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疑与手机有关的大脑胶质瘤病例.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7.18 KB
- 文档页数:2
警惕手机电磁波伤害
张献怀
【期刊名称】《药物与人》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解放军304医院最近发现一例罕见的脑胶质瘤,该院多年从事脑胶质瘤治疗研究的神经外科专家李安民教授认为,可能和长期高频率使用手机有关。
【总页数】1页(P9)
【作者】张献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4.8
【相关文献】
1.警惕电磁波的危害 [J], 尹然;
2.警惕手机病毒——完全防范手机病毒手册 [J], 陈程
3.手机市场鱼龙混杂——当心劣质手机污染或伤害健康 [J], 关飞
4.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远离电磁波伤害 [J], 魏岳江
5.手机辐射伤害少年脑神经专家建议学生慎用手机 [J], 张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使用手机可导致脑肿瘤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手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使用过程中的辐射又是避免不了,经过有关科学家的研究长期使用手机还有可能增加患脑肿瘤风险。
长期用手机可增加患脑肿瘤风险手机增加患脑肿瘤,风险研究者在对以前的研究进行了重新分析之后认为,使用手机人士患脑肿瘤的风险,比使用座机人士高10%至500%。
主要研究者说,研究结果表明,除非人们改变使用手机的方式,否则将有可能出现一场“脑肿瘤流行症”。
另一项研究显示,用10年手机,会使同一边患上神经胶质瘤(侵袭性脑瘤)的机会提高60%。
这些研究结果,都包括在世界上最大规模手机安全研究中。
该项研究叫做“对讲机研究计划”,它被发表后,曾引起颇多争论。
该项研究说,使用手机10年以上,贴近手机一边的大脑患脑肿瘤的机会便增加21%。
造成脑肿瘤发生的原因介绍首先是物理因素,有些患者的脑肿瘤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但是还没有事实根据。
很多资料也显示,放射线会诱发舌头、唇、食管与皮肤的癌肿。
脑肿瘤在放射性治疗后几年,在放射区会发现其他性质的肿瘤。
在动物身上做试验的时候会发现放射线会导致组织的癌变。
其机制就是放射线会导致脑膜内皮细胞和颅内纤维母细胞的突变使其变成癌细胞。
其次是化学因素,很多研究证明化学物质会诱发脑肿瘤,比如说常见的二亚硝基哌嗪、亚硝基哌啶、甲基亚硝脲、二苯蒽n-亚硝酸类化合物等都会诱发脑肿瘤。
最后是先天性与遗传性,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有些细胞会停止生长残留于脑中,具有分化的潜力,可发展为脑瘤,常见的有颅咽管瘤、脊索瘤、畸胎瘤、上皮样及皮样囊肿等。
这些先天性残留的胚胎细胞经病毒、放射线、致癌化学物质的作用,出现突变,向癌的发生方向发展,最终导致脑膜瘤。
此种脑瘤的病因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只能做好预防防止发病了。
专家研究经常用手机是否会得脑肿瘤三九养生堂12月20日获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排序,脑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脑恶性胶质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一个医学难题,日前,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神经胶质瘤诊治中心,希望通过多学科合作、规范诊疗,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的生活。
四级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很少超过两年浙大一院神经胶质瘤诊治中心副主任黄红光说,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人们把这病成为的“脑癌”,一般就是指指脑胶质瘤。
这个病的发病率一般不是很高,大约是6-10/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但是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
脑胶质瘤分四级,其中一、二级为低度恶性肿瘤,通过治疗可以达到痊愈,这类型只占脑胶质瘤的20%,其余八成为三、四级,治疗起来难度很大。
数据显示,四级的患者如果不治疗,发病半年内就会死亡,即便通过有效治疗,生存期也很难超过两年;三级的患者通过精心治疗,五年生存期也很低。
如何更有效地治疗脑胶质瘤,医学界一直在探索。
现在得到的共识是,脑胶质瘤需要多学科合作治疗,除了外科手术之外,还需要放疗、化疗、分子靶向等多种手段的治疗。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其学术和技术水平在浙江省处于领先位置,也是目前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
神经胶质瘤诊治中心由神经外科牵头,联合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等,以胶质瘤多学科合作和规范诊治为特点,旨在提升华东地区脑胶质瘤规范化治疗水平。
发病率猛增是否与手机使用有关?黄红光副主任说,最近30年,脑胶质瘤的发病上升很快,其中,男性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女性增加50%。
它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40-60岁,正值青壮年,另一个则是十多岁的花季少年,非常可惜。
而这30年,尤其是近20年也恰好是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率迅猛增加的时间,所以,关于手机与脑瘤之间的关系,医学界一直争论不断。
