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马也指导老师:段晓鹏

【摘要】近几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经日趋多样化和频繁化。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暴露。管理力度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尤为凸显。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是解决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问题非常重要的因素。要解决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具有组织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善后总结机制及科学的、高效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学生高度密集的高校,由于居住集中、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其公共卫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凸显,高校卫生应急工作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要使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迈上科学发展轨道,应多关注从“机制”建设上找寻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种危机状态对校园教学秩序与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和损害,往往可能产生巨大的不良社会影响,我国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虽已基本建成,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只有明确其中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加以优化,从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一、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一)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增强,蔓延速度快

随着高校和外界联系日趋增强,学生人数增加,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突发性是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特征。一般不可预知,也无法预测,往往会突然爆发,出于人们意料之外,而且蔓延十分迅速,结果更是始料不及的,很容易令人措手不及。例如,2008年3月31日上午,贵阳学院两名学生在省人民医院被确诊为甲型肝炎后,次日16时发现可疑病人l6例,初步确定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截止4月14日16时,贵阳地区共报告甲肝病人269例,其中贵阳学院243例[1]。虽然各部门迅速地采取了应对措施,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疫情迅速扩大。也正是这种事件的突发程度,才使学校应急机制成为挑战,也使管理者对于事件的处理无章可循,无法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和应对。

(二)高校群体的特殊性强

高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因为它是人才的聚居区,人口相对密集地,而且由于人口流动性大,每年都会有新学生进校,且集体行动概率高,加之学生群体是一个社会经验不足、独立应对危机的能力不强的群体,这些都为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传播以及危机的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风险演化为危机的速度加快,甚至可能因为学生处理手段不当而加重了危机的扩张。[2]这些也决定了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时也有着相当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学生这个群体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具有不同于其他事件的特殊性,这种群体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学生成为传染病高发和易感人群。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性大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的破坏力和威胁性,而且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影响人数众多,很容易涉及同一城市中的其他高校,甚至全国范围的其他高校,当然由于学生群体与外界社会接触也较为紧密,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后,校园周边也势必受到影响。另外,除人、财、物受到损害之外,还破坏了学校、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正常秩序,甚至影响到高校的稳定。这不仅给学校整体工作和学生学习带来损失,而且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心理的极度恐慌。

(四)社会关注度高

高校作为公众心中人才的培养基地、象牙塔圣地以及专家学者言论的发源地,具有高聚焦性,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教育与管理问题以及部分学术丑闻等将高校的被关注度再次提高。一旦高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极易成为社会工作的焦点。另外,随着新闻媒体的介入力度越来越大,社会监督意识也越来越强,高校突发卫生事件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社会,成为新闻媒体、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的焦点。甚至成为相关政策、规定、条令的修改和出台[3]。危机的高聚焦性与高关注度,社会影响大。

二、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卫生管理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物界自然平衡紊乱,生物界中储备的病原体通过宿主转换过渡到人类,导致新传染病爆发,[4]如SARS和禽流感病毒的出现,不断挑战着人类抗击疾病的能力。在此大背景下,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问题的增多以及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师生的迅速增多,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高校传染病的防控难度增大;特别是随着高校一校多区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内部公共场所和公共卫生管理的难度,导致高校公共卫生管理不力。

另外,国家近几年对卫生事业投人严重不足也是高校公共卫生管理不力的重要影响之一。至2013年3月,国家财政虽然对医疗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从4.4%提高到了5.7%,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65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从2.28%提高到了3.19%,但公共医疗卫生所占比例不高,还不超过总卫生医疗费用的50%,并不能满足一套完整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营。而且,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的另一直接结果是公共预防专业人才匾乏,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管理以及处理不力。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规章制度不健全

现如今高校正在进行内部体制改革,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扩招扩建,一些高校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组织、招生、教学和扩充上了,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于表面形式,存在侥幸心理,对危害性认识不清,造成各项规章制度疏于检查和监督,也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不能及时消除和解决危机隐患,导致事故发生了才抓落实、才重视,管理滞后为突发事件的产生埋下隐患。[5]

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方面制订了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对于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界定不是很健全,在制度层面上还是比较模糊。这对高校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时相当不利的。此外,由于高校在应急工作中对基本的法律职责认识不足,造成高校在应急管理过程当中责任不明确。

此外,各高校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突发事件事后评估和善后制度,尤其是对高校在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解决效果等综合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高校不能很好地通过突发事件总结经验,找出产生突发卫生事件的诱因以及平时工作中的疏漏点,以便更好的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机制。

