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7
湖南省醴陵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胡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D.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处于平衡状态B.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处于速度不变的状态C.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3.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4.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5.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C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D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6.如图,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7.如图所示,一球绕中心线OO′以角速度ω转动,则( ) A .A 、B 两点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 .若θ=30°,则v A ∶v B =2:3D .以上说法都不对8、设想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A .0B .无穷大C .G MmR2 D .无法确定9.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0 × 3 = 60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是( )A .卡文迪许B .伽利略C .开普勒D .牛顿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3.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摆球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摆球A 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 .摆球A 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 .摆球A 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4.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5.如图,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 1、m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A .122m m G rB .1221()m m G r r + C .1222()m m G r r + D .12212()m m Gr r r ++6.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B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C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D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7.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运行速率跟其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是( )A .半径越小,速度越小B .半径越小,速度越大C .半径越小,速度不变D .无法判断8.对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这一点的受力方向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王星是人们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其轨道而发现的B.海王星及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其轨道而发现的C.天王星的运行轨道偏离,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的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0.正常走动的钟表,其时针和分针都在做匀速转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时针和分针角速度相同B.分针角速度是时针角速度的12倍C.时针和分针的周期相同D.分针的周期是时针周期的12倍11. 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0o和60o,在顶点两个小球A、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右两方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A.1:2 B.2:1C.1:3 D.3:112.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1/2,则甲、乙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变为( )A.8F B.4 F C.F D.F/213.一探空火箭未打中目标而进入绕太阳的近似圆形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年。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1.(3分)质点作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2.(3分)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A.开普勒B.卡文迪许C.牛顿D.伽利略3.(3分)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A.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B.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C.一定是直线运动D.一定是曲线运动4.(3分)一个物体只在相互垂直的两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而F1不变,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做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B.物体做直线运动C.物体做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D.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3分)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6.(3分)如图所示,长度l=0.50m的轻质杆OA,A端固定一个质量m=3.0kg的小球,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2.0m/s,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A.受到6.0N的拉力B.受到54N的压力C.受到24N的拉力D.受到6.0N的压力7.(3分)若有一星球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此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则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A.0.25倍B.0.5倍C.2倍 D.8倍8.(3分)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B.我们国家自己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经过北京的正上空C.为避免同步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D.不同的同步通讯卫星运行的周期是不同的,离地高度也不相同9.(3分)如图所示为常见的自行车传动示意图.A轮与脚蹬子相连,B轮与车轴相连,C为车轮.当人蹬车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轮与B轮的角速度相同B.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C.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D.B轮边缘的点与C轮边缘的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10.(3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 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 6 400km,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A.3.1 km/s B.3.9 km/s C.7.9 km/s D.11.2 km/s11.(3分)如图所示,a、b、c三圆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 a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C.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 c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12.(3分)从距地面高为h处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h。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质点做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B.轨迹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B.C.D.【答案】C【解析】由A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度,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由B图示可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由C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由D图示可知,加速度在速度的右侧,物体运动轨迹向右侧凹,故D错误;故选C。
