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巨翅老人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巨翅老人》教学设计马尔克斯史安华学习目标一、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象征手法;二、分析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三、分析文章主旨。
一、导入1、回顾作家作品介绍2、梳理本文情节结构作家作品介绍马尔克斯——马尔克斯,1928年出生。
哥伦比亚小说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家作品介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作品借用古老神话和民间传说,把拉美现实政治描写为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景。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采用象征、寓言、联想、暗示、高度夸张、时序错乱、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以取得魔幻的艺术效果,并折射严酷的现实生活。
文章创作背景:20世纪中期的拉丁美洲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然而经济不发达,政治腐败,教育落后,人民还处于贫困之中,反动落后的大庄园制和充斥城乡的贫困愚昧牢牢地禁锢着人们,阻碍着拉美的社会发展。
同当时的欧洲和北美相比,拉丁美洲相当落后。
于是深负民族责任感的马尔克斯就塑造了巨翅老人这一形象来反映这一社会现实。
梳理情节结构小说以“巨翅老人”的行踪为序,情节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巨翅老人降落人间。
第二部分(3—12段):写镇子上的人们对巨翅老人的态度。
(围观/冷落)(卞之琳: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第三部分(13、14段):写巨翅老人飞离镇子。
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莲(象征体)特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高洁的品质和操守巨翅老人特点:老的、衰弱的天使,不再美丽、丧失神力1、象征着被人漠视的美、善、圣洁、神力。
2、象征没落的拉丁美洲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就像天使一样能造福于人类,但在不合理的残酷现实中,却像个老的受伤的天使一样受到无情的打击。
第10课 巨翅老人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魔幻现实主义。
2.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揭示作品主题。
精美语句1.为了守候飞雪迎春,你我相约牵手血脉相连,亲情居住的地方就是最暖的家,映山红分外亲切耀眼。
2.穿过岁月烟云,抖落异地风霜,用心丈量爱的距离,回乡的路每一寸都那么亲切。
也许,我对你的依赖太过于执着,依依不舍是终生不褪色的牵挂。
3.释怀红尘纷扰,别过恩怨倾轧,素洁雪花轻轻梳理那份恬淡,心也一片洁白。
4.既然有爱,就让心化作一条美丽的河流,中年的船没有港湾,家是唯一的锚链。
航程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
5.也许,爱是一部甜蜜而又忧伤的童话,温情总在瞳孔柔和弥漫。
永不褪色是对你静默关怀,永不止息是对你无尽思念,永不改变是对你殷殷眷恋。
6.总有那么一种温情如花欲语,丝丝缕缕吐露幽香,丝丝缕缕把思念帷幕拉开,乡情演绎最美经典。
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螃蟹.( ) ②蠕.动( ) ③惊愕.( ) ④搁.浅( ) ⑤慷慨.( ) ⑥虔.诚( ) ⑦诡.计( ) ⑧不胫.而走( ) ⑨肚脐.眼( ) ⑩相形见绌.( ) ⑪娱.乐( ) (2)多音字①藉⎩⎪⎨⎪⎧ 慰藉. 狼藉. ②栖⎩⎪⎨⎪⎧ 栖.息 栖.栖2.辨形组词(1)⎩⎪⎨⎪⎧ 栖晒哂(2)⎩⎪⎨⎪⎧径胫(3)⎩⎪⎨⎪⎧绌咄拙茁(4)⎩⎪⎨⎪⎧疮怆沧苍跄(5)⎩⎪⎨⎪⎧笼茏3.理解词义(1)老态龙钟:(2)引人入胜:(3)不胫而走:(4)相形见绌:4.选词填空(1)迷惑·迷惘①魔鬼一向善用纵情欢乐的诡计________不谨慎的人。
②他因________而不知如何是好。
(2)轻率·草率①贡萨加神父向________的人们讲明家畜的灵感方式,同时对这个俘获物的自然属性提出断然的见解。
②舟曲受灾严重,情况复杂,救援工作应制订科学的计划,不可________行事。
请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各层次段落大意。
答:1.巨翅老人的形貌特点是怎样的?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巨翅老人外貌描写的语句并用关键词概括其特点。
《巨翅老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解读小镇居民对待巨翅老人的态度和做法,分析作者所揭示的无知、贪婪、冷漠、残忍等人性弱点。
3、通过解读巨翅老人的形象,了解魔幻元素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4、理解小说的主旨:即作者在现实批判的同时,对人类精神上的孤独的关注和悲悯。
【教学重点】通过解读小镇居民对待巨翅老人的态度和做法,分析作者所揭示的无知、贪婪、冷漠、残忍等人性弱点。
【教学难点】1、通过解读巨翅老人的形象,了解魔幻元素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2、理解小说的主旨:即作者在现实批判的同时,对人类精神上的孤独的关注和悲悯。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82年12月8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作家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奖章,他就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随后,他发表了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获奖演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
……现实是如此匪夷所思,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无论诗人或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至关重要的信息:一个是他写作的主题——孤独;另一个是他写作的形式,既然他说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来表现真实的生活,那意味着他将使用一种打破常规的新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1950年代崛起于拉丁美洲的文学流派,这种作品常把神奇、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
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
“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三、文本研读1、课文中的“魔幻”与“现实”元素分别体现在哪些人身上?“魔幻”元素集中体现在巨翅老人身上,而小镇居民则反映着诸多现实。