(三)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不完善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我国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门较多,单纯依靠卫生部门,难以有效协调公安、药品监管、环境卫生等诸多部门。目前还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及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一旦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分别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指挥。虽然它对于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以及督察和指导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临时成立的指挥机构有三个缺点;一是工作不具有延续性,每次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二是每次均需花大量时间与相关机构进行协调;三是缺乏一个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

直到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卫生机构,仍对卫生应急工作认识不足,没有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而且对卫生应急的职能定位也不明确,使得一旦出现需要协调的问题,就会出现一团忙乱的局面,且存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不完善的情况,应急工作中往往出现指挥盲点或指挥的不科学性。甚至在部分市尚未立项建设,有些市县仍未成立经当地编办批准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得不到保障,日常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难以到位,且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四)学生缺乏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

为了更加实际地描述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了解学生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态度,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龙子湖几个高校内500名不同学院的学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接触和认知程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后得出如下图所示结果。

从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经历过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占比例为85%,然而对自己学校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了解学生比例高达99%,而且有94%的学生未受到过或很少受到相关方面的训练。由此,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了解匮乏程度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卫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且由于很少有人接受过相关方面的训练,这就导致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承受能力和处理事件的能力非常弱。在校园卫生管理工作中,甚至有同学简单地把公共卫生理解为搞清洁卫生,这种错误的认识也给疫情的扩散和传播埋下隐患。

再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方面,缺乏经验的学生们往往在心理上产生异常紧张和恐惧,感到焦虑和压力,这不利于正常决策;另一方面,科学的应急决策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系统科学及有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而这些知识又不可能集于某人一身,所以应急决策必须是由多个方面的专家在一起共同做出判断和抉择,即进行群体决策。但由于突发事件时间紧迫和后果严重,应急决策者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来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而且民主协商很可能导致延误决策时机,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应急决策的权力必须适度集中,在学生当中选择有经验且能做出客观冷静方案的决策者能够随即决断,迅速地做出决策,把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事态的蔓延。

三、应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所采取措施和建议

(一)改善高校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建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和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却也是以及亟待完成的工程,需要建立一支多学科的应急队伍,可以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在校医院工作人员、校保卫处人员和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一旦有危机爆发,这支专业性队伍能够及时、果断、准确的处理应对,保证高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性。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国卫生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政府要建立专门的领导体系,及时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及指导。相关部门除了在事件的潜伏期建立和完善应急预防机制之外,在事件的爆发阶段更要及时提供大量的财物支持,以保证不能承担治疗费的受害者及时得到治疗。比如,政府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供突发事件的资金、药物和基础医药设施,从而加强高校卫生及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二)建立应急规章制度和突发卫生应急预案

建立高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规章制度,应根据卫生部制定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明确信息报告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信息报告的范围和标准,报告的内容、方式、时限、程序等,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从法律角度给予明确规定。继而,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当地政府和专业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另外,在突发卫生事件制度的建立方面,最好的办法仍属关口前移。高校应建立应急预案动态更新机制,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抓好卫生应急的常态化管理,避免“重处置、轻预防”情况发生。应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规定,建立高校卫生应急预案动态更新修订机制,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提高应急预案知晓率。通过会议、文件、培训、网络、大众传媒等途径,保证应急预案知晓率,并对预案中部门和个人职责明确知晓。二是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制订应急预案应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和反应能力为目标,能有效针对可能发生的疫情突发事件有预见性地做好救援防控工作为抓手,详尽描述突发疫情的事前、事中、事后各项事宜,具有自动启动、执行功能的基本要求。三是实施预案可行性测试。应急管理要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要通过演练、检查预案、发现问题、改进预案,形成规范的演练、评估、修正制度,提高预案水平和提升应对突发疫情应急反应能力。

(三)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真实、有效,鼓励社会公

首先,需要建立快捷、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网。在当今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即使政府不向公众提供信息,公众也会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去获取相关信息,要控制这些非正式渠道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些通过非

