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全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定以下中医特色保健方案:

一、中医保健目的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涵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中医保健方案,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中医内容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业务的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二、中医保健服务对象

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

三、中医保健服务措施

(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的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的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社区居民实践预防保健。

(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的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的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

(三)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制和改变社区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

(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放血、拔罐、刮痧、沐足、穴位埋线、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

(五)充分利用社区中医药资源,对社区慢性病人开展康复指导,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相关的中医药康复知识的咨询和简单易行的康复训练指导。

(六)根据一年四季老年人、妇女、儿童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中医保健药物和保健品应用指导。

(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举办各种培训,提高中医药治疗保健效果。

1、社区保健指导人员培训:保健内容、健康教育,调整保健方案,提高服务技能,效果评价考核。

2、社区居民培训:掌握正确的保健方法,接受保健指导训练,提高保健效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中医理论,对产褥期和更年期妇女开展保健

服务:产褥期强调适寒温、避外邪、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适劳逸;更年期加强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咨询。

(2)运用中医优势,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失调、肺炎、哮喘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指导。

四、中医保健服务形式

坚持“政府领导,卫生实施”的原则,贯彻落实“网络化、条块结合、就近服务”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保健服务。

(一)街道

1、宣传社区中医保健意义、内容、方法,负责动员辖区内人员积极配合保健服务。

2、组织力量对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登记,征求意见,落实服务需求。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条块结合,就近服务”,根据有需求的各类人员,由服务人员组成团队,就近提供中医保健服务。

2、社区医务人员和服务对象商定服务形式,可采取上门服务或预约服务。

3、负责对各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保健技能和保健效果。

4、建立服务对象个人健康档案。

五、保健效果干预

为及时总结保健服务经验,调整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提高服务效果及服务质量,实施保健效果干预。

(一)定期总结保健服务开展情况。

(二)定期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效果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和服务对象的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六、各类人员中医药保健指导要点

(一)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

人到老年,体质的总特点是虚,特别以血虚为主。血能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一旦血不足,就会在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精神倦怠,舌质淡,脉细无力。这种体质多由年老体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所致。这种老年人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1、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

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观赏一阵风景,使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虚。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二)妇女中医药保健指导

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

1、经期保健

《景岳全书?妇人规》论月经病的病因时说:“盖其病之肇端,则或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可见,经期应当于饮食、精神、生活起居各方面谨慎调摄。

(1)保持清洁: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于入侵致病,必须保持外阴、内裤、月经带、垫纸的清洁,勤洗勤换内裤、月经带,并置于日光下晒干,月经纸要柔软清洁、勤换。洗浴宜淋浴,不可盆浴、游泳,严禁房事、阴道检查,如因诊断必须做阴道检查者,应在消毒情况下进行。

(2)寒温适宜:《女科经论》说:“寒温不适,经脉则虚,如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经乍多乍少,为不调也”。指出经期宜加强寒温调摄,尤当注意保暧,避免受寒,切勿涉水、淋雨、冒雪、坐卧湿地、下水田劳动,严禁游泳、冷水浴,忌在烈日高温下劳动,否则,每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等症。

(3)饮食宜忌:月经期间,经血溢泄,多有乳房胀痛,小腹坠胀,纳少便溏等肝强脾弱现象,应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品。忌食生冷、酸辣辛热香燥。多食酸辣辛热香燥之品,每助阳耗阴,致血分蕴热,迫血妄行,令月经过多。过食生冷则经脉凝涩,血行受阻,致使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也不宜过量饮酒,以免刺激胞宫,扰动气血,影响经血的正常进行。

(4)调和情志:《校注妇人良方》指出:“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经先闭,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强调情志因素对月经的影响极大。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失濡养,不得正常疏泄,每产生紧张忧郁、烦闷易怒之心理,出现乳房胀痛、腰酸疲乏、小腹坠胀等症,因此,在经前和经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否则,会引起脏腑功

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轻则加重经间不适感,导致月经失调,重则闭经、患痨瘵等症。

(5)活动适量:经期以溢泻经血为主,需要气血调畅。适当活动,有利于经行畅利,减少腹痛,但不宜过劳,要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若劳倦过度则耗气动血,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证。

