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文学观念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 A、名词解释1

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想性。思想的深刻性,深刻的思想性。四、什么是文学审美的意识形态性,

1、性质上,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

2、主体把握对象上,是认识又是情感。

3、目的功能上,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

4、反映生活上,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五、作家的体验有哪些特征,1、情感诗意化。2、意义深刻化。3、感受个性化。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A、名词解释

1、文本: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语义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未经读者阅读只是语言产品(如书)。

2、文学文本: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3、桐城派:方苞开创,刘大櫆、姚鼐发展,学《左传》、《史记》等先秦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讲究义法,力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文章风格。

4、文之精粗:粗是形色声名,可见可听的外界景象;精是指道。

5、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6、语言: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

7、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

8、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9、语言结构:语言集团的总模式,代代相传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名法、词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码。

10、言语:在特定语境下人的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

传达个人说话的一种信息。

11、语言革命:胡适提出,1、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直接暗示和象征观念与哲理。 B、简答题

一、什么是文学形象的系统性,

、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 1、艺术形象的有机性。2

二、文学形象的总特征是什么,

1、具体可感性。

2、艺术概括性。

3、审美理想性。

4、审美属性。

三、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1、特征性;形象独特,内在丰富,贯穿活动的总特征,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2、丰厚的历史意蕴。

3、艺术魅力;生命形式,真实性,合乎理想,新颖性。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怎样, 1、相互信赖。2、互动性。3、辨证统一。五、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

1、景中藏情。

2、情中见景。

3、情景并茂。 C、论述题

一、意境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1、刘熙载分类法:明丽鲜艳的美;热烈崇高的美;悲凉凄清的美;和平静穆的美。

2、王国维分类法: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二、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荒诞性。4、求解性。三、象征意象化原则是什 1、哲理性。2、象征性。3 么,

1、以荒诞幻象表真实意念。

2、以抽象思维实现意象组合。

3、意象应合原则。意义与形象要对应和契合。四、文学象征意象如何分类,

1、尚无定则。

2、寓言式象征意象。

3、符号式象征意象。 12、灵感:文思敏捷、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顺利的创作心境。

13、抒情策略:创作时,在语法或修辞上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 14、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

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15、抒情母题:在某种抒情传统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

16、抒情小品文: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 17、抒情的语法策略:从

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18、抒情的修辞策略: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B、简答题

一、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特点有哪些,

1、表现情感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

2、表现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

二、表现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1、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2、首倡,法国弗尔龙;意大

利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 3、情感与表现是互动的。

三、什么是抒情原则,有哪些种类,

1、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

循的原则。2、古曲主义抒情原则。 3、浪漫主义抒情原则。4、象征主义抒情原则。 C、论述题

一、抒情性作品的一般性原则是指什么,

1、诚挚性原则。

2、独特性原则。

3、感染性原则。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

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讲求文法,4、不无病呻吟,5、不滥调套语,6、不用典,7、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2、文学语言组织: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是表现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 13、语音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组织的20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语音组合系统,包括节奏和音律。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14、文法层面:文学语言组织基本层面之一,文学语言组织在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语调、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包括词法、句法和篇法。意义和诗意。

15、辞格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16、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 26、文艺复

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B、简答题

标。

一、什么是文学文本,它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1、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2、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出来供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读者阅读而未阅读的语言形态。3、文学作品已被读者阅读并张“陌生化”。

赋予一定读法的语言形态。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二、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1、是指一种实际的语言形态。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适用30、新批评文本

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分析。

语言的具体运用。2、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3、被创造出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来、被读者阅读和接受的。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三、什么是文学文本的组成, 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1、文学语言组织。

2、文学形象系统。

3、文学意蕴世界。 32、接受美学:建

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四、什么叫文学文本中的语言,有何重要地位,

成对话关系。

1、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作家经过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33、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2、是文学文本的基本存在方式。

3、是者去填充和确定。

意义不可分离的生长地。4、不仅表达意义,而其本身就是意34、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的组成部分。5、是文学文本

