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桩基检测培训讲义2003

江苏省桩基检测培训讲义2003

江苏省桩基检测培训讲义2003
江苏省桩基检测培训讲义2003

江苏省基桩动测技术讲义

季鹏刘松玉编写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二○○三年八月

第二篇基桩动力检测

第一章动力检测理论基础

第一节动测绪论 (4)

一、基桩动测技术发展历史 (4)

二、动测方法分类 (5)

三、基桩动力测试目的与国内外动测仪器 (5)

四、国内外动测规范 (6)

第二节波动理论 (8)

一、波的种类 (8)

二、波动方程 (9)

三、弹性波在杆内的传播 (11)

第三节基桩动态系统 (14)

一、动态测试参数 (14)

二、传感器 (15)

三、测振放大器 (25)

四、动态测试系统的标定 (28)

第二章低应变反射波法

第一节反射波法动测技术 (33)

一、反射波法动测原理 (33)

二、反射波法诊断的信号拟合技术 (36)

三、反射波法诊断系统 (41)

四、反射波法的现场检测方法 (43)

第二节低应变测试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 (46)

一、国内外几次考核结果 (46)

二、几种典型缺陷的模拟测试结果 (46)

三、影响低应变动测可靠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53)

四、关于波速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54)

五、关于测试桩长范围 (55)

第三节反射波法桩身质量评定与应用中的问题 (55)

一、桩身质量评定标准 (55)

二、检测报告格式及注意事项 (57)

第三章声波透射法

第一节基本工作原理 (59)

第二节声波检测仪器及发射、接收换能器 (60)

一、声波检测仪 (60)

二、换能器 (61)

第三节现场测试 (61)

一、埋管数量及埋设方法 (61)

二、声时的修正 (61)

三、测试步骤及方法 (62)

四、重复观测 (63)

第四节资料解释及缺陷判断 (63)

一、数据整理 (63)

二、桩身完整性应按下列判据判断 (64)

第五节桩身质量评定与应用中的问题 (66)

一、桩身质量评定标准 (66)

二、检测报告格式及注意事项 (67)

第四章高应变检测技术

第一节基本原理 (68)

一、若干基本概念 (68)

二、凯斯(Case)法 (69)

三、实测曲线拟合法 (72)

四、高应动力试桩法检验桩身完整性 (74)

五、高应变动测适用范围 (77)

第二节测试与分析 (78)

一、测试方法与设备 (78)

二、仪器准备与安装 (79)

三、信号的选取 (83)

四、分析与拟合 (86)

第三节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88)

一、影响高应变动力试验准确性的因素 (88)

二、静动对比的验证 (89)

三、检测报告的格式与注意事项 (90)

第二篇基桩动力检测

第一章动力检测理论基础

第一节动测绪论

一、基桩动测技术发展历史

桩的动测技术是相对于以往习惯采用静载试验来检验桩基工程质量和确定单桩承载力而言的。

桩的动测方法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动测方法是在能量守恒定理的基础上利用牛顿撞击定律,据打桩时测得的贯入度来推算桩的极限承载力,即所谓动力打桩公式。

近代的动测技术是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931年伊萨克斯(D.V.Isaacs)首先用一维波动方程来描述桩的撞击过程,1938年E.N.FOX得出了用于打桩分析的波动方程解答。真正使波动方程分析方法开始进入实用分析阶段的要归功于E.A.S mith,1950年史密斯对锤——桩——土体提出了一系列质块、弹簧和阻尼组成的离散化计算模型并用差分和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求得了精确的数值解,1960年发表了“打桩分析的波动方程法”这一著名论文。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如Samon,J.E.Bowles,G.Goble等在计算机程序编制、参数确定、可靠性研究以及波动方程法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波动方程应用于动测技术的另一类方法是将桩作为连续的弹性杆,在对边界条件作适当简化后,设法直接对波动偏微分议程积分求解,荷兰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研究所(TNO)的柯顿(V. Koter)在简化的假定条件下利用线性代数和阶跃函数,得出了无限长桩在锤击下考虑桩侧阻力对应力波起衰减作用的闭合解,70年代初他们研制成TNO桩基诊断系统,用于检验桩的完整性和桩身质量,后来又研制出可以确定桩承载力的TNOW A VE程序。Case法也属于这一类方法,它是由美国Goble 等人1964年研制的。近年来,波动方程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计算方法上,出现了采用连续模型及特征线法的CAPW AP/C程序。

我国的桩基动测技术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72年湖南大学周光龙教授提出了动力参数法,对开创我国桩基动测方法的研究起了推动的作用。1978年东南大学唐念慈教授,首先在我国将波动方程方法用于桩基工程,他们在渤海12号平台对钢管桩进行了动力测试,编制了BF81程序。此后波动方程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1980年甘肃建科所编制了以输入实测力波为初始条件的计算程序,中国建筑科室研究院地基所1988年编制了类似CAPWAP/C的FEIPW APC程序并研制成功我国自己的测试设备。东南大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研制成功了桩基分析仪PDAS。此外,我国的桩基动测技术还有百花齐放的特点,四川省建科院与中国建科院合作研制成功了锤击贯入法,1981年已通过部门鉴定,在许多地方得到应用,并编制了全国规程。西安公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水电效应法,并于1982年通过了部级鉴定,地矿系统的浅层地震仪也常用于桩基动测中。

目前,桩的动测法在我国已进入了实用阶段,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设计、施工规范中已制订了明确要求,并已编制了我国的桩基动测规程。

二、动测方法分类

桩的动测目前习惯上按试验时桩土产生应变的大小粗略分为高应变和低应变两大类。

高应变法是用瞬态激振,使桩土发生相对迁移,利用波动理论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评价桩身质量,分析桩的极限承载力;

低应变法是利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作低幅振动,利用振动和波动理论判断桩身缺陷。

波动方程法波动方程法——反射波法

高应变类低应变类超声波透射法

锤击贯入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动力参数法、共振法高应变法与低应变法的根本区别在于高应变法考虑了桩周土的弹塑性响应而低应变法仅使桩周土完全处于弹性范围内。

直接测定桩的极限承载力,一般必须具备桩与桩周土之间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这一条件,从而可以获知桩在工程中所具备的安全度。据此观点高应变法可以直接测定桩的极限承载力,而低应变法是测不到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因为低应变法测定时,一般桩土间相对位移尚难以出现,使相应的土阻力激发,尽管测试时确也在桩项实际测定了桩的某些响应。但是也不能说低应变类方法完全不能提供单桩承载力,它只能间接由某种图式推算或由动、静对比资料统计后通过经验常数换算得到而决不是现场直接测定承载力。因此在应用低应变类方法提供承载力参数值时就必须十分注意所采用方法的原始假定,统计资料的多寡和离散情况、土质条件和桩条件的相似性等。