2.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 胡克B. 卡文迪许C. 牛顿D. 伽利略【答案】B【解析】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故选B.3. 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A. 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B. 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C. 一定是直线运动D. 一定是曲线运动【答案】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做曲线运动.4. 一个物体只在相互垂直的两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而F1不变,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 物体做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B. 物体做直线运动C. 物体做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D. 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两力的合力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将撤去F2,则物体只受一个力,方向即为F1方向,大小为F1.F1方向与此时的速度不共线,所以做曲线运动,由于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不变,所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故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两校联考高一年级物理科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56分) 1. 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会变。
C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会变。
D 、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一定会变。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同 B .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 C .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D .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3、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B 、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个分运动的速度都大。
D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6、在距地面高为h=20m 处,有两个物体A 、B ,在A 以V 0=20m/s 平抛的同时,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问谁先落地A. A 先落地B. B 先落地C. 同时落地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时,其轨道半径为月球轨道半径的13,则此卫星的运行周期大约为( ) (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周期约为27天)A. 1---4天B. 4---8天C. 8----16天D. 大于16天 8、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2r MmGF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的G 是引力常量,是牛顿测出的。
B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两个质点,质量都是1kg ,相距1m 时的万有引力为6.67N 。
D 、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9、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 A .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 .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C .重力完全消失; D .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10、某实心匀质小球半径为R ,质量为M ,在球外离球面h 高处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则其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Mm GR B 2()Mm G R h + C 2Mm G h D 22Mm G R h + 11、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一个小球,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系球的线突然断了,关于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切线方向匀速运动B .背离圆心沿半径向外运动C 向圆心运动D .做半径逐渐变大的曲线运动12、两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F ,若两个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2FB. 8FC. 16FD.4F13、汽车以速度v 通过一弧形的拱桥顶端时,关于汽车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的向心力就是它所受重力B.汽车的向心力是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必修3物理全册全单元精选试卷检测题一、必修第3册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1.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k=5 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0.1 kg和m B=0.2 kg,B所带电荷量q=+4×10-6 C.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荷量不变.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6 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ΔE p=0.06 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答案】(1)f=0.4N (2)2.1336W【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静止时,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所得:对A有:m A gsin θ=F T①对B有:qE+f0=F T②代入数据得f0=0.4 N ③(2)根据题意,A到N点时,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有:F+m A gsin θ-F′T-F k sin θ=m A a ④对B有:F′T-qE-f=m B a ⑤其中f=μm B g ⑥F k =kx ⑦由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得ΔE p =qEd ⑧ 由几何关系得x =-⑨A 由M 到N ,由v -v =2ax 得A 运动到N 的速度v =⑩拉力F 在N 点的瞬时功率P =Fv ⑪ 由以上各式,代入数据P =0.528 W ⑫考点:受力平衡 、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功率【名师点睛】静止时,两物体受力平衡,列方程求解.A 从M 到N 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出力的关系方程.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可列出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方程.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运动到N 的速度,最后由功率公式求出功率.2.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均匀绝缘棒AB 长为L、带有正电,电量为Q 且均匀分布.在水平面上O 点右侧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其方向为水平向左,BO 距离为x 0,若棒在水平向右的大小为QE/4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棒的B 端进入电场L /8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棒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3)棒的最大电势能.(设O 点处电势为零) 【答案】(1)/8qE m ,向右(2)0()48qE Lx + (3)0(2)6qE x L +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48QE L QE ma L -⋅=解得 8QE a m=,方向向右. (2)设当棒进入电场x 时,其动能达到最大,则此时棒受力平衡,有4QE QEx L ⋅= 解得14x L = 由动能定理得:()00044()()42442448K o QE QELQEQE L QE L E W x x x x x ====+⨯∑+-+-+⨯(3)棒减速到零时,棒可能全部进入电场,也可能不能全部进入电场,设恰能全部进入电场, 则有:()0042QE QExL L +-=, 得 x 0=L ;()42QE QELL L ε+==当x 0<L ,棒不能全部进入电场,设进入电场x根据动能定理得()00 0042xQEQE L x x x ++--= 解之得:208L L Lx x ++=则2008 ()4F L L Lx QE W x ε+++==当x 0>L ,棒能全部进入电场,设进入电场x ()()0042QE QEx x L QE x L +---= 得:023x Lx += 则()()000242 4436QE x L x L QE QE x x ε+++⋅===3.