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很有可能是扭曲的,一旦谣言盛行,结果反而更糟。清华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教授指出[10],与其如此,就不如利用主渠道及时主动地向公众提供信息,虽然,公众在突然出现的一组庞大的疫情统计数字面前,会表现出一阵慌乱,但是这样的慌乱很快就平息了,因为民众在了解疫情严重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央地方政府采取的各种严厉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之后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公共关系学理论强调,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其次,政府应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的安排,我国将建立从中央到县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乡村和城市社区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从而编织一个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的信息网络。国家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称,目前已开始着手研究具体方案。方案设计要求使今后疫情报告系统一直延伸到街道和乡村。各医疗机构发现疫情可直接上网,把个案资料输人到传染病公共数据库。该信息同时自动进人同级疾控机构的疫情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并实现疫情信息的分级享用。有了及时、准确的信息,就有可能在疫情刚露头时,启动预警系统,抓住最佳时机,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我们要加快改革新闻管理体制与公共信息发布制度。另外要使新闻媒体真正肩负起“社会守望者”的职责,要让人民群众及时地、客观地、充分地享有知情权。

(四)提高学生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师生应对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灾难危害程度。为此,需要在事件发生时,及时请专业人员对公众进行解释、指导以及宣传正确应对心理问题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和公众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在特殊时期的生活质量。

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医院的功能,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防治流行病、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普及科学的医学常识,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服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间断地进行监测,并对在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流行病、传染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救治,严格控制其传播蔓延。依靠国家疾病控制应急体系,充分利用所在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医疗资源,发现病情及时上报。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救治,并控制疾病的传播,以取得预防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最佳效果。

结束语:随着世界进入和平时代,军事威胁等传统的国家安全因素已逐渐退出世界舞台,而受医疗实践导致的不良后果、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恶化影响而产生的突发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制度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更加凸显。而对于高校这种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制度,提高人们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培育祖国人才,创造祖国美好未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 魏明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及防范[J],《人民论坛》(2009年18期)

[2]刘助仁.一些国家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举措[J].当代世界,2003,(07);34-35.

[3]冯增强.构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7,33(2);106-107

[4]滕学芹.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5]黄晓达,张杰,王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管理研究.天津学术文库

[6]文美荣.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长效机制的构建[J].当代理论与实践,2010,2(1);

53-55.

[7]教育部办公厅教体艺厅[2010]4号5关于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二次预警通知6.2010-5-31

[8]高路.中英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比较与经验借鉴[J].中外医学研究

[9]姚建义,冯子健.美国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

年第23卷第4期

[10]薛澜.SARS危机呼唤建立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J],2003年6月《中国中

医药报》第1959期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采取紧急措施,做到有效应 对,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 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总经办领导副组长: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并对预案 的适宜性进行审核,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具 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 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工程物业部和营运部应当建立 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 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 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教育培训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要及时将情况报告应急 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应急小组 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5.3.1.1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危险性分析评估,根据专业人员有关意见和政 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及时采取防范突发事件的应对措 施。 5.3.1.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 作,普及卫生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5.3.1.3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增强全体员工和广大客户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5.3.1.4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 械的物资储备。 5.3.1.5出现突发卫生事件后,履行报告职责,主要内容包括:发生或者可 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情况;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 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 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作业名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课后习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课后习题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0时29分54秒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根据本讲,突发事件的应对往往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处置,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D、综合性和系统性 2、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是()。 B、破坏性弱 3、"我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机制不包括()。" B、中非合作机制 4、本讲中,不属于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原则的是()。 B、综合协调 5、根据本讲,突发事件可能引起跨国界的传播,例如SARS疫情,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B、群体性和公共性 6、"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优势不包括()。" D、资源优势 7、滑塌、滑坡、泥石流属于()。 C、地质灾害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我国传染病类突发应对机制包括()。 D、指标监测 E、事件监测 2、灾后卫生应急工作面临主要挑战有()。 A、灾区通讯、交通中断 B、信息不通 C、医疗卫生需求不清 D、灾区环境卫生条件差 3、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A、总体预案 B、部门预案 C、专项预案 D、地方预案 E、企、事业单位预案 4、根据本讲,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 A、自然灾害 B、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C、放射源丢失事件 D、恐怖事件 E、意想不到的群体事件 5、判定国际突发事件的标准有()。 A、事件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否严重 B、事件是否不同寻常 C、事件是否有国际传播的危险 D、事件是否有限制国际旅游和贸易的危险 E、事件是否侵害个人利益 6、根据本讲,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形势。 A、近几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B、各类事件以一般事件为主,特大时间相对较少 C、传染病事件为主,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所占比例小,但病死率较高 E、学校事件数和病例数所占比例较大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流感大流行可能会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巨大压力。 正确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起应急处置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一)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或严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 职责: 1、全面领导本镇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