各方法的特点见表1-1所示。

三、基桩动力测试目的与国内外动测仪器

桩的动力测试目的:

(1)桩身完整性检验;

(2)确定单桩的轴向承载力;

(3)桩土机械的性能监控等;

(4)大型桩基工程的打入桩沉桩性状预测;

(5)研究桩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性状;

(6)研究桩的振动特性以解决机器基础振动与变形问题。

目前国内外用的桩基动测设备主要有:

(1)PDA打桩分析仪(美国桩基动力公司)

(2)TNO基桩诊断系统(荷兰建筑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3)PID打桩分析仪(瑞典乌泼萨斯大学)

(4)PDR打桩记录仪(荷兰富国国际工程地质公司)

(5)FEIWAPC系统(中国建科院)

(6)PDAS系统(东南大学)

(7)R &S系统(武汉岩海公司)

(8)RSM系统(武汉岩土所)

四、国内外动测规范

桩的动力测试方法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得到了应用,在国内外有关规范中作了一定规定,有的国家专门编制了动测规范。

(1)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1983年将CASE法和CAPW AP法作为学会建议方法列入学会野外及室内试验委员会编制的规范。

(2)美国材料试验协会1989年编制了桩基高应变动测标准(D4945-89)。

(3)西德已编制了专门的桩的动测规程。

(4)加拿大基础工程学会规范,澳大利亚桩基设计施工规范,瑞典有关规范等均对桩的动测进行了具体规定。

(5)荷兰规定所有灌柱桩均进行动力检测。

国内的有关规范、规程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35191),锤击贯入试桩法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北京。

(4)江苏省建设委员会,1989年,《江苏省桩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一套文件。

(5)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992年,上海市钻孔灌桩桩动测技术管理规定。

(6)2003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另外,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也有桩基动测的有关规定。

7

第二节波动理论

桩基工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动力测试方法,其理论基础包括①将桩作为土中杆件的振动理论,②动力作用在桩内作为应力波传递的波动理论,这里主要介绍波动理论。

一、波的种类

波的种类是根据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动传播方向的关系来区分的,它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等,

(一)纵波

弹性介质当受到交替变化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时,就相应地产生交替变化的伸长和压缩形变,质点产生疏密相间的纵向振动,振动又作用于相邻的质点而在介质中传播。此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动的传播方向相同,这种波称为“纵波”,如图1.1所示。

任何弹性介质在体积变化时都能产生弹性力,所以纵波可以在任何弹性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由于纵波的发生与接收都比较容易,因而在工业探伤和动态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书所介绍的反射波诊断法主要采用纵波。

(二)横波

固体介质除具有体积弹性外,还具有剪切弹性。固体介质当受到交变的剪切力作用时,将会相应地发生交变的剪切形变,介质质点产生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横向振动,振动又作用于相邻的质点而在介质中传播。此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动的传播方向垂直;这种波称为“横波”,又称切变波,如图1.2所示。

液体和气体由于没有剪切弹性,所以液体和气体内部只能传播纵波,而不能传播横波和具有横向振动分量的其它波。

(三)表面波(瑞利波)

固体介质表面受到交替变化的表面张力,使介质表面的质点发生相应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结果使质点作这两种振动的合成振动,即绕其平衡位置作椭圆振动,椭圆振动又作用于相邻的质点而在介质表面传播,这种波称为表面波。

图1.3为表面波传播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瞬时的质点位移状态,右侧的椭圆表示质点振动的轨迹。由图可知,它在固体表面(XZ 平面)沿X 方向传播。质点在XY 平面内作椭圆振动。

二、波动方程

设有一自由支承细长杆件受到撞击后任一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则微分单元处的奕变ε为

x

D

??=

ε (1-1) 式中,D 为所取截面的位移;

ε为不同时间t 及截面位置x 的函数

现分析桩内微分时时我在截面ab 处的受力, x

D

AE

E A A M

F ??===-εσ)1( (1-2)

式中A —杆件截面积;

E —材料的弹性模量。 而截面a ’b ’处的受力则为 dx x

D

D A

E x D AE

M F )()(????-??= (1-3) 所以单元上所受不平衡力为

dx x

D

AE dx x D AE x D AE x D AE M F M F 2222)()()1(??=??-??-??=-- (1-4)

不平衡力产生的加速度2

2t D

a ??=可按下式求得,即

222

2t D

g W a g W dx x D AE ??==?? (1-5)

式中 W ——单元的重量; g ——重力加速度。 整理后乃得

2

222x D

g W AEdx t

D ??=?? (1-6) 如令杆件的质量密度为Adx g

W

=

ρ,便得古典的一维波动方程为 2

222x D

E t

D ??=??ρ 或 22

222x

D C t D ??=?? (1-7) 式中C=ρ

E 为弹性波在杆件内的传播速度,这里应区分质点速度V 和波速C ,如下图1.5所示

质点位移δ,质点速度V=t

?δ 波位移ΔL ,波速C=t

L

??

而应变C

V

t l t

t =

???=

?=

δδ

ε

l

(上面的x D ??)

因此:V=C ε

则 EA 2V=EA 2C ε=C 2F(F=A 2εE ) (1-8) F=

C EA 2V 定义:C

EA =Z

即:Z=

C

EA

=ρ2C 2A C=ρE

称Z 为广义波阻抗(N 2s / m ) C 为波速 m / s E 弹模N / m 2kPa ρ桩的质量密度kg / m 3

三、弹性波在杆内的传播 (一)弹性波在杆的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反射

当杆中传播的应力波到达杆的另一端时将发生波的反射,其情况视边界条件而异,边界条件对于入射波来说,是在入射波波阵面后方的一个新扰动,这一扰动的传播就是反射波,反射波的具体情况应根据入射波与反射波合起来的总效果符合所给定的边界条件而定,对于弹性波来说,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总效果可按叠加原理来确定。

两弹性波相互作用后杆中质点速度V 3和应力б3分别为 V 3 = V 1 + V 2

ζ3=ζ1+ζ2 (1-9)

如有V 2=-V 1,则V 3=0,ζ3=2ζ1,即两波相遇界而处质点速度为零而应力加倍,这相当于法向入射弹性波在固定端(刚壁)的反射。如有V 2 =V 1,则有V 3 = 2V 1,ζ3 = 0,即两波相遇界而处应力为零而质点速度加倍,这相当于法向入射弹性波在自由端(自由表面)的反射。

(二)弹性波在变截面杆中的反射和透射

在变截面杆中,当应力波通过截面积发生突然变化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透射,见图1.6,图中(a )为反射前的情况,(b )为反射后的情况。由界面两侧总作用力相等和速度相等,于是有 A I (ζI +ζR )=A 2ζT

(1-10)

V I —V R =V T

由波阵面处动量守恒条件可得:

2

11)()()(c c c T

R I ρσρσρσ=- (1—11)

由此联立求解可得

???-==I R I R FV V F σσ ???==I T I T nTV V A A T 2

1/σσ

???

