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实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5
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地下室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抗震性能好、刚度高、构造简单等优点。
然而,在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温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本文将分析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构造缺陷。
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或存在冷缝、夹渣等问题,易导致剪力墙产生裂缝。
2.温度变化。
地下室深埋于地下,在不同的季节和气温变化下,墙体可能因温度的不均匀收缩而产生裂缝。
3.地震荷载。
地下室剪力墙的主要目的是抵抗地震荷载,但在地震发生时,剪力墙可能承受巨大的剪切力和弯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为了控制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下面提出以下几个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均匀且完整,尽量避免构造缺陷。
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浇筑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早脱模。
2.控制温度变化。
在地下室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中,要考虑到季节、气温等因素对墙体的影响。
可以采用增加伸缩缝、使用隔热材料等方式来控制温度变化,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3.增加钢筋配筋。
在设计地下室剪力墙时,可以适当增加钢筋配筋的数量和强度,提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4.增加剪力墙的宽度。
增加剪力墙的宽度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减少墙体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5.定期检测和维护。
在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墙体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修补和加固已有的裂缝,防止其扩大和发展。
综上所述,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温度变化、增加钢筋配筋、增加剪力墙宽度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地下室剪力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人防地下室结原构因裂分缝析与处理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关键词:结构裂缝、收缩、强度、环氧树脂、云石胶、压力灌注、碳纤布一、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工程在国家的倡导下,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人防工程已结合民用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人防地下室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人防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尤为突出,本人在东方丽景二期高层的建设工作中也遇到这样的棘手问题,在查阅大量资料书籍并咨询相关专家后,通过认真思考并结合裂缝的处理效果,总结整理本文。
二、人防地下室易出现的裂缝情况:1、外围剪力墙开裂,纵轴方向出现较多,且有相当部分属于贯穿裂缝。
2、地下室底板及顶板裂缝,裂缝走向大多平行于地下室横轴及短边方向,在地下室长宽比较大时尤为明显.3、主楼与地下室梁板连接附近的梁板出现裂缝。
三、裂缝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也较大,从而加大了混凝土冷却后的收缩,且由于人防地下室混凝土体量一般也较大,累积收缩量很大,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自由度无法满足自身的收缩要求;由于纵轴方向收缩比横轴方向大,且纵轴方向自由度比横轴方向一般要小,因此外围剪力墙纵轴方向易出现裂缝,底板及顶板易出现平行于横轴的规则性裂缝。
2、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体量较大,加上文明施工的要求,一般都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注,施工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不当,如石子粒径偏小;水泥品种选用不当,如选用了硅酸盐水泥导致水化热加大;水泥强度选用不当导致水泥用量加大。
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如石子用量偏少,黄沙用量偏多,水灰比偏大等。
3、施工方案不合理3.1混凝土浇注施工走向不合理;3.2施工分段及不同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不合理;如:当有两幢塔楼以上时,不同塔楼间施工进度偏差太大导致人为的沉降差。
即使在地下室同一标高的层面上,不同的工作段间施工顺序,也会导致收缩的不同。
3。
3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安排不合理,如操作工人太少或振捣机械不足会造成振捣振捣不及时、不到位,甚至可能会漏振等。
地下室剪力墙裂缝问题分析及措施探讨发表时间:2020-03-09T11:28:23.40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8期作者:郭相峰[导读] 有效地预防地下室剪力墙的裂缝产生以及裂缝产生后的修复极其重要。
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例,探讨引发地下室墙体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摘要:伴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水平逐渐增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建筑物的层数不断增加,建筑物的基础深度也要不断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一般来说,高层建筑都要设计地下室。
地下室常常会出现墙体裂缝,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室的强度、防水和防渗等性能。
本文针对上述现象对地下室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下室;剪力墙;裂缝;措施1引言近几年,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居民的居住压力越来越大,为实现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中高层和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中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会承受整个建筑物的负荷,另外,受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地下室的剪力墙极易开裂。
裂缝的出现威胁着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有效地预防地下室剪力墙的裂缝产生以及裂缝产生后的修复极其重要。
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例,探讨引发地下室墙体裂缝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2建筑概况及裂缝分析2.1建筑概况某高层建筑总高度100米,该工程一共三十五层,其中,地上有三十四层,地下配有地下室,地下室面积约为2200m2,底板标高5.5m,顶板标高为-0.7~1.3m,剪力墙厚度为0.3m,宽度为3.3~8.3m,底板厚度为0.4m,顶板厚度为0.25m,,抗渗等级为P8,采用强度为C50。
地下室的平面形状不规则,设计比较复杂。
采用上述材料进行地下室工程的施工,在剪力墙浇筑完成后拆模时发现一些问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地下室的墙体都出现了有规律的裂缝,皆为垂直裂缝,尤其是与柱子交接处裂缝更为严重,均匀分布着未贯穿的细裂缝,裂缝的宽度约为0.25~0.45mm,也有个别宽裂缝大约为0.7~1.1mm。
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概述人防地下室是城市中常见的防空设施,具有防护、避难、积淀等多重作用。
然而,由于建造、使用及自然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人防地下室常出现结构裂缝等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法。
裂缝原因分析施工不规范人防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方面问题。
首先,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导致结构体积不均匀、混凝土密度太低等情况,从而使得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开裂。
其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其他建筑结构的设施管线影响施工进度,施工人员可能会被迫改变设计方案以适应现场实际情况,从而影响了人防地下室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维护不及时人防地下室是防空设施,通常是在平时不对外开放的。
