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二级系统方案

高炉二级系统方案

高炉二级系统方案
高炉二级系统方案

高炉

二级系统方案

“高炉二级系统”是基于高炉基础自动化系统之上的高炉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OPC从一级自动化系统采集实时数据,存储于高炉二级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计算、汇总、分析等一系列专业技术处理,完成实时数据显示、历史趋势显示、风口管理、出铁管理、物料成分管理、变料管理、报表管理等功能,为高炉的生产操作、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高炉二级系统已成为炼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数据采集

现代大型高炉检测和自动化系统的投入对高炉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稳定运行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量的监测数据也为操作人员作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高炉相关数据采集应尽量全面和及时。

1.1. 定周期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周期为1分钟。定周期采集的数据有以下几部分:

操作参数:风量、风温、热风压力、冷风压力、顶压、压差、富氧量、富氧率、顶温最高、顶温最低、顶温平均、喷煤量、大气湿度。

炉身部分:炉喉、炉基、炉衬温度测点。

炉顶十字测温数据。

冷却壁部分:铸铁冷却壁、铜冷却壁、高炉本体供水系统温度、流量、压力。

动力消耗:蒸汽流量、氧气流量、压缩空气流量。

布袋除尘:箱体和主管的温度、压力、压差、箱体及管道内粉尘检测值、箱体反吹时间等。

水温差及炉皮温度数据。

以上所有数据按小时、班、天进行统计、计算、汇总并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形成报表、历史趋势图及查询。

1.2. 实时数据采集

实时数据采集包括:焦炭称量数据、焦炭水分数据、矿称量数据、高炉布料数据。

以上所有数据按班、天进行统计、计算、汇总并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形成报表及查询。

1.3. 定周期写回一级

因高炉一级系统自身无法进行复杂化计算,本系统根据定周期采集的数据自动计算透气性、炉腹煤气量、透气阻力系数、标准风速、实际风速、鼓风动能、理论燃烧温度等高炉操作标参数并写回到一级,用于指导一级的操作。回写周期为1分钟。

以上所有数据按小时、班、天进行统计、计算、汇总并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形成报表、历史趋势图及查询。

2.实时数据显示

实时数据显示作为数据的直观显示,对操作人员的决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实时数据能精确地显示出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其历史发展趋势用以预计未来动态。

实时数据显示包括操作参数、BATCH称量记录、上料记录、小时统计等,并可查询这些数据的历史数据,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数据支撑和操作依据。

2.1.操作参数

实时显示当前的操作参数的每分钟平均(累计)值数据,实时显示操作参数的每小时平均(累计)值数据,并可查询历史数据。

对于不能自动采集的煤比、燃料比、煤气利用率等数据,由人工输入。输入的数据用于生成报表。

操作参数内容包括:时间、料批、料批累计、风量、风温、热风压力、冷风压力、顶压、压差、透气性、富氧量、富氧率、顶温最高、顶温最低、顶温平均、喷煤量、炉腹煤气量、透气阻力系数、标准风速、实际风速、鼓风动能、理论燃烧温度、大气湿度、中子测水。

2.2.料仓用料情况

由操炉人员输入或修改当前各个矿仓的容积和物料名称。这些数据用于指导一级的矿槽下料、并用于二级的高炉配料模型和统计生“高炉成物料消耗日(月)报表”。

2.3. BATCH称量记录

显示、查询高炉矿槽“BATCH称量记录”。

内容包括:时间、CHARGE号、BATCH号、各料仓物料名称、各料仓物料称量值、焦炭水分。

2.4. 上料记录

显示、查询高炉“上料记录”。

内容包括:时间、CHARGE号、BATCH号、装入时刻、料罐、左料尺料线、右料尺料线、布料时间、料流阀开度、β步进角度、β转向、布料圈数、各个档位的α角度和α圈数、各仓物料称量值、焦炭水分、干焦量、批重。

2.5.小时统计

显示、查询“小时统计”。

内容包括:时间、说明、焦圈数平均、矿圈数平均、焦Batch、矿Batch、小时料批、焦布料圈数平均值(α5---α8)。

2.6.水温差及炉皮温度

实时显示当前的水温差及炉皮温度每分钟平均值数据,实时显示水温差及炉皮温度每小时

平均值数据,并可查询历史数据。(按设计院的原设计装160个二、三段水温差测点和40个二、三段炉皮温度测点)。

3. 风口管理

3.1.风口情况

显示及修改风口数据。自动计算送风总面积、选用风口个数。这些数据用于高炉操作参数数据的计算、记录高炉风口运行情况及统计生成“风口状况报表”。

内容包括:时间、风口号、风口直径、风口长度、风口状态、风口状况、送风总面积、选用风口个数、风口组合。

3.2风口更换记录

输入、修改、查询风口更换记录。这些数据用于风口设备管理。

内容包括:风口号、更换时间、风口种类、更换次数、服役时间。

4.出铁渣管理

输入、修改、查询出铁渣数据,进行储铁量计算、储渣量计算及生成出铁情况报表。

内容包括:出铁情况、铁水分析数据、炉渣分析数据。

当与三级联网时,出铁情况数据从三级系统---铁前DSS系统取得;铁水分析数据、炉渣分析数据从三级系统---计质量系统取得,数据内容不可更改。

当不能与三级联网时,这些数据需要人工输入。

5.物料成分管理

用于显示、输入、修改、查询物料成分数据,这些数据用于高炉配料模型及生成相关报表。

内容包括:物料名称及类别、矿石成份、烧结矿粒度组成、返矿粒度组成、焦炭工业分析、焦炭灰分分析、焦炭粒度、焦炭热性能、返焦粒度、煤粉工业分析、煤粉灰分分析、煤粉粒度组成、混合煤气成分、除尘灰成分数据。

