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生态环境研究

甘肃省生态环境研究

甘肃省生态环境研究
甘肃省生态环境研究

甘肃省生态环境研究

甘肃省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也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等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部位,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由于地形的约束,大部分城市及人口集中分布于河谷地区,空间狭小,自然环境容量有限,因此,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难度较大。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求也尤为迫切。

一、生态环境概况

1.自然生态

甘肃省位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的自然生态特征独具特色。位处高原而且多山,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相对海拔高度4600米,在全国仅低于西藏、青海两省区。气候类型复杂,且气候垂直带分布变化明显,位于全国气候区划中气候区之间的过渡带,包括了亚热带湿润区、暖温带湿润区、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干旱区、暖温带干旱区、高寒半干旱区、高寒湿润区,而且从南部白龙江河谷的亚热带,到北部祁连山海拔4800米以上的寒带,涵盖了除热带以外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带,气候类型十分复杂。

耕地/土地:全省现有耕地6807.15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52%,全省耕地的基本特征是:山地多、川(塬)地少,旱地多、水地少。全省耕地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坡地,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2.84%。大部分可耕地较为贫瘠,开垦率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垦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逐渐减少。2004年耕地净减少220.65万亩,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本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森林:甘肃省是一个少林的省份,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802.7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17.41万公顷,疏林地面积21.58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79.44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67万公顷,苗圃地面积0.47万公顷以及无林地面积296.30万公顷。森林蓄积为1.993亿m3,森林覆盖率为9.90%,居全国第25位。加上农田、草地的季节性覆盖,全省土地的植被覆盖率仅有23%左右。在现有林地中,灌木和疏林占有较大比例,天然林木的面积则逐年萎缩。

草地:全省天然草地1790.4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其中可利用面积1607.1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39%,草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目前全省天然草地约有90%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程度的约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8%,在现有天然草地中带有荒漠化性质的草地比重高达38.5%。天然草地严重“三化”(沙化、退化、碱化)面积高达713万公顷,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

湿地:甘肃省现有湿地121.8万公顷,人造湿地5万公顷,已有3处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近年来,甘肃省先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面积8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70.6%。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聚集着众多重点保护动物,以黑鹳、黑颈鹤、灰鹤、天鹅及多种雁鸭类等鸟类居多。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生长的动植物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甘肃省高度的地理环境空间异质性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省共有各类脊椎动物872种,占我国3110种(不含海鱼)的27.8%,昆虫有4000余种,大约占我国昆虫种数的10%。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脊椎动物108种,占国内保护种类348种的31.0%,一类保护的29种,占国内一类保护种的31.9%,二类保护的79种,占国内二类保护种的30.7%。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的种类136种,占国内401种的33.9%。

2.水环境

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995年后逐年递减,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也是从1997年后逐年递减。2004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4517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293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40.50%;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6878万吨。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5.85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万吨。与2003年相比,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在减少,化学需氧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在增加。

3.大气环境

甘肃省的工业CO2排放量从1999年到2003年逐年在增加,直到2004年才减少0.77万吨;工业烟尘与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虽然近两年有所上升,但总的来看,自1996、1997年后平稳地下降。

2004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690.17亿标m3。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2191.25亿标m3,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为1498.92亿标m3。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3.77万吨、12.32万吨和15.31万吨,分别比2003年下降了0.77%、6.78%和1.55%。全社会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63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3.45万吨。

二、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且脆弱,生态环境恶化一直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建国以来的长期治理建设虽然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但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1.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

全省森林面积少,天然林资源数量少、质量差(次生林占63%)、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衔山十大林区。全省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含所有林地及季节性覆盖)仅有23%,其中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占有较大比例,天然林的面积逐年萎缩,已由1949年初的225.0×104ha减少到目前的217.4×104ha。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资料,2003年甘肃省森林覆盖率仅为6.66%,低于全国11.55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27位;森林蓄积量为17429万m3,为全国森林蓄积112.7亿m3的1.55%,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不足8 m3。

