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13.36 MB
- 文档页数:30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相关推荐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篇1【目的意义】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活动时间】11月下旬某一天或清明节。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活动准备】(1)录音机一台、录音带数盒。
(2)历史知识问答题题签。
(3)统一服装(校服)。
(4)布置会场。
(5)邀请校领导。
【活动程序】放《红梅赞》歌曲录音带,在《红梅赞》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宣布《烈火中永生》主题班会开始。
甲:《红梅赞》这首许多中国人并不陌生的歌曲,影响了几代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而开拓进取,奋发图强。
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中华儿女。
乙: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激励过亿万中国人,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开创新中国的业绩。
甲:红岩英魂不散,红岩英烈永垂不朽!乙:“从来壮烈不贪生,为党为民万事轻。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音乐止。
)甲:请看舞蹈表演《在狱中》。
(5名同学上场表演“绣红旗”其中1名同学扮演江姐,4名同学扮演狱中难友。
)乙:听,难友们在控诉郭明当的暴行。
甲:听,难友们在畅想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乙:(激动地声音响亮而高亢地)中国革命就要胜利了!甲:(声音低沉而悲愤地)然而,1949年11月27日的那一天。
乙:黑松林在诉说。
甲:黑松林在控诉。
合:黑松林在呐喊。
甲:郭明当反动派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数的英烈倒在了枪弹下,倒在烈火中,倒在血泊里。
乙:“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
一、教案主题:文明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先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意识,倡导文明丧葬新风尚。
五、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 清明节的习俗3. 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重要性4. 倡导文明丧葬新风尚5. 总结与反思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清明节有初步的了解。
2. 学习清明节的习俗(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教师选取重点习俗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3. 讨论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倡导文明丧葬新风尚(10分钟)教师介绍文明丧葬的新风尚,如简化仪式、文明祭扫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丧葬观念。
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文明丧葬的优点,如减轻家庭负担、保护环境等。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祭扫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学生在清明节期间积极参与文明祭扫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清明节起源、习俗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认识和践行情况。
3. 学生对文明丧葬新风尚的接受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清明节》2. 图片素材(如清明节习俗、文明祭扫等)3. 视频素材(如清明节相关纪录片、文明祭扫实例等)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意义和习俗。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明祭扫、绿色祭祀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举例说明文明丧葬新风尚。
十、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表达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清明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如:来历、习俗等。
2.主体部分(1)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①清明节的起源②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等③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祭奠先人、敬畏自然、珍惜生命(2)文明祭祀的意义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倡导文明祭祀?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文明祭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强调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如: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
(3)如何进行文明祭祀①提出文明祭祀的方法,如: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
②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清明节期间做到绿色、环保?③分享文明祭祀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祭祀的益处。
(4)小组讨论a.清明节期间,你所在的小组是如何进行文明祭祀的?b.如何在校园内宣传文明祭祀,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②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明祭祀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祭祀。
五、课后作业1.以“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结合本节课内容,为家人或朋友设计一份文明祭祀方案。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2.学生对文明祭祀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祭祀?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如何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清明节扫墓的注意事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通过对文明祭祀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清明节的由来、文明祭祀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1、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有这么一个事例:在清明节期间,那天风大,一对老年夫妻在山坡上祭祀时引发了火灾,老两口赶紧灭火,但由于风大,火势起来太快,眼看着火势起来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情急中,老太太晕倒在了现场。
发现火情后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下午,才将大火扑灭。
“那天一是风大,二是那个山坡较陡,下边的火刚刚扑灭,上边的火又向下蔓延,给灭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农民1000多亩的林地被焚烧殆尽。
2、许多不文明、不健康的祭奠方式依然存在,在墓地燃香放炮,可能造成火灾,大量焚烧冥钱,纸灰烟雾,极易污染环境;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荒。
2024清明节祭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2024清明节祭祀活动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另外还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还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时间:4月2日三:活动地点:四年级一班四、活动过程:(一)1、利用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
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2)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让同学们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小组内交流班会体会。
2、指名让学生体会,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3、引申: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歹徒、小偷、坏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舍身为人呢?我们能不能非常机智的与歹徒等做斗争呢?你都有哪些机智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呢?4、作业:利用假期得时间跟自己的父母去祭扫先祖、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添绿色。
清明节的主题班会记录(优秀4篇)清明节主题班会篇一一、班会主题:在20xx年清明节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得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
我班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过一个健康、节俭、绿色、平安的清明节。
二、班会目的: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通过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树立环保、节约、文明祭祀的观念,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做到遵守治安管理秩序,避免各类安全事故。
使学生在清明祭祀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
三、班会内容: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提倡学生过一个健康、环保、节约的清明节。
1.倡导文明祭祀。
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重温一次先人事迹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追思先人,倡导郊游、踏青等民俗活动,培育健康文明的节日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低俗的祭祀用品,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祭祀方式。
2.倡导绿色祭祀。
提倡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网上祭故人等多样式祭扫活动,树立环保意识,不要在道路、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鸣放鞭炮,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共同维护绿色的生态环境。
3.倡导节俭祭祀。
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4.倡导安全祭祀。
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在山头、林地、公墓内违规用火。
提倡乘坐公交车辆出行,驾驶机动车辆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长岭中心学校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活动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3月24日下午,长岭中心学校积极抓住清明节前这一有利教育时机,组织各班开展了“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主要围绕清明的来历、习俗、文化等内容,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号召同学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践行者、宣传者和监督者,积极影响和带动广大村民移风易俗,搞好文明祭祀,共注意森林防火,同营造一个平安、文明的清明节。
这次活动,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用文明的方式去祭祀,宣讲了森林防火知识,更培养了学生们的绿色环保意识。
老师们纷纷表示还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文明的祭祀方式,让文明祭祀理念深入到学生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