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L 的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a 、b 是AB 连线上的两点,其中4LAa Bb ==,O 为AB 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 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 向b 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1)n >,到达b 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 点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O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答案】(1)k02E mgL μ= (2)k0(21)2Ob n E U q -=- (3)214n s L +=【解析】 【详解】(1)由4LAa Bb ==,0为AB 连线的中点知a 、b 关于O 点对称,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0ab U =;设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在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k002ab LqU f E -⋅=- 又摩擦力f mg μ=解得2k E mgL μ=. (2)在滑块从O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004ob k LqU f nE -⋅=- 解得ko(21)2ob n E U q-=-. (3)对于小滑块从a 开始运动到最终在O 点停下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00a x k qU f E -=-又(21)2kOaO Ob n E U U q-=-=解得214n s L +=.4.如图所示,MPQO 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ACB 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A 、B 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 为14圆弧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从A 点正上方高为H 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 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1)小球在A 点进入电场时的速度;(2)小球在C 点离开电场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分别为多少; (3)小球从B 点离开圆弧轨道后上升到最高点离B 点的距离.【答案】(1 (2)233mgH mg qE R ++、232mgHmg qE R++; (3)qERH mg+. 【解析】 【详解】(1)对从释放到A 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A mgH mv =- 解得:A v =(2)对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mg H R qER mv +=-+ ……① 小球在C 点离开电场前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N mg q v E Rm --= ……..②小球在C 点离开电场后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2v N mg m R-=……. ③联立①②③解得:1233mgHN mg qE R =++ 2232mgHN mg qE 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C 点离开电场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分别为1233mgHN mg qE R'=++2232mgHN mg qE R'=++(3)从释放小球到右侧最高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00mg H h qER -+=-解得:qERh Hmg=+答:(1)小球在A点进入电场时的速度为2gH;(2)小球在C点离开电场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分别为233mgH mg qER++、2 32mgHmg qER++;(3)小球从B点离开圆弧轨道后上升到最高点离B点的距离为qERH mg+.5.如图所示,∆abc处在真空中,边长分别为ab=5cm,bc=3cm,ca=4cm.两个带电小球固定在a、b两点,电荷量分别为q a=6.4×10-12C,q b=-2.7×10-12C.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c点场强的大小及方向.【答案】方向与由a指向b的方向相同【解析】【详解】如图所示,a、b两电荷在c点的场强分别为E a=k=36N/CE b=k=27N/C由几何关系,有E2=E a2+E b2解得E=45N/C方向与由a指向b的方向相同.6.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中心穿孔小球A套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绝缘杆上某处,在小球A的正下方固定着另外一只带电小球B,此时小球A恰好静止,且与绝缘杆无挤压.若A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A与B的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A与B 均可视为质点.(1)试确定小球B的带电性质;(2)求小球B的电荷量;(3)若出于某种原因,小球B在某时刻突然不带电,求小球A下滑到与小球B在同一水平线的杆上某处时,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答案】(1)带正电 (2)2Bmghqkq= (3)sin2P mg gh=【解析】【分析】(1)由题意A静止且与杆无摩擦,说明A只受重力和库仑力,故AB之相互排斥,A的受力才能平衡,可知B的电性(2)由库仑定律可得AB间的库仑力,在对A列平衡方程可得B的电量(3)B不带电后A只受重力,故由机械能守恒,可得A的速度,进而得到重力功率【详解】(1)根据题意:小球A受到B的库仑力必与A受到的重力平衡,即A、B之间相互排斥,所以B带正电.(2)由库仑定律,B对A的库仑力为F=2Bkqqh,由平衡条件有mg=2Bkqq h解得q B=2 mgh kq.(3)B不带电后,小球A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沿杆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到达题中所述位置时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12mv2,解得v2gh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 sin θ=mg sin 2gh二、必修第3册静电场中的能量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7.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绝缘斜面被垂直斜面直线MN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光滑,范围足够大,上方存在大小为E =1 000 N/C ,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右侧部分粗糙,范围足够大,一质量为m =1 kg ,长为L =0.8 m 的绝缘体制成的均匀带正电直棒AB 置于斜面上,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现给棒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 0,并以此时作为计时的起点,棒在最初0.8 s 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0.8 s 末棒的B 端刚好进入电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 (2)直棒AB 的带电量q ;(3)直棒AB 最终停止时,直棒B 端到MN 的距离. 【答案】(1)20 m (2)7.5×10-3 C (3)125 m 【解析】 【分析】根据v-t 图像确定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合棒的长度,得出直棒AB 开始运动时A 端距MN 的距离为d ;根据图线得出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带电量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得出,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距离. 【详解】(1)由v-t 图像可知直棒AB 匀减速直线运动.0~0.8s 内棒运动的位移为:0120.8m 2tv v x t +== .A 端距离MN 的距离为:120.80.820m d x L m =-=-=. (2)棒的加速度为:2Δva==2.5m/s Δt.对直棒AB 进行受力分析,越过MN 后受到重力、斜面支持力和电场力,合力为sin F Eq mg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sin Eq mg ma θ-= ,代入数据解得:37.510C q -=⨯ .(3)根据动能定律,物体从B 端到达MN 至最终停止的过程,满足:2221sin 02mgx Eqx mv θ-=-.带入数据解得,x 2 =125 m故B 端在MN 右边且距MN 为125 m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通过v-t 图像,确定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得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图中所示的静电机由一个半径为R 、与环境绝缘的开口(朝上)金属球壳形的容器和一个带电液滴产生器G 组成。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6年上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物理科期中考试试卷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8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少选得3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C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仅仅由高度决定的是( )A .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B .物体运动的位移C .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D .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3、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 )A .