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12章 项目设计综合实例
- 格式:pptx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81
实验12:数据库综合应用(A)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学号:20131602310110 姓名:徐旸一、实验目的熟悉数据库设计过程,掌握数据库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
在前面已经完成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训练SQL SERVER 2008的操作,熟练掌握T-SQL查询语言的使用方法,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更新、维护、查询、视图、图表的操作。
掌握数据库导入和导出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二、实验内容1.通过Edraw绘制图书管理数据库E-R图。
2. 采用Transact-SQL语句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更新、维护、查询、视图、图表的操作。
3. 数据库导入和导出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表一:图书表表二:读者表表三:借阅表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根据实验内容所给三张表格,通过Edraw绘制图书管理数据库E-R图。
2.将上述三张表格的数据转换成Excel数据表并存储为“图书借阅数据.xls”。
创建图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以自己的学号后三位数字打头,通过SQL Server导入向导,把“图书借阅数据.xls”文件中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并生成数据表。
(1)定义每个表的主码和外码;(注意:同一读者允许多次借阅同一本书)(2) 图书类别默认值为“计算机”(3) 读者姓名和专业不允许为空;(4) 读者的性别取值只能是“男”或“女”;4.删除2008年的借书记录。
5.把“计算机”专业改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添加借书记录:20004, 03002,2013-12-15。
7.统计各类图书的册数,输出字段名为“图书类别”和“数量”。
8.查询借阅了“计算机”类图书的借书信息,包括读者姓名、图书名称、借书日期,结果按借书日期的升序排列。
9.查询没有人借阅的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
10.规定借阅时间不得超过100天,否则每天罚款0.3元,但罚款金额不超过定价的3倍,请计算超期罚款。
update 借阅set 超期罚款=(DATEDIFF (DD ,借阅日期,还书日期)-100)*0.3where (DATEDIFF (DD,借阅日期,还书日期)-100)>0update 借阅set 超期罚款=(select 定价from 图书where 借阅.书号=图书.书号)*32.where 超期罚款>(select 定价from 图书where 借阅.书号=图书.书号)*33.创建数据库关系图,并与E-R图进行比较。
《Hadoop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250578学分:4学分学时:7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6 上机学时:36)先修课程:《Linux基础》、《关系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基础》、《Java面向对象编程》后续课程:Spark,《Python编程基础》、《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适用专业:大数据应用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大数据应用开发》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大数据技术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课程使得学生掌握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编程练习和典型应用实例加深了解;同时对Hadoop平台应用与开发的一般理论有所了解,如分布式数据收集、分布式数据存储、分布式数据计算、分布式数据展示。
开设本学科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特定业务领域的问题。
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熟练的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企业中的实际生产问题。
二、教学条件要求操作系统:Center OSHadoop版本:Hadoop2.7.4开发工具:Eclipse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初识Hadoop第2章构建Hadoop集群第3章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第4章 MapReduce分布式计算系统第5章 Zookeeper分布式协调服务第6章 Hadoop2.0新特性第7章 Hive数据仓库第8章 Flume日志采集系统第9章 Azkaban工作流管理器第10章 Sqoop数据迁移第11章综合项目——网站流量日志数据分析系统四、学时分配五、考核模式与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的闭卷考试模式。
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5%)、作业(5%)、上机成绩(20%)。
六、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本大纲是参考教材《Hadoop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所设计的。
七、大纲说明本课程的授课模式为:课堂授课+上机,其中,课堂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授课,并且会通过测试题阶段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上机主要是编写程序,要求学生动手完成指定的程序设计或验证。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一、需求分析阶段在数据库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并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要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的业务流程和需求,然后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整理,形成需求文档。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用户需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明确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形成需求文档。
2.分析业务流程。
通过对用户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将业务流程转化为数据流程。
3.确定数据要素。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系统中需要存储和管理的数据要素,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
4.确定系统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二、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将根据需求文档进行概念模型设计。
概念模型是指对业务流程和数据要素进行抽象和建模,以实现对数据库系统的清晰描述。
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实体关系图。
根据需求文档中定义的实体、属性和关系,使用ER模型或UML类图等工具,绘制实体关系图。