滥伐过伐林木,蚕食林地草地严重。根据陇南市的调查显示:陇南20世纪90年代初期森林保存面积与建国时期相比,森林面积共减少52.8×104ha,林线普遍后移10km左右。其中,从1950-1985年,全县平均每年毁林开荒217ha;礼县累计开荒2.0×104ha,扩大耕地26.1%;白龙江林区采用皆伐方式,不能及时更新,林区群众偷伐滥伐,使天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新的水土流失在不断的增加。另据甘肃省农业区划资料显示,自建国以来,属甘肃部分的子午岭林区林线后退12-21km,森林损失面积24.3×104ha;关山林区属平凉市的部分,林线后退10-15km,损失森林面积2×104ha。

2.水土流失严重

甘肃省天然降水量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7%,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流失区域东起子午岭,西至阿尔金山,南抵西秦岭,北接戈壁沙漠面积,主要包括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临夏、陇南、甘南八个市、州和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三市的局部,流失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滑坡、崩塌、泻溜)、泥石流侵蚀、冻融侵蚀等类型。截止1998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7.94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

3.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

甘肃省风沙线长,全省风沙线全长1600多公里,主要风沙口840多处,土地荒漠化、沙化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全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的主要区域之一。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在境内的延伸,河西走廊地区沙漠广布,沙漠总面积30530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6.7%,荒漠化草地已达38.5%。而且荒漠化、沙化面积有逐步扩大趋势,已有1000多万亩农田受沙漠化威胁。

4.草场超载过牧、退化严重

甘肃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草原面积24959.29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6.6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0.80%。但全省草原退化已经非常严重,天祝县随着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祁连山雪线上升,草原生态问题凸现,草原生产力正遭受着极大的破坏,生态危机已经

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甘南20年来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90%下降至现在的60%左右,玛曲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非常严峻,目前玛曲草原沙化草地面积接近4万公顷,其中流动沙丘、固定沙丘达6000公顷。沙化土地和草地面积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牧区可利用草场逐年减少,已有2500多牧民和近17万头牲畜被迫退出草原沙化区;在疏勒河、石羊河乃至整个河西地区,这类问题都很突出。

5.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用水问题突出

全省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属于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降水极不稳定,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严重。甘肃湖泊数量少、面积小,水环境主要以河流环境为主要内容,河流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大流域。从水资源总量看,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11.79亿m3,内陆河流域76.98亿m3,黄河流域391.81亿m3,长江流域143亿m3。其中,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为299亿m3,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资源量304亿m3,地下水资源综合补给量305.28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计算量为8.79亿m3。地表自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200 m3,居全国第二十四位,不足全国人均的一半;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71 m3,约为全国亩均的三分之一。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全省降水量、河流来水以及入境水都呈减少的趋势,1980年全省降水比多年平均值减少13.0%,1997年则减少33.7%;1980年全省入境水比多年平均值减少9.50%,1997年则减少30.0%。与此同时,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由此导致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如石羊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5-10米。

水资源的短缺使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引起的草场退化、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等生态损失。甘肃全省有九大地下水“漏水区”因水质恶化或原野荒芜造成植被覆盖率减少了50%以上,已被确定为禁采“漏斗区”,总面积达543km2。甘肃省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已引起了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泉水流量衰减、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地面下沉等生态恶化和地质灾害等问题。其中兰州市榆中因大量超采地下水,已造成了2km2范围的地面下沉、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灾害。而深居干旱荒漠腹地的甘肃民勤县因过度开采地下水,重度荒漠化面积已达一万多km2,约占该县荒漠化总面积的72%。

同时,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水质不断下降,2004年,全省30条省控河流(段)中,达到Ⅰ类和Ⅱ类水质的有6条,Ⅲ类水质的9条,IV类水质的3条,V类和劣V类水质的12条,达标的14条。全省1978年以来水环境变化产生经济损失12.9亿元,其中内陆河流域经济损失6.15亿元;黄河流域经济损失6.64亿元;长江流域经济损失636万元。水环境经济损失估算中,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最大。

