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代谢总论与生物能学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0
代谢生物能
代谢生物能是指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产生和储存的能量。
具体如下:
1. 合成代谢(Anabolism):是生物体利用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及分解代谢的部分产物来构建和更新自身组成成分的过程,同时将能量储存于生物分子的结构中。
例如,当摄入的食物丰富时,生物体会通过合成代谢将多余的能量储存为脂肪等物质。
2. 分解代谢(Catabolism):指的是生物体分解自身的结构成分及体内储存的能源物质以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些能量用于支持机体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和维持体温。
例如,在食物短缺或需要大量能量时,生物体会分解储存的脂肪以获得必要的能量。
3. ATP:在生物体系中,腺苷三磷酸(ATP)是自由能的通用货币,它负责细胞内的能量传递与储存。
当细胞内能量过剩时,ATP可以作为储存能量的物质在肌肉和神经组织中存储起来。
4. 代谢: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也是生物分子存在的基础。
它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了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部分。
5. 生化过程:代谢实质上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营养物质的转化、能量的转换、合成和降解过程、废物的排出以及生物体所有细胞内的动态变化。
综上所述,代谢生物能体现了生物体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确保了生命活动的持续进行。
通过复杂的代谢途径,生物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维持能量平衡,适应外界变化。
第五章 代谢总论与生物能学1.1、代谢和代谢途径的概念 p3061、代谢(新陈代谢):机体中各种化学反应(代谢反应)的总称。
3、代谢途径:完成代谢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4、中间代谢:代谢途径中的个别环节、个别步骤。
1.2 、代谢的分类 p306-3071.3、代谢的特点 1、具方向性不可逆反应决定了代谢途径进行的方向,为代谢途径的重要调控位点。
2、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不相同。
3、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常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
代谢的区域化分布是代谢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细胞水平的调节)。
4、各种代谢途径相互联系,交织成网。
代谢合成代谢:小分子大分子分解代谢:大分子 小分子(贮能) (放能)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5、调节方式多样、灵活。
P308-309机体中的代谢可通过酶水平(分子水平,如酶量、酶催化能力的调节),代谢的区域化分布(细胞水平)、激素和神经(整体水平)等多种方式进行灵活的调节。
代谢途径中,还存在下述常见调节方式:⑴、反馈抑制作用p128-129代谢途径中后面反应的产物对催化前面反应的某个酶的抑制作用。
⑵前馈激活作用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产物对催化后面反应的某个酶的激活作用。
⑶、相反途经酶的协同控制p308两条相反途径协调控制的关键是限速酶的协同调节,一条途径的限速酶被激活,相反途径的限速酶活性一定会受到抑制。
1.4、生物能学原理p339-3471、生物体能量的转换遵循热力学定律p339-341⑴、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中,体系中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改变成不同形式,也可以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但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
⑵、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系总是趋向于增加紊乱程度。
在所有自发过程中,体系的熵增加。
但熵增加不一定发生在反应系统本身,可以在其环境中。
2、自由能的概念p340-341某一反应体系中,恒温恒压下体系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
用G表示,为一状态函数。
3、自由能的变化-△G p341,p343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来说:△G = - nF△E△G:标准自由能变化,n:得失电子数△E:标准电极电势差F:法拉第常数生物化学中,标态下(25℃,1atm,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为1mol/L,pH7.0)△G0’= - nF△E0’常见△E 0’的值:4、△G的意义p341当△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要由环境提供所需的能量后,反应才能进行。
代谢生物能一、概述代谢是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
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互的基础,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能动过程。
代谢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主要是将小分子合成成大分子,比如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分解代谢是将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产生能量和废物。
代谢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转化、物质转化和维持生命。
二、代谢过程代谢过程通常是由酶参与的化学反应构成的。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够促进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而不参与化学反应本身的过程。
代谢过程主要包括两大类反应: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合成反应是利用已有的物质合成新的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合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糖的分解过程;分解反应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如糖和氧气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燃烧过程。
代谢过程是通过酶的作用来调节的,而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和产物浓度等。