2、产褥期保健

产后6~8周时间内属产褥期。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机体处于虚弱多瘀的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精心调养。《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妇人产褥,五脏虚赢”,“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日褥风”,产后调养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婴儿的哺乳具有积极意义。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产后充分休息静养,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产妇的休息环境必须清洁安静,室内要温暖舒适、空气流通。冬季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或煤气中毒。夏季不宜紧闭门窗、衣着过厚,以免发生中暑。但是,不宜卧于当风之处,以免邪风乘虚侵袭。产后24小时必须卧床休息,以恢复分娩时的疲劳及盆底肌肉的张力。不宜过早操劳负重,避免发生产后血崩、阴挺下脱等病。睡眠要充足,要经常变换卧位,不宜长期仰卧,以免子宫后倾。然而,静养绝非完全卧床,除难产或手术产外,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并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以促进恶露畅流、子宫复元,恢复肠蠕动,令二便通畅,有利于身体康复。

(2)增加营养,饮食有节:产妇于分娩时,身体受到一定耗损,产后又需哺乳,加强营养,实为必要。然而,必须注意补不碍胃、不留瘀血。当忌食油腻和生冷瓜果,以防损伤脾胃和恶露留滞不下,也不宜吃辛热伤津之食,预防大便困难和恶露过多。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又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产后1~3天的新产妇可食小米粥、软饭、炖蛋和瘦肉汤等,此后,凡蛋、奶、肉、骨头汤、豆制品、粗粮、蔬菜均可食用,但需精心细做,水果可放在热水内温热后再吃,另外,可辅佐食疗进补,以助机体恢复。如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畅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米糟等。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可进餐4~5次,不可过饥过饱。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产褥期因有恶露排出,产后汗液较多,且血室正开,易感邪毒,故宜经常擦浴淋浴,更需特别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每晚宜用温开水洗涤外阴,勤换会阴垫,如有伤口,应使用消毒敷料,亦可用药液熏洗,有利于消肿止痛,内衣裤、月经带要常洗晒,产后百日之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不能盆浴,以防邪毒入侵引发其他疾病,不利于胞宫恢复。产褥期应注意二便通畅,分娩后往往缺乏尿感,应设法使产妇于产后4—6小时排尿,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如若产后4—8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应采取措施。产后应卧床休息,如应肠蠕动减弱,加之会阴疼痛,常有便秘,可给番泻叶促使排

便。

此外,产妇分娩已重伤元气,需给予关心体贴,令其情怀舒畅,可以防止产后病的发生。

3、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的妇女处于产后机体康复的过程,又要承担哺育婴儿的重任,该期保健对母子都很重要。

(1)哺乳卫生: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及痂皮软化,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产后8—12小时即可开奶。每次哺乳前,乳母要洗手,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哺乳后也要保持乳头清洁和干燥,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入睡。如仍有余乳,可用手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防乳汁淤积而影响乳汁分泌或发生乳痈。刚开始哺乳时,可出现蒸乳反应,乳房往往胀硬疼痛,可作局部热敷,使乳络通畅,乳汁得行,也可用中药促其通乳。若出现乳头皲裂成乳痈,应及时医治。哺乳要定时,这样可预防婴儿消化不良,有利于母亲的休息,一般每隔3—4小时一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哺乳至十个月左右可考虑断奶。

(2)饮食营养:《类证治裁》说:“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也”。产后乳汁充足与否、质量如何,与脾胃盛衰及饮食营养密切相关。乳母应加强饮食营养,增进食欲,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如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若乳汁自出或过少,需求医诊治。

(3)起居保健:疲劳过度、情志郁结,均可影响乳什的正常分泌。乳母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还要注意避孕。用延长哺乳作为避孕的措施是不可靠的。最好用避孕工具,勿服避孕药,以免抑制乳汁的分泌。

(4)慎服药物:许多药物可以经过乳母的血循环进入乳汁,例如,乳母服大黄可使婴儿泄泻。现代研究表明,阿托品、四环素、红霉素、苯巴比妥及磺胺类,都可从乳腺排出,如长期或大量服用,可使婴儿发生中毒,因此,乳母于哺乳期应慎服药物。

4、更年期保健

妇女在45—50岁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机能从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亦是从生育机能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的过渡时期。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可致阴阳失调,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忧郁,月经紊乱、燥热汗出等症,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轻重因人而异。如果调摄适当,可避免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或缩短反应时间。更年期

的妇女应注意几个问题。

(1)自我稳定情绪:更年期妇女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极焦虑的心理和无端的猜疑,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遇事不怒,心中若有不快,可与亲朋倾诉宣泄。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要保持乐观情绪,胸怀开阔,树立信心,度过短暂的更年期,又会重新步入人生坦途。

(2)饮食调养: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营养和调节重点是固护脾肾、充养肾气,调节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或调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乱。更年期妇女其肾气衰,天癸将竭,月经频繁,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往往出现贫血,可选食鸡蛋、动物内脏、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油菜、西红柿,桃、橘等绿叶蔬菜和水果纠正贫血。患有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摄食粗粮(小米、玉米渣、麦片等)、覃类(蘑菇、香菇等)、芹菜、苹果、山楂、酸枣、桑椹、绿叶茶等以降压安神,应当少吃盐,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平时可选食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补肾食品。