三、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地带性决定了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母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演化受其约束。现实的自然景观是一种地带性背景下的生态表现,受大尺度的自然环境系统控制。

甘肃省64%的地区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河西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土地沙漠化产生和发育的先决因素,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河西地区地质引力作用十分强烈。首先,在冰川、寒冻、风化、流水、风力等作用下,区内地貌形态多样,地表物质以第四纪风成沙、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坡积物、残积物等为主,岩石组成以卵石、粗沙、粘质沙土、沙质粘土、流沙为主。其次,甘肃深居内陆,尤其是河西地区属东亚季风尾闾区,海洋暖湿气团难以到达,加之长期受蒙古高压控制,大陆季风性气候显著,表现为热量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沙活动频繁的沙漠气候特征。加之近50年来甘肃沙区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导致蒸发量加大,加剧了沙漠化的扩展,引发沙尘暴频繁发生。在自然地带性的控制下,河西地区的干旱及植被少、荒漠化景观是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整个河西地区处于中亚干旱荒漠区,其四周的景观均与其相近,又常年处于西风带的控制下,地表为风沙土,细沙粒松散无结构,容易产生风蚀,故多风沙。

2.人为因素

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由于人口的增加,过度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超越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解体,使沙质荒漠化进一步扩大。如1949-1995的46年间,河西地区人口增长1.5倍,而人均占有耕地年平均减少0.016公顷,成为土地沙化的直接原因。由于盲目开垦土地,自然植被破坏,地表裸露,特别是开垦后大面积轮耕或弃种,导致风蚀加重。如古浪沙区开垦荒地近6.7

公顷,每年吹蚀表土层3cm,吹走表土达4200x104t,使土壤每年损失20×104t有机质,土壤肥力降低,土层变薄。环县北部土壤风蚀情况也相当严重,风蚀平均深度达4.3cm,冬春表土裸露,风蚀深度达5.6cm。景泰县西北部1974-1983年9年间,平均风蚀深度达

3.5-5.5cm,最严重的达32cm。

草原牧区普遍严重的过牧现象,导致草原超载严重,成为草原退化、沙化最为主要的原因。

3.制度性的原因

由于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全社会急于快速提高福利水平,企业追求内部的经济性的原因,使市场对其配置缺乏效率或者说是市场失灵,人们不易自发地保护环境,相反为了减少成本,增大收益,将由此造成的污染和损失推给社会;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不同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制度层面上导致了“公共灾难”,从而使甘肃反“生态型贫困”成效甚微,这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制度性原因。

不合理的草场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资源税收与价格制度安排,是导致过牧、乱采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制度性根源。

四、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1.提高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省、市、县三级环境监理机构全部实现标准化。建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所有建成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0%以上的重点水气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

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在黄河主要断面建立三座水质自动监测站,进一步健全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各市州政府所在地均应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立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具备沙尘暴监测能力,并纳入国家沙尘暴监测网,建立1-2个地面生态观测站,并纳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和重大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省、市两级环境安全和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省级建立包括监控调度、现场指挥、应急监测、辐射监测四个系统组成的应急响应系统。具备能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市要结合本地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设备和防护装备,增加实验室快速测定分析能力,确保能够得到快速识别、及时处置地区内发生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2.创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机制

对退耕还林(草),荒山、荒坡、荒滩、荒沟为主的“四荒”地造林,封山育林育草,要制定和完善鼓励治理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根据“谁治理,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切实保障投资治理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民群众、企业、社会团体,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集资投工投劳等形式进行“四荒”地开发;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以不同的投资形式购买“四荒”使用权,使用权定为50年或更长时间不变,可以继承和转让。凡退耕还林(草)农户,可以户或联户经营、也可以自愿组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开发公司的形式,以农民联合体或乡村集体向社会发包,竞争开发,加快建设。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各界以资金、技术等形式向村、农户联合体入股联营,联合经营;以村或农户联合体为单元,建立粮食供应和资金管理专项制度;鼓励农民群众,发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经营大户,以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等多种形式,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服务产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专门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按照“污染者付费、损害者补偿”以及“受益者付费”的原则,深化排污收费的改革,逐步使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实现利用排污收费刺激削减污染的目的。