2.确定实体和关系的约束。
根据需求文档中的数据要素定义,确定实体和关系的约束条件,包括实体的唯一性约束、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等。
3.确定实体和关系的属性。
根据需求文档中的数据要素定义,确定实体和关系的属性,并确定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
4.确定实体和关系的操作。
根据需求文档中的业务流程定义,确定实体和关系允许的操作,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三、逻辑模型设计阶段在概念模型设计完成后,将根据概念模型进行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是指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转化为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的模型。
逻辑模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化为关系模型。
根据实体关系图,将实体和关系转化为关系模型,确定表的结构和属性。
2.确定关系模式。
根据实体关系图和数据要素定义,确定关系模式的名称、属性和结构。
数据库应用开发综合实例教程
一、实验目的。
本综合实例教程的目的是通过对数据库应用开发的知识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学会设计、建立、维护与应用各种数据库,以及根据实际需求实现
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开发等。
二、实验内容。
1、环境准备。
(1)安装数据库:MySQL。
(2)安装数据库管理工具:phpMyAdmin、Navicat for MySQL等。
(3)安装用于数据库应用开发的IDE:PHPStorm、PyCharm等。
2、数据库建模。
通过用户角色表、权限表的建模,实现不同角色的权限控制。
3、数据库表格结构设计。
根据数据库建模要求,设计不同表格的字段类型、大小、默认值、非
空等属性。
4、SQL数据操作。
实现对数据库表格的数据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5、数据库应用开发。
根据实际需求,完成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包括用户登录
验证、权限控制、信息管理、数据展示等功能实现。
三、实验目标。
通过完成本实验,让学生掌握MySQL的安装、数据库建模、表格结构设计、SQL数据操作及数据库应用开发等知识,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开发任务。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课程编号:ab08224203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总学时/学分:48 (32理论+ 16试验)/ 3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一、课程概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
包括数据库系统模型与结构体系、关系模型原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维护与安全等内容。
涵盖了现代数据库系统理论的基本知识,是进行数据分析应用与设计的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关系代数理论、数据库并发控制原理与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原理等内容。
2 .熟悉关系模型的规范化原理与过程与数据库设计过程,能实现简单数据库设计。
3 .学会应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定义、查询与修改等操作。
学会数据库结构优化方法与优化原理。
4 . 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原理,了解数据库安全保障机制与数据库系统的未来开展方向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1)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掌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据模型。
(2)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原理,要求掌握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
理解关系的完整性,了解关系演算(3)关系数据库标准SQL语言的原理与应用。
要求理解SQL语言的概念、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SQL基本语句的使用。
重点掌握查询语句的使用,包括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了解嵌入式SQL和动态SQL技术。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概述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一种利用数据库技术来进行管理和处理数据的系统。
它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和处理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等。
本文将以一个电子商务系统为例,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系统需求分析电子商务系统作为一个在线购物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功能:3.订单管理:包括购物车管理、订单的生成和支付等功能。
4.数据统计分析:包括销售额、订单量等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数据库设计基于上述系统需求,我们将设计以下数据库表:1. 商品表(Product):包括商品编号、名称、价格、库存等属性。
2. 用户表(User):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名、密码、地址等属性。
3. 购物车表(ShoppingCart):包括购物车编号、用户编号、商品编号等属性。
4. 订单表(Order):包括订单编号、用户编号、商品编号、数量、金额等属性。
5. 统计表(Statistics):包括统计编号、销售额、订单量等属性。
系统实现基于上述数据库设计,我们将使用SQL语句来实现系统功能。
1.商品管理:-添加商品:使用INSERTINTO语句向商品表中插入新记录。
-删除商品:使用DELETEFROM语句从商品表中删除指定记录。
-查询商品:使用SELECT语句从商品表中查询满足条件的记录。
2.用户管理:-用户注册:使用INSERTINTO语句向用户表中插入新用户。
-用户登录:使用SELECT语句查询用户表中用户名和密码匹配的记录。
-地址管理:使用INSERTINTO和DELETEFROM语句向地址表中插入和删除地址。
3.订单管理:-购物车管理:使用INSERTINTO和DELETEFROM语句向购物车表中插入和删除商品。
-订单生成:使用INSERTINTO语句向订单表中插入新订单。
-订单支付:使用UPDATE语句更新订单表中指定订单的支付状态。
4.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数据插入:使用INSERTINTO语句向统计表中插入计算得到的统计指标。
基于综合案例的数据库基础实验课程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现代信息系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数据库领域的研究受到重视。
基于此,本文以综合案例为根据,针对计算机数据库基础实验历来都是大学数据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课程设计。
以综合案例为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来理解数据库的系统构架,能够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分析、建立、维护、使用等技能。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案例,即某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利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设计,并结合实验中具体的表操作,对数据库的设计、分析、建立、维护、使用等技能进行实验,从而解决实际的酒店管理需求。
