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960.85 KB
- 文档页数:8
fpga毕业设计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设备,由于其灵活性和高性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和通信等。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一个基于FPGA的项目,以展示FPGA的优点和应用。
本次毕业设计的项目是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FPGA开发板和显示设备。
首先,通过图像传感器将实时拍摄到的图像传输到FPGA开发板。
然后,FPGA将对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到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在图像处理方面,我选择了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算法,如边缘检测、滤波和图像增强等。
这些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并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FPGA开发板上,我会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和高速数据处理能力,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编写相应的逻辑电路,实现这些算法的并行运算,从而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另外,为了更好地展示FPGA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我计划设计一个可配置的图像处理系统。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图像处理算法,并根据需求调整算法的参数和设置。
通过在FPGA开发板上重新编程逻辑电路,用户可以实现不同的图像处理功能和效果。
在实现之前,我将进行一些前期的工作,包括FPGA的开发环境搭建、相关的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和实验验证。
同时,我也会参考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的图像处理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方法和性能表现,以便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系统。
总的来说,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利用FPGA的优点和特性,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并实现用户可配置的图像处理功能。
通过该项目,我将掌握FPGA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和优化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展示该项目的成果,也能够展示FPGA的广阔应用前景和潜力。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视觉在众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设计。
该系统设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并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设计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运动目标检测。
FPGA具有并行计算、可定制和可扩展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实现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输出等模块。
三、图像采集与预处理图像采集模块负责获取视频流或图像序列。
预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灰度化、二值化等操作,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目标检测。
去噪操作可以消除图像中的无关信息,提高图像的信噪比;灰度化和二值化操作可以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或二值图像,简化后续处理。
四、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特征提取模块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出运动目标的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形状、大小、纹理等,可以有效地描述运动目标的特性。
目标检测模块根据提取的特征,采用合适的算法(如背景减除法、光流法、帧间差分法等)检测出运动目标。
在FPGA上实现特征提取和目标检测时,需要采用并行化和流水线等技术,以提高处理速度。
此外,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定制不同的特征提取和目标检测算法,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系统实现与优化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FPGA芯片和开发工具,如Xilinx或Altera的FPGA芯片和HDL语言(如Verilog或VHDL)进行开发。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实时性、功耗、面积等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优化算法: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优化特征提取和目标检测算法,提高其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基于fpga 的toe 系统设计与实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的逻辑电路重构。
TOE(TCP/IP Offload Engine)系统是一种通过硬件加速的方式来提高网络性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基于FPGA的TO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软件实现方式在高速网络环境下往往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通信的需求。
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TOE系统应运而生。
TOE系统通过将TCP/IP协议的处理功能从通用计算机系统中分离出来,并放置在专用硬件中,以提高网络数据包的处理能力。
而FPGA作为一种灵活、可重构的芯片,能够满足TOE系统中对于高性能、低延迟的硬件加速需求。
本文将分析FPG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探讨TOE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FPGA在TOE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对TO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总结与展望,将提供对于基于FPGA的TOE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于FPGA的TOE系统在优化网络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在适应未来高速网络发展的前景。
我们相信,基于FPGA的TOE系统将在未来网络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网络性能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提供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理解。
首先,概述了基于FPGA的TOE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主题,并简要介绍了TOE系统和FPGA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章节划分,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部分的内容。
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FPGA在TOE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促进TOE系统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