进一步加强排污收费工作。扩大征收排污废的范围,全面推行征收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费及危险物处置费。逐步完善税制,进一步增强税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宏观调控功能,稳步推进环境税费改革。

3.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水平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争取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并且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为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技术服务。推广一批适合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造林种草、节水、旱作和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增强治理的科学性。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管理

生态环境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建立和完善工程立项、审批、实施、质量监督与工程验收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各地的生态建设规划以及重点建设工程,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做好经济,技术上的评估论证。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允许不同经济主体参与投标建设。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和组织施工,引入监理制度,定期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和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已建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完善管理责任制,使之发挥长期效益。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 转载日期:2012-3-23 22:54:00 来源: 甘肃省是我国唯一占有三大自然区的省份,省域内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属东部季风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属西北干旱区,甘南和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区,这种自然地理特性使甘肃在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加大了长江泥沙含量,河西地区的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沙尘暴频发,毁坏农田和建筑,由河西和阿拉善高原刮起的沙尘已影响到整个华北甚至江淮地区。甘肃在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隐患。为大规模地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整治国土,协调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甘肃实际,特编制《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 一、甘肃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况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造林种草,治山治水,为改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97年底,全省发展农田灌溉面积115.8万公顷,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38.05%,森林总面积达到382.6万公顷,其中用材林达到80万公顷,经济林达到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7.5%提高到9.04%。草地保留面积约85万公顷。累计改良草地23.3万公顷。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建设使得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局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因人口的增多对食物、燃料需求的迅速增长引起了滥垦滥牧和林草植被的破坏,资源环境的负担日益加重,生态大环境趋于恶化。 --全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9.66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7.43%。由于侵蚀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6.44亿吨,其中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有水土流失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年输沙5.18亿吨,占黄河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甘肃境内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年输沙约0.5亿吨,占长江上游输沙总量的10%。近些年在艰苦治理的同时,一些地区仍在陡坡地开荒,掠取燃料,抵消了部分治理成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止住。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治理率仅为39%。还有1600多万亩坡耕地尚待治理。 --沙漠戈壁和受风沙危害的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由于人为地过度开荒垦种,铲柴挖药,超载过牧,超采地下水,使荒漠植被遭受破坏,沙漠延伸,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发展。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场的退化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每年退化的草场有6万公顷左右。 --城镇附近的生活垃圾、工矿附近的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农药、地膜引起的农业化学污染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珍贵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恶化,有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加剧了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群众生活困难。据统计,全省285万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一章绪论摘要: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当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可以有效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实现广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第一章绪论