那我们就先从我们熟悉的现实元素入手,看看小镇居民的表现。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巨翅老人》教学设计]》摘要:《巨翅老人》是高语必修三课通看似荒诞故事,反映了人性缺陷,表达了作者对人性问题深刻思考下面是编给带高语必修三《巨翅老人》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助,巨翅老人是海员、天使还是怪物、魔鬼人们猜疑不定,讨论作者什么塑造衰老、肮脏天使形象什么不塑造健康、美丽天使形象?或者是普通乞丐形象?《巨翅老人》是高语必修三课通看似荒诞故事,反映了人性缺陷,表达了作者对人性问题深刻思考下面是编给带高语必修三《巨翅老人》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助高语《巨翅老人》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积累了作及其作品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学创作特色3积累重词能力与技巧通讨论、比较挖掘主题情感与价值体会说对现实世界反思和批判教学重难通讨论、比较挖掘主题体会说对现实世界反思和批判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做辅助教学课课教学程、导入问今天咱们聊聊关天使话题学们心天使是什么样呢?现让我们位伟作握手走近他笔下天使二、介绍作及作品马尔克斯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98出生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学杰出代表学生年代喜法国作儒勒凡尔纳科幻作品醉心奥地利作卡夫卡和美国说福克纳说967年他发表长说《年孤独》引起轰动97年出版短说集《纯真埃雷迪拉》作另部重要长说是《长没落》成功塑造了军事独裁者形象98年获诺贝尔学奖三、了魔幻现实主义学魔幻现实主义学是拉丁美洲说界涌现出流派0世纪60年代成拉美说创作主潮魔幻现实主义学深深植根深厚民族化传统(古老印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历史与现实探民族与出路艺术上则现实描绘引入量超然因素带有鲜明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四、检课前预习生词掌握请学概述这说主要容巨翅老人从天而降镇引起了巨轰动老人又飘然离消失了五、分析课这天使是什么形象?(从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关键词巨翅膀老态龙钟肮脏可悲费方言愤怒忍耐人们如何看待天使?巨翅老人是海员、天使还是怪物、魔鬼人们猜疑不定女邻居认他是位天使肯定是孩子而但是这可怜人实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地上了接着是人们否定认当代天使都是些次天堂叛乱逃亡出幸存者3 天使受到了怎样对待?他出现镇上引起了怎样反响?(结合课容具体说说)关键词圈铁丝鸡笼里戏耍俘获观看收取门票拔他羽毛投掷石头用牛身上烙印记铁铲烫他如你是天使你能接受哪些人哪些行?不能接受哪些人哪些行?什么?(各抒己见融入到说环境)这些行给天使带了什么?他年迈孤苦、衰弱无力面对凌侮他痛苦地忍受、承担5 人们什么将目光由天使移到蜘蛛女身上?猎奇心理6 天使身处境与周围环境有没有发生变化?(比较讨论)7 这是怎样环境?你如何看待?首先是恶劣然环境连降雨螃蟹满地瘟疫横行海天苍茫切黯淡凄凉其次是无聊猎奇、病残不正常人群以及种种庸俗、丑恶、荒诞怪现象比如神父辨别巨翅老人身份依据以及与教皇通信情形杂耍班里杂技学员长有蝙蝠翅膀还有那些病人们计算己心跳数目妇女受星星噪音折磨整夜失眠葡萄牙人无可救药梦游症患者尤其是那位蜘蛛体形少女更是增加了作品怪异色彩这切给者感觉是压抑、悖谬、荒诞不天使到也不能使这世界有所改变相反天使反倒做了次被人消遣娱乐对象对巨翅老人而言人世无异群魔乱舞地狱8什么老人会离开这味着什么?传达出对这人世界否定他要寻美理想世界六、主题探讨讨论作者什么塑造衰老、肮脏天使形象什么不塑造健康、美丽天使形象?或者是普通乞丐形象?作者写这图何?七、艺术鉴赏98年0月日瑞学院宣布将98年诺贝尔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授奖理由是这样他创造了独特天地即围绕着那由他虚构出马孔多镇世界五十年代末他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奇特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奇迹和纯粹现实生活作者想象力驰骋翱翔荒诞不传说、具体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准确性再现出结合《巨翅老人》这说谈谈你是怎么理这段授奖辞讨论明确()对人世界丑恶、虚伪描绘极尽夸张、嘲讽能事借助离奇幻想将现实与梦幻交织造成魔幻艺术效()些细节处描写又是逼真、详尽、确切如对巨翅老人虚弱衰老刻画对然景色描摹(3)魔幻境界无不影射和暗示着作者要表达他对现实生活反思和批判说镇子让人想到《年孤独》马孔多镇恶劣环境、怪诞人和事难道不正象征着生活人与人冷漠、灵魂孤独和精神扭曲吗?而巨翅老人飞离镇子似乎也传达出对这人世界否定他要寻美理想世界()对己民族历史和现状反思、反省和批判对人生存状况、人精神世界关是任何伟作作品所必备品格八、作业拓展《年孤独》看了高语必修三《巨翅老人》教学设计人还看了高语必修三《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高语必修三《动物游戏谜》教案设计3高语粤教版必修三《荷花淀》原创教案设计高语必修三《蜀道难》教案5人教版高语必修三目录6高语必修三言及翻译7高语粤教版必修三《荷花淀》原创教案设计()8高二语必修三《红楼梦导》教案9人教版高语必修三课老人与海。
《巨翅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巨翅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巨翅老人》的片段。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教学难点: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巨翅老人》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片段。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分析与讨论:(1)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教师总结,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四、作业布置2. 选择一部类似的作品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以及发言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读后感评估: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细致阅读,评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欣赏与《巨翅老人》风格相近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与艺术的相互映照。
2. 邀请作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创作心得和艺术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语文版高二必修《巨翅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3.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巨翅老人》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巨翅老人”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部小说,看看它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二、阅读课文1.同学们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描述巨翅老人的外貌、性格特点。
分析巨翅老人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其内心世界。
2.分析其他人物形象:描述其他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
分析其他人物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其内心世界。