fpga面试八股文摘要:1.FPGA简介与作用2.FPGA面试常见问题3.应对FPGA面试的技巧4.实战案例分析5.总结与建议正文: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硬件设备,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FPGA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等。
在招聘市场上,FPGA工程师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人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FPGA面试,本文整理了FPGA面试八股文,供大家参考。
一、FPGA简介与作用1.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FPGA的四大特点:灵活性、可重构性、并行计算能力、硬件描述语言支持3.FPGA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二、FPGA面试常见问题1.FPGA的基本工作原理2.常用的FPGA开发工具和软件3.FPGA与ASIC的区别与选择4.静态时序分析方法和技巧5.高速串行通信协议:如PCIe、SATA、Gbps以太网等6.电源管理和电磁兼容性设计7.低功耗设计方法8.故障诊断与容错设计三、应对FPGA面试的技巧1.扎实掌握FPGA基础知识2.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3.提高实际项目经验和技术能力4.学会运用搜索引擎和在线资源解决问题5.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四、实战案例分析1.高速ADC/DAC设计案例2.高频高速放大器设计案例3.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案例4.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的FPGA应用案例5.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FPGA应用案例五、总结与建议1.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2.关注企业需求,掌握热门技术和协议3.建立自己的技术博客和开源项目,展示自己的技能和实力4.积极参加行业交流和培训,拓展人脉和资源5.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在准备FPGA面试时提供有益的帮助。
2°2作第6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CTechnology数按技术基于双STM32+FPGA的桌面数控车床控制系统设计文杰棱韩震宇王咏麒田海林(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针对桌面数控车床对成本和体积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设计出基于双STM32和FPGA的嵌入式数控系统。
将数控系统加工模式重新划分,并按客户机-服务器设计模式将数控系统任务划分为两部分。
针对两部分的任务需求设计对应的硬件系统,在相应的硬件平台研究实现具体软件功能。
最终在两台不同桌面车床进行车削实验,验证修改数控系统在功能、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不足,实验证明嵌入式数控系统能满足一般数控加工需求。
关键词:桌面数控车床;嵌入式数控系统;客户机-服务器模式;STM32中图分类号:TG659文献标识码:BDOI:10.19287/ki.1005-2402.2021.06.024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desktop CNC lathe based on dual STM32+FPGAWEN Jieleng,HAN Zhenyu,WANG Yongqi,TIAN Hailin(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N)Abstract:For lowering the cost and volume of desktop CNC lathes,an embedded CNC based on STM32and FPGA is researched and designed.The CNC operating modes are redivided,and the whole CNC tasks aredivided into client and server according to the client-server structure.According to the task requirementsof the two parts,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is designed,the specific software functions are studied andimplemented.Finally,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wo different desktop lathes to verify then modify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NC in terms of function,accuracy and stability.The experiment proved that theembedded CNC could meet the general CNC machining needs.Keywords:desktop CNC lathe;embedded CNC;client-server model;STM32桌面数控设备对小尺寸零件加工在成本、功耗和占地面积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红芯电子xp.wu收集整理 摘 要: 可编程片上系统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富有生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方向。本文在阐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智力产权复用理念、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内核和xilinx FPGA的SOPC软硬件设计技术,引入了基于英特网可重构逻辑概念并提出了设计实现方法,为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1 概述 1.1 FPGA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面向应用、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可垄断的产业,随着各个领域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式设计技术和芯片技术也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虽然ASIC的成本很低,但设计周期长、投入费用高、风险较大,而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设计灵活、功能强大,尤其是高密度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其设计性能已完全能够与ASIC媲美,而且由于FPGA的逐步普及,其性能价格比已足以与ASIC抗衡。因此,FPGA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已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FPGA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可编程逻辑功能模块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s)
可编程输入输出模块IOB(Input/Output Blocks) 可编程内部互连资源PI(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ion) 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应用系统需求,一般在FPGA中还包含以下可选资源:存储器资源(Block RAM和Select RAM)