一、调查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尽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扭转,这些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特此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广泛调查各界人士,不再局限于学生范围,结果更具普遍性,更加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二、概念介绍在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为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及其 主要问题剖析 齐亚彬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是环境科学研究中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由承载体、承载对象、环境承载率三要素组成;衡量承载力的指标可分为自然资源支持力,环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三项指标。目前,各种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环境生产力集合,如区域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等。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承载力;要素承载力;承载力类型集合 中图分类号:F1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995(2005)0520007205 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历史 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的承载力研究首先与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就在有关的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 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北京大学完成的《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这里,“某种状态或条件”,是指现实的或拟定的环境结构不发生明显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的前提条件。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由于环境所承载的是人类的活动(主要指人类的经济活 家,更重要的是和大家共同研究问题,探索地勘工作和单位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建议大家要积极去抓,要学会积极参与。也请全国不同行业的地勘单位,互相参观学习,共同研究这些试点单位的改革发展,共同促进全国地勘工作和单位的改革发展。 地勘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又很多。但是,近几年,大家已经从思想上、工作上、物质基础上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虽然在地勘业、矿业的改革在某些方面与其他竞争性行业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但大家重视它、关心它、都想加快改革发展这个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当前大家主要是担心问题解决的程度,职工住房问题、老干部安置问题、发展的资金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不同系统地勘单位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发展的进程。大家都希望这些问题能够解决得好一点、快一点,从而使改革发展的步子也迈得大一点。我认为大家的这些想法符合当前的实际,应该共同努力来当好中央和部党组的参谋助手,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争取制定好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作者简介:齐亚彬(1961-),男,河北省定州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工作。 Resource Econom y 资源经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 at ural Res ource E c onomics of China 2005Π05  7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环境工程的实施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环境工程的实施 发表时间:2017-04-19T17:01:21.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王志申 [导读] 摘要:社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越来越多的人都迁徙到城市中发展,使得城市中的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00392 摘要:社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越来越多的人都迁徙到城市中发展,使得城市中的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在建设各种建筑物的过程中带给环境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经济的不合理发展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所以要提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建设生态城市势在必行。该文主要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环境工程实施状况着手,提出了完善城市承台环境的有效方案,希望能够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节能减排 1 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人们想要在地球上健康长久的生存下去,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节。当前社会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多,生活垃圾胡乱堆积,树木乱砍乱伐现象严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沙尘雾霾天气肆意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人们不得不思考采用怎样的方法改善这种恶劣的环境状况。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了环境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所谓生态城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和相关的知识体系,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综合运用环境工程、系统工程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协调和解决由于城市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和调节能力,构建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桥梁,充分保护仅存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环境工程 什么是环境工程呢?其实就是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污染问题,采用有效的防治技术原理及方法对环境进行改善的过程,具体是针对固体废弃物、工业及生活废水、废气、噪声、光污染、电池波等等具有放射性物质的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将环境工程的定义扩大到除研究污染防治技术方面问题之外,还应当包括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经济和环境监测技术。 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覆盖到了我国各个城市的角落,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原本良好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也因此出现了人们不想见到的雾霾天气,同时还有饮用水污染、地下水枯竭等问题接连出现,在人们的恐慌和焦虑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积极的一面背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众望所归。 3.1 资源与环境的维护 正是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让城市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变得严重不协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资源并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旦资源消耗速度不断加快,那么人们所要面对的就是资源枯竭短缺的局面。伴随着城市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步伐,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即便是拨付高昂的治理费用却依旧收效甚微,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根本达不到根治环境污染的最终目的。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不间断的资源消耗成为城市合理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3.2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已经是人们现在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离不开对资源的使用,但现在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肆意的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进行破坏,根本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杜绝各种浪费资源的行为发生,对可能存在的潜在资源和可循环利用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从科技创新等高端科学技术领域实现资源的二次、甚至是多次循环利用,进一步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能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为开创一条通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懈努力。 3.3 城市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够有力促进各个区域的经济建设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可是在区域建设中人们往往会忽略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生态环境是否得到合理的规划。严重存在着缺少区域性质的系统的、整体的规划,在生态环境的建设及其恢复方面也缺少相应的安排,最终在规划领域形成空白,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遭到破坏,单一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城市形象和建筑功能上的节能设计模块,不仅不能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而且会扰乱正常的生态循环。 4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环境工程的实施方案 环境工程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也同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是要对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工程技术和理论的指导,总结出几点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下几项措施。 4.1 污水回收利用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领域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相应的改善,继而导致城市建设中出现严重的废水污染和随处排放的现象。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主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做出解决,形成区域内水循环利用,对各种污水进行分级别处理,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区别处理,既有针对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又能够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对于污染不是很严重的污水,经过简单处理达到基本用水标准后,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浇灌以及保洁卫生等环节,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扶持力度,要严格把关工业废水的处理步骤和合格标准,杜绝二次污染情况。 4.2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所谓固体废弃物其实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些生活垃圾,它们带给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针对固体废弃物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城市建设中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垃圾处置系统,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大