四、讨论小说主题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巨翅老人的形象和小说主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小说在艺术特色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二、分析小说艺术特色1.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讲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展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2.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讲解小说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快、深刻等。
举例分析小说中的精彩语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布置作业:收集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第三课时一、课堂分享1.学生分享收集到的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资料。
二、讨论小说现实意义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小说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完善读后感,提交给教师批改。
2.深入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第十课巨翅老人【自学指导】一文题及背景(1)《巨翅老人》是马尔克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68年。
在写法上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关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史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2)授奖辞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西亚•马尔克斯,投奖的理由是:“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表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
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瑞典文学院认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之所以获奖.还因为“他是生活在一个举世公认的充满创作活力的大陆上。
拉丁美洲文学很早就表明,它具有其他地区文坛上少有的活力,并且已经占有受到当代文坛特别关注的地位。
拉丁美洲是各种文学流派、民间传统与社会动力汇集之地,比如:丰富的民间文学、高度发达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各个时期的西班牙巴罗克艺术流派、欧洲超现实主义及其他文艺流派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酿出了给人活力、极富营养的琼浆玉液,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其他拉丁美洲作家便是从中汲取精华、产生灵感的。
”二作者简介马尔克斯(1928一),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
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
1972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纯真的埃雷迪拉》。
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家长的没落》,该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军事独裁者形象。
【学习目标】1.2.【学习重难点】1.2.【学习方法】【知识链接】(1现出的一个流派,20特点。
(2斯,1928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他中途辍学,之后进入报界担任记者,并开始文学创作。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重要作品有)、《家长的没落》(1975),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
1982(3在基督教传说中,天使是由上帝所造的专门事奉他的精灵,圣经里多次提到,我是上帝差遣来的使者。
”上帝差遣他们是为了向人间传达上帝旨意,帮助那些需要拯救的人。
邪恶的精灵即是恶魔。
有些天使以人的形【学习过程】瘟疫( ) 鹞鹰( ) 惩戒( ) 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12班级 姓名 编号 编写人 审核 巨翅老人加西亚·马尔克斯第三部分(13、14段):巨翅老人。
本文剔除了冗余的情节,只保留了巨翅老人在镇中的细节集中描写,使得小说带有深重的寓意。
至于小说究竟要表达什么,我们先不要着急下结论。
通过对巨翅老人这个核心人物进行分析,也许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三、巨翅老人形象分析(一)巨翅老人有什么样的形貌特点?(先找有关的句子再概括)(B级)(二)巨翅老人有怎样的言行特点?(有关老人语言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三)巨翅老人降临人间后,受到镇上人们怎样的“礼待”?(能力层级B级)(四)巨翅老人最后飞离了小镇子,他一共在镇子上呆了多长时间?镇上的人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能力层级C级)【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能力层级B级)A. 螃蟹(xài)蠕动(rú)虔诚(qián)前倨后恭(jù)B. 瘟疫(yì)呻吟(yín)喧嚣(xiāo)不胫而走(jìng)C. 搁浅(gē)妨碍(ài)栖身(xī)引人入胜(shèng)小说中的这一段值得注意“那些消遣娱乐胜于慰籍心灵的奇迹,因为早已大大降低了天使的声誉,而蜘蛛女孩的出现则使天使完全名声扫地了。
第10课 巨翅老人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魔幻现实主义.2.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揭示作品主题.精美语句1.为了守候飞雪迎春,你我相约牵手血脉相连,亲情居住的地方就是最暖的家,映山红分外亲切耀眼.2.穿过岁月烟云,抖落异地风霜,用心丈量爱的距离,回乡的路每一寸都那么亲切.也许,我对你的依赖太过于执着,依依不舍是终生不褪色的牵挂.3.释怀红尘纷扰,别过恩怨倾轧,素洁雪花轻轻梳理那份恬淡,心也一片洁白.4.既然有爱,就让心化作一条美丽的河流,中年的船没有港湾,家是唯一的锚链.航程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5.也许,爱是一部甜蜜而又忧伤的童话,温情总在瞳孔柔和弥漫.永不褪色是对你静默关怀,永不止息是对你无尽思念,永不改变是对你殷殷眷恋.6.总有那么一种温情如花欲语,丝丝缕缕吐露幽香,丝丝缕缕把思念帷幕拉开,乡情演绎最美经典.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螃蟹.( ) ②蠕.动( ) ③惊愕.( ) ④搁.浅( ) ⑤慷慨.( ) ⑥虔.诚( ) ⑦诡.计( ) ⑧不胫.而走( ) ⑨肚脐.眼( ) ⑩相形见绌.( ) ⑪娱.乐( ) (2)多音字①藉⎩⎪⎨⎪⎧ 慰藉. 狼藉. ②栖⎩⎪⎨⎪⎧ 栖.息 栖.栖2.辨形组词(1)⎩⎪⎨⎪⎧ 栖晒哂(2)⎩⎪⎨⎪⎧径胫(3)⎩⎪⎨⎪⎧绌咄拙茁(4)⎩⎪⎨⎪⎧疮怆沧苍跄(5)⎩⎪⎨⎪⎧笼茏3.理解词义(1)老态龙钟:(2)引人入胜:(3)不胫而走:(4)相形见绌:4.选词填空(1)迷惑·迷惘①魔鬼一向善用纵情欢乐的诡计________不谨慎的人.②他因________而不知如何是好.(2)轻率·草率①贡萨加神父向________的人们讲明家畜的灵感方式,同时对这个俘获物的自然属性提出断然的见解.②舟曲受灾严重,情况复杂,救援工作应制订科学的计划,不可________行事.请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各层次段落大意.