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学生第五届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当代学生第五届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当代学生第五届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当代学生第五届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1、祖逖闻鸡起舞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光复恢复(已亡的国家)②俱一同③寝睡

2.半夜鸡叫在祖逖看来不是一种不吉祥的声音,而是一种什么声音?激励人奋发的声音。3.翻译:①因起舞庭中于是起身在院子里舞剑②募士铸兵招募士兵,铸造兵器

4.“蹴”的读音是cù,解释为踏,踢。成语有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就能完成。

5.成语“闻鸡起舞”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为国效力的人奋起行动。

2、鉴真东渡日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稍渐渐②骤急③或有时④覆倾翻⑤匮缺少⑥渝改变⑦竟最终

2.翻译:应日僧普照辈延接受日本和尚普照等人的邀请

3、颜氏父子异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拙笨②谐前往,走到③遽立刻

2.翻译:①竣起宅颜竣造房子②善为之好好地处理各种事情

3.上文“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中,“粪土”比喻地位卑微,“云霞”比喻高官厚禄。

4、苏秦刺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炊煮饭②睡打瞌睡③卒最终

2.翻译:①资用匮乏资金缺乏②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哪有游说诸侯国君而不能成功的?③引锥自刺其股拿起锥子刺他的大腿

5、张仪受笞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从跟随②意认为是,这里是“猜疑”的意思③无行没好品行④持抓住⑤掠笞鞭打⑥释放⑦毋不⑧不同“否”

2.翻译:①已而楚相亡璧不久楚国国相的玉璧不见了②安得此辱乎?怎么会受到这侮辱?3.为什么张仪听说“舌在也”便安心了?只要有“舌”,便可游说。

6、人生有四方之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善友好②及等到③既已经④涕泪⑤就踏上⑥斯这

2.翻译:①与诸故人诀跟那些老朋友告别②未知后会何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③谓此二子丈夫尔认为这两个人是大丈夫④然于断,则不足矣可是在决断方面,便不够了

3.上下文有两个“徒”:①“子高徒拱手而已”中的“徒”,解释为仅仅;②“其徒问”中的“徒”,解释为徒弟。

7、牛弘笃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脯干肉②忽突然③颜色脸上的神色④辍停

2.翻译:①笃志于学在学习中专心致志②弘无所怪问牛弘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不追问

3.成语“不容置喙”中的“喙”,读音为hu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容许插嘴。

8、王欢耽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耽特别爱好②丐求讨③或有时④弥固更加坚定

2.翻译:①意怡如也精神上仍欢乐的样子②其妻患之他的妻子对此感到忧虑③时闻者多哂之当时听说的人多嘲笑他

3.成语“休戚相关”中的“休”、“戚”,分别解释为喜与忧,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彼此的利害一致。

9、为人大须学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向早先②暇空闲③比近④四海全国

2.翻译:①躬亲戎事亲自参加战事②不徒言也不是空话③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

3.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莅事惟烦。

10、任末好学勤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笈书箱②缚扎③题写④悦羡慕⑤临将近⑥存活着

2.翻译:①不俱险阻不怕遥远,不怕路途艰难②更以净衣易之轮流用干净的衣裳跟他交换3.成语:行尸走肉的意思是活死人,比喻庸碌无为的人。

11、晋平公炳烛而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暮晚②安敢怎么敢③善好

2.上文“臣闻之”中的“之”是代词,它指代接下去的一段话。

3.翻译: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活到老学到老。

5.填空:古语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12、戎夷有利人之心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去离开②郭城墙③嗟乎唉(叹词)④谓认为,说

2.从文中找出“爱”的同义词:惜。

3.翻译:①寒愈甚冷得更厉害②又恶能与国土衣哉?又怎么能(把衣服)给国中杰出的人穿呢?

③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至于说到(戎夷)想使别人得到好处的想法,那是没有人可以超过他了!