?

?????

+=

+-=

=n T n n F cA cA n 1211)/()(21ρρ (1—12) 式中的(ρcA )为广义波阻抗,下标I 、R 、T 分别表示入射、反射和透射。 当界面两侧(ρc )相同,仅由于截而积的变化引起弹性踊的反射和透射的情况下,n =A 1/A 2.,引入T A = n T ,则бR = T A бI .由于n 和T A 总为正值,则T 必为正,所以透射波和入射波总是正号;F 的正负则视A 1和A 2相对大小而异;当应力波由小截面传入大截面(A 1 A 2或即n >1)时,反射波的应力和入射波的应力异号(反射卸载),但透射波却强于入射波(T A >1),这是与单纯因波阻抗率(ρc )不同所引起的反射和透射情况不同之处。

(三)弹性波在不同介质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设弹性波从一种介质(有关各量都用下标1表示),传播到另一种声阻抗不同的介质(有关各量都用下标2表示),传播方向垂直于界面,即讨论入射的情况,当弹性波到达界面时,不论对于第一种介质或对于第二种介质,都引起了一个扰动,分别向两种介质中传播,此即反射波和透射波,只要这两种介质在界面处始终保持接触(既能承压又能承拉而不分离),则根据连续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界面上两侧质点速度应相等,应力应相等:

V I + V R = V T бI +бR =б

T

(1—

13)

由波阵而动量守恒条件,可把上式化为

2

11)()()(c c c T

R I ρσρσρσ=- (1—14) 与上两式联立求解可得

??

?-==I R I R FV V F σσ ???==I T I T nTV V A A T 2

1/σσ

???

?

?????

+=+-=

=n T n n F c c n 1211)/()(21ρρ (1—15) F 和T 分别称为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完全由两种介质的声阻抗比值n 所确定,显然, 1 + F = T (1—16)

注意,T 总为正值,所以透射波和入射波总是同号。F 是正负取决于两种介质声阻抗的相对大小,现他两种情况来讨论:

(1)如果n < 1,即(ρc )1 <(ρc )2,则F > 0。这时,反射波的应力和入射波的应力同号(反射加载),而透射波从应力幅值上来说强于入射波(T > 1)。这就是应力波由所谓“软”材料传入“硬”材料时的情况(图1.7(a))。

在特殊情况下,当)0()(2→∞→n c ρ时,就相当于弹性波在刚壁(固定端)的反射,这时,有T=2,F=1。

(2)如果n>1,即(ρc )1 >(ρc )2时,则F<0。这时反透射波从应力幅值上来说弱于入射波(T<1)。这就是应力波由所谓“硬”材料传入“软”材料时的情况(图1.7(b))。

在特殊情况下,当)(0)(1∞→→n c ρ时,就相当于弹性波在自由表面(自由端)的反射,这时有T=0,F=-1。

注意,两种不同的介质,即使ρ和c 各不相同,但只要其声阻抗相同,即n=1,(ρc )1 =(ρc )2,则弹性波在通过此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将不产生反射(F=0),称为阻抗匹配,对于某些不希望产生反射波的情况,选材时需考虑到波阻抗的匹配问题。

第三节 基桩动态系统

一、动态测试参数

在利用振动、冲击和波动试验进行基础结构动态诊断时,常需要测试一些振动量(指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等)的特征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有:振动量的频率、相

位、幅值(包括峰值、有效值、平均值或方差)、频谱和时差等。

理论上,可选择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三个量中的任一个来测量振动。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别,只作平均一时间测量时,在给定频率f下的速度,就等于加速度除以一个与频率成正比的因子;而位移,就等于加速度除以一个与频率平方成正比的因子,该因子为2πf,在电子测量仪器中,以上运算可通过积分电路实现。图1.8给出了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图中坐标轴为对数坐标,三个量均作为频率的函数。

在对数坐标图上,三条直线的斜率之间关系是:加速度、速度、位移之间各相差6d B/每倍频程。

由图可见,三个量所显示的频率分量一样,只是平均斜率不同。从图上还可以看出,用位移来进行测量时,低频分量占很大比重。相反地,用加速度测量时,高频分量占很大比重。因此在实际振动测量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测量仪器的动态范围,最好是能选择这样一个参数,用它来测量振动时,绘出的频谱图最平直。

为了实现导纳法诊断分析,要求测试频范为2~3000Hz、动态范围约为60dB、测试精度在10%以内。对于反射波法诊断,则要求采样频率为100kHz以上。

振动测试方法目前有电测法、光测法和声测法等。电测法性能优越是常用的主要方法,光测法虽精度高,但因要求严而使用不便;声测法则还不成熟,极少使用。故本章仅介绍电测法。

一般振动的电测法常含有传感、放大、记录、分析处理,以及监测、激振等几个部分,如图1.9所示。

二、传感器

机械振动测试的第一步就是将被测的振动量转换成电量,这就是传感部分,传感接受的元件称为传感器或换能元件、拾振器等。

传感器按传感的原理及测试内容可有各种分类,例如可分为: ● 直接式传感器、质量-弹簧型传感器; ● 线传感器、角传感器;

● 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 电磁感应式传感器、压电工传感器、电参数传感器等。

本节将首先介绍用得最广的质量-弹簧型传感器(直接式传感器在工程中极少用,这里不介绍)的特性参数,然后再介绍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它传感器。

(一)质量—弹簧型器基本原理

质量—弹簧型传感器的结构图1.10所示,由一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组成,系统跟承疲则物体振动时,利用质量块相对框架的位移来检拾振动。容易得到相对位移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x

m ky y c y m -=++ (1-17) 设x=x 0sin ωt 则式(1-16)的受迫振动解为 y=y 0sin(ωt -?) 动力放大系数

[]

2

02

20

2

00

0)2()(1)()(ωωζωωωωω+-==H x y

相位差

2

00

)

(12ωωωωζ?-=arctg

(1-18) 图1.10 质量-弹簧型传感器 其中,ω0=m

k

,mk

c

2=ζ

由于测试的基本要求是传感器的响应平直,即基本与频率无关。当传感器是位移传感器时,由图1.11(a )可见,只有当0ωω》1,00x y →1,即传感器自身的固有频率必须很低。这种传感器常用于地震测量。使用位移传感器的误差取决于0ωω的大小,例如,当ζ= 0.707,0ωω>3,相对误差Δ=000)(y x y -3100%≤2%。此外,图 1.11(b )显示,当ζ=0.707时相位差近似与0ω成正比,此时所测波形不会产生畸变,因此传感器的阻尼比一般均取ζ=0.707