物料名称及类别包括所有物料类别、物料名称、计算平均值时选用的样本个数。

当与三级联网时,这些数据从三级计质量系统取得,对每条数据可选择是否“选用”,但数据内容不可更改;当不能与三级联网时,这些数据需要人工输入。

6. 变料管理

6.1.焦炭混合配比计算

高炉生产中可能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品种的焦炭,因此需要根据所使用焦炭的工业分析数据,计算各品种的焦炭按配比混合后的成分数据,计算结果作为高炉配料模型中的焦炭成分数据。

6.2.高炉配料模型

高炉装料前,为了保证高炉的顺行,控制入炉料的焦比、造渣碱度、碱金属含量等,需要对人炉原燃料进行计算。根据化验室的原燃料分析结果,人工选择原燃料并输入重量,进行配料计算。

过程为连接数据库,根据原料代码和样品采样时间。搜索数据库,读取参与配料的原燃料成分,再结合原燃料重量进行配料计算,计算出每批矿的配比及每批焦炭的用量用于指导高炉上料。最多可选10种主料,2种辅料。计算结果在屏幕显示并存入数据库,用于查询、打印及生成报表。

高炉变料方式选择有以下几种(可多选):

□(设定焦批,计算矿批) OR (设定矿批,计算焦批)。

□(设定焦比,计算负荷) OR (设定负荷,计算焦比)。

□(煤比参加配料计算)。

□(焦丁参加配料计算)。

6.3.布料方式设定

设定焦布料方式和矿布料方式,用于指导高炉一级系统上料。设定好的多环布料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可查询、打印及生成报表。

人工计算各料批形成的料面曲线(包括焦炭和矿石)和炉喉截面上煤气流速的径向分布,作为调节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的参考。炉喉截面上矿石层厚度与焦炭层厚度的比值(简写为LO/LC)的径向分布称之为质量分布,矿石粒度与焦炭粒度的径向分布统称为粒度分布。首先分别计算装料过程中的质量分布和粒度分布,然后得出炉喉截面上的煤气流分布和漏斗深度、焦炭平台宽度等炉料分布特征值。

7.报表管理

查询、打印各种报表,报表包括日报和月报。

内容包括:操作参数报表、出铁情况报表、水系统温度报表、水系统流量压力报表、冷却壁温度报表、炉身温度报表、炉喉十字测温报表、炉身静压报表、原料成分报表、配料计算统计报表、布料方式统计报表、上料记录统计报表、BATCH称量记录报表、物料消耗报表、动力消耗报表、料仓用料情况报表(仅月报)、布袋除尘报表(仅日报)。

8.历史趋势图

可显示所有从一级采集的数据的历史趋势图,数据粒度为天、小时。短期趋势图由一级实现。

内容包括:冷却壁温度趋势图、炉身温度趋势图、十字测温各环平均值趋势图、冷却壁支水管温度趋势图、操作参数趋势图。

9.高炉操作日志报表

可查询、打印高炉操作日志报表。该报表是为了替代高炉中控室每天需要人工填写的纸质的“高炉操作日志报表”而设计的。报表中不能从一级自动采集的数据需要人工输入。

9.1高炉操作日志报表数据输入

显示、输入、修改、查询不能从一级自动采集的“高炉操作日志报表”数据,用于生成“高炉操作日志报表”。

内容包括:生产指标、日常操作方针、休风情况、喷煤量调剂、风量调剂、记事栏、原燃料检查、铁口水温差、炉缸水温差、冷却壁水温差、装料制度变化情况汇总。

9.2高炉操作日志报表

按选定的日期统计生成“高炉操作日志报表”,本报表可打印并可保存为Excel表格文件。

报表内容包括:生产指标、日常操作方针、作业情况、装料制度变化情况、矿布料α角度、β圈数及比例、焦布料α角度、β圈数及比例、炉顶混合煤气成分、除尘灰(重力灰)成分、渣铁情况、矿石成分、焦炭工业分析及冷强度、焦炭热性能、烧结矿粒度筛分、焦炭粒度筛分、返焦粒度筛分、返矿粒度筛分、煤粉工业分析、煤粉粒度(-200目)、风口状况、炉顶十字测温、炉顶十字测温曲线、休风情况、喷煤量调剂、风量调剂、铁口水温差、炉缸水温差、冷却壁水温差、原燃料检查、交接班记事栏。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及注意事项(精)

高炉开炉方案 一、装料方案 1、开炉参数选择 ⑴采用木柴开炉,静态装炉,热风点火,开炉焦比3.0t/t,正常料焦比958Kg。 ⑵风口直径Φ110mm,16个,送风面积0.1520m2。送风前堵3#、7#、11#、14#风口。 ⑶炉料压缩率12%。 ⑷料线:1.3米。 ⑸R2=1.0 2、高炉各部分容积 死铁层:V0=33.03m3(砌砖后:V∕0=19.9m3炉缸:V1=98.03m3(砌保护砖后 V∕1=83.87m3 炉腹:V2=107.87m3炉腰:V3=64.24m3 炉身:V4=302.87m3炉喉:V5=28.25m3(料线以下V∕5=6.65m3 V总=V1+V2+V3+V4+V5=601.26m3 实际装料体积:V∕0+V∕1+V2+V3+V4+V∕5=585.40m3 3、各段炉料安排 ⑴炉底至风口以上400mm平码枕木,每根间距100mm,风口上立排一圈,约 7.344m3。 ⑵炉腹、炉腰加净焦:107.87+64.24-7.344=164.77m3。

