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7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7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四川成都毕业班摸底)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A[根据材料“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理论”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可知,生物进化论引发了殖民扩张理论的提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理论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以及对外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 2.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
这反映出牛顿力学( )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B.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D.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D[由题干信息得出这种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思维的作用,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因而有着严重的缺陷,故D项正确。
]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 )A.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B.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C.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D.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相对论的提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故D项正确。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AB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D解析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常识”等,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项。
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项。
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项。
C项错误明显,排除。
答案 D2.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BC.相对论D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可以说“牛顿观念的破产”。
答案 C3.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
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解析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原子弹而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项偷换概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于反法斯同盟的建立而非原子弹的使用,排除B项;科技是把双刃剑,本身不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人的行为,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比如原子科技、航天科技的发展与二战中的原子弹、导弹有密切关系,故选D项。
答案 D4.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解析“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指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答案 D5.中新社台北2005年4月19日电,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19日晚7时许,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一百周年。
核心素养提升练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恩格斯曾指出:“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那里。
”恩格斯强调的是,古希腊 ( )A.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C.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D.形成了人文主义传统【解析】选B。
材料主旨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源头,故A错误;根据材料“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那里”,表明古希腊为自然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的源头,故B正确;根据所学,伽利略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故C 错误;材料主要涉及自然科学,故D错误。
2.(2019·黄冈模拟)18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
这一“解释”(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解析】选A。
据材料“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可知经典力学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故A正确。
3.(2019·“江淮十校”联考)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为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解析】选B。
根据材料“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可知,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爱因斯坦又将二人的理论予以综合和继承,故B正确。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单选题1.(2020·浙江)有学者谓:“达尔文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
在与各种反对意见的论争中,达尔文学派逐渐形成。
下列项中与之不相符...的是()。
A. 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B. 首先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C. 赫胥黎论证人的构造“尤其和猿更接近”D. 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2.(2020高三上·广州月考)《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 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B. 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C. 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束缚D. 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3.(2020高三上·宣化月考)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献,这就是()A. 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 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 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 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4.(2020·东莞模拟)1582年前后,伽利略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之后又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伽利略的主要贡献在于()A. 推翻了当时公认的观点B. 树立了定量实验与数学论证结合的典范C. 挑战了教会树立的权威D. 为新航路开辟和天文学革命创造了条件5.(2020高二下·衢州期末)光的本性问题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对光的本性的探究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微粒说”和“波动说”。
奠定这两大理论的科学家是()①牛顿②惠更斯③麦克斯韦④爱因斯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世纪科技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评估2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693年,牛顿说:“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
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
”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 ).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是宗教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2021·宜昌模拟]1675年,荷兰商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大学教授巴斯德和德国乡村医生科赫先后证实了“微生物致病论”;1928年,英国医生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并在后来用于微生物感染的治疗。
这说明微生物学的发展( ).源于多个阶层参与B.在继承中有创新.需要各国政府合作D.取决于经济水平.[2021·沈阳模拟]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
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
据此推测,为引力波假设提供基础理论的是( ).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量子论D.万有引力定律.[2021·安徽淮北模拟]普朗克发现了超出经典物理学框架的新的实验事实,并且为解决新的实验事实与旧的理论体系的矛盾,被迫做出某些超越旧理论的假设。
但他不想用量子化概念去推翻旧的理论体系,始终认为“错误不在于理论之基本原则,而一定在于构造理论时所用的某个假设。
”可见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解决了经典力学的危机B.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D.揭示了旧理论的缺陷.[2021·临汾模拟]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勋爵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相对论体系日渐走向完善.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已出现.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学发展.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2021·广州一模]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认为新大陆气候和环境的不良特征使那里的生物退化和低劣;荷兰学者德波认为,克里奥尔人(美洲土生白人)缺乏不屈不挠的精神,智力和体力均过早衰退。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的兴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历程之一。
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兴起和科学革命的推动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和卢梭,强调了理性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对神权和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科学的研究。
科学革命的推动者,如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理论和定律。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对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与现代科学的兴起19世纪中叶是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兴起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爆发催生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
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等科学家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
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整理出了元素的有序排列。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揭示了物种发展的奥秘。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革命20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两个重大革命性的理论,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两个理论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经典物理学观念,也对科学哲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量子力学的建立由普朗克和波尔等科学家共同推动,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特性。
量子理论的出现为原子结构、光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为纳米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对论的提出则由爱因斯坦主导,尤其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和引力的认识。
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广义相对论则解释了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
4.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跟踪检测评估27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洛阳统考]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
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
”这些机构的成立( )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 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解析: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启蒙运动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如伽利略的实验,故C项错误;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9·江苏四市模拟]“他是一个探索者。
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
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
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