答:1.巨翅老人的形貌特点是怎样的?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于巨翅老人外貌描写的语句并用关键词概括其特点.答:2.巨翅老人有怎样的言行?找出关于巨翅老人言行描写的语句并用关键词概括其特点. 答:3.巨翅老人降临人间后,受到了镇上人们怎样的“礼待”?答:4.巨翅老人最后飞离了小镇子,他一共在镇子上呆了多长时间?镇上的人们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答:5.巨翅老人这样的形象特点符合天使的传说吗?答: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授奖的理由之一是这样的:“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辞是从哪几个方面高度评价马尔克斯的创造价值的?答: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年出生.哥伦比亚小说家.在学生时代,他喜欢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1972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纯真的埃雷迪拉》.作家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家长的没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军事独裁者的形象.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文学知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文内文外怪诞表层下的深沉思考《巨翅老人》这篇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闪烁着魔幻色彩的故事情节,带出了一个神秘、虚幻的镇子上的人物风情,扩大了作者再现生活的视野.在两个巨大翅膀的“荫庇”下,到贝拉约家围观的好奇者之多、之形形色色以及流动杂耍班的蜘蛛女孩和一切奇异怪诞的人或事都具有存在的空间.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对现实的世界产生巨大的陌生感和困惑,这种心理感受驱使我们仔细体味小说里的世界可能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去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小说存在于怪诞表层下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先看巨翅老人降临的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首先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连降大雨,螃蟹满地,瘟疫横行,海天苍茫,一切都黯淡凄凉.其次是无聊猎奇、病残不正常的人群以及种种庸俗、丑恶、荒诞的怪现象.比如,神父辨别巨翅老人身份的依据以及为此与教皇的通信情形,杂耍班里的杂技学员长有蝙蝠翅膀,还有那些病人们,计算自己心跳数目的妇女,受星星噪音折磨整夜失眠的葡萄牙人,无可救药的梦游症患者,尤其是那位蜘蛛体形的少女,更是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怪异色彩.这一切给读者的感觉是压抑的、悖谬的、荒诞不经的.天使的到来也不能使这个世界有所改变,相反,天使反倒成了被人消遣娱乐的对象.对巨翅老人而言,人世间无异于群魔乱舞的地狱.类文品悟老爹老爹并不是我的亲爹,之所以这么称呼他,纯粹是为了与我那亲生老爸加以分辨.老爹是做杠秤的.一手老茧可见他技艺之精湛.没错,老爹已经出师四十年了.老爹是拜师学艺的,听说这做杠秤的是一户姓胡的人家,本来是不外传的,可是到了这一代却突然没有了接班的人,只好收下了老爹和蒋叔.他们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老爹呆板甚至有些迂腐,而蒋叔却对人曲笑逢迎.他俩出师之后,在这一条马路两边各自开了一家秤店.一开始两家都红红火火的,可是日子一久,老爹的店面日趋单薄,冷清得有点凄凉,那褪了色的招牌即使挡在路上也无人问津.一日,老爹看不下如此冷清的店铺,便关了门,信步走到蒋叔的店铺.进店一看,可谓人气兴旺啊!崭新而又鲜亮的招牌,更是让老爹心里一揪,既疑惑又羡慕.老爹就呆在蒋叔家,一直到天很晚,蒋叔的店才平静下来.他俩在后院里摆上一桌小酒,边吃边聊.老爹有点羞涩地问:“师兄,你说我家店铺为啥那么冷清,眼瞅着就要关门大吉了.你的店,怎的就忙得不可开交?”叹了口气,点了支烟,又给拧灭了.蒋叔笑笑说:“你怎么就这般榆木脑袋呢?都说顾客是上帝,上帝叫你给他的秤少一两,你不能给他多一钱.你听他的,照做便是了.嗬,想起来了,有个大商家叫我出五十杆缺二两的秤,要不我分你一半生意?”老爹听完,什么都没说,默默地喝完酒,朝蒋叔摆摆手:“那五十杆秤,你自己做吧!”老爹的店依然那么冷清.直到有一天,听说蒋叔的店被人掀了,他才跑过去看看.蒋叔被堵在店里,落魄得像条狗.老爹问:“要多少才可以补救?”蒋叔说是四十杆秤.老爹回去一连几日黑白不分地赶,总算帮蒋叔还清了.后来,蒋叔的店关门大吉,他在一天夜里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老爹的店却日渐红火了.现在,每当有人怀疑斤两有问题,小贩们总是丢下一句:“这是老陈的秤!”那人便作罢了.是的,老爹即老陈,名唤陈实.人们就敬重这个“实”字.微感言:素材运用课内素材“夫妇俩慷慨起来,决定给这位关在笼子里的天使放上三天用的淡水和食物,等涨潮的时候再把他赶走.天刚拂晓,夫妻二人来到院子里,他们看见所有的邻居都在鸡笼子前面围观,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东西,似乎那并不是什么神的使者,而是头马戏团的动物.”文中人们对巨翅老人根本没有基本的同情心,而像欣赏怪物一样欣赏着他.课外链接同情,是一种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同情者把自己比作高山,而把被同情者看作低洼,那么高山流水只能在低洼里搁浅,而无法反馈.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他一定是最寂寞的.他以救世主的身份赐恩于凡民,却永远不能获得交流.提醒:完成作业第三单元第10课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①xiè②rú③è④ɡē⑤kǎi⑥qián⑦ɡuǐ⑧jìnɡ⑨qí⑩chù⑪yú(2)①jièjí②qīxī2.(1)栖息晒干哂笑(2)小径不胫而走(3)相形见绌咄咄逼人笨拙茁壮(4)疮痍怆然沧海桑田苍天踉踉跄跄(5)鸡笼葱茏3.(1)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2)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3)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4)相比之下显得不足.形,比较.绌,不足.4.(1)①迷惑②迷惘解析两者都含有“不清楚”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使用的范围不同.“迷惑”的原因,不是人生理本身的问题,而是客观事物使人暂时弄不清其中的奥妙或道理.另外,“迷惑”既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迷惘”是在“迷惑”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即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原因;而后不知如何是好,这是结果.“迷惘”多用于书面语.(2)①轻率②草率解析两者都有“随便”之意.“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如“这种说法太轻率”.“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如“不能草率从事”.整体把握小说以“巨翅老人”的行踪为序,情节发展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巨翅老人降落人间;第二部分(3~12段),写镇子里的人们对巨翅老人的态度;第三部分(13~14段),写巨翅老人飞离镇子.重点突破1.