⑶炉身1/5加空焦:302.87*1/5=60.57m3。 ⑷炉身中上部加轻负荷料和空焦:体积约302.87*4/5+6.65=248.95m3。 二、点火送风方案 1.点火前准备工作:(点火前1小时主控室集中汇报开炉总指挥 ⑴各验收小组确认试车无问题,不影响开炉,具备送风条件。(郭伟 ⑵送风前堵4个风口。(当班炉前班长 ⑶检查全部送风系统是否严密。(王贵申 ⑷送风前6小时通知风机启动。(翟志红 ⑸送风前2小时通知引风到排风阀。(当班工长 ⑹送风前6小时热风按送风风温800℃烧炉。(赵卫斌 ⑺确认送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阀门处于正确状态。(当班工长、热风组长 ⑻检查各人孔盖是否封严。(当班副工长 ⑼检查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是否正常,送风前气密箱开氮气冷却。(当班工长 ⑽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高压水按正常生产水平控制,常压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王贵申 ⑾确认测料面人员撤出,炉顶不准有人。(贾永怀 ⑿检查炉前必备物资,工具是否齐全,并做好出铁准备工作。(王贵申⒀关闭高压阀组南盲板,打开高压阀组东侧盲板。(赵卫斌 2.点火送风操作:

高炉下降管施工方案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表(B类项目部) 施工方案名称:承德建龙1350M3高炉工程下降管安装施工方案方案编制: 专业项目部技术人员:日期: 专业项目部经理:日期: 方案审核: 项目部总工程师:日期: 技术管理科:日期: 安全管理科:日期: 质量管理科:日期: 工程管理科:日期: 方案批准: 分公司总工程师:日期:

承德建龙1350m3高炉工程 下 降 管 安 装 方 案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承德建龙高炉项目部 2010年10月2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页 二、施工部署………………………………………………………1页 三、人力资源配备…………………………………………………3页 四、施工用具………………………………………………………3页 五、下降管安装方案………………………………………………3页 六、主要吊装方法……………………………………………… 4 页 七、质量控制………………………………………………………6页 八、安全措施………………………………………………………7页 九、本工程有关标准、规范………………………………………9页

一、工程概况: 承德建龙1350高炉下降管为高炉与重力除尘烟道连接的重要通道,高炉下降管直径2.7米,壁厚14mm,材质为Q235B. 附带均压管在内总重约为41t。高炉端安装中心标高为76.5米,重力除尘器端安装中心标高为43.4米。高炉与重力除尘器没有在同一中心线,设计偏角为2.29°。下降管与水平面夹角为51°。根据3000吨米塔吊机械性能计算,下降可以整体进行吊装,由于下降安装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为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此危险性较大施工方案。 二、施工部署 1、待重力除尘器安装完毕后,现场实际测量下降管的实际安装长度,核实下降管的轴线位置,标高、安装角度,确保合适的安装定位。 2、准备好安装所用工机具,辅助材料。检查工机具质量,如钢丝绳、卡环等,作好安全防护。 3、确定吊点,钢丝绳长度及规格。 4、测量实际下降管的拼装间距,根据实际尺寸组对,确保其正常、安全工作。 5、按图纸和方案作好下降管的现场拼装工作,作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6、施工组织机构图

高炉开炉总方案(终稿)

目录 二号高炉开炉工作安排.............................................................................................................. - 1 -1成立二号高炉开炉指挥部 ................................................................................................. - 1 -2主要项目及负责人 ............................................................................................................. - 1 -3开炉计划 ............................................................................................................................. - 2 -4开炉各部门职责 ................................................................................................................. - 5 -二号高炉开炉方案...................................................................................................................... - 7 -1开炉指挥组织机构 ............................................................................................................. - 7 -2开炉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 - 8 -3开炉作业程序 ..................................................................................................................... - 8 -4开炉条件确认 ..................................................................................................................... - 8 -5开炉前的准备 ................................................................................................................... - 10 -6高炉试漏 ........................................................................................................................... - 11 -7配料计算 ........................................................................................................................... - 15 -8装料 ................................................................................................................................... - 16 -9高炉点火送风 ................................................................................................................... - 18 -10送煤气方案.................................................................................................................... - 21 -11开炉安全规定................................................................................................................ - 22 -高炉烘炉方案............................................................................................................................ - 24 -1高炉烘炉操作 ................................................................................................................... - 24 -2高炉烘炉后操作 ............................................................................................................... - 28 -3烘炉安全注意事项 ........................................................................................................... - 31 -二号高炉热风炉烘炉方案........................................................................................................ - 32 -1烘炉领导小组 ................................................................................................................... - 32 -2烘炉时间 ........................................................................................................................... - 32 -3热风炉烘炉的前提条件 ................................................................................................... - 32 -4烘炉工作 ........................................................................................................................... - 32 -5安全注意事项 ................................................................................................................... - 33 - a

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第一炼铁厂1#高炉焖炉后开炉方案 编制:黄后芳 审核:张鸿儒、姚克虎、刘世平 批准:臧向阳 日钢第一炼铁厂