手机辐射与脑瘤的关系目前,中国的手机拥有量已达1亿多部,据预测,2002年以后,中国的手机拥有总量将会超过美国。
但是,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如此钟爱手机的中国人对于手机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或者说,没有人愿意正视这一严肃的问题。
罕见脑瘤疑为手机辐射所致在解放军304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笔者见到了一位脑瘤患者。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首都脑胶质瘤治疗中心李安民教授称,这位患者患了一种罕见的恶性脑瘤———学名“脑胶质瘤”———被怀疑是由于长期的手机辐射引起的。
在304医院李教授的办公室里,他向笔者做了具体介绍。
李说,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机关干部,使用手机的历史已有8年,而且使用频率很高,平时习惯用左手接听手机。
大约一年前患者感觉记忆力不好、头晕、头疼。
经过检查,在患者的大脑左半球顶叶发现了一个鹅蛋大小的脑胶质瘤。
李教授还说,除此之外,普通的胶质瘤呈团块状,像月亮一样边界清晰;这名患者的瘤子呈弥散型,界限不清楚,如同大米里掺了沙子。
李教授由此推断:“这有很大可能由手机辐射引起的脑胶质瘤。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病因,李教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头盖骨标本指给笔者看:“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恰恰是手机天线电磁波辐射最集中的区域,而通常情况下,脑胶质瘤很少会发生在这个部位。
”这一脑瘤混合体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难度比普通的脑瘤大得多。
刚来304医院时,患者已经下不来床,说话也很困难。
运用化疗等办法,经过近1年时间的治疗,病人目前已经大有好转,但能否治愈还很难说。
“辐射等于把脑子煮熟了”英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手机放到线虫的抚育箱里,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线虫就像用水煮过一样。
李教授说:“尽管颅骨可以屏蔽一部分微波,但电磁辐射的穿透力很强,微波穿透颅骨后作用于脑子,等于把脑子煮熟了。
”有关研究证实,使用手机时,会有40%至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而且手机辐射会不停地在脑子里累积。
手机陪睡是恶性脑肿瘤的危险因素!专家揭秘早期症状手机和你是分不开的。
即使你偶尔忘记,你也要摆脱所有的困难,把它带回来。
否则,你的心会整天空着。
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一旦我们离开手机,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在享受手机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手机带来的危害。
例如,如果你长时间看手机,你可能会有白内障的早期症状;如果你往下看,你会改变颈椎的弧度,患上颈椎病;如果你长时间看手机,你的皮肤会受到很坏的辐射;如果你长时间把裤子放在口袋里,你会杀死精子等等。
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天小编想告诉你更可怕的事情:手机“睡伴”是患恶性脑瘤的一个危险因素!美国一项研究证实,长时间接触手机辐射会增加患脑瘤的风险。
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国际研究许多国际组织对手机使用与脑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两个数据最完整的项目。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讲机项目:研究发现,重度手机使用者(每天30分钟,持续10年)罹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更高,但接触手机时间越短,罹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并不会增加。
不幸的是,其他研究不能重复这个结果。
两个。
哈德尔研究小组的研究项目: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不同年龄组(20-80岁)的病例。
结果表明,脑肿瘤与手机使用呈正相关,20-29岁的相对危险度最高。
近年来,儿童脑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儿童脑肿瘤已成为仅次于白血病的儿童第二大肿瘤。
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头骨比成年人更薄、更小,他们的大脑在使用手机时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多50%以上。
你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患脑瘤的风险就越高。
神经胶质瘤的早期症状-许多人对脑瘤很熟悉。
最近的一位“公众意识”患者是薛振柱女士,她在我的前半生与风同行,有着神秘的红唇。
她死于突发性脑胶质瘤。
虽然珍珠女士转眼间就去世了,似乎没有任何迹象,但医生提醒说,其实在临床中也有迹象。
与其他类型的癌症相比,胶质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十分典型,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一个肿瘤在脑内生长,形成局部占位性作用,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会出现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
手机辐射引发神经胶质瘤?