小说对巨翅老人的外在形象给予了详尽、确切的描写,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一位十分年迈的老人,他嘴巴朝下伏卧在烂泥里,尽管死命地挣扎,依然不能站起,因为有张巨大的翅膀妨碍着他的活动.”(第1段)“老人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几颗牙齿,这副老态龙钟浑身湿透的模样使他毫无气派可言.那对兀鹰似的巨大翅膀,十分肮脏,已经脱掉一半羽毛,这时一动不动地搁浅在污水里.”(第2段)“在惊慌的鸡群中倒很像一只可怜的老母鸡.”“从近处看他完全是个人:他身上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翅膀的背面满是寄生的藻类和被台风伤害的巨大羽毛,他那可悲的模样同天使的崇高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第3段)“他的翅膀,竟然在这完全是人的机体上长得那么自然.”(第10段)关键词——“巨大的翅膀”“老态龙钟”“肮脏”“可悲”.2.“用一种难懂的方言但却是一种航海人的好嗓音回答他们.”(第2段,与贝拉约夫妇见面)“他躺在一个角落里,伸展着翅膀晒太阳,四围满是清晨来的那些人投进来的果皮和吃剩的早点.当贡萨加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这位全然不懂人间无礼言行的老者几乎连他那老态龙钟的眼睛也不抬一下,嘴里只是用他的方言咕哝了点什么.”(第3段)“在这个临时栖身的巢穴里,他把全部时间用来寻找可以安身的地方……可他却突然醒过来,用一种费解的语言表示愤怒,他眼里噙着泪水,扇动了两下翅膀,那翅膀带起的一阵旋风把鸡笼里的粪便和尘土卷了起来,这恐怖的大风简直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第6段)“天使对这个孩子也同对其他人一样,有时也恼怒,但是他常常是像一只普通驯顺的狗一样忍耐着孩子的恶作剧,这样一来倒使埃丽森达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家务活了.”(第10段) “不再受约束的天使像一只垂死的动物一样到处爬动……最后一年冬天,天使不知为什么突然苍老了,几乎连动都不能动,他那混浊不清的老眼,竟然昏花到经常撞树干的地步.他的翅膀光秃秃的,几乎连毛管都没有剩下.贝拉约用一床被子把他裹起来,仁慈地把他带到棚屋里去睡.直到这时贝拉约夫妇才发现老人睡在暖屋里过夜时整宿地发出呻吟声,毫无挪威老人的天趣可言.”(第11段)关键词——“费解的方言”“愤怒”“忍耐”.3.女邻居认为他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孩子来的,但是这个可怜的人实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接着是人们的否定,认为“当代的天使都是一些在一次天堂叛乱中逃亡出来的幸存者”.——否定了天使的圣洁,也就否定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虔诚向善之心.关键词:“圈在铁丝鸡笼里”“戏耍”“俘获”“观看”“收取门票”“拔下他的羽毛”“投掷石头”“用在牛身上烙印记的铁铲去烫他”……4.(1)巨翅老人刚到镇子上时,贝拉约夫妇的孩子刚刚降生;等巨翅老人飞离镇子时,孩子已经上学了.(2)开始时,形形色色的人们蜂拥而来,“似乎那并不是什么神的使者,而是头马戏团的动物”,“对这个俘虏的前途作着各种各样的推测”,“以至于不得不派来上了刺刀的军队来驱散都快把房子挤倒的人群”,造成了一场“震撼地球的动乱”.贝拉约夫妇趁机大发其财.但当人们找到新的娱乐对象后,仍然被囚禁在鸡笼里的天使受到了冷落,贝拉约夫妇在发财后早已嫌恶巨翅老人,“埃丽森达经常生气地大叫自己是这个充满天使的地狱里的一个最倒霉的人”.5.西方文艺创作中关于天使的形象:在基督教传说中,天使是由上帝创造的专门侍奉他的精灵,《圣经》里多次提到,天使显现在人的面前,说:“我是上帝差遣来的使者.”上帝差遣他们是为了向人间传达上帝的旨意,帮助那些需要拯救的人.邪恶的精灵即恶魔.有些天使以人的形象出现,也有的天使同时具有人、老鹰、狮子和牛的形象,也有的生有翅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天使大多是有翅膀的天真烂漫的小娃娃.巨翅老人是不是天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弱者的态度.美点赏析(1)奇特、不可思议的奇迹、荒诞不经的传说——魔幻性.(2)最纯粹的现实生活、细腻的景物描写、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现实性.。
巨翅老人导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第十课巨翅老人【自学指导】一文题及背景(1)《巨翅老人》是马尔克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于1968年。
在写法上属于“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关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史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2) 授奖辞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西亚•马尔克斯,投奖的理由是:“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表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
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瑞典文学院认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之所以获奖.还因为“他是生活在一个举世公认的充满创作活力的大陆上。
拉丁美洲文学很早就表明,它具有其他地区文坛上少有的活力,并且已经占有受到当代文坛特别关注的地位。
拉丁美洲是各种文学流派、民间传统与社会动力汇集之地,比如:丰富的民间文学、高度发达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各个时期的西班牙巴罗克艺术流派、欧洲超现实主义及其他文艺流派的影响。
所有这一切酿出了给人活力、极富营养的琼浆玉液,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其他拉丁美洲作家便是从中汲取精华、产生灵感的。
”二作者简介马尔克斯(1928一),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
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
《巨翅老人》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积累:1.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了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色。
3.积累重点字词。
能力与技巧:通过讨论、比较挖掘文章的主题。
情感与价值:体会小说中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
【教学重难点】1.通过讨论、比较挖掘文章的主题。
2.体会小说中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做辅助【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今天咱们聊聊关于“天使”的话题,同学们心中的“天使”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同一位伟大的作家握手,走近他笔下的“天使”二. 介绍作家及作品马尔克斯——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出生。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
1967年,他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轰动。
1972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纯真的埃雷迪拉》。