4.戎夷的言行对不对?为什么?对的,因为他有“利人之心”。

13、孔门弟子“各言尔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侍在旁陪伴②裘皮袍③信使…得到信任④怀使…得到关怀

2.翻译:①盍各言尔志?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②敝之而无撼车马衣裘破旧了也不怨恨3.①子路志向的特点是大度;②颜渊志向的特点是谦虚;③孔子志向的特点是为他人着想。

14、路人献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贩卖②然是的③弗同“不”④与给⑤乃才⑥惟只⑦恨遗憾⑧咸都⑨厚重重地

2.翻译:①遂闻楚王即“遂闻于楚王”,就被楚王听到②楚王感其欲献于己楚王被他要献山雉给自己的精神所感动③过于买鸟之金十倍比买山雉的价钱超过十倍

3.成语“名闻遐迩”中的“遐”,解释为远,“迩”解释为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名声远近都知道。

15、魏文侯期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是这②谏规劝

2.翻译:①公将焉之?您将去哪儿(之,去)?②岂可不一会期哉?难道能不(遵守)约定碰头(的时间)吗?

3.魏文侯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对。守诺言。

4.成语“屡见不鲜”中的“鲜”解释为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经常见到的,并不是少数。

1.解释:①功效果②奉同“捧”③益增加④彼那人

2.翻译:①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你为什么只是肯定自己而不否定我呢?(是,肯定;非,否定)②子何贵于二人?你认为这两个哪个好?

3.墨子是用什么方法来反驳巫马子的?用打比方的手法。

17、鸟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去离②及接触③撼摇④觅寻找⑤嗟乎唉⑥所地方

2.翻译:①雏且出矣小鸟将孵出来了②雌者覆翼之雌鸟用翅膀盖住它③手下鸣乃已手停叫声也停止④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为什么不到深山之中而栖息在茂林里?(两个动宾倒置)⑤见辱于人奴以死被奴仆侮辱而致死(见…于,相当于被)

18、黄仙裳济友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守太守②但只③寓家④亟急

2.翻译:无资不得去没路费不能离去

3.成语“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用来形容社会极太平。

19、雄绝雌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末了不多时②伉俪夫妻

2.翻译:①扣其故问他什么缘故②并获则绝矣一同抓捕就会绝种了③又为讼累而荡其产又被官司牵累而倾家荡产④鸟亦然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鸡之报更惨矣而雌雉的报复更加悲惨了3.成语“置若罔闻”中的“置”与“罔”,分别解释为搁开与没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搁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

20、受恩不报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令县官②署官府③恸十分悲伤④假寐打瞌睡⑤负违背

2.翻译:①皆狰狞相向,非复曩时都面目凶恶地对着她(相,指代她),不再像早先一样②此辈无良,是其本分这般人没良心,这是他们的本性

3.成语“怨天尤人”中的“尤”,解释为责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埋怨老天,责怪别人。

21、李密侍奉祖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孤失去父亲②适嫁③征征召④或有人⑤遣派⑥趣催促⑦悯同情⑧卒死2.翻译:①少仕蜀年轻时在蜀国做官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这是臣子我为皇上效力的日子还很长③其言诚而凄其中的话诚恳而且凄凉

22、孟母不欺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既而不一会儿②适刚③信诚实

2.翻译:①欲啖汝要给你吃②明不欺也表明不欺骗(儿子)

3.成语“心照不宣”中的“照”与“宣”分别解释为知道与说出。

23、陈元方答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君您②信信用③引拉(手)④顾回头看

2.翻译: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抛下(他)走了,走后(客人)才到②相委而去甩下我而走了

3.成语“反璞归真”中的“璞”,是指没有雕琢过的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去掉外表的装饰,恢复其本来的质朴真纯。

1.解释:①和附和②亦也③并一同④类相似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如君言不像您说的或您说得不对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低不同而互相制约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责难、驳斥。

25、不龟手之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鬻卖②裂分割③一一样的道理

2.“以说吴王”句中省略了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不龟手药的作用游说吴王。

3.吴人为什么会“大败越人”的?因为有了不龟手药,冬天打仗战士的手不会冻裂。

4.翻译:或以封有的因此而得到封地

5.如果把这则寓言引申到“用人”上,它给我们什么启发?要“人尽其才”,把人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上。

26、有献不死之药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操拿②臣我

2.翻译:而明人之欺王也就表明别人在欺骗大王

3.成语“相形见绌”中的“绌”,读音是chù,解释为不足,差;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相比之下显得不如对方。

