处状态没有关系.]例3 CD [P所受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Q对P支持力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平衡力;P对Q压力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P所受重力与P对Q 压力大小相等、方向一样,但不是同一性质力;P对Q压力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而Q对P支持力受力物体是P,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Q对桌面压力施力物体是Q,受力物体是桌面,而桌面对Q支持力受力物体是Q,施力物体是桌面,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C、D.]变式训练D[对A、B受力分析如下图,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拉力F与弹簧对A 拉力F1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拉力F1与弹簧对B拉力F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拉力与B对弹簧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效果评估1.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点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力;大小相等、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2.AB [跳高运发动从地面上起跳瞬间产生向上加速度,对运发动受力分析,支持力大于运发动受到重力;压力与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3.B [在拔河比赛中,双方对绳拉力相等,对获胜有利是对地面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4.C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木箱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编制 审核 编号 026[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重点)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重点)3.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难点)4.掌握受力分析的正确方法.(难点)[知识点剖析]知识点一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深化理解)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存在只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力,而不受其他物体作用力的物体吗?【提示】 不存在.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2.鸡蛋碰石头,鸡蛋破碎,而石头完好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这一判断对吗?【提示】 这一判断不对.鸡蛋碰石头,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必然相等.鸡蛋破碎是因为鸡蛋壳强度不大,易碎.第2步 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例1、如图4-5-5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 .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 .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合力一定为零D .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有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答案】 B例2.(2014鹤岗一中期末)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B .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C .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D .支持力没有反作用力【答案】 B例3.(多选)(2014·蒙自高一检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传感器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把看不见、摸不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现把两个相互作用的弹簧挂钩与传感器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4-5-6所示,通过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变化曲线,可得结论(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因此物体受力平衡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力为0.D .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不论物体如何运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相同【答案】 BD第3步 总结——规律总结,方法反思知识点二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比较(对比分析)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可以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吗?【提示】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求合力没有实际意义.2.一对平衡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吗?【提示】 不一定.一对平衡力可以是同一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课本,所受的一对平衡力分别是重力和弹力,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力.第2步 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例1、(多选) 如图4-5-7所示,水平力F 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力F 跟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作用力F 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 CD例2.关于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力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B .平衡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 .作用力施加之后才会产生反作用力,即反作用力总比作用力落后一些【答案】 B例3.(2015·滨州高一质检)2012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在山东滨州举行,女子柔道无差别级金牌由天津女孩秦茜轻松赢得.在秦茜摔倒对手的一瞬间,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秦茜和对手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 .秦茜对对手的作用力大于对手对秦茜的作用力C .秦茜和对手之间的作用力是等大的D .秦茜和对手之间的作用力的性质可以不相同【答案】 C第3步 总结——规律总结,方法反思知识点三 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规律方法)第1步 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运动员将铅球斜向上推出,铅球飞向远处,在铅球运动的过程中除受到重力(不计空气阻力)外还会受到推力、“冲力”、“惯力”等的作用吗?【提示】 由于铅球已离开手,与手之间不存在作用,因此不受推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存在“冲力”、“惯力”,铅球之所以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原因,但惯性不是“惯力”.2.百米决赛中运动员通过终点后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提示】 运动员受到重力作用;由于和地面之间挤压,地面对运动员有一向上的支持力;因为运动员的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地面对运动员还有向后的静摩擦力.第2步 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例1、(2014·唐山一中高一检测)如图4-5-8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A 和B 上,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 、B 两物体各受几个力(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 )A .3个,4个B .4个,4个C .4个,5个D .4个,6个【答案】 C例2. 气球下挂一重物,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方向斜向上匀速上升,如图4-5-9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关于气球和重物整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浮力、水平方向的风力B .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C .受重力、浮力、斜向上的冲力D .受重力、浮力、水平方向的风力、斜向上的冲力【答案】 B例3.(2014·长春高一检测)如图4-5-10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 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 )A .沿斜面向上B .沿斜面向下C .竖直向上D .垂直斜面向上【答案】 C第3步 总结——规律总结,方法反思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在一些综合题目中,牛顿第三定律经常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此时牛顿第三定律的主要作用就是研究对象的转换.例1、如图4-5-11所示,光滑斜面上放有质量为M 的木板,其上表面粗糙,为使木板能在斜面上静止不动,今有一质量为m 的猫在上面奔跑,试求猫的运动方向及加速度大小.【答案】 猫加速斜向下运动 ⎝⎛⎭⎫M m +1g sin α例2、如图4-5-12所示一只质量为m 的小孩,沿竖直方向的直杆,以a 的加速度向上爬,求小孩对杆的作用力.、【答案】 m (a +g ),方向竖直向下。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案【习目标】1.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解牛顿第三定律。