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B .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C .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D .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所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飞出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5、如果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但行星运动不需要向心力C .行星同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与它运行的向心力可能不相等6、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如战土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距O 点的距离为( )A .21222v v dv B .0 C .21v dv D .12v dv7、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球表面3R处(R是地球的半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A.1 B.19C.14D.1168、如图所示,轻质且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四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有电荷消失了C.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D.因为摩擦可以吸引周围空间的电荷参考答案:C2. (多选题)如图所示,物体1从高H处以初速度v 1平抛,同时物体2从地面上以速度v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两物体恰能在空中相遇,则下面正确的是()2A.两物体相遇时速率一定相等B.从抛出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C.两物体相遇时距地面的高度一定为D.两物体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参考答案:BD【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物体1做平抛运动,物体2做竖直上抛运动;将平抛运动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两球相遇时,抓住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H,求出相遇的时间,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解其他量.【解答】解:A、两物体相遇时速率与初速度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有关,不一定相同.故A 错误.B、两物体相遇时,在竖直方向上,有:gt2+(v2t﹣gt2)=H,解得t=.故B正确.C、两物体相遇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H﹣gt2=H﹣=(2﹣),由于H与v2的关系未知,则h不一定等于.故C错误.D、两物体抛出时的水平距离x=v1t=.故D正确.故选:BD3. 用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的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做功情况是: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参考答案:C4.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m=0.5kg,μ=0.4B.m=1.5kg,μ=C.m=0.5kg,μ=0.2D.m=1kg,μ=0.2参考答案:A5. 如图,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A.A球先落地B.B球先落地C.A、B两球同时落地D.质量大的先落地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A.220V交流电源B.220V直流电源C.6V以下交流电源D.6V以下直流电源(3)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源的电压变成210V,打计时点的周期不变,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1)0.1 (2)A (3)0.25 0.40 (3)不变【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打C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与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所以即使电源电压降低也不改变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于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实验室中的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故选A(3)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0.25m/s.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0.40cm,根据△x=aT2得,加速度a=(4)电网电压变化,并不改变打点的周期,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故答案为:(1)0.1 (2)A (3)0.25 0.40 (3)不变7. 图所示,O1为皮带传动装置的主动轮的轴心,轮的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的半径为r2;r3为从动轮固定在一起的大轮的半径.已知r2=1.5r1,r3=2r1.A、B、C分别是三轮边缘上的点,那么质点A、B、C的线速度之比是3:3:4,角速度之比是3:2:2,周期之比是2:3:3.参考答案: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对于A与B,由于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对于B与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由v=ωr研究A与B的角速度关系,以及B与C的线速度关系.由T=研究三点的角速度关系.解答:解:对于A与B,由于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 A=v B.由v=ωr得ωA:ωB=r2:r1=3:2.对于B与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ωB=ωC.由v=ωr得v B:v C=r3:r2=3:4.则v A:v B:v C=3:3:4,ωA:ωB:ωC=3:2:2又由T=得,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得T A:T B:T C=2:3:3故答案为:3:3:4,3:2:2,2:3:3.点评:本题运用比例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关键抓住相等的量:对于不打滑皮带传动的两个轮子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8. 国庆期间人们燃放烟花爆竹进行庆祝,某颗烟花由地面竖直上升20m后,又竖直下落了1m爆炸,则此烟花从地面到爆炸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参考答案:21m、19m9. 已知有一个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1,还有一个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偏下45°的力F2,根据平形四边形法则用作图法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约为_____N;并把作出的图画到答题卡的实线方框中。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命题人:谭雄审题人:谢德华(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的相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Al 27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3、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碘、并回收四氯化碳,所采用的方法是()A. 蒸发B. 蒸馏C. 过滤D. 分液4、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B、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C、丁达尔现象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5、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②③⑥D.①②⑥6、在0.5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个。