(3)劳逸结合:更年期妇女应注重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休息。但是过分贪睡反致懒散萎靡,不利于健康。只要身体状况好,就应从事正常的工作,还应参加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调节生活,改善睡眠和休息,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要注意个人卫生。

(4)定期做好身体检查: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除了注意情志、饮食、起居、劳逸外,适当对症合理用药是必要的,可以改善症状,尤其要注意定期检查。女性更年期常有月经紊乱,也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好发年龄,若出现月经来潮持续10天以上仍不停止,或月经过多而引起贫血趋势时,则需就医诊治。若绝经后阴道出血或白带增多,应及时就诊做有关检查,及时处理。在更年期阶段,最好每隔半年至一年做一次体检,包括防癌刮片,以便及早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三)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

儿童体质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儿童体格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都未臻成熟完善,历代儿科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如隋《诸病源候论》提出“小儿脏腑娇弱”;宋《小儿药证直诀》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明《育婴家秘》也说“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等,都指出小儿时期的机体与生理功能均未达成熟完善,清《温病条辨?解儿难》更进一步认为小儿时期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精气未足等特点是“稚阴稚阳”的表现,这里的“阴”,一般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2、生机蓬勃,发育迅

速。这和上述的特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快速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好比旭日初生,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代医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纯阳”,如《颅囟经》首先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温病条辨?解儿难》更阐明所谓纯阳,并非有阳无阴的盛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以及对水谷精气、营养物需的需求,相对地感到更加迫切而言。

由于生理上既有脏腑功能未全的一面,又有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一面,所以在病理上造成小儿容易发病,“易虚易实”和“易于传化”的特点,加上小儿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且从脏腑功能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来说,又突出地表现在“脾常不足”(指消化功能薄弱),“肝常有余”(指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卫外不固”(指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等,而在病情的发展、变化上,往往较成人迅猛而重笃,所以古人特别重视“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疾病,要求把握病机,及时治疗,避免损伤正气。小儿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往往可以“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摄取之,则一药可愈”,说明只要调治及时得当,疾病的康复过程比成人来得快。在中医保健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喂养节饮食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体格、智力以及脏腑功能均不断地趋向完善成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多,质量要求高。《幼幼

集成?初生护持》指出“盖儿初生,借乳为命”,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对六个月以下的小儿更适合,若无母乳或其它原因不能哺乳,可采用人工喂养,通常予以牛奶、羊奶、奶糕、豆浆等代乳品,鲜牛奶可作首选,若母乳不足或其它原因,不能全部用母乳喂养,可采用混合喂养。少儿不同阶段的食品应以营养充足、适应并促进发育为原则,及时添加辅食,并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及粗细粮、荤素菜的合理搭配,要特别注重提高幼童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比重,让孩子食用足量的鱼、肉、蛋及豆类食物。肾气对人的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幼童的肾气未充,牙齿、骨骼、脑髓均处于发育中,因而不要忽视补肾食品的供给,如动物的肝、肾、脑髓及核桃仁、黑芝麻、桑椹、黑豆等,然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宜少食或忌食温补滋腻厚味的食品,如羊肉、鸡肉、火腿、海参等,脾胃为后天之本,但是小儿“肠胃脆弱”、“脾常不足”,饮食又不能自节,喂养稍有不当,就会损伤脾胃,妨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发育,因而,幼儿的喂养应着眼于保护脾胃。其饮食应以易于消化吸收为原则,辅食的添加应该由流质到半流质到固体,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增加辅食的数量、种类和速度,要视小儿消化吸收的情况而定,宜随时观察孩子的大便以取得了解,食物的烹调宜细碎软烂、色香味美,通常采用煮、煨、烧、蒸等方法,不宜油炸。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应注重节食,《幼幼集成?初生护持》强调“忍三分饥,吃七分饱,频揉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冰箱的使用,现代儿童要防止营养过剩、过食生冷、零食过多过杂。

2、寒温调适

要顺应天时寒温变化增减衣衫,令小儿冷热适度,以小儿的手足暖而不出汗,体温保持在36.5℃—37.3℃之间为宜,保暖要点是头宜凉,背、足宜暖,小儿衣被特忌厚热,平时穿衣不宜过多,《诸病源候论》指出:“薄衣之法,当以秋习之”,使小儿慢慢适应寒冷刺激。