2.能运用定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重点难点】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展示的信息,体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知识链接】一对平衡力有什么特点?[]【习过程】一、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它们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
3.总结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共同点:。
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作用效果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解决力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为了使这个过程形象直观,要画_________。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画受力图)的具体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即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研究对象可能是某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或几条绳子的结点等,依据题目具体分析。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
要按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训练测试】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3.在2010年2月16日温哥华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金牌(如图),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相同,已知申雪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赵宏博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力小于赵宏博推申雪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申雪推赵宏博的时间等于赵宏博推申雪的时间.在刚分开时,申雪的初速度大于赵宏博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申雪的加速度大于赵宏博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5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图(b).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b)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时相等有时不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6.拔河比赛是一项很有趣的娱乐活动,为探究双方拉力的大小,把两队运动员简为两个人——一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让他们对拉比力气,并在他们之间加上两个同样的测力计.如下图.实验分下列几个步骤,请填空并回答问题.(1)让小女孩“主动”施力,两弹簧秤有无示______,大小是否相等________.(2)让大男孩“主动”施力,两弹簧秤有无示______,大小是否相等________.(3)双方同时施力,两弹簧秤有无示________,大小是否相等________.(4)让大男孩穿上溜冰鞋站在水泥地上,小女孩站在草地上对拉,两弹簧秤的示大小是否相等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错误,D正确.2.答案:AB3.答案:B4.答案:D解析:A中P所受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答案:AB6.答案:(1)有;相等(2)有;相等(3)有;相等(4)相等【习反思】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一对平衡力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学习重难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重点)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重点)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重点难点)【知识回顾】初中知识回顾: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
(2)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一对平衡力的特点: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自主预习】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的。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1.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受到哪些力,并将它们以力的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一过程及方法叫受力分析。
2.两条思路(1)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
(2)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课堂探究】观察与思考:播放视频。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思考与讨论:(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例子?(2)你所举的这些例子,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受力有何共同的特点?识图与思考:生活实例分析观察和实验表明: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5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难点】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____、同时________、性质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________的物体上、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
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三个特征:(1)等值,即________总是相等的、与运动状态无关(2)反向,即________总是相反的、(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四种性质:(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__的物体上、(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______,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的、成对出现的、(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________的、【组内研学】知识点3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平衡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2)特点①一对平衡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②一对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________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____________,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交流促学】例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例2、如图,油桶放在汽车上,汽车停于水平地面。
A.以卵击石,蛋破而石头没损伤,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B.物A静止在物B上,A质量小于B质量,所以A作用于B的力小于B作用于A的力
C.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压力和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证明静止在台秤上的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4、一根绳子吊着一只桶悬空时,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是[ ]
A.绳对桶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B.桶对绳的拉力,绳对桶的拉力C.绳对桶的拉力,桶对地球的作用力D.桶对绳的拉力,桶所受的重力5、如图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与斜面之间有几对力的关系?画图分析.
6、分析人在走路时,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在你的一生中,质量在变化(有时大,有时小);位置在变化(在空中,在水中等);状态在变化(静止,加速)。
请问任何时刻地球对你的作用力和你对地球的作用力都相等吗?