数字时钟管理单元(分频/倍频、数字延迟) I/O多电平标准兼容(Select I/O) 算数运算单元(乘法器、加法器) 特殊功能模块(MAC等硬IP核) 微处理器(PPC405等硬处理器) 以FPGA为核心的PLD产品是近几年集成电路中发展得最快的产品。随着FPGA性能的高速发展和设计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FPGA将进一步扩大可编程芯片的领地,将复杂专用芯片挤向高端和超复杂应用。目前FPGA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向更高密度、更大容量的千万门系统级方向迈进向低成本、低电压、微功耗、微封装和绿色化发展IP资源复用理念将得到普遍认同并成为主要设计方式MCU、dsp、MPU等嵌入式处理器IP将成为FPGA应用的核心随着处理器以IP的形式嵌入到FPGA中,ASIC和FPGA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未来的某些电路版上可能只有这两部分电路:模拟部分(包括电源)和一块FPGA芯片,最多还有一些大容量的存储器。Xilinx等公司最新一代FPGA:Spartan II/E、Virtex II Pro及其相关IP Core的推出,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的时代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1.2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基本特征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首先它是片上系统(SOC),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其次,它是可编程系统,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SOPC结合了SOC和FPGA各自的优点,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至少包含一个嵌入式处理器内核具有小容量片内高速RAM资源丰富的IP Core资源可供选择足够的片上可编程逻辑资源处理器调试接口和FPGA编程接口可能包含部分可编程模拟电路单芯片、低功耗、微封装SOPC设计技术实际上涵盖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的全部内容,除了以处理器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为中心的软件设计技术、以PCB和信号完整性分析为基础的高速电路设计技术以外,SOPC还涉及目前以引起普遍关注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由于SOPC的主要逻辑设计是在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进行,而BGA封装已被广泛应用在微封装领域中,传统的调试设备,如:逻辑分析仪和数字示波器,已很难进行直接测试分析,因此,必将对以仿真技术为基础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调试技术也已不断涌现出来,如Xilinx公司的片内逻辑分析仪Chip Scope ILA就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片内实时调试工具。
2 IP资源复用理念与IP Core设计 2.1 IP资源复用理念 由于芯片设计的复杂性和产品面市时间对于保证终端市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设计师不断寻求缩短设计周期的方法,以及更有效的设计方式。随着我们步入系统级芯片时代,利用IP内核和可编程逻辑进行设计复用显得日趋重要。
IP资源复用(IP Reuse)是指在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通过继承、共享或购买所需的智力产权内核,然后再利用EDA工具进行设计、综合和验证,从而加速流片设计过程,降低开发风险。IP Reuse已逐渐成为现代集成电路设计的重要手段,在日新月异的各种应用需求面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时代正步入一个IP整合的时代。
IP Reuse不仅仅应用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对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而言,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FPGA在采用IP内核方面走在了市场的前面,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FPGA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面市时间短的特点,这使得多项设计迭代可以在数小时而不是数周内完成由于FPGA密度达到了百万门甚至是千万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倾向于使用IP内核保持和提高产品的产量可编程逻辑价格低廉,可以作为切实可行的生产工具以及最佳原型设计,而且不许要昂贵的EDA设计工具,大大降低了设计门槛2.2 IP Core设计方法:编码风格与项目模板IP Core是IP Reuse的载体和核心内容,基于应用需求、规范协议和行业标准的不同,IP Core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为了使IP Core易于访问和易于集成,其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在IP Core的开发方面,许多开放性的团体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推动各种IP Core的开发和IP Reuse理念的推广,其中比较著名的是Open Cores开发组织(http://www.opencores.org)。他们不仅开发了许多开放源代码的IP Core,涵盖了处理器IP、处理器外设控制器IP、算术运算单元IP、dsp算法IP等方面,而且编写了详细的IP Core编码风格和项目模板,并倡导了一种总线标准wishbone,用于规范各种IP Core的接口标准。国内开放性团体IP Core开发小组(http://www.IPcore.com.cn)也在IP Core开发和IP Reuse理念的推广和普及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编码风格(Coding Style)是基于HDL的IP Core源码编写的指导性文档,其可读性直接关系到IP Core的易于访问和易于集成性。编码风格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的约定:文件头和版本说明、联机注释、命名规则、可综合编码等。
项目模板则规定了完成一个IP Core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及所需提供的文档,项目模板内容及其文档直接关系到IP Core的易于集成特性,一个IP Core必须是完整的、经过全面验证的,才能顺利地集成到应用项目中去。项目模板一般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项目定义、接口说明、系统结构和模块、设计文档说明、测试验证报告、约束和实现、版本说明、试用评价以及参考文献等。
编码风格和项目模板详细文档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可分别从上述两个网站获得。
2.2 IP Core验证:仿真、测试与评估板 IP Core设计在完成编码阶段以后,对其功能的测试验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IP Core资源的可用性。仅仅通过功能仿真、时序仿真和测试向量验证的IP Core是不完备的,它必须通过实际系统的验证。国际上各大公司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评估板验证,也即构建一个与实际系统IP Core应用一致的硬件环境,通过下载FPGA配置使其具备相应的逻辑功能,并进行实物仿真。
另外,由于IP Core的许可成本较高,用户也通常希望在购买IP Core之前,对其功能进行充分的验证以确定是否适合于目标系统,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当然,内核和源代码的知识产权是加了保护措施的),Xilinx公司的Sing Once和Altera公司的Open Core均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Xilinx公司和Altera公司均提供了许多用于评估IP Core的FPGA评估板,如USB、MAC、IEEE1394等等。许多第三方设计中心,如Insight,还开发了用于SOPC系统集成的Virtex II MicroBlaze评估板和Virtex II Pro PPC405评估板等等。Xilinx FPGA的国内专业设计公司长沙依元素科技(http://www.eestd.com)还开发了用于测评各类基本IP Core以及学习培训用途的数字刀剑?系列 (DigitalSword? Series Kit)评估板,该系列评估板提供了VGA、LCD、音频、键盘鼠标、串口、并口、USB Slave、I2C等电平接口,并提供了标准扩展总线以及丰富的子板功能模块支持。
3 FPGA基本开发流程与开发工具 3.1FPGA基本开发流程主要包括设计输入(Design Entry);设计仿真(Simulation);设计综合(Synthesize);布局布线(Place & Route);配置(Configuration)五个主要步骤。
设计输入主要有原理图输入和HDL输入两种方式,一般开发商都同时支持两种输入方式。有些熟悉硬件设计的工程师开始喜欢利用原理图进行设计,这种方法非常直观,但基于可移植性和规范化方面的考虑,绝大部分深入FPGA设计和ASIC设计的工程师最终都将统一到HDL平台上来。
设计仿真包含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两项主要内容,功能仿真忽略了综合和布局布线导致的时延等因素,仅仅从逻辑上进行仿真,这对设计思路的验证是有帮助的,但必须通过时序仿真作进一步验证,发现并修正时序问题。
设计综合将HDL语言生成用于布局布线的网表和相应的约束。综合效果直接导致设计的性能和逻辑门的利用效率,因此,许多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商都支持第三方综合和仿真工具,著名的有:Synplicity、Synopsys和ModelSim等。
布局布线工具利用综合生成的网表,在FPGA内部进行布局布线,并生成可用于配置的比特流文件。布局布线工具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工艺及其布线资源密切相关,一般由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商直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