”“探索者”的成就( )A.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B.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D.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解析:奠定经典力学体系基础的是伽利略,故A项错误;“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表明他是牛顿,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故B项正确;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的是爱因斯坦,故C项错误;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9·湖北襄阳测试]“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整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2018·清华大学标准学术能力诊断)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斯宾塞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的合理性。
这说明()A.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发展B.自然科学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C.自然科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D.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答案 A2.(2018·山东临沂模拟)某一时期,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等。
这反映了()A.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B.工业时代科学与技术结合C.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崇拜D.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答案 A3.(2016·4月浙江选考,1)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它们的共同之处有()①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②深刻改变了自然科学的观念③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④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4.(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尤其是伯明翰。
”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进步B.英国科学进步的速度加快C.英国教育水平明显提高D.科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答案 A5.(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
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B.信息化C.城市化D.电气化答案 D6.(2018·山东德州期末)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 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A. 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 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C. 成为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D. 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B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 1848年,比达尔文的进化论要早,故 A 项错误;根据“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进化论影响了社会科学研究,故B 项正确;进化论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对社会领域的革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可能成为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未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故D 项错误。
]2. (2019 •自贡诊断)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不过,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 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这说明 ( )A. 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 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C. 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D. 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C [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故A 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蒸汽机产生的原因,故B 项错误;据材料中“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 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可以看出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蒸汽机产生是因为社会需要,并没有体现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故D 项错误。
]3.下图反映了 ( )法拉第电磁感西门子创制 应现象实验 的发电机B. “蒸汽时代”的终结C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故A 项错误;材料涉及“电气时代”, 但不能说明蒸汽时代的终结,故B 项错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创制奠定基础,发电机的创制为电缆和电车的发明奠定基础,三幅图的结合 说明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故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验促进科学进步,故D 项错误。
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
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 (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
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人们因而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得出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这种理性思考正是后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故A项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属于物理学领域,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C、D两项与题目设问不相符,排除。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工业城市美国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D1912~1925年,我国成立的44个学术团体中,研究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占一半我国的科技发展已居世界前列解析:选C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并不标志着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而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故A项错误;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工业城市,说明工业化完成而不是城市化,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突破与发展,故C项正确;1912~1925年我国的国内及国际环境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故D项错误。
3.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
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B.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C.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有理论上的突破,然后才有了传递信号的发明,由此可知,此时科学和技术已经实现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应是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故B项错误;电报的发明确实是基于电波理论,但不能因此说它是标志性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电报的发明是必然还是偶然,故D项错误。
第十五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辉煌,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呈现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面貌。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电影和电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32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思维升华——经典力学的建立是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1)它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它适用于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进化论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下图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向人们用实验的方法展示他的发现成果。
他发现的成果是()A.自由落体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物体运动大定律D.广义相对论解析:选A从材料“16世纪末17世纪初”“用实验的方法展示他的发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比萨斜塔实验证实了自由落体定律,故A项正确。
2.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理论提出如下预言:引力场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会朝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
该理论()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推动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C.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D.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引力场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可知指的是时空的相对性,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否定,故C项正确。
3.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出现了重大进展,德国一物理学家指出:“能量的释放和被吸收是以特定的不连续的单位或束的形式进行的,而并非像先前所想象的那样以平衡和连续不断的形式释放。
”这一理论的提出()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力学B.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宏观世界的不足D.是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德国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是为了解决热辐射疑点而提出的,故D项正确。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歌德在评述某人的学说时写道:“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
因为若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的颂歌和宗教的故事呢。
”歌德称颂的人是( )A.哥伦布B.牛顿C.哥白尼D.达尔文2.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
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3.(2012·太原测评)“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表明( )A.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发了工业革命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文明的进步D.科学理论发现迅速转化为工业生产力4.(2013·潍坊期末)《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科学的真实。
他是( )A.达尔文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5.★“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
”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实验科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B.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D.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6.(2012·吉林模拟)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
跟踪检测评估27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93年,牛顿说:“写作《原理》的目的,是向思索着的人们灌输上帝存在的信仰。
科学的价值,一则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一则是论证上帝的存在,维护对上帝的信仰。
”这意味着牛顿的思想( )A.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的统治地位B.是某某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统一C.开创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2.[2020·某某某某高中毕业班摸底]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X;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X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X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3.[2020·某某某某一模]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
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某某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这表明科学发展( ) A.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B.推动了思想变革C.摧毁了传统的某某信仰D.促使代议制建立4.[2020·某某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爱因斯坦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其主要依据是( )A.提出外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观点B.证实物体运动速度与质量没有关系C.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其规律5.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从精神因果论向物质因果论的转变,始于此前的科学革命,但是19世纪的一些理论学说极大加快了这一转变步伐。
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6.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
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太原模拟)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
