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汇编 第9讲 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7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汇编 第9讲 古诗词鉴赏(中考真题解析版)

第9讲古诗词鉴赏

课内古诗词鉴赏

一、山水田园

(一)饮酒(其五)【课标篇目】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016·海南)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心远”和“悠然”。

2.(2016·海南)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21*cnjy*com

3.(2016·广州)“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4.对《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二)钱塘湖春行【课标篇目】21世纪教育网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015·北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花迷人眼、草没马蹄,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 (2016·安顺)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争、啄。

(2)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3.(2015·北海)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乱”字形象的描绘出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浅”字生动地描绘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4.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场景。

示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

的新燕已开始不停地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三)游山西村【课标篇目】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古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3.(2016?淮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4.(2016·十堰)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21世纪教育网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四)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课标篇目】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草色(小草)。

2.(2017·预测)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示例: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3.(2017·预测)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爱国忧民

(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标篇目】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15·郴州)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2.(2015·郴州)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3.(2016·苏州)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4.(2016·鄂州) 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https://www.doczj.com/doc/ff18913784.html,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六)山坡羊潼关怀古【课标篇目】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2.(2015·昆明)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地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

3.(2016·毕节)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的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4.你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结尾揭示出一个道理:无论王朝兴盛还是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因为兴盛了,统治者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衰亡了,就会战乱连连,人们流离失所。这里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2017·预测)这首曲子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主题?

示例: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始终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21世纪教育网

(七)过零丁洋【课标篇目】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017·预测)首联写了个人经历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科举入仕,二是起兵抗元。

2.(2016?咸宁)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诗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行联接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3.(2015·柳州)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示例: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4.(2016·鄂州模拟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但要死得其所,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5.(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解析】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有误,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课标篇目】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遣冯唐”“亲射虎”“射天狼”三个典故。

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决心。

3.(2015·黄石)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4.(2015·宜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2015·十堰)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九)春望【课标篇目】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满目凄凉之景。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的意思及包含的内容。

“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其内容包括:望见“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3. (2016·新疆)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事(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4.(2017·预测)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示例: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消息隔绝,难通音信,此时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强烈的思念。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很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很自然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

5.(2016·新疆)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三、怀乡思友

(十)天净沙秋思【课标篇目】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2017·原创)“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示例: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2016·六盘水模拟卷)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在沉沉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前行。

3.(2017·预测)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十一)次北固山下【课标篇目】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风恰到好处,波澜中央孤帆高悬,更显江面壮阔!

2.“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其妙处。

示例:“悬”是笔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更显壮阔。

3.(20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4.(2015·河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5.(2017·预测)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颈联:高兴、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十二)水调歌头【课标篇目】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016?孝感模拟卷)“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指希望兄弟团圆,仕途平顺。

2.(2016·福州)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一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表达效果。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4.(2016·福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中的“婵娟”指月亮,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四、赠友送别

(十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标篇目】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其中的“过”字突现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贬地荒凉的感情。

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南国这种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4.(2017·原创)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十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标篇目】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

..的一项是(B)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离愁别恨,充满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它好在哪里。

角度一:饱含温情,富于哲理;角度二:语言凝练,意境旷达;角度三: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全无悲伤之情,而是充满了昂扬乐观的感情,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是值得称道的。(抓住这句诗的特点,从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均可。)21教育网

4.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示例一:“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示例二:“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5.(2017·预测)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首联首句写送别之地,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B.颔联作者以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C.颈联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D.尾联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表达了作者心胸的豁达。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标篇目】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2. (2016·荆门)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2016·荆门)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21*cnjy*com

4.(2015·襄阳)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

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5.(2016·泰安模拟卷)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

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

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十六)夜雨寄北【课标篇目】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2017·预测)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虚实相生,强调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

2.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3.(2017·预测)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十七)望岳【课标篇目】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016·宜城模拟卷)齐鲁青未了”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所展示的画面。

示例: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3.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妙在何处。

示例:“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了,写出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用得好,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高大巍峨的形象。

4.(2015·鄂州)本诗前三联运用设问、对偶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气势。最后一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比喻、夸张、拟人(任答一种即可) 高大雄伟。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5.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十八)赤壁【课标篇目】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属于咏史诗(诗歌类别),该类诗歌的特点是借史实抒情。文中“东风”指的是火烧赤壁一事。

2.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杜牧的《赤壁》。

示例: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示例: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4.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怀古咏史之作。

B.诗的前两句交代了兴感的缘由——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直接写出了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

D.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

(十九)己亥杂诗【课标篇目】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开头一句,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天涯)”衬托离愁,“离愁”一词更是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

2.(2016·河南)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示例:我满怀惆怅的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