当传感器为加速传感器时

[]

2

02

20

20

20)2()(11ωωζωωω

ω+-=

x y

2

00

)

(12ωωωωζ?--=arctg

(1-19) 由图1.12可知,只有在0ωω《1时,20

2

2

00ωω

ωx x y

==

所以加速度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必须很高,故而加速度传感器的体积小,刚度大。

此外,若0ωω=1,且ζ》1时,

[]

)

sin(2)sin(2)(

)

sin()2()(1)(0000

2

002

02

20

2

0?ωζωω?ωωζωω?ωωωζωωωω-=-≈-+-=t x t x t x y (1-20)

即002ζωx y ≈。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可传感器速度可作为速度传感器,但要求

0ωω≈1,因其频率范围十分狭窄,故一般不用。

总之质量弹簧型传感器可制成位移传感器(用在幅频特性曲线的高频段),也可制成加速度传感器(用在低频段),而一般不能制成速度传感器,这就是传感器测振动的基本原理,这种分析基于稳态振动条件下得到的,对于冲击及暂态运动是不适用的。

(二)传感器特性参数

传感器的技术性能是由其特性参数决定的,主要有:

(1)灵敏度S

S = 输出信号/输入信号(1-21)

一般要求S稳定,不随频率及环境条件而变。

(2)横向灵敏度

即与测量主轴垂直方向上的灵敏度。

S横= 单位横向运动输入产生的输出信号值/S主轴灵敏度3100% (1-22)

仪器中均用最大横向灵敏度作标准,一般要求S横<5%。

(3)动态范围

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维持线性关系时输入信号幅度的容许范围,在选用传感器时这个指标很重要,当然选用时还是考虑后接放大器所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号。

4.频率及相位特性

即输入输出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它的模的特性即为幅频特性,幅角的特性即为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反映了灵敏度与频率比之间的关系图1.13(a ),只有在S 的平直区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将产生很大误差,这类误差称为频率失真。其工作区域是由传感器本身的结构决定的,且主要由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决定。

至于相频特性,则要求相位?与频率比成线性关系图1.13(b ) ,否则对复合波形(输入波)就会产生畸变而失真。设 af f =)(?(a 为常数)。

则对任一谐波分量ft π2cos ,传感器输出为

[])2/(2cos )2cos()(2cos πππ?πa t f af ft t ft +=+=+

即对任一谐波分量,传感器输出只是在时间轴上移动一个π2/a ,故即使输入为复合波形也不会产生波形畸变,故一般仪器均要求阻尼比ζ=0.6~0.7,此时线性关系较好。

(三)速度传感器

前面已说明,弹簧型传感器不宜制成速度传感器,而工作上速度传感器常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作而成,其结构如图 1.14(a )所示,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永久磁铁,磁路和运动线圈,当线圈运动时,产生感生电动势e 为

)(108

V BLV e -?-= (1-23) 其中B ——空隙内磁通密度(T )(斯特); L ——导线有效长度(cm ) ν——相对切割速度(cm/s )。 一般B ,L 为常数,e 与v 成正比。

速度传感器分为相对式(直接接触型)及质量弹簧型(惯性式)。相对式结构如图1.14(b ) 所示,一般外壳在空间固定,顶杆直接接触振动物体(靠弹簧压紧),线圈、顶杆与振动物体一起运动,依靠相对速度来检拾感生电动势,故传感器没有相移,可测频率从10Hz 开始,其频率上限由线圈、顶杆、弹簧片的质量、刚度和初始压力决定

(一般为10~1000Hz )。这种传感器的可测幅值范围,低频时取决定于结构的最大行程,而高频时取决定于顶针不脱离物体的最大加速度。通常将既满足最大行程又满足最大加速度的频率称为交越频率。这种速度传感器的优点是精度高,输出大,附加质量小、低频特性好,缺点是高频性差、体积大、安装不方便。常用国产仪器有Z 2A 及CD-2、CD —4等,使用该传感器时也用弹簧悬挂起来(或手拿着测试,这时就变为质量—弹簧型传感器。

而质量—弹簧型速度传感器结构如图1.14(c ) 所示,线圈由弹簧片悬挂在外壳上,传感器安装在振动物体上,当物体振动时就成为标准的质—弹型传感器。注意,这里与图1.10中所讲的质—弹型传感器不同,因为它通过二次传感切割磁力线感生电动势,而前者仅利用相对位移来估计速度。国产常用仪器有Z 1A 及M b —14B (英国),在桩基测试中有时也用速度传感器进行测试,但并非主要型式。 (四)加速度传感器 (1)工作原理

多数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晶体效应制作的。压电晶体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一定方向上受外力作用或随变形时,它的晶面或极化面上将有电荷产生,利用这种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压电晶体式传感器,一般制成加速度传感器或力传感器。此类传感器由于产生电荷 ,是属于发电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由于其有灵敏度高,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故被广泛用在振动测试中(包括桩基测试),可以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15(a )所示,由圆板形压电元件、质量块、弹簧及基础等组成,一般采用两种极性相反的压电晶体固定在基座上,通过弹簧加预压力,当传感器与物体一同振动时,由于质量块的惯性力使压电晶体受压变形,从而产生电荷。电荷量大小与变形成正比,即与惯性力或加速度成正比。另一方面,加速度计随物体振动时其质量弹簧系统产生强迫振动,质量块的相对位移,即压电晶体变形,这又是典型的质弹型传感器。由前所述,系统因有频率必须很高,一般均在万赫以上。

设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m

k f π21

0=

)/(82

m N t

D E k π= (1-24) 其中,k 为压电晶体刚度;E 为杨氏模量(N/m 2);D 为压电晶体直径;t 为压电晶体厚度(m ),m 为惯性块质量。

显然,相对位移2

0ωx Z x y ≈-=

压力x

m m

k x

k

x

k

ky F ====2

ω

最新整理桩基检测方案培训资料

某地铁工程桩基检测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XX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2月

一、工程概况 这个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自己的工程项目情况,里程啊,主要工程数量啊,造价啊什么的。 二、编制依据 《某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管理办法(定稿)》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2014版 《某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版 三、标段内管桩数量及受检桩基统计 1、低应变法检测 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 2、静载试验 不少于总桩数的0.2%,且不少于3根。

四、检测技术方案 4.1低应变检测 4.1.1 检测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为其它方法的进一步检测提供依据。 4.1.2 检测依据及数量规定 本工程检测数量是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规定的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执行要求对桩基进行低应变检测。 4.1.3 检测仪器设备及现场准备 受检桩桩头必须相对高于桩周土(送桩),桩面打扫干净,若桩头没有法兰盘,必须在桩顶面打磨出三个平整点。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 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 4.1.4 基本原理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变化界面(如蜂窝、离析、计算机桩身锤传感器信号输入 结果输出绘图仪 桩身完整性检测仪数据处理参数设定