3、安全防护

小儿精神怯弱,易受惊吓,大惊卒恐可致疾病,此外,小儿求知欲强,勇于探索,但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外界危险事物没有识别能力,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成人必须谨慎看护,事事留意,正面引导,切勿以粗暴态度或恐吓手段对待,《育婴家秘》指出“小儿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又谓“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它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小儿玩弄嬉戏,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剑、唧铜钱、近水火”皆为经验之谈,值得借鉴,此外,要防止触电、车祸、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冬天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

4、体格锻炼

《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论》指出:“凡天和暖无风之日,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

不致疾病”。要鼓励孩子到户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进行体格锻炼。10岁以内儿童,每天至少保证2—3小时的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要让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不宜进行过多的力量练习,以体操、游泳、游戏、短跑、武术、跳绳和球类运动为宜。

中医药特色保健方案

中 医 药 特 色 预 防 保 健 方 案 奋斗街道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创建中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通知精神,加快中医药融 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容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简、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理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让更多的居民受利于中医药服务。 目标:运用不同的形式使社区的老人、儿童、妇女接受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并了解一般中医药防治知识,是社区居民自觉运用中医药的家庭保健意识。 三、实施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人保健,就是通过适当的运动养性修身,定期检查,发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精养血,平和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

的目的。 1、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二)社区妇女保健 (三)由于妇女在生理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案如下: 1、指导妇女做好月经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坐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和,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2、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思虑过度,增

5个重点人群中医健康管理技术6

关于印发儿童等5个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 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地区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项目和内容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司组织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专家共同起草了《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电子版可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f5909634.html,)下载.请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时遵照执行;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在试点地区之外推广使用。 附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1) 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14)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5)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56)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66)

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试行)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儿童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预防接种程序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根据各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各地区可结合预防接种程序的时间要求,至少在6月至1岁期间、1至3岁期间、3岁至6岁期间各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至少3次),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①方法对儿童健康状态进行辨识,以望诊为主; 二、提供儿童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足三里、涌泉等常用穴位按揉、腹部推拿、捏脊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以下为0—36个月儿童和3岁至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可以选择的时间以

中医养生馆项目计划书

**中医特色养生馆项目计划书 2017年4月

**中医特色养生馆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中医养生馆 2、项目规模:选址在新城区内,200-3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交通流畅,停车方便,周边商业氛围的环境规模。 3、项目背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增强,加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增大、环境的破坏导致的人们健康状况下降,使得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中医养生有“上工治未病”之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理论基础;通过中医传统理疗、经络疏通、调解人体阴阳平衡为主、以治未病为目的打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馆。而**目前还没有一家专业技术性强的养生馆,以及**旅游客流的需求,足以开展第一家具有特色的中医养生馆,抢占先机,独占鳌头。 4、经营理念:中医特色养生馆通过独特的推拿、艾灸、药浴、熏蒸、养生茶、药酒等养生项目的服务,达到全方位、针对性、见效快、纯自然疗法的亚健康调理项目,以满足人们养生保健需求,突出专业性、品牌性、规模性的特色养生馆。 二中医养生项目: 1、推拿、小儿推拿、按摩、正骨、正脊棒推、拍打、拉筋、针灸; 2、悬灸、龙骨灸、艾灸、拔罐、刮痧; 3、全身药浴、半身药浴、足浴; 4、养生茶;

5、药油、药酒; 6、女士美容美体减肥; 7、中医体质辩证、体检、咨询。 三、中医养生馆营销 1、市场细分: a)三十岁以上的老板,白领,政府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 b)25—55岁的女性,有中等以上的收入。 c)追求健康自然的中医养生人群、老年人。 d)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肠胃失调、等亚健康人群。 2、市场定位 中医特色养生馆—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设计成金字塔赢利模式。也就是说,在赢利模式设计时,要组合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没有特色普遍性的项目,它们作为利润的金字塔底部分,这些服务大多是微利或不赢利的,比如足浴,推拿是很多养生馆都有的,也是一般人都能消费的,那么这部分价格就不能定的很高了,普通大众都能接受,而且比医疗机构价格又实惠,又能享受到好的环境。另一部分则是非常有特色和竞争力的项目,比如药浴熏蒸、艾灸、养生茶、药酒等这部分产品或服务有中医特色,客户对它们的认知利益应该要非常高才可以,它们作为金字塔顶,可以销售价很高,这样利润就有了。总的说来,“金字塔”赢利模式,就是既要有“暴利”的项目又要有微利的项目,既要有高端客户,又兼顾中低端客户,组合起来,分别对待,才能达到