佚名
【期刊名称】《大众科学》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睡前玩手机,困了便将其放在枕边,这是当下很多人的习惯。
近日有专家称,临床上患神经胶质瘤的患者日趋增多,而这些患者有很多都有长期使用手机的习惯。
手机真的有这么"危险"吗近日,一则关于"手机套被加热后,会释放致癌物质苯"的帖子,在网上流传。
虽然在第一时间就被专家予以辟谣,但是手机风波并未散去,关于"
手机辐射致脑癌"的传闻又被大家拿来热议,特别是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物",称其与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瘤)有关联。
这也是世卫组织首次为手机辐
【总页数】2页(P46-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
【相关文献】
1.珍爱健康,远离手机辐射160款热门手机辐射强度大曝光 [J],
2.珍爱健康,远离手机辐射160款热门手机辐射强度大曝光 [J], 微型计算机评测室
3.大鼠产前手机辐射对子代小脑白质的影响 [J], 杨美丽; 洪姗燕; 黄红红; 吕国荣;
王凌星
4.手机辐射加速衰老抵制手机辐射妙招 [J],
5.复旦大学科学家成功揭示神经胶质瘤的发病机理,有助于神经胶质瘤及其他肿瘤的治疗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机一族难潇洒
盛电
【期刊名称】《环境》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去年底,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左侧大脑半球大范围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
患者曾被国内几家著名的大医院误诊为脑梗塞。
304医院认定为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脑胶质细胞瘤,与患者长期使用手机有关。
理由有三:一是肿瘤的形状,临床上常见的胶质瘤增殖中心为团块状,且向周围正常脑组织呈蟹爪样浸润生长,而此患者的肿瘤呈弥漫性散落样生长,周围边界不清。
二是此患者的肿瘤发生于颞顶枕交界区,这个位置生长脑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三是患者使用手机长达8年之久,且习惯于用左手接听手机,瘤区正好是手机天线的辐射区。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盛电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91
【相关文献】
1.SOHO一族,你真的潇洒吗? [J],
2.亦真亦假绿色食品难“潇洒” [J], 周娜;曹东
3.’96中国烟民难潇洒 [J], 陈新;
4.’96中国烟民难潇洒 [J], 陈新
5.手机当钱包支付更潇洒 [J], 于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识到脑瘤疾病的出现后,大多患者都在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
对于我们现在会常见到的脑瘤患者来说,电子产品是经常不离手的。
其实,我们本身应该注意到手机和脑瘤病因之间的关系。
手机是导致脑瘤出现的罪魁祸首
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90年-07年间为丹麦手机大量普及使用的时期。
而这期间,脑瘤也逐渐高发。
结果显示,共有1万多个脑瘤病例,但对于手机签约用户和非手机签约用户这两组人来说,患脑瘤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的有力之处在于它覆盖了丹麦全国人口,样本数量足够多,结果也较为可信,对使用手机是否是脑瘤的病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来来了解一些关于手机和脑瘤病因之间的关系吧。
经过医学专家多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当使用手机可以诱发脑瘤。
目前科学界和各国管理机构都强调一点,即青少年应该慎用手机。
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他们在使用手机时,脑部吸收的辐射据称比成年人要高出50%。
所以手机和脑瘤病因之间的关系是有很大关系的。
虽然手机是我们现在不能离开的工具,但是我们也要对注意它了,因为在知道手机与脑瘤病因之间的关系后,就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虽然手机已经得到普及,但是我们还是建议青少年尽量少点使用手机,因为手机的辐射对于脑部的危害是很高的。
请家长朋友能够重视起来,请为我们年轻的下一代负责。
养生益寿文摘·健康生活老人便秘用肉苁蓉当归便秘多见于老年人,数据表明,3个老人中至少有1个存在便秘的困扰。
便秘会增加老年人患脑梗死(中风)、心肌梗死、肠梗阻、肠道肿瘤等疾病的风险,已成为影响老人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
中医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
便秘原因有膳食不当、情志不调、年老体虚等,其中年老体弱、肾气亏虚较为常见。
因此,多数医家在治疗上采用温阳通便的方法,往往收到较好疗效。
如果老人有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萎黄或偏白、手足皮肤温度偏低、腹部发凉或间断腹痛、腰酸腿软等症状,可以尝试以下方子:肉苁蓉15克,当归、柏子仁各12克,松子仁20克,4味中药混合在一起煎煮,每日2次,每次服用100~200毫升。
方中,当归养血润肠,肉苁蓉温补肾阳,柏子仁、松子仁均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4味药合用,共同发挥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
此外,生活中应做到以下3点:合理膳食,多吃谷类、薯类、绿色蔬菜,每日饮水至少1500~2000毫升;适当运动,建议每天步行6000步,长期卧床者可以在床上进行翻身、腹部按摩等活动;养成早起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亦可稍蹲一会,促进排便的条件反射形成。