桩基施工培训

新建黔张常铁路 QZCZQ-10 标 钻孔桩及冲击钻施工作业指导培训 中铁三局黔张常铁路QZCZQ-10标 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一、冲击钻

一、作业内容 冲击钻孔桩的主要作业内容有桩位放样、场地平整、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泥浆制备、钻进、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护筒拔出、成桩检测等。 二、作业流程 三、施工作业准备

1、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可采用筑岛、或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当位于深水时,可插打临时桩搭设固定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 2、通知测量组放样,桩位准确放出后,采用钢筋头打好护桩。 四、护筒埋设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c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米。 五、开挖泥浆池 1、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造浆量为2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 2、泥浆比重: 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不小于95%。 PH值:大于6.5。 六、钻孔施工 1、钻孔 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护筒刃脚处,应短冲程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

桩基工程培训资料

档号 档案馆号 案卷题名 桩基工程 立卷时间 起止日期 保管期限 密级 保管期限 档号 案卷题名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ZJ1管理资料 桩基工程概况表 苏 ZJ1.1

工程名称工程地址 桩基类型桩总数桩基造价 建筑面积㎡建筑层数结构类型 开工日期完工日期验收日期 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 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总包分包 桩类型施工方法桩长桩径预制桩 桩长 预制桩生产厂施工部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ZJ1.2更换为ZJ3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名单及岗位证书 苏 ZJ1.3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质量员 安全员 施工员 资料员 材料员 上述人员是我单位为工程配备的施工管理人员,请建设(监理)单位审核。 企业技术负责人: (公章)企业法人代表:年月日审核意见: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 (公章) 年月日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苏 ZJ1.4 开工日期2015.12.05 工程名称施工许可证(开工证)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 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 序号项目内容 1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 2 现场质量责任制 3 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 4 分包单位管理制度 5 图纸会审记录 6 地质勘察资料 7 施工技术标准 8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审批 9 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10 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11 计量设备配备 12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13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自检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检查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桩基工程培训教材

XX年度培训教材 (桩基工程) 1.基本知识 2.预制桩施工工艺 3.现浇灌注桩施工工艺 4.粉喷桩施工工艺 一、基本知识 1、桩基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在高层及软弱地基土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承载力高。一般桩的承载力在500MPa左右,甚至有的高达2000MPa。 (2)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特别适用于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 (3)减少土方量的开挖与回填。与其他的地基处理方法相比,采用桩基础可以减少80~90% 的土方开挖量,土方成本大幅度下降。 (4)不需要基坑的降水。 (5)机械化施工,降低劳动强度,可以缩短工期。 (6)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 (7)地下作业,不宜保证施工质量。 (8)有质量问题处理困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桩体的质量,这是桩基础能否成功的关键。 2.桩基的适用情况 (1)地基的上层土质太差,而下层土质较好; (2)地基软硬不均匀或荷载不均匀时; (3)地基软弱,采用其他地基加固措施不合适时; (4)地基土性特殊,如可液化土层、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季节性冻土; (5)上部荷载较大时; (6)地下水位很高,或位于水中的构筑物; (7)需要长期保存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从以上可以看出,桩基础是适用性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 3、桩基的分类

?按桩的受力情况分为:摩擦桩、端承桩; ?按施工工艺不同分为:预制桩、灌注桩; ?按用途不同分为:地基处理桩、承重桩; ?按材料不同分为:木桩、灰土、砂土、水泥、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桩、钢桩。 二、预制桩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 桩的制作 ---- 桩的起吊 ---- 桩的运输 ---- 桩的堆放 ---- 桩的起吊---- 桩的就位 ---- 沉桩 ---- 桩的质量检验。核心是沉桩 (一)、桩的预制、起吊、运输、堆放 1.预制 (1)一般在现场采用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超过4层; (2)预制前,场地必须夯实、平整; (3)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 (4)下层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方可浇筑上层桩; (5)混凝土浇筑时,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严禁断开; 2.起吊 (1)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上方可起吊; (2)要合理设计起吊的吊点,要满足吊桩弯距最小的原则; (3)起吊时应缓慢、平稳,防止桩体颤动; (4)注意桩尖的朝向,防止安装时调头。 3.运输 (1)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以上方可运输; (2)采用卷扬机或轻便轨道小平车运输。 (二)、沉桩工艺 1.沉桩的方式: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静力压桩法、射水沉桩法。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桩基子分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ZJ:桩基部分) 档号 档案代号 案卷题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密级保管期限 共卷第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使用说明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相应的规范,促进施工企业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使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我站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相应的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全套共8个分册.本册是桩基部分,另7分册分别是土建部分、玻璃幕墙部分、钢结构部分、给排水及采暖卫生部分、建筑电气部分、通风空调及电梯部分。现将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说明如下: 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收集 ㈠分项工程检验批 1、各分项工程检验批在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企业专职质检员根据国家规范中相应条款在下道工序施工前进行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确认。 2、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按下列要求填写。 ①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中“主控项目”的质量情况,应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项目实际达到的质量状况,填写质保书编号和试验报告编号,避免填写“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质量要求”等空洞无物的笼统结论。 ②“一般项目”的质量情况,如有具体数据的就写数据。无数据的,填写实际情况。当分项工程检验批检查时发现不合格者必须进行处理。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诹的施工。 ③施工单位检验评定结果栏目由项目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栏由监理工程师在核查资料、现场实测旁站后填写。末实行监理的工程由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在核查资料、现场实测旁站后填写。 ④如果分项工程检验批的主控项目的检测数据如混凝土强度不能及时按验收批提供时,可先根据该检验批的检验结果以及施工现场的质量情况,先进行验收,但其强度应大于验收批规定的最低强度的要求。 ⑤分项工程及检验批项数,本资料中表格不够可复印,无此项及多余的部分应抽掉。 3、分项工程质量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4、如有特殊分项工程,由施工企业按有关技术标准自制表格进行记录,并将验收资料移交总包单位归入工程质量验收资料中。 ㈡隐蔽工程验收与试验记录 1、隐蔽工程完工后,按相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签证要齐全。 2、各项试验与测试记录,必须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及有关标准进行㈢记录的数据真实无误,注明测试依据,签证要齐全。

桩基检测内容

桩基检测内容 3.17.1桩基动测 桩基检测试验中,除了静载试验,还要做大应变或者小应变检测,即动测试验。静载试验是为了检查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动测试验是为了检查桩身完整性(桩身长度、有无断桩、缩颈等)。 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动测试验的抽检数量规定: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3.17.2桩基大小应变检测的意思和区别:

是试验可以得出的参考数据不同:大应变(也叫高应变)可以 测出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而小应变(也叫低应变)只能测桩身完整性。 二是试验的方法不同。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三是检测数量不同。一般低应变检测要检测全部工程桩,高应变检测的范围是全部工程量的10%随机抽检。 四是概念不同。低应变法(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采用低能 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高应变法(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江苏省最新桩基资料(1._2._3._)目录及表格

目录 序号编号名称页码备注ZJ 1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ZJ 1.1 桩基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ZJ 1.2 工程测量、定位防线记录√ ZJ 1.3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ZJ 1.4 桩基工程开工报告√ ZJ 1.5 桩基工程竣工报告 技术交底资料√ZJ 1.6 桩位测量记录√桩位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ZJ 1.7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ZJ 2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ZJ 2.1 预制(钢桩)桩进场验收记录 ZJ 2.2 预制桩(钢桩、商品混凝土及桩头)合格证汇总表 ZJ 2.3 预制桩接桩隐蔽验收记录 ZJ 2.4 钢桩接桩施工验收记录 ZJ 2.5 预制桩、钢桩施工(锤击)验收记录 ZJ 2.6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 ZJ 2.7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 ZJ 2.8 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验收记录 ZJ 2.9 钢筋笼制作安放施工验收记录√ ZJ 2.10 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 ZJ 2.11 钢材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钢材合格证、复试报告√ZJ 2.12 钢材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钢材焊接试验报告√ZJ 2.13 焊条(剂)合格证汇总表√焊条(剂)合格证√

序号编号名称页码备注ZJ 2.14 水泥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 水泥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 ZJ 2.15 砂、石、外加剂、掺和料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汇总表√混凝土粗细骨料试验报告外加剂及掺和料合格证、复试 √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ZJ 2.16 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记录√ ZJ 2.17 混凝土试块试压报告汇总表√混凝土试验报告√ZJ 2.18 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表√混凝土强度非破损及其它测试认证报告√ 硫磺胶泥产品合格证书或抽样送检报告 钢桩焊缝探伤检查报告 ZJ 2.19 试桩记录√承载力及桩身质量检验报告√ ZJ 3 桩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0 桩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TJ 统表静力压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1 静力压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TJ 统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2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TJ 统表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3 混凝土预制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TJ 统表钢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4 钢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TJ 统表 记录 ZJ 3.5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TJ 统表混凝土灌注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ZJ 3.6 混凝土灌注桩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桩基检测31278培训资料

三种桩基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桩基检测方法的比较 评价建筑物的质量优劣,基础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为了监督桩基质量,首先要求施工者填写一份“桩基施工记录”,成桩后还需要一系列检测。“施工记录”包括:桩长、每米锤击数、最后30锤的贯入度,灌注桩还有砂、石、水泥的配比等原始情况记录,以表示桩基施工时的技术参数。但这些记录往往难以保证其真实,这是人所共知的。 桩基的质量最终表现在承载力上,静载试验无疑是最客观的桩基检测方法,但因它是有损性检测,且检测周期长、设备庞大、费用高,实际上只能是小比例抽检,而难以对桩基进行大比例的质量及承载力普查。所以静载试验不能成为桩基础质量全面检测的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高应变动力测桩(PDA)比之静载试验是轻便了一些,并缩短了检测的周期,其承载力的测算也得到认可,但根据规范也只抽检2%,可见仍是一种因其设备庞大、费用昂贵而不能成为桩基础质量监督的“威摄性”仪器。低应变动力测桩因其检测方法简便、费用低廉、速度快而不影响施工,因而可提高检测比例。但低应变检测还不能判别拉的最终质量指标——承载力,而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间接地佐证桩的质量:一是桩身的完整性鉴别,包括缩径、扩径、断裂、离析及夫泥等施工技术;二是用以表示桩的致密程度的波速,它既和施工技术有关,又和砂、石、水泥的配比乃至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是划分桩的类别,即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对于前者,低应变检测的技术就设备本身已无可置疑,而对于后者,即波速就有问题,因为波速表达式为式中:t为应力波从桩面传到桩底再反射到桩面的时间,由仪器测得的时间误差是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L为桩长,它只能取自施工记录表。由于显见的原因,记录桩长普遍大于实际桩长(管桩问题较小),于是L偏大。则Vp偏高,可能把本属不合格的桩变成了合格桩。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可见提供正确桩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一旦有正确的桩基施工记录,低应变检测桩身质量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2 测桩新途径——分别求取桩身和桩周土的承载力 单桩设计无非根据以下两个条件:设计的截面积及相应的混凝土标号能否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桩周土和桩底的持力层能否共同承受由桩身传递过来的荷截。就一般情况而言,单桩荷截及安全系数一旦确定,则桩的截面积和混凝土的标号也相应确定;不同深度的土层力学参数一旦掌握,则桩的长度也相应确定。这些都是很成熟的设计方法。 如果把设计是否正确归入图纸审查的职责,那么桩基检测只剩下两个目的:桩身质量;桩周土的摩擦力加桩端土的承载力即原位土的承载力。如都符合设计要求,则其承载力也合格。用这样的观点来看静载,可理解为是一个用设计目标(单桩荷截)去证明桩和土的综合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过程,是一个反演的过程。能不能用正演方法去测桩呢?亦即逐项验证桩的长度、最小截面积、混凝土标号以及原位土的承载力?前面的叙述已说明,低应变检测可以验证第一个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能再证明第二个条件也能符合设计要求,则此 桩的承载力也必然符合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标准贯人是在可比条件下综合反映该土层承载力的方法。对于锤击桩(不

声测动测桩基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检测内容:基桩桩身完整性 报告日期: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中心

委托单位:XX 施工单位:XX 设计单位:XX 监理单位:XX 检测: 审核: 批准: 检测单位: 检测单位地点: 邮政编码: 电话: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检测依据 (1) 3检测方法及数量 (1) 4检测数据 (3) 5检测结论 (4) 本报告共X页,其中封面1页、签字1页、目录1页、正文X页、封底1页。 本报告共3份,其中正本2份、副本1份。

X#楼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 XX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于XX年XX月X日对X#楼桩基进行了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现把有关检测的内容和结论报告如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楼,工程地点位于XX县。建筑面积XX㎡,结构层数XF层。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X级,建筑物安全等级为X级,基础地基持力层为XX,设计采用XX孔桩基础。XX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XXMPa,XX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XXMPa。 该工程由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XX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监理,由XX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施工。 2检测依据 2.1委托书; 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3由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桩基施工的原始资料等。 3检测方法及数量 3.1声波透射法检测 3.1.1声波透射法原理 若某工程所测桩径为φ1500mm,根据JGJ106—2003规定在桩身内预埋 4根竖直平行的钢管作为声波检测管,检测管编号为:1、2、3和4,两根测管组成一个检测剖面,4根测管时,组成6个检测剖面,即1-2、2-3、1-3、1- 4、2-4、3-4共计6个检测剖面,每组测管的间距控制在0.6~1.8m之间,检测时管内注满清水。 检测前测量出两个常数为:t0=14.19μs 1