中医“治未病‘诊疗一体化预防保健服务建设方案

中医治未病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 治未病源自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未病科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意见》要求: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 国家中管局2014年01月28日发布《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国家中管局2013年11月13日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国家中管局2013年09月24日发布《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页脚内容1

建设基层“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的思考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关心人的健康?现代医学“治未病”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深入思考的问题。 【发展瓶颈】 治未病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尚不够清晰合理。 缺乏有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支撑 已有技术和产品处于“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治未病服务系统。 治未病服务尚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建设目标】 医生可操作性强,工作积极性高。 民众接受度高,愿意选择。 社会效益突出。 经济效益显著。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治未病 中心”与“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体系”。 页脚内容2

孕产妇中医保健方案

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试行)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孕产妇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孕产妇愿意接受服务。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产前检查与产后访视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孕产妇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结合产前检查与产后访视的时间要求,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其中产前分早、中、后三期,产后一期。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孕产妇健康状态进行辨识; 二、提供孕产妇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孕产妇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保健技术及方法按本规范中标准指导,各医疗机构要有指导处方,一式两联,管理人群一联,卫生院一联存入档案。

第三部分孕妇中医保健 中医认为女性妊娠期间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因此整个机体出现“血感不足,气易偏盛”的特点,而有“产前一盆火”之说。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则出现饮食偏嗜、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现象,一般不严重,经过 20—40 天左右,症状多能自然消失。另外,妊娠早期,孕妇可自觉乳房胀大。妊娠3个月后,白带稍增多,乳头乳晕的颜色加深。妊娠 4—5个月后,孕妇可以自觉胎动,胎体逐渐增大,小

腹部逐渐膨隆。妊娠6个月后,胎儿渐大,阻滞气机,水道不利,常可出现轻度肿胀。妊娠末期,由于胎儿先露部压迫膀胱与直肠,可见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等现象。 一、端正言行 孕妇要端心正坐,清虚和一,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不邪视,耳不邪听,口误邪言,心无邪念……无邪卧,无横足。应谨守礼仪,端正行为,目不视邪物,耳不闻邪音,口不出邪言,以修心养性。 二、调养饮食 孕妇在受胎之后,应该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并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营养以逐月养胎。“妊娠一月始胎,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多食酸则伤肝,多食苦则伤心,多食甘则伤脾,多食辛则伤肺,多食咸则伤肾,故孕妇宜均衡饮食,少食辛酸煎炒肥甘生冷。 三、调畅情志 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以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应居舒适、优美、静雅的环境,以保持心情舒畅,气机调和。 四、起居有常 在生活起居方面,孕妇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随其时序而适其寒温,避免环境、天气等造成的损伤。提倡静养,勿劳。久视伤血,

常见多发慢性病中医药保健方案

高血压中医干预方案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得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得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得指导作用。 1、高血压得预防 (1)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与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与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较高得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得保护作用。多食富含钾得蔬菜与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得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与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得饮料,提倡饮用绿茶。少吃甜食与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与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与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与薯类。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2)控制体重:体重与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得“亲密”联系,超重与肥胖就是高血压得常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得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4)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得、循序渐进得、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得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得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得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得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每天可做10分钟得“深呼吸,下蹲起”得动作。深呼吸就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与得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体位改变可以增强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血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亦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判别标准: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 mmHg。②成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早期症状可见头晕、头胀、胸闷、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约半数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常伴后颈部牵拉或板样感觉。对人体心、脑、肾、血管等重要脏器损害严重。时至今日,专家认为,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该病是导致脑中风的众多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学虽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病得范畴。中医根据辨证施治,在这一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疗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高血压病分为两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约占本病的90%,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而病因尚未清楚的一种独立疾病。发病与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等有关。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城市的患病率高于农村,

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男女之间无某些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40~50岁女性发病率高。 一、发病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待阐明,但遗传和生活方式对血压都有影响。 (1)肥胖体质:成人的体重和血压有明显的关系,体重升高的人与体重稳定的人相比,前者血压升高明显,而随着体重的下降,血压也随之下降。 (2)饮食不节:过多摄入动物脂肪或大量饮酒,低钾、高盐,均可使血压升高。 (3)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不良情绪,心理压抑等因素,可导致血压升高。 (4)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二、症候表现 高血压的患者,虽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感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失眠及乏力,但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都在不知不觉的受到损害,并最终可能导致脑卒中、尿毒症、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亡。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发生血压急剧增高,并可出现心、脑、肾等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 “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 2007年,国务院领导同志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一、工程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治未病”工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的示范体系。 3、总结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

