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案导语: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是课本剧。
所以,开头、经由、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到达立体教学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鉴戒!教材简析:《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代,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大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敢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勇敢跳崖的事,表现了五位战士酷爱祖国,酷爱人民,冤仇敌人,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势。
选编的主要用意: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豪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势,宏扬名族精神,激起爱国热忱;二是通过浏览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法子,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背诵五壮士勇敢跳崖的部份。
3、理解课文内容。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法子,提高表达能力。
进程与法子引诱学生反复地诵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五位壮士爱惜大众,冤仇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献身的精神。
并从中遭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大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势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份。
教学难点:引诱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遭到五位壮士爱惜大众,冤仇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献身的精神课前筹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筹备课件。
(用PPT制作的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字片和狼牙山相干的图片)教学进程:一、预习探究1、同窗们,在你们的脑子中甚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板书:壮士)这节课就让咱们一块儿走进狼牙山,走近五位勇敢的壮士。
(补充板书:狼牙山五壮士)2、检查预习反馈预习情况。
(1)出示课前预习题(2)默写词语,重点指点“悬、寇”的书写,借助工具书理解“寇”。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详细教学设计乐东思源实验学校mdash;陈康,教学目标: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句子,培养学生多元感悟。
教学重难点: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1、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片段,说感受。
2、抗日战争期间,易水之畔,狼牙山巅,传诵着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这个故事,它曾经深深地震撼着当时的中国人,也必将带给现在的中国人和未来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英雄故事mdash;mdash;狼牙山五壮士。
板书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3、课题为什么要叫他们五壮士(),而不是战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
(2)、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掌握生字情况。
(2)、课件出示四字词语,体会感情色彩。
课文里有很多四字词语,你能试着读读吗?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横七竖八全神贯注斩钉截铁昂首挺胸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先自己试着读读。
谁先来读第一组?女生也来读一读这一组。
第二组谁来?男生也来读一读这一组。
从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认为第一组是描写敌人的,第二组是描写勇敢的五壮士的。
)对!两组词语,感情色彩对比非常强烈。
大家要记住:学习写英雄人物的故事,要关注两组词语。
一组是写敌人的,一组是写英雄人物的。
并且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注意对比着读,你会有新的发现。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①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英勇作战,最后跳下悬崖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0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状况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3、词语解释: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能够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理解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述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必须的难度。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能够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话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出示课件2:2.交流资料。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教师板书:(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件3:(1)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
“壮”可以怎样组词?预设1:壮烈预设2:雄壮预设3:壮举预设4:气壮山河齐读课题。
(2)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预设1:勇敢的人预设2:豪壮勇敢的人(3)再读课题。
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升起崇敬之情。
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直奔主题。
小小的一个“壮”字,一下子将五位战士的形象十分生动地立在学生心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出示课件4: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检测字词。
出示课件5:(1)读准字音。
强调“副”读“fù”,不读“fú”。
(2)巧换偏旁,识记字形。
溜——榴抱——雹轮——抡佛——沸幅——副出示课件6:(3)理解词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山涧:山间的水沟。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居高临下:处在高下,俯视下面。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形或傲视他人。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文中指班长毫不犹豫做出把敌人引向绝路的决定。
6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寇、副”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日寇、奋战、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分享背景资料,交流方法。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八十多年以前。
因为离同学们生活的时代较远,所以我在课前就要求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缩短我们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现在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查找的资料吧!2.书壮士姓名,出示课题。
(1)师生同写五壮士的名字,共读五壮士的名字。
(2)教师出示“狼牙山五壮士”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
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及汉字笔顺,运用形近字识字法,组词、换词记忆等方法学习生字。
③小组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进行理解,学做必要的笔记。
④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和大家讨论。
2.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点拨易混读音和字形。
(2)课件出示词语。
①以接龙的形式读词语。
②联系课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③观察词语,谈谈发现。
生:前7个词语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后5个词语都是描写日寇的,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④齐读词语,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本文,边读边思考:这五位战士到底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呢?2.合作与交流,梳理课文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六班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情形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的毫无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句子,培养学生多元感悟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壮烈火跳崖的句子,体会五壮士的精神。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多元感悟的能力。
【】课前谈话:同学们认识我吗?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课,这是我第一次给大家上课,而且是一次比赛。
你们知不知道,沈老师的胆儿特小,谁来给我壮壮胆。