代谢过程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系统,各种代谢反应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网络。
三、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路径,根据物质的转换方式和途中产物的差别,代谢途径可以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有氧代谢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三大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ATP(三磷酸腺苷)和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这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三羧酸循环是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ATP和NADH;氧化磷酸化是通过线粒体内的氧化酶将NADH和FADH2(还原型辅酶II)转化成ATP,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无氧代谢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两大途径。
乳酸发酵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产生ATP;酒精发酵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也产生ATP。
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比,能产生的ATP数量较少,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废物,对生物体的有害物质堆积会产生危害。
第五章 代谢总论与生物能学
1.1、代谢和代谢途径的概念 p306
1、代谢(新陈代谢):机体中各种化学反应(代谢反应)的总称。
3、代谢途径:完成代谢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4、中间代谢:代谢途径中的个别环节、个别步骤。
1.2 、代谢的分类 p306-307
1.3、代谢的特点 1、具方向性
不可逆反应决定了代谢途径进行的方向,为代谢途径的重要调控位点。
2、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不相同。
3、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常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
代谢的区域化分布是代谢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细胞水平的调节)。
4、各种代谢途径相互联系,交织成网。
代谢
合成代谢:小分子
大分子
分解代谢:大分子 小分子
(贮能) (放能)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5、调节方式多样、灵活。
P308-309
机体中的代谢可通过酶水平(分子水平,如酶量、酶催化能力的调节),代谢的区域化分布(细胞水平)、激素和神经(整体水平)等多种方式进行灵活的调节。
代谢途径中,还存在下述常见调节方式:
⑴、反馈抑制作用p128-129
代谢途径中后面反应的产物对催化前面反应的某个酶的抑制作用。
⑵前馈激活作用
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产物对催化后面反应的某个酶的激活作用。
⑶、相反途经酶的协同控制p308
两条相反途径协调控制的关键是限速酶的协同调节,一条途径的限速酶被激活,相反途径的限速酶活性一定会受到抑制。
1.4、生物能学原理p339-347
1、生物体能量的转换遵循热力学定律p339-341
⑴、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在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中,体系中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改变成不同形式,也可以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但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
⑵、热力学第二定律
体系总是趋向于增加紊乱程度。
在所有自发过程中,体系的熵增加。
但熵增加不一定发生在反应系统本身,可以在其环境中。
2、自由能的概念p340-341
某一反应体系中,恒温恒压下体系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
用G表示,为一状态函数。
3、自由能的变化-△G p341,p343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来说:
△G = - nF△E
△G:标准自由能变化,n:得失电子数
△E:标准电极电势差F:法拉第常数
生物化学中,标态下(25℃,1atm,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为1mol/L,pH7.0)△G0’= - nF△E0’
常见△E 0’的值:
4、△G的意义p341
当△G = 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要由环境提供所需的能量后,反应才能进行。
1.5 、机体中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1、高能键与高能化合物p345
⑴、高能键
在水解反应和
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放出大量能量(Q>5kcal/mol)的化学键,用“~”表示。
⑵、高能化合物
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
如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硫酯化合物,活性甲硫氨酸(SAM,一碳单位载体)
等。
它们水解时的△G 0’值:
⑶、ATP的结构和水解p345-346
a、ATP的结构
b、ATP的水解
上述反应均可自发进行,不需酶催化。
释放出的能量可为需能反应所用。
2、机体中能量转换的方式
ATP 循环(能量转换的中心环节) p347
ATP + H 2O ADP + Pi + 7.3kcal/mol ATP + H 2O AMP + PPi + 7.7kcal/mol
ATP 就像能量交换的货币,通过ATP 循环,能量即从放能反应传递到了需能反应。
⑴、ATP 的产生:三途径。
a 、
该途径为机体中合成ATP 的主要途径。
b 、
该途径合成的ATP 量少。
底物水平磷酸化:通过底物中高能键的转移(或由高能化合物直接提供能量)形成ATP 的过程。
如:由磷酸肌酸形成ATP 的过程。
ADP +Pi ATP 氧化磷酸化(参生物氧化)
能源分子氧
化分解供能
ADP 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
其它高能磷酸
化合物提供~P
c 、
⑵、ATP 的去路
a 、通过ATP 的水解为需能反应供能
b 、提供活性磷酸基团
i 、用于合成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以贮存高能键;
ii 、合成GTP (蛋白质)、UTP (糖原)、CTP (磷脂),通过高能键的转移为某些反应提供能量。
iii 、活化代谢物分子
ADP ATP 光合磷酸化
太阳能 光合作用
思考题:
1、什么叫做新陈代谢?代谢途径有何特点?
2、什么叫做高能键?常见的高能化合物有哪些?
3、机体中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