这主要反映出()A.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B.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C.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D.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位不断的降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逐渐认识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故C项正确。
答案:C2.(2019·衡阳模拟)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 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推动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解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按照牛顿的理论,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A3.(2019·海门调研)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
包括牛顿在内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
据此推断()A.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B.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C.近代科学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析:据材料“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的理性”有利于近代科学的探索和发展,故A项正确;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科学家的探索,不是神学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近代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30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 “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
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
”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
他们的作品运用了许多色彩并且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风景,而且非常明快和鲜明。
这种画风属于( )Com]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3.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这一理论诞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A.首次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C.突破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存在的局限D.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进步4. “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观的色彩变化。
”下列属于该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A.库尔贝《石工》B.莫奈《日出·印象》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D.毕加索《格尔尼卡》5.191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上某篇文章的标题“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极为醒目。
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 )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B.普朗克与量子论C.达尔文与进化论D.瓦特与万能蒸汽机6.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跟踪检测评估27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洛阳统考]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
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
”这些机构的成立( )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 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解析: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启蒙运动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如伽利略的实验,故C项错误;材料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9·江苏四市模拟]“他是一个探索者。
经过一段热烈兴奋的思考和试验,似乎发现宇宙秘密。
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
它由一个上帝的工程师调试,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保持平衡。
”“探索者”的成就( )A.奠定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B.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D.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解析:奠定经典力学体系基础的是伽利略,故A项错误;“他把宇宙想象为一个机械装置,像绅士图书室里的流行玩具——一个用黄铜和闪光木料制作的装有发条的天国模型”表明他是牛顿,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有利于诠释自然现象的奥秘,故B项正确;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的是爱因斯坦,故C项错误;标志着科学摆脱神学的控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9·湖北襄阳测试]“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整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
”这一发现的理论意义在于(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解析:挑战天主教宣扬的创世说的是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故A项错误。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时间在19世纪上半期,故B项错误。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普朗克的量子论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C项正确。
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是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答案:C4.[2019·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联考]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主要是因为《物种起源》( )A.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重塑人在生物界的地位 D.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
根据“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有系统性”和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了全新的进化思想,故A项正确。
根据“《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可知,B项误读材料。
《物种起源》没有强调人在生物界的地位,而是着重论述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C项观点错误。
D项材料依据不足。
答案:A5.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勋爵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相对论体系日渐走向完善B.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已出现C.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学发展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解析:A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
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论此时还未出现,B项错误。
C项结论缺乏材料依据,排除。
材料中“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反映出在相对论和量子论出现之前,开尔文勋爵认为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故D项正确。
答案:D6.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
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 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解析:生物进化论是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与材料保护环境,崇敬生命不符,故A项错误;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但工业化生产带来了煤等能源的消耗和废水、浓烟等环境污染,故材料作者的主张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担忧,故C项正确;对人类的贪欲的遏制,体现不出作者强调自然整体性的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C7.[2019·江西赣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4]下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关系图。
对此图的正确解读是( )A.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B.信息技术革命已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钢铁重工业也有所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下“新经济”的产生,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和电力的使用,都推动了生产动力的根本革新,故C项错误;根据图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曲线较陡,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发展都比较迅速,故D项正确。
答案:D8.[2019·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有人这样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
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
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 B.信息化C.城市化 D.电气化解析:根据材料“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题干突出的是电力对照明及人们劳作的影响,工业化体现的是机器化生产,故A项错误;D项正确。
信息化反映的是信息获取、传播、交流的重要作用,B项错误。
城市化反映的是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C项错误。
答案:D9.[2019·豫南九校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的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
”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是科学革命发生的根源B.19世纪科学革命的中心发生转移C.工业革命推动科学革命深入开展D.科学进步是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科学进步主要表现在理论科学成就上,而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也推动了这些城市科学革命的深入开展,故C项正确。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开展,而不是其“根源”,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学革命的中心发生转移”,故B项错误;材料呈现的是工业革命后科学的进步,并未反映科学进步推动工业革命爆发,故D项错误。
答案:C10.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这些科学理论( )A.解释了改良蒸汽机的工作过程B.应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而产生C.证明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D.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大气变暖,有科学家提出了“温室效应”,这有利于人们全面认识工业化带来的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11.据统计,美国的体力劳动者,包括白领工人、服务工人和农业工人在内,在整个职工人数中的比例,1900年时占了82.4%,但到1980年已降到49.2%。
其中,农业人口由37.5%降到2.7%,导致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滞涨不断恶化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C.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D.高科技革命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经济通货膨胀是在70年代,与题目中时间的变化以及职业比例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但题目牵涉的是美国人口职业比例的变化,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美国经济的发展不足以描述美国出现的职业比例的变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体力者和农业人口比例的下降,故D项正确。
答案:D12.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这反映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D.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习惯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民的生活习惯无关,C项符合题意。
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立。
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
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
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
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
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1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2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中宋元时期占到世界半数以上,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只占到世界4%,逐渐落后于世界。
第二小问原因,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分析。
第(2)问特点,材料二中“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
第(3)问条件,结合时代特征,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西方代议制的确立、科学团体的建立和科学家的努力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