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 (1)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卫生院副院长(业务) 成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试题 一、填空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 重大(H级)、较大(皿级)、一般(W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4、血清可在4T存放3天、-20C以下长期保存。用于病毒等病 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 可置于匕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 C或以下保存。用于细菌等病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一般4C保存,检测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标本需要特殊条件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对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和管理。 二、名词解释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5类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新发(新出现的)传染病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出现的或已经存在的,但发病率或发病地域

迅速增加的传染病。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答案一、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共同临床表现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病,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答案二、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2 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 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三、简答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几个特点一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突 然发生的,是突如其来的,一般来讲,是不易预测的事件。 二是突发事件具有公共卫生的属性,它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 三是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即,我们判断一个发生了的事件是否为突发事件,除了要看其是否具备前两个特征外,还要看该事件是不是属于已经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或者从发展的趋势看,属于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2、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要点有哪些1.隔离治疗病人2.追踪密切 接触者3.带菌者服药 4.保护易感人群5.做好环境的清洁与消毒6.健康教育 3、肠道传染病控制要点有哪些1.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2.确定疫 点和疫区3.严格消毒环境和灭蝇4.加强人畜粪便管理与消毒 5.食品卫生管理6.开展动物检疫和管理7.健康教育8.环境安 全性评价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017年崇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实施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组长:龙家雪 副组长:廖赤军李林屈湘庸张世明 组员:童红樱宋莎宋新华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传染病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参考word

传染病突发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休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大力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休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

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项突发事件防治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疫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开展学校供水系统进行安全检测,严格对有自备供水的学校的水源、防护和水质的消毒,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编制依据 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二、事件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以及对我市城市建设历史资料和危害现状的科学分析。 三、事件分级 本预案所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由低到高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调度全局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紧急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2)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

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我局调度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联合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3)较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政府调度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4)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需要我局调度个别部门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处臵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市建设系统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并有效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对接。 五、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臵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测试试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测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C、2003年9月5日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第2题?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C、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3题?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4题?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A、政府分管领导人 B、政府主要领导人 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 C、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5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 第6题?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C、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 第7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 第8题?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小时 C、2小时 C、12小时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肥东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0年4月29日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适用围及工作原则 (一)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中涉及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另行制定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落实各项防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因素及时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县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围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措施果断。县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重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课后习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课后习题总分:100? 60及格分数:? ?考试剩余时间:?0时29分?08秒单选题(共5分)7题,每题1、 下列()不是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 A、加强合作 B、事后评估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 2、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包括()。 A、应急预案 B、预防措施 C、控制措施 D、院内感染控制 3、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生活安全事件四种类型,它们之间是()。 A、单独发生或耦合 B、自生灾害 C、衍生灾害 D、以上都有可能 4、我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机制不包括()。 A、上海合作组织 B、中非合作机制 C、东盟合作机制 D、世卫组织的合作机制 5、自然灾害的间接影响不包括()。 A、房屋倒塌、人群密集尠 B、灾区人口流动大 C、建筑物倒塌、溺水等 D、卫生体系受损,冷链运转中断 6、自然灾害卫生工作周期不包括()。 A、灾前准备 B、应急响应 C、事后评估 D、恢复重建 7、根据本讲,突发事件的应对往往需要多部门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处置,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A、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B、严重性 C、紧迫性

、综合性和系统性D 分)5多选题(共6题,每题1、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明显提升表现在()。 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 B、检测能力大大提高 C、现场调查能力大幅提升 D、指挥决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E、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根据本讲,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 A、自然灾害 B、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C、放射源丢失事件 D、恐怖事件 E、意想不到的群体事件 3、突发事件的应对重点包括()。 A、加强演练 B、报告规范 C、报告时限、通报 D、信息发布 E、启动预案及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本讲,自然灾害的特点是()。4. 、分布广泛且均等 A 、具有突发性、群体性 B 、易造成巨大损失C D、难以避免,但可通过相关措施减轻 E、分布广泛且不均等 5、判定国际突发事件的标准有()。 A、事件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否严重 B、事件是否不同寻常 C、事件是否有国际传播的危险 D、事件是否有限制国际旅游和贸易的危险 E、事件是否侵害个人利益 6、传染病类的突发事件应对原则包括()。 A、健全机制、科学准备 B、加强监测、及时报告 C、科学调查、重点防控 D、分工合作、联防联控 E、规范评估、持续改进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自然灾害后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正确 错误 2、灾害衍生突发公共事件不是灾害卫生应对的重点。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