桩基础动测方法综述

桩基础动测方法综述 摘要在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桩的使用对于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而确定桩的最大承载力是保障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亦是地基稳定的必然保证,一旦土木工程在其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程体积、质量过大且超过桩的最大承载力,不仅会影响到其正常的使用寿命,亦会对人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重视桩基础承载力的测试,并选用合适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桩基础;动测方法;工作性状 桩的承载力试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试验测试,且这两个方面对于桩的牢固性及工程体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桩的承载力试验测试中,要重视其测试的完整性,也即包括对桩神的结构承载力测试以及地基对桩的承载力测试,以确保承载力测试结果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并为工程体的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 一、桩基础动测方法概论 针对桩承载力的实验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载试验测试方法,另一种则是本文所重点介绍的动测方法。在运用静载试验测试方法进行桩承载力的测试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其并不能全面的反应桩的承载力,也即不能分别反应出桩身的结构承载力及地基对桩的承载力;二是该种试验测试方法费用的高昂,且其测试结果并不能准确反应出全部桩的承载力。 而动测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静载测试方法的一些缺点,其在对桩承载力的测试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等相关的、较为先进的现代科技成果,以更加准确、全面的测量动力作用下桩的动态响应,并根据动态响应结果及规律建立相应的简化分析模型,以某些动力学原理、相关的动力计算公式为分析手段,完成桩承载力的测试工作。与静载试验测试方法相比,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如较低的试验费用、较高的测试效率等。基于此,动测方法与静载试验方法,其在工地上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因其高效、快速的测试优势,甚至可以利用此法对工地上所有的桩进行承载力的测试,以便全面了解桩的质量。

桩基检测内容

桩基检测内容 3.17.1 桩基动测 桩基检测试验中,除了静载试验,还要做大应变或者小应变检测,即动测试验。静载试验是为了检查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动测试验是为了检查桩身完整性(桩身长度、有无断桩、缩颈等)。 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动测试验的抽检数量规定: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3.17.2 桩基大小应变检测的意思和区别:

一是试验可以得出的参考数据不同:大应变(也叫高应变)可以测出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而小应变(也叫低应变)只能测桩身完整性。 二是试验的方法不同。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三是检测数量不同。一般低应变检测要检测全部工程桩,高应变检测的范围是全部工程量的10%随机抽检。 四是概念不同。低应变法(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高应变法(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桩基检测方法样本

桩基检测方法

基桩检测主要有动测和静测 动测主要是高、低应变,高应变测试承载力,低应变测试桩身完整性 一般来说,在对本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有一定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采用高应变(实测曲线拟合法)能比较准确的测定桩身承载力。低应变(反射波法)对于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是一种很直观很经济的方法。 静测当然是指静载荷试验(包括竖向抗压、水平、抗拔)。 对于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测定完整性还能够有预埋声测管超声波检测和抽芯检测。 比较复杂一些的还有预埋钢筋计桩身侧摩阻及桩端阻力测试。

动测方法是高应变和低应变,高应变可检测桩身的完整性还有桩的承载力。低应变主要检测桩身完整性,有效范围为50d(桩的直径),高应变比低应变贵,但低应变基本上只能检测桩身质量,承载力检测是不准的。 小应变的主要有基桩检测的仪器,再就是常见的大、小锤和接头的传感器。

大应变除了检测仪器外,传感器外,还要有吊车重锤。 另外还能够用静载试验来检测单桩承载力。它比高应变更直接和准确。但现在很多地方在进行高应变和静载的对比试验,以使高应变更加准确。 堆载法静载试验: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法

超声波检测仪进行灌注桩桩身的检测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0 C.0.1 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底反力和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除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 1.5-2倍外,其余试桩均应加载至破坏。 C.0.2 试验加载装置:一般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最新桩基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桩基施工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主要内容: 1、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情况及人员安全权利义务 2、路桥施工生产特点及近年安全生产形势 3、项目概况及项目安全管理要求 4、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 5、岗位安全职责及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6、常用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 7、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8、所在分部分项工程的典型事故

一、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情况及人员权利义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人员的劳动安全保障越来越重视,2002年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的专门法律《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随后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级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等陆续发布与实行,对于路桥施工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最有代表性法律规范中的两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布对于保障从业人员,尤其是我们一线作业人员的权利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下面,我就讲一下从业人员安全方面的权利义务,请大家相互学习: 1、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八大权利 ⑴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⑵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⑶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⑷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⑸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⑹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⑺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⑻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2、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三种义务 ⑴自律遵规的义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⑵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⑶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

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3) 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4) 第三节灌注桩工程概况 (4) 第四节灰土挤密桩工程概况 (5)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6) 第三章机械设备投入及其保障措施 (6)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7) 第一节施工现场的划分 (7) 第二节施工现场布置要求 (7) 第五章施工准备 (8) 第一节技术准备 (8) 第二节现场准备 (9) 第三节机械准备 (9) 第四节测量放线 (9) 第六章灌注桩施工 (11) 第一节施工工艺 (11) 第二节施工方法 (11) 第七章灰土挤密桩施工 (21) 第一节施工工艺 (21) 第二节施工原理 (21) 第三节施工方法 (21) 第四节施工过程问题及处理办法 (23) 第八章质量预防措施 (24) 第九章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 (27) 第一节孔壁坍塌 (27)

第二节缩孔、偏孔 (28) 第三节灌注砼堵管 (28) 第十章施工安全用电 (28) 第十一章消防保卫措施 (29)

第一节编制依据、原则 一. 编制依据 序号名称编号 1 《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26-2007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 1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2014 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3 《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K04-226-2003 二. 编制原则 1、业主提供设计图纸; 2、踏勘了解的场地情况; 3、国家、建筑行业现行的规范和标准; 4、我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6、分包单位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技术力量状况等因素; 7、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与本工程有关的规定和标准; 8、施工现场条件及水源、电源情况; 9、本企业的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技术力量状况及已往工程施工经验。