27、王粲默记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背转过身背对②复恢复③帕头巾

2.翻译:①更以他局为之改用别的棋局让他来恢复②其强记默识乃如此他记忆力强能默默记住竟到这种地步

28、李广脱逃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生得活捉②佯假装③睨斜视④善好

2.翻译:①单于素闻广贤单于一向听说李广有才能②置广两马间把李广安放在两匹马之间3.默写:唐人王昌龄《出塞》是一首赞颂李广的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9、岳飞破“拐子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劲军精兵②重铠很厚的铠甲③号称④当挡⑤骑骑兵⑥戒告诫⑦仆倒地2.上文“官军不敢当”中的“官军”,是指南宋军队。

3.翻译:第砍马足只管砍马的脚

4.成语“莫须有”的意思是也许有。

30、张良计封雍齿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数多次②罢结束

2.翻译:①而又见疑平生过失而又被怀疑以往的过失②为之奈何?这事怎么办?③则人人自坚矣那么每个人都会情绪安定了④吾属无患矣我们没有灾难了

31、秦惠王石牛粪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涧两山间流水的沟②帛丝织品的总称③帅同“率”④师军队⑤至到了

2.翻译: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派五个健壮的勇士迎接石牛

3.成语“笑容可掬”中的“掬”解释为两手捧起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32、郑武公伐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伐攻打②对回答

2.翻译:①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故意先把他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做妻子,用来讨得他的欢心②胡,兄弟之国也胡国,是我们亲密得像兄弟一样的邻国③以郑为亲己认为郑国亲近自己

3.成语“无动于衷”中的“衷”,解释为内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内心毫无触动。

33、南人捕孔雀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偶成对②雕零落③栖栖止,居住④置安放⑤焉在那里⑥生活的⑦沾湿2.上文“与花萼相荣衰”中,“荣衰”是指兴盛与凋零。

3.翻译:①候甚雨往禽之等候下大雨时前往捕捉②恐所伤担心(尾毛)被伤害

34、鷧鸟中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为装作②初开始③即立即④审仔细⑤恬安然的样子⑥去拿走⑦执抓住2.翻译:植之池中以慑之插在池塘里用来吓鷧鸟

3.成语“矫枉过正”中的“矫”、“枉”,分别解释为扭转、弯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程度。

35、狮猫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等相同②辄往往③适恰巧④扉门⑤既而不久⑥疾迅速⑦启开

2.翻译:①为害甚剧危害很大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众人都说猫胆怯,认为是无能的东西③口啮首领口咬头颈

36、马孔仁临阵解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寇强盗②乃是③谙熟悉④恃依靠⑤突出突然出现⑥竟终⑦展施展,发挥2.翻译:①骑射绝伦骑马射箭的技术超过一般人②此但逐之遁耳这只不过是赶走他们让他们逃跑罢了③士卒解甲少憩士兵脱下盔甲,稍微休息一下

37、张飞横矛当阳桥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背离开②及赶上③身我,本人

2.翻译:①弃妻子走丢下妻子儿女逃跑②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飞站在水边阻断桥头去路,瞪大眼睛横着长矛说

3.上文末句“故遂得免”的主语是先主(刘备)。

38、农妇斥神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方正②悍强横③素一向④抗高⑤俯低下⑥反同“返”⑦苏醒⑧仍依旧2.翻译:①假以活命依靠它来活命②何以横经民田,败人麦?凭什么要蛮横地经过民田,踏坏人家的麦子?

39、樵夫毁山神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作发出②乞乞讨③许答应④伺守侯⑤祠寺庙⑥逆迎上去⑦然是的⑧且将⑨合回合⑩遁逃○11逐追击○12劳慰劳○13竟结果

2.翻译:①仰食于樵靠打柴为生②遂去不顾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3.上文“因告以夜所闻见”中,“告”后省略了告(之)。

40、骠骑将军霍去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对回答②顾看③益更加④重敬重

2.翻译:①天子为治第皇帝给他建住宅②无以为家也!没有办法来考虑家庭!

3.上文“天子尝欲教之吴、孙兵法”中的“吴、孙”是指吴起与孙武(孙子)两人。

41、东郊祖朝上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臣等我们②宁得难道能够③及达到④安得怎能

2.翻译:霍食者尚何预焉?吃蔬菜的人还要参与什么呢?