这就意味着,人防地下室的维护不得不依赖于定期性的检查,以及依赖于使用单位的及时维护。
如果使用单位对维护不重视,比如未及时排水,长期潮湿,地下水下渗导致地基加剧沉降,将导致人防地下室结构变形和开裂。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人防地下室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中,由于地下管线越来越复杂,地下室越来越多,加之楼房高度也越来越高,都会导致地面土壤受到巨大的压力,从而沉降。
这种长期沉降会导致人防地下室的结构不稳定,并引发结构裂缝等问题。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是导致人防地下室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一。
像地震这样的强大自然灾害会对人防地下室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人防地下室出现各种结构裂缝。
裂缝处理方法拓宽裂缝并填缝对于结构裂缝较宽而又明显的位置,可以采用填缝的方法进行处理。
要求填缝剂应符合抗渗、耐久等要求。
处理方法首先是将裂缝拓宽到一定的范围,然后再用填缝剂进行填充,使得裂缝得到了很好的修补和维护。
使用钢筋纤维混凝土进行加固钢筋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抗裂强度的混凝土,可以用于加固人防地下室的结构。
首先需要进行现状评估,了解结构损坏或失稳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加固方案。
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加固,采用钢板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固,最后混凝土外包钢筋施工加固,来保证混凝土的拉伸强度。
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实例分析
1 引言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剪力墙上往往会出现自下而上,中间宽、两端窄的竖向裂缝或斜向裂缝,而且裂缝均为内外贯穿。
若地下室外围剪力墙回填土已完工,并停止降水,此时地下室常常会发生大面积的渗漏,不仅会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还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强度和整体性,甚至破坏结构的耐久性[1]。
因此,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并控制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带人防结构地下室剪力墙出现大面积裂缝,对裂缝进行检测、评定,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裂缝的修补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项目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基础类型为Φ600、Φ800钻孔灌注桩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防水抗渗等级P6,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人防部分战时为甲类核六级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为汽车库。
该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 3 \* ROMAN III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该地下室平面形状大致呈矩形,平面尺寸为56.6m×79.7m。
地下一层层高为4.0m,地下室外墙厚度为300mm,底板厚度450mm。
地下室顶部梁板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40,地下室底板、柱、核心筒剪力墙、外围剪力墙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均为C45。
施工时沿结构长度方向留有一条后浇带。
地下室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室平面示意图
商住楼目前上部主体结构已结顶,地下室外侧回填土大部分已完工且停止施工降水,在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表面发现多处渗漏水,同时发现几乎每片剪力墙上均有多条竖向或斜向裂缝,裂缝集中于剪力墙下部,裂缝高度约在 2.5m~3.5m。
为确保地下室剪力墙结构的安全及后续的正常使用,业主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裂缝进行检测、评定。
3 检测与鉴定
3.1 主要检测内容
(1) 地下室顶板梁、柱、剪力墙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 地下室剪力墙钢筋布置检测;
(3) 地下室可视部分剪力墙裂缝情况检测;
(4) 地下室沉降观测。
3.2 检测鉴定情况
(1) 采用回弹法对地下室顶板梁、柱、剪力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抽检,抽检结果表明:顶板梁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在41.4MPa~43.5MPa之间,符合设计要求;柱和剪力墙混
凝土强度推定值在49.7MPa~>60MPa之间,符合设计要求,其中所抽检到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均在50MPa以上。
(3) 现场抽检到地下室墙体的大部分裂缝为斜裂缝和竖向裂缝,裂缝形态基本上为中间宽、两端窄,大部分裂缝的长度略短于墙高,裂缝宽度约在0.30mm~0.70mm之间。
其中,斜裂缝主要集中在地下室的端部剪力墙,竖向裂缝主要集中在地下室的中部剪力墙。
间隔30d后第二次对典型裂缝的宽度及长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裂缝宽度及长度未见明显变化,所做的灰饼亦未见开裂。
典型区域裂缝见图2、图3。
(4)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地下室共布置21个沉降观测点,经历时100d的沉降观测,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速率为0.012mm/d~0.032mm/d。
根据相应规范判定,地下室的沉降已达到稳定阶段。
图2 典型区域斜裂缝形态(已描黑)
图2 典型区域竖向裂缝形态(已描黑)
4 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检测结果,基本可排除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配置偏差过大、地下室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剪力墙开裂。
因此,该地下室剪力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归纳如下。
(1) 地下室剪力墙的垂直裂缝为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地下室端部附近剪力墙的斜裂缝是由混凝土收缩时受底板及柱约束作用引起。
(2) 地下室剪力墙与柱采用同强度等级C45混凝土,柱混凝土的约束能力限制剪力墙混凝土收缩,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水化时,高水泥用量下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可能诱发裂缝产生。
(3) 该商住楼地下室底板及剪力墙采用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大,石子粒径小,该施工方法容易使混凝土早期干缩严重,可引起构件开裂。
(4) 地下室剪力墙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地下室墙板混凝土浇筑时正值夏季高温,日最高温度达39℃)、混凝土的养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5 裂缝修补处理
根据《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 293:2011)相应条款规定,当处于长期潮湿环境时不需修补的非荷载裂缝宽度的限值为0.3mm。
考虑到本工程中剪力墙处于长期潮湿环境中且裂缝宽度较大,因此大部分裂缝均需要进行修补处理,对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采用有压化学灌浆方法进行处理。
裂缝灌浆材料应采用专用的环氧类裂缝灌浆胶。
环氧树脂浆液只要配方适当,其抗压、抗拉、粘结强度都很高,特别是抗拉和粘结强度都远大于混凝土的相应强度。
经裂缝处理并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后,地下室剪力墙结构仍可按原设计条件正常使用。
6 结语
本文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裂缝分布情况,通过对实体的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及地下室沉降的检测,得出导致剪力墙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结合裂缝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裂缝修补的处理方法。
对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邹旭晖,闫海华. 某高层地下室剪力墙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 工业建筑,2005(3):95-97.
[3]卜良桃.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工程实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