人才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人才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摘要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但人才需要生存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人才;生态环境;系统 人才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再到胡锦涛“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无不强调人才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剑峰指出:“人才吸引力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促进人才资源的形成和积累,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1 概念篇 朱达明(2002)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的、分层面的,而且互为关联、层层推进的社会系统工程。王瑛等(2005)借用生态学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环境等概念来阐释的人才生态环境。李锡元等(2006)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才生存、发展、发挥作用的所有要素构成的系统及其所呈现的状态和相互关系。殷凤春(2007)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交换体,人才在其中能够与人才群体、人才组织、人才社会各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至形成综合的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生态系统,最终促使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邱安昌等(2008)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规律的社会体系,可以无限细分。黄梅等(2009)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以人才为中心,对人才的产生、存在、发展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2 理论篇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1943)指出,个人能力和素质及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个人绩效与个人能力、素质、环境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B=f(p,e)。泰勒的“经济人”假设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试验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不是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经济报酬,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比,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的意义。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多种需要归纳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学者卡兹(Karz)绘制出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卡兹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相处的时间,在1.5-5年这个期间里,信息交流的水平是最高的,获得的成果也最多。美国学者库克(Luck)绘制库克曲线,认为应该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或论文)课程名称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专业 指导教师马小闳 学号 名单 提交日期 姓名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二.摘要、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调查过程、 六.分析结论(社会分析等)、 七.研究建议 八.附录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生态的破坏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国家和社会也有保护生态的各种措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各方面的自觉行动,但是总体上,这种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力的遏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幸福,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大学生更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关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当然是十分的必要的。 摘要 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严重性,显得这个调查的重要。而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开农村和城市的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找出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总体而言,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是有的,不过还是不够。农村的技术设施服务差,没有专门的人回收垃圾,生活垃圾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开发用地,住宅用地等占用了绿地,植被减少,动物也减少了,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等,环境变差。为此,一方面应该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重要的是完善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绝不能够以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取gdp的增值。 研究目的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调查来更多地关注生态,了解生态,积极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为服务的精神。了解当地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当地环境基础数据

城市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城市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城市道路生态绿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乌市河滩城市快速路燕南立交桥至上沙河立交桥城市 道路绿地为例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和交通设施的发展,城市道路绿化势必存在着不合时代的问题。文章全面透彻地分析了乌鲁木齐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道路、生态绿化、环境问题、生态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cale and traffic facilities, city road greening is bound to exist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 ag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d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Urumqi city road gree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Keywords: City Road, green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搞活,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景观,提高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 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道路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和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具有组织交通、保证安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热辐射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 但就当前来讲,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忽视了道路绿化建设应有的科学性、艺术性及其综合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河滩道路绿化经验,对乌鲁木齐市快速路燕南立交桥至上沙河立交桥城市道路绿地一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索,以期对今后的园林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城市道路绿化的内容及作用 1. 1城市道路绿化的内容 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定义: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道路绿带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我国《城市道路绿地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红线宽度大于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1] 20%。 1. 2道路绿化的作用 城市道路通过带状或块状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连接,是体现现代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 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能源。从最初的伐木烧火,到后来的燃煤烧火,从火力发电到核能发电,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能源进行的。而我们对能源的获取与利用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又影响着我们的自身健康,遏制着我们的发展。而随着我们的发展,可被我们利用的能源也不断减少,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 二.研究方法: 网上查讯法。 三.调研项目: 1)环境污染状况 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由于消费量不大,一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足以补充其作为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可以“吸收和消化”薪柴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因此,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基本上不成为问题。当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过度开垦造成的土质退化问题。产业革命促使矿物能源取代薪柴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现代环境问题随之产生。经济、人口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逐步恶化。总体而言,所有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

