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

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汇报张海兰(执笔)(2013-10-30 17:46:48)转载▼

一、研究背景

1.课题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的立项意义与分工合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同时对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校往届举行的口算大赛中,口算快慢速度差距很大,口算能力严重滑坡,分析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口算作用发生异化。上学期,经过我们低段数学组认真讨论、大量调查以后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计算方法不够优化等现象。口算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确定了课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践研究》。接收西安市基础教育立项通知后,我校立即组建课题组,并确定了低段数学教师魏雯、赵曼为课题小组成员。魏雯进行先关课例和教学的研究,赵曼主要负责相关课题的问题调查和资料收集汇总;张海兰在口算教学研究和各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4月30日召开开题会。本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现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报告于后:

2.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器的广泛使用,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计算的问题都由机器代替了,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吗?各种媒体也在大肆宣扬外国的基础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淡化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在国内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大多是先由问题情境开始,取代了复习口算的位置,教学中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忽视了口算训练。即使在口算教学的课堂上,也因为教师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忘记了口算是建立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它需要大量记忆参与,需要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这种只注重算法多样而忽略必要练习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当前,由于受到教学评价的影响,对口算的关注过于注重结果,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只要学生口算结果正确就行,至于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口算中应传承什么思想,一概不去关注不予重视。甚至还有老师为了提高口算正确率,鼓励学生用笔算去口算,从而导致口算作用异化。

3.口算能力在《课程标准》及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的口算能力曾是我们的优势,课程改革以后,这也是争议的焦点,但今天当它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的时候,《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材,明确了口算的价值,把握口算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提高对口算教学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口算教学。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强化听、视算,改变以往看着口算题写得数的练习形式,平时的口算练习以口述答案为主,着力培养口算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口算时,计算者要将计算分割成很多的小过程,要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的数学思维活动。口算与笔算的本质区别是解题策略不同;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实用价值也不同。所以务必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口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口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改进口算学法,提高在实际生活中用口算

的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处理好口算与笔算的关系,提高对口算教学的重视,改进口算教法。

三、研究内容

1.提高低年级学困生在口算中的速度与正确率。

2.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找到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针对找到的原因,开展实践研究。

3.提高口算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抽查了二年级一班、三班,三年级三班学困生口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掌握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分类。原因如下:

①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比如将算式中的“0”看成“6”,“45”看成“54”,“+”当成“-”等,从而导致口算错误。另外,学生在计算一些算式接龙等这样外形比较繁杂的题型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这样一道题错了,后面的题出错率就明显提高。

②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低段孩子年龄小,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烦,此时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计算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进行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都是造成错误的原因。

③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上没有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学生没有真正地掌握算法,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练习不够,就导致错误的发生了。再次,在口算练习和比赛时,由于有规定时间,有的学生就不管答案的正确与否,只图快,此时,教师再不加以及时的引导,学生的口算能力势必得不到提高。另外,练习的形式单调,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缺乏教师的个别指导也是口算错误的原因。

④没有检查的习惯。低段孩子大多没有反复检查的习惯。即便有错题,他们宁愿在那儿玩,也不愿去静心检查,往往有一种一遍做完万事大吉的心理。

五、提高小学生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对策: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口算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2.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10—20道有针对性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训练,形式可采用开火车算、点名算、男女生比赛算、小组比赛算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优化口算教学,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策略的研究

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口算的教学内容,如: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百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等。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课堂上如何做到情境创设与口算训练兼顾、如何用好直观教学具、如何对口算方法进行优化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学习了多本教育类专著,精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大量的专著和教育期刊,并上网查资料,学习一些优秀的论文,吸纳先进的教育理论。只要有专家到学校来或我们有机会到外面学习,我们都不会放过任何向专家请教的机会。在我组教师的帮助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通

过前期在三个口算实验教学班的调查问卷,深入分析口算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口算能了的应对策略,半年以来,张海兰、赵曼、魏雯在三个口算实验班坚持天天利用“快乐5分钟”口算训练,使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口算,甄别了口算方法与“笔算式口算”方法。

但是口算题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我们还想了许多的方法,如开火车、单项训练、分组比赛等形式的训练,另外借鉴现在的英语教学,重视听算,以听算测评为主,淡化看着算式动笔算的测评方式。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内容,进行阶段性过关口算竞赛,提高了实验班每个学生的口算水平,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七、问题与反思:

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这一问题,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懵懂到认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认识到口算教学要有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但是许多学生不能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

1、如何有效的操作才能是课题研究成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我们的数学生活化?