桩基检测基础知识培训

桩基检测基础知识1总则 1.0.1为了确保基桩检测工作质量,统一基桩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与评价。 1.0.3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桩型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搭配。基桩检测结果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定。1.0.4建筑工程基桩的质量检测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基桩Foundation pile 桩基础中的单桩。 2.1.2桩身完整性Pile integrity 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2.1.3桩身缺陷Pile defects 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2.1.4静载试验Static loading test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和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和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和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2.1.5钻芯法Core drilling method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底岩土性状的方法。 2.1.6低应变法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 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1.7高应变法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对单桩竖向抗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用重锤冲击桩顶, 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2.1.8声波透射法Crosshole sonic logging 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桩的检测之动测法

桩的检测之动测法 动测法,又称动力无损检测法,是检测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的一项新技术,作为静载试验的补充。 动测法是相对静载试验法而言,它是对桩土体系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建立起数学-力学模型,借助于现代电子技术与量测设备采集桩-土体系在给定的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参数,结合实际桩土条件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相应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动静试验对比结果的基础上,找出两者之间的某种相关关系,并以此作为标准来确定桩基承载力。另外,可应用波动理论,根据波在混凝土介质内的传播速度,传播时间和反射情况,用来检验、判定桩身是否存在断裂、夹层、颈缩、空洞等质量缺陷。 一般静载试验可直观地反映桩的承载力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数据可靠。但试验装置复杂笨重,装、卸、操作费工费时,成本高,测试数量有限,并且易破坏桩基。动测法试验,则仪器轻便灵活,检测快速;单桩试验时间,仅为静载试验的1/50左右;可大大缩短试验时间;数量多,不破坏桩基,相对也较准确,可进行普查;费用低,单桩测试费约为静载试验的1/30左右,可节省静载试验锚桩、堆载、设备运输、吊装焊接等大量人力、物力;据统计,国内用动测方法的试桩工程数目,已占工程总数的70%左右,试桩数约占全部试桩数的90%,有效地填补了静力试桩的不足,满足了桩基工程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但动测法也存在需做大量的测试数据,需静载试验资料来充实完善、编制电脑软件,所测的极限承载力有时与静载荷值离散性较大等问题。 1.承载力检验 单桩承载力的动测方法种类较多,国内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动力参数法、锤击贯入法、水电效应法、共振法、机械阻抗法、波动方程法等,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动力参数法 动力参数法是用锤击法测定桩的自振频率或同时测定桩的频率和初速度,用以换算桩基的各种设计参数。对承压桩,可用竖向频率换算抗压刚度及承载力。 计算模型如图7-109,系将桩基作为单自由度的质量-弹簧体系,则质量-弹簧体系的弹簧刚度K与频率f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讲义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讲义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灌注桩: 4.1.2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 2.灌注桩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 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得小于50mm。 6.1.4成桩机械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得使用不合格机械。 6.2.6粗骨料可选用碎石,其骨料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三分之一。 6.2.7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直径大于1000mm 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25立方米的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 留1组试件:直径大于1000mm的桩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 过25立方米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试件 应留3件。 6.3.2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00m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00mm以上; 2.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 3.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粘度不得大于28s; 4.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应采用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

6.3.9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 2.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 3.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 6.3.26钢筋笼吊装完毕后,应安置导管或气泵管二次清孔,并应 进行孔位、孔径、垂直度、孔深、沉渣厚度等检查,合格 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 6.3.27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180—220mm;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60kg每立方(当掺入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 3.水下灌注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6.3.30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2.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800mm 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6000m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内外

桩基施工培训检验考试试卷及答案

桩基施工培训检验考试试卷 姓名:部门: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根据不同的土层情况等,旋挖桩成孔工艺有、、。 2. 旋挖钻机钻具的类型包括:、、、。 3. 处理卡(埋)钻的方法主要有: ,钻头周围疏通法,高压喷射法,。 4. 高墩施工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和三种。 5. 爬模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约为m,约天一个循环。 6. 液压自爬模体系的预埋件包括:埋件板、、爬锥、受力螺栓和等。 7.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中,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 级值的%,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 8. 连续梁桥的六中施工方法:支架上就地现浇法、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悬臂浇筑法、、节段拼装。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边的括号中打√或×,每题2分,共10分) 1. 端承桩受力特点是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2. 液压翻模施工最怕的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套管粘结现象,一旦出现个别套管与混凝土粘结时,处理措施要果断,应及时松开套管与扁担梁的连接螺栓,保证平台正常提升。() 3. 后张法施工时,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对夹片式锚具,锚固后夹片顶面应平齐,其相互间的错位不宜大于4mm,且露出锚具外的高度不应大于6mm。() 4. 液压自爬模爬升循环:提升导轨→后移模板→合模板浇筑砼→提升模板及支架。() 5. 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对水平或曲线孔道,压浆的压力宜为~;对超长孔道,最大压力不宜超过;对竖向孔道,压浆的压力宜为~。()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 旋挖桩施工过程中,护筒选用()厚钢板卷制而成。 A. 4~8 mm B. 6~10mm C. 8~12mm D. 10~14 mm 2. 根据旋挖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要求,检孔器的外径为钢筋笼直径加()cm,长度为6D(D 为孔径)。 A. 4mm B. 6mm C. 10mm D. 15mm 3. 预应力筋的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或放张宜采用具有自锚功能的千斤顶;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 A. B. C. D. 4

桩基动测监理

桩基动测监理 (一)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工程建设的一贯方针,日前,对本工程我项目监理部采用动态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检查、验评三结合,严格执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认真参加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审查各专业施工图的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坚持做到未经会审的施工图不得投入施工。同时做好技术文件复核工作。 2、查承建单位资质、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注意检查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关键工种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证书,同时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到岗、到位,不得随意更换或抽调,如有必须更换的,事先报项目总监同意,项目经理更换必须经业主同意。 3、在材料、构配件订货前,由施工单位提出产品资料,经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才可订货进场,材料进场后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材料试验单等资料,并报我单位,经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抽查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建设工程。新材料的购置必须有试验报告和推广证书,符合试验要求。 4、对施工机械及设备的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和操作要求三方面予以审查,同时检查机具数量以满足施工要求。

5、对专业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6、预检及分部分项工程报验必须按程序进行。 (二)进度控制 对本工程的进度用规划、控制和协调的方法进行控制。 1、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规划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并合理安排各阶段人员配合工作。 2、调动各方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对质量实施全程控制,做好安装在各阶段、场所、部位的协调配合工作。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由于本项目工程量大,工作设备、各工作交叉作业较多, 4、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纳入施工进度总网络图中,以便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投资控制 1、据工程项目安装投资的目标值,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及时全面准确的收集、汇总费用支出额的实际值与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并作好费用支出的分析和预测。 2、审核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积极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新工艺及最佳施工方案,合理建议,节约开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工程款计量支付,对照安装施工图复核已完安装工程的合格工程量,并以此对施工单位所报工程量清单进行签认。 4、严格审查工程变更,对所有的变更和洽商内容进行比较择优选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