的美的组成部分。义倾向。

C、论述题

35、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一、什么文学语

言组织,特征是什么,

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代表人物韩愈,1、文学语言组

织是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柳宗元。

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36、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2、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3、具有整体性。

4、具有表现目的和37、心物交融说:刘勰,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个性特征。

38、表象:保留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二、文学语言组织由哪些层面构成,

39、全景小说: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跨时空,竭力描写1、语音层面。2、文法层面。3、辞格层面。

社会生活全景,百科全书。

三、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语言 40、移情说: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或融入到物的身上,1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使之亦有,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2、内指性。3、音乐性。 41、距离说:拉开功利距离、陌生化。5、本色化。重新审视。的体验。对已有的经验换一种角度4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4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与对象共同生命着,为入;A、名词解释

体验又要反刍,进行自审为出;两者辨证统一。 1、文化形象的系统性:其一是就艺术世界有机性而言,其二B、简答题

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

一、什么是再现说,

2、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1、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和再现。2、体现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3、3、高级形象形态: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忽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媒介的作用。的艺术形象。

二、什么是表现说,

4、审美理想: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1、强调作品与作

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的情感流露。2、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文学是作家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3、主张以外部现实为对象。型模式。

4、以不平凡的色彩描写平凡事物。

5、艺术形态美:构成艺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形式美。三、什么是实用说,

6、类型说:主张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重视共性,忽视个1、强调作品被读

者所利用的关系。2、保守的一面,文学麻痹性。

人的精神,维护统治。3、积极的一面,促进人的解放,推动社7、个性典型说:从重视典型共性到重视典型个性。会前进。

8、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什么是客观说,

9、中介—特殊说:包含个别因素又不是个别,包含普遍因素1、将作品抬高到

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2、切断作品与又不是普遍;以个别而言是本质,以本质而言是现象。

作家、读者的联系,把文学作为独立的存在体。 10、文学典型:作品中呈现的、显示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五、什么是体验说,

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1、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和阅读作品时的感受与再创11、扁平人物:具有类型性和漫画性,表现一种单一的特性或造。2、只有读者参与,文本才成为作品,才完成文学的创造。意念。

六、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 12、圆形人物:具有人性的深度,具有多重性格侧面,随作品1、时代原因。2、自身发展的原因。“模仿—表现—变形—装饰”发

展而变化。

发展趋势。3、与人的观点不同及其变化有关。 13、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指出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七、什么是文学,怎么理解文学定义, 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1、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是凝结个14、自然主义: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非本质个别现象和琐碎细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2、文学是一种文化节,追求外在真实,反对典型化。不能反映生活本质。

模式。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15、启蒙主

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的凝结。5、文学是读者与作家,读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6、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16、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八、什么是文学的文化意义,

现实关系的真实性;时代脉博和动向。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生的意义;3、沟通人17、诗有三境:物境(诗由物生)、情境(诗由情生)、意境(揭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4、憧憬人类的未来。示思想与事理)。

九、文学的文化意义是怎样发现的,

18、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1、通过有效的阅读。2、品质阅读。3、价值阅读。的诗意空间。

C、论述题

19、意象:心理意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各一、为什么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种感性形象。

1、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

2、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0、内心意象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二、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象。

1、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21、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称。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2、主体心理层。

3、客观对象层。

4、心理时空层。

5、历史文22、文学象征意

象: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艺术化层。

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三、文学审美活动有哪些特点,

23、寓言式象征意象:通过故事情节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 1、广泛的包容性。是一种语言,语言包含一切。2、深刻的思

24、符号式象征意象:通过无情节的整个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第四章叙事作品

A、名词解释

1、现代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2、中国叙事学:综合西方传统叙事学和现代叙事学,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3、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4、叙事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分析叙事活动。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叙述动作。

5、叙述语言:使故事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标记。

6、叙述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时距、次序、频率。

7、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对照形成的关系。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停顿。

8、次序:故事时间中事件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语言的排列顺序对照形成的关系。

9、频率: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重复的关系。

10、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由叙述人称决定。

11、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剥夺读者的探索求解权利。

12、第一人称叙述:既是叙述人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13、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14、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变换:对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 15、叙述标记: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16、叙述内容:文学文本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人物、结构、行动。