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4、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方案和服务流程。 5、建立、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评价体系。 二、组织主体与实施载体 (一)组织主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 (二)实施载体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2.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服务提供体系 以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等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 ()

董家营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 实施方案 (2016年) 2016年1月

董家营镇2016年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国卫基层发[2013]7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老年人及儿童家长普及中医基本知识与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和知晓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0% 2、0—36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90% 二、范围和对象 范围:全镇22个行政村。 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所有65岁老年人和0—36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 (一)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 每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

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对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二)0—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管理措施 (一)组织领导 董家营镇中心卫生院成立“董家营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王锋 副组长:张耿华 成员:雷勇、高振、谢婷、方侠、张蕊、陈昕玥、刘文文

孕产妇中医保健方案

孕产妇中医保健方案. 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部分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为接受过孕产妇中医保健知识技术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或其他类别医师。 三、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孕产妇愿意接受服务。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可以与产前检查与产后访视及重点人群健康档案时间相结合。 五、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孕产妇健康档案。

第二部分管理程序 结合产前检查与产后访视的时间要求,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中医健康指导,其中产前分早、中、后三期,产后一期。主要内容为: 一、运用中医四诊合参方法对孕产妇健康状态进行辨识; 二、提供孕产妇饮食调养、起居活动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等适宜居民自行操作的中医技术; 三、对孕产妇常见疾病或潜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供中医干预方; 案或给予转诊建议 四、保健技术及方法按本规范中标准指导,各医疗机构要有指导处方,一式两联,管理人群一联,卫生院一联存入档案。

第三部分孕妇中医保健 中医认为女性妊娠期间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因此整个机体出现“血感不足,气易偏盛”的特点,而有“产前一盆火”之说。妊娠初期,由于血聚于下,冲脉气盛,肝气上逆,胃气不降,则出现饮食偏嗜、恶心作呕、晨起头晕等现象,一般不

严重,经过20—40 天左右,症状多能自然消失。另外,妊娠早期,孕妇可自觉乳房胀大。妊娠3个月后,白带稍增多,乳头乳晕的颜色加深。妊娠4—5个月后,孕妇可以自觉胎动,胎体逐渐增大, 小腹部逐渐膨隆。妊娠6个月后,胎儿渐大,阻滞气机,水道不利,常可出现轻度肿胀。妊娠末期,由于胎儿先露部压迫膀胱与直肠,可见小便频数、大便秘结等现象。 一、端正言行 孕妇要端心正坐,清虚和一,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不邪视,耳不邪听,口误邪言,心无邪念……无邪卧,无横足。

2016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方案

2016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底,以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使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通过中医预防保健不生病、少生病、延缓生病。 (二)年度目标 1、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达到国家、市级标准。100%的村卫生室均能提供5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2、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3、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4、我院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至少能够开展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5、设置中医科、中药房,达到《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鼓励以开展中成药、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综合评价工作,并鼓励使用推广具有区域特征

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要在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科室建设、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与培训、中医药服务提供等列为重要指标,中医药内容列为一级指标,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5%。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要加强基本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中医重点专科。 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巡回医疗、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要开展中医药人员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要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配齐配强中医药人员。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在每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要重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工作。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要努力开展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通过师承方式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认真开展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培训学习、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向基层中医药人员倾斜的激励措施。 (四)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要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要针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的适宜技术目录以及“2016-2016年

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利用及存储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就会升高。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部分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因素、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调治失宜,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病程迁延日久,易发生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中医对此病早已有精辟论述,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无力、消瘦等,相当于“消渴病”。类似《内经》有关“脾瘅”、“消渴”“消瘅”的论述。结合 众多专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可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阴阳两虚型。 三、糖尿病现在医学分型 1、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糖尿病、特发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于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损伤、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产综合征等。 4、妊娠糖尿病:多次妊娠流产者。 四、发病原因 1、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2、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氢氯噻嗪﹑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萘洛尔等。 五、证候表现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指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一、服务功能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服务内容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三、服务流程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方案制定、健康干预措施实施、干预效果评估等。 四、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 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至少有一间。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

中医养生讲座策划书

中医体质活动项目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进社区”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化,为使更多的群众及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体验中医,让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贴近百姓人家,以及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多样化开展,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意识,激发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我科将组织“中医体质活动及中医疗法干预”社区公益活动。 二、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1、宣传社区卫生服务,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 2、让社区居民了解自身的中医体质情况,普及自我保健知识。 3、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4、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要和需求。 三、资源需要: 1、已有资源: (1)中医讲师:李锋副主任医师(中医知识渊博)、 (2)讲座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会议室。 (3)宣传小册子、横幅、小牌子、海报。 2、需要资源: 首先争取得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协助。 (1)人员配合:社区组织居民参加中医体质活动等。 (2)讲课所需工具:课件、电子笔、扩音器、麦克风。 (3)礼品:简单实用的生活用品:毛巾、手帕、扇子等,可选择性的印上我院的宣传资料、健康知识、社保政策等。 四、活动开展: 时间:第一讲初步定为2017年9月10日15:00-----17:00 第二讲以后时间须在第一讲结束时发出预告通知。 地点:华发2楼会议大厅 主题:中医养生 主讲人:中医教授张##