作家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家长的没落》,成功塑造了一个军事独裁者形象。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 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四.检查课前预习1. 生字词的掌握2. 请同学概述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巨翅老人从天而降,在小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最后老人又飘然离去,消失了。
五.分析课文1.这篇文章中的天使是什么形象?(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关键词——“巨大的翅膀”“老态龙钟”“肮脏”“可悲”“费解的方言”“愤怒”“忍耐”2.人们如何看待天使?巨翅老人是海员、天使还是怪物、魔鬼,人们为之猜疑不定女邻居认为他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孩子而来的,但是这个可怜的人实在太衰老了,雷雨把他打落在地上了”。
巨翅老人-语文版第三册教案前言巨翅老人是著名童话作家林语堂创作的故事,内容生动,寓意深刻,适合年轻学生阅读。
本教案针对巨翅老人-语文版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巨翅老人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2.理解巨翅老人对人类的启示;3.培养学生阅读这一题材的能力,提高情感体悟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梗概在荒冈上,住着一个巨翅老人。
老人有两个翅膀,但从没用过。
老人很不喜欢人类,因为人类总是杀鸟。
有一天,小姑娘阿凤跑到荒冈上玩,巨翅老人用莲花茶招待了她,并把自己的生平讲给了她。
巨翅老人曾是一名出色的歌手和鸟类摄影师,但他发现野鸟们最怕的就是人类,于是他决定不再唱歌也不再照鸟。
巨翅老人很寂寞,阿凤帮他找到了一群不怕人的野鸟,让他重新拾起他的音乐和摄影爱好。
最后,巨翅老人用他的翅膀飞向天空,给阿凤留下了一封感人的信。
教学重点1.理解巨翅老人形象的象征意义;2.讨论阿凤和巨翅老人的关系;3.呈现巨翅老人的感人故事;4.分析巨翅老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难点1.学生感性理解巨翅老人的故事。
2.学生对巨翅老人故事的总结和归纳。
教学过程活动一:朗读课文教师领读课文,引导学生朗读。
重点讲解生字词汇和难点句式。
活动二:巨翅老人的象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巨翅老人这一形象的符号意义,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文本中提供的相关线索。
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理解巨翅老人的方法和感受,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阅读和理解学生阅读巨翅老人故事,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信息和主题,辨识典故,细心描绘描述。
教师依照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引导他们理解并总结故事的情节和起伏。
活动四:分析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巨翅老人故事,并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以期巩固学生们的理解以及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活动五:创作和分享最后,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关于巨翅老人故事的一篇。
《巨翅老人》名师教案【教学目的】一、从小说的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入手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
二、了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色。
【教学设想】一、梳理情节后,以把握巨翅老人的形象特点和身份确认为重点,以体会小说中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为难点,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讨论。
二、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落实基础知识,注重积累。
二、梳理小说情节。
三、分析小说中巨翅老人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预习环节的反馈1基础字词梳理(以在课文中出现的次序为序)瘟疫蠕动妨碍老态龙钟精辟(多音字的字音字义辨析)拂晓鹞鹰不胫而走震撼栖身巢穴肚脐眼惩戒相形见绌(与“笨拙”的“拙”的辨析)慰藉(多音字的字音字义辨析)回光返照若无其事2初步感知(由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教师补充明确知识点)讨论问题(初步感知):以前接触过马尔克斯的作品吗?读完小说后的感性印象如何?学生交流。
教师明确:(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2)马尔克斯――加布里尔(3)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莫言小说中传达出的神秘、超现实的色彩。
二、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按情节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交流,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明确统一下来)第一部分(1―2段),写巨翅老人降落人间。
第二部分(3―12段),写镇子里的人们对巨翅老人的态度。
第三部分(13、14段),写巨翅老人飞离镇子。
三、巨翅老人形象分析1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找到关于巨翅老人外貌描写的语句小说对巨翅老人的外在形象给予了详尽、确切的描写,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巨翅老人》教案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是语文出版社的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巨翅老人》。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篇幅很小,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百年孤独》的作者,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生于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在欧洲和亚洲评论界,人们给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及其代表马尔克斯相当高的评价。
我们中国读者喜欢把马尔克斯亲切称呼为“老马”。
老马在年就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引起巨大的轰动。
那年他岁。
年,马尔克斯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纯真的埃雷迪拉》。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在年发表。
年代末期至年代初期是老马的创作巅峰期。
下面是马尔克斯重要作品的列表和老马获得的主要荣誉:年《枯枝败叶()》年《没有人写信给上校()》年《大妈妈的葬礼(á)》年《蓝宝石般的眼睛()》年《恶时辰()》年《百年孤独()》年《家长的没落()》年《落难海员的故事(á)》年《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íáé)》年《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ó)》年《霍乱时期的爱情(ó)》年《迷宫里的将军()》年《奇怪的朝圣者()》年《关于爱和其它恶魔()》年《绑架()》获奖情况:年《恶时辰》获埃索奖。