除了会壮胆,你们还会壮什么,来,我们给壮组组词,看谁积累的词语多。
你们不仅给我壮了胆,还壮出了那么多。
谢谢你们,送你们一件礼物:谁来领。
好,用你的最响亮的声音传递给大家。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喜欢沈老师刚才送给你们的这几句吗?那我们一起大声地读一读,让我听听附小五三班的声音有多宏亮。
师:你们的声音如战鼓般嘹亮,让我倍受鼓舞。
也让我想起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为全民族留下了多么珍贵的精神财富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一个故事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
)齐声读。
从课题中,你对这个故事有了什么了解?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初悟师:带着疑问,我们一起用心地读课文吧!什么方式自已定,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完整,碰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并快速标出自然段。
请大家开始吧!是按老师的要求读完了吧,那沈老师来抽查一下,好吗?。
带着你的第一份收获,再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感人的故事。
你能用上表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的词来说一下。
交流板书。
三、悟文壮烈跳崖师: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最感动你们的是哪个部分。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列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再讲一讲故事。
2.把握文章结构。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点】1.能列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再讲一讲故事。
2.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齐读课题。
2.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资源,理解“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意思。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亦称晋察冀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位于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五省部分地区。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留下的部队在聂荣臻的率领下,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
到1940年底,根据地面积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万,在八十余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部队发展到约十万人。
根据地军民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
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作战六万五千多次,歼敌三十三万余人。
游击战争:灵活分散的小部队在敌后以袭击、伏击、破坏、扰乱等手段进行的战斗。
3.提问: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五壮士”分别指哪五位?预设: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资源,理解“晋察冀根据地”“游击战争”的意思,了解事件发生的基本背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听读任务。
1.认真听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标注出来。
(1)随文识字,巩固容易读错的字音。
绷b ěng 崎q í岖q ū 叽里呱gu ā啦 嗖s ōu2.学习活动:借助课后题梳理故事内容。
接受任务 ( ) () ( ) 英勇跳崖(1)交流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预设:要认真默读课文,了解内容,整体把握叙述顺序;划分段落和层次,了解段落大意;每层段落大意提炼出四个字的关键短语进行概括。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寇、悬”等14个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能按事件发展顺序,学拟小标题,简要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激发情感1.欣赏图片:狼牙山风景图。
2.导人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风景区。
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板书课题)3.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4.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壮士”?(勇敢的人、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的人……)5.大家都觉得敢于跟敌人作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人才能被称为壮士。
再读课题,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
6.过渡: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板块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分小组朗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3.教师重点指导“日寇、晋察冀”等读音,以及“冲、拧”等多音字的读音。
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易错字的书写。
“寇”下面是半包围结构,末笔为长点。
“榴”左窄右宽,“留”的上下两部分要均等。
“悬”上部横要长,心字底重心要平稳。
“雹”下部撇为短撇,末笔伸展包上。
“沸”竖撇不要写成竖。
“抡”右边是“仑”,不要写成“仓”。
5.在会写字的基础上对不易区分的生字进行对比识记指导。
榴(榴莲)—溜(顺溜)雹(冰雹)—抱(拥抱)抡(抡拳)—抢(抢先)沸(沸腾)—佛(仿佛)副(副官)—辐(辐射)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不好理解的词语进行警示。
12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等词语会用“一边…….一边……”、“斩钉截铁”造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脉络。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难点:用“一边…….一边……”、“斩钉截铁”造句。
预习案:1、认读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借助字典、工具书等)并在文中找出字词圈出来。
2、读课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读了遍,已经了解了本文主要内容。
能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1、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华儿女,他们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光荣的革命战士吗?请大家来说一说吧。
2、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知道了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画面。
过渡:同学们欣赏完了相关画面,老师要和同学们要进行下一个学习环节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师:孩子们,我们到了五年级,学习生字词这项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你们自己,课堂上老师就检查你们的自学情况,看看谁的自学本领最强。
当然允许你们有不懂得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待会老师和全班同学来共同解决,接下来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本领。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投影,新词卡片)日寇(kòu) 晋(jìn)察冀眺(tiào)望葛( gě)氏尸( shī)体悬(xuán)崖龙王庙(miào)会任务(wù) 吼(hǒu)叫满腔(qiāng) 崎岖(qí qū) 斩( zhǎn)首坠(zhuì)入冰雹(báo) 仇(chóu)恨2、好词共享满腔怒火全神贯注横七竖八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举进犯纷纷滚落悬崖绝壁师:随机提问用“斩钉截铁”一词造句。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3、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崇高的内心世界4、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的崇高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生字卡)2、读课文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生答后,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勇敢,为人民不怕死)二、理清文章脉络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
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
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生答)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三、讲读课文: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材解析《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痛歼了敌人,最后壮烈地跳下悬崖、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教学建议教学时,引导学生交流背景资料,走近历史战争故事。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先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再深入五战士“痛击敌人”这个部分,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士的英勇、机智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同时体会将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