2、课题研究成果初步得以辐射。

我们在致力于对口算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将研究获得的初步成果放置于更广泛的范畴内进行再实践、再研究,为此我们也希望教学成果得以辐射。

八、存在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一至三年级的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课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课题研究的后期,着重在以下二个方面继续努力:

1.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继续实验并探索口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一步完善策略系统。

2.理论联系实践,探究提高小学低、中、高各年段学生口算能力及素养的方法体系。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我们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我们的教学将伴随着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而长足发展。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2014-03-13 22:31:39)转载▼

标签:教育家居分类:小课题研究

《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侯江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说既要口,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这就是研究口算的价值所在。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可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

口算也常常称为心算,是不借助任可计算工具,直接通过脑想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来说,是从10以内数的认识及口算开始的,20以内数的学习和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运算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将来的加、减、乘、除,还是开方、乘方等复杂的计算,离不开20以内数的口算这个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每天都利用2~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数学逻辑智能又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针对低年级学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瞬时记忆力。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兴趣,培养学生口算习惯。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4、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5、探索口算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原则

1、稳抓稳打,循序渐进的原则。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起点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原则。

学生的层次不同,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以生为主体,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则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直观演示,建立数感,形成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数字卡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再看看数字卡及点子图,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要十分重视算理教学,通过说理训练,方法会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3、科学合理设计训练方法,提高口算正确率。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口算训练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训练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看算式精力不集中,读得慢、读错了。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了“只记算式不计算”的活动,用PPT制成课件,口算卡以各种形式从学生眼前飞过,让学生想想是那些算式,开始时是一次2张,学生能很快说出算式,然后一次出现3张,学生有些记不住,但兴趣很浓,精力就更加集中。训练之后,只要每天练口算,卡片一出示,学生就很兴奋,效果就非常好。

(2)看算听算结合训练

看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形式。看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头作答,而听算则是通过耳听题目,脑记、脑想,口头作答,难度较大。在口算训练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看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3)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①抢答口算题②笔录口算争能手③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④帮助卡片找朋友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有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如“摘苹果”“飞鸽送信”

“青蛙过河”“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4)新旧知识对比练。

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训练。如: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对比;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这样让学生既掌握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复习中理顺关系,有利于口算

正确性的提高。

(5)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9加几,8加几……各有几题,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以内的退位减学完后,可以将加、减集中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如8、7、15)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经常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在完成口算训练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评“计算小能手”;可以进行口算比赛,对取得满分的,发“满分奖,”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口算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个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口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3.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学生口算易错原因,以寻求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4.比较法:确定实验小组和对照小组进行对比,分析相关要素的关系。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8-2013.9)

①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②调查研究。执研人员对一至二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调查、统计。

③测试。对一至二年级实验班学生采用试卷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

2、实施阶段(2013.10-2013.12)

①落实计划。深入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上研究课、分析、小结、深化。

②借鉴经验:注意学习外地及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促使实验顺利进行。

③质量检测。

④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3、总结汇报阶段(2013.12-2014.1)

①作阶段性小结。

②典型课例、教案、优秀论文集、听算录音文稿、实验报告等。

八、初步成果

1、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口算技巧,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寻求最佳捷径的思维习惯。

2、通过口算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口算比赛,并取得喜人成绩。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林.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6).

[2]顾青.浅议算法多样化的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3]王吉儿.谈谈我对“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几点认识[J].小学教学研究,2011(22).

[4]路晓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J].考试周刊,2011(26).

[5]刘明波.勿忽视口算技能的培养[J].辅导员,2011(Z3).

