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
- 格式:ppt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21
《月下独酌四首》赏析《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全诗写了什么内容呢?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间:一作“下”,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酒星:古星名。
也称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酒泉:酒泉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大道:指自然法则。
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月下独酌四首⑴【其一】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⑾,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⑿,相期邈云汉⒀。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⒁。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⒂。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城,千花昼如锦⒄。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⒅。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⒆,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译文: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
在今省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月下独酌诗歌鉴赏【题目】月下独酌诗歌鉴赏【答案】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鉴赏】该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
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月下独酌李白的诗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这组诗共有四首。
原文: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译文:其一: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其二: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其三: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其四: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
即使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月下独酌四首全文及注释月下独酌四首
酒价何因倍起落,山前一半又归去。
马蹄却忽温湿处,正恐胡尘蔽白羽。
闲来听鼓声万挠,独坐看烽火千堆。
春水又留红豆处,烟波不敢上河桥。
注释:
首节:“酒价何因倍起落”意指酒价不断波动,上涨或下跌,对此作者心生疑虑。
第二节:“山前一半又归去”暗示山水美景将逐渐消失,对此作者感到遗憾。
第三节:“马蹄却忽温湿处”表达作者在马背上行进,在严寒的环境中,却感到温暖湿润。
第四节:“正恐胡尘蔽白羽”意味着作者担心征战会污染他洁白的白羽,使其失去原本的光彩。
第五节:“闲来听鼓声万挠”描绘了作者在安逸时光中,随处可
听到鼓声的情景。
第六节:“独坐看烽火千堆”表示作者独自一人观望着烽火冲天
的景象。
第七节:“春水又留红豆处”指出春天的水源处出现了红豆,暗
示春天的到来。
第八节:“烟波不敢上河桥”暗示作者不愿与繁华效仿,选择保
持自己独特的风貌。
此四首诗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一系列思考和感受。
通过诗意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月色下品味酒的过程中的忧虑、遗憾、温暖,以及对征战和繁华的态度。
整体上精炼而流畅,读起来意
境深远,引人入胜。
《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赏析:作者:佚名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
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
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前言】《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注释】酒星:古星名。
也称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
”酒泉:酒泉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大道:指自然法则。
《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酒中趣:饮酒的乐趣。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温(桓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翻译】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赏析】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
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
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
月不能与我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
暂且伴随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影子随着我一起舞。
清醒之时,你我尽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约在遥远的银河!【诗文解释】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
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词语解释】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交欢:一起欢乐。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银河。
【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
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白《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全诗赏析月下独酌四首⑴【其一】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⑾,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⑿,相期邈云汉⒀。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⒁。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⒂。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⒃,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城,千花昼如锦⒄。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⒅。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⒆,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⒇。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译文: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
在今省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月下独酌四首》课文解析月下独酌四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宋代杨万里所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
这组作品以独坐月下,品味美酒,吟咏自然景物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对《月下独酌四首》进行详细的解析,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组诗歌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第一首《自怜》明月无情,世事更无情。
这是杨万里诗作的开篇之句,旋即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自怜之情。
月下独坐的诗人借着把酒寄意东风,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与月亮的对比,突显出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表达了对命运的抱怨和对生活的不满。
同时,通过描述月光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欣赏之情。
第二首《惜花》第二首诗的主题是惜花,全诗以花为主题,通过对花的赏析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的追求。
诗人将花比喻为昙花,寓意其短暂的存在。
同时,他通过借用昙花一现的形象,反映了自己一生的平凡和无奈,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通过描绘花卉的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的情感。
第三首《渡江》第三首诗的主题是渡江,通过描绘渡江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江河的景色以及渡江过程的深刻体验。
他用“潮声侵白滩,桨声湿草边”来描绘江河的声音和景色,展现了水天一色的美丽和江河的壮丽。
同时,通过渡江的过程,表达了生活中跨越难关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诗人用“青霭如翠幕,白帆似花钿”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第四首《无题》最后一首诗无题,也是整组诗歌的结尾之作。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和修辞手段,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联想到人生,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通过对鸟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不受约束的愿望;通过对云的描写,表达了对浩瀚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幻想。