年《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年《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
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年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
年获法国政府颁荣誉军团勋章。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年获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如果大家对马尔克斯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感兴趣,我向你们推荐马尔克斯的这几部小说:《百年孤独》是一定要看的,这是老马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语文教材节选了《百年孤独》的第一章作为课文,可见其经典程度。
《家长的没落》是我本人更喜欢的长篇小说,伊信翻译,山东文艺出版社的,个人认为这是马尔克斯小说的所有中文译本中最出色的一部。
10 巨翅老人◎诗海拾贝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赏析】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某某尹时所作。
当时的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全诗紧扣“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寒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诗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语林撷英1.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百年孤独》)2.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百年孤独》)3.买下一X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百年孤独》)4.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百年孤独》)5.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百年孤独》)6.我去旅行,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为对风景的兴趣。
(《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卡片姓名加西亚·马尔克斯生卒年1928-2014 国别哥伦比亚相关材料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1967年,他发表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家长的没落》,成功塑造了一个军事独裁者形象。
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第三次辞世》《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中篇小说《伊莎白尔在马贡多的观雨独白》《枯枝败叶》等;长篇小说《恶时辰》《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等。
他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背景呈现20世纪中期的拉丁美洲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然而经济不发达,政治腐败,教育落后,人民还处于贫困之中。
同欧洲和北美相比,拉丁美洲非常落后,反动落后的大庄园制和充斥城乡的贫困愚昧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拉美的社会发展。
语文版必修三《巨翅老人》教案【课程标准】1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2理解“巨翅老人”的基本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材分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巨翅老人》一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新的审美体验,但由于自身知识面以及阅读能力还处于一个有待提高的阶段,独立有效分析并评价西方(陌生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不强,在授课过程中要求课前积累一定的相关知识资料,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课堂上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必要时老师做相应的点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2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
3通过对“巨翅老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作品的主题,着重注意“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上的奇特与荒诞性,而在细节描绘和作品主题上的现实性。
认识到文学创作中艺术性对创作及阅读产生的巨大效力。
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讨论式教学。
多角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巨翅老人”形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诸多像“巨翅老人”一样的弱者,从而心生怜悯并且给予帮助。
2通过对贝拉约夫妇等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及其做法上认识到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自私冷漠的人,对他们应该给予批评并促其改正。
3通过对“巨翅老人”象征意义的理解,树立尊重他人尊重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巨翅老人”的象征意义。
巨翅老人
【课程标准】
1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
2理解“巨翅老人”的基本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教材分析】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巨翅老人》一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新的审美体验,但由于自身知识面以及阅读能力还处于一个有待提高的阶段,独立有效分析并评价西方(陌生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不强,在授课过程中要求课前积累一定的相关知识资料,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课堂上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必要时老师做相应的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和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
3通过对“巨翅老人”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作品的主题,着重注意“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上的奇特与荒诞性,而在细节描绘和作品主题上的现实性。