1#高炉热风炉恢复烧炉方案 一、方案执行小组 组长:刘世平 副组长:邹高中、吕东旭、赵焕玉 组员:高炉一车间热风布袋工 二、方案要求 高炉焖炉后,热风炉停止烧炉,各设备停止正常运转,随着自然散热炉内温度降至400℃左右,不能正常烧炉。在高炉送风开炉前,要求热风炉能够正常送风。1.烧炉前准备 1)热风炉检修项目完成。(邹高中、吕东旭负责) 2)热风炉系统各阀门按程序单体、联动试车合格符合工艺要求。 (吕东旭负责) 3)热电偶、仪表恢复完毕,校验合格、计量准确,并由仪表管理人员检验合格签证。(吕东旭负责) 4)各热风阀、倒流阀冷却水正常并有相关人员签字。(吕东旭负责) 5)高炉煤气管道经打压(可在引煤气时吹扫管道时进行),检漏验收合格并有专业人员签字认可。(刘锴、赵焕玉负责) 6)现场照明和通讯设备符合生产要求,相关人员签字认可。(邹高中负责)7)热风炉上、下人孔砌砖并封好人孔,相关人员签字认可。(赵焕玉负责)8)热风炉区域设警戒线有专人负责。(薛明峰负责) 9)所有设备配齐确认开动牌。(由吕东旭负责) 10)恢复烧炉升温曲线编制完成。(由黄后芳负责) 2.恢复烧炉前对热风炉各设备进行确认

3.烧炉要求 1)在烧炉开始前,要求所有阀门运行良好,热风炉没有完成的试验都要解决,所有烘炉设备运行良好。 2)烧炉前,外网煤气安全引到燃烧阀前。 3)烧炉开始时,控制升温速度,为了尽量避免由于升温过快炉衬的变形,影响热风炉的使用寿命,严格按烧炉曲线进行操作。 3)以拱顶温度为依据,兼顾废气温度和界面温度。 4.烧炉实施(吕东旭负责) 4-1引煤气操作 1)引煤气前检查各阀门准备就绪,氮气压力正常,清理现场,区域内无不相关人员作业或滞留。 2)确认热风炉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工作正常,各煤气放散阀开关正常。 3)先用氮气或蒸汽进行煤气管道吹扫,吹扫从热风炉煤气眼镜阀至各支管切断阀之间管道,吹扫30分钟后,放散管道大量氮气或蒸汽放散后,停止吹扫。 4)准备引送煤气前,在燃烧短管内点燃木材,保持明火。 5)打开眼镜阀,开外网蝶阀,在放散阀大量冒煤气后,关闭放散阀。联系煤防站专业人员在煤气管道末端取样,进行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常送煤气烧 炉。 4-2具体烧炉步骤 1)确认热风炉各人孔、卸球孔密封完毕; 2)烧炉前,要求烟道总管畅通,倒流阀全开。烟道阀小开一截,其余阀门一律关闭。 3)助燃风机入口阀小开,打开放散阀,启动助燃风机,确认其运行平稳。 4)先点燃木材,随后送煤气在燃烧口点燃,保持明火。 5)调节煤气和助燃空气流量,按烘炉曲线烧炉升温。 6)烧炉初期流量的调节原则:拱顶温度上升太快时,增加空气量,煤气量不变;

高炉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管理目标 三、资源准备 四、编制依据 五、工程进度计划 六、工序流程图 七、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八、质量控制措施 九、安全控制措施 十、相关文件及记录清单

一、工程概况 安阳市新普钢铁有限公司493M3高炉工程,其建设地点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北蒙工业园。高炉有效容积380M3,筑炉工程主要施工任务有高炉本体、热风炉、热风管道等内衬耐火材料的砌筑。 整个高炉筑炉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且正值高温雨季,其影响工期进度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筑炉工程预计有效期110天。 其主要耐材砌筑工作量如下:高炉本体T;一座热风炉 T,四座共计T以及热风管道等内衬耐火材料的砌筑。 二、管理目标 根据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针对本工程特点,特制定如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A、分项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75%; B、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C、严重质量事故为零。 2、环境目标: A、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定点排放,分类管理; B、最大限度地节约水、电。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A、重伤及其以上事故为零; B、陷患整改率100%; C、安全教育培训率100%; D、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三、资源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组织图纸学习和专业图纸会审,进行技术交底等。 2、制订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 3、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做充分的熟悉和掌握。 4、对不定形耐火材料,提前了解性能、凝固时间、强度等技术指标,并制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二)材料准备 1、工程开工前,按材料计划表核实,甲方所供材料到货种类、数量,并把所缺材料的数量、种类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以便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材料按时供应。 2、工程开工后,由甲方负责把筑炉材料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依次送到施工现场50M以内。由于材料采用集装箱包装,为保证筑炉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需再用5T叉车运至施工进料口装车处。 3、由于此次施工是在高温雨季进行,为保证肆筑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进入现场的耐火材料,要做好防潮、防雨淋措施。 (三)热风炉筑炉施工准备 1、热风炉施工,应在炉壳安装完毕,各层平台安装完毕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始砌筑。 2、平整场地,施工现场做到“水、电、路”三通,搭设和泥棚、卷扬机棚等临时设施。 3、炉体中心线垂设及炉篦子检查验收。 4、燃烧器、热风出口等模具制作所用木板材均属一次性摊销,结算进无法收回,所用木板材约需13M3,应由甲方提供。 5、每套(4座)热风炉立设龙门架一台,搭设脚手架及各层平台,切割进料孔。 6、各种筑炉用设备、机具进入现场,各种耐火材料按施工顺序分批进

1#高炉开炉技术方案(2)

1#高炉开炉技术方案 (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高炉开炉技术方案 一、基本参数:. 1、开炉全炉焦比3442kg/t,正常料焦比827kg/t。 2、焦批(干)4000kg,矿批8000kg。 3、开炉料结构:50%烧结矿+45%球团矿+5%锰矿 4、预定渣、铁成分:[Fe]=93%,[Si]=%,渣中(MgO)=%,炉渣碱度(R2)=- 5、元素收得率(%):Fe= 6、料线1300mm,炉料压缩率12%。 7、开炉原燃、料成分见下表: 表一:焦炭分析 表二:原、燃料全分析(%) 二、装料容积:(m3) 三、料批组成及装料制度:

注:水焦根据焦炭水分分析临时进行调整。 四、开炉料计算校核见附表: 正常料焦批:4400;焦批体积:4400×?680= 3 空焦体积: + 180×?1500= 5.87m3 正常料每批矿石体积:(4000×?1760)+ (3600×?2180)+ (400×?1600)=3.675m3 正常料体积:矿批+焦批=+= m3 其它: 4244 炉渣(MgO)= ×100%=% 全炉渣铁比= ×1000=402.71kg/t 五、开炉操作要点 1、出第一次铁前(点火后16-18个小时出铁) ①采用堵6个风口送风,送风面积为0.08305m2,送风风速140.4m/s。 ②装料至炉腰空焦全部装完后,提风温至800℃进行点火操作,风口全部着火后,继续装料,当料线至3.5米左右时,停止装料,视炉况进展程度进行赶料作业。

③点火后,风量控制在600-800m3/min,出第一次铁前风量≯ 850m3/min,风温控制在750-800℃。 ④开炉料装完后变料,维持正常料8吨矿批,干焦负荷控制在,炉渣R2控制,数量20批。 ⑤送风后下料顺畅,热风压力≥65kpa,顶温≤250℃,炉顶煤气压力达3kpa以上,经煤气爆发试验合格,考虑引煤气操作,顶压按1/3热压控制。 2、第一次铁后至第四次铁前 ①风量控制≯1100m3/min,风温控制≯850℃。 ②矿批控制8-10t,炉渣R2控,干焦负荷控,批数15-20批。 3、第四次铁以后 ①风量控制≯1200m3/min,风温控制≯950℃。 ②矿批控11吨,炉渣R2控,干焦负荷控,批数20批。 (二)开炉第二至第四天 1、风量控制≯1400m3/min,风温控制950-1020℃。 2、矿批控≯14t,炉渣R2控,干焦负荷。 (三)开炉第四天以后 1、全风量操作,风温使用原则上>1000℃,始末温差控制在60℃以内。 2、焦炭负荷及炉渣R2随机调整,但矿批≯16t。 (四)说明

高炉炉底水冷管道安装方案

高炉炉底冷却管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工程概况: 4#550m3高炉,位于钢铁厂院内3#高炉西侧,其中炉底管系统有。。。负责施工,由于炉底管现场安装需与土建钢结构同时施工,且管道接口有探伤要求,特制定此方案,便于现场施工。 二、编制依据: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施工图纸 三、材料管理 1、材料验收 1.1 材料员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核对管材、阀门、法兰、螺栓、垫 片和其他管道件的规格、材质及数量。所有管材、阀门及管道附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否则应补作所缺项目的检验。 1.2 钢管、钢管件的外观质量检查,应无裂纹、缩孔、夹渣、重 皮等缺陷和不超过壁厚伏偏差的锈蚀或凹陷。 1.3 钢管件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须进行检查,其尺寸偏差 应符合标准。 1.4 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 1.5 石棉橡胶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 无折损、皱纹等缺陷。金属垫片的加工尺寸、粗糙度及硬度应符合要求,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斑等缺陷。 1.6 不锈钢管材应单独存放,避免与碳钢接触,防止发生晶间

腐蚀。 2、标识: 按要求标写材料规格、材质、数量,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应做相应的危险标志。 3、保管: 搬运要小心轻放,以防擦伤管子和碰伤管子,堆放时不得将铜、铝、不锈钢与碳钢金属混放在一起,必须分别堆放,以防管子受到电化腐蚀,用木板架子堆放,易燃品、毒品单独保管并上锁,保温材料防潮、防雨。 4、发放: 按工程进度进料发放,避免长时间堆放,不合格品应退货。发放应有发放记录。 四、施工过程及技术要求 1、炉底管安装要求: 1.1 装前应对每根炉底管进行1.0MPa的水压试验30分钟,不漏水、 不出汗为合格 1.2 安装后用1.0MPa的水试压30分钟,然后降压到0.7MPa并用手 锤敲击,不得存在冒汗现象,压力降不大于3%为合格 1.3 水冷管安装与炉底钢结构同时施工 1.4 炉底管要求用整根无缝钢管,若长度不够,焊接形式及位置如 图1所示(要求对每个焊口做无损探伤检查)并要求管道对口采用氩弧焊,套管焊口用手工电弧焊

新1_高炉开炉方案(DOC)

xxxx新1#高炉开炉方案 \ 目录 1.开炉组织机构及职责 2.开炉物料物资准备 3.开炉配料计算及装料方案 附件1高炉烘炉方案 (高炉热风炉已经烘炉完毕,其烘炉方案未纳入本开炉方案)

1高炉开炉组织机构及职责 1.1、领导小组下设开炉指挥部 1.2职责分工 1.2.1总指挥及副总指挥 xx: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方案制定及达产工作,负责新1#高炉开炉工艺、技术工作以及指挥开炉各小组工作。 xx: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中与公司内外相关部门的总体协调工作。 xx:负责设备保障总协调。 xx:负责工程总包及设备供应商总协调。 xx:负责铁厂内相关工序间及公司内相关部门协调工作。 xx:负责设备检查确认及抢修工作。 1.2.2生产协调组 负责新1#高炉开炉生产组织工作。 负责高炉开炉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以及炉内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新1#高炉上料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上料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炉前设备、铁口、渣铁沟的调试、制作与验收;开炉炉前物料、工器具准备,以及炉前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水冲渣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水冲渣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鼓风机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鼓风机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外)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配管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煤气、热风炉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热风炉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铸铁系统生产调试检查与验收,以及铸铁人员组织、培训工作。 1.2.3生产保障组 全面负责新1#高炉开炉生产保障,以及开炉相关室、作业区的协调工作。 具体负责新1#高炉各种物料的平衡,物料供应保障,以及铁路、汽车运输保障工作。 1.2.4设备保障组 全面负责新1#高炉设备保障,以及与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 负责新1#高炉各设备的单体与联合试车的检查、验收工作,试水、试漏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设备协力人员的组织、培训工作。 负责新1#高炉机械设备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机械设备故障的处理工作。 负责新1#高炉电器、仪表、PLC设备的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电器、仪表、PLC设备故障的处理工作。 负责新1#高炉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外)设备的调试检查与整改,备品备件上报,以及冷却水系统、气体介质系统(煤气除