(摘自《生命时报》文/李艳如 姜楠)频繁用手机,脑癌风险大?脑癌,即脑胶质瘤,在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成为除胰腺癌之外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坊间有一条可怕的传说:频繁使用手机,晚上睡觉也把手机放在头附近会增加罹患脑癌风险,而且患者会头痛欲裂,痛不欲生。
事实果真如此吗?脑胶质瘤真有这么可怕吗?下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主任李文斌教授为大家揭开真相。
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原发肿瘤,其中大部分都是恶性的,发病率低,十万分之五到八左右,但死亡率确实比较高,在所有肿瘤病中排名比较靠前。
目前它的发病机制和原因尚无定论,但有一些外部的高危因素,例如不良情绪、长时间紧张,以及老百姓最关心的手机辐射问题。
医案手机诱发脑胶质瘤?如有这些症状要特别注意
张某,男,55岁,患者头痛、偶有恶心两月余。
随往医院门诊检查,CT提示右侧额颞部脑胶质瘤,医生建议住院行手术治疗。
患者因惧怕手术及术后的放、化疗而求诊于中医。
刻下见:头痛头晕、恶心,情绪烦躁,睡眠欠安,舌质暗苔微腻,脉细涩。
昔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证属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方用:
黄芪当归枸杞子天麻胆南星清半夏菖蒲炒僵蚕全虫守宫
海藻夏枯头重楼
服药1月,头痛头晕已显减轻,恶心症状消失,睡眠及情绪有所好转。
原方基础上出入加减,继服2月,头痛进一步缓解,病情稳定,改用自制“消瘤散”继续治疗。
脑胶质瘤根据病位不同,临床上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不同的症状,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癫痫”等范畴。
余认为肿瘤发生因于正气不足,尤其对于脑瘤术后加之放、化疗的患者,脑络损伤,气血伤耗更甚。
本案患者以头痛为主症,治疗扶正与祛邪兼重。
方重用黄芪,配以当归、枸杞,补气抗邪,益养精血;天麻、南星、石菖蒲、清半夏等以祛风除痰,宣窍通络;应用僵蚕、全虫、守宫虫类药以加强通络止痛的作用;海藻、夏枯头、重楼以消瘤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抗瘤之效。
另外,在和本案患者沟通时了解到,平日商务繁忙,手机联络不断,睡时也常将手机放在床头,疑与手机辐射有关系?据有关研究表明,电磁辐射,可能与胶质瘤产生相关,生活中应当引起注意。
避免手机危害,建议:
接电话时最好先把手机放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
尽量少用手机长时间聊天
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或床头边。
“手机是引发神经胶质瘤的元凶”尚无定论
对于手机致癌一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杨涛介绍,从临床上看,青壮年神经胶质瘤患者确实在逐年增加,但是否与手机辐射有关,目前尚没有有力证据来证明。
“神经胶质瘤患者逐年增加,与现在医学的进步也有关系。
过去或许也有很多神经胶质瘤患者,但因为没有先进的工具去诊断,一些人头疼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给大家造成过去得神经胶质瘤的患者少这一错觉。
”
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神经胶质瘤通过CT、核磁共振就可以诊断,因此,这些年大家觉得患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手机致癌的言论一出,很多人怀疑自己就是手机用多了,得了神经胶质瘤。
杨涛表示,首先神经胶质瘤并非只有头疼一种症状,因其长的位置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经常头疼的人不要总疑神疑鬼觉得是手机引发的胶质瘤所致。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常常打手机脑瘤机率高打手机会不会致脑瘤?这可算件悬而未决许久的公案了。
专家们争论来争论去,可始终也没个定论。
最近,美国一桩官司又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了这个话题上。
【甲方】长期用手机患脑瘤机率高30%去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一名患脑癌的男子控告手机制造商们,其理由是使用手机而致癌,并要求8亿美元的赔偿。
起因是最新一期的欧洲防癌杂志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期使用手机的人患脑瘤的机会比不用的人高出30%,尤其是经常接触到电话的一侧。
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人患脑瘤的机率高出80%。
新款的数码手机所放出的辐射则比研究所用的传统类手机要低。
【乙方】没发现脑瘤和手机间有必然联系9月底,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凯瑟琳没有采信马里兰州医生克里斯托弗提供的证词和科学证据。
裁决书指出,克里斯托弗的“推理、学说以及方法在科学界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界和政府报告都表明,没有发现脑瘤和手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结论】手机用户还是小心预防为妙一名审查了过去六年来的七十五项调查报告的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报告虽没有证明手机会造成脑癌,不过全球的4亿手机用户还是小心预防为妙。
大量调查显示,手机和脑癌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
美国麻省流行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两组人员的残废原因进行了对比。
一组由经常使用手机的司机们组成,另一组是同样数量的使用顶篷带天线的车载电话的司机。
结果表明,并没在癌症残废方面有不同。
尽管如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目前仍在对使用手机对人体危害以及致癌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还建议,为安全起见,那些目前仍使用老式模拟式手机的用户们最好更换为数字式手机。