17、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涉及事件、情节、情景。 18、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

18、情节: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19、情景: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 20、人物:推动故事的进展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扁形、圆形、表意、典型、性格人物五个类型。

21、表意性人物:不具有性格内涵,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22、性格人物:具有一定秉性、气质等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人物。 23、结构: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24、表层结构:按照叙述顺序组成的各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 25、深层结构:故事各要素按故事的文化背景中某种内在结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的超出叙述顺序的整体。

26、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叙述功能、叙述逻辑、符号矩阵。

27、叙述功能: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28、叙述逻辑: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29、符号矩阵:由四个符号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

30、叙述动作: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叙述者、接受者。 31、作者:创作作品的人。

32、隐含的作者:进入作品的叙述活动后的作者。 33、叙述者:讲述作品中语言的人。

34、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B、简答题

一、简述中西方叙述学的发展,

1、西方:神话、史诗—戏剧—长篇小说。

2、中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志怪传奇—“说话”、戏剧—长篇小说。二、中西方叙述艺术理论的发展,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虚构、情节—古罗马贺拉斯《诗艺》,人物形象—法国布瓦洛,类型化—黑格尔,性格中心—恩格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2、明代后期,评点式—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王国维。第五章抒情作品 A、名词解释

1、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2、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3、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4、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5、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6、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7、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8、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9、诗可以兴、观、群、怨:兴,抒发情感;观,反映社会生活;群,沟通人与人;怨,批评时政。

10、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

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11、古曲主义:拥护王权;理性绝对化,否定感情的意义;运用民族规范语,恪

守“三一律”;明显的保守性。二、抒情作品的抒情途径有哪些,

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2、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三、抒情小品文的特征

是什么?

1、在内容上高度自由。

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A、名词解释

1、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它是创作个性形成的基础。功利性。

4、文体:文学风格的载体,是一些持久性的体制、样式、类型,都是广义的语言秩序。作品的体裁、体制;文学的语体;文学的风格。

5、文学语体:与一定的体裁相匹配而显示其特征的文学语言,表现为特定的语言体式。抒情语体;

叙事语体;对话语体。 6、规范语体:具有规范性的语体。

7、抒情语体:一种表现对情感的体验、特别钟爱声音功能、擅长偏离语言常规且频繁运用修辞手法的语言体式。

8、叙述语体: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文体中广泛使用的语言体式。

9、对话语体:富于动作性,要求性格化和口语化的语体,多在戏剧文学创作中使用。动作性、性格化、口语化。

10、自由语体: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为创作个性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是作家创作个性发展为风格的唯一途径。

11、文采: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语言的特殊组合,是文学风格的外衣。

12、情调:作品中的情感格调。

13、气势: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 14、氛围:弥漫于作品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环境结合构成意境和情境。

15、韵味: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

16、时代风格: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是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17、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渗透于作品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文学的总体特征。

18、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域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点。 19、流派风格:一些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主张和语言格调等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点。群体文化的表现。 B、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2、文学风格是作家独特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文体成熟的标志。

3、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文学与时代、民族、地域等领域的关系。二、对于文学风格的理解,历来有哪些观点,

1、着眼作品的外在特色,认为风格是一种言语形式。

2、着眼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认为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的自然流露。

3、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认为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4、从读者鉴赏角度来理解,认为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三、文学风格的定义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点,

1、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

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2、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3、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4、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5、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四、什么是创作个性,与风格关系如何,

1、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

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2、文学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3、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五、叙述语体有哪些特征,

1、虚拟性。

2、不是单声话语,是双声话语。

3、还具有多声齐鸣的特点。

六、体载与语体的关系如何,

1、两者密切相关,一定的体载要求一定的语体相配合。

2、某些文体还以一种语体为主,兼用其他语体。七、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言语属于个人,体现个人特点;语言属于社会,体现社会规则。