1.4.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第一节总则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总督导: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2 、办公室 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 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 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 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 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 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 后勤保障组:总务科 信息宣传组:政工办 安全保障组:保卫科 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 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 1 、病、伤人员数量。 2 、病伤情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1.1为提高XX项目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采取紧急措施, 做到有效应对, 特制订本预案。 二、范围: 2.1适用范围: 为XX项目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危害, 最大限度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 特 制定本预案。 2.2发布范围: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 三、名词解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在项目管理范围内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 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四、职责: 4.1应急小组组成: 组长: 总经办领导副组长: 工程物业部负责人、营运部负责人 组员: 工程物业部、营运部全体员工 非标准工作时间内由总值班经理担任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 4.2相关职责: 4.2.1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 案, 并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负责紧急状态的应急准 备与响应的组织、监督工作。 4.2.2工程物业部客服组负责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的培训, 具体培训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 4.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期间, 由应急副组长担任现 场总指挥, 负责对工程物业部人员及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 工程物业部所属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示与命令。 4.2.4安保组负责紧急状态下现场秩序指挥、财产安全的维护。 4.2.5工程部组负责紧急状态下设备设施的临时处理、控制与恢复工作。 4.2.6客服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对客户的通知工作。

五、作业内容; 5、规程要点 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5.1.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领导下, 工程物业部和营运 部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由各职能组 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 的正常运行, 并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 制定监测计划, 科 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 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 报告。 5.2 信息分析通报与报告: 5.2.1物业部定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信息, 教育培训 值班人员, 加强责任心, 认真巡视检查各种设备。 5.2.2客服组人员在确认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要及时将情 况报告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安保组负责人。 5.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 客服组及时将事故情况上 报应急小组负责人。 5.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方案: 5.3.1物业部行动方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 单选题: 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 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分钟 小时 小时 小时 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个 个 C. 3个 个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全区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主及科任教师 二、工作目标 (一)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共公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三)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机构设置 (一)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基本职责:为便于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控制和有效处置。 (二)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卡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卡 年 学校名称(签章) 事件名称 发生日期:年月日表号:卫统42表-1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 号有效期至: 1、学校类别: 1.1普通高校□ 1.2中专、技工学校□ 1.3市中学□ 1.4市小学□ 1.5县中学□ 1.6县小学□ 1.7乡中学□ 1.8乡小学□ 2、发生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 2.1城市□ 2.2农村□ 3、事件原因: 3.1传染病□ 3.2中毒□ 3.3意外事故□ 3.4自杀□ 3.5他杀□ 3.6其他□ 4、危害因素:4.1物理因素□ 4.2化学因素□ 4.3生物因素□ 4.4其他因素□ 危害物名称 危害物检测结果 5、事件情况: 接触人数发病人数确诊人数 其中死亡人数致残人数 6、事件经过:(包括事件原因、过程及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初步急救和患者救治) 报告日期:年月日白报告人:(签名)单位负责人:(签名)