【诊断手段】脑瘤诊断三部曲脑瘤的诊断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有无脑瘤?生于何处?是什么性质肿瘤?一般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通过对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即可粗略地作出判断。
使用手机(射频电磁场暴露)与脑肿瘤:病例对照研究刘宇慧【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08(13)3【摘要】目的在日本一项有关移动电话与脑肿瘤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估肿瘤内部的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计算肿瘤部位与颅内射频分布的空间关系。
方法共对322例肿瘤病人(包括胶质瘤88例,脑膜瘤132例,垂体腺瘤102例)和683例正常人进行了检测和评估。
结果最高SAR值均低于0.1W/kg,远远低于引起热效应的水平。
胶质瘤病人SAR值的校正比值为1.22(95%可信区间0.63~2.37),脑膜瘤为0.70(95%可信区间0.42~1.16)。
【总页数】1页(P140-140)【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脑肿瘤;电磁场暴露;射频;手机;移动电话;SAR值;可信区间【作者】刘宇慧【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739.41【相关文献】1.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暴露促动物肿瘤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魏晓霞;许正平;陈光弟2.职业暴露和生活接触的低频电磁场与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J], 王星;王小钦;顾静文3.电信装置射频电磁场暴露评估方法与计算 [J], 谈儒猛;武彤4.电磁场暴露与痴呆: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J], 牛富生;解恒革;王鲁宁;王振福;王晓红;齐增飞5.1800 MHz射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海马GFAP、NCAM和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 [J], 张盛庆宇;舒逍;吴锡南;李志强;武慧欣;张媛;蒋玉融;杨思佳;木云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胶质瘤与同侧长时间使用手机相关
近30年来,上海脑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而这30年恰恰是上海手机普及率井喷的- -段时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曾经对国际上有关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发病关系的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同侧、长时间的手机使用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在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人群中,低级别胶质瘤发生率明显增加,20-29岁是脑胶质瘤的高发人群,这一结果与国际癌症研究署主张的“将射频电磁场定义为人类可能的致癌剂”不谋而合。
国际上有多家机构开展了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数据最全的项目有两个。
①国际癌症研究署的INTERPHONE项目:研究发现,最高级别的重度手机使用者( 30分钟/天,持续10年)患脑胶质瘤的风险增加,但较低暴露不增加患病风险。
遗憾的是,其他研究不能重复这一结果。
②Hardell研究小组的研究项目:该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年龄组(20-8岁)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脑肿瘤与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性关系,20~29岁人群相对危险度最大。
手机会导致胶质瘤?手机,你不能没有他们,但是你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和保持健康吗?本周,当加州伯克利成为第一个通过法令禁止手机零售商在没有辐射警告的情况下销售其产品的城市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至少有6个州也试图通过一项类似的“知情权”法案,该法案要求在每部手机上附加一条信息,语言如下: 他说:“如果你把手机放在裤子或衬衫的口袋里,或者在手机开机并接入无线网络时把它塞进胸罩里,那么你的手机受到的射频辐射可能超过了联邦政府的规定。
这种潜在的风险对儿童来说更大。
这项立法的灵感来自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的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列出了不同手机应与身体保持的特定距离,以防止暴露在射频能量下(对于iphone,他们建议至少距离身体15毫米)。
INC一直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特别疑难手术病例,提供终极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伯克利分校的另一大发展的新措施之前的手机——比如一个集体国际吸引力送到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由世界各地的190多名科学家敦促防护指南通知的形成非电离辐射危害的出现在手机、wi-fi、广播天线,甚至婴儿监视器。
他们的总体担忧是,手机的非电离电磁场可能导致各种形式的脑瘤。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使用手机列为潜在的“致癌危险”。