3.上文“肝脑涂地”是指死。

42、凿斯池,筑斯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间夹②事侍奉;投靠③是这④谋谋略⑤斯这

2.翻译: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拼死而百姓不肯离开,那么这就行了

3.成语“固若金汤”中的“金”与“汤”,分别指金属铸造的城墙与灌进沸水的护城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防守极为牢固。

43、卖柴翁殴宦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负背着②索勒索③仍还④以把⑤妻子妻子与儿女⑥而已罢了⑦殴找2.翻译:须得尔驴一定要你的驴子

3.成语“大巧若拙”中的“拙”,解释为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真正灵巧的人,不自我炫耀,表面上很笨拙。

44、猫与鹰相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释放②窥偷偷地看见③啮咬④格斗⑤扑打⑥喙禽兽的嘴⑦绝极⑧良很⑨比等到⑩俱一同○11竟最终

2.翻译:①得雏十许得到十来只小鸡②相持方急争斗正危急时

3.成语“匪夷所思”中的“匪”、“夷”,分别解释为不是、平常;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45、郑牢谏山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奈何怎么办②纳采纳③逾超过

2.翻译:①却之则疑且忿退还给他们就会引起他们的怀疑和愤怒②廉操始终不渝廉洁的气节始终没有改变

3.选择:“固不由牢,牢亦可尚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当然不是由于郑牢的功劳,但郑牢说的也是有用的;②固然不全是郑牢的功劳,但郑牢也是个值得赞扬的人;③根本问题不在于郑牢,郑牢也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②)

46、唐俭止太宗逞能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突出突然出现②引拉开③顾回头看着④罢结束

2.翻译:①何俱之甚?为什么怕得那么厉害?②太宗善之唐太宗认为他说得好

47、魏徵讽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绝极②白禀报③因乘机④且将

2.翻译:①私自臂之私下里自己把鹞鹰放在手臂上(玩弄)②徵以讽谏含蓄委婉地规劝③欲尽其言想让他把话说完

3.成语“一诺千金”中的“诺”,解释为答应,许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算数,有信用。

48、鲁宗道直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京师京城;国都②殴打③诏皇帝的命令④豪富有而有势力⑤卿您

2.翻译:①中旨罢之皇宫中传出停止追捕的命令②安得关节至禁中?怎能通关节到皇宫中?3.成语“正襟危坐”中的“襟”、“危”,分别解释为衣襟、端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正一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49、老妪智斗辽敌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趋小步快走②惫疲乏③端此指末端(头)④俯弯下身子

2.上文有两个“止”:①“独止唐河店”中的“止”,解释为住②“悬而复止”中的“止”,解释为停止,停下来。

3.翻译:①呵妪汲水大声呵责老妇人(去井边)打水②绠短不能及也井绳短不能达到水面③遽跨虏马诣郡立即跨上敌人的马到郡府(报告)

4.“吏民观而壮之”中的“壮之”,应理解为认为(她)有气魄。

50、缇萦救父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之到②子孩子③悯同情

2.翻译:①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在这时候,最小的女孩缇萦听了父亲的话感到很伤心②今坐法当刑如今犯法要处刑罚③其路莫由没有可走的路

51、天仙配

【思考与练习】

1.“父亡,无以葬”中的“无以”,解释为没什么用来……。

2.“永怪其速”中的“怪”,解释为感到奇怪。

3.解释:①乃就②缘因为③至极

4.翻译:①蒙君之惠承蒙你的恩惠②但令而妇为我织绢百匹只要让你的媳妇替我织一百匹绢

52、斗牛而废耕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说同“悦”②谏婉言规劝③废荒废④释放弃

2.翻译:①其可废乎?难道可以荒废吗?②君人者不以欲妨民统治人的人不拿个人的欲望妨碍百姓

3.成语“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别人说过的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袭取、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53、鲁人徙越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徙迁移②或有人③以凭

2.翻译:①缟为冠之也白的丝织品是用来做帽子的②其可得乎?难道可能(不穷)吗?