认识到文学创作中艺术性对创作及阅读产生的巨大效力。
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讨论式教学。
多角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巨翅老人”形象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诸多像“巨翅老人”一样的弱者,从而心生怜悯并且给予帮助。
2通过对贝拉约夫妇等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及其做法上认识到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自私冷漠的人,对他们应该给予批评并促其改正。
3通过对“巨翅老人”象征意义的理解,树立尊重他人尊重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多角度分析“巨翅老人”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启发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教材,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学生:提前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扫除文字障碍,把握情节,并以组为单位搜集有关“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及马尔克斯的资料,课堂交流讨论。
预习环节反馈:
1字词的积累
瘟疫蠕动妨碍老态龙钟精辟
拂晓鹞鹰不胫而走震撼栖身巢穴肚脐眼
惩戒相形见绌慰藉回光返照若无其事(多媒体显示)
2文学常识的积累
(同学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老师总结)
(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小说界涌现出的一个流派,20世纪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潮。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深深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古老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原始宗教观念与习俗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
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带有鲜明的“魔幻”色彩和地域、民族特色。
(2)马尔克斯——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出生于哥伦比亚。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学生年代,喜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醉心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和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小说。
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他中途辍学,之后进入报界担任记者,并开始文学创作。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
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
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多媒体显示)
导入新课: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小说通过情节的发展不断塑造和完善人物形象,而小说中人物形象对主题的揭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讲授新课:
一:把握小说的情节(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明确)
小说以“巨翅老人”的行踪为序,情节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巨翅老人降落人间。
第二部分(3—12段),写镇子里的人们对巨翅老人的态度。
第三部分(13、14段),写巨翅老人飞离镇子。
(多媒体显示)
二: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分析“巨翅老人”的形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快速抓住人物特征的能力
(同学会从“巨翅老人”的形貌特点,言行,人们对他身份的猜测及对他的态度等方面回答,最后老师总结)
巨翅老人是不是天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老人他年迈孤苦,衰弱无力,面对凌辱,他痛苦地忍受承担。
小镇上人们对待老人的态度也反映了拉美人精神的空虚,宗教的荒谬。
阅读中,我们的情感已然滑向这个弱者身上,小说中的描写触动了我们悲悯的情怀。
(多媒体显示)
三:分析“巨翅老人”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多角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同学会从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值得肯定的,最后老师总结并阐释主题。
)
巨翅老人是沦落的拉丁美洲传统文化的象征,这种文化就像天使一样能造福于人类,但在不合理的残酷现实中,却像那个老的受伤的天使一样受到无情的打击、冷待和嘲弄,被践踏得体无完肤。
天使的重新飞翔,暗示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压迫而消亡,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会重新发扬光大,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多媒体显示)
四:小说艺术特色探讨。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解。
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授奖的理由之一是这样的: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
自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
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
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多媒体显示)
(同学结合《巨翅老人》来理解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辞从哪几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尔克斯所创造的价值?)
《巨翅老人》在总体构思上是魔幻的,作者通过虚拟的想象,怪诞的情节,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再现现实的社会生活,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
但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上,比如对老人形貌和心理的描摹,却是真实的准确的,作者就是这样把如实的描写和艺术的夸张巧妙的融合起来,影射了拉美的社会现实。
授奖辞正是从魔幻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尔克斯创造的价值。
五:课堂延展
阅读《百年孤独》的第一章,感受马尔克斯的作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