高炉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高炉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8.4.1水系统施工方案 (1)明设给排水管道施工 高炉本体、炉顶及附属设施的冷却给排水系统、各循环泵站内的给水管道、埋地管廊的给排水管道、电缆隧道内的生活消防给水管道等均为明设管道。明设管道安装施工关键工序控制:支架制作、防腐及管道防腐→支架安装→管道安装→管道试压→支架、管道面漆涂刷→管道系统试压→管道冲洗。 1)支、吊架的制作与安装 A、管道支架、支座应按照图样要求进行加工,代用材料应取得设计的同意并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B、支、吊架用受力部件如横梁、吊杆及螺栓等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C、支吊架、支座制作完毕后,其表面要除锈、涂防腐底漆两遍; D、管道支架在吊装前,应复检土建的基础标高、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或其他结构物上,横梁水平面应与管中心平行; F、在架空钢结构桥架上的支、吊架或支座安装同一水平的固

定支架下的钢结构标高不一致,要对低的采取加垫板等措施; G、支架上的管卡孔径及间距要按图纸要求来钻孔; H、制作、安装支吊架前,要吃透图纸,不同位置的支吊架种类要分清楚; I、在管道上焊支架时,管子不得有咬肉、烧穿现象; J、对于同一支架有多层管道,每层支架有多根管道的支架,无论是在制作尺寸和安装焊接上都要严格按图纸、标准、规范来做。 K、管道的管托分为固定管托和滑动管托,所有固定管托的弧形板必须与管道满焊,焊缝高度为管壁厚度。管托各构件与土建专业支架也为满焊。所有滑动管托的弧形板也与管道满焊在一起,但管托与结构支架接触不焊在一起。 2)管道敷设 A、高炉本体各层平台的环形供水管应先在加工厂加工、预拼,经检查合格后再运至现场进行吊装。 B、高炉本体主管施工进行吊装时,须选用合适的吊车(拟定一台50吨坦克吊配合),吊车要选取合理的吊装位置;高炉冷却水支管拟采用卷扬机进行垂直运输。 C、泵站、埋地管廊内的管道定尺长度要根据泵站吊装口的尺寸大小进行确定;安全水塔内的管道定尺长度要根据水塔入口尺寸、水塔层高及施工时选用的卷扬机大小进行确定。 D、现场施工时,尽可能采用地面组对的方法,以减少高空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对有些地方,跨度较大,高空

1080高炉开炉方案总1221

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编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 会审: 审核:批准: 炼铁厂 0 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1080m3高炉开炉方案 1. 开炉要求 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 1.1 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1.2 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 1.3 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 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 2. 开炉条件 2.1 开炉外部条件: 2.1.1 高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 2.1.2 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 2.1.3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 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 2.1.4 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 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 2.1.5 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 2.1.6 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 2.2 开炉内部必备条件: 2.2.1 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2.2.2 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 2.2.3 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2.2.4 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 2.2.5 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 2.2.6 安全、消防措施到位。 2.2.7 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

高炉本体给排水施工方案

徐州东亚钢铁有限公司550m3高炉工程 高炉本体试水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北剑桥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徐州东亚项目部 2009年3月1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艺流程 三、试水前准备工作 四、试水操作过程 五、人员组合 六、安全注意事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徐州东亚钢铁厂550M3高炉炉体冷却给排水系统管道试水工程。供水分为高压水供水系统和低压水供水系统,高压系统工作压力1.0MPa,常压水工作压力0.5MPa。管道试水是系统施工完毕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洁净水进行管道及设备内部试水,两个系统先分层试水再整体试水。 二、工艺流程 经过水泵加压后的常压水,通过两路D530地下供水管道经炉底过滤器旁通管道(关闭过滤器进出水阀门)送到炉底主供水环管D478,由主供水环管通过两根主供水立管分别送到各层供水环管,再分配到分水包以及DN32供水支管供给相应冷却壁,再通过DN32镀锌水煤气供水支管将整个高炉本体联结在一起,各层排水斗及环形排水槽收集到相应冷却壁及冷却设备的回水后,通过四根排水主管送至炉底D1220总回水管,将热水送到净环热水池进行冷却处理再经泵房水泵加压循环使用,从而高炉本体冷却系统。 三、试水前准备工作 1)组织人员对整个管路系统作好仔细检查,确认各项工作均符合设 计要求; 2)检查支吊架是否安装完毕,配置正确,紧固可靠; 3)所有焊接作业做外观检查,确认无漏焊现象; 4)检查所有丝扣连接的管件是否连接紧固; 5)清除管线上的临时使用的夹具,堵板等;