然后聚焦具体描写五壮士英雄壮举的句段,读中感悟,体会他们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仿照课后的例子用小标题的形式理清课文脉络,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了解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语句以及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中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难点1.体会五位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勇于壮烈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本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了解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4、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努力朗读出感情;图文结合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来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出感情。
学法:把自己的心融入到课文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积累精彩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释题
出示日本侵华图片。
1、师配乐旁述:1937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占领中国,全面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的践踏。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面对着屈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读完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人物:主人翁,地点:狼牙山)。
师:在狼牙山上,有五位义气豪壮的壮士奋起抗战,最后英勇跳崖,这样的壮举真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再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究竟这五位壮士都做了什么壮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读完了吗,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会读吗。
(日寇姓葛崎岖任务坠落雹子吼声
眺望
晋察冀绷得紧紧的仇恨悬崖绝壁斩断)
齐读。
注意雹读第二声,绷读第三声
3、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一些四字的词语,我们自由读一读。
出示:昂首挺胸横七竖八叽里呱啦坚强不屈斩钉截铁
壮烈豪迈粉身碎骨滚落山谷坠入山涧气壮山河
师:能不能分成两组?并说一说理由。
(“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气壮山河、斩钉截铁”为一组。
这一组是描写五壮士的,读起来有气势。
)
(其余的为一组,是描写日寇的。
)
随后出示: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气壮山河斩钉截铁
横七竖八粉身碎骨叽里呱啦滚落山谷坠入山涧
生齐读。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填空题,并思考这两个问题:(示习题)
A、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B、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都完成了填空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汇报,随机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板书)
3、真会读书,都能用每部分的重点词语作为标题。
4、那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想呀?(事情发展的顺序)也就是按事情的发展给我们交代了起因、经过、和结果是吧。
5、那你能根据板书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1941年,日军侵占晋察冀地区,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他们和敌人搏斗,完成了任务,最后英勇跳崖。
)
6、你归纳得真好,其实呀,抓住重点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种很好的方法呀。
同学们以后归纳主要内容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归纳法了。
五、品读1-3自然段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五位壮士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这个任务容易吗?从哪个词中看出来?——大举进犯,是啊,大举进犯,说明敌人的数量很多,有3000多人啊,而我们的战士只有五位,以少敌众呀,这还是个怎样的任务呀?(这是个艰巨的任务)然而,我们五位壮士还是毅然接受了。
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接到任务后,五位战士立刻行动了起来。
请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在痛击敌人的过程中,哪位战士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横线画出来,在旁写上批注,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好,我们来看看,你的目光停留在哪位战士身上。
A、马宝玉:(示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
你感受到了什么?(对敌人的痛恨)
你看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班长?(沉着)
那这句应该怎么来读呢?读出他的沉着。
好一个镇静自若的班长。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葛振林:(示句: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你感受到了什么?
“大吼一声”他想吼出什么?对敌人的恨!你来吼一吼。
谁来把他的满腔怒火读出来。
请生读
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呀!齐读
C、宋学义:(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全身的力气。
)
抡一个圈是怎样抡?你能带着动作来读吗?
他要把手榴弹扔得更远,好炸死更多的敌人呀,你来读
这个抡正是他内心力量的爆发啊!
一起站起来带着动作来读。
D、胡德林和胡福才:(示句: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
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两个小战士的神情是怎么样的?全神贯注什么意思?: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绷得紧紧的”指小战士的表情凝重而紧张。
从他们的神态中,你看出此刻是怎样的?(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
)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齐读
这几个句子是从人物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动作、神态)
通过五壮士作战时的动作、神态,感受什么?(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
3、一起把描写五位壮士动作神态的句子来读一读。
分组读
4、五位壮士浴血奋战下,敌人损失惨重呀,他们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就在准备转移的时候,他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究竟是怎样的抉择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
5、师:(出示投影片)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呀?
(因为狼牙山顶峰三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路,五壮士沿着这条路来到山顶,后面有敌人追击,他们就无路可走了。
)
6、师:实际上是死路一条了。
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
(班长的态度是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这个词看出来的。
)7、那你能不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9、师: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毅然选择走这条路呢?
是的,说明了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
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班长选择了这条绝路,他犹豫了吗?(没有)他害怕了吗?(没有)他徘徊了吗?(没有)没有徘徊,没有犹豫,没有害怕,这就是――(生齐)斩钉截铁。
师:我们再来读读班长地斩钉截铁,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因为心系人民群众,在生与死的面前他毅然选择了——读
因为心系祖国,在生与死的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师:班长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还是斩钉截铁地走了上去,这一走,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视死如归)
10、师:班长走得斩钉截铁,我们的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
师:紧跟在身后,说明了什么?(跟班长的想法一致)什么样是“热血沸腾”啊?(“热血沸腾”就是血液像烧开的水一样。
五壮士情绪高涨。
)你有过热血沸腾、情绪高涨的时候吗?
11、师:战士们选择了一条绝路,也就是说面临的将是死亡,为什么情绪还高涨呢?
是啊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死亡也值得——读
为了保存战斗力量,取得战役的胜利,就是牺牲也光荣——读
师:壮士们这一走啊,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把死的危险留给了——。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呢?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舍生忘死的——狼牙山五壮士。
原来他们都做过这样的壮举,难怪人民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
六、小结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故事发生在1941年秋天,本文写于1941年11月。
狼牙山五壮士都牺牲了吗?你还想了解哪些更多的内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解。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