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1.63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的营养支持治疗
李哲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5(017)007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3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10例)、肠外营养(PN,11例)、PN+EN序贯治疗(14例),监测各营养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比较. 结果机械通气开始时各营养组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IgA和医疗费用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治疗7天后E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IgA均高于其他组(P<0.05),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 结论对于COPD机械通气的患者,EN更符合生理状态,更能有效地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提高撤机的成功率,并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
【总页数】2页(P413-414)
【作者】李哲
【作者单位】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余姚,3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405
【相关文献】
1.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体会 [J], 殷红霞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J], 午水东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J], 杨金文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J], 孙守森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J], 孙守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支持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两种呼吸支持技术治疗慢性阻寒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加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72h后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PH,PaO2、PaCO2,即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变化。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两项血气指标(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两种呼吸支持技术均有效,相比较而言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更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气状况。
关键词:呼吸支持技术;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I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5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2-0094-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可防、可治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1]。
随着工业化、大气污染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气温变化、环境影响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急性加重,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量增加、咳脓痰、呼吸困难加重等,常伴有缺氧及高碳酸血症(II型呼吸衰竭),常常需要紧急到医院处置。
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疗效探讨,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2017 年 GOLD[2]的相关诊断指标,合并Ⅱ型呼吸衰竭(PaO2<60 mmHg,PaCO2>50 mmHg)[2-3];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③收集各实验数据无缺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
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
结果:对照组经过治疗后ph为7.28±0.04,pao2为73.4±8.45(mmhg),paco2为55.2±6.26(mmhg),呼吸频率为26.7±3.3(次/min),观察组经过治疗后ph为7.38±0.02,pao2为82.86±9.48(mmhg),paco2为44.3±6.1(mmhg),呼吸频率为20.4±3.1(次/min),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动脉氧分压,纠正机体的高碳酸血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r 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195- 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因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导致通气、弥散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能够加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是仅次于心脏疾病的常见死亡原因,患者常常由于发生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发生缺氧而合并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常常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是一种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技术,通过呼吸机在气道口和肺泡之间建立压力差,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所引起的低血氧症以及二氧化碳潴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我院在2010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20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其中12例患者处于昏迷状态,41例患者出现谵妄、躁动,51例患者表现为嗜睡,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牛菁【摘要】目的:探求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营养组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在营养支持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TLC、ALB、Hb在两组得到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营养组TLC、ALB、Hb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24【总页数】2页(P3007-3008)【关键词】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及疗效【作者】牛菁【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省扬州市,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摄入不足及静息能量消耗(BEE)较高,往往并存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这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
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COPD患者共100例,旨在探求营养干预对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