A . 3.01×1023 B. 6.02×1023 C. 0.5 D. 17、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H4+、H+、NO3- B、K+、Ca2+、HCO3-、NO3-C、Na+、Mg2+、Cl-、NO3- D、Na+、Ba2+、NO3-、Cl-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9、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2- B. 可能有SO42-或Ag+C. 一定无Ag+D. 还可能有CO32-10、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11、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是()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12、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克,取V/4 ml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溶液的C(SO42-)是()A 125a/9V mol/LB 125a/18V mol/LC 125a/36V mol/LD 125a/54V mol/L13、通过下列变化,均无法得单质的是: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Mg(NO3)2,再加Ba(NO3)2,最后加AgNO3B.先加Ba(NO3)2,再加AgNO3,最后加Mg(NO3)2C.先加Ba(NO3)2,再加Mg(NO3)2最后加AgNO3D.先加AgNO3,再加Ba(NO3)2,最后加Mg(NO3)215、能用H++OH—=H2O表示的离子反应为()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镁和硫酸溶液C、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跟稀硝酸: 2H++CO32- = H2O+CO2↑B、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 Ca(OH)2 + 2H+= Ca2++2H2OC、向稀氨水中加稀盐酸: NH3·H2O+H+= NH4++H2OD、碳酸钠溶液加醋酸: CO32-+2H+ = H2O+CO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4分)17、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分别以4v0和3v0的速度从倾角为37°和53°的斜坡上水平抛出,并分别落在各自的斜坡上,已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落地点离抛出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t2=9:16 B.x1:x2=1:1 C.y1:y2=3:4 D.l1:l2=9:162.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A.B.C.D.3.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船渡河的最小速率是4m/sB.该船渡河所用时间最少为10sC.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D.该船渡河所通过的位移的大小至少为50m4.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C.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D.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5.某部队进行水上救援演习,两艘冲锋舟从同一地点O同时出发,分别营救A。
B两点的被困人员并返回O点,如图所示,已知OA=OB,设甲冲锋舟到A点来回时间为t甲,乙冲锋舟到B点来回的时间为t乙,冲锋舟在静水中的最大速度相等,则t甲、t乙的关系是()A.t甲<t乙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确定6.如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图像,此曲线上任一点P(x,y)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轴上的A点,则A点的横坐标为A.0.6x B.0.5x C.0.3x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前提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绳中拉力().A .大于A 所受的重力B .等于A 所受的重力C .小于A 所受的重力D .先大于A 所受的重力,后等于A 所受的重力8.如图所示,一条河岸笔直的河流水速恒定,甲、乙两小船同时从河岸的A 点沿与河岸的夹角均为θ的两个不同方向渡河。
湖南省醴陵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文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以下哪位( )A.哥白尼 B.开普勒C.托勒密 D.伽利略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能是零3、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受到与速度方向成θ角度(0<θ<π)的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物体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 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变化的运动 D.平抛运动落地的末速度方向可能竖直向下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P、Q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Q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球先落地 B.Q球先落地C.两球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相同 D.两球落地时速度相同6.从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h和v0共同决定 B.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v0决定C.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h决定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h决定7.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速度是矢量,保持不变 B.物体实际上是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指向圆心 D.向心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总指向圆心8、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看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原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不足或者突然消失,物体会做离心运动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处于平衡态C.已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可以确定其线速度;D.已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可以确定其角速度9.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心加速度方向不变,总是指向圆心 B .向心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 .向心加速度可以用线速度和半径表示 D .是表征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0.关于物体随地球自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赤道上的物体有最大的角速度B .在两极的物体有最大的线速度C .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向心加速度D .以上说法都不对11.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假设皮带没有打滑,R > r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B .大轮边缘的角速度大于小轮边缘的角速度C .大轮边缘的线速度等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D .大轮边缘的角速度等于小轮边缘的角速度1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块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所受的摩擦力 A f >B f B .它们的线速度v A >v BC .它们的运动周期T A =T BD .它们的角速度 A ω>B ω13.如图所示,将悬线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则( )A .小球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B .小球立即做自由落体运动C .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D .小球将继续做圆周运动14.一个物体以恒定的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B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C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D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小15.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 和B 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直线往返于AB两码头之间,则船在航行时应( )A.往返时均使船垂直河岸航行B.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C.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D.以上都不对关于A受到的作用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细绳拉力C.受到重力,拉力和向心力 D.受到重力和向心力17.关于太阳绕行星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轨道都是椭圆 B.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C.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扫过相同面积 D.行星在远日点有最大的线速度18.对开普勒第三定律,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A.比例常数k和太阳有关,和行星无关 B.该定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运动C.彗星绕太阳运转也适用该定律 D.仅知道地球公转周期,可以求出火星公转周期19.质量为M的汽车以一定的速度V通过半径为R的某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受到桥面的支持力N,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支持力N可能大于重力 B.速度V一定小于C.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D.速度V可以大于20. 在5m 高处以10m / 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 / s2,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中运动时间是1s B.