3.你认为那个劝说的人对吗?为什么?既有对的地方,又有不对的地方。对的地方:鲁人经商不看对象,要碰墙;不对的地方:鲁人可以改变越人的生活习惯。

54、物各有所长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知了解②曾还③利锋利④说游说⑤亦也

2.翻译:①匠人以治木木匠用来砍木头②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如今(你)拿着桨一上一下划船随波前进

3.“能为王者之说乎”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能够替国王去游说吗;②能够游说做国王吗;③能够使国王很开心吗。(①)

55、说勤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近浅近②逸舒适③功效果④徒白白地⑤蠹蛀虫⑥化变化⑦敝破旧

2.翻译:①莫尚乎勤没有比勤更重要的了(“乎”同“于”)②而旨则远矣而意思却深远③则不能笃志而力行便不能专心致志而努力实行④户枢不蠹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56、用力多者收功远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患担心②尝曾③或有时④寝睡⑤咏吟

2.翻译:①群居讲习大家在一起听讲与练习②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兄弟们已经能背诵,便去游玩休息了

57、齐人不辱马医役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适到②厩马棚③从跟随④役干苦活⑤或有人⑥辱羞耻

2.上文有两个“于”:①“常乞于城市”中的“于”,相当于在②“莫过于乞”中的“于”,相当于比。

3.翻译:①众莫之与众人不给他(即“众莫与之”)②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役哉?我乞讨尚且不感到羞耻,难道会因为跟马医干苦活而感到羞耻吗?

58、“强项令”董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匿藏②扣拉住③乞求④良好⑤谢认罪⑥从听从⑦俯低头

2.翻译:①将何以理天下乎?将凭什么治理天下呢?②此强项令也!这是头颈强硬的县令!

59、戴胄据法断流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敕下令②及够得上,达得到③亏损害

2.翻译:①是示天下以不信这是把不守信用给天下人看②卿欲卖狱乎?你想出卖案件吗?3.上文“而令我失信邪”中的“失信”是指唐太宗曾说“不首者死”。

60、李遥杀人案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逾超过②执抓捕③诘问④递押送

2.翻译:是时秭归适有民为人所杀这时候秭归恰巧有百姓被人杀害

3.上文有三个“市”:①“过市”及“市人”中的“市”,它的词性是名词,意为市场;②“以数十钱市之”中的“市”,它的词性是动词,意为买。

4.选择:“遂败”中的“败”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失利;②破败;③败露;④揭发;

⑤破案;⑥衰落。(③)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 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_ 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___ 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 _______。 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训练40篇

1.★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②铣(xiǎn):光脚。 【译文】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②或谓之曰()③履为履之也() ④而越人被发()⑤以子之所长()()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5.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自己②有的人③穿但是,表示转折⑤凭、用 2.略 3.略 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如: ①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 ②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5.(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要学会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要善于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维,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会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时机。 2.★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译文】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答案 1.★鲁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凭④长处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2.★农夫殴宦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3.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3.★教学相长 1.(1)味美(2)即使(3)困惑(4)增进,促进 3.教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4. ★樊重树木 1.(1)但是(2)从前(3)都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5. ★颜回好学 1.(1)早(2)极度悲哀(3)更加 3.颜回年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6. ★王充博览 1.(1)赞扬(2)以……为师(3)就(4)就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7. ★不记人过 1.(1)过失、过错(2)假装(3)责问(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8.★欲食半饼喻 1.(1)原因、缘故(2)停止(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9. ★反裘负刍 1.(1)背(2)为什么(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0. ★管庄子刺虎 1.(1)制止(2)代词,指老虎(3)举动(4)却 2.略 3.做事应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齐人有好猎者 1.(1)回家(2)妻子孩子(3)应该(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暂时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干,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13. ★邴原泣学 1.(1)能够(2)假如,如果(3)白白地(4)钱,学费 3.发现邴原无学而泣,躬身垂问。得知邴原身世后,甘愿舍弃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学费。这位老师“关心贫幼”、“帮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质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

