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 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表
- 格式:xls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表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以便评估研究者在
特定研究期间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目的
通过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可以量化和记录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便于教育机构、学校或老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馈。
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
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是根据特定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的量表。
它可以包括以下要素:
1.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者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
2. 评价指标:定义评价研究成果的准则和标准,可以包括课堂
表现、综合考核、作业完成情况等。
3. 评分标准:根据不同的评估指标,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使
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4. 评估方式:确定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实践等。
5. 反馈和改进:通过评估结果,及时给予研究者反馈,并帮助他们改进研究方法和策略。
使用指南
1. 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保证评估的有效性。
2. 教育机构、学校或老师应根据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的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研究者提升研究效果。
3. 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的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研究者,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结论
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表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工具,可以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进展和成就。
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学习结果评价量规表学习结果评价量规表优秀(80-1 00分)一般(79-60分)需改进(59分以下)自评生评师评基本知识(20分)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正确运用知识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基本运用知识没有基本掌握所学知识,不能运用知识基本技能(10分)能自主、合作学习,熟练掌握学化学实验的方法基本能自主、合作学习,基本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不能自主学习,没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操作实践(10分)能动脑、动手、动口,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并进行操作脑、手、口能动起来,掌握操作步骤并进行操作不能动脑、动手、动口,操作步骤不熟不能进行操作资料收集(10分)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方位的资料收集收集资料方法较少,渠道单一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当交流合作(20分)小组分工合理,交流积极,能主动配合他人小组分工较合理,交流较积极,能配合他人小组不够合理,交流欠积极,没有主动配合他人创新能力(10分)善于动脑,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意识,能灵活处理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意见,能处理问题没有自己的意见,无独特的见解,处理问题呆板情感态度(10分)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热爱学习化学能主动参与学习,较爱学习化学能参与学习,不是很爱学习化学成果展示(10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成果内容不够丰富、形成果内容少、形式单等级要素。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学生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以便评估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2. 评价量标准下面是学生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中使用的评价量标准:1. 知识水平: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知识水平: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技能应用:评估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的能力。
技能应用:评估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的能力。
3. 创造力: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想法方面的能力。
创造力: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想法方面的能力。
4. 批判思维:评估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评判能力。
批判思维:评估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评判能力。
5. 沟通能力:评估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评估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6. 合作精神: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合作精神: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3. 评价量级为了准确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使用以下评价量级:1. 优秀:学生在所有评价量标准上表现出色,超出预期。
优秀:学生在所有评价量标准上表现出色,超出预期。
2. 良好:学生在大多数评价量标准上表现良好,符合预期水平。
良好:学生在大多数评价量标准上表现良好,符合预期水平。
3. 一般:学生在某些评价量标准上表现一般,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一般:学生在某些评价量标准上表现一般,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4. 待提升:学生在多数评价量标准上表现不佳,需要进一步提升。
待提升:学生在多数评价量标准上表现不佳,需要进一步提升。
4. 评价量表5. 结论学生研究成果评价量规表将通过以上标准和量级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从而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研究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成果。
请注意,本评价量规表仅作为参考工具,评估结果仅供参考,不应作为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唯一衡量标准。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等级及分值得分A(10分值) B(8分值) C(6分值) D(4分值) 自评互评教师评参与态度0.1积极参与,主动联系教师,关心小组每一项任务,并能出谋划策。
积极参与,能关心小组每一项任务。
与,听从安排。
不积极参与,对研究课题不关心。
9 9 8知识技能0.1能查阅资料,自行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整理材料。
能查阅资料,参考别人的设计来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并整理材料。
能查阅资料,按照别人的设计进行探究,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整理材料能力。
能查阅资料,并按照别人的设计进行探究,讨论能力、资料整理能力较差。
8 8 8创新意识0.2选题新颖、独特,研究问题方法积极、多样,活动方法灵活,能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
选题新颖,研究问题方法比较多样,活动方法的比较灵活,积极参与活动。
选题基本合理,研究问题方法的比较单一,能设计简单的活动。
听从别人意见选题,研究问题方法的比较单一,活动方法不灵活性,独立设计活动、开展8 8 8活动能力不强。
解决问题能力0.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组员探究,或咨询教师、专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或独立解决。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组员共同讨论,或向教师咨询,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没有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或向教师咨询,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没有发现问题,不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8 8 7合作精神0.2与同学合作愉快,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协调小组各个成员,有强的领导能力。
与同学合作愉快,积极配合小组工作。
与同学合作一般,基本配合小组工作。
与同学合作一般,基本配合小组工作,偶有离群现象。
9 9 9交流与评价0.1具有很强的交流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能论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很好地解答他人的提问,对他人的探究结果能提出较深刻的问题,并展开民主讨论.有交流的意识,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大致进行解答和评价,能对他人的探究结果质疑.在交流与评价过程中叫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一般是跟随别人的观点,能简单回答他人的一些问题但不能进行解析.一般是交流与评价的旁观者,不能假说自己的探究,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8 8 8完成任务情况0.1 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