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6_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预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
遗传与进化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概念】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原理】基因重组(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即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使人们所需要的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过程】(1)具有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2)F1表现出显性性状,让F1自交,获得F2。
(3)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性状进行多次自交纯化获得新品种。
【优缺点】(1)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缺点:不会创造新物种,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漫长,操作复杂。
杂交育种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个体间。
亲缘关系较近的不同物种个体间(为了使后代可育,应做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个体即是异源多倍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萝卜和甘蓝杂交。
(2)技术要求:①材料的选择,要求所选育的材料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所选的原始材料,是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
②杂交一次,获得的F1是杂合子,不管在性状上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用于扩大栽培。
③让F1自交得到F2。
性状的重新组合一般是在F2中出现,选出性状上符合要求的品种,这些品种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④把初步选出的品种进行隔离自交,根据F3是否出现性状分离,确定被隔离的亲本是否是纯合子。
如果是纯合子,F3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诱变育种【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Y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原理】基因突变。
基因在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人们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生物,诱发基因突变,提高变异的频率,然后从获得的大量突变个体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诱变因素】(1)物理因素:X射线、Y射线、紫外线以及激光等的照射都可以使生物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新品种中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解析】水稻的糯性来源于基因突变;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D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棉花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获得抗病基因,而单倍体育种不能。
【答案】B3.如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骤需用到的工具是( ) 【导学号:10090161】A.DNA连接酶和解旋酶B.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解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需要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2 基因工程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2 基因工程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2 基因工程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6。
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能力目标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高考链接(高考考点)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教学难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Ppt图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一、基因工程的原理1. 基因工程的基因工程就是按照___________,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概念:3。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二、基因工程的因提取出来,并加以___________,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___________地改造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2. 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的“剪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该物质能识别________种核苷酸序列,并在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叫EcoRI的限制酶,能够专一识别_______________的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2)基因的“针线”即____________,可以“缝合”_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
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总分: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1.农作物育种上常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等。
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互换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①③④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2.中国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由太空返回后,经地面种植培养出的水稻穗多粒大、营养成分高,下面说出正确的是()A.太空种子都是优良品种B.太空种子都成了多倍体C.太空种子都需要选择D.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A.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C.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D.用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种4.杂交育种中,下列杂交后代的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5.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杂合体。
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应选用下列哪项为最简便易行( )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甲、乙×乙6.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
内蒙古开鲁县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开鲁县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开鲁县2016-2017年高中生物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6。
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6·淄博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选D。
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的是( )A.用一定剂量的γ射线处理,引起变异而获得新性状B.用X射线照射处理,得到高产青霉素菌株C.用亚硝酸处理,得到动物和植物的新类型D.人工种植的马铃薯块茎逐年变小【解析】选D。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处理生物,引发基因突变。
人工种植的马铃薯块茎逐年变小,造成退化的直接原因是高温、干旱、病毒感染等,故不属于诱变育种。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解析】选C。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解析】选D。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承德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解析】选C。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的优点和不足。
(2)能正确写出杂交育种的遗传图解。
(3)举例说明诱变育种的原理、优点和不足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例分析和比较,提高运用遗传和变异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提高运用遗传和变异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竟争能力。
【预习任务】1.阅读P98—P99识记杂交育种的概念、并举例。
2.总结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过程、优点和缺点。
3.阅读P100识记诱变育种的概念。
4.试举例说出诱变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方法、优点和不足。
【自主检测】1.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出“矮杆南特号”新品种。
矮杆水稻新品种的产生是由于()A.染色体加倍 B.基因的自然突变 C.基因的人工诱变 D.基因重组2.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第一组是:DDTT× ddtt → F1(自交)→ F2第二组是:DDTT× ddtt → 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
试问:(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______,其培育中首先要应用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然后用________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第三组方法出现ddtt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_____来实现的。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基因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工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基因工程的原理既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生物工程方面的内容。
为了避免与《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基因工程的内容重复,教材没有过多地展开介绍。
其地位更是由《课程标准》上的了解层次上升为《考试说明》上的理解层次,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安全性问题;基因操作的工具及其操作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3.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安全性问题、基因操作的工具,基本步骤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本节课安排2课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网络条件学习本课知识。
二、说学法: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因为本节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说教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6.2.1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工具。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农牧业等领域的应用。
(4)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过程与方法以具体事例讲述,学生制作模型,使学生切身体会基因工程“剪、拼、接、转”的主要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基因工程的出现在定向地改变生物,培育出新品种方面的意义。
【预习任务】1.阅读文本,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
思考基因工程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2.识记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及其作用。
3.简述基因工程的步骤。
4.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主要应用。
【自主检测】1.判断题(1)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选生物的遗传性状()(2)基因剪刀是指DNA连接酶()(3)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4)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2.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I,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序列,切点在G与A之间。
这是应用了酶的()A.高效性 B.专一性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3.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提取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 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问题反馈】。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章节规划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
由于这些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为使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较少涉及这些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实际上人类将遗传和变异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由来已久,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入,技术的改进,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效果日益显著。
本章将集中讲述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STS )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本章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本章内容围绕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通过截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再现了人类的互动。
应用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对其他生物利用和改造的历程,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与其他章的联系:第1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本章介绍的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第3章中有关DNA 的结构、基因的本质,第4章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是学习本章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基础。
第5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
第5章中有关染色体变异及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内容与本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形成育种知识的完整体系。
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书第1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对于基因工程,学生也并不陌生,不仅大众传媒上常有介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有的也标注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记或文字说明。
本章是在学生对基因工程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2节,其知识结构列表如下: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品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的运载体基因的针线基因的剪刀基因工程的原理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价值:1.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2017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中生物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课时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 )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解析:选C 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目的基因只要进入受体细胞就能实现表达解析:选C 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是基因的运载工具,而不是工具酶。
每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而并非同一种核苷酸序列。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只有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让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生产出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3.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解析:选C ①是切割DNA分子形成两个黏性末端的过程,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是将两个具有互补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的过程,需DNA连接酶;③是DNA分子解旋的过程,需解旋酶;④是DNA复制的过程,需DNA聚合酶。
6.2.1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工具。
(3)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农牧业等领域的应用。
(4)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过程与方法
以具体事例讲述,学生制作模型,使学生切身体会基因工程“剪、拼、接、转”的主要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基因工程的出现在定向地改变生物,培育出新品种方面的意义。
【预习任务】
1.阅读文本,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
思考基因工程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2.识记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及其作用。
3.简述基因工程的步骤。
4.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主要应用。
【自主检测】
1.判断题
(1)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选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剪刀是指DNA连接酶()
(3)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
(4)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
2.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I,能识别DNA分子中的GAATTC序列,切点在G与A之间。
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3.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提取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组D 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
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