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及答案(1-20)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 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得分评卷人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得分评卷人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得分评卷人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2分) 得分评卷人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8—19题。(共5分)3826 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 ..(哪有)不行而知者乎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二) (一)柳敬亭传(14分) 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①,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②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③见之,曰:“此子机变④,可使以其技鸣⑤。”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⑦矣。”又期月,生:“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和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⑧间。华堂旅会⑨,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注】①无赖:刁钻,不讲道理。②倾动:使人倾倒动容。③莫后光:人名。下文的“优孟”也是人名。④机变:机敏灵活。⑤鸣:扬声名。⑥句:同“勾”,勾画。⑦欢咍(hāi):欢快。嗢(wā)噱(jué):大笑。⑧缙绅:指官绅阶层。⑨旅会:大聚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 ) (2)可使以.其技鸣( ) (3)句性情,习.方俗( ) (4)期月 ..而诣莫生(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译文: (2) 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译文: 4.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说说柳敬亭最终技艺精熟、被人“称善”的原因。(4分) 答: (二)勤学(14分) (明)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2],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3],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1]确:坚实。[2]侪辈:同辈。[3]乐易:愉快和蔼而又平易近人。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 ) (2)笃.志力行( ) (3)自矜 ..自是( ) (4)讳.己之不能(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2)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 7.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8.根据这篇短文,结合王阳明的生平,说说本文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哲学思想?(3分) (三)益者三友和益者三乐(14分) 《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②辟,友善柔,友便佞③,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④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①谅:诚实②便(pián)辟:逢迎谄媚 ③便佞(nìng):用花言巧语迎合于人。④佚(yì):放纵。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 乐.节礼乐.乐宴乐. 10.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至,留邸一月,见罢④。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 B. 欲/以为御史大夫 C. 上默/然惭 D. 故/特召君耳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 ②贤________ ③恐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 (2)这;才能;担心,害怕 (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②季布担任河东郡守时,受人推荐面见汉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汉文帝进言,指出皇帝偏听偏信,缺乏公正判断力,会影响世人对皇帝的评判,皇帝惭愧解释。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个不阿谀逢迎、不随声附合,不畏权贵亦能直言进谏的人。

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 《三国志》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 ④遂往诣蒙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 (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示例2:《三国志》比较详细。如鲁肃对吕蒙的评价,《资治通鉴》只有“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语言评价,《三国志》除了“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语言评价外,还有“越席就之,拊其背”等动作描写。 【解析】【分析】(1)本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及:到了……的时候。更(gēng):重新。轻:轻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毕掌握的课外文言文

一、范仲淹立志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二、《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三、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四、勤训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 选自<<恒斋文集>>

五、“三上”文章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寮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六、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七、高山流水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选自《列子·汤问》) 八、表水涉澭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九、直不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 1.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 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答案: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2.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 下 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 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答案】【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3.A 4.略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3.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 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答案】【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

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文化常识】

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导读: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导学案资料之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2002年高考上海卷)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2004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 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 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 例4 大用则王,小用则亡。(2005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全国卷Ⅱ) 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关注点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造成失分。 例6 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2003年高考安徽春招) 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 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1)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2),感泣辞母,去之南都(3),入学舎。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4)以水沃面。往往饘粥(5)不继,日昃(6)食。遂大通“六经”(7)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适:女子出嫁。(2)世家:家世。(3)南都:今河南商丘。(4)辄:总是,就。(5)饘粥:稠粥。(6)昃;日偏西。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8)慨然:慷慨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和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是:() A、去之.南都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之.虚所卖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范仲淹二岁而孤(2)去之南都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19、范仲淹有志天下 1 B 2 (1)幼年死去父亲(2)离开 3于是他精通“六经”的旨意,慨然豪迈,立志以天下为己任。 4记叙了范仲淹的身世及求学的经历,表达了他心忧天下的大志。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①, 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导读:孟尝君传,指《史记·孟尝君列传》。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能治国安邦的人,正因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观点有新意。其实这里有一个人才的标准问题。 注释: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特,只不过。狗盗,披狗皮,钻狗洞,进入别人家里进行偷盗。孟尝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宠姬处求援,宠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潜入宫内,将昭王之狐白裘盗出,献给宠姬而得以释放。鸡鸣,学公鸡叫。孟尝君逃脱后,恐秦王追赶,连夜奔走至函谷关,而该处规矩,须待天亮鸡鸣才能开关放行。客中有善作鸡鸣者,一鸣而群鸡齐鸣,守吏开关,遂得脱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士.以故归.之( )( ) 2.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3.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 4.此士之所以 ..不至也( )( ) 二、翻译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公子,名田文,他和___、___、___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2.作者王安石,____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中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