《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卡》说明 一、调查目的:及时准确的了解发生在学校内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二、填报单位、报送方式:本报告卡由发生突发事件的乡中心以上学校填写,报辖区内县级 疾病控制机构。 三、报送日期: 1、有法规的依据法规报告,无法规规定的按本规定报。 2、传染病、中毒事件:发生事件的学校和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或其他法定报 告人得知事件发生后,应在12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最先接到报告的疾病 控制机构在勘验确认后,应立即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应于24小时内电话 径报卫生部。并在处理工作结束5日内,将专题报告报至卫生部,并纳入正常的学 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卡中。 3、其他事件: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报告。 四、填表要求: 1、报时一律使用钢笔。要求书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必要时涂改处须有 填报人的签字或公章。 2、学校名称一栏须加盖单位公章。 3、在相应的“□”中划“√”,卡中各栏目间的数字不得出现逻辑错误。卡中各数字 均用阿拉伯数字,汉字采用楷书形式,所有栏目不留空格,无阳性结果时均填写“0”,缺乏该项数据时均画一横线“—”,其它特别情况所采用的符号,需加文字说明。 五、指标解释: 1、学校类别: 1.1普通高校:即教育部门所辖的部级、省级、市级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和其他部门、 企业、民办的高等院校以及具有师资和办学设施的各类职业大专学校。电视大学、 函授大学、走读大学、夜大学不列入。 1.2中专、技工学校:即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和大型厂矿级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并 包括农业中学和职业高中。 1.3市中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直辖市和省辖市区(含郊区,指城市部分),以一个独 立的中学(初中、或高中、或完中)为一个统计单位。 1.4市小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直辖市和省辖市区(含郊区,指城市部分),小学一至 六年级。 1.5县中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县级市区和市辖县的县城,以一个独立的中学(初中、 或高中、或完中)为一个统计单位。 1.6县小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县级市区和市辖县的县城,小学一至六年级。 1.7乡中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乡镇(不含村),以一个独立的中学(初中、或高中、 或完中)为一个统计单位。 1.8乡小学: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乡镇(不含村),小学一至六年级。 2、发生地点: 2.1按市县的划分填写事件发生地点的归属。 2.2按行政区域划分城市、农村学校。城市学校指市中学和市小学;农村学校指县中学、 县小学、乡中学和乡小学。地区行署所在地的县级市的学校仍归县级类。学生以所 在学校为准,不追究学生来源和户籍。 2.3普通高校和中专技工类学校不分城市、农村。 3、事件原因: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沙河镇第三中心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总则 为加强对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置的综合能力建设,为确保师幼的 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顺利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 意外事故对师幼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为妥善处理好校园火灾、 传染病、自然灾害、财产失窃、外出遇险、饮食中毒等突发事件, 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特制定本应急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组建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园内突发性事件的 组织协调、预防处理园舍火灾、传染病、自然灾害、财产失窃、外 出遇险、饮食中毒等各项工作。 组长:刘丽霞 副组长:何宜娟庞玲朱会会 通讯员:李艳 (二)领导小组职责: ⒈召集会议,开展安全教育,部署处置工作,提出预防措施,安排以及检查。 ⒉若发生校园安全事故,负责启动应急预案。 ⒊负责对幼儿园突发性事件的监控、报告、处理安全事故等事宜。 4、组织学习,加强自身及成员的组织能力和积极应变能力。

5、面临突发事件,组长、副组长组成指挥小组,负责制定应急方案和处理措施,指挥全园教师的行动。通讯员负责联系各部门及学校有关的安全部门,必要时,联系警方及医院。成员组成行动小组,负责到场组织行动。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把最大限度地预 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灾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幼儿园支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及时处置原则。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事故处理工作成员及时到岗,相关人员快速出动,及时控制局面, 解决问题。以及时、快速减少危害的扩大,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4、依法处置原则。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行政 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幼儿园突发性安全事故。要 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以理性、合法 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三、事件处理 (一)幼儿伤害事件 1.发生幼儿伤害事件后,先向园长汇报,同时通知带班教师、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于 C 起公布施行。 A 1989年9月1日 B 1987年5月1日 C 2003年5月9日 2、 B 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 3、 C 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4、 A 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 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B 国务院 C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5、《条例》的施行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起 ABCD 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A 信息畅通 B 反映快捷 C 指挥有力 D 责任明确 二、填空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 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重大食物和职业 中毒 )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2、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3、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

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 1、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 对 ) 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对) 3、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对) 4、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对) 5、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对) 四、简答题 1、突发事件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版

Xxxx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成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由于人类不能预测新的 传染病何时出现,所以我们必须作好迎接它们的充分准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镇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收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 制定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强化领导,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科学预防,有效实施;畅通信息,快速反应,目的是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三、预案启动的条件: 在本镇内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站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 对事件的性质进行评估,如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县卫计委,并立即启动本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具有突发性,它是突然发生的,是突如其来的,一般来说,是不易预测的事件。例如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非典型肺炎。 2、具有公共卫生属性,它针对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它的范围包括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是指传染病在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地点发生,导致大量的传染病病人出现,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平常的发病水平,如本辖区出现的鼠疫、霍乱和肺炭疽首发病例;连续出现2例以上的鼠疫和肺炭殖疫情;霍乱的暴发疫情。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共同临床表现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如罕见传染病;新出现的传染病;群体性的或出现死亡病例的免疫接种事故;造成危害健康的水污染;也可能是群体性疾病;食源性、水源性疾病暴发。中毒是指由于吞服、吸入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所产生的有害影响。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是指,由于食物和职业原因而发生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如职业中毒和农药、鼠药或其它有毒化学品引起危害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另外还有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和中毒事件。 3、对公众健康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程度,即,判断一个发生了的事件是否为突发事件,除了要看其是否具备两个特征外,还要看该事件是不是属于已经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从发展的地势看,属于可能对公众健康益成严重影响的事件。突发事作您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