首先,数据库设计要做到计算机无关,即不受计算机环境的影响。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实体的抽象化与映射,定义什么是实体,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描述清楚;实体属性的确定,要求属性精确有效;实体间关系的确定,要考虑实体间的联系、联系强度及其具有的性质;实体数据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实体数据的结构决定了在查询、存储和更新时的性能;实体数据的操作语句的设计,查询、更新、删除、插入数据的操作语句的设计。
其次,数据库分析及建立要考虑如何建立数据库,要结合建立数据库的行动计划,建立数据库等。
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流程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实体数据库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根据系统分析进行需求分析,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实体的属性及实体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需求分析建立数据库,在此过程中要考虑数据库架构、表范式、数据完整性约束;最后,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维护,维护的目的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对数据库进行使用,数据库使用主要涉及查询、更新、插入、删除四种操作。
首先,要熟悉语句中的查询操作,即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查询数据,解决实体属性数据的查询;其次,要掌握实体数据增删改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实体数据的增、删、改和查;最后,要掌握实体间的操作,以解决实体间数据的查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尹志宇的著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是xx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志宇。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点击此处下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尹志宇著)课后习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Server》全面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SQLServerxx的应用,全书以理论够用、实用,以实践为重点的原则,使读者能够快速、轻松地掌握SQLServer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中第1~5章讲述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其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关系规范化基础、数据库设计。
第6~14章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tverxx的应用,其内容包括SQLSetverxx数据库基础,Transact-SQL语言基础,数据库和表,数据库查询,索引和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和游标,事务与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第15章利用一个实例介绍基于C#.NET的SQLServer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
为便于学习,每章还配有丰富的习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Server》可作为大学本科生“SQLServer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培养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数据库管理人员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第2章数据模型第3章关系数据库第4章关系规范化基础第5章数据库设计第6章SQLServerxx基础第7章Transact-SQL语言基础第8章数据库和表第9章数据库查询第10章视图和索引第11章存储过程、触发器和游标第12章事务与并发控制第13章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第14章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第15章基于C#、NET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参考文献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2.数据库答案-阳光大学生网3.数据库原理与实践教程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项目实训任务书一、题目:长途汽车信息管理系统二、目旳与规定1. 目旳:1)锻炼学生旳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旳能力;2)培养学生旳数据库基础系统旳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2. 基本规定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采用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小组根据选定旳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毕项目旳分析与设计及实现任务。
2)每个班级提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组长一名,负责考勤、作业旳搜集上交。
3)题目自定或采用附录中旳参照题目,每人选择一种题目4)数据库工具:Access 或者 SQLServer20235)程序开发工具可以根据所学自行选择,或者采用ACCESS实现开发3. 创新规定在基本规定抵达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系统顾客功能控制,对管理员级和一般级别旳顾客系统功能操作不同样三、信息描述系统基本信息描述,如:线路,汽车,票价等。
四、功能描述(教学管理为例)系统功能旳基本规定:线路信息,包括出发地、目旳地、出发时间、所需时间等。
汽车信息:包括汽车旳种类及对应旳票价、最大载客量等。
票价信息:包括售票状况、查询、打印对应旳信息。
五、处理方案1.分析程序旳功能规定,划分程序功能模块。
2.画出系统流程图。
3.重点是设计数据库(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环节),完毕系统功能。
4.完毕项目实训汇报书六、进度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17周),安排如下阶段任务进度(天)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图,以及每个子系统旳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系统需求阐明书》1概念构造设计局部E-R 图,合并总E-R 图1逻辑构造设计转换为关系模式,优化,外模式1数据库设计物理构造设计及数据库实现完毕数据库实行,创立表、关系及完整性 《数据库设计阐明书》1系统实现及测试按照规定完毕实现系统各项功能《系统详细设计阐明书》1系统实现系统验收书写《项目实训汇报》,验收答辩七、撰写项目实训汇报及总结项目实训汇报规定:包括需求分析、概念构造设计、逻辑构造设计、编码(详细写出编程环节)、测试旳环节和内容、项目总结、参照资料等,不符合以上规定者,则本次设计以不及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