虽然公共卫生指导方针可以是有用的,当然也应该遵循,但实际上几乎没有证据确凿地支持手机会导致脑瘤。
2010年,Interphone研究小组发表了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一项关于手机使用中脑瘤风险的国际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手机不会导致两种类型的脑瘤——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
事实上,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都有所降低,这一点令人惊讶,尽管那些接触程度极高的人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确实有所增加。
作者指出,由于收集数据的方式可能存在偏差,手机使用率极高的用户罹患神经胶质瘤风险增加的证据是不确定的。
儿童常用手机,脑瘤风险增加
*导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儿童拥有自己的手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小小的手机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威胁。
……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会使罹患脑肿瘤的几率增加4倍。
这项研究由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教授伦纳特·哈德尔领导实施,研究人员分析了辐射导致肿瘤风险的数据。
哈德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20岁前开始使用手机者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倍多。
”神经胶质瘤侵害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另外,年轻时使用手机者患听觉神经瘤的风险同样增加4倍。
家用无绳电话的危害与手机几乎相当。
哈德尔说,年轻时使用无绳电话者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倍多。
相对而言,20多岁以后开始使用手机的人患神经胶质瘤风险提高50%,患听觉神经瘤的风险提高1倍。
哈德尔认为,除非在紧急情况下,12岁以下的儿童不应用手机;青少年用手机通话时应使用免提设备或耳机,尽量发送短信。
他称,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带来的实际风险可能比研究结果揭露的问题更严重。
研究结果还表明,使用手机超过10年的成年人患神经胶质瘤和听觉神经瘤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手机辐射的十个明白
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那些工作在白领阶层的人们,他们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泰尔实验室)是我国检测电信产品传输质量的专门机构,工程师马鑫在电信产品辐射方面颇有研究,他就本报读者提出的有关手机辐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防磁贴是否能真正防止辐射呢?
不是很理想,更为严重一点说根本不起作用。
因为辐射源是手机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你说怎么会起作用呢?如果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2、手机什么时候的辐射值最大?
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
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3、CDMA与GSM系统的手机,其辐射有区别吗?
不同制式的手机的辐射量不同,GSM标准的手机的辐射标准为0.6~2瓦,而采用CDMA技术的手机其辐射标准要小得多,所以CDMA手机被称作绿色手机。
4、手机分别工作在900/1800赫兹的频率上辐射会有什么不同吗?
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工作频率越高其穿透力越弱,所以手机工作在1800赫兹上时其辐射相对弱。
5、手机耳机是否可以兼作天线?
不可以,因为耳机的铜线材料不同于制作天线的材料,另外天线在制造过程中要符合一定的长度和性能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而如果用耳机作天线,其长度及方向会随时发生变化,所以这是不可行的。
另外,手机的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射频信号部分,一部分是音频信号部分,两部分不能相通,否则就会造成干扰,使手机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是无法工作。
6、辐射是否会沿着手机耳机线钻入人的耳朵?
不会的,因为辐射是由天线发出来的,与输出音频信号的耳机毫无关系,同时在耳机电线周围也不可能有共振产生,所以产生磁场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
7、有的手机把天线放在机身里面,这是否会加大辐射量呢?
不会的,因为天线的材料及尺寸没有改变,而且GSM标准规定的辐射量就是那么多,超出了就不符合规定不能生产了,也就是说手机的小型化也不会使得它的辐射量有任何的增加。
8、有的手机采用金属壳,有的采用塑料壳,辐射会有不同吗?
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是塑料壳在内部也会有一层金属涂层,用来与外界保持隔离,防止外界信号的干扰,同时也防止了高频信号的外泄。
9、国产手机的辐射会不会很大呢?
所有的手机生产都必须符合欧洲的FTA认证标准,这是一个对GSM手机进行规范的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辐射量对所有手机都一视同仁。
10、由基站供应商生产的手机的辐射一定会小于其他品牌的手机吗?
不一定,因为所有基站的GSM空中接口都是统一规范的,也就是说对任何手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信号满足同一要求和标准就都可以进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