2、语言来

源于言语活动,言语活动又受制于语言规则。 C、论述题

一、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的关系,

1、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和超码密切相关。

2、风格与词语的频率有关。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情调。3、气势。4、氛围。5、韵味。三、文学风格有哪些特征, 1、文采。2

1、独创性。

2、稳定性。

3、多样性。四、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

1、西方古代三分法:安提西尼(崇高、平庸、低下);黑格尔(严峻、理想、

、愉快);威克纳格(智力、想像、情感)。2

我国古代有简繁二法:简分有:刚柔(刘勰、姚鼐)、虚实、奇正,刚柔影响最大。繁分有:刘勰“八体”、皎然“十九种”、司空图“二十种”。

五、文学风格的变化构成有哪些,

1、与时代文化。

2、与民族文化。

3、与地域文化。

4、与流派文化。

5、各个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第七章文学创作 A、名词解释 1、感物说: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2、养气说:认为气(道德精神)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只重“气”,不全面。

3、镜子说:强调文学创作必须反映客观生活。对主观能动认识不够,不全面。

4、深层心理说:文学创作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无意识)决定。

5、距离说: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

6、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

7、艺术直觉: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1

8、艺术真实性: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19、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4、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春笋的起伏状况。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5、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律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6、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7、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8、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9、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0、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第三章文学形象系统名词解释:

1、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文学形象能够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2、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应用于意境理论中,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4、象征意象化: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荒诞的幻象求得意念的真实。

5、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

6、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7、典型: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8、特征化:在写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

9、意境: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10、象征意象:文学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第四章叙事作品名词解释:

1、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

3、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述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

4、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解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及

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5、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

标记作用的叙述手段。

6、故事:是叙述12、浪漫主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文学思

潮。3、艺术变形:是指作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在创作过程它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的是理想境中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的、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界,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其次在艺术形象的构思上,按照法。作家主观的情感逻辑而不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去想象和创造形4、感物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认为文学创作象和理想境界。最后它往往着力于寄寓了主观理想的大自然的是创作主体受到外在事物的感发、刺激而后产生的精神创造活抒写。动。 13、现代主义:19世纪后斯到20世纪初期蔓延西方及全世界5、养气说: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观点,认为决定文的文学思潮。它的主要派别有象征主义,它的崛起在19世纪学创作的重要因素是“养气”,即进行主体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

英6、胸有成竹说: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认为作美为中心的意识流,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家、艺术家在动手创作之前要先使描写对象的特征了然于胸,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其次,现这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代主义作家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理现实主义7、创作动机:这是文学创作活动主体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观目的理

论,把文学注重形式的创新,在语言形式、叙述方法、结构安排等方8、艺术概括:这是艺术构思的具体方式,是创作主体从一定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创作动机出发,对其所选定的材料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具复习资料(二)之简答题体包括

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两种方式。 1、文学观念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 9、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是指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自觉遵守答:文学观念是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它永远是发展变化的。其的诸种创作标准与价值追示,具体包括艺术真实性追求、社会原因是:(1)时代的原因。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同,价值追求、形式美追求。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系乎时序,10、细节真实:属于艺术创作真实性原则中的一个方面,指文世情,时序的变化推动了文学的变化。文学变化发展了,文学学作品所描写的环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人物的一举一动、观念也跟着变化发展。(2)文学自身的变化。根据考察,文一言一行都看上去象真的一样。学与其他艺术一样,有自身的变化运动,这就是由再现到表现,第八章文学接受再由表现到装饰,一般总是这样螺旋式发展,它是文学自身的11、中西方是怎样认识文学文本层面的,文学文本有哪些基本层面, 答:中西方

是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文本的层面问题的。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文本层面观;认为文学文本由言(粗)意(精)两层面构成。这两种层面观从可见(外在)与不可见(法和手段谓之抒情策略。

3、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3、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动。手段。成熟、杰出的抒情作家都深谙此道。比如,诗人有所谓

4、文学传播:这也是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文学传的“诗家语”,它指的是与通常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诗播就是人类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家语常常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追求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文学信息、观念与情感的交流。 4、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

5、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法和手段。从文学史和修辞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有许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多,意象、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