[6]蔡东静.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6).

方案:“知算理认算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2011-03-21 16:20:26)转载▼

标签:xkt11225 凌萍分类:课题方案

新手报到,请大家多多指导哈!!!

课题名称:“知算理认算式”——提高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凌萍

研究起始时间:2010.9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是一切数学学习的基础,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对于我们低年级来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纵观低年级数学试卷,涉及口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约占85%以上。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正确率均不能达到国家低限要求(一年级人均8题/分;二年级人均10题/分)。

而导致学生口算速度和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学生方面的原因。

①行为方面:包括习惯不良(例如学生口算时经常会出现东张西望、抓耳挠腮等小动作)与书写速度慢。

②心理方面: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等。

2. 教师指导方面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的口算方法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算理不熟练、机械记忆、思维僵化、易受错题干扰。

据我观察所知,低段学生每做一道口算题都需要停顿一些时间,不同的学生停顿的时间长短不等。我认为导致学生口算速度缓慢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诉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低段学生做口算是每题必算,即“算算式”,而我们成人做口算是每看到一道题目便成快速的反应出答案,即“认算式”。这正是我们成人与小孩的口算的速度差别。所以,教会学生从“算算式”慢慢过渡到“认算式”,便能大大加快低段学生的口算速度。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口算能力:是指在保持正确率基础上的速度追求,不是单纯求快,而是要至少达到国家低限标准的正确计算。

知算理,认算式:口算是指在学生清楚明白、懂得算理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算式的能力,是学生经历从算算式到认算式的过程,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采取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在学校传统教育中,“2+3=”之类的一大批简单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算式来看待。而我却认为:应该把“2+3=”之类的一大批算式都是分别当作一个特殊的“字符”来看待。在进行口算训练的时候,把这些特殊的“字符”当作一个“字”来“认”,而不是去“算”。而真正的“知算理认算式”口算,必须要做到:一、认题认得快;二、得数写得快。

低段学生只有对算式的概念进行了突破——突破了“算算式”的概念,才会真正认识到“认”比“算”快。可以想象,一个低段学生的口算速度如果有成人那么快,那么她做起数学作业来肯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研究指向:分清楚口算和笔算不同的算理,摸索和引导学生研究关于口算独有的算理、计算方法,并记录。记录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和品质变化,用口算中学生运用的口算方法和算理作为主要的论证资料。

研究内容:

1、二级训练。

①一级训练:设计一套基础题(20以内数的加减),制作成卡片,反复口算练习,使学生具有快速“认算式”口算的能力。

②二级训练:形成一套和人教版数学教材进度配套的训练低段学生口算速度的习题集(100以内数的加减)。

2、把训练融入活动中。把口算训练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建立“兑换式”激励机制。只要学生每次训练顺利通过,便可拿到一张小的笑脸贴纸,当集齐10张小笑脸便换一张大笑脸贴纸,当集齐10张大的笑脸贴纸便奖励一本本子。有效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中训练口算,使效果大大提高。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形成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申请立项。

该阶段主要采用资料搜集法和文献法。

(二)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编写基础题。通过对二年级学生及学困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二年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班的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同时根据学生情况编写比较系统和严密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加、减、乘、除的基础题(如10以内加法表、10以内减法表等等),制作成一套卡片。

2、第二阶段:强化算理,训练“认算式”口算。进行学困生个案分析研究,做好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尤其是与教材配套的口算题目的搜集。

3、第三阶段:成果检查,改进方法。分别记录采用普通口算方法和“认算式”方法,学生口算相同数量题目所需要的时间,检查口算速度的提高效果,反思方法并加以改进。撰写相关总结。

4、第四阶段:实施改进方法,强化“认算式”口算。做好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并补充相配套的口算题目。

5、第五阶段:再次成果检查,做好研究小结。所有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形成一套和人教版数学教材进度配套的循序渐进地训练低段学生口算速度的习题集。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该阶段主要采用观察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观察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和个别观察法。

(三)总结阶段:做好课题总结工作,所有课题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和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该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