8、在测力计两端各栓一绳,两人都用100N的力各拉一绳,这时测力计的读数和所受合力分别是[ ]
A.100N,200N
B.100N,0
C.200N,200N
D.200N,0
我的收获:。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和参考系等的影响、4、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预习案】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_,物体之间____________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另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直线上、自主探究:1、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怎样认识的?探究: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思考:(1)既然大人拉小孩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样大,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过来呢?(2)如果让大人穿上溜冰鞋站在水泥地面上,再比力气时,小孩能否将大人拉过来?提示: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及怎样改变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决定,并非由物体所受的某一个力决定、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是什么?【探究案】1、作用与反作用: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同时性:究竟哪个力是作用力,哪个力是反作用力,可任意选择,没有主次之分、(2)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3)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4)通过生活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例,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作用效果;(5)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学习难点: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决问题。
预习案:一、知识准备1.复习初中学习的二力平衡知识二、教材助读(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_,物体之间____________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另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直线上.(3)一定质量的物体,它的加速度由它所受的决定的。
因此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___________。
方向____________,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则是_________________对它的作用力。
探究案:探究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问题1.用手拉弹簧时,手有什么感觉?用力推桌子时,身子会感觉向后倾倒,这是什么原因?问题2.你还能举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例子么?问题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有什么特点?探究点二:牛顿第三定律问题1:手掌相互拍打是相互作用力,那么相互作用力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呢?在教材p81页实验中,F与F’有什么关系?问题2:用力的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训练]1:如图4-5-1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图4-5-1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问题3:什么是一对平衡力?试总结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区别探究点三:受力分析问题1:我们在上一章中主要学习了哪些力的作用?问题2: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如何?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都如何确定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 ,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点和接触面,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 (包括拉力、压力、支持力)和 (包括 或 ),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4.5 牛顿第三定律课前预习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定义: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几对常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物体对的吸引力力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对手的拉力压力重物对水平桌面的的支持力压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表达式:(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表示方向。
重难点点拨(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进一步理解例1.如图所示,P与Q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哪一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变式训练1—1(多选)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火点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行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例2.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变式训练2—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例3.一根质量为M的木杆,上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猴,如图所示,若把细线突然剪断,小猴沿杆向上爬,并保持与地面的高度不变,求此时木杆下落的加速度。
4.5 牛顿第三定律
课前预习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几对常见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作用在上。
2、表达式:(作用力)F=-F'(反作用力),式中的“-”表示方向。
重难点点拨
(一)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进一步理解
例1.如图所示,P与Q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哪一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
D.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
变式训练1—1
(多选)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火点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行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例2.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变式训练2—1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三)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例3.一根质量为M的木杆,上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猴,
如图所示,若把细线突然剪断,小猴沿杆向上爬,并保持与地面的高度不变,求此
时木杆下落的加速度。
变式训练3—1
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一只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M>m,如图所示.如果重物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且a<g,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A.(M+m)g-ma
B.M(g-a)-ma
C.(M-m)g+ma
D.Mg-ma
课堂知识演练
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
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
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物体只对别的物体施力而本身不受力
B. 牛顿第三定律对各种性质的力都适用
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牛顿第三定律不适用
D. 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牛顿第三定律也适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则乙物体一定同时受到甲物体的作用
B. 甲物体受乙物体的作用一定是作用力,而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一定是反作用力
C.若把甲、乙两物体看成质点,甲、乙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在甲、乙两物体的连线上
D.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则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也一定是竖直向上
4.(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
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5.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测力计,甲、乙分别用100N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A.0
B.100N
C.200N
D.400N
6.对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弹力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课后巩固练习
7.如图所示,长木板平放在地面上,用F=10N的力拉动木板上的小木块使其
匀速前时,但木板静止,则木板的受力个数为()
A、 3个
B、4个
C、 5个
D、6个
8.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
9.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是正确的()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先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没有人
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10.(多选)甲乙两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正确的是()
A.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B.不论做何种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11.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10m/s2)
12.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
质量m=4kg的物体以a=3m/s2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而斜面体M保持静止。
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大?(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