6)关闭所有冷却壁连接支管进水阀门和旁通阀门; 7)净环水池充洁净水,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 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充水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4h。 四、试水操作过程 打开过滤器旁通DN450阀门关闭过滤器进出水DN450阀门,打开所有排污阀及排气阀门,其余阀门均关闭随试水随开启。先启动一台中压水泵对各层供水环管依照从下到上的顺序逐层试水。 1、对主供水环管及供水环管Ⅰ进行冲洗试水,打开环管Ⅰ与主供水环管两个DN300进水阀门,打开两个环管的排污阀,关闭主供水立管与其他环管的供水阀门,直到排污阀排水洁净后打开供水环管Ⅰ到冷却壁的供水支管DN32二通球阀,对水冷支管及冷却壁进行试水冲洗,回水排到风口平台四个排水箱直至排水洁净; 2、打开风口平台四个H型分水包供水阀门及分水包排污阀,打开高压供水环管DN250供水阀门,打开分口平台处四个高压供水包DN200连接阀门及其排污阀,对H型水包及高压供水环管进行试水,等排污阀排水洁净后打开H型水包到相应冷却壁及风、渣口大中套DN32供水阀门,打开风渣口小套DN32高压供水阀门,对风渣口设备及冷却壁进行试水冲洗,回水排送到风口平台排水箱,直至回水洁净; 3、打开环管Ⅱ和环管ⅢD与主供水立管N250供水连接阀,启

高炉开炉方案

1#高炉开炉方案 一、开炉方法 采用带风装料,全焦炭填充炉缸,钒钛烧结矿+普球+会块开炉。炉料填充原则:炉缸加上炉腹2/3填充净焦,炉腹1/3、炉腰、炉身下部填充空焦,最上面装入正常料。当净焦和空焦装完后,开始通过混风阀向高炉送风,热风炉冷、热风阀全部关闭,当料线见影、上料设备运转正常后,转用热风阀向高炉送风,然后根据当时的高炉状况,逐步装料到规定料线。 二、开炉前的准备工作 1、高炉所有检修项目结束,烘炉完毕; 2、喷吹口装好,送风前开少量风(压力2.5-3kg/cm2),高、低渣口用镂耙堵上,外面固定保证不退出; 3、1#、14#风口和铁口烧通。开炉用8个风口送风,堵5#~10#风口,保证只能捅开不能吹开; 4、炉前做好临时撇渣器; 5、干渣场清理完毕,保证干渣场无积水,做好放干渣的准备; 6、开铁口机角度调至0度; 7、热风炉提前8小时烧好两座热风炉,保证送风时风温≥900℃; 8、校正溜槽角度; 9、上料系统联动试车8小时以上; 10、铁水罐按要求配好,尽量用旧罐。 三、开炉原燃料结构

1、焦炭: 30%德马焦+20%攀钢焦+50%圣达焦; 2、烧结矿70%+普球15%+会块15%; 四、开炉配料计算 一、开炉参数的确定 1、开炉总焦比(干)3.2t/t,正常料焦比(干)1.2t/t 2、生铁成分: 3、炉渣二元碱度R:1.05~1.1 4、各段炉容填充容积 5、炉料压缩率 6、各种料的堆比重(t/m3) 7、原燃料化学分析 8、焦炭水分:7% ㈡配料计算(另出) 五、开炉装料 1、炉料填充原则:开炉料由净焦、空焦、正常料组成。各种料的填充原则:

高炉工程工艺设备安装方案

高炉工程 工艺设备安装方案 编制单位: 吾冶德信达州项目部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2007.03.19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1.1 编制依据 (3) 1.2 工程情况简介 (3) 1.3 施工技术标准 (3) 1.4 设备安装施工条 (4) 第二章、静止设备安装施工措施 (4) 2.1 静止设备安装工艺流程 (4) 2.2 静止设备安装步骤及要求 (6) 第三章、机泵安装施工措施 (9) 3.1 机泵安装工艺流程 (9) 3.2风机安装工艺流程 (10) 3.3 机泵安装步骤及要求 (11) 第四章、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12) 4.1吊装施工准备和要求 (12) 4.2吊装注意事项 (12) 4.3吊装安全事项 (15) 第五章资源需用量计划 (17) 5.1人力统计 (17) 5.2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17) 5.3监视和测量装置需用计划 (18)

第一章概述 1.1编制依据 1.根据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及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2.本单位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勘察 3.本单位承担类似工程经验 4.施工组织设计 5业主提供的施工技术资料 1.2工程情况简介 本高炉工程系统属新建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因此工艺设备的安装与业主提供的图纸资料的完善性及到货时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为了保证安装工期的绝对要求,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对确保设备安装的及时性非常重要。高炉系统工程的工艺设备主要有布袋除尘器(7件),布袋除尘器仓壁的振动器螺旋输送机,加湿卸灰机,1t电动卷扬机,700kg手摇卷扬机,装料设备及开关机构,链式探料尺,小钟漏斗,布料器,固定受料斗,小钟平衡杆,大小料钟控制器,助燃风机,鼓风机,管道系统阀门,机加工零部件组成。 1.3施工技术标准. 工艺设备安装参考如下规范: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98 2.《炼铁机械设备工程安装施工验收规范》GB 50372—2006。 3.《压缩机泵.风机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5.《建筑设备防火规范》GBJ16-87 5.《制造商规定的标准和要求》GB5023-98