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是10m/sC.小球的水平位移是10m D.落地时的合速度大小是20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21.实验验证平抛运动活动中,利用小球从一个附带平直底部的圆弧上滚下,以得到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C、研究航天员翟志则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快艇在大海中的位置2、“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自己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00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李明同学每天早上6 h起床D、由北京开往上海的某次列车于19h 28min从北京站开出4、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而路程是标量B、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C、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如果物体存在加速度,则速度一定增加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6、下列x-t图像,其中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运动C、当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而物体的速度变化却很慢是可能的8、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10.6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m/sB、10.3m/sC、10.2m/sD、10.0m/s9、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上的速度计显示的速度可以看做瞬时速度B、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10、以12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则汽车在刹车后7s内的总位移为()A、84mB、36mC、35mD、011、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人。
湖南省醴陵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选择题(共56分,第1-10题为单选题,每题4分;11-14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选错计0分,少选计2分)1.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第谷和开普勒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数据分析完善了“地心说”B.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C.开普勒对天体的运行做了多年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中物体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恒力C.曲线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合外力与速度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风能是一种绿色能源。
如图所示,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C.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4.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y轴上沿x轴正方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从同一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长B.b的飞行时间比c长C.a的初速度最大D.c的末速度比b大5.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之比为常数,即r3/T2= k,那么k的大小()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α F xC .与恒星和行星的质量都有关D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都无关6. 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表达式221rm m G F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B .当r 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两物体受到的相互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两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D .万有引力就是重力7. 列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
湖南省醴陵市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1.能把温度这个物理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物理量的元器件是A .热敏电阻B .光敏电阻C .电容器D .电源2.如图所示,电阻为R ,其他电阻均可忽略,ef 是一电阻不计的水平放置的导体棒,质量为m ,棒的两端分别与ab 、cd 保持良好的接触,又能沿框架无摩擦下滑,整个装置放在与框架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当ef 从静止下滑经一段时间后闭合S ,则S 闭合后A.ef 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B.ef 的加速度一定小于gC.ef 最终速度随S 闭合时刻的不同而不变D.ef 的机械能与回路内产生的电能之和一定增大3.一圆线圈位于垂直纸面向里无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中始终保证线圈在磁场中,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 .把线圈向右拉动B .把线圈向上拉动C .垂直纸面向外运动D .以圆线圈的任意直径为轴转动4.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 、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环,ab 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如图所示,在ab 的左侧存在一个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k (k <0),则( )A .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 .圆环具有收缩的趋势C .圆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krS2ρD .图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14k πr 2|5..下图是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使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二倍,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A .400V ,0.02sB .200V ,0.02sC .400V ,0.08sD .200V ,0.08s6.如图所示电路中,线圈L 与灯泡A 并联,当合上开关S 后灯A 正常发光。
已知,线圈L 的电阻小于灯泡A 的电阻。
则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 .当断开S 时,灯泡A 立即熄灭B .当断开S 时,灯泡A 突然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C .若把线圈L 换成电阻,断开S 时,灯泡A 逐渐熄灭D .若把线圈L 换成电阻,断开S 时,灯泡A 突然闪亮一下,然后逐渐熄灭7.将闭合金属圆环放在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如图中(a )所示.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按图(b )中所示的规律变化,且设磁感应强度垂直于环面向里为正方向,圆环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环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7中的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m/s kg 5A ⋅=P ,m/s kg 7B ⋅=P ,如图所示.若两球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A P ∆、BP ∆可能是( ) A.m/s kg 3A ⋅=∆P ,m/s kg 3B ⋅=∆PB.m /s kg 3A ⋅-=∆P ,m/s kg 3B ⋅=∆PC.m/s kg 3A ⋅=∆P ,m/s kg 3B ⋅-=∆PD.m/s kg 10A⋅-=∆P ,m/s kg 10B ⋅=∆PB (a)图7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在电能输送过程中,若输送的电功率一定,则在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A.随输电线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B.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正比C.和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D.和输电线上电流的平方成正比1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两端A、C接入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线圈放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中,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的方向垂直,要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A.电容器的两极板靠近些 B.增大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C.增大线圈的面积 D.使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成60°角11.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一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原线圈两端接电压恒定的交变电流,则能使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的是( )A.保持P的位置不变,S由b切换到aB.保持P的位置不变,S由a切换到bC.S掷于b位置不动,P向上滑动D.S掷于b位置不动,P向下滑动12.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25 Hz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 V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O'匀速转动,在线 13.如图所示,使闭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O圈中就会产生交流电。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命题人:审题人:
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
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胡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D.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处于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处于速度不变的状态
C.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3.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
4.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5.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D.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6.如图,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一球绕中心线OO′以角速度ω转动,则( )
A.A、B两点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若θ=30°,则v A∶v B=2:
3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设想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
A.0 B.无穷大
C.G Mm
R2
D.无法确定
9.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在飞船进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时,它的线速度大小( )
A.等于7.9 km/s
B.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
C. 介于7.9 km/s和16.7 km/s之间
D. 小于7.9 km/s
10.如图所示,a、b、c三圆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
D.a、b、c不可能为同步卫星的轨道
11.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h 的某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处重力加速度的一半,则该高度等于:( )
A、R B、R /2 C、R 2 D、(2-1)R
1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落地,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450
,取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物体水平射程x 和下落的高度h 分别为( )
A .20v x g = 202v h g = B. 2
2v x g = 20v h g =
C. 202v x g = 20v h g =
D. 20v x g = 20
2v h g
=
1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A 和
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球的角速度等于
B 球的角速度 B .A 球的线速度小于B 球的线速度
C .A 球的运动周期小于B 球的运动周期
D .A 球对筒壁的压力等于B 球对筒壁的压力
14、如图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是近地气象卫星,c 是地 球同步卫星,设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它们运行的 速度V 、周期T 、向心加速度a 、角速度ω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v v v A >> .a b c T T T B << C.a c b a a a << C.a c b ωω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4分)
15.河宽120m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 ,水流速度为3m/s ,则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s,最小位移为
m 。
16.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
万有引力大小将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17.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皮带在运行中不打滑,两轮半径分别为R 和r ,且r/R=2/3,M 、N 分别为
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在皮带运行过程中,M 、N 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ωM :ωN = ;线速度之比V M :V N =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M :a N = 。
a
b
c
三、计算题(18小题12分、19小题10分、20小题8分,共计30分)
18.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高度h=0.80 m.有一滑块从A点以v0=6.0 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水平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2.2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19、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在某次为外宾做专场飞行表演时,飞机向上拉升做后空翻动作的一段轨迹可看成一段圆弧(如图).设飞机做后空翻动作时,在最高点附近做半径r=160 m的圆周运动.如果飞行员质量m=70 kg,(g取10 m/s2)。
求:
(1)、飞机经过最高点P时的速度v=360 km/h,则这时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是多少?
(2)、若要使飞行员对座椅恰好无作用力,则飞机经过P点的速度应该为多少?
P
20.火箭发射“神舟”号宇宙飞船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a=5m/s2,宇宙飞船中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质量为m=9kg的物体,当飞船升到某高度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5N,那么此时飞船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特别提醒:制作答题卡时要将计算题所涉及的图贴上。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题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D C A C B B C A D B D A D C
二、填空题
15、30 s 120 m
16、增大增大
17、2:3 1:1 2:3
三、计算题
18、[解析] (1)设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方程得
-μmg=ma…………………………………2分
v2-v20=2ax…………………………………2分
解得v=v20-2μgx
代入数据得v=5.0 m/s……………………..2分
(2)设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为x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x1=vt……………………..…………………2分
h=1
2
gt2………………………………....................................…..2分
解得x1=v 2h g
代入数据得x1=2.0 m…………………………2分
19、[解析]
(1)、飞机经过最高点时,v=360 km/h=100 m/s.对飞行员进行受力分析,飞行员在竖直方向共受到重力mg,设座椅对人有向下支持力F N。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mg=m v2
r
…………………………………………………………….2分
所以F N =m v
2
r --mg =3675N 与假设相符合……………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为3675 N …………….1分 (2)飞行员对座椅恰好无作用力,则在最高点只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 v
2
r ………………………………………………………………2分
所以)/(4010160s m gr v =⨯==…………………………………………..2分
20、【解析】 在地面附近,2
Mm
G mg R =…………………………………… (2分) 在高空中,,
2
()
Mm G
mg R h =+ ………………………………(2分) 在宇宙飞船中,对质量为m 的物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mg ma -= ………………………(2分) 由以上三式解得:h=3.2×103
km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