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威胁生物栖息环境。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积。而煤层甲烷排放等的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等。值得注意的是,产生的污水的排放,使土壤盐渍化,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等。 还有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防不胜防的核事故问题。 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

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建设

甘肃:构建一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分属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中东部是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立方米,占黄河总径流量的11.4%;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冰川是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每年7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补充支撑着河西及黑河下游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合拢和抵御风沙东扩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和地貌类型,对西北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甘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家战略定位,2012年甘肃省与中科院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打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战略设想。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切实保护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2013年底,国务院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我省继兰州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之后获得国家支持的又一重大政策性战略平台。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将有利于我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全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对于早日建成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甘肃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既是黄河、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地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资源宝库,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生态功能,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突出。以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协调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不仅是甘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甘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88.7%的国土面积纳入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筹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县域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以新疆温宿县为例 人类活动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与强度,因此温宿县土地生态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总体来说有变好的一方面,也有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现象。目前,对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所引起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根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切实做好温宿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温宿县土地利用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东径79°28′-81°28′,北纬40°52′-42°21′之间,北以天山主脊克尔斯克尔为界与昭苏县相依,地势北高南低,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两大部分。北部山区具有独特的冰融地貌,冰川伸入峡谷,冰融汇流成河,林木和高山、亚高山草地分布其间,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南部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3.83%,有着不同气候、土壤、生物资源的两片平原—西部库木艾日克河与托什干河冲积平原和东部台兰河与喀拉尤勒滚河洪积平原,是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温宿县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山区气候呈垂直分布,高山寒冷,终年积雪,冰川纵横;中山温带,有云杉、草甸覆盖;平原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温宿县水资源丰富,县境内冰川面积l2l9.68平方千米,总储水量1582.29亿立方米,大小河流43条,总长889千米,年均降水量65.4毫米,天然水资源储量96.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6.18亿立方米。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下部及扇缘地带,有利条件是灌溉水源便利,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相对较细,通透适中,适应发展农业。 温宿县总面积为1420246.16公顷,总人口20.89万人,主要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21个民族,包括1镇9乡和5个国有农场、5个国有牧场、2个国有林场,是个半农半牧县。2000年温宿县农业总产值6.84亿元,粮食总产16.l7万吨,种植业形成了以粮、棉为中心的多元化格局。温宿县是新疆商品粮基地之一,县水稻农场是全国“绿色食品”(优质大米)基地之一。温宿县粮食播种面积18.22千公顷(复播面积3.44千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10千公顷(复播面积1.27千公顷),有棉花、啤酒花、甜菜、胡麻、油菜等,是阿克苏地区棉花、啤酒花出口基地之一;昆托牌系列大米为2001年新疆名牌产品,它是新疆唯一的“绿色食品”大米,畅销区内外;啤酒花曾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2 温宿县土地利用现状 2.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1420246.16公顷,其中耕地76946.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占利用面积8.3%;园地6769.2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7%,占利用面积0.73%;林地33871.2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8%,占利用面积3.65%;牧草地782726.2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1%,占利用面积84.45%;其他农用地16450.7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5%,占利用面积1.77%;居民点工矿用地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_安海忠