整首诗情感奔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月下独酌四首》课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组杨万里的诗作凝聚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全诗赏析月下独酌四首⑴ 【其一】花间一壶酒⑵,独酌无相亲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月既不解饮⑸,影徒随我身⑹。
暂伴月将影⑺,行乐须及春⑻。
我歌月徘徊⑼,我舞影零乱⑽。
醒时相(同)交欢(11),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12),相期邈云汉(13)。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圍。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15)。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16),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17)。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⑹。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19),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20)。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释译文: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交欢:一起欢乐。
(12)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13)相期邈(mi d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圍酒星:在星相学上,天上有酒旗星。
《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15)酒泉:酒泉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16)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17)“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
精心整理《月下独酌四首》李白赏析_古诗大全月下独酌四首朝代:唐代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另版本“相”为“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二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译文(其二)天如若不喜欢酒,喝酒的星宿就不会在天上。
地如果不喜欢酒,地上就不应该有酒泉。
既然天地都喜欢酒,我喜欢酒就无愧于天地。
已经知道清酒称作圣人,就不要再说浊酒称作贤人了。
既然贤人和圣人都喝了,为什么还要求神仙?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已经。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
”⒂酒泉:酒泉郡,汉置。
传说郡中有泉,其味如酒,故名酒泉。
在今甘肃省酒泉市。
⒃酒中趣:典出《晋书?孟嘉传》:“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
“城”一作“时”。
鉴赏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
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
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酒。
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穷愁千万端翻译赏析《月下独酌四首·穷愁千万端》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前言】《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
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注释】穷愁:穷困愁苦。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千万端:一作“有千端”。
三百杯:一作“唯数杯”。
酒圣:谓豪饮的人。
宋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诗:“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
”卧首阳:一作“饿伯夷”。
首阳,山名。
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
屡空:经常贫困。
谓贫穷无财。
《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
”何晏集解:“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
”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乐饮:畅饮。
《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安用:有什么作用。
安,什么。
蟹螯: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
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
《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金液:喻美酒。
唐白居易《游宝称寺》诗:“酒懒倾金液,茶新碾玉尘。
”糟丘:积糟成丘。
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甚。
《尸子》卷下:“六马登糟丘,方舟泛酒池。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
此处泛指仙境。
乘月:趁着月光。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一》:“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月下独酌》全诗注解及赏析一、《月下独酌》全诗及注解如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⑶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⑸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⑽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
⑾交欢:一起欢乐。
⑿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⒀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
邈:远。
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结为忘年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二、《月下独酌》赏析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月yuè下xià独dú酌zhuó四sì首shǒu》李lǐ白bái〔唐tánɡ代dài〕其qí一yī花huā间jiān一yì壶hú酒jiǔ,独dú酌zhuó无wú相xiānɡ亲qīn。
举jǔ杯bēi邀yāo明mínɡ月yuè,对duì影yǐnɡ成chénɡ三sān人rén。
月yuè既jì不bù解jiě饮yǐn,影yǐnɡ徒tú随suí我wǒ身shēn。
暂zàn伴bàn月yuè将jiānɡ影yǐnɡ,行xínɡ乐lè须xū及jí春chūn。
我wǒ歌ɡē月yuè徘pái徊huái,我wǒ舞wǔ影yǐnɡ零línɡ乱luàn。
醒xǐnɡ时shí相xiānɡ①交jiāo欢huān,醉zuì后hòu各ɡè分fēn散sàn。
永yǒnɡ结jié无wú情qínɡ游yóu,相xiānɡ期qī邈miǎo云yún汉hàn。
其qí二èr天tiān若ruò不bú爱ài酒jiǔ,酒jiǔ星xīnɡ不bú在zài天tiān。
地dì若ruò不bú爱ài酒jiǔ,地dì应yīnɡ无wú酒jiǔ泉quán。
天tiān地dì既jì爱ài酒jiǔ,爱ài酒jiǔ不bú愧kuì天tiān。
花好月圆古诗词李白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另版本“相”为“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2、月下独酌四首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译文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地如果不爱酒,就不应该地名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喜爱酒,那我爱酒就无愧于天。
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3、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译文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
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
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4、月下独酌四首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译文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
李白对酒邀月的诗月下独酌四首①花间一壶酒②,独酌无相亲③。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
月既不解饮⑤,影徒随我身⑥。
暂伴月将影⑦,行乐须及春⑧。
我歌月徘徊⑨,我舞影零乱⑩。
醒时同交欢⑪,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⑫,相期邈云汉⑬。
知识拓展:词句注释:①独酌:一个人饮酒。
酌,饮酒。
②间:一作“下”,一作“前”。
③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④“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⑤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⑥徒:徒然,白白的。
⑦将:与,共。
⑧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⑨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⑩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⑪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⑫无情游:月与影没有知觉,均无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⑬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白话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
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作品鉴赏: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
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
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