嘉宾:社区热心老人、##物业领导、居委会领导、格力嘉宾、兄弟机构嘉宾等。 听众:##社区居民、##村居民、##居委居民、就诊患者朋友等。 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承办:预防保健科 活动工作及人员安排: 前期工作: 1、讲座课件制作,依据李锋副主任的主题、主要内容,先行制作,再让李主任修改、补充、 完善。负责人员: 2、宣传工作:(重点环节) 1)宣传单的制作:标题醒目、内容吸引、适合目标听众的口味,并定好具体时间地点。 发放地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 目标人群:社区居民,特别是距离我院稍近的九州基社区和联丰社区。 负责人员:吴颖仪。 2)导诊预约登记:现场就医人群,留下姓名、电话等,并派发宣传资料,做好解析、邀请工作。 负责人员:屈绮文 3)电话预约邀请:免费体检的老年人群; 负责人员:屈绮文 3、中医体质海报的制作。负责人员:吴颖仪 活动当天工作: 1、会场布置、参与人座次;负责人员: 2、礼品、食品的购买;负责人员: 3、主持、领导讲话、司仪、会场服务;负责人员: 4、电脑、灯光、音响、摄像;负责人员: 5、秩序维持、现场气氛调节(领掌人、托儿、活跃气氛)负责人员: 6、接送车辆、活动后清理人员、合影、餐饮招待、后续联络等。负责人员: 活动预备 1.和李锋副主任商量、共同制作好讲座课件内容。 2.活动前三天,制作出横幅和宣传海报,在院内外作好宣传工作。 4.活动前三天,联系社区居委负责人组织好社区老人家参与活动。 6.活动前一天,所有组织人员和工作人员开会,安排活动现场的人员分工。 7.活动当天,活动开始前三个小时,所有工作人员到位,按照既定人员分工,各负其责。 活动流程 1.主持人介绍主讲人、到场嘉宾。 2.健康讲座开始 3、提问环节 4.免费中医体质辨识 5.中医疗法干预 6.赠送小礼品

儿童中医保健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中医保健方案 一、目的意义 儿童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卫生、健康、体格锻炼和教育方面的指导,以增强体质,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中医具有非常丰富的儿童养生保健方法和经验,做好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类文明和繁衍昌盛,以及人类的进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倡导科学育儿;运用中医药保健方法如食疗、小儿推拿等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加强儿童保健,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三、工作内容 1、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针对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保健指导; 2、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中医药育儿保健、疾病康复服务; 3、运用中医药医疗方法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四、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日常保健方法,本方案只提出普遍性的儿童保健方法。 (一)饮食调养指导 1、工作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和科学喂养,正如《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科学喂养方法及合理饮食结构。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中医食疗药膳配方、健康处方、宣传单,开设儿童保健主题讲座等方式,使家长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正确的饮食喂养方法。比如婴儿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 (2)普及科学膳食、中医饮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饮食科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 (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饮食保健指导及食疗药膳方法,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预防接种指导 1、工作重点: 督促家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具体措施:

中医养生馆营销方案

中医养生馆营销方案 您好,仔细看了您的任务要求,特此为您制作营销方案以及日常内部管理方案细则,分两部分内容阐述。我们的发展模式要以发展会员,日常促销为主打。 1,会员采用会员卡形式,会员充值刷卡可以享受8.5折优惠。 2,日常利用各自形式派发抵价券配合宣传单做促销。 (一)我们的市场定位: 1,市场细分: a)三十五岁以上的老板,白领,政府人士,银行工作人员等, b)25——55岁的女性,有中等以上的收入。 c)追求健康自然的中医养生人群。 d)注重养生的安全性,科学性。 2,市场定位 中医养生馆——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3,环境定位 a)整体风格:古朴优雅不失时尚,创造视觉、心境上最佳享受。洋溢渲染出雅静、淳厚中国风情(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适当采用中国风可以给人舒适安宁的感觉,跟养生的主题很贴合)的风格。(围绕中国古典风格,统一服装(服务员服装可以采用中国风,比如旗袍)、宣传单,服务项目名称等诸多方面加以充分烘托) b)养生馆环境促销:作为环境促销,主要为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能吸引顾客进店;内部环境能刺激顾客消费,并成功挽留顾客。 外部环境:特色鲜明,体现出养生,健康的元素,以热烈、明快、醒目的氛围吸引消费者进店,可用:POP介绍服务内容,DM介绍促销内容,音乐吸引人流眼球。(营造气氛) 内部环境:满足顾客的五感六觉,使顾客流连忘返。 1、灯光照明要效果好。给顾客明快、轻松的感觉;渲染店内气氛,突出产品,增强陈列效果。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效率。 2、内部色调的选择: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以古典、节奏缓慢的轻音乐为主,使顾客感到放松,舒适,点上植物精油,让养生馆弥漫着一股醉人的花草香气。 (二)开业以及日常营销方案: 1,,开业策划: 1)策划目的 1.通过活动宣传中医养生概念,为新店积攒人气。 2.倡导自然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古法养生,安全有效。 3.宣传公司理念:用中端的价格,高端的服务,专业化的水平为客人服务 2)策划方案 活动时间:2011年月日 活动主题:“养颜,养身,养心”——中医养生新主张 活动形式:现场展示+免费体验+中医美容知识展/咨询+派送抵价劵 活动前期宣传: 1.海报,传单:主要派发DM宣传单:在本地人流多的地方比如大型商城,超市派发传单;在高档小区,政府部门等特定人群处派发传单;小车广告,在停放的小车插宣传单,你懂的! 2,若定位高,资金充裕,可以考虑在报纸及当地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杂志广告,报纸宣传(软文)。 3,联系市区几家事业单位工会,大公司工会,银行等,赠送体验劵或者抵价券。4,充分利用老板自身人脉关系,送人情卡吸引顾客。 5,预备1000只彩色气球, 活动流程:

精深中医预防及养生保健工作计划清单及实施方案设计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社区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 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中心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略 成员:略 二、工作计划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心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和义诊4场次,中心2场次,共计18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 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4、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 在社区开展居民相关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需要建立效益评估标准,以此确定和评价开展服务活动的效果,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它们的标准是居民是否对应用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积极性有较大增加等等。 三、实施方案 1、我们要高度重视把中医预防和养生保健纳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中,实行“一票否决权”,做到有人分管、有人专管、年头有计划、平时勤督查、年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 2、主要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讲座、科普知识宣传和健

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11[1]

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一、中医药保健目地 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拟定适合老年人、妇女、儿童地中医保健方案,指导帮助居民树立正确地健康观,将中医药内容有机地融入卫生服务中,丰富卫生服务地内涵,拓展中医业务地渠道,开辟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地新途径,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地卫生保健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中医药保健服务对象 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 三、中医药保健服务措施 (一)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地健康教育,以中医整体观和中医理论整体系统地认知方式,整体与功能调节地艺术,反映中医健康教育地特点和优势,有效指导居民实践预防保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情志调摄:七情是人体对事物地不同反映,强调形神统一和保持“神”地自然稳定调节,移情易性,以情解情,避免七情所伤,防止疾病发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开展老年人健康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价,重点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和早报告,积极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因素和社会方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充分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药膳、保健运动等自然疗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五)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对慢性病人开展康复指导,改善慢性病患者地生活质量.提供相关地中医药康复知识地咨询和简单易行地康复训练指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六)根据一年四季老年人、妇女、儿童各自特点,制定相应地中医保健药物和保健品应用指导. (七)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类型,举办各种培训,提高中医药治疗保健效果. 、保健指导人员培训:保健内容、健康教育,调整保健方案,提高服务技能,效果评价考核.、居民培训:掌握正确地保健方法,接受保健指导训练,提高保健效果. ()运用中医理论,对产褥期和更年期妇女开展保健服务:产褥期强调适寒温、避外邪、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适劳逸;更年期加强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地宣传、教育和咨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运用中医优势,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失调、肺炎、哮喘等常见病多发病地防治指导.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形式 坚持“政府领导,卫生实施”地原则,贯彻落实“网络化、条块结合、就近服务”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药保健服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宣传中医保健意义、内容、方法,负责动员辖区内人员积极配合保健服务. 、组织力量对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登记,征求意见,落实服务需求. 、负责对各类人员地业务培训,提高保健技能和保健效果. 、建立服务对象个人健康档案. 五、保健效果干预 为及时总结保健服务经验,调整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提高服务效果及服务质量,实施保健效果干预. (一)定期总结保健服务开展情况. (二)定期加强对服务人员地服务效果地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加强和服务对象地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