冶金之家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服务

冶金之家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1080m3高炉开炉达产技术服务 济源钢铁有限公司1080m3高炉2012年3月5日22:18点火开炉,聘请冶金之家网站首席炼铁专家车奎生全面主持并全过程技术指导(提供开炉方案、开炉技术主持、达产过程技术指导。)。 本次开炉成功的采用了“二级冶金焦全焦开炉、带风装料、半料线点火”三项开炉新技术和“初始风量大、加风速度快、稳定上负荷、合理控制铸造铁冶炼时间、快速喷煤富氧”等诸多开炉强化冶炼措施,并且在全国首次采用“送冷风同步装净焦和空焦,直到装完炉身下部第一段轻负荷料不马上送热风点火,而是继续送冷风4~6小时再送热风点火”,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开炉冷风装料技术,这一创造性地发明不仅可以缓慢的加热炉料,促使炉料中的吸附水和部分结晶水尽快蒸发,防止一步送热风点火造成炉料中温膨胀,改善料柱和软融带透气性;而且对于开炉烘干焦炭水分效果显著,可降低开炉总焦比100~200kg/t”。 1、正常料线操作后很快实现多环布料。 2、开炉达产期间炉况稳定顺行、下料均匀顺畅、煤气流分布均匀合理。 3、开炉点火约12小时顺利出第一炉铁并安全通过撇渣器进入铁水罐。 4、在堵4个风口的前提下,点火开炉第3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2t/m3.d、第4个工作日利用系数达到2.35t/m3.d、第6个工作日

高炉喷吹煤粉。 5、外围具备条件后,利用系数很快达到3.25 t/m3.d、喷煤比165kg/t、燃料比515kg/t、富氧率2.0%,开炉当月平均利用系数2.98 t/m3.d、燃料比528kg/t。 6、本次开炉采用二级冶金焦全焦开炉,节省了大量宝贵的一级冶金焦,大大降低了开炉成本,与传统保守的“炉缸填充枕木、一级冶金焦开炉”至少可节省费300万元,为大型高炉开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现场部分照片 :

管道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根据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提供的莱钢银山型钢3#高炉工程鼓风站循环水泵房管道、水泵安装图而编制的; 1.2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 1.3 国家现行工程竣工、工程保修等规定; 1.4十七冶四项管理通则及十二项管理制度、企业技术标准等; 1.5业主、监理、监督总站的有关规定; 1.6莱芜市瑞烨建设有限公司“三标一体化”(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编制原则 2.1满足业主对建设中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优质高速完成本工程; 2.2现场服从业主的管理; 2.3符合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质量验收标准; 2.4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 第二节工程概况及内容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莱钢银山型钢3#高炉鼓风机站循环水系统工程; 1.2工程建设地点:莱钢银山型钢西大门南侧; 1.3工程建设单位: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4工程设计单位:山东省冶金设计院有限自然公司; 1.5工程监理单位:莱芜三控监理事务所; 1.6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山东省冶金质量监督总站莱钢分站; 1.7工程施工单位:山东莱芜市瑞烨建设有限公司。 2、工程内容 2.1水泵型号有250SS30型二台、400SS53ATJ型三台,安装; 2.2管道规格有DN700、DN600、DN400等制作、安装及阀门安装。 2.3管道安装走向:由水泵房与冷却塔循环水管道连接,并与鼓风机站主厂房和TRT室外管道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管网。 3、工期要求 3.1 开工日期:2009年9月1 日。 3.2 竣工日期:2009年10月6日。总日历天数:37天。 第三节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验收、检验及复检 1、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验收 1.1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必须具备制造厂家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其质量不得低于设计文件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1.2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外观经检验合格,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1.3输送易燃易爆流体的阀类,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1.4输送设计压力小于等于1Mpa且设计温度为-290C~1860C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管道的阀

1080高炉开炉点火方案

1280高炉点火操作方案 第1节. 点火前必备条件: 第2节. 基本要求: 开炉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专家组72小时内有专人倒班现场跟踪,如果出现计划外的情况,可经高炉当班工长向技术专家请示后作出更改方案,报告厂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3节. 点火后48小时操作方案: 1、基本方法: 送风后常温炉料开始升温、矿石逐步还原,是软熔带的初生时期。 在这期间,生成的渣铁熔融物初次排出,因此,基本操作方案是:(1)确定适宜的加风速度,避免软融带形成期由于透气性变坏而减风。 (2)炉内O/C分布合适,确保炉内物料的升温、还原和炉缸的升温。(3)充分从铁口排放煤气,使枕木完全干馏、落入炉缸的焦炭被充分加热,炉缸的焦炭呈红热状态。 (4)正确掌握生成的渣铁水平,确定稳定的出铁出渣时间,保证初渣、初铁排放时间适宜。

2、送风量设定: 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在0.7~0.85之间。中钢1080高炉点火时的送风量确定为880m3/分(全风风量的38%), 送风比为0.81。确定1080高炉送风后24小时在透气性良好的情况下风量可增至1600 M3/分(全风风量的70%)。操作上要充分注意到点火后8~16小时软融带形成时期和初渣、铁排出前,避免可能因储渣铁量增多导致透气性变差,而引起减风,因此,要组织好炉前出渣铁工作,为炉内积极加风创造条件。风量变化过程详见附图。 3、O/C设定: 送风后炉料装入O/C为2.10。送风后O/C增加要平缓,不宜频繁变动,视炉温情况,按0.05/4~6小时幅度增加。计划见图-2。 4、风温的设定: 点火风温设定为700℃,以后视初次出铁情况再作调整。 5、风口直径设定: 开炉送风时不堵风口。 以点火后第一次休风前风口风速保持在245m/s为目标,出铁量为2270吨/日左右(利用系数为 2.10),相应的风量为2300 M3/min,根据喷煤情况考虑富氧,风压为2.2kg左右,风温为1150℃,确定点火时风口直径为Φ115×15,Φ120×5;风口面积为0.212m2。计算风速为:245m/s 鼓风动能7750kg.m/s左右 7、铁口开孔、堵口时间的设定: 确认风口前焦炭燃烧后,打开铁口点燃煤气,有渣铁喷出时堵上铁口。第一炉出南场;第二炉出北场;其后按连出南场准备。 8、布料档位确定: 做本计划先初步确定布料档位一个,待1080高炉装开炉料时做料流轨迹测定后再正式确定,料线1.5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