第18卷第6期2016年12月 资源与产业 RESOURCES &INDUSTRIES Vol.18No.6Dec.2016 http ://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zycy @cugb .edu .cn 收稿日期:2016-11-02;修订日期:2016-11-03;责任编辑:任宝琴。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11.5426.TD.20161223.1645.002.html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61223.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199)。通讯作者:安海忠(E-mail :ahz369@163.com )引用格式:安海忠,李华姣.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J ].资源与产业,2016,18(6):21-26An Haizhong ,Li Huajiao.Research frame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J ].Resources &Industries ,2016,18(6):21-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综述 安海忠 1,2,3 ,李华姣1, 2,3 (1.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 2.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国土资源人才评价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 要:在全球“低碳革命 ”、“页岩气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分析、评价、监控一国或某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课题。文章在梳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论为基础,以方法和数据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集理论、方法、数据、应用“四位一体”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其中,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以资源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约束,以社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体系” ;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 ;在数据层面,提出了包含统计年鉴数据、空间遥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和调研数据、高频时间序列数据、仿真模拟数据、文本灰色数据等6个层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源异构数据体系;在应用方面,提出了基于理论、方法、数据的“动态监测、分析评价、风险预警、政策模拟、决策支持”5个维度的应用研究体系。该研究所提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为资源型承载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系统的思路框架。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数据应用;框架体系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4(2016)06-0021-06 RESEARCH FRAME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 Hai-zhong 1,2,3,LI Hua-jiao 1, 2,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LR,Beijing 100083,China ; 3.Open Lab of Talents Evaluation ,MLR,Beijing 100083,China ) Abstract :The global low carbon revolution ,shale gas revolution and new energy revolution requires how to analyze ,evaluate and monitor one nation ’s ,or one region ’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s ,presents a four-in-o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ory ,method ,data and application.The theory incorporates resources as support ,eco-environment as constraint ,sustainability as objective.The method is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from single to comprehensive ,from static to dynamic.The data includes annual statistics ,remote sensing ,on-site surveyed ,temporal series ,simulation ,and text gray data.The application covers dynamic monitoring ,analysis ,risk alerting ,policy modeling ,and decision support.This study provides a necessary research basis and path for further study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研究 摘要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其间为追求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向自然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够,制度的缺失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恶化。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生态文明历史制度人与自然全球化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而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可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地关系认识不够,一味的向自然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工业文明百年来的掠夺,已使大自然千疮百孔。近几十年来,尽管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副作用,生态危机依然摆在眼前,只有从本质上了解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共赢。 二从历史角度看生态问题 纵观人类文明史,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化自然发展的不同水平,人类文明可划分为四种形态, 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在不同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各有不同特点,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尽管已经具有自觉能动性,并且可以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如石器等来改造自然,但是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显得非常弱小,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抗衡的力量。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其他自然生物一样,其生存规律基本上遵循着自然界中必然性法则,以渔捞、采集、狩猎等天然的劳动方式,去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他们无法抵御各种盲目自然力的肆虐,经常忍受饥饿、疾病、寒冷和酷热的折磨。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界处于主导地位。人类遵从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将自然视为万物的主宰。马克思在谈到古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时, 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资料

9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 依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于2016年3月编制完成的《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拉铜矿落凼矿区深部矿段采矿工程陆生生态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9.1区域概况 9.1.1区域生态功能定位 根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5月),落凼矿区所在的绿水乡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生态区→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生态区→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稀树- 灌丛- 草地生态亚区→ 金沙江下游资源开发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按照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表,项目区为II 3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稀树- 灌丛- 草地生态亚区,II3 – 1 攀西矿产- 水力资源开发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受山地地形和干热气候影响,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自下而上有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针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与草甸等。河谷区生态脆弱,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土地退化和裸岩化的现象,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与蔓延十分严重”;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冶金工业、水电业和旅游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保护植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注意防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利影响,减少入江泥沙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 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川府发〔2013〕16号),矿区位于所属会理县属于四川省重点开发区→ 点状开发城镇,该区域为省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也是四川省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安宁河流域;区域矿产,生物、水能资源丰富,优势产业国内外竞争力强,是国家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地区。该区域的生态特点是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适度推进点状开发优势矿产,水能资源,促进资源加工转化,推进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优势矿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该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和稀土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全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要求该区域在加强资源综合勘探,合理利用的同时,也提出了“以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干热河谷和山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恢复治理”。

浅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现代城市中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日益提高。因此,发展现代城市建设,首先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进行 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people have already realized deeply: city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and healt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ity,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people’